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与货币供应量
A. 求解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区别
虚拟经济的形成
虚拟经济经历了5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头的闲置货币成为生息资本。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甲向有闲钱的乙借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约定到期后甲向乙还本付息。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雏形,它通过借还循环运动而取得增值。这时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第二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个人之间的借贷发展到银行和有价证券。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介的银行出现了。人们把闲置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以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就是虚拟资本。
第三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形成了虚拟资本进行交换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进而由股票、债券逐步发展到期货交易。早期的虚拟资本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流动性,从而妨碍了闲置货币向生息资本的转化。有价证券市场化以后就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
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进行跨国交易,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世纪中叶美国等债务国政府和铁路公司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利率固定的债券,但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陆续出现了期货交易方式,1973年还出现了期权交易。
第五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程度大大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渐增大;二是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以上三个因素促进了各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系统有这样几个特性。一是复杂性。虚拟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主要组成是自然人和法人,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经济活动。每个人都有独立决策的自由,但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决策和环境的影响。以股票市场为例,投资者何时买进和卖出股票是由他本人自主决策的,但这个决策不可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到政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系统中由于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容易产生混浊现象,但由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而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二是介稳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介稳系统,即远离平衡状态,但还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必须要靠与外界进行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稳定。比如股票市场,必须有买和卖,新资金不断注入,股票市场才能生存。虚拟经济的介稳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虚拟资本的内在的不稳定性。二是来自货币的虚拟化。货币与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脱钩以后,已经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政府可以用印钞票的方式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没有了以前的货币退出机制。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它又受到货币的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货币的虚拟化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三是来自正反馈作用。从理论上说,股价上升会减少对股票的需求,由于买的人少了,股市供求就自动平衡了;但由于股市中存在着正反馈作用,股价上升后,许多投资者对股市前景乐观,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来投机,由于需求增多,会促使股价进一步上升。这种正反馈作用会造成放大效应,使虚拟资本的价格大起大落。从而加剧了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
三是高风险性。可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从过去数据中预测将来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然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这就存在着客观风险。主观风险来自于人们对预期收益主观估计错误。股市发展是靠人们乐观的心理预期来支撑的,如果股市中没有投机、泡沫和风险,就不是股市。投机者不是看未来收益的折现,而是看买卖的价差。有投机就必然有泡沫,有泡沫就必然有风险。这就是主观风险。这种风险有正反馈作用,很容易被放大,造成恐慌。此外,内部交易、庄家操纵、信息披露不真实等违法行为的存在,也会造成虚拟经济的高风险。
四是寄生性。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它的寄生性表现在其运行周期大体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但短期的背离是可能发生的。由于虚拟与实体两种经济系统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已不可能脱离虚拟经济系统而运行。
五是周期性。虚拟经济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虚拟经济总是处于膨胀、泡沫生成、泡沫破灭、紧缩或者崩溃这样一种循环运动中。
实体经济是硬件,虚拟经济是软件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体经济。马克思论述资本循环过程是,先用货币资本通过交换去雇工人、购买原料、机器、建厂房,然后通过生产变成产品,产品通过流通变成商品,商品经过交换才能再变成货币。我认为,这一过程就是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这是货币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目前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为3%左右,国际贸易年增长率在5%左右,国际资本流动的年增长率在25%左右,全球股票总价增加了2.5倍。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1997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40万亿美元,到2000年底是160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DP总和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美元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继续膨胀。
