挖矿机房换气次数
⑴ 换气次数如何确定
换气次数=房间送风量/房间体积,单位是次/小时。换气次数的大小不仅与空调房间的性质有关,也与房间的体积、高度、位置、送风方式以及室内空气变差的程度等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经验系数。
换气次数可由下式计算得到:n=Q/V
式中 n—空间的换气次数,次/h;
Q—通风量,m3/h;
V—房间容积,m3;
(1)挖矿机房换气次数扩展阅读
通风换气次数汇总
1、锅炉房:
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应接换气次数≥3次/h,事故排风量≥6次/h ;
燃气锅炉房≥6次/h,事故排风≥12 次/h。
2、机房:
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5次/h(防护区)
3、二氧化碳容器间:
二氧化碳专用的储存容器间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距地面高度≤0.5m应直通室外,换气次数4次和8次/h(事故)(储存间)。
4、水泵房:
消防水泵房的通风宜按6次/h 设计。
⑵ 机房每小时换风多少次
一般环境要求换气次数为25-30次/小时
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求换气次数30-40次/小时
有发热设备的机房间,要求换气次数50-60次/小时
在较潮湿的南方地区换气次数应适当的增加,而较炎热干燥的北方地区刚可适当减少热气次数
机组数量的计算方法:
换气次数的定义:换气次数(次/小时)=室内总送风量(m3/h)÷(室内面积(㎡)×室内的高度(m))
使用机组数量=场地体积×换风次数÷机组风量
⑶ 机房空调和普通空调有什么区别
一、温度不同
1、机房空调:保持温度恒定(温度波动控制在24±1~2oC之内)。
2、普通空调:无法保持机房温度恒定-会造成电子元气件的寿命大大降低。
二、机房湿度不同
1、机房空调:保持湿度恒定(相对湿度波动控制在50%±5%RH之内)。
2、普通空调:无法保持机房温度均匀,局部环境容易过热–导致机房电子设备突然关机。
三、特点不同
1、机房空调:换气次数/小时>30。即在给定的机房内,空调的风量和机房容积的比值大于30。
2、普通空调:风量不足和过滤器效果差,机房洁净度不够–灰尘的聚集造成电子设备散热困难,容易过热和腐蚀。
⑷ 气体灭火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
这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气体灭火后的通风与事故通风有严格区别,一是事故通风。也有事故后通风。气体灭火设计规范有明确要求。事故后通风不小于5次每小时。如果多做没有问题,他不同于12次的事故通风。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6.0.4 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
条文解释:6.0.4灭火后,防护区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次数可根据防护区性质考虑。通信机房、计算机机房可按每小时5次。
⑸ 规范中机房的换气次数是多少啊有哪位好心人帮忙回答一下,谢谢
首先,你说的是制药工业吗?如果是要知道该房间的体积与单位时间的进气量是多少,两者的比值即是换气次数。万级以每小时25次为宜,十万级以每小时15次为宜。
如果不是制药工业,要知道是不是有行业规范,以行业规范的要求进行通风换气。我想应该以人体感觉舒适为宜。
⑹ 机房100问:机房新风换气次数要多少
机房100问 机房新风换气次数要多少?近期通过网站后台发现很多网友对这个问题颇有困扰,从我自身感觉和行业经验来说,我们为大家做个判断。 首先,要搞清楚机房新风到底实质是做什么的?其实做过机房内设备维护的都知道,如果机房四周密闭,不开新风机的话光靠敞开门是无法保证在内的气流流通的,整个人都会感觉很闷,工作起来头昏脑胀。而这时候如果有一套新风机开始工作进行换气的话,能很大程度上减轻这种不适感。以至于换气几次,我觉得都没什么特别大的要求,新风量只要能保证单位立体体积内换四次/小时足以,当然要足够保持机房内和机房内的正压。 说道什么是正压这个东西就很多人不明白了,简单解释下吧:你感觉机房外空气比较清新,呼吸比较顺畅,而机房里呼吸不顺时,比较闷时,你就处在机房和室外不平衡的压力状态下了,机房内气流不流通你才感觉比较闷气味比较难闻。这么理解即可。 然后,再问问自己,你所管理的机房或者你将要建造的机房是不是存在气流不流通的问题?如果有,可以考虑增加一组新风机来调节!
