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矿机知识 » CNC物理矿机是真的吗

CNC物理矿机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 2021-05-29 17:30:02

❶ 物理矿机的定义

你好,矿机系矿山机械的简称,
只是针对矿山机械的原理、设计、应用等重点;
包括给矿设备、破碎设备、磨矿设备、分级设备、筛分设备、浮选设备、过滤设备、搅拌设备、炼金设备、氰化设备、起重设备、浓缩设备、除铁设备、磁选设备、炭浆厂设备、运输设备等,
比如说超细层压自磨机、全截面气升式微泡浮选机、多频脱水筛尾矿干排等设备均属于矿山机械。

❷ 造无人机的上市公司

我们生产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无人机
产品优势:
续航时间长:碳纤维具有重量超轻的特点,其制成的碳纤维无人机架重量非常轻,和其他材质无人机相比,续航时间更长;
坚固性强:碳纤维的抗压强度在3500MP以上,且具有高强度的特点,制成的碳纤维无人机具有抗摔性强,抗压能力极强;
易组装,易拆卸:碳纤维多旋翼无人机架结构简单,采用铝柱和螺栓连接而成,使得在进行元器件安装过程中,编排极其方便;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组装,易于携带;使用非常方便;而且采用航空铝柱和螺栓,牢固性强。
稳定性佳:碳纤维制成的多旋翼碳纤维无人机架的云台具有减震增稳的效果,通过云台抵消机身晃动或者震动的影响。好的减震球与云台板的结合,有效的增加稳定性和减少减震性,在空中平稳的飞行;
安全性:碳纤维多旋翼无人机架由于动力分散到多个机臂,可以保证较高的安全系数;在飞行中可以做到力的平衡,易于操控,自动悬停,使其按照所想要的路径飞行,避免突然下降造成伤害。
公司主要由6个质量控制人员负责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检测,贴料环节、压板环节、精雕设计、CNC加工、成品检测、包装环节配备相应的控制人员,让每一位客户满意。

❸ 矿机是什么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矿机是生产和挖掘比特币的工具

❹ IPFS矿机挖矿有必要吗用电脑挖也行吗

没必要,电脑挖也可以。

Windows系统你可以下载哈鱼矿工软件,一键挖矿。

Linux系统两步搞定挖矿

  • 打开网站,输入手机号,选择你要使用多少CPU来挖矿,默认为使用50%的CPU进行挖矿,点击生成你的专属命令并复制

  • 就是这么操作简单。

❺ 为什么说手机挖矿是骗局

因为手机挖矿后面进来的都会被割韭菜。

注意事项:

1、近两年,有关区块链的各种“一夜暴富”神话不断上演,“挖矿”加密货币,成为一种新的致富潮流,手机挖矿也越来越流行。

2、真正的挖矿都是会有专门的矿机的,毕竟现在每一台矿机也是不便宜的,手机自动挖矿都是很便宜就可以获得,挖的也不是比特币,基本上自己发的山寨币,也不值钱啊,到时候还是被割韭菜。

❻ 一i好好矿机物理就死s

必须的。

❼ 如何建立虚拟数控机床加工仿真系统

虚拟数控加工过程物理仿真模型的建立



摘要:该文首先阐述了虚拟数控加工过程物理仿真的研究内容,其次重点讨论了所建立的切削力仿真,刀具磨损仿真与变形仿真,加工误差仿真,振动仿真和切屑形成过程仿真的数学模型。最后,提出了物理仿真今后研究的方向。

1 引言

虚拟数控加工(VNC)过程物理仿真是虚拟制造(VM)单元和虚拟制造系统基础核心技术,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虚拟数控加工过程的仿真包括数控(NC)代码仿真,几何仿真和物理仿真。数控代码仿真是虚拟数控加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它可以检查数控程序的正确性及实现碰撞、干涉检验,大大节省数控程序的调试时间,减少昂贵的试切用度,进步数控机床的安全性等。几何仿真是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的条件,通过刀具扫略体和工件模型连续的布尔运算可得切屑的往除加工过程仿真,它也提供了物理仿真评估切削力和加工误差所需的主要参数。物理仿真主要是力学仿真,它是虚拟数控加工过程仿真的核心部分,其内涵就是综合考虑实际切削中的各种因素,建立与实际切削拟合程度高的数学模型,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虚拟加工与实际加工的“无缝连接”,满足虚拟数控加工的沉醉感和交互性。只有对物理仿真的机理研究透彻,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满足虚拟制造的目的即实际加工过程在计算机上的真实映射。

2 物理仿真的研究内容体系

物理仿真的主要内容包括切削力仿真、加工误差仿真、切屑的天生过程仿真、刀具的偏移、变形和磨损仿真、及数控切削机床的振动与温度仿真等。其仿真体系结构。

3 虚拟数控加工物理仿真的模型

3.1 切削力仿真模型

在切削力的仿真中,关于切削力的模型,有人以为,刀具受的切削力可以看做是单位时间材料往除率的函数。首先在刀具上建立笛卡儿坐标系,刀刃上受到三个正交力。

Ft=KtSt Fr=KrSr Fa=KaSa (1)

式中:St、Sr、St——切屑在三个坐标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Kt、Kr、Ka——从金属切削中得到的材料和切削速度参数。

上述切削力仿真的方法经过S.Jayaram的研究对于三轴以上的数控机床切削力误差较大,因此此仿真方法只适应于三轴和三轴以下的数控机床的切削力仿真。

Hirohisa基于刀具沿轴向的切削力均匀分布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刀具分成很多部分的切削力仿真模型。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FEM)建立切削力模型,将刀具切削刃划分成若干微元对其中一个微元做受力分析。那么由第j个刀具微元的切向力dFtj(θ, z),径向力dFrj(θ, z)和轴向力dFaj(θ, z)可以得出基本的切削力。

dFtj(θ, z)=[Kte+Ktchj(θ, z)]dz=[Kte+KtcStsinθj]dz

dFrj(θ, z)=[Kre+Krchj(θ, z)]dz=[Kre+KrcStsinθj]dz

dFaj(θ, z)=[Kae+Kachj(θ, z)]dz=[Kae+KacStsinθj]dz (2)

上式中Kte、Kre、Kae,Ktc、Krc、Kac代表切削系数,可由切削测试中的各种进给速度得出。hj(θ, z)=Stsinθj是未切削工件的厚度。dz是刀具的轴向长度微分。St每一刀具微元的进给量。上面(2 )式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可得出刀具在三个方向的瞬时切削力。刀具在三个方向的受力总和通过所有微元在x、y、z方向瞬时切削力的总和求出。

