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挖矿知识 » 英伟达11系显卡挖矿

英伟达11系显卡挖矿

发布时间: 2025-02-04 05:58:51

❶ 英伟达警告今年显卡将供不应求,这个现象该如何解决

显卡又称显示卡( Video card),是计算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对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卡非常重要。主流显卡的显示芯片主要由NVIDIA(英伟达)和AMD(超微半导体)两大厂商制造。英伟达,基于加州的芯片制造商,被麻省理工评为世界上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领域创新力最强的公司。MIT科技评论主编David Rotman说,虽然有很多比如SpaceX、Tesla以及亚马逊科技公司,但英伟达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领先优势要远超于其他公司。如果今年英伟达显卡将供不应求,那么大家就会争先购买,势必会造成价格的上涨。

❷ 最近看的很多人购买挖坑机,那么挖矿到底能不能赚钱

当然能。去年年底为止,比特币陷落在价格低谷,挖矿所花的电费都大大超过了收益,只有一部分人闷声发大财,挖一些比较冷门的专业性很强的莱特币以太坊之类。这里的专业性很强指矿机本身的针对性和局限性,常常受到产商的控制,一台简单的莱特币矿机起价近万元,回本时间长,不像比特币矿机那样使用的运算工具是比较常见的显卡,所以很少见到。
时来运转,一个初中生都能写出的病毒搭上了FBI高速铁路,入侵千万企业主机高价勒索,其支付方式便是苟延残喘的比特币。比特币的特点就是无法追查,所以成为无数无良黑客的选择。这人拿了钱美滋滋的逃走了,留下无数比特币交易流通的痕迹,直接带动比特币疯狂涨价(说疯狂真是一点都没错),比特币单值暴涨(比特币交易单位为0.01),于是在企业家痛哭流涕哀悼自己的数据和钱的时候,隐藏已久的矿工们闻到了财富的味道——
比特币挖矿再次兴起,并且比上一次更加疯狂!AMD RX系列显卡在短短几个星期之内抢购一空,奸商乘机价格翻倍依然一卡难求。矿工们又将目光转向英伟达的帕斯卡架构显卡,连1060 1070 1080这样本来不适合挖矿的显卡也掠夺得一个不剩。现在jd tb等新显卡价格倍增就是他们的罪证。得罪了谁?看不起坐享其成的人,以及硬件玩家。
话题转回来,现在挖矿可谓是守株待兔兔子都能排队撞上来。我国最大的矿场位于佛山,其矿力可为拥有者带来一年几百万的超高收入。即使以单卡挖矿计算,AMD的RX570仅需33天即可回本并在以后的运算中开始盈利,其他新卡以40~60天不等的回本时间排列下来。如果要挖矿,抓紧时间,这就是淘金潮,人人都可以淘到金,但金是有限的。
这样的浪潮最终结果必然是市场的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比特币极有可能在某一天瞬间跌入谷底。虽然不在这段时间,但是不远了。大概会在11月份左右,不会超过明年2月。
所谓矿工有难,八方点赞。一些扭曲的嫉妒心总是看不惯这种资本主义色彩强烈的行为的,如果要做,那么闷声发大财。如果不做,那么,保持沉默就是对比特币市场最大的打击。

❸ 家用电脑挖矿能挖多少钱

网页链接贴吧举例:

我们来算算显卡挖比特币的收益

假设你是HD 7950好了,根据中关村在线的资料,近似是500MHashs/s

HD 7950 算是挖比特币比较给力的显卡了,算力500MHashs/s,折算成0.5GH/s。显卡我算你现有,不用买;
HD 7950 的满负荷功耗是210W,显卡挖矿是满负荷工作,电费算0.6元/度;
我算你连续挖180天,也就是半年,24小时开机哦,你要祈祷你的电脑不会因此而挂掉;
难度系数,比特币难度一直是增加的,一般计算都是按11天30%递增的,我算少点,11天25%递增

好了,参数都齐了,计算!
计算中……

咦,出来怎么是负数?