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研究虚拟经济的意义
研究虚拟经济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虚拟经济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而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规模还比较小。股市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仅相当于GDP的55%,而且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流通股,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也相对较小,金融衍生物基本上还没有发展,我国还没有像纽约的华尔街、英国的伦巴德街等那样大规模的金融中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如何驾驭虚拟经济方面还缺乏经验,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在虚拟经济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在资金运用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利率差和时间差,我们还有一些经验,而对如何利用流动性差、组合差、风险差,在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我们就知之不多了。此外,我们对如何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也缺乏经验。我们要认真研究虚拟经济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特别是要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尽量防范和消除它的消极影
B. 什么叫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
第一,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实体经济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其内部经营环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这个外部宏观经营环境中,就包括全社会的资金总量状况、资金筹措状况、资金循环状况等。
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而这一切都与虚拟经济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虚拟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
第二,虚拟经济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后劲。实体经济要运行、尤其是要发展,首要的条件就是必须有足够的资金。
事实证明,虚拟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亦即虚拟经济发展的高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总比虚拟经济发展的低一级阶段对实体经济发展程度的影响要大一些。反之,则会小一些。
C. 什么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
由于资本化定价,人们的心理因素会对虚拟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就是说,虚拟经济在运行上具有内在的波动性。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目前研究较为集中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将会带来泡沫经济。
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3)虚拟经济与货币供应量扩展阅读:
虚拟经济是虚拟资本存量的持有与交易活动,只是价值符号的转移,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其流动性很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股票、有价证券等虚拟资本存量无纸化、电子化,其交易过程在瞬间即刻完成,更加突出了虚拟经济的流动性特征。
虚拟经济的流动性要比实体经济强,虚拟经济的调整速度也必然快。虚拟经济的这一特性使它对外部的冲击反应迅速;而日偏离均衡状态,要恢复到均衡也很快并在恢过程中有越过均衡水平再返回来的特点。
虚拟经济的这种性质已被应用到经济分析中,如恩布什提出的关J外汇的矫枉过正模型就是利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流动性之不同的特点,而弗兰科鉴于基本商品与制造品流动性之不同也做出了关于基本商品的矫枉过正的模型。
D.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高度有关
目前,社会各界对货币供应量的议论很热烈。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再次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由于M2不是全额用于国民经济活动,所以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2与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GDP不存在简单的数量对应关系。同时,简单地根据货币供应量来评价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做法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不仅仅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可以主动地影响货币需求,从而调节货币供求平衡,并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反映货币供应量的指标M2与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GDP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M2与GDP不存在数量上的简单对应关系。M2是指某一时点可供使用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现金、单位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等构成。由于不可避免地存在货币沉淀现象,所以M2不是全额用于国民经济活动。而GDP是增加值概念,是经济活动的成果,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生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依据我国投入产出表测算,最终使用约占全部经济活动总产出的20%。
关于货币沉淀问题。货币沉淀是指在货币流通过程中,一部分货币没有应用于生产或流通领域的现象。沉淀货币的持有主体可以是居民,也可以是银行、企业或政府。货币不论其是否处于流通领域之中,亦不论其沉淀时间的长短,只要没有发挥其媒介商品交换的作用,这部分货币就属于沉淀状态的货币。比如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保证金、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游离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外汇结存以及在周边国家充当支付工具的货币、机构或个人手头保存的现金、因形成房产等流动性差的不动产而沉淀的部分货币、在资本市场或虚拟经济中空转的投机性货币和循环于银行体系外的地下资金等。由于货币沉淀现象的存在,有一部分货币未应用于生产或流通领域,所以M2与GDP从数量上不能简单对应。 由于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差异,我国M2/GDP的比例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经济体。一方面由于支付清算系统的便利性差异和人们支付习惯的不同,我国交易性货币需求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体系发展的差异性,我国的资产交易性货币需求也大大高于发达经济体。我国居民和企业的金融资产主要以银行存款存在,体现在M2中。而发达经济体居民和企业的金融资产则表现为大量的证券化产品,并不完全体现在M2中。也就是说,在美国、欧洲等经济体,由于资本市场的发达以及金融创新,储蓄大部分会以债权、股权的方式持有。而在我国由于金融体系的局限,储蓄大部分会以存款的方式持有。这也是造成我国M2/GDP比例相对于发达经济体偏高的主要原因。