3.2 加工误差的模型

工件加工误差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给加工误差仿真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要精确仿真出加工误差,不但要考虑每一单项因素对加工误差的影响而且还得综合考虑各因素的权重。C.Anderssson对定位误差和刀具磨损对工件精度的仿真模型分别作了较为具体的研究,Huaizhong Li对机床热变形和振动对工件加工误差的模型作了深人的研究等。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还包括机床运动精度误差、刀具尺寸误差以及主轴偏移、导轨变形、夹紧力、刀具、零件热变形和弹性变形误差及加工方法引起的误差等。基于上述研究对这些单项误差按模糊理论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得出影响工件加工精度的总误差模型。

(3)

式中,x(t)、y(t)、z(t)为时刻t 是工件表面上天生点的位置,Wi表示第i个误差叠加时的权重,Ei[x(t), y(t), z(t)]表示第i个误差在时刻t 的误差值。上式又可表达为影响刀具位置和姿态的自变量为时间t的误差函数:

(4)

这样可以在虚拟加工中融人误差并方便的计算出时间t时工件上某点的加工误差。然后将产品的理论模型与毛坯往除材料后得到的加工模型求差可得加工误差模型。在VNC 机床加工过程中,加工误差模型按误差大小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加工区域,通过对其进行检查,可对加工误差的大小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评判,并为产品的可制造性评估提供依据。

3.3 切屑天生过程的模型

切屑天生过程的实时仿真是虚拟数控加工与实际加工“无缝连接”和同步显示的主要环节切屑的天生、卷取、折断以及天生的外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与刀具的几何外形、切削液、工件和刀具的材料工件和刀具间的摩擦力以及应力厂司和应变阔、切屑的天生机理和热变形等因素有关,这一研究结果已被很多学者采用。C.Andersson的研究发现当切屑的厚度非常小时(小于2μm)切屑的厚度与切削力是线性关系,关系式为:

Cr=Fr/[(nz+1)·h1n·b1i (5)

由于已经证实了FH和h1n之间的线性关系,所以用Cr代替关系式中的FH得到:

Cr=Cr1+Cr2/H1n (6)

式中,Cr为主切削力,Cr1, Cr2为切削力的系数常量,H1n切屑厚度。

但这一方面研究仍在继续深进。CIRP工作组在1998年的Keynote Paper中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对切削和切屑形成的机理及毛边和碎片的控制、抑制方法作进一步深人的研究。

加强有限元法(FEM)、混沌理论(Choas Theory)、人工神经网络(ANN))、及遗传算法(GA)在切屑天生机理和仿真中应用的研究。

规范切屑的结构分类和标准建立全球同一的切屑试验参数数据库。

3.4 刀具的磨损和偏移

刀具的磨损模型

刀具的磨损仿真是估算刀具寿命的有效方法,它可以省往繁杂的切削试验既经济又省时,它也是选择刀具与切削条件的有洲衣据。根据硬质渗碳钢在数控铣床上的切削实验,刀具的磨损既有坑状磨损又有平面磨损。实验数据表明每单位进给间隔和单位面积的刀具磨损体积dw/dl与切削温度θ和压应力σ有关,即:

dw/dl=c1σtexp(-c2/θ) (7)

式中c1、c2是切削的特征常数,θ是切削的尽对温度。

刀具的变形模型

在磨削刀具变形模型中,刀具的线性变形和非线性变形都应考虑到。为了便于分析在此使用一般的固体力学模型假设切削力作用在刀尖部分。从丈量刀具的变形可以得出刀具和刀具夹头间的接触面积对刀具的变形起很大作用,刀尖到刀具间隔为z的每一点的线性变形都能按下式计算。

εx(z)=Eh·Fx+Er·My(l-z)

εy(z)=Eh·Fy+Er·Mx(l-z) (8)

上式中Fx和Fy是切向力在x, y向的分力,Er和Eh是平移和旋转的系数常量,可通过实验得到,Mx和My刀尖部位的切削力产生的力矩。

Mx=Fy·l My=Fx·l (9)

由于端磨刀具的非线性变形可以被简化成悬臂梁模型,刀具沿z轴的非线性变形按下式计算。

δx(z)=Fx·(l-z)2·(2l+z)/6EJ

δy(z)=Fy·(l-z)2·(2l+z)/6EJ (10)

那么,刀具在沿z轴任意点的总变形可从下式中得到:

Dx(z)=εx(z)+δx(z) Dy(z)=εy(z)+δy(z) (11)

3.5 加工温度模型

磨削和车削的加工过程是连续变化的,持续型的加工温度模型Huaizhong Li已经给出即

Tstatic=T[1-v lg(ε/ε0)] (12)

式中T 是切削点的温度,v是给出的材料参数常量,ε是应变率,ε0是材料特性不受影响的临界应变率。

铣削是间歇切削过程不能直接将(12)式用于铣削加工的温度仿真。在间歇切削中切削温度的预热传递过程随切削时间T(t)变化,为到达与持续切削相同的平稳状态,Tstatic必须考虑。下面给出预热传递过程的温度模型:

T(t)=Tstaticexp(τ/t)+Tmin (13)

式中:τ是常量,t是一个周期中每一铣齿的切削时间;Tmin和Tp是切削周期中的最小和最高温度。

Tmin=Tpexp(-t2/τ)

Tp=Tstatic·[exp(-τ/t1)/(1-exp(-t2/τ))] (14)

式中t1、t2分别指一个周期中切削和非切削时间,由于刀具的旋转周期是60/nR(S),所以有

t1=(60/nR)·(Øgx-Øst)/2π

t2=(60/nR)·[1-(Øgx-Øst)/2π] (15)

式中Øgx、Øst分别指铣削时铣刀的切进角和离开角。

在铣削中切削区的温度首先使用式(12)计算持续切削温度,然后通过(13)~(15)式修正。

3.6 振动模型

在大多数模型中,仅考虑静态切削力动力可能引起的振动也将影响工件的加工表面精度。对振动的实时仿真可以提供避免或减少振动的依据公道地选择加工条件。在这方面学者已做了大量工作并建立了主要的仿真理论。但存在的题目是很多重要的变量参数难以丈量且丈量精度也难以保证。有两方面数据非常重要:

赖于机床、工件及刀具和随切削力向量的位置和方向变化的系统的动力学参数。

与切削力相关的加工材料、刀具外形和材料、切削状况、刀具磨损类型和磨损量等变化的动力学行为。

一个二自由度铣削振动模型,在此模型中假设振动方向是沿相互垂直的X和Y方向,且进给方向是沿X轴。座标系被固定在NC铣床上,轴与主振幅对齐,铣刀有n个齿且均匀分布。铣刀系统的振动模型由下面微分方程给出:

(16)

式中m、c、k是铣床仿真模型在X、Y方向的质量、阻尼系数和弹簧刚性系数,Fxj和Fyj是第j个铣齿上的铣削力在x、y向的分力,n是铣刀的齿数。

3.7 摩擦力模型

切屑和刀具面的摩擦力影响着切屑的外形、系统的温度等物理仿真中的很多因素摩擦力在刀具切削刃进进工件到离开工件的时间内是变化的,切削摩擦力的大小与系统的温度、工件和切屑的塑性变形等之间有相互影响、非常复杂的关系,这就要求收集临界点的数据,建立切屑参数数据库以便更好的建立摩擦力仿真模型,有效控制摩擦力。方程(17 ) 给出了非线性摩擦力仿真模型。

