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虚拟币百科 » 文莱虚拟货币

文莱虚拟货币

发布时间: 2023-01-27 18:31:19

㈠ 澳大利亚科技先进吗

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

2007年澳大利亚科技继续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些将对国家科技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的重大政策;各类科技计划得到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国际科技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科学家们又产生了不少新的重要科技成果,发展形势得到业内大多数人士的肯定和赞誉。

1.重大政策动向

(1)万众瞩目气候变化

2007年可谓澳大利亚的气候变化年。作为世界人均能耗和能源出口大国,澳大利亚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自有其政治经济方面的考虑,并为此甘愿承受着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在国内,不同政治和学术团体对气候问题的立场大相庭径,争论不休。政府一方面承认就气候变化达成国际协议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又声称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等问题仍在研究,未有结论;澳农业与资源经济局的研究更是认为气候变暖是“友好”的,利大于弊。反对党工党和众多环保组织则坚定地反对政府立场;澳联邦科工组织和澳气象局的研究则认为气候变化已经给澳大利亚经济和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如不能尽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澳大利亚将付出惨重代价。

最近,总理霍华德代表的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有所松动。以下是一年来政府气候政策发展的历程。将来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

①推崇“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计划”

2007年1月11日至12日,“亚太清洁发展与气候伙伴计划”首届部长级会议在悉尼隆重召开,来自所有成员国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美国和东道国澳大利亚的高官应邀率团出席了会议。总理霍华德在开幕辞中说,澳大利亚已经投入了18亿澳元应对气候变化,其中包括:5亿澳元用于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2亿澳元用于可再生能源技术项目。霍华德宣布,澳政府将在今后5年内再投入1亿澳元用于支持清洁发展项目和能力建设以及发挥澳方在“伙伴计划”内的作用。

②发展减排技术和清洁能源

·斥巨资深入研发并推广洁净煤
·展示太阳能—燃气模式新概念
·兴建太阳能城
·热岩电厂呼之欲出
·维州兴建风能发电厂和太阳能电厂
·昆州首创“零排放”思路并开展可行性研究

③年未放出风声发展核电

澳大利亚拥有世界铀矿探明储量的40%,开采的铀矿全部出口,占世界产量的近1/3,年收入约6亿澳元。但澳大利亚至今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核燃料加工设施和核电厂。

澳大利亚是否最终会发展核电,将在2008年大选后初见分晓。

④年底口风有所松动

⑤未来政策拭目以待

(2)治疗性克隆研究合法

(3)总理科学、工程与创新理事会(PMSEIC)关注中印

2.重大科技计划执行情况及发展动态

(1)研究质量框架体系(RQF)模型出台
(2)E-(e-Research)研究进入实际应用
(3)国家合作研究基础设施战略(NCRIS)投资翻番
(4)合作研究中心(CRC)进展顺利
(5)首席科学家易人
(6)昆士兰州将成为澳又一科技重镇

3.高技术领域特别是优势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态势强劲

①宫颈癌疫苗问世
②艾滋病疫苗开始人体试验
③禽流感病毒疫苗初步人体试验
④乳腺癌遗传基因检测技术得到完善
⑤干细胞技术制造乳房
⑥华裔教授发现癌症治疗新途径
⑦研制治癌新药进入最后阶段
⑧干细胞成功治疗心脏病
⑨成功施行三联器官移植手术
⑩人体深冻中心获得批准
(11)绘制出绵羊基因组的“虚拟图谱”

(2)纳米与新材料得到高度重视

①油水分离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②对纳米技术的危险性进行研究
③新型建材性能极佳
④钛金属制造新技术初试成功
⑤发现筛选节肢弹性蛋白的方法

(3)超音速引擎突破传统极限

(4)华裔天才荣获“数学诺贝尔”奖

(5)总理奖励杰出学者

(6)意犹未尽

4.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或行动

(1)澳中科技合作特别资金再翻两番

澳中科技合作特别资金是由澳大利亚教育、科学与培训部(原澳大利亚工业、科学与资源部)与中国科技部于2000年共同建立的。2002年,双方正式开始实施项目,每年最多各投入相当于150万人民币的经费,支持科研人员的交流与互访活动。2003年,澳中双方共同决定将资助金额提高到每年各投入50万澳元(相当于300万人民币)。2007年4月,澳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长Julie Bishop与中国科技部长徐冠华在北京共同宣布将双方的资助额提高到每方200万澳元(相当于1200万人民币)。由此,澳中科技合作必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入的层面上展开。

(2)与美国、印尼、法国、印度和南非的科技合作

(3)和美国签署反恐情报和技术共享谅解备忘录

(4)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技术学院

㈡ 何谓“一带一路”它的历史渊源是什么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历史渊源
一)古代丝绸之路
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他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中亚、中国西部一带进行地理考察,持续3年多时间,考察过程中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记载。回去以后,他在德国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中提出,在公元2世纪,存在着一条从洛阳、长安到中亚撒马尔罕(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的商道,这条商道上的主要物流是丝绸,这是一条从中国输出丝绸到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道路。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运送的物流是丝绸,影响最大的也是丝绸,所以他命名为“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由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作为使者出使西域,意图说服大月氏与西汉一起攻打匈奴,结果张骞没有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却无意中开辟了通向西域的通道,被司马迁评价为“凿空”之行。东汉时期(公元73年),班超经过艰苦努力再次打通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公元166年,古罗马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洛阳,朝见汉桓帝,标志着中西方文化交往的开始,东西方两大帝国外交关系正式建立,这条路线首次正式打通并延伸到了欧洲。
(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朝就派出船队远航南海和印度洋,打开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海上往来的大门,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端。从此以后,满载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精美物品和与世界文明对话的美好意愿,一路向南、向西,活跃了沿线各国经济,传播了中华文明,同时也带回了沿线各国的香料、药材、玻璃和思想文化等文明成果。中国元代杰出的民间航海家汪大渊两次从泉州出海,遍访菲律宾诸岛、文莱、加里曼丹、爪哇及印度洋诸地,归国后写下了他的身历亲见,使当时的中国人得以真实了解各国的山川、土俗、风景和物产。在当时的中国闽南地区,家家户户都有“鸡公碗”,寓意着勤劳致富、家庭兴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鸡公碗”漂洋过海,成为东南亚国家人民喜爱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成为中国与沿线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和沿线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人类交流交往、文明互鉴的不朽传奇

㈢ 东南亚国家都怎么样哪个国家最适合投资

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
近年来经济增速快、持续时间长的是:柬埔寨、菲律宾和越南。
柬埔寨和菲律宾近年涨幅增长过快,柬埔寨金边房价直接从几千涨到将近1.5万人民币/平以上,当地人均GDP2018年为1512美金,金边房价将近人均GDP的两倍,很难说有很好的购买能力接盘卖家的房产。
菲律宾的话,马尼拉房价从2018年的1万左右,被中国炒家直接炒到2.5万人民币/平,严重透支后续上涨能力。虽然房子可以通过零首付购买,但是最终要获利也要转让楼花给其他人的。现在楼花转其他人会比以前难很多,只能同胞之间互转是首选,如果想转给菲律宾人会比较难。
越南的话,国家连年经济增速7%,河内胡志明形成两大经济中心。河内的房价目前是9000/人民币/平,在东南亚城市里最低,是价值洼地。胡志明的房价目前是1.4万人民币/平,按照这个经济增长,还有继续上涨的能力。
如果投资的话,可以投资经济增速最快的越南,不管是河内胡志明,将来成功退出都比较确定。