因为,你需要为你挖矿的显卡支付电费。
而每天又没有比特币产出,因为你算力太低太低了。


假设你显卡是HD 7950,算力是0.5GH/s。
目前200G的ASIC矿机已经到淘汰边缘,因为3T矿机已经在市场上若隐若现了。
但,就算是快淘汰的200G矿机
200/0.5 =4000倍
它也是你HD 7950的0.5算力的4000倍

❹ 显卡的价格大面积跳水,跌幅有多大

你不买我不买明天又能降200

❺ AMD VS 英伟达:显卡江湖的书剑恩仇录

众所周知,AMD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显卡和CPU上,能够同时做到行业top级别的公司。

但与英特尔和英伟达这两大霸主相比,又似乎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儿意思。

长久以来,AMD的显卡卖不过英伟达,CPU卖不过英特尔,但它却能顽强的活下来,这可真的是一门玄学啊。

上次,我们已经简单长篇大论地梳理了AMD与英特尔之间缠缠绵绵走天涯的爱恨情仇。那么今天呢,咱转移到显卡领域,好好聊聊AMD与英伟达的书剑恩仇录。

诶,你还真别不信,英伟达与AMD同样也有着缠缠绵绵走天涯的一段秘事呢。

(不得不说,AMD还真是够可以的啊,左拥右抱,人生赢家~)

先来说说咱们的老黄同志。

黄仁勋,美籍华人,原AMD公司专业芯片设计师,技术能力十分过硬,混得也相当不错。但不知道是AMD给得太少了还是老黄年少轻狂爱自由,冷不丁地就跳槽了去了LSI Logic,一家倾向于芯片图形处理的公司,还顺便转了个型。叮咚~销售精英黄sir正式上线。

但黄sir又不甘寂寞啊,三十而立正是含苞待放的年纪,于是他一狠心,在1993年拉着两个小伙伴共同创立了英伟达,主攻当时仍处在萌芽阶段的图形芯片市场。

(插一嘴,这时候的AMD在干啥呢?它正在和英特尔相爱相杀打官司闹离婚呢.......)

要知道,早年的图形处理器市场还相当于一张白纸,正处于蛮荒时代,入局的玩家也贼多,竞争可谓是相当的激烈,群雄并起硝烟弥漫啊。

据说,老黄曾经给Bay Area的一位分析师打电话,跟他咨询图形芯片的市场走势,分析师回复说:“这个市场还没起步就已经乱成一团了,现在已经有将近30家公司,你最好还是别干这个。”老黄听后十分感动,然后就成立了英伟达。

真乃一狠人呐!

当时,3DFX这厮因为推出了引领时代潮流的Voodoo 3D加速卡,确立了绝对的江湖统治地位。凭借3D加速卡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和炫目效果,当时的3DFX把所有同行都摁在地上摩擦,当然也包括老黄的英伟达。

英伟达成立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发布的产品NV1、NV2显卡都宣告失败了,当时还因为烧钱太多,陷入了财务困难,穷得叮当响,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裁员。

将军百战穿金甲,一将功成万古枯。老黄毕竟不认命,留足了枪支弹药苦心研发NV3,即Riva 128,这时候又顺便搭上了微软老大哥的Direct 3D,性能超越了3DFX的Voodoo和ATI的Rage Pro,虽说画质一般,但最重要的是便宜啊,因此在OEM市场还是灰常吃香的。

从那以后,老黄像开了挂一样,如有神助。1999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块GPU——GeForce 256,不仅极大推动了PC游戏市场的发展,更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宣告了3DFX统治的结束。之后英伟达更以很低的价格收购了3DFX,让其成为囊中之物。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长江后浪拍前浪,前浪一不小心就会死在沙滩上。

半导体界也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那就是:每18个月,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倍,从而提升一倍的性能。而老黄就比较变态了,他给英伟达定下的目标是:6个月升级一次,功能翻倍。

快速的性能升级和迭代之下,背后其实是无数程序员和设计师日日夜夜爆肝的结果。也正因如此,英伟达才能一步步站稳脚跟,成为显卡江湖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进入21世纪之后,英伟达已经肃清了几乎所有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一个ATI了,即后来的AMD。

你说巧不巧?ATI的创始人也是华人,名叫何国源,祖籍广东。与3DFX和英伟达的策略不同,ATI走得是一条更高大全的路子,经营范围极其广泛,包括了显卡、视频捕捉卡和电视调谐卡等种种产品,不仅做设计,还自己做代工生产,很大一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OEM市场上。

然而,ATI做得过于宽泛,自然就不是专攻GPU的英伟达的对手。在英伟达的进攻下,2001年,成立16年的ATI首次迎来了亏损。

不过春风得意后的老黄似乎有点独孤求败的感觉,不知不觉便飘了起来。2000年,老大哥微软给英伟达送来了一笔大单,决定从英伟达这里采购Xbox的显示芯片和媒体传送芯片,为了表示诚意,还直接给了2亿美金作为订金,已经很够意思了吧?