τt/k=1-exp(μσt/k) (17)

式中τt和&sogma;t是刀具面的摩擦力和正压力,k是切屑的剪切力系数,μ是材料的特征参数常量。

4 小结

物理仿真模型的建立是物理仿真的基础与关键。在很多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笔者以为,现有的VNC加工过程仿真系统不能给用户精确的结果,很唯实现VM的交互性与沉醉感,模型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为了使仿真模型的定量计算与实际加工相同,笔者建议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物理仿真的研究。

实验方面:建立物理仿真全过程的切削实验参数数据库。

机理方面:仿真机理与实际加工机理及两者之间的进一步藕合关系。

仿真领域:向高速切削、硬质合金切削的物理仿真及微细切削的分子力仿真领域扩展。

仿真方法:仿真手段和方法的多样化,如有限元法(FEM)、人工神经网络(ANN)等。


-----------------------------------------

数控铣床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

建立一个真实的数控铣床加工环境,并在此环境下对加工过程进行仿真。对虚拟制造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着重阐述了虚拟数控机床的建模原理及其相关的控制技术,在建立的虚拟数控机床上实现机床各轴的运动控制、程序显示、NC编译、反馈信息显示等功能,实现了虚拟数控铣床最基本的功能。本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真实的数控加工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需要建立机床模型和加工过程模型。机床模型就是整个加工过程的物理环境,将真实的机床在计算机中以3D画面的形式出现;加工过程模型是一个动画过程,模拟真实机床、刀具、切削等加工过程的运动。该系统应满足的要求:1)具有逼真的加工环境;2)能够对NC代码等进行检测,即具备机床的NC程序编译功能,能发现NC程序的错误,并生成目标文件;3)能够显示刀具轨迹及切削过程;4)能调整、修改机床状态参数,实时监控机床的运动状态;5)有友好的人机界面,能方便用户操作。它具备的特点有:1)环境真实,系统的环境和真实的机床环境尽量相同;2)功能一致,系统的功能要和机床的功能一样;3)较强的纠正错误能力,能发现各种错误同时给出报警信息;4)快速完成仿真过程,仿真加工过程需要的时间不能和真实的加工时间一样,否则让人难以忍受,加工过程时问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来进行调节。1本系统整体构架仿真过程为:在控制面板上编辑NC程序或调入NC程序,然后对准备好的加工程序进行检查,轨迹仿真,确认无误,准备加工。加工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必要的设置,刀具参数设置,工件坐标系设置等。进行加工时,显示机床运动动画及工件切削动画,对机床状态进行监测,显示监测的信息,如果有非法操作、越程等信息,发出相应的警报。系统分为五个模块:人机界面、几何模块、运动模块、编译模块和监测反馈模块。整个系统的模块划分如图l所示。人机界面用来实现人机交互,即机床的控制面板;几何模块用来实现系统的物理环境,刀具轨迹及工件模型等几何体;NC模块主要功能有数控程序编辑、刀补、插补、编译生成虚拟机床驱动文件等;运动模块用来实现虚拟机床运动,刀具运动及切削运动等;机床参数设鬣、机床状态信息反馈与监测等功能用监测反馈模块来实现。整个系统各个模块关系如图2所示。2各个模块的设计2.1人机界面(控制面板)的设计这个模块有两个方面:一是对面板的各个界面元素进行设计,一一个是对机床等各个虚拟物体进行控制。操作面板上的组件数量很多,但大多数都具有相似性,因此可以将具有相同功能的组件设计为ActiveX控件,利用ActiveX控件的封装性和动态连接性来实现虚拟操作面板上的具有相同功能的组件。界面元素构建三个类CRob、CMyButton、CMyEdiloCRob是用米实现旋转开关。CMyEdit用于实现显示屏。CMyBunon来实现方形按钮。几乎所用的操作,控制都在控制面板上,那么所有的模块都在这里汇集,可以是指针、实体,用来实现整个机床及加工过程的控制。设计一个NcPanel类,这个类提供各个控制变量,用于NC文件检查,机床参数设置,机床运动控制等等。2.2几何模块的设计2.2.1机床本体模型、刀具模型、切削液喷管等复杂几何模型这峰模型比较复杂,直接采用绘图编程的方法很难实现这么复杂的图形,即使实现了也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和精力,绘制出来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本文采用一些成熟绘图应用软件如3dsMax、UG、Pro/E等来实现这些几何模型。本系统并不能直接调用这些软件生成的几何模型,只能得到这些几何模型的描述性文件。不得不对这些文件进行研究,找出需要的几何信息,然后转化成程序中能够使用的几何实体。有一种标准的文件格式--3DS文件格式,几乎所有的3D绘图软件都支持这种文件格式,能转化成这种文件格式。因此,这个模块的工作便是编写一个文件接口,将3DS二进制文件读入转换成0penGL几何实体。构建的类如下:classC3dsReader;//3DS文件读人类class8CTriList;//生成数据链表(用来逼近3DS图形的小三角形片//集合)将机床各个部件几何模型组成一个机床类classMachine,这个类包括机床的各个组件,如床身、主轴等。2.2.2刀具轨迹及零件几何模型此模块用于刀具轨迹仿真,验证NC程序是否正确及显示加工后刀具轨迹几何模型,可划分为两层:第一层:基本几何元素层。点,线,圆弧,平面,直纹面面等几何元素的绘制,点,向量,矩阵的各种运算等。在0penGL环境中,可以相似地构造出一个设备环境类,让它绘制出一些基本的几何元素:直线、圆弧等。第二层:模型建立层。整个NC文件形成的刀具轨迹是由各种几何元素构成的,建模即是将各种几何元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图形。如加工一个字,字体则是由多条直线构成。从中可以构建各个几何模型的类如直线(CLine),圆弧(CAre),圆(CCircIe),直纹曲面(CLin_Are)等。各个无素的绘制则调用上一层glCDC类的成员函数。如直线自我绘制可以写成:pDC->Line(start,end);pDC是glCDC一个实例的一个指针。2.2.3工件模型工件模型用于工件切削运动。采用空间分割法对工件模型进行建模。本文只将工件在X、Y平面上进行分割,Z方向用top值表示,构建的模型的如下:classPexSeL//离散的小方块实体模型整个工件可表示为:PexSelBox[x][y];//x,y为工件分辨率2.3运动模块的设计运动模型有机床本体运动,刀具运动,加工切削运动,属于动画制作过程。动画可以让一张张相关的图片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切换,就能得到连续的运动效果。相似地,在一定地时间里绘制N张相关的图片,就能得到计算机动画效果。先设置一个系统时间,让它不停的刷新画面,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绘制这些相关的图片。图形的绘制,把它封装成按参数化形式绘制,只要将其参数进行修改就可以实现动画控制。比如一个正方体绘制可写成:Translated(m_x,m_y,m_z);//DrawBox(length,width,high);那么只要对m_x,m_y,m_z三个变量进行控制,然后让画图模块不停地按参数绘制即可实现正方体移动动画。接下来的工作需按时间对位置变量进行控制,实现需要的运动。设计一些位置控制器,如直线、圆弧位置控制器等cIassMoveCircle//实现圆弧运动计算器classMovenne//实现直线运动计算器……2.4编译模块的设计编译模块主要划分为四个部分: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目标代码生成和出错处理。编译过程是输入数控加工程序,输出目标代码或错误信息。本系统采用逐行扫描方式,以词法分析程序和语法分析程序为核心,出错处理作为一个独立的过程,目标代码的生成则在错误为零的情况下生成。设计一个编译类Compile。输入:CStringm_Nccode;//一段NC代码功能函数:Wo-check()//词法检查SyntaxCheck()//语法检查输出:CStringerrInfo//错误信息操作数据对象ProgramNodeNcSegementStruct//编译后生成的中间文件。CTypedPtrList<C0bList,CPart*>*m_curvelist;//生成的刀具轨迹链表2.5监测反馈模块的设计机床参数系统的没计:1)设计一个后台数据库CDaoDatabasem_db,后台数据库使用微软公司的ACCESS制作;2)所有的变量设计一个MachineState类来集中进行管理。3)状态监测,设计一个类RunErrCheck,实现功能包括非法报警、工件与刀具干涉、非法操作和越程等。3小结数控加工过程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是对零部件设计、工艺规划等许多工作的一个检验。本文建立的系统已经具备虚拟机床的基本功能,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1)工件模型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找出结构更优秀,显示速度更快的模型,使得切削过程更加逼真、快捷;2)运动模型需要进一步研究,构造更强大的运动控制器,如高级曲线运动控制、高级曲面运动控制,以满足更高级CNC系统刀位控制要求;3)本系统只研究了纯几何仿真,对于加工中一些力学因素没有考虑,今后可通过建立加工过程的力学物理仿真模型,进行加工过程切削性能与切削效果仿真。