㈣ 欧洲有欧盟,非洲有非盟,亚洲为何没有亚盟

亚洲国家没有成立联盟的基础条件,并且也没有联盟的必要。先说基础条件,以西欧国家为主的欧盟之所以能成立的基础,在于它们具备了以下七个因素。

第一、政治。西欧国家的政治体制类似,没有政治方面的隔阂。

第二、军事。欧盟国家多为北约成员国,具备军事联盟的基础。

第三、经济。欧盟国家的经济模式类似,且经济水平也差不多。

第四、 历史 。欧洲 历史 上本来就是一家,具有结盟的 历史 基础。

第五、文化。欧盟全部为基督教文明,虽然各国教派有所不同,但可以商量。并且欧盟还都是白人国家,价值观接近。

第六、地缘。欧盟国家多以平原、丘陵地形为主,地理上没有障碍。尤其是西欧和中欧完全连为一体。结盟是大势所趋。

第七、美国。欧盟成立的问题上,美国没有明确反对。

↓欧盟成立的关键事件“法德和解”

在以上七个基础上,法国和德国和解,德国和波兰和解,诸国把 历史 恩怨抛在一边,携手发展。因而便成立了一个无内部边界,拥有统一经济政策和货币的区域经济联盟。不符合以上六个基础条件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和土耳其就始终无法加入欧盟。

再来说亚洲。亚洲分为六大板块: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中亚、北亚。这里我们不讨论北亚,就说剩下的五大板块。

第一、政治。亚洲各国政体各不相同,差异为各洲之最。

第二、军事。西亚、南亚就不提了,就单说最和平的东亚,中日之间、日韩之间均存在冲突的可能性。别说结盟,亚洲国家之间不打起来就算好的了。

第三、经济。各区域发展严重不均,差异也为各洲之最。

第四、 历史 。亚洲国家在 历史 上从来没有统一过,没有结盟的 历史 基础。

第五、文化。这个不用多说了,西亚穆斯林和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儒家、佛教文化完全没有共存的可能性。

第六、地缘。亚洲实在太大了,并且地形也是支离破碎。(欧盟很小,这也是欧盟能一体化的原因。欧盟扩军前,一直都很顺,但就是扩军后,也就是面积扩大后,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第七、美国。美国绝不会让亚洲结盟。并且美国在亚洲遍布马仔,东亚有日韩,东南亚有菲律宾、新加坡、西亚有以色列。这些国家都如同英国般的存在,只要有它们,即便有亚洲联盟,也会被它们搅乱。

综上七点可以发现,由于亚洲国家在各方面都严重缺乏共同的价值观,想要结盟,几乎是不可能。对于亚洲国家而言,避免战争才是当下要考虑的问题,结盟貌似有点太切实际了。

不过,整个亚洲虽没有结盟的可能性,但分区还是有可能的。比如现在的“东盟”(东南亚十国联盟)和“中亚国家联盟”,便都是亚洲国家结盟的案例。

这些亚洲的区域联盟,其合作深度虽然不如欧盟,但它们的性质和追求也是加强区域一体化合作,力图实现包括关税、货币、经济空间统一的追求,和欧盟是一致的。可以称为“丐版”欧盟。

不过,东盟和中亚国家联盟的影响力还是太小了。亚洲能不能结盟的关键要看东亚、南亚、西亚。

但是,就目前来说,西亚、南亚、东亚目前暂时连区域结盟的可能性都没有。

西亚的问题在于政治和宗教,欧盟这种政治形态,还不适合西亚国家;南亚的问题在于印度霸权主义,周边的国家都怕印度;而东亚国家则没有必要,因为中国的存在就相当于是东亚的“欧盟”了。

中国的国土基本上已经占有了东亚大陆的主要区域,东边和南边到东海、南海,西到喜马拉雅山,北到西伯利亚荒漠。人口比欧盟多,面积比欧盟要大。在 历史 上,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基本是朝贡体制,即其他亚洲国家向中国进贡,中国负责周边地区的安全和秩序。当然在中国衰落后,这一体制便不复存在了。

也就是说,欧盟的顶级形态,就是中国。但东亚已经有中国了,所以“欧盟”这种玩意在东亚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至于说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这个目前还太难实现了。

因为东亚三大民族一体化的前提,是日韩正常化,而目前日韩都不是正常国家,只是美国的半殖民地,尤其是日本更加明显。前些年三国自贸区的失败,已经非常明显的说明了一切。(美国不同意,东亚什么一体化的动作都别想搞成功)

另外,东亚一体化还有两个症结,一个是日本的 历史 问题,一个是朝韩的统一问题。如果日本领导人没有敢于承认错误,承担 历史 责任的勇气,朝韩领导人没有和解的勇气和担当,东亚想要一体化,没戏。

当然,日韩的问题还在于美国。毕竟如果美国丧失了日韩,那就意味着美国的势力被驱离出亚洲。亚洲就将是亚洲人的亚洲。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将大大下降。而这是美国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所以说,亚洲国家既没有结盟的基础,也没有结盟的必要。

欧盟和非盟包含了欧洲和非洲大多数国家,亚洲一共有48个国家和地区,阿盟拥有21个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有21个成员,但是许多不是亚洲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东盟有10个成员国,可见即使是最大的阿盟,成员数量也不到亚洲国家总数的一半。

亚洲为什么没有成立类似于欧盟和非盟等国际组织?

亚洲在地理和文化上是分隔的,而且在政治上,各国之间仍有难以解决的矛盾,加上发展程度不同,因此难以结盟。

亚洲大陆有一条分界线: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东是儒家文化,包括中日韩和越南等国,整个东南亚构成相同的文化圈。

青藏高原以西地区则是另一种文化氛围,它们有着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同时与欧洲文化相互交流,反而与同处于亚洲的东亚国家交流甚少。中东国家即使是扩张也是向北非和欧洲进行,阿拉伯帝国曾向东亚进军,但是被唐军挡在中亚。

不同的文化氛围,相互之间有着很深的隔阂,加上青藏高原这条天然分界线,所以西亚和东亚国家之间难以结盟。

各国之间矛盾重重: 西亚国家当中,以色列是另类,为了消灭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不断发动进攻,虽然以色列通过外交缓和了与埃及等国的紧张关系,但是伊朗和叙利亚等国仍然敌视以色列。中东地区宗教、派系、民众林立,互相之间对抗,因此很难联盟。

东亚地区日本与韩国和中国的矛盾很难化解,而且美国势力进入东亚,更是导致了东亚国家之间的对抗和分裂,因此结盟是不可能的。

欧洲和非洲各国之间发展水平相近,因此即使结盟也不会互相拖累,但是亚洲则不同,东亚地区日本和韩国是发达国家,韩国人均GDP3万美元,日本3.7万美元,而越南只有2300美元,跟越南结盟,日本韩国可以出钱出力,越南能够提供什么?