然鹅,老黄还真是飘得忘乎所以了,给的报价过高,惹得老大哥不高兴,不仅没有完成这笔交易,甚至还闹到了法律仲裁的地步。

这把微软给气的啊!毕竟作为老大哥嘛,微软还是有一些威严的,既然小弟不听话,那就必须得好好敲打一番才行。于是,微软找到了英伟达的死对头ATI,把占据英伟达业务接近20%的Xbox二代订单,直接送到了ATI的手里。而被英伟达活活从手里抢走细分显卡芯片市场的英特尔,也开始对ATI眉来眼去的。

树倒猢狲散,市场就会给予最快的反应,遭此变故,英伟达的股价应声而落,从70美金一度跳水到了只有7美金。这谁玩得起啊?老黄无可奈何地再次找到微软,主动认错,请求和解,而后又重新拿到了订单。

但是呢,在英特尔的扶持下,ATI也逐渐站稳了脚跟,显卡江湖双雄的局面正式开始了。

ATI其实是一个老玩家了,成立于1985年,并于1993年上市,而彼时的英伟达才刚刚成立而已。所以在ATI眼中,英伟达不过是一个小屁孩。

90年代初期,ATI一直深耕OEM市场,尤其是笔记本的移动图形芯片。从1997年到2000年,ATI将Rage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地改进设计,最终Rage 128 Pro居然完全可以与3DFX的Voodoo2相提并论。

但是,真正让大家记住ATI的还是Radeon。Radeon就像是ATI的明信片,让大家真正认识了ATI,3DFX后唯一能与英伟达在图形芯片领域掰一掰手腕的一代枭雄。也正是ATI与英伟达长期以来的相互竞争,才推动了显卡的快速迭代和发展,给大家带来一个又一个的神卡作品。

ATI和英伟达既是命中注定的宿敌,同时又是两个惺惺相惜的破局者。

其实从GeForce 2系列开始,英伟达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但ATI也不是吃素的啊,Radeon来势汹汹,初代产品为Radeon 256显卡,性能上完全不落下风,随后又进行提频,改名叫Radeon 7500,性能提升巨大,更是击败了英伟达的Geforce 2 GTS,成为新一代性能之王。

也正是从Radeon 256伊始,英伟达和ATI成为了真正的宿命之敌,它们之间的竞争历程代表了当代显卡发展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DX7时代,是ATI一直在追赶英伟达 ,而DX8时代,则是ATI全面崛起的时代。那时候,ATI与英伟达并驾齐驱,争锋相对,你来我往,相互超越。

在DX8时代,当ATI 推出的Radeon7500还没得意多久呢,老黄就推出了里程碑式的GeForce 3,再次取得领先。ATI当然不会善罢甘休,马上推出Radeon 8500,整体表现甚至优于GeForce3。英伟达不甘落后,又推出GeForce3 Ti500来抗衡。ATI不依不饶,发布Radeon 8500,在高端市场取得领先。老黄急了,祭出了一对王炸:DX8时代的究极显卡—GeForce 4 Ti系列。

老黄原本以为Geforce 4 Ti可以完全压制ATI,然而终究还是Too Young Too Naive了。

ATI采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策略。当Geforce 4 Ti发布后的短短4个月内,ATI便推出秘密武器Radeon 9700 Pro,完美支持DirectX 9.0,性能大幅度提升,深受广大发烧友爱戴。Radeon 9700的完美表现,使得ATI在3D时代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领先英伟达。

在这里还必须得浓墨重彩地提一茬Radeon 9550。我愿意尊称其为:

Radeon·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究极神卡、ATI乃至显卡史上的绝对经典、中低端市场上神化的结晶、ATI史上的巅峰之作·9550。

其实单从规格上来说,Radeon 9550只有4条流水线,性能非常一般。但关键是人家价格便宜啊,而且能完整支持sm2.0,超频空间巨大,性能可以提升接近一倍,简直就是超级甜点。当年的ATI靠这块显卡把英伟达的5200打得落花流水,你想想,你花白菜的价格就能吃到大鱼大肉,能不香嘛?一代神卡可真不是盖的!