经济增长实际受货币有效供给而非名义供给影响
实际货币需求影响货币供应传导机制的发挥效果。理论上,货币供应量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是:货币供应—利率—投资—经济增长。该传导机制分解为三个基本环节:直观来看,各环节分别受货币需求、投资需求、投资乘数等因素影响。而投资需求和投资乘数往往也受经济体的实际货币需求影响,所以,可以认为,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影响受实际货币需求影响。当实际货币需求较低的时候,增加货币供应会陷入流动性陷阱,货币供应不会影响利率也不会影响投资需求和实体经济。而当实际货币需求高时,增大货币供应量,不仅可以有效地影响利率下降,还可以由此刺激投资和经济增长。所以,在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传导不顺畅的时候,货币有效供给才是真正影响经济的因素,而决定有效供给的则是经济体的实际货币需求。
央行货币政策不仅仅是调节货币供应量,还可以主动地影响货币需求。影响实际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公众的预期。在实践中容易发现,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是影响公众预期并进而引起需求变动的重要因素。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节利率、管理公众通胀预期等手段来影响社会公众的消费和投资倾向,即进行需求调控,从而主动地影响货币需求,达到宏观调控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应有所侧重。当货币供给不能满足货币需求时,货币供应量传导机制顺畅,针对可变的货币需求来调整货币供给的手法是行之有效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明确的。当货币供应已经比较充足的时候,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传导可能并不顺畅,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可能弱化,这种情况下对货币需求的调控才能够对经济产生实际影响。所以,仅仅根据货币供应量来评价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片面的,应该结合不同的经济环境,考虑货币政策的侧重点,综合地从货币供应、需求管理等角度全面看待货币政策。
从世界各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实践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更多地通过引导和管理公众的市场预期而非单一的控制货币供应量水平来实现。这对中央银行政策操作的独立性、透明度和可信度都要求较高。如果中央银行不能通过及时准确的政策信息披露来引导公众预期,就可能导致公众预期偏差,抵消货币政策操作效果或增加对宏观经济的扰动,最终必然加大调控的试错成本。基于此,我国央行应建立良好的政策信息披露机制,努力解决中央银行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信誉度。另外,还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来保证市场能准确理解货币政策操作的意图,以使得市场对经济变量的预期与中央银行的预测尽可能保持一致,从而可以降低经济波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政策操作环境,并促使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能够顺畅地引导预期,从而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E. 什么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
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经济活动。虚拟资本一般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如债券、股票)存在的未来预期收益的资本化。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自身没有价值,是实体资本的"纸制复制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虚拟资本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资本的虚拟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等。虚拟经济是以一定形式对实体经济的反映,它的发展总体上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如果发展过度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虚拟资本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使社会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经营资金;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虚拟资本的消极作用主要是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总体来说,虚拟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只要控制其消极影响,稳步发展,就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了能让纸币保值增值,人们只能被迫在实体经济之外,开辟第二战场---虚拟经济。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钱钱交换,或者说是钱与帐单相交换,或者说钱生钱。其特征是钱的流动并不相应带动实物商品的流动和有实际效用服务的发生。而钱与物,钱与劳务相交换,钱的流动能够带动实物商品的流动和有实际效用服务的发生,是实体经济。可以说,人们到银行存款以获取利息、购买股票和债券以求生息、乃至炒卖炒买股票和国债、购买保险以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行为本身;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之间、中央银行与国家财政与金融机构之间、上市公司与股市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行为本身,都是虚拟经济行为。
虚拟经济表面上的功能是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为发展经济运作和筹集资金,但实质上是有钱人为富裕货币寻找保值增值的出路,国家为苟且维持宏观经济稳定,防范富裕货币洪水冲击实体经济而被迫开辟的泄洪区。但是遗憾的是,在纸币制度环境中,不仅虚拟经济在如前所述的通过贷款、股票、国债、保险式等方式筹集的资金放养到实体经济中去后仍然会给实体经济造成不稳定,就是在运作筹集资金的过程中,对实体经济造成的损害依然十分严重。
A被迫扩大货币投放总量,徒增实体经济不确定因素!
人们把货币存到银行里后,银行并不能及时把这些资金全部贷出去,会形成巨额存贷差;人们在股市,在证券市炒卖炒买股票和国债时都会设立资金帐户并储备大量资金以等待利好行情,这些资金就会形成巨大的货币沉淀;银行、股份公司、财政部和保险机构获得资金后,在把这些资金投放到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也会形成在途性延迟,从而规模不等的造成货币沉淀。但是,只要虚拟经济运转一天,这些货币沉淀现象就无法避免。为了补足虚拟经济运转所必需的货币量,国家就必须在超出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量之外,无章可循地、大规模地扩大货币的投放量。可是,这些超额发行的货币,随时都有可能释放到实体经济中来而造成宏观的不稳定。因此,虚拟经济规模越大,对实体经济构成潜在威胁也就越大。