❽ 中国的物理学期刊有哪些,主要是怎么看!网上可以看吗

国内物理电子学类期刊
2008-05-10 12:38:59

1、传感器技术(月刊)
本刊是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九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技术刊物。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是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对外推荐的中文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计量测试文摘》、《中国电子科技文摘》等的收录期刊。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奖、电子工业部优秀科技期刊奖,信息产业部优秀科技期刊奖,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奖。主要报道国内各类敏感元件,传感器及电子技术,科研成果及产品等,同时报道企业概况、人物介绍、行业活动、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等。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主办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四十九研究所
编辑单位:《传感器技术》编辑部
主 编:范茂军
主 任:
地 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9号(哈尔滨44信箱信息中心)
邮政编码:150001
电 话:0451-2511148
传 真:0451-2511148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23-1300/TN
国际刊号:1000-9787
邮发代号:14-203
定 价:7.5

2、光学技术(双月刊)
本刊由国防科工委主管,中国兵工学会,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方光电工业总公司联合主办,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和中国兵工学会光学学会承办,光学技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中央级学术类和技术类期刊。1975年创刊,现为双月刊,96页,大16开版本,每单月20日出版。国内邮发号为2-830,国外邮发号为4127BM。本刊杂志从1990年开始一直被美国工程索引(EI)列为固定的收录期刊,文章收录率一直为87%左右。本惠的发行范围较广,基本上覆盖了国内的整个光电行业。
主管单位:国防科工委
主办单位:中国兵工学会,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北方光电工业部公司
编辑单位:光学技术杂志编辑部
主 编:揭德尔
主 任: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邮政编码:100081
电 话:68471784
传 真:68412867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11-1879/O4
国际刊号:1002-1582
邮发代号:2-830
定 价:15

3、电子显微学报(双月刊)
本刊由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电子显微镜分会承办。是国内惟一一份报道电子显微学和其它显微学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新仪器研制生产及实验技术的双月刊。本学报及时反映电子显微学和其他显微学的新动态、新进展,及时报道利用电子显微学研究诸如生命科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特别是新兴的纳米材料、薄膜材料)、化学化工、地质科学等所取得的高科技成果。《电子显微学报》报道的内容涵盖自然科学领域之广,为自然科学类期刊中仅见的学术期刊。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编辑单位:《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
主 编:姚骏恩
主 任:李宁春
地 址:北京2724信箱电子显微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080
电 话:010-82671519
传 真:010-6261172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11-2295/TN
国际刊号:1000-6281
邮发代号:
定 价:20

4、激光与红外(双月刊)
本刊是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电子部激光与红外专业情报网、中国电子学会量子与光电子学分会的联合刊物,报道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科技进展、新技术成果等。设有综述与评论、激光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器件、光电材料、市场动态和文献信息等栏目。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主办单位:华北光电技术研究所
编辑单位:《激光与红外》编辑部
主 编:袁继俊
主 任:所洪涛
地 址:北京8511信箱(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
邮政编码:100015
电 话:64362211-310
传 真:010-64347322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11-2436/TN
国际刊号:1001-5078
邮发代号:2-312
定 价:8

5、激光杂志(双月刊)
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以报导光电与激光技术为主的科技期刊。从1992上起被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物,所刊登论文被美国《EI》检索。
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光学机械研究所
编辑单位:《激光杂志》编委会
主 编:程正学
主 任:刘凌云
地 址:重庆市石桥铺渝州路35号
邮政编码:400039
电 话:023-68611056
传 真:023-6860429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50-1085/TN
国际刊号:0253-2743
邮发代号:78-9
定 价:10

6、激光技术(双月刊)
本刊是国家新委批准出版的全国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属国家级科学技术刊物。本刊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反映激光在我国国防、工业、农业、生物、医学、通信及人们生活相应用,进展及成果,跟踪国外高技术发展;密切注视各国激光技术的研制状况和动态,为我国科研、教学、生产和应用提供最新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主办单位: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编辑单位:激光技术编委会
主 编:侯天晋
主 任:於祖兰
地 址:成都市238信箱209分箱
邮政编码:610041
电 话:028-5221312-291
传 真:028-522212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51-1125/TN
国际刊号:1001-3806
邮发代号:62-74
定 价:15

7、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双月刊)
本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主办。主要刊登在红外物理、凝聚态光学地质、非线性光学、红外光电子学、红外与毫米波技术等方面有创新的论文、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并设置了交叉学科研究专栏。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所
编辑单位:《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 编:褚君浩
主 任:糜正瑜
地 址:上海中山北一路420号
邮政编码:200083
电 话:021-65420850-36323或36307
传 真:021-5539396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1-1577/TN
国际刊号:1001-9014
邮发代号:4-335
定 价:10