结盟的本质是抱团取暖和互利共赢,比如欧盟,然而无论是西亚还是东亚国家都因为发展程度不同而难以互利共赢,至于抱团取暖,亚洲国家也没有类似俄罗斯的威胁,而且即使有,各国更愿意与美国联合,所以亚洲联盟不可能成立。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干,想象中的亚盟是永远也不会出现的。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既有 历史 因素,也有现实因素。虽然说亚洲开发银行曾经在中日韩等国的推动下,希望推出以国家货币价值、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及贸易规模等的加权值制定的虚拟货币亚元,来促进亚洲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但是由于中日韩等国的内部矛盾加剧,外加美国的影响,这一计划基本上已经流产。而随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中日在大方向上开始竞争。而且一个欧盟已经让美国坐立不安了,美国绝对不会允许另一个欧盟诞生,那么日韩在其中的制衡作用就非常明显了。

一、最近日本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产品实施管制,这让日本与韩国的关系开始紧张。而这次两国的紧张关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像寒冰一样一点点积累的。就在今年的年初,韩国的军舰对日本的飞机进行了火控雷达照射,之后由于双方各执一词,导致事件虽然经过多次磋商,两国仍然没有妥协。而近几年韩国的法院计划拍卖日本企业在韩国的资产,来补偿在战争中受到迫害的韩国慰安妇。但是在朴槿惠时期,韩国与日本已经在慰安妇问题上达成妥协。而文在寅政府直接推翻了先前政府达成的协议,还在前几天解散了处理日韩慰安妇的财团,这让日本直接炸毛了,日本政府最终祭出对出口韩国的半导体产品实施管制的措施。

正是由于 历史 与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让韩国与日本既是敌人又是盟友。正是由于这种复杂的关系,让韩国与日本很难通力合作。虽然美国是韩国及日本的盟友,但美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有时会干预两国的矛盾,但有时又会放纵两国的冲突。日韩或者美日韩各方的复杂关系其实就是东亚地区各国的复杂关系的投影。

二、中亚各国作为苏联的加盟国,直到现在俄罗斯对中亚各国的影响或者控制仍在。作为一个欧洲国家,俄罗斯是不会放弃中亚地区。因为中亚地区是俄罗斯腹地的一块非常重要的缓冲区,甚至可以说中亚其实就是俄罗斯在亚洲的后花园。从俄罗斯每年对中亚各国的军事援助到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欧亚经济联盟等经济合作组织,都可以看出俄罗斯不会轻易让这一地区脱离俄罗斯的影响和控制,那么成立亚盟必然会遭到俄罗斯的反对,虽然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

三、印度梦想作为亚洲甚至世界的大国,虽然这一梦想一直没有实现,但并不妨碍印度对这一梦想的野心。印度从争做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到争做世界经济大国,这样的让印度屈于人下吗?另外印度一直面临来自北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压力,让印度一直希望超过北方的邻国,这让印度很难为亚盟出力。

四、西亚就更不用说了,阿盟内部一片散沙,加之民族矛盾,宗教矛盾,西亚地区已经成功取代巴尔干成为世界新的火药桶。而随着伊朗打下美国的全球鹰无人机,让西亚地区更加热闹。伊朗与以色列、伊朗与沙特、土耳其与以色列、沙特与胡塞武装等等,整个西亚地区就像架在火上的铁锅。再加之这一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等资源,让这一地区成为大国的必争之地,让原来已经混乱的局势更加的混乱。 因此,正是基于这些复杂的原因让亚盟一直难产,而且未来也比较暗淡。但是像东盟、南盟等区域的发展组织还是比较活跃的,这可能才是亚洲的发展模式。

欧洲有欧盟非洲也有非盟,亚洲却没有亚盟这是非常奇怪的。但是从 历史 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欧盟全称欧洲联盟,前身是欧洲共同体。纵观 历史 ,二战以前欧洲大陆经常发生发生战乱,欧洲多国百姓呼吁统一和平,这是促使欧盟成立的一个先决条件。二战之后,欧洲多国经受战火的摧残,他们急需发展,但是光是欧洲就有十几二十个国家,而且他们的领土几乎都是一个挨着一个,所以拿英国为例,它贸易最多的还是与欧洲各国的贸易来往,但是贸易来往难免要根据各国的关税条令来制定价格,这样一来手心贴手背的欧洲各国无法达到统一的贸易规则,这一方面又促使了欧洲成立联盟组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欧洲整个大陆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和不过7亿左右。这么大点的大陆上存在着二十多个国家,可想而知每个国家面积大不到哪去,那么多个小面积国家,经历战火后很容易被大国侵袭,所以这个因素促使他们联合起来。

再看看非盟。非洲整个大陆在19世纪左右几乎全部沦为欧洲各国的殖民地。二战后非洲大陆许多国家独立,但是由于他们一直是欧洲殖民地,自己的文化几乎被磨灭了,经济、军事、 科技 等方面非常弱后。而且他们刚独立每个国家政权非常不稳定,很容易产生暴乱,所以他们建立非盟,促进非洲各国的经济、军事、 科技 等方面的交流,联合减少非洲国家的内乱。所以非洲各国建立了非盟(非洲联盟)。

再看看亚洲,亚洲从古至今战乱不如欧洲频繁,而且亚洲古代的每个朝代都能统治本国非常久,多的达三四百年。即使随着欧洲各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亚洲落后于欧洲各国,但是亚洲没有完全沦为欧洲殖民地,这就造就了亚洲大部分国家 历史 底蕴相对保存完整,不像非洲一样。还有一个原因,亚洲不仅拥有众多陆地国家,也有许多的海洋国家,并且各国之间的位置不像欧洲非洲一样都是互相靠拢的,这就导致了亚洲各国交流不如欧非频繁。

其实亚盟无法成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亚洲各国的制度不大相同,有 社会 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有落后的封建王朝国家。这就导致亚洲各国之间的意识形态无法保持在同一高度。你看欧洲非洲,他们许多国家的制度几乎相同,因为欧洲各国改革时间都差不多,非洲各国独立沿袭欧洲各国制度,他们的意识形态接近,所以欧盟非盟的建立比亚盟来的容易的多。

不过虽然没有亚盟,但是为了促进亚洲国家的的经济发展,亚洲成立了亚太经合组织,虽然不如联盟体正式统一,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亚洲国家的经济交流。

借鉴 历史 ,所有的联盟都是短暂的,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一旦利益产生冲突,所谓的联盟都要垮台。只有自身发展强大,才能立足于世界,不被欺负。

当前世界上国家之间的合作有两大潮流,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后者的合作主要是在相邻国家之间,它们有更多的相似性与合作便利性。于是欧洲多数国家都加入了欧盟、非洲国家有非盟、南北美洲之间有美洲国家组织。好像唯有亚洲国家之间没有整体的一体化组织。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亚洲幅员广阔,地形复杂,造成了国家之间交往的困难。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一般可分为:东亚、东南亚、北亚、中亚、南亚与西亚。这几部分之间的地理分隔比较明显,有大山大河等天然障碍,造成了国家之间交往的天然困难。

亚洲国家数量多,国家之间的差异大。亚洲虽然不是国家数量最多的洲,但国家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一点表现在各个方面:经济上从发达国家到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都有;政治上,从资本主国家、 社会 主义国家、君主制国家都有;在民族宗教与文化方面,国家之间的差异更大,数百个民族,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可以在亚洲找到,从儒家文明、印度文明到伊斯兰文明交叉共存。这些差异短期不易消除。

亚洲国家之间的矛盾众多。这些矛盾既包括 历史 遗留下来的矛盾,也有现实的冲突;既领土资源方面的争夺,也有民族宗教方面的磨擦。比如东亚国家间的 历史 与资源问题,南亚国家之间的领土争端,西亚国家的宗教派别之争等。

从以上情况来看,与其他洲相比,亚洲国家的整合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以一个大洲的名字作为联盟名称的,好像除了欧洲联盟,就是非洲联盟了,当然联盟能形成的前题是: 同质化和相互依存度。尽管如此,非盟和欧盟也有些名不符实。理由如下:

欧洲虽然叫欧盟,但是也没有含盖全部的欧洲国家,确切地讲,它应该叫西欧同盟,像国土,人口较大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一票东欧国家,都不是欧盟成员。欧盟创始成员个也才6个,当然那会不叫欧盟,后面扩张到15个,直到21已经初才变成现在的25国。