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指出"目前全球虚拟经济的总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经济。2000年底全球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60万亿美元,其中股票市值和债券余额约为65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工具柜台交易额约为95万亿美元,而当年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只有约30万亿美元,即虚拟经济的规模已达实体经济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日平均流动量高达1.5万亿美元以上,大约是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就是说世界上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正用在国际贸易上,其他的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以钱生钱的活动、、、"。由此可见,天量的虚拟经济一旦发威,弱小的实体经济必不堪一击,全面瘫痪。
B增加了货币需要量的测算难度和货币政策的执行难度。
为了让虚拟经济运转起来,国家需要再额外投放多少货币量才合适呢?这的确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根本无法破解的难题。例如,随着股价的攀升,面值1元的股票,有可能数倍,数十倍地从实体经济领域里吸纳出资金来入市炒作。大量资金瞬间的蜂拥而至,局部实体经济瞬间就会失血休克。但是,谁能统计清楚这些冲着利好而来的货币都是从那里来的吗?谁能计算清楚这些货币的量是多少吗?谁能说清楚这些货币会在股市呆多长时间吗?谁又能说清楚实体经济总体乃至局部哪些环节需要补充货币、补充多少货币吗?一系列的未知数只能让中央银行的行长等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如黑夜履薄冰。
假如根据估算,粗略确定了货币政策的大致方向和货币的投收总量,但是在操作货币投放和回收政策时,虚拟经济仍然会给政策的执行设置种种麻烦。例如,学费负担太重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社会矛盾加剧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准备用助学信贷的方式增加有效需求缓和社会矛盾,但是在具体执行这个看似简单的政策时,由于各家银行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会理直气壮地打出信用信息不完善无法防范经营风险为旗号,挑肥捡瘦地为助学贷款设置层层障碍。因此任何好的,及时的政策,只要一进入虚拟经济这个物欲横流各自为政的汪洋大海中,也会成为扯皮工程。
C额外增加了社会财富的生产成本。
银行业、证券业等虚拟经济行业,并不生产一分一毫的实体商品,也几乎并不提供任何有实际效用的劳务,但是却拥有庞大的就业队伍和高等级的运营场所,造成了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
D掀起拜金主义狂潮
人们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本来目的是获取更多更好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货币只是一种获取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工具或手段。可是在虚拟经济环境中,拥有金钱的人无须参加任何实体经济的劳动和管理,依靠钱就可以生钱。在这种金钱万能假象的迷惑下,真正具有使用价值或效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被撇到一边,追求金钱却成为人们参与一切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国家也把无法真实反映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GDP几乎当作了追逐的唯一目标。企业为了出业绩,以换取股市的追捧和银行信贷的青睐,政府为了出政绩,以博取上级的欢心或者是有钱人选民的欢心,都情有独衷地玩起了数字游戏。目前,中国年增GDP虽然只有8%左右,可是为了维持这个增长率,货币的供应量却以20%左右的危险幅度高速增长。深谙经济规律的学者专家虽然都知道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将意味着什么,可是由于大家都普遍地把自己的思维苑于在了西方经济学划定的纸币制度这个陈旧狭小的框架内了,因此,即便眼看着中国经济泡沫爆破的危险已越来越近,可是大家却无能为力直至坐以待毙。
E难以躲避股市黑洞
理想的股票市场本应是联系投资者和创业者的桥梁和纽带,有资金无项目的投资者可以在股票市场中寻觅到最佳的投资项目,有项目缺资金的创业者(企业或个人)可以把自己的项目情况介绍给投资者以汲取资金开拓项目,当投资者和创业者双向自愿联姻后,两者就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的经营管理上,谋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获取股利分红的最大化是双方追求的共同目标,任何人都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股票投机炒卖上,虽然某些股票个股会因为企业经营业绩之优劣和分红之多寡而发生暂时的价格波动,但是股票市场的总体涨落幅度始终维持在相对平稳的水平上,大牛市和大熊市都百年难遇,这样的股市才是健康的理想的股市。
但要维持如上一个健康的股市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投资者、创业者和股市监管者三方,彼此间都讲求绝对的诚信。例如:投资者都是使用个人的资金进行真实的投资,而不是使用他人的资金进行投机;创业者向投资者介绍的项目和企业情况都是真实的,财务业绩报表是没有水分的;每个股市监管者没有任何机会从股市谋求个人私利,只有维护好一个健康的股市后他们才能得到应得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但是人是有私心的,为了保证投资者、创业者和股市监管者三方,彼此间都讲求诚信的股市氛围,就需要用制度约束人们的私心。但是,在混沌的纸币制度环境下,要想约束人们的私心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在号称制度最完美的美国,也无法避免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塌和安达信会计事务所的造假,在监管更加不利的中国,上市公司欺骗投资者的事件更加频繁。因此,纸币制度环境下的股票市场,常常成为吞噬财富的又一个黑洞。因此,虽然吴敬琏先生的很多观点无法让人赞成,但股市赌场论的判断是有道理的。
例如,中国开设股票交易市场的初衷是为了让企业筹集资金发展生产,但却忽视了股市操作的难控和股民过分投机的恶果。当中央放松了管制时,银行、企业、个人纷纷把有限的资金投入股市,更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货币短缺,更加剧了需求的不足,企业通过股市真正筹集到的发展资金及其有限。当中央加强了管制,违轨资金无法天量入市,股市因为缺少资金而导致股价下跌时,损失惨重的投机者们一股脑地把怨气发泄在政府身上。更为可悲的是,由于许多公司都是经过乔装改扮包装上市的病态公司,责权利不明的病源并没有根除,政府又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监督防范违轨行为,中小投资者也缺少一种有效的手段监督防范监管官员的违规行为,这种种的阴差阳错终于给中国的股市种下了骑虎难下的祸根。目前,中国股市在老问题尚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前提下,又在匆忙中启动了股市全流通并加大了对所谓的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欢迎力度,这就为国内问题资金和国外投机资本,收购中国骨干企业,操纵股市,进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大开了方便之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保值增值货币的特殊需要促成了虚拟经济的产生和飞速发展,但是搞资本运作的虚拟经济越发达,经济运行的成本就越高,宏观经济的可控性就越差,经济的泡沫就越大,金融危机的潜在可能性也就越大,人民实际的生活质量就越是被严重忽视。也可以说,商业银行、股市、债市等都是为了弥补货币缺陷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产物。仅仅为了能让有钱人的富裕货币不冲击实体经济就节外生枝出庞大难控且副作用严重的虚拟经济,是现行纸币制度的又一致命缺陷。
F. 什么是实体经济,什么是虚拟经济此两者又有什么区别