8、 光电工程(月刊)
本刊刊登内容包括工程光学和光电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主要有自适应光学,应用光学,微光学,光电捕获跟踪测量技术,光学设计,薄膜光学,自动控制,电视技术,激光技术,光刻,精密刻划和光电传感技术,光通信,光计算,以及光学方面的其它高新技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编辑单位:《光电工程》编辑部
主 编:马佳光
主 任:
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350信箱29分箱
邮政编码:610209
电 话:028-85100579
传 真:028-85100502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51-1346/O4
国际刊号:1003-501X
邮发代号:
定 价:11

9、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月刊)
本刊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国家惯性约束聚变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关注科技发展热点,报道高新技术前沿,追踪科技研发动态,介绍科学探索历程;展示最新科技产品,汇萃时尚科技讯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编辑单位:《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辑部
主 编:范滇元
主 任:陈秀娥
地 址:上海市嘉定清河路390号(上海市800-211信箱)
邮政编码:201800
电 话:021-69918426,69918166
传 真:021-6991880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1-1690/TN
国际刊号:1006-4125
邮发代号:4-179
定 价:20

10、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双月刊)
本刊为光电子学、光电子技术类科技双月刊。主要报道范围有激光技术(如激光加工、激光医学及其他激光应用技术)、红外技术、大气光学与环境光学、光学与光电探测技术、光纤通信与传感技术,以及光电子新材料、新器件和新技术探索等国内外光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应用水平及最新进展。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
编辑单位:《光电子技术与信息》编辑部
主 编:余吟山
主 任:
地 址:合肥市1125信箱
邮政编码:230031
电 话:0551-5591563
传 真:0551-5591572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4-1138/TN
国际刊号:1006-1231
邮发代号:26-145
定 价:6

11、 中国光学快报(英文版)(月刊)
本刊是我国唯一全面反映激光领域最新成就的英文版专业学报类期刊。主要发表我国在激光、光学、材料应用及激光医学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的研究论文。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编辑单位:《中国光学快报》编辑部
主 编:徐至展
主 任:颜严
地 址: 上海800-211信箱(上海喜定区清河路390号)
邮政编码:201800
电 话:021-69918198
传 真:021-6991880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1-1890/O3
国际刊号:1671-7694
邮发代号:4-644
定 价:35

12、 中国激光(月刊)
本刊是我国唯一全面反映激光领域最新成就的专业学报类期刊。主要发表我国在激光、光学、材料应用及激光医学方面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的研究论文。涉及领域包括激光器件、新型激光器、非成性光学、激光在材料中的应用、激光及光纤技术在医学中的使用,锁模超短脉冲技术、精密光谱学、强光物理、量子光学、全息技术及光信息处理。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编辑单位:《中国激光》编辑委员会
主 编:周炳琨
主 任:雷仕湛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邮政编码:201800
电 话:021-69918427
传 真:021-69918016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1-1339/TN
国际刊号:0258-7025
邮发代号:4-201
定 价:25

13、量子电子学报(双月刊)
本刊主要刊登光学、激光以及光学的电子学交叉学科等量子电子学领域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刊
物曾多次获搣中国光学期刊攠、搣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攠及、搣安徽省优秀期刊攍och 奖。已被国际权威检索期刊《科学文摘》(SA)、《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收录。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
编辑单位:《量子电子学报》编委会
主 编:龚和本
主 任:王广昌
地 址:合肥市1125邮政信箱
邮政编码:230031
电 话:0551-5591564
传 真:0551-5591572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4-1163/TN
国际刊号:1007-5461
邮发代号:26-89
定 价:12

14、 光学与光电技术(双月刊)
本刊属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学术型刊物,是民用与军用相结合怕综合性光电技术信息载体,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与湖北省光学学会联合主办。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 湖北省光学学会
编辑单位:《光学与光电技术》编辑部
主 编:潘德彬
主 任:刘爱东
地 址:武汉市雄楚大街981号
邮政编码:430073
电 话:027-87801631-2351
传 真:027-87803196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42-1696/O3
国际刊号:1672-3392
邮发代号:
定 价:10

15、 光电子技术(季刊)
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的学术类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综述文章,及时报道该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及有关器件、整机的应用。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主办单位: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编辑单位:《光电子技术》编辑部
主 编:陈向真
主 任:刘广荣
地 址:南京中山东路524号(南京1601信箱)
邮政编码:210016
电 话:025-4611855-5864
传 真: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2-1347/TN
国际刊号:1005-488X
邮发代号:
定 价:8

16、 光电子穧激光(月刊)
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光电子、激光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新型光电子器件、装置和材料、光电控制和检测、光存贮和光电信息处理、通讯和光纤应用技术光电集成技术、光计算和光学神经网络、激光加工和激光应用、光电生物医学等方面。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 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 天津理工学院
编辑单位:《光电子穧激光》编辑部
主 编:巴恩旭
主 任:汪美林
地 址:天津杨南开区红旗南路263号
邮政编码:300191
电 话:022-23679707
传 真:022-23657134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12-1182
国际刊号:1005-0086
邮发代号:6-123
定 价:10

17、应用激光(双月刊)
本刊1981年创刊,刊登激光技术在我国工业、农业、科研、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文章,深受广大读者欢迎,1985年发行量达到4250册/期。成为同类刊物中发行量最大的期刊。《应用激光》论文被搣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攠选为引文源期刊,并被美国EI、德车FIZ选用。1996年《应用激光》列入全国搣影响因子攠最大的前五十种刊物之一。
管单位:上海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
编辑单位:《应用激光》杂志社
主 编:王之江
主 任:
地 址:上海市宜山路770号
邮政编码:200233
电 话:021-64700560-3401
传 真:021-64700037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1-1375
国际刊号:1000-372X
邮发代号:4-376
定 价:7.5

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
本学报是信处科学与电子科学的学术理论刊物。被国内外多种重要检索系统收录,2000年再次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报道范围包括通信与信息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物理电子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应用数学,密码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梁昌洪
主 任:李维东
地 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349信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邮政编码:710071
电 话:029-8202853
传 真:029-823228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61-1076/TN
国际刊号:1001-2400
邮发代号:
定 价:10

19、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双月刊)
本学报是电子科技大学主办的由国家教育部主管的自然科学类期刊,是集创造性、学术性、科学性为一体的电子综合性刊物。主要刊登电子通信、电子测量、电视技术、生物电子学、雷达、电子对抗、遥感遥测、信息论、电磁场工程、天线、微波理论与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元件、电子机械、自动控制、电子物理与器件、激光与光纤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系统工程、数理化等基础科学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学术性总结;新技术、新工艺的论述;国内外科技动态的综合评述;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等。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林为干
主 任:徐安玉
地 址:成都东郊建设北路
邮政编码:610054
电 话:028-83202308
传 真: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51-1207/T
国际刊号:1001-0548
邮发代号:62-34
定 价:5