非盟的组织性就更差了,名义上叫同盟,然而这种同盟关系照欧盟,差老远。既没有统一市场,也没有通用货币。

要说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可能算是东盟了,但是它是亚洲的地区性同盟,但成员国仅为东南亚10国,影响力一般,整体实力也偏弱。

亚洲最大的问题是: 大,因而多元,昆仑山将亚洲东西阻隔,形成完全不同的文明生态。喜玛拉雅山南北分割,又生成了独立的文化特色,还有中亚5斯坦,跟东亚文明,又是两个世界。也就是说,亚洲的同质性太欠缺,大家从文化,战略,贸易等最重要的结盟需求上,都尿不到一块,所以不可能形成亚盟。反倒是出现了一些地区性的紧密同盟,如阿盟,东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亚洲建立亚盟不像欧洲一样那么简单,其中需要协调的事情太多了。何况即使是欧盟,内部也有许多冲突和矛盾,建立联盟就一定好吗?再想到1955年的万隆会议,亚洲不是不能结盟,而是 长远看来,还是“和平共处,求同存异”更适合亚洲。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要想组成联盟,要么有共同的文化,要么有共同的利益,然而亚洲太大,文化各异,要想组成一个联盟是不现实的。

但这不代表亚洲没有这样的组织,事实上是有的,只不过按区域分成了几个不同的联盟,即:

西亚的阿盟(阿拉伯国家联盟);

南亚的南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东南亚的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

还有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历史 上,亚洲分为中国、印度、中东三大文明区域,而这几个联盟与这三大文明区域大致一致,只不过东亚地区是以10+3(东盟+中日韩)的形式存在。

1,阿盟涵盖西亚、北非,于1945年3月由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7个阿拉伯国家在开罗成立,至今有22个成员国,全部由阿拉伯国家组成。

2,南盟主要覆盖的是南亚,于1985年成立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至今有8个成员国: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富汗。

3,东盟由东南亚十国组成,于1961年成立于泰国曼谷,至今的成员国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4,上合组织于2001年成立于上海,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组成,并于2017年接纳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正式成员。

上合组织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

亚洲有世界四大人种中除了黑人种外的三大人种,因而无论在文化、宗教等都格格不入。西亚虽然大多数都是阿拉伯人但是里面有个以色列,他和阿拉伯是世仇。还有个伊朗,他属古波斯人和阿拉伯、以色列都有矛盾。他们三个成天的混战,其他阿拉伯国家冷眼旁观。南亚次大陆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他们两也是敌对的 根本也无法调和。东亚中日韩更不可能结盟。而东亚、西亚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亚发达,西亚虽然普遍富裕但是都是石油经济,而且经济命脉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综上亚洲不可能结盟。

组成联盟不难,难在要真正有在一起的心态。

非洲联盟和欧洲联盟相比,更多只是一个聚会的场合,一体化之路很漫长。所以欧盟其实更有效率和指标意义。

7月7日非洲宣布建立自贸区,这就是以非盟50多个国家为依托达成的一项协议。说明非洲人在经济上试图更加密切的往来。这其实也算是彼此加强合作,甚至进一步一体化的基础。

从这个角度讲,非洲人也是挺拼的。不声不响地在国际 社会 并没特别留意的情况下,把自贸区要建立起来。

鉴于非洲面积庞大,建成的话,这将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区。

着实可以让非洲风光一把!

欧洲联盟的建立其实也是应对二战后欧洲现实。

毕竟之前两次世界大战欧洲都是策源地,说明彼此之间关系如果不处理好的话,会产生很大影响。

特别是法国和德国,这对国家之间恩怨数百年,如何化解,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此后,欧洲人从经济着眼,先建立法德煤钢共同体,从这个逐渐延伸到了双方经济上的密切合作,欧洲共同体随之产生。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和德国至今都是欧盟主心骨的原因,因为欧盟本质上就是法德经济合作发展而来的。

后来又建立了欧洲央行乃至欧洲议会等一系列准联盟机构,让欧盟成为国际 社会 伊极的路更加坚实。

具体而言就是,亚洲的文化、种族、制度千差万别,集合成一个联盟,想“用一个声音对外说话”不太现实。

别说整个亚洲几十个国家了,就是如今东南亚联盟的10个国家推进一体化都很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盟既有信佛的,也有信真主的,既有全世界最穷国之一,也有全世界最富国之一,既有军政府,也有西方民主政体等。