虚拟经济的形成 虚拟经济经历了5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头的闲置货币成为生息资本。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甲向有闲钱的乙借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约定到期后甲向乙还本付息。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雏形,它通过借还循环运动而取得增值。这时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 第二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个人之间的借贷发展到银行和有价证券。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介的银行出现了。人们把闲置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以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就是虚拟资本。 第三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形成了虚拟资本进行交换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进而由股票、债券逐步发展到期货交易。早期的虚拟资本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流动性,从而妨碍了闲置货币向生息资本的转化。有价证券市场化以后就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 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进行跨国交易,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世纪中叶美国等债务国政府和铁路公司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利率固定的债券,但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陆续出现了期货交易方式,1973年还出现了期权交易。 第五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程度大大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渐增大;二是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以上三个因素促进了各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虚拟经济的特征 虚拟经济系统有这样几个特性。一是复杂性。虚拟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主要组成是自然人和法人,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经济活动。每个人都有独立决策的自由,但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决策和环境的影响。以股票市场为例,投资者何时买进和卖出股票是由他本人自主决策的,但这个决策不可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到政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系统中由于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容易产生混浊现象,但由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而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二是介稳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介稳系统,即远离平衡状态,但还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必须要靠与外界进行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稳定。比如股票市场,必须有买和卖,新资金不断注入,股票市场才能生存。虚拟经济的介稳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虚拟资本的内在的不稳定性。二是来自货币的虚拟化。货币与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脱钩以后,已经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政府可以用印钞票的方式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没有了以前的货币退出机制。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它又受到货币的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货币的虚拟化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三是来自正反馈作用。从理论上说,股价上升会减少对股票的需求,由于买的人少了,股市供求就自动平衡了;但由于股市中存在着正反馈作用,股价上升后,许多投资者对股市前景乐观,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来投机,由于需求增多,会促使股价进一步上升。这种正反馈作用会造成放大效应,使虚拟资本的价格大起大落。从而加剧了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 三是高风险性。可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从过去数据中预测将来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然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这就存在着客观风险。主观风险来自于人们对预期收益主观估计错误。股市发展是靠人们乐观的心理预期来支撑的,如果股市中没有投机、泡沫和风险,就不是股市。投机者不是看未来收益的折现,而是看买卖的价差。有投机就必然有泡沫,有泡沫就必然有风险。这就是主观风险。这种风险有正反馈作用,很容易被放大,造成恐慌。此外,内部交易、庄家操纵、信息披露不真实等违法行为的存在,也会造成虚拟经济的高风险。 四是寄生性。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它的寄生性表现在其运行周期大体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但短期的背离是可能发生的。由于虚拟与实体两种经济系统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已不可能脱离虚拟经济系统而运行。 五是周期性。虚拟经济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虚拟经济总是处于膨胀、泡沫生成、泡沫破灭、紧缩或者崩溃这样一种循环运动中。 实体经济是硬件,虚拟经济是软件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体经济。马克思论述资本循环过程是,先用货币资本通过交换去雇工人、购买原料、机器、建厂房,然后通过生产变成产品,产品通过流通变成商品,商品经过交换才能再变成货币。我认为,这一过程就是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这是货币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目前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为3%左右,国际贸易年增长率在5%左右,国际资本流动的年增长率在25%左右,全球股票总价增加了2.5倍。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1997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40万亿美元,到2000年底是160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DP总和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美元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继续膨胀。 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研究虚拟经济的意义 研究虚拟经济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虚拟经济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而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规模还比较小。