20、光通信技术(月刊)
本刊为专业技术性刊物。报道光通信、光纤维传感技术在公用通信、专用通信和国防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包括系统与网络、光纤光缆与器件、光通信相关技术的开发及新技术新产品介绍等,还刊登专题讲座、厂商简介、书刊评价、人物专访、重大活动报道。读者对象为相关专业及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主管单位:信息产业部
主办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34研究所
编辑单位:《光通信技术》编辑部
主 编:汤志强
主 任:
地 址:广西桂林市5号信箱
邮政编码:541004
电 话:0773-5881854
传 真:0773-5881825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45-1160/TN
国际刊号:1002-5561
邮发代号:48-126
定 价:7

21、 光学精密工程(双月刊)
本杂志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精密机械分会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著名光学专家王大珩院士、唐九华院士担任顾问,陈星旦院士任编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首批入选者、长春光机所所长,青年科学家曹建林博士担任主编。《光学精密工程》辟有综合评述、空间光学、图像处理、信息处理、纤维光学、微纳技术、精密机械、激光与技术、光学检验设备、光学以其余技术、测试技术及设备、信息光学、光电跟踪与自动控制、摄像技术及装置、光电技术及器件、光学工艺及设备、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光谱分析与光谱测量、激光测距与跟踪、摄像技术与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薄膜光学、光衍射仪器与器件等专栏。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编辑单位:《光学 精密工程》编辑委员会
主 编:曹健林
主 任:白雨虹
地 址: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邮政编码:130033
电 话:0431-6176855
传 真:0431-5682346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22-1198/TH
国际刊号:1004-924X
邮发代号:12-166
定 价:18

22、 光通信研究(双月刊)
本刊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和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办的技术类期刊。是我国最早的以高新科技光纤通信为内容的科技期刊,全国电信技术类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载光纤通信网络、系统、设备、光纤光缆、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仪器、仪表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与其有关的前沿学科。
主管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主办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编辑单位:烽火科技学院《光通信研究》编辑部
主 编:毛谦
主 任:程晓红
地 址: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
邮政编码:430074
电 话:027-87691537
传 真:027-87691282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42-1266/TN
国际刊号:1005-8788
邮发代号:
定 价:8

23、 红外与激光工程(双月刊)
本刊由航天机电集团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包括红外、激光和光电技术在航天、卫星和战术导弹武器系统研究、设计和应用上有创见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报告,各种新的光电技术实验方法和结果,新工艺、新材料、国内外先进光电技术方面的优秀论文及信息报导,本刊栏目多,内容丰富,可供从事光学与应用专业方面的科研、厂矿、企事业单位、各大专院校及部队有关人员阅读参考,亦可供国内外各大图书馆及信息部门收藏。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
编辑单位:《红外与激光工程》编辑部
主 编:孙再龙
主 任:赵雪艳
地 址:天津市225信箱32分箱
邮政编码:300192
电 话:022-23666400
传 真:022-23666400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12-1261/TN
国际刊号:1007-2276
邮发代号:6-133
定 价:10

24、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月刊)
本刊为科学技术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材料
科学、能源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建筑、生物医学、管理科学、基础理论等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其中,以机械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优势专业。
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论文统计用刊源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30余家权威文摘期刊和重要数据库收录。
本刊先后荣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湖北省十大名刊等多项荣誉称号。
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主 编:樊明武
主 任:
地 址:武汉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校内
邮政编码:430074
电 话:027-87544294
传 真:027-87544294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42-1658/N
国际刊号:1671-4512
邮发代号:38-9
定 价:6

25、强激光与粒子束(月刊)
本刊主要报道我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
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含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主要学科包括: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激光器与加速器技术,等离子体物理及惯性约束聚变等。
主管单位:四川省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四川核学会
编辑单位:《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
主 编:杜祥琬
主 任:
地 址: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邮政编码:621900
电 话:0816-2485753
传 真:0816-248370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51-1311/O4
国际刊号:1001-4322
邮发代号:62-76
定 价:10

26、光学学报(月刊)
本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光学学术刊物,反映中国光学科技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主要包括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适应光学、纤维光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器件、全息和信息处理、光学元件和材料等。为我国光学科技人员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以跟踪学科前沿和发展我国光学事业服务。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
编辑单位:中国光学学会《光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主 编:徐至展
主 任:
地 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上海800-211信箱)
邮政编码:201800
电 话:021-69918011
传 真:021-69918011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国内刊号:31-1252/04
国际刊号:0253-2239
邮发代号:4-293
定 价:25

上面可能有你感兴趣的

❾ 现在国外数控编程主要是哪种

1数控编程及其发展

数控编程是目前CAD/CAPP/CAM系统中最能明显发挥效益的环节之一,其在实现设计加工自动化、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诸如航空工业、汽车工业等领域有着大量的应用。由于生产实际的强烈需求,国内外都对数控编程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下面就对数控编程及其发展作一些介绍。

1.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

数控编程是从零件图纸到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中的刀位点(cutterlocationpoint简称CL点)。刀位点一般取为刀具轴线与刀具表面的交点,多轴加工中还要给出刀轴矢量。

1.2数控编程技术的发展概况

为了解决数控加工中的程序编制问题,50年代,MIT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机械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语言,称为APT(AutomaticallyProgrammedTool)。其后,APT几经发展,形成了诸如APTII、APTIII(立体切削用)、APT(算法改进,增加多坐标曲面加工编程功能)、APTAC(Advancedcontouring)(增加切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APT/SS(SculpturedSurface)(增加雕塑曲面加工编程功能)等先进版。
采用APT语言编制数控程序具有程序简炼,走刀控制灵活等优点,使数控加工编程从面向机床指令的“汇编语言”级,上升到面向几何元素.APT仍有许多不便之处:采用语言定义零件几何形状,难以描述复杂的几何形状,缺乏几何直观性;缺少对零件形状、刀具运动轨迹的直观图形显示和刀具轨迹的验证手段;难以和CAD数据库和CAPP系统有效连接;不容易作到高度的自动化,集成化。
针对APT语言的缺点,1978年,法国达索飞机公司开始开发集三维设计、分析、NC加工一体化的系统,称为为CATIA。随后很快出现了象EUCLID,UGII,INTERGRAPH,Pro/Engineering,MasterCAM及NPU/GNCP等系统,这些系统都有效的解决了几何造型、零件几何形状的显示,交互设计、修改及刀具轨迹生成,走刀过程的仿真显示、验证等问题,推动了CAD和CAM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到了80年代,在CAD/CAM一体化概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及并行工程(CE)的概念。目前,为了适应CIMS及CE发展的需要,数控编程系统正向集成化和智能化夫发展。
在集成化方面,以开发符合STEP()标准的参数化特征造型系统为主,目前已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国内外开发的热点;在智能化方面,工作刚刚开始,还有待我们去努力。