⑺ 机房空调要不要关
不用关的,要调到适当的温度。
机房对温湿度要求较高,根据国标GB50174-93,具体内容如下:
1、 保持温度恒定(温度波动控制在24±1~2??C之内)。
2、 保持湿度恒定(相对湿度波动控制在50%±5% RH之内)。
3、 空气洁净度0.5微米/升<18,000。即在每升的空气中,大于等于0.5微米的颗粒应小于18,000个。
4、 换气次数/小时>30。即在给定的机房内,空调的风量和机房容积的比值大于30。
5、 机房正压>10Pa。
6、 空调设备具备远程监控及来电自启动功能。
由于舒适性空调根据国标GB7725-1996(房间空调器标准)设计,是针对人所需求的环境条件设计的,无法彻底实现以上6个功能。在机房内使用舒适性空调时造成的故障结果如下:
1. 舒适性空调无法保持机房温度恒定 - 会造成电子元气件的寿命大大降低。
2. 无法保持机房温度均匀,局部环境容易过热 – 导致机房电子设备突然关机。
3. 无法控制机房湿度,机房湿度过高 - 会产生冷凝水,导致微电路局部短路。
4. 无法控制机房湿度,机房湿度过低 - 会产生有破坏性的静电,导致设备运行失常。
5. 风量不足和过滤器效果差,机房洁净度不够 – 灰尘的聚集造成电子设备散热困难,容易过热和腐蚀。
6. 舒适性空调设计选材可靠性差 – 空调维护量大,寿命短。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根据机房要求设计,可通过环境调节上彻底解决以上问题,不留任何隐患。
二、舒适性空调和机房专用空调的差异和分析
从设计功能来看,舒适性空调在设计上与机房专用空调的差异如下表:
显热比(SHF:Sensible heat factor):显热量与总热量的比值。在机房内,90%以上的热量均为显热量,需要高显热比机组。
⑻ 机房精密空调
精密空调的优势
其具体体现的问题如下:
1、舒适性空调出风温度过低
舒适性空调的设计为小风量、大焓差。出风温度设计在6-8oC ,换气次数设计在10-15次。精密空调的设计为大风量、小焓差。出风温度设计在10-14oC ,换气次数设计在30-60次。舒适性空调出风温度为6-8oC ,而在湿度大于等于50%的时候,8oC 为露点,就是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此温度下会凝结成水滴。尤其对靠近空调出风处的设备局部极其不利,会导致微电路短路。舒适性空调在不考虑湿度对设备影响的前提下,对近端设备可以有效降温,但由于换气能力及风量不足,导致换气次数不够,即对距离出风口较远的设备无法起到降温作用。精密空调在出风温度设计上避免了“露点问题”,并通过大风量(换气次数最小设计为30次,即每2分钟将机房空气有效过滤一次)的设计解决了机房整体降温问题。
2、舒适性空调在-5oC以下即无法运行
舒适性空调在设计理念上只是在夏季发挥降温功能,其夏冬两季蒸发器、冷凝器功能互换的设计决定了——室外温度在-5oC及以下时,即无法进行空气调节——无法降温和升温!而标准机房的特点是发热量大,其空调即使在冬季也要具备降温功能!精密空调的设计严格适应各类室外温度变化的要求,-40oC到+45oC趋间保证空调24小时正常工作,包括降温升温。
3、舒适性空调温度调节精度过低
舒适性空调温度调节精度为6oC。从风量及出风问题上考虑,仅仅保障近端设备处的温度。温度的波动对设备稳定运行极其不利。精密空调温度调节精度为1oC。感应点为整个机房,温度无波动。
4、舒适性空调没有湿度控制功能
舒适性空调无法进行湿度控制。既没有加湿设备,也无法有效除湿。湿度过高产生的水滴及湿度过低产生的静电对设备运行都极其不利。精密空调的重要控制因数为湿度,可以达到1%的控制精度,湿度无波动。
5、舒适性空调设计寿命短
精密空调(如LIEBERT)的设计寿命为10年(在中国,LIEBERT已经出现15年仍然正常运行的案例),运行要求为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目前已经有一些舒适性空调厂家标称设计寿命超过5年,然而其计算方法为每年应用1-3个季度,每天运行不超过8小时,根据精密空调设计寿命的计算方法要求,其设计寿命绝对不超过2年。
6、舒适性空调基本没有空气过滤能力
舒适性空调只具备简单的过滤功能,不提供过滤网备件,一般在应用1-2个月后即无过滤功能。精密空调严格按照0.5 微米/升<18,000(B级)设计,配合以每小时30次的风量循环,保障机房洁净。机房洁净对设备运行非常重要。
7、舒适性空调维护量大
对舒适性空调而言,客户必须组织专门的队伍进行维护,维护量及维护成本高。精密空调的设计针对“免维护”,其维护量只集中在机组自动提示的过滤网更换及加湿罐清理等简单工作,无须专业的维护队伍。
8、舒适性空调综合成本高
从一次性购买成本上看,如果使用舒适性空调,达到相同制冷量精密空调的价格是舒适性空调的2倍左右,但考虑使用寿命——精密空调的使用寿命空调是舒适性空调的2-4倍,也就是说,在10年时间里,我们可以只应用1批精密空调,而不是应用2批甚至3批舒适性空调。
从运行成本上看,在发挥同样制冷效果的前提下,舒适性空调的耗电量是精密空调耗电量的1.5倍。
从维护成本上看。在发挥同样制冷效果的前提下,舒适性空调的维护量是精密空调维护量的2倍。
根据以上3种计算,从成本角度考虑,选择精密空调可以节省大量的投资、运行成本、维护成本
⑼ 机房气体消防对数据中心的要求
根据《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中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是满足全淹没灭火系统要求的有限封闭空间。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念海消防为您解答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基本要求:
1、围护结构及门窗的耐火极限均不宜低于0.5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宜低于0.25h。
此要求是需要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必须能够抵御初期火灾,使得灭火剂在在防护区内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足够的浓度,达到浸渍时间要求。
2、防护区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
气体灭火系统喷放时,防护区开口均自动关闭,防护区内压强增加,必须能承受一定的压强。防护区的泄压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是以防护区围护结构能承受的允许压强为基础计算的。
3、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内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对防护区的封闭要求是全淹没灭火的必要技术条件,因此不允许除泄压口之外的开口存在,防护区开口包括门、窗、防火阀等都必须自动关闭。
自动生产线上的工艺开口,也应做到在灭火时停止生产、自动关闭开口。
4、灭火后的防护区应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设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
目前的气体灭火剂都较空气重,因此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排风口应该直通室外,不具备条件的场所,必要时必须增加排风管。对于地上防护区,当防护区有开启的外窗时,可根据情况确定是否设置机械排风装置。
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场所经常有人员出入,且设备重要,因此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5次。
5、防护区应有保证人员在30s内疏散完毕的通道和出口。
气体灭火系统采用自动控制启动方式时,有不大于30s的可控延迟喷射,因此防护区的设置必须保证人员在30秒内疏散完毕;
6、防护区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用于疏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内打开。
防护区的门向疏散方向开启,主要是方便逃生,发送火灾时,人在慌张逃跑的时候,顺手推门就开启。如果反向的话,很多人都会着急开不了门。
7、防护区宜以单个封闭空间划分,不宜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房间划分到同一防护区;
不宜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划分防护区,即使它们所采用灭火设计浓度相同,甚至有部分联通,也不宜那样去做。这是因为在极短的灭火剂喷放时间里,两个及两个以上空间难于实现灭火剂浓度的均匀分布,会延误灭火时间,或造成灭火失败。
对于含吊顶层或地板下的防护区,各层面相邻,管网分配方便,在设计计算上比较容易保证灭火剂的管网流量分配,为节省设备投资和工程费用,可考虑按一个防护区来设计,但需保证在设计计算上细致、精确。
8、同一区间的吊顶层和地板下需同时保护时,可合为一个防护区。
当划为同一防护区时,对吊顶和地板的耐火极限不再有要求。
9、采用管网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8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3600m3。
规范用词是不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
10、采用预制气体灭火系统(即无管网灭火系统、柜式灭火系统、带联动功能的悬挂式灭火系统)时,一个防护区的面积不宜大于500m2,且容积不宜大于1600m3。
规范用词是不宜,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
11、防护区的环境温度应为-10℃~50℃。
规定防护区的环境温度,是根据气体灭火剂沸点温度和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
气体灭火系统在系统设计和管网计算时,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技术参数。例如与灭火剂有关的气相液相密度、蒸气压力等,与系统有关的单位容积充装量、充压压力、流动特性、喷嘴特性、阻力损失等,它们无不与温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采用同一的温度基准是必要的,国际上大都取20℃为应用计算的基准。因此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不能与20℃偏差太大。
⑽ 制冷机房换气次数如何计算
给10次就参不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