股市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仅相当于GDP的55%,而且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流通股,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也相对较小,金融衍生物基本上还没有发展,我国还没有像纽约的华尔街、英国的伦巴德街等那样大规模的金融中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如何驾驭虚拟经济方面还缺乏经验,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在虚拟经济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在资金运用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利率差和时间差,我们还有一些经验,而对如何利用流动性差、组合差、风险差,在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我们就知之不多了。此外,我们对如何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也缺乏经验。我们要认真研究虚拟经济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特别是要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尽量防范和消除它的消极影响。
G. 制造业回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中国的现实意义
虚拟经济的形成虚拟经济经历了5个主要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闲置货币的资本化,即人们手头的闲置货币成为生息资本。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商务借贷行为。例如,甲向有闲钱的乙借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约定到期后甲向乙还本付息。借据,就是虚拟资本的雏形,它通过借还循环运动而取得增值。这时乙并未从事实际的经济活动,只是通过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来赚钱。第二阶段是生息资本的社会化,即由个人之间的借贷发展到银行和有价证券。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中介的银行出现了。人们把闲置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再转贷出去生息,人们还可以用手中的闲置货币购买各种有价证券来生息,这时人们手中的有价证券就是虚拟资本。第三阶段是有价证券的市场化,即形成了虚拟资本进行交换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进而由股票、债券逐步发展到期货交易。早期的虚拟资本最大的问题在于缺少流动性,从而妨碍了闲置货币向生息资本的转化。有价证券市场化以后就可以根据其预期的收益而自由买卖,从而产生了进行虚拟资本交易的金融市场。第四个阶段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即虚拟资本可以进行跨国交易,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19世纪中叶美国等债务国政府和铁路公司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金融市场上发行利率固定的债券,但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比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陆续出现了期货交易方式,1973年还出现了期权交易。第五阶段是国际金融的集成化。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各国经济之间的依存程度大大提高,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渐增大;二是随着因美元脱离金本位而导致浮动汇率制的形成,金融创新的增强,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增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虚拟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流量也越来越大。以上三个因素促进了各国内的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相互间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可以说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虚拟经济的特征虚拟经济系统有这样几个特性。一是复杂性。虚拟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主要组成是自然人和法人,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经济活动。每个人都有独立决策的自由,但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决策和环境的影响。以股票市场为例,投资者何时买进和卖出股票是由他本人自主决策的,但这个决策不可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也不可能不受到政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虽然在系统中由于组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容易产生混浊现象,但由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而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二是介稳性。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介稳系统,即远离平衡状态,但还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必须要靠与外界进行资金交换才能维持相对稳定。比如股票市场,必须有买和卖,新资金不断注入,股票市场才能生存。虚拟经济的介稳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虚拟资本的内在的不稳定性。二是来自货币的虚拟化。货币与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脱钩以后,已经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种实物来衡量的价值了。政府可以用印钞票的方式来调节货币供应量,没有了以前的货币退出机制。这时货币的价值只能用其购买力来衡量,而它又受到货币的发行量、利率、汇率、人们的消费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货币的虚拟化会增强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三是来自正反馈作用。从理论上说,股价上升会减少对股票的需求,由于买的人少了,股市供求就自动平衡了;但由于股市中存在着正反馈作用,股价上升后,许多投资者对股市前景乐观,会有的资金进入股市来投机,由于需求增多,会促使股价进一步上升。这种正反馈作用会造成放大效应,使虚拟资本的价格大起大落。从而加剧了虚拟经济系统的不稳定性。三是高风险性。可分为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从过去数据中预测将来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然不可能完全准确地预测未来,这就存在着客观风险。主观风险来自于人们对预期收益主观估计错误。股市发展是靠人们乐观的心理预期来支撑的,如果股市中没有投机、泡沫和风险,就不是股市。投机者不是看未来收益的折现,而是看买卖的价差。有投机就必然有泡沫,有泡沫就必然有风险。这就是主观风险。这种风险有正反馈作用,很容易被放大,造成恐慌。此外,内部交易、庄家操纵、信息披露不真实等违法行为的存在,也会造成虚拟经济的高风险。四是寄生性。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它的寄生性表现在其运行周期大体上取决于实体经济的运行周期,但短期的背离是可能发生的。