当然了,风水轮流转。就在ATI吃着Radeon 9550的老本时,英伟达已经悄悄地展开了PCI Express攻略,这样一搞,ATI之后就直不起背了。

事实上,英伟达一直在产品研发进度方面略微领先于ATI。早在GeForce 5900发布之前,GeForce 6系列便已经进入研发阶段。

当英伟达拿出大刀阔斧简化后的GeForce 6600时,ATI也推出了X700系列。可惜的是,X700只是X800的小修小改,成本高,还不支持Shader Model 3.0和HDR等新技术,难以被大众接受,低端市场的份额被英伟达抢走了一大半,而在高端市场,X800衍生出的X850系列,也难以与GeForce 6800系列正面对抗。

此外,在极为关键的中端市场竞争中,ATI推出了X1600,但又一次发昏了。作为力拼GeForce 6600GT甚至GeForce 7300GT的新品,X1600一度被寄予厚望。然而,其所谓的12管线有着太多的水分,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扯着档的,ATI的这项所谓的超前技术备受质疑,最终无奈草草收场。

令人唏嘘的是,就在ATI终于发布X1650XT时(这次是真正拥有12管线,并且实现了36个像素单元了),似乎总算是熬出头了吧?然鹅,这时ATI却连家都没得了......

2006年7月24日,AMD出人意料的收购了ATI。这家拥有21年历史的全球领先图形IC厂商以54亿美元卖身,双A最终合璧。

就,挺秃然的......

从此以后,AMD也成为了唯一一个能完整提供CPU+GPU解决方案的双修玩家,和英特尔争夺CPU的同时,还和英伟达共分GPU的天下。

但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双A的结合让老黄很难受。甚至当时这条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觉得非常的别扭。

毕竟,AMD+英伟达和英特尔+ATI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一个固定组合。而当年出身于AMD的老黄还为了力挺AMD喊出了“Intel is not good enough”时,大家当然认为AMD理所应当就是与英伟达穿一条裤子的。

ATI被AMD收购的那一晚,老黄独自拿了一瓶威士忌跑到了楼顶,喝着最浓烈的酒,抽着最好的烟,也依然不能排解内心的五味陈杂。此时的老黄在想什么呢?是在为ATI的突然落寞而感到空虚,还是在为昔日好基友AMD的倒戈相向而痛惜呢?不得而知....

双A合璧后,ATI成为了AMD的图形部门,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研发经费以及技术上面的支持。

新的显卡战争又重新开始了,而这次的主角换成了英伟达和AMD。

ATI被AMD收购以后,初期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Radeon HD 2900 XT显卡是合并后首次发布的产品,它基于全新的R600核心,从这开始就进入了“HD”时代,而“HD”命名也一直延续到Radeon HD 7000系列。

英伟达发布强大G92核心,对AMD-ATI造成压力,而后A卡迅速反击,直接推出了55nm更加先进制程的RV670核心,RV670代表作就是Radeon HD 3870 X2显卡,号称当时的最强单卡。

还没等AMD-ATI松口气,英伟达又放出了G100核心,争锋相对,彼时的AMD-ATI来了一招田忌赛马的策略,直接放弃高端市场,用RV770核心的Radeon HD 4870抢占中低端市场。

之后,N卡牢牢掌控着高端市场,而A卡则成为性价比的代名词,在中低端市场里混得风生水起,首款支持DX 11的显卡Radeon HD 5870更是达到了巅峰。

2009年是一个分水岭。一方面,A卡正式由AMD接管,ATI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另一方面,正式更名AMD显卡后A卡大不如以前,再难重塑以前的辉煌。

2010年,AMD推出的显卡普遍升级不大,性能也打不过英伟达,处处落了下风。

2012年,随着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突破发展,提供算力基础设施的英伟达如鱼得水,基于CUDA架构的大规模并行运算芯片Tesla可谓为AI时代而生。到了15年,在AI、VR的巨大风口和矿机催生的需求下,英伟达的股价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这里还有一个重点的事件不得不说,那就是轰动一时的挖矿潮。

在AMD轰轰烈烈打出价格战招牌时,当时数字货币挖矿对显卡的要求也极高。而A卡无疑是挖矿工们的首选。

之前也提过,那段时间,AMD的显卡分分钟卖断货,夸张点将就是:旷工们天天守在工厂门口,看到车就上去拦,直接现金交易,卡全部都要。

虽然AMD的显卡销量很高,但后劲不行啊,卖得快,没有货,结果就是矿工扭头转向购买英伟达的产品。而且,随着数字货币挖矿泡沫的出现,AMD 需要面临的难题是一桩接着一桩:

二手市场交易猖獗、黑心商家瓜分利润、游戏玩家纷纷倒戈、AMD Mantle API失去开发者的技术支持......