2 NC刀具轨迹生成方法研究发展现状

数控编程的核心工作是生成刀具轨迹,然后将其离散成刀位点,经后置处理产生数控加工程序。下面就刀具轨迹产生方法作一些介绍。

2.1基于点、线、面和体的NC刀轨生成方法

CAD技术从二维绘图起步,经历了三维线框、曲面和实体造型发展阶段,一直到现在的参数化特征造型。在二维绘图与三维线框阶段,数控加工主要以点、线为驱动对象,如孔加工,轮廓加工,平面区域加工等。这种加工要求操作人员的水平较高,交互复杂。在曲面和实体造型发展阶段,出现了基于实体的加工。实体加工的加工对象是一个实体(一般为CSG和BREP混合表示的),它由一些基本体素经集合运算(并、交、差运算)而得。实体加工不仅可用于零件的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大面积切削掉余量,提高加工效率,而且可用于基于特征的数控编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特征加工的基础。
实体加工一般有实体轮廓加工和实体区域加工两种。实体加工的实现方法为层切法(SLICE),即用一组水平面去切被加工实体,然后对得到的交线产生等距线作为走刀轨迹。本文从系统需要角度出发,在ACIS几何造型平台上实现了这种基于点、线、面和实体的数控加工。

2.2基于特征的NC刀轨生成方法

参数化特征造型已有了一定的发展时期,但基于特征的刀具轨迹生成方法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特征加工使数控编程人员不在对那些低层次的几何信息(如:点、线、面、实体)进行操作,而转变为直接对符合工程技术人员习惯的特征进行数控编程,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
W.R.Mail和A.J.Mcleod在他们的研究中给出了一个基于特征的NC代码生成子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零件的每个加工过程都可以看成对组成该零件的形状特征组进行加工的总和。那么对整个形状特征或形状特征组分别加工后即完成了零件的加工。而每一形状特征或形状特征组的NC代码可自动生成。目前开发的系统只适用于2.5D零件的加工。
LeeandChang开发了一种用虚拟边界的方法自动产生凸自由曲面特征刀具轨迹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凸自由曲面内嵌入一个最小的长方块,这样凸自由曲面特征就被转换成一个凹特征。最小的长方块与最终产品模型的合并就构成了被称为虚拟模型的一种间接产品模型。刀具轨迹的生成方法分成三步完成:(1)、切削多面体特征;(2)、切削自由曲面特征;(3)、切削相交特征。
JongYunJung研究了基于特征的非切削刀具轨迹生成问题。文章把基于特征的加工轨迹分成轮廓加工和内区域加工两类,并定义了这两类加工的切削方向,通过减少切削刀具轨迹达到整体优化刀具轨迹的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几种基本特征(孔、内凹、台阶、槽),讨论了这些基本特征的典型走刀路径、刀具选择和加工顺序等,并通过IP(InterProgramming)技术避免重复走刀,以优化非切削刀具轨迹。另外,JongYunJong还在他1991年的博士论文中研究了制造特征提取和基于特征的刀具及刀具路径。
特征加工的基础是实体加工,当然也可认为是更高级的实体加工。但特征加工不同于实体加工,实体加工有它自身的局限性。特征加工与实体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从概念上讲,特征是组成零件的功能要素,符合工程技术人员的操作习惯,为工程技术人员所熟知;实体是低层的几何对象,是经过一系列布尔运算而得到的一个几何体,不带有任何功能语义信息;实体加工往往是对整个零件(实体)的一次性加工。但实际上一个零件不太可能仅用一把刀一次加工完,往往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等一系列工步,零件不同的部位一般要用不同的刀具进行加工;有时一个零件既要用到车削,也要用到铣削。因此实体加工主要用于零件的粗加工及半精加工。而特征加工则从本质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特征加工具有更多的智能。对于特定的特征可规定某几种固定的加工方法,特别是那些已在STEP标准规定的特征更是如此。如果我们对所有的标准特征都制定了特定的加工方法,那么对那些由标准特征够成的零件的加工其方便性就可想而知了。倘若CAPP系统能提供相应的工艺特征,那么NCP系统就可以大大减少交互输入,具有更多的智能。而这些实体加工是无法实现的;
特征加工有利于实现从CAD、CAPP、NCP及CNC系统的全面集成,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为CIMS乃至并行工程(CE)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实体加工对这些是无能为力的。

2.3现役几个主要CAD/CAM系统中的NC刀轨生成方法分析

现役CAM的构成及主要功能

目前比较成熟的CAM系统主要以两种形式实现CAD/CAM系统集成:一体化的CAD/CAM系统(如:UGII、Euclid、Pro/ENGINEER等)和相对独立的CAM系统(如:Mastercam、Surfcam等)。前者以内部统一的数据格式直接从CAD系统获取产品几何模型,而后者主要通过中性文件从其它CAD系统获取产品几何模型。然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CAM系统,都由五个模块组成,即交互工艺参数输入模块、刀具轨迹生成模块、刀具轨迹编辑模块、三维加工动态仿真模块和后置处理模块。下面仅就一些著名的CAD/CAM系统的NC加工方法进行讨论。

UGII加工方法分析
一般认为UGII是业界中最好,最具代表性的数控软件。其最具特点的是其功能强大的刀具轨迹生成方法。包括车削、铣削、线切割等完善的加工方法。其中铣削主要有以下功能:
、PointtoPoint:完成各种孔加工;
、PanarMill:平面铣削。包括单向行切,双向行切,环切以及轮廓加工等;
、FixedContour:固定多轴投影加工。用投影方法控制刀具在单张曲面上或多张曲面上的移动,控制刀具移动的可以是已生成的刀具轨迹,一系列点或一组曲线;
、VariableContour:可变轴投影加工;
、Parameterline:等参数线加工。可对单张曲面或多张曲面连续加工;
、ZigZagSurface:裁剪面加工;
、RoughtoDepth:粗加工。将毛坯粗加工到指定深度;
、CavityMill:多级深度型腔加工。特别适用于凸模和凹模的粗加工;
、SequentialSurface:曲面交加工。按照零件面、导动面和检查面的思路对刀具的移动提供最大程度的控制。
EDSUnigraphics还包括大量的其它方面的功能,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STRATA加工方法分析
STRATA是一个数控编程系统开发环境,它是建立在ACIS几何建模平台上的。
它为用户提供两种编程开发环境,即NC命令语言接口和NC操作C++类库。它可支持三轴铣削,车削和线切割NC加工,并可支持线框、曲面和实体几何建模。其NC刀具轨迹生成方法是基于实体模型。STRATA基于实体的NC刀具轨迹生成类库提供的加工方法包括:
ProfileToolpath:轮廓加工;
AreaClearToolpath:平面区域加工;
SolidProfileToolpath:实体轮廓加工;
SolidAreaClearToolpath:实体平面区域加工;
SolidFaceToolPath:实体表面加工;
SolidSliceToolPath:实体截平面加工;
LanguagebasedToolpath:基于语言的刀具轨迹生成。
其它的CAD/CAM软件,如Euclid,Cimitron,CV,CATIA等的NC功能各有千秋,但其基本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