这和非盟差不多,虽然整体上是一个联盟,但与欧盟这样发展一体化迅速和相对完备的联盟而言,不可同日而语。

亚洲更复杂,彼此之间矛盾也不少。

以色列连亚运会都不参加,亚洲杯足球赛也不参加。为啥?因为亚洲很多阿拉伯国家,他们不愿意和以色列人同场竞技,因此要么呼吁抵制以色列,要么干脆临场罢赛。

他们在亚运会和亚足联等地有很多票数,于是把以色列逼走。

这也是为什么以色列参加欧运会和欧洲杯的原因。

这一个小例子就能看出,亚洲结成联盟,该有多难。

㈤ 亚元的历程

1997年在东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基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东盟成员国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得到的直接教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最早提出了“亚元区”设想。2001 年上海APEC会议期间,“欧元之父”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发表了自己对未来世界货币格局变化的看法:“世界将出现三大货币区,即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亚元区)。”2003年蒙代尔建议,设立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能让一种叫做“亚元”的区域性货币在亚洲流通。这个建议获得许多亚洲国家的积极响应。
2006 年初,亚洲开发银行曾推出一种名为“亚洲货币单位”(Asia Currency Unit,ACU)的货币符号概念。与欧元推出前的“欧洲货币单位”相似,这不是可以流通使用的实际货币,而是一种根据亚洲若干国家货币价值、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及贸易规模等的加权值制定的虚拟货币。亚行将核定其对美元及欧元的汇率,通过网站对外公布,借以衡量亚洲货币汇率变化规律及波动可控性;有关国家可以据此调整金融和货币政策,使货币机制逐步向“亚洲货币单位”靠拢,从而为将来亚元正式出台奠定基础。但因亚洲货币单位应包括哪些货币以及它们的权重如何分配等问题上存在政治和技术上的争论,该计划已被推迟。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金融危机爆发,催促亚洲国家和全球范围最高决策层,充分正视亚洲货币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亚洲有关国家应将谋建亚元大业提到正式议事日程上来,设置专职机构主司其事,积极推进亚洲货币合作框架的设计和建设。
借鉴欧元发展过程的经验,区域性货币一体化趋于成熟的前提是经济一体化、共同的政治意愿、以及文化上的广泛认同和必要的凝聚力。
经济上大体的均衡发展是建立“亚元”的基础性条件。亚洲已经拥有一些自由贸易协议网络,可以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各方保持自己的货币,从经济一体化入手,分地区、分阶段,实行区域整合。通过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经济共同体,货币合作同盟,以及金融危机防范体系等,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寻求共同稳定发展,采行相对固定的汇率机制,大幅降低内部交易成本,缩小国家之间经济体制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并为跨越地区,扩大合作范围创造条件。
为此应及早推出与政治主权相分离的“亚洲货币单位”型虚拟货币,在贸易计账、清算和储备领域由对照观察发展至实际试用,经由“虚拟亚元”、“贸易亚元”、“小亚元”而“大亚元”,分阶段过渡、提升,最终实现亚洲单一货币区。
与欧洲相比,亚洲幅员广大,国家众多,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地缘政治、价值观差异悬殊(包括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差异),以及存在领土纠纷、恩怨纷争的历史性深刻隔阂,致使这些前提的成熟程度相去甚远。因此,建立一个统一的亚元将是各国经历反复磋商磨合的、艰辛的、渐进的、长期的过程;但可以从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做起。
这个“条件较为成熟的地方”,首先应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十国的“10+3”东亚地区。“10+3”领导人在2004年就已经将“东亚共同体”作为一种长远的目标和共同的努力方向。(蒙古和朝鲜也是东亚国家,适当时候也可加入。)此外,印度地处南亚,不是APEC成员,但已成为东盟的观察员,近年颇为积极地参与东盟的谈判,表现出了加入亚洲货币一体化的强烈兴趣,可能会成为“东亚共同体”的近期合作伙伴。
东盟是实行地区一体化的积极推手;中国以非常明确的立场,尊重和支持东盟推进地区一体化的主导作用。东盟内部的多元性是很明显的,宗教传统、民族习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差别极大,内部常常会有很多矛盾,但是东盟似乎特别善于把多元特征作为一种正面资源利用,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还是能够形成共识。东盟的这些特点,对于东亚地区的一体化,具有非常好的经验借鉴作用。
东盟10国的领导人已达成共识,在2015年前消除贸易壁垒,以创建一个类似欧盟那样的经济共同体。
1997年,日本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并承诺为这一基础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2000年5月亚洲开发银行年会上,各国财政部长在泰国清迈签订了“清迈协议”,协商通过了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货币互换协议范围扩展到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金融合作条款。在此基础上,2004年推出亚洲债券基金,亚洲债券市场协定得到强有力的推进。目前各成员国在“10+3”框架下先后签署了16项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达365亿美元。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十国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达成时间表规定,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将建成自贸区,2015年和东盟新成员,即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建成自贸区,届时,中国与东盟的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税,双方的贸易将实现自由化。该自由贸易区涵盖逾18亿人口,GDP总量近4万亿美元,面积约 14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最具经济潜力和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
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东盟等亚洲13国领袖2008年10月24日在北京达成协议,将于2009年6月前成立800亿美元的联合基金,以防止区域金融危机与捍卫本国货币,特别是针对出口萧条等引发的美元枯竭问题,确保成立外汇的共享渠道。其中,中、日、韩已同意提供80%资金,约640亿美元,其余160亿美元由东盟会员国共同出资。这个举措,无疑意味着朝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方向迈前一大步。
亚洲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就近期前景而言,亚元的现实性在于首先推出东亚共同体的虚拟货币、贸易货币,以至统一货币;而非包含西亚、中东,以及独联体各国的整个亚洲。名正而言顺也,这个由东亚共同体发轫的统一货币,严格地说,应称之为“一期亚元”;但作为亚洲地区经济最强,人口最多、起步最早,意在扩容全亚的区域性统一货币,直呼亚元,并无不可。对照欧元,从起步至今,不也是一直没有包括全部欧洲国家,那大英帝国还坚守着英镑阵容吗。
就眼前利益而言,美国不会希望世界金融市场出现美元、欧元和亚洲圈的三极化局面,但美国不可能阻挡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东亚一体化不会排斥美国的合法利益,而将尊重美国参与东亚地区多边事务的必要权利。因此,美国虽然最初表示过反对,但现在已经不再反对。2006年06月19日,美国副财长蒂姆·亚当斯在东京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表示,美国不反对创建亚洲货币单位,这显示美国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亚当斯表示,有关美国对于亚洲货币单位的态度上存在“一些混淆”,美国并不惧怕亚洲崛起中的经济体之间增强货币合作,“我们并不反对创造一个亚洲货币,相反我们希望能够在此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帮助亚洲货币成形”。
面对金融危机冲击波,国际社会当务之急必定要大力推进全球合作协力救市,争取及早恢复金融系统正常运转;并聚焦于改革金融监管事宜。至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涉及美元地位和发展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这一重要议题,也要提上日程,而且非常需要世界主要经济体领袖建立明确共识,大开绿灯,通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特别是当今世界金融霸主美国有担当的承诺,将是走向国际结算货币多元化的重要一步。但不能期望某个神仙会作出回归金本位那样的决策;也无可能就此脱离开放市场的基本原则,在缺乏刚性价值保证的情况下强行规定必须接受的非美元主导货币。
最近欧洲领导人强力提出了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口号。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现格外突出,他说,应该“重新建立自二战以来统治整个国际金融交易的资本主义体系”。“我们没有权利让建立在21世纪的金融体系的运气与机会从我们手中流走”。而欧洲的另外两位政治巨头,英国首相布朗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是萨科齐的坚定支持者。
以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等为代表的一些欧洲官员则提出,为了重塑世界金融体系,各国有必要重新制定类似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原则。
显然,这些雄心勃勃的领导人希望建立起一个欧元大有作为的全新国际金融体系,取代如今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而欧元和所有自由兑换的国际货币一样,在今天的“无体系的体系”中的实际地位或分量,系由市场决定。如果欧元表现出色,本来可以在市场运行中与美元分庭抗礼;事实上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已有一些欧盟之外的国家接受欧元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佛得角共和国、波斯尼亚及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科摩罗以及法国海外法郎、中非法郎、西非法郎的汇率都直接与欧元挂钩。石油输出国组织也经常讨论用欧元标价石油,委内瑞拉和萨达姆统治时期的伊拉克都支持欧元石油计划。
然而,欧洲在称为人类史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革命中显示,创造力和竞争力远远落后于美国;欧盟成员国之间缺乏统一的政治环境,以及采取统一行动的能力;欧元创立后一直存在内在的贬值趋势,它一度显现对美元增值的强势,很大程度上是美元主动贬值衬托出来的结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会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urrency Composition of Official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COFER)数据,近年来欧元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但是远未达到取代美元主导地位的程度;2007年底,美元外汇储备占比仍达63.9%。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工业国或是新型发展中国家的官方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美元仍然是国际信贷和计价结算的标准,仍然是国际清算的主要支付手段,仍然是国际储备货币的主体,美国的规则制定权并没有变化。
这场金融危机中,美元没有像不少经济学家相信的那样倒地不起,恰恰相反,美元被视为风暴中的安全港湾,受持续的避险买盘推动,美元升势愈益明显。2008年年8月初以来,即便美国不断降息,美元对欧元汇率上涨了23%,对英镑上涨了34%,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货币的升幅甚至更大。美元再次走强说明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带来美国整体实力的迅速衰落,而且可期最先走出困境的也还会是美国。尽管雄心勃勃、咄咄逼人的法国总统萨科齐急于带领欧元出位,但是面对依然强大的美国,面对难以化解的欧元区内部矛盾,萨科齐们恐怕还是力不从心。
换言之,欧洲单挑美元争雄,其实有心乏力,难成气候。当今世界经济总量业已形成美国、欧洲和亚洲三分天下的大格局,东亚新兴经济体是带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力量,唯有三者在现代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中以相当的份量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方能有效建立一个更为公平、公正、健康、稳定的国际金融新秩序。
很难设想中国和日本等亚洲主要国家会愿意放弃自己的货币,但可以首先设立由亚洲地区某一组货币组成的共同货币,争取在每个国家不放弃本币的情况下,让一种区域性货币在亚洲流通;进而扩大效应,从“小亚元”而“大亚元”,逐步形成一个美元、欧元、亚元鼎立的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
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震慑、敦促作用,本来似乎非常遥远的统一世界货币前景,也出现了构建某种初级“世界元”的可能性。这就是类似于上述“亚洲货币单位”,或曾经流行过的“欧洲货币单位”的全球化运用;好比“瓦格纳歌剧的序曲”,在世界上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独立使用各自的主权货币的情况下,发挥虚拟测试、对照标准,以至国际贸易记账、清算和货币储备的实用功能。对此作者另有专文进行论证。
初级“世界元”一旦就道,同创设亚元的前期任务在不同层次上异曲同工、相互呼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焉。