AMD发起了价格战,最后却赔了夫人又折兵,而英伟达则坐收渔翁得利,还在不久后发布其Maxwell架构GTX 9XX全系列,也用价格狠狠虐了一把 AMD。

而就是在这段时间里,AMD和英伟达的市场份额开始发生急剧变化。绿巨人开始制霸显卡领域,而红色帝国则是有起有落,起起伏伏。

2013年,AMD放弃了HD的命名方式,采用分级别命名方式,最高档的R9系列,而上一代HD 7970也换了一个新的名字R9 280X。当时,AMD推出的Radeon R9 290X爆出供电过热、显卡92℃降频等不利新闻,被英伟达完虐。

2015年,AMD首次使用HBM显存,发布首次采用水冷的显卡:Radeon R9 Fury X,这是一款属于GCN架构体系的核心,从规格上来说比对手GTX 980Ti强大不少,不过性能方面只能说是互有胜负。

2016年AMD GCN架构的第四代Radeon RX 480,能耗比有了大幅提升,中端的价格中高端的性能,是性价比的不二选择。

2019年,AMD虽然凭借着7nm工艺和全新的RDNA架构显卡,几度出击,先后推出了多款RX 5000系列显卡,在功耗、发热方面拉近了和老对手英伟达的距离,但是不支持硬件光追的弱点,以及显卡发布初期各种游戏优化兼容和驱动问题,AMD每次新品发布,都被英伟达轻松化解,并没有打破原来的格局,不禁让人感到些许的唏嘘啊。

2019年第三季度下降之后,AMD开始重新占领市场,并在2020年第一季度保持稳定,AMD占据了GPU市场的31%以上,而英伟达则占据了剩余的69%。

AMD走的路线还是性价比取胜,降维打击,Radeon RX 5700的价格与RTX 2060相当,并提供2060超级性能水平。5700 XT的价格也与RTX 2060 Super几乎相同,而性能却与RTX 2070 Super差不多。

近年来,苹果一直与AMD紧密合作,几乎所有的Mac系列电脑配备的独立显卡都来自AMD。牢牢抓住苹果这个大客户,AMD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但是,英伟达在超高端显卡市场上依然处于高处不胜寒的垄断地位,RTX 2080 Super和RTX 2080 Ti是玩家可以选择的最优项。

英伟达和AMD都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他们的下一代显卡。根据初步估计,RTX 3080将比RTX 2080 Ti快30-40%,而3080 Ti则比后者高70%以上。目前,AMD也确认了Big Navi显卡为首批RDNA 2产品,性能提升方面亦会有比较大的期待。

时间永是流驶,江湖总不太平,AMD和英伟达的显卡战争还远远没有结束。新时代显卡换代的频率越来越快,性能提升也越来越强,我们仍然激动于英伟达带给我们的创新,我们也仍然向往着AMD的弯道超车。

显卡江湖的书剑恩仇录还将继续上演,没有结局,一切皆未可知。

❻ 显卡挖矿是什么意思

一个显卡运算一个可以赚比特币的软件。为整个比特币市场注入新的比特币(数据散列),然后市场会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按比例给你分配比特币)。因为如果不给你没人会这么干,就好比你的计算机就是矿工,比特币就是酬劳。

热点内容
英伟达11系显卡挖矿 发布:2025-02-04 05:58:51 浏览:510
赴澳大利亚签证中心怎么去 发布:2025-02-04 05:58:15 浏览:650
闲鱼二手挖矿主板能买吗 发布:2025-02-04 05:51:35 浏览:967
btm币怎么挖矿 发布:2025-02-04 05:50:57 浏览:249
清华大学区块链同方股份 发布:2025-02-04 05:43:38 浏览:914
eve新人提升挖矿效率 发布:2025-02-04 05:38:40 浏览:89
国家认证的做区块链的企业 发布:2025-02-04 05:33:36 浏览:86
pi币添加安全圈时显示错误 发布:2025-02-04 05:04:38 浏览:611
btc大皇子 发布:2025-02-04 04:59:39 浏览:959
冒险与挖矿品质 发布:2025-02-04 04:57:34 浏览: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