由于虚拟与实体两种经济系统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中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已不可能脱离虚拟经济系统而运行。五是周期性。虚拟经济的演化大体上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一般包括实体经济加速增长、经济泡沫开始形成、货币与信用逐步膨胀、各种资产价格普遍上扬、股票与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外部扰动造成经济泡沫破灭、各种金融指标急剧下降、人们纷纷抛售实际资产和金融资产、实体经济减速或负增长。这种周期性并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向前推进的。虚拟经济总是处于膨胀、泡沫生成、泡沫破灭、紧缩或者崩溃这样一种循环运动中。实体经济是硬件,虚拟经济是软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实体经济。马克思论述资本循环过程是,先用货币资本通过交换去雇工人、购买原料、机器、建厂房,然后通过生产变成产品,产品通过流通变成商品,商品经过交换才能再变成货币。我认为,这一过程就是实体经济。而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这是货币资本不经过实体经济循环就可以取得盈利,简单地说,虚拟经济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目前虚拟经济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平均年经济增长率为3%左右,国际贸易年增长率在5%左右,国际资本流动的年增长率在25%左右,全球股票总价增加了2.5倍。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1997年底全世界虚拟经济总量是140万亿美元,到2000年底是160万亿美元,大体相当于全世界GDP总和的5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流动量是2万亿美元左右,大约为世界日平均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继续膨胀。实体经济是经济中的硬件,虚拟经济是经济中的软件,它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研究虚拟经济的意义研究虚拟经济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方面是因为虚拟经济的规模在迅速扩大,而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比,规模还比较小。股市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仅相当于GDP的55%,而且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流通股,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也相对较小,金融衍生物基本上还没有发展,我国还没有像纽约的华尔街、英国的伦巴德街等那样大规模的金融中心。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在如何驾驭虚拟经济方面还缺乏经验,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在虚拟经济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在资金运用方面,对于如何利用利率差和时间差,我们还有一些经验,而对如何利用流动性差、组合差、风险差,在收益性、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取得最优的平衡,我们就知之不多了。此外,我们对如何认识和处理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也缺乏经验。我们要认真研究虚拟经济的运动和发展规律,特别是要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尽量防范和消除它的消极影响。
H. 什么叫虚拟经济,它的模式是怎样的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相对实体经济而言,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就是由虚拟经济自身所决定的,虚拟经济自身具有的虚拟性,使得各种虚拟资本在市场买卖过程中,价格的决定并非象实体经济价格决定过程一样遵循价值规律。
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虚拟资本持有者和参与交易者对未来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的主观预期,而这种主观预期又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前景、政治及周边环境等许多非经济因素,增加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
(8)虚拟经济与货币供应量扩展阅读:
虚拟经济的危害
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其主要表现是:
虚拟经济独立于实物资本之外、流动性很大,是投机家的乐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使虚拟资本同实物资本脱离得更远、流动性更强,更可以供持有者突然大数额、远距离运作,从而对一国、一个地区甚至全球经济造成冲击。
从“疯狂的郁金香”、“密西西比骗局”到“南海上的泡沫”,从“黑色星期一”、“十月大屠杀”到“这次真的不一样”,每一次金融危机都造成了一些国家倒金字塔结构严重错位,并中断了重要区域经济有效增长,致使世界经济严重衰退。
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坏帐的大幅增多,会动摇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和信用基础。自从纸币特别是后来的帐面货币、电子货币产生后,人类便进入了虚拟货币时代。虚拟货币的出现虽然使货币的供应具有足够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弹性,但也使货币的过量发行和货币膨胀成为可能。
尤其是当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现代商业银行,脱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大量通过创造存款提供信用时,整个实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通货膨胀之害。
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如果难以收回并形成大幅度增多的呆坏帐,则不仅会使银行的金融资产因实际价值大大低于帐面价值而产生金融泡沫,而且会使正常信用关系遭受破坏,动摇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信用基础。
虚拟经济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农业、工业等实物经济的发展。在泡沫经济兴起阶段,投资于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可以得到远非实体经济能够企及的很高的回报率。
高回报率使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入股市、汇市或房地产,资金失衡又会引致利率大幅上升,使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因融资成本过高而萎缩甚至停滞;
同时,股市、汇市和房地产业的高收益使大批人才流入泡沫经济领域,使劳动成本因人力资本短缺而迅速提高,生产成本的过度膨胀会降低实物经济部门的国际竞争能力。
虚拟经济破坏金融系统运作,降低银行抗风险能力,引发金融危机。泡沫经济基础中投机活动盛行,资金需求剧增,诱使银行不断提高利率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高利率促使银行扩大信贷,放松对信贷质量的审查和可行性研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过度投机市场,实物经济由于无法承受过高的银行利率而使其正常的资金受到极大的抑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对股市、汇市和房地产投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泡沫经济引致的虚拟繁荣景象扭曲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产生过度消费现象的重要根源,而过度消费又容易引致进口大量增加。同时,企业由于借贷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加大,会降低出口竞争力。