㈥ 【世博攻略设计】【纪念品】 我和家人要去世博园玩1天,请问有什么推荐的路线,给家人带什么纪念品

路线:
我想,和家人一起经历世博,留下世博园的美好回忆,一定是你想要的
可以先做坐景区交通在世博园里面兜一圈,在主要场馆外拍照留念,买个世博护照,盖章留念。各个国家的场馆有带着本国的特色,拍下照片,以后翻看也会回味很久的。呵呵~~~
上午:浦西展区

即便再怎么走马观花,一日游也很难面面俱到地参观世博园。对时间有限的一日游参观者来说,与其跟着其他参观者直奔浦东展区中国馆,不如从客流相对较少的浦西入园,既缩短入园时间,也能达到错峰参观的目标。

早上建议从半淞园路3号门或西藏南路2号门入园,直接预约浦东园区的中国馆。要知道,即使是最顺利的预约,其间也有1小时的时间空当,足够参观者从浦西园区赶到浦东园区参观中国馆。而通常,从预约到正式参观,中间约有两三个小时,正好够参观者走走逛逛浦西园区。尤其推荐城市最佳实践区,不仅建筑造型别致多样,而且展现了人类对未来城市的探索。如果时间有余,还可以选择部分企业馆走马观花。

下午:亚欧展区

根据中国馆的预约时间,及时搭乘园区内地铁线或轮渡从浦西园区进入浦东园区。参观中国馆、各省市地区馆和主题馆会花费相当一段时间。中国馆附近的其他亚洲国家馆可以顺道走访,但离中国馆较远的展馆只能“忍痛割爱”。浦东园区内公交线最西面的站点在高架步道下的高科西路上,从这里再往西走就会赶不及前往浦东园区的西部展区了。建议从高科西路站乘坐园区公交到长清北路站下,这是从A片区进入C片区(欧洲馆集中地)最方便的方式。下车后,如果天色不晚,可以沿高架步道向西,挑几个感兴趣的欧洲馆看一看。

晚上:美非展区

晚上是美非展区的时间。选择合适的美洲国家单馆参观,再去非洲联合馆看一看,这是对美非文化的全景浏览方式。当然,后滩广场的《城市之窗》还是值得算准时间去看一看的,要不然一天的行程中缺少了世博会的重要文艺演出,就不太完美了。美非展区和后滩广场附近是后滩8号门出入口,可以在闭园前笃悠悠地从这里出园。

祝你和家人玩的愉快!
=================================================================
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纪念品的信息,和一些推荐指数,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位:能到242个国家展馆敲章的“世博会护照”
世博护照是用于收集世博会各参展展馆纪念印章的精美手册,类似普通出国护照。每样物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当然世博护照也不例外,这个不详细介绍了,地球人都知道,盖上各个场馆的章就像环球旅行一回了一样,这个去了世博一定要买。

价格:30—50元

购买地:世博指定商店、园区、网站均可购买

评点: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二位:世博游个性纪念册

这个产品不是世博的特许产品,但我觉得它应该排在第二位,理由如下,第一价格便宜,一本140页的16开精装世博个性游记,可以放入自己的旅游照片近二百张,还有精心编辑的各馆照片和资料,内页全部覆膜防水防撕,才卖198块,比冲照片还便宜些,现在在淘宝上买还包邮,光这本画册就近三斤重啊,实在是便宜。如果还觉得价格高,他还有一款92页的才卖138块包邮,可以放一百张照片左右,也是全部覆膜了。第二,有纪念价值,所有场馆的照片,全部预置好了,所有的国家介绍都有,象一本世界地理书一样的,值得收藏。第三,可以进行在线DIY,自己写游记,也可以发照片过去让他们代做,还帮你处理图片,虽然是简单处理,但也不错了,毕竟才一百多块钱。重要提示:买这个要到淘宝店去买,在他们公司网站买是上面价格的两倍。

价格:120-198

评点: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三位:世博吉祥物 海宝

主要特点:海宝(HAIBAO)”,意即“四海之宝”。名字与吉祥物的形象密不可分,寓意吉祥。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在国际大型活动吉祥物设计中率先使用文字作为吉祥物设计的创意,是一次创新。以“海宝”造型的玩具真是让你看到爱不释手,不但有毛绒版开心蛋糕系列,更有会说话的智能海宝,对话、唱歌、讲笑话、脑筋急转弯、猜谜语,手机链等等

价格范围:几十至几百元不等

购买方式:世博园现场、特许经营店等,已经看到不少啦!
点评:看上去比奥运福娃要可爱,我很喜欢,嘿嘿,买来给女朋友,给孩子都不错!
购买地址:园区,各特许店

评点: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四位、创意明信片

这个产品也不是世博特许产品,但个人觉得也是比较有意义的一个产品。10余种带有上海城市印记的精美创意明信片,每日免费派发约5万张。免费礼品中甚至包含了2012诺亚方舟船票这样的惊喜。把自己的世博游照片印成明信片,盖上当地邮戳然后寄回家或是寄给朋友,呵呵,花费不多,意义不小。价格从免费至十块。

购买地址:世博园上南路正大门口

点评:价格指数☆☆☆☆☆ 收藏指数☆☆☆

第五位、馆内纪念品

世博很多场馆都有免费纪念品派发,能拿到多少取决于朋友们的运气、时间,人民币和足够的耐心。英国馆、法国馆、秘鲁馆、比利时馆、阿联酋馆等等都有礼品或大奖派送。我看到一个网友发帖说在世博呆三天,拿了十几个礼品回来,实在是佩服!!!

领取地址:世博各场馆

点评:价格指数 超☆☆☆☆☆ 收藏指数☆☆☆☆

㈦ 中国如何集中力量办大事24年前的金融海啸,索罗斯在香港遇重挫

“人们认为我不会出错,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我坦率地说,对任何事情,我和其他人犯同样多的错误。 不过,我的超人之处在于我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这便是成功的秘密。我的洞察力关键是在于,认识到了人类思想内在的错误。”

索罗斯曾如此说道。

大家好,我是瑾瑜。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投资者开始对东南亚金融市场下手,首当其冲则是泰国。

索罗斯的计划是先扰乱泰国金融市场,然后再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下手,进而破坏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

索罗斯认为只要能够击破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那么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也是轻松可得,索罗斯确实是个办大事的人。

当年5月份,索罗斯便开启了第一步 。索罗斯第一步是伙同各大国际货币投机商大肆抛售泰铢,导致泰铢兑美元汇率直线下跌。

泰国等国家在意识到来者不善之后,便火速同新加坡央行联手,他们利用美元储备吸引泰铢,同时提高利息,短时间内没有出现较大风波。

眼看着泰国等国家已经开始戒备,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开始行动了起来,索罗斯不断抛售大量泰铢,导致泰铢陆续贬值。受此影响,泰国政界也进行了一轮轮换。

到了 6月份,索罗斯对泰国发起致命冲击 ,大量投机商抛售美国国债,筹集资金。泰铢贬值等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这时候的泰国央行已经无力阻挡索罗斯等人的冲击。

6月30日,泰国央行储备的300亿美元外汇已经全部耗尽,两天之后,泰国央行放弃抵抗,直接废除同美国直接挂钩的汇率制。

8月份泰国央行已经关闭了国内40多家金融机 构,这次索罗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泰铢最终被索罗斯等人击溃。

在泰国失守同时,索罗斯等人又瞄准了菲律宾比索。

菲律宾央行也是采取同泰国央行同样举措,在一周之内曾经4次提高利息,并且同时扩大比索兑换美元的波动幅度,但是比索由于自身比较软弱,最终比泰国抵挡的时间还短。

7月11日,比索贬值到了一定极点,菲律宾也抵挡不住了。

索罗斯就像是一个瘾君子,在接连破坏泰国和菲律宾的金融市场之后,索罗斯又明确地嗅到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可破坏的空间。

不出索罗斯所料,这些国家无法抵挡进攻,货币不断贬值。

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也没有幸免,眼看着新加坡也开始沦陷在这场金融风波里,东南亚各国开始放弃行动,最终屈服于索罗斯等人的打压行动,任由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中上下波动。

眼看着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陆续被攻破,国际货币投机商更是有恃无恐,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打算彻底破坏整个亚洲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动荡将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冲击,怕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想象的。虽然难以抵挡索罗斯攻势,但是坚决不能坐以待毙。

7月25日中国等多个国家派出领导人聚集到上海开会 ,在会议上各国明确有一个稳定的货币市场是多么重要,随后便开始决定联手同索罗斯搏斗。

8月5日,泰国率先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 ,但是这也附带着诸多严苛的条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为泰国提供了167亿美元的贷款,以此来帮助泰国渡过难关。

在东南亚各国开始行动自救时,国际投机商却突然消失了,眼看着汇率波动幅度不断缩小,东南亚各国开始松了一口气,然而殊不知这巨大的危机还在后头。

当年8月底,在索罗斯带领下,国际货币投机商又对东南亚各国发起新一轮冲击,这一次就连小小的文莱都不放过 。随着外汇市场混乱无比,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迅速恶化。

泰国等多个国家经济倒退,民众甚至已经开始重新回到了需要省吃俭用的时代,大量小贩正愁着商品如何卖出去,民众在商场里却难中羞涩。

大富豪也只能看着自己的资产就像流水一般流走了,显然这场金融危机重创了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的经济。

到底这场金融危机为何会爆发? 这还要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的泡沫经济说起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等多个国家凭借出口在世界迅速崛起,这些国家不断提高产能,扩大生产量,拼命抢占全球市场。

这样一来,日本等多个国家兑换美元的汇率增幅极大,导致日本等多国出现了极度繁荣。大量拥有资产的民众便开始疯狂购买美国资产,炒起了房地产,等到出口业遭受挫折之后,日本才意识到原来股市跟房市这种繁荣是虚假的。

这种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透支以及一些不良资产过度膨胀的前提下,但是经济高增长又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目标。

眼看着经济高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甚至选择忽略危机,发展中国家没有意识到泡沫经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日本泡沫破灭之后,日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日本政府曾经先后9次降低日本利息

日本在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达到了负利率,也就是说将钱存进银行,实际上是在坐吃山空,日本此举主要是希望民众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这样一来可以刺激市场。

日本还在世界各地大量借债,但是之后随着日本经济结构调整,这些大量套利资金全部都进入了高利率的东南亚各国,这时候危机已经埋下伏笔。

日元贬值的时候,一些东南亚国家便看中了美元, 美元不断加息更是令这些东南亚国家十分上头 ,但是这也导致了东南亚等国爆发债务危机。

另外,泰国等多个国家在金融体系还没有真正稳定之前就已经取消了对资本市场的管制,导致大量国际资本流动。

一些国际货币投机商一旦发现哪个国家有利可图,国际炒家则会立马通过上述手段来冲击该国金融市场。

索罗斯等人便是抓住这种经济的脆弱,顺势对东南亚各国经济趁火打劫,利用这场货币战争攻进各国货币市场, 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

金融危机的出现给全球金融体系带来企业债务繁重、 社会 货币流通量过多等诸多问题,

金融危机率先在东南亚各国爆发之后,隔海相望的香港也十分紧张,香港早已意识到这场金融危机席卷香港只是时间问题。

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香港政客便迅速出来,表示香港外汇储备丰富,足以应对本次危机,而且背靠祖国,香港利用这种说法来稳定人心。

早在1997年8月份,投机商就曾经多次想要攻击香港市场。 投机商通过期货手段利用美元购入大量港元,然后又迅速抛售港元,导致港元迅速贬值。

随后香港有关管理部门便迅速提高贷款利息,控制资本流动, 在8月20日香港的货币市场又重新回归稳定,然而这些投机商只是暂时收起了獠牙。

香港当局自然也是清楚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未雨绸缪,利用政策跟舆论两种手段警告这些投资商,不要对香港市场轻举妄动,势必要维护汇率制的稳定。

在香港政府采取措施时,香港股票市场瞬间冷淡了起来,部分股民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迅速选择抛售股票,这些投机者便迅速采取行动,令期指大跳水。

投资者在抛售港币的同时,趁香港政府提高利率同银行签订长期合同,等到汇率降低之后,再重新回到股票市场,购买大量港币抛售,等到股价下跌之后,再购买大量股票。

香港市场已经波动了起来,但是 好在中央政府态度坚决立场,香港金融市场的保卫战就此打响

中央政府明确只要人民币能够守住不贬值,保证外汇稳定,那就可以暂时保住香港金融市场。

1998年8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启动外汇储备, 将大量外汇储备投入股票和期货市场,打算全力反击投机商。

香港特区政府购进了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等等,最终稳住了香港股市,保证香港同美元直接挂钩的汇率制度稳定。

实际上在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中,考量的是中央政府同香港的外汇储备。

在1998年1月底,中央政府同特区政府总计的外汇储备接近2400亿美元,同时有大量民众支持政府动用行政手段来稳定金融市场波动,最终香港迅速走出这场金融危机。

在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随着香港保卫战的胜利,索罗斯惨败。

在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香港房市也出现泡沫,加上长期一直都是负利率,所以大量民众将资本投资到房地产,导致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这意味着接下来香港的货币会出现贬值。

好在香港政府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直接利用政府力量对金融市场进行干预,这是索罗斯没有想到的。

香港作为中国经济发展较为先进的地方,一直都是奉行着自由贸易政策,政府鲜少对市场进行干预,这样一来也可以给资本松绑, 索罗斯没有意识到中国这一次会不按常理出牌

另外, 97年中国大陆政府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二 ,达到1398.9亿美元,中国大陆政府大力支持香港政府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进行干预。

有了大陆政府的支持,香港政府更是放开了手脚。根据此后媒体报道,索 罗斯在本次香港金融保卫战中,个人损失便高达8亿美元 ,可见其他投机商也是损失惨重。

而中国香港抓住这次机会总共赚了100多亿美元。 那为何索罗斯在做空东南亚市场之后还是将目光转向中国香港呢?