进口的大量增加与出口的急剧下降,破坏经常项目的贸易平衡,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外汇储蓄剧减,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泡沫经济可重新分配国民收入,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引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
I. 虚拟经济增长过快会出现哪些弊端
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其只要表现是:
1、虚拟经济使国民经济发生动荡和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虚拟经济独立于实物资本之外,流动性很大,是投机家的乐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使虚拟资本同实物资本脱离得更远,流动性更强,更可以供持有者突然大数额、远距离运作,从而对一国、一个地区甚至全球经济造成冲击。从“疯狂的郁金香”、“密西西比骗局”到“南海上的泡沫”;从“黑色星期一”、“十月大屠杀”到“这次真的不一样”,每一次金融危机都造成了一些国家倒金字塔结构严重错位,并中断了重要区域经济有效增长,致使世界经济严重衰退。
2、虚拟货币的过量发行和银行信贷呆坏帐的大幅增多,会动摇实体经济正常运行的秩序和信用基础。自从纸币特别是后来的帐面货币、电子货币产生后,人类便进入了虚拟货币时代。虚拟货币的出现虽然使货币的供应具有足够的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弹性,但也使货币的过量发行和货币膨胀成为可能。尤其是当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现代商业银行,脱离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大量通过创造存款提供信用时,整个实体经济将不可避免地遭受通货膨胀之害。银行发放的大量贷款,如果难以收回并形成大幅度增多的呆坏帐,则不仅会使银行的金融资产因实际价值大大低于帐面价值而产生金融泡沫,而且会使正常信用关系遭受破坏,动摇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信用基础。
3、虚拟经济扭曲资源配置方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农业、工业等实物经济的发展。在泡沫经济兴起阶段,投资于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可以得到远非实体经济能够企及的很高的回报率。高回报率使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部门流入股市、汇市或房地产,资金失衡又会引致利率大幅上升,使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因融资成本过高而萎缩甚至停滞;同时,股市、汇市和房地产业的高收益使大批人才流入泡沫经济领域,使劳动成本因人力资本短缺而迅速提高;生产成本的过度膨胀会降低实物经济部门的国际竞争能力。
4、虚拟经济破坏金融系统运作,降低银行抗风险能力,引发金融危机。泡沫经济基础中投机活动盛行,资金需求剧增,诱使银行不断提高利率以获得更高的收益。高利率促使银行扩大信贷,放松对信贷质量的审查和可行性研究,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量资金涌入股市、汇市和房地产等过度投机市场,实物经济由于无法承受过高的银行利率而使其正常的资金受到极大的抑制,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既得利益集团,对股市、汇市和房地产投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不良作用。
5、虚拟经济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状况。泡沫经济引致的虚拟繁荣景象扭曲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产生过度消费现象的重要根源,而过度消费又容易引致进口大量增加,同时,企业由于借贷成本过高,劳动力成本加大,会降低出口竞争力。进口的大量增加与出口的急剧下降,破坏经常项目的贸易平衡,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逆差,外汇储蓄剧减,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泡沫经济可重新分配国民收入,加剧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引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社会安定构成威胁。
6、虚拟经济过度增长导致财政风险。IMF规定,一国财政赤字超过GDP 的3%,国内外债总和超过GDP的60%,就会发生财政风险。理论和实践表明,财政风险滥觞于虚拟经济的过度增长,直接产生于产业空洞化。这是因为,旧产业的衰退和新产业的不能及时形成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经济增长放慢或中断,会使财政收入锐减;二是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徒然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赤字,过快提高债务依存度,强化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的转化,迫使经济发展陷入困境。
7、虚拟经济过度增长客观上要求重新分配国民收入,而众多投机商的加盟,势必会加剧贫富两极分化,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并酿成政治动荡。“智力奇迹”和“日本神话”的破灭,菲律宾总统弹劾案的发生、韩国大宇破产和印尼政局持续不稳等等都无不与此有关。http://ke..com/view/145310.htm
J.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有什么不同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
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经济的本质是一套价值系统,包括物质价格系统和资产价格系统。与由成本和技术支撑定价的物质价格系统不同,资产价格系统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价格体系,这也就是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区别如下:
1、范围不同
实体经济包括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材料采购、保管和驾驶各种机械、车辆的人员,材料到达工地仓库前的搬运装卸工人,专职工会人员、医务人员以及其他由施工管理费或营业外支出开支的人员的工资。
而虚拟经济包含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计、书画、雕刻、影视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2、工作内容不同
实体经济主要制定、修改关于权限和职能责任的组织结构,建立双轨的、相互的、纵向及横向的信息交流系统。预测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做出人员投入计划,并对所需要的管理政策和计划做出预先设想。
虚拟经济主要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做好工作人员的工资定级、升级和各种保险福利工作。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工作情况和程序进行总结、评价,以便改进管理工作。
3、职责不同
实体经济负责本单位财产物资的统一管理,每年进行一次财产清查,健全保管、领用、维护、赔偿、报废、报损以及人员调动交接制度,保证账物相符。
虚拟经济负责组织编制本单位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并组织实施。资金的筹集计划和使用计划要结合本单位的经营预测和经营决策以及生产、经营、供应、销售、劳动、技术措施等计划,按年、按季、按月进行编制,并根据企业的经济核算责任制将各项计划指标分解下达落实,督促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