当时香港汇率制度同泰国一样,都是属于固定汇率制度,香港发行银行每发行7.8港币就需要交给香港金融管理局1美元,以此来保证汇率稳定。

但是由于香港是当时国际金融中心所执行的贸易政策还是较为自由的,所以同泰国来讲还是有一定区别。

在索罗斯刚想要做空香港货币市场时,当时香港金管会选择提高短期借贷利息,这反而是导致的香港市场货币内部流通不畅,所以大家才会大量抛售固定资产来换取货币,导致香港股票市场迅速下跌,这便是索罗斯一步步给中国香港挖下的坑。

香港恒生指数自1997年10月25日起,三天内从原先的15000高位下跌到9000点,香港整个股市市值要增发40%左右。

这也让索罗斯尝到了甜头,便动用舆论力量直接表示要做空香港市场,利用舆论继续让香港股市动荡。

香港政府不敌索罗斯,最终 1998年香港金融市场开始出现大幅波动 。1998年8月13日恒生指数的点数仅仅只有6500多点,然而这距离空头交割的时间也就半个月左右。

香港政府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选择开始干涉金融市场,此前香港政府不干预金融市场主要是为了避免香港贸易自由受到破坏。

从8月14日起,香港政府开始干预香港金融市场 ,香港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购买恒生指数中33种成分股,瞬间香港股市就好转了起来,在当天香港恒生指数已经回到了7244点。

同时香港政府在国际市场又购买了大量索罗斯抛售的资产,要求香港券商不要出售股票给索罗斯,索罗斯彻底无法购买股票。

8月27日,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到了关键节点 ,索罗斯还是在疯狂抛售香港股票,香港政府直接动用了200亿以上的资产围堵流出的资产。

最终恒生指数的报收位于7922点,结算之前同此前相比还有所上涨, 这场“香港金融保卫战”也以索罗斯的失败告终。

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中国正在敞开大门,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因此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波荡。

中国广东、香港等多地金融机构陆续出现财政危机,部分金融机构甚至直接破产。中国由于当时发展缺乏资本,所以只能通过开放市场来吸引更多制造业进入我国。

受此影响,有大量外资纷纷撤离中国市场,中国部分企业面临无法发工资等各种困境,无奈之下中国政府只能选择推出借贷计划来解决国内困局。

同时 中国还做出了人民币不贬值这一重磅决定 ,人民币一旦贬值,这些依赖对华出口的东南亚国家,损失将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决定主要也是为了给东南亚国家减轻压力,尽力力挽狂澜。

中国在做出人民币不贬值这一决定之后继续扩大内需, 中国当时启动了大量基建项目 ,支持修建公路等各大基建项目。利用推出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另外,当时也改变了发行国债等诸多计划, 中央财政总共发行了1000亿美元以及推出了国债借贷计划,向市场注入更多资金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在金融危机出现时,国内金融局势并不乐观,中国4家国有银行都有大量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是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账贷款的总称,通俗一点就是银行把这笔钱借出去,但是很有可能是收不回来的,当时国有银行都面临着严重的财务危机,盈利面临重大困难。

关键时刻,中国政府迅速决定直接将这些不良贷款剥离。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重新注资成立了4家银行,这4家银行接下了中国所有的不良贷款,这些坏账则由这4家银行来解决 。这4家银行属于商业银行,4家银行在上市之后便迅速在国内外进行融资,瞬间成为全球主要银行之一。

这样一来,国有银行则可以继续依旧相关运行管理规则,为其他企业提供贷款等等保障国家金融体系稳定。

中国在现阶段没有完全放任资本自由流动,而是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对资本进行调控,中国这种国家干预政策在当时也起到了较好效果。

中国在解决大陆内地出现经济问题同时也向中国香港提供帮助,中国中央政府支持中国香港经济干预计划。

中国香港政府自然底气就足了起来,香港政府随后便动用外汇等诸多力量对经济进行干预。

香港政府背靠中央政府,即使香港为了抵御这场危机外汇全部都用完了,中国政府也会提供外汇支持。

在中国大陆同香港地区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赢得了中国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胜利。

同时 中国还向泰国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提供大量资金援助 ,中国总计向泰国等多个国家援助了40亿美元。

另外中国还推出了出口信贷等诸多方式,帮助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渡过危机。

即使多个国家同我国存在一定矛盾, 中国依旧选择从大局出发不计前嫌,最终中国对外采取的积极行动也稳定了东南亚的经济秩序。

原本来说,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并不乐观,中国应该是受到这场金融危机波及最大的国家,但是反而是中国抵挡住了冲击, 中国确实是个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国家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立经济主权的国家,中国政府采取中国自己的经济干预政策,及时在危机到来之前便进行调控。

中国这种举国体制更是有利于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最终中国凭借制度等多方面的优势,帮助中国香港等度过了危机。

后来, 英国媒体在评论1997年这场亚洲金融危机时,给予了中国极高评价 ,英国媒体认为是中国帮助其他国家抵御这场危机才避免了中国香港等诸多市场动荡。

中国最终是这场危机中的赢家 ,中国在此后也抓住了发展机会,中国如今经济正在稳步向前发展,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或许在今天,国内外许多民众早已就遗忘了1997年这场金融危机,中国能够在这场危机还没有给中国民众造成较大影响时,中国就成功抵挡住了这场危机还是在于中国政府的努力。

中国政府所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凭借着独特的中国体制,动用国家力量对这场危机进行干预,最终赢得了这场危机的胜利。

不知道今天的索罗斯会不会后悔在几十年前萌生过想要做空中国香港市场这种想法呢?

这场金融危机也给亚洲国家带来了诸多教训,亚洲国家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仍旧面临着诸多挑战。

各国需要加强金融合作,共同来抵御外部冲击,如今在国际发生金融危机时,各国也应该迅速贯彻合作理念,共同一致应对风暴。

不管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还是今天或者未来有可能爆发的金融危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虚拟经济。

随着中国香港等多地的金融体系逐渐完善,相比较一些金融体系较为薄弱的国家,这些地区的金融体系更能够抵挡住冲击,在危机过后各国也一直致力于金融体系重建。

近几十年来,中国也在不断加强金融体系建设。 中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具备交易场所多样化等诸多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如今我国金融体系仍旧不完善,依旧面临着许多问题。

就风险管理这一方面来讲,中国投资者还是没有办法较好对风险资产进行调配,另外风险管理技术还有待提高。

不过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是,虽然中国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经过金融危机,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

在美元泛滥的今天,中国早已开始行动以应对有可能会发生的国际性金融危机。

中国自去年以来已经大量抛售美债,同时推出数字人民币通过多种方式来发展属于中国自己的货币体系,降低对其他国家金融货币体系的依赖,同时也为世界贸易结算提供更多选择。

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而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纵有千古横有八方,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让我们在来日方长的日子里,一同创造更多的中国传奇。

㈧ “RCEP”对中国、世界有什么影响

RCEP正式签署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会使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贸易连接更加紧密。

第二方面,虽然RCEP的成员国都是东亚国家,但东亚地区却是全球的主要实体商品生产地,而实体经济是一切虚拟经济的基础,所以RCEP加固中国和其他14个东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其实就是加固中国和世界的经济联系。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东亚15国共同关税RCEP互相减免关税,无疑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一次积极的、正面的回应,是对多边主义的一次有效捍卫。

RCEP对于我们个人的影响其实也很明显,那就是未来一段时间,我们身边的许多商品,都会因为关税得到减免而变得越来越价廉物美。

热点内容
区块链的怎么挖矿 发布:2024-11-18 13:45:00 浏览:5
虚拟币圈热点事件 发布:2024-11-18 13:44:43 浏览:932
币圈统计资产软件 发布:2024-11-18 13:08:06 浏览:863
我的世界pe版有连锁挖矿吗 发布:2024-11-18 13:03:24 浏览:302
玩区块链钱怎么追回自己的钱 发布:2024-11-18 13:02:28 浏览:611
可以玩的区块链游戏有哪些 发布:2024-11-18 12:53:20 浏览:206
北京市顺义去社保中心在哪 发布:2024-11-18 12:51:50 浏览:848
挖矿win7系统不可以么 发布:2024-11-18 12:49:37 浏览:246
类似忍者世界挖矿的平台 发布:2024-11-18 12:48:53 浏览:113
迷你世界挖矿石看到鬼 发布:2024-11-18 12:31:30 浏览: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