2.4现役CAM系统刀轨生成方法的主要问题

按照传统的CAD/CAM系统和CNC系统的工作方式,CAM系统以直接或间接(通过中性文件)的方式从CAD系统获取产品的几何数据模型。CAM系统以三维几何模型中的点、线、面、或实体为驱动对象,生成加工刀具轨迹,并以刀具定位文件的形式经后置处理,以NC代码的形式提供给CNC机床,在整个CAD/CAM及CNC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CAM系统只能从CAD系统获取产品的低层几何信息,无法自动捕捉产品的几何形状信息和产品高层的功能和语义信息。因此,整个CAM过程必须在经验丰富的制造工程师的参与下,通过图形交互来完成。如:制造工程师必须选择加工对象(点、线、面或实体)、约束条件(装夹、干涉和碰撞等)、刀具、加工参数(切削方向、切深、进给量、进给速度等)。整个系统的自动化程度较低。
在CAM系统生成的刀具轨迹中,同样也只包含低层的几何信息(直线和圆弧的几何定位信息),以及少量的过程控制信息(如进给率、主轴转速、换刀等)。因此,下游的CNC系统既无法获取更高层的设计要求(如公差、表面光洁度等),也无法得到与生成刀具轨迹有关的加工工艺参数。
CAM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产品数据不统一,各模块相对独立。例如刀具定位文件只记录刀具轨迹而不记录相应的加工工艺参数,三维动态仿真只记录刀具轨迹的干涉与碰撞,而不记录与其发生干涉和碰撞的加工对象及相关的加工工艺参数。
CAM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CAD系统与CAM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产品数据模型,即使是在一体化的集成CAD/CAM系统中,信息的共享也只是单向的和单一的。CAM系统不能充分理解和利用CAD系统有关产品的全部信息,尤其是与加工有关的特征信息,同样CAD系统也无法获取CAM系统产生的加工数据信息。这就给并行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困难 。

3数控仿真技术

3.1计算机仿真的概念及应用

从工程的角度来看,仿真就是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去研究一个已有的或设计中的系统。分析复杂的动态对象,仿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风险,缩短设计和制造的周期,并节约投资。计算机仿真就是借助计算机,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地发展,在仿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计算机仿真的过程可通过图1所示的要素间的三个基本活动来描述:
建模活动是通过对实际系统的观测或检测,在忽略次要因素及不可检测变量的基础上,用物理或数学的方法进行描述,从而获得实际系统的简化近似模型。这里的模型同实际系统的功能与参数之间应具有相似性和对应性。
仿真模型是对系统的数学模型(简化模型)进行一定的算法处理,使其成为合适的形式(如将数值积分变为迭代运算模型)之后,成为能被计算机接受的“可计算模型”。仿真模型对实际系统来讲是一个二次简化的模型。
仿真实验是指将系统的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过程。仿真是通过实验来研究实际系统的一种技术,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弄清系统内在结构变量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应用领域的扩大和仿真计算机的智能化。计算机仿真技术不仅在传统的工程技术领域(航空、航天、化工等方面)继续发展,而且扩大到社会经济、生物等许多非工程领域,此外,并行处理、人工智能、知识库和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发展正影响着仿真计算机的发展。
数控加工仿真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实际的加工过程,是验证数控加工程序的可靠性和预测切削过程的有力工具,以减少工件的试切,提高生产效率。

3.2数控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数控机床加工零件是靠数控指令程序控制完成的。为确保数控程序的正确性,防止加工过程中干涉和碰撞的发生,在实际生产中,常采用试切的方法进行检验。但这种方法费工费料,代价昂贵,使生产成本上升,增加了产品加工时间和生产周期。后来又采用轨迹显示法,即以划针或笔代替刀具,以着色板或纸代替工件来仿真刀具运动轨迹的二维图形(也可以显示二维半的加工轨迹),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对于工件的三维和多维加工,也有用易切削的材料代替工件(如,石蜡、木料、改性树脂和塑料等)来检验加工的切削轨迹。但是,试切要占用数控机床和加工现场。为此,人们一直在研究能逐步代替试切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并在试切环境的模型化、仿真计算和图形显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目前正向提高模型的精确度、仿真计算实时化和改善图形显示的真实感等方向发展。
从试切环境的模型特点来看,目前NC切削过程仿真分几何仿真和力学仿真两个方面。几何仿真不考虑切削参数、切削力及其它物理因素的影响,只仿真刀具工件几何体的运动,以验证NC程序的正确性。它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程序错误而导致的机床损伤、夹具破坏或刀具折断、零件报废等问题;同时可以减少从产品设计到制造的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切削过程的力学仿真属于物理仿真范畴,它通过仿真切削过程的动态力学特性来预测刀具破损、刀具振动、控制切削参数,从而达到优化切削过程的目的。
几何仿真技术的发展是随着几何建模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包括定性图形显示和定量干涉验证两方面。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实体造型法,基于图像空间的方法和离散矢量求交法。

3.3直接实体造型法

这种方法是指工件体与刀具运动所形成的包络体进行实体布尔差运算,工件体的三维模型随着切削过程被不断更新。
Sungurtekin和Velcker开发了一个铣床的模拟系统。该系统采用CSG法来记录毛坯的三维模型,利用一些基本图元如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和集合运算,特别是并运算,将毛坯和一系列刀具扫描过的区域记录下来,然后应用集合差运算从毛坯中顺序除去扫描过的区域。所谓被扫过的区域是指切削刀具沿某一轨迹运动时所走过的区域。在扫描了每段NC代码后显示变化了的毛坯形状。
Kawashima等的接合树法将毛坯和切削区域用接合树(graftree)表示,即除了空和满两种结点,边界结点也作为八叉树(octtree)的叶结点。边界结点包含半空间,结点物体利用在这些半空间上的CSG操作来表示。接合树细分的层次由边界结点允许的半空间个数决定。逐步的切削仿真利用毛坯和切削区域的差运算来实现。毛坯的显示采用了深度缓冲区算法,将毛坯划分为多边形实现毛坯的可视化。

用基于实体造型的方法实现连续更新的毛坯的实时可视化,耗时太长,于是一些基于观察的方法被提出来。

3.4基于图像空间的方法

这种方法用图像空间的消隐算法来实现实体布尔运算。VanHook采用图象空间离散法实现了加工过程的动态图形仿真。他使用类似图形消隐的zbuffer思想,沿视线方向将毛坯和刀具离散,在每个屏幕象素上毛坯和刀具表示为沿z轴的一个长方体,称为Dexel结构。刀具切削毛坯的过程简化为沿视线方向上的一维布尔运算,见图3,切削过程就变成两者Dexel结构的比较:
CASE1:只有毛坯,显示毛坯,break;
CASE2:毛坯完全在刀具之后,显示刀具,break;
CASE3:刀具切削毛坯前部,更新毛坯的dexel结构,显示刀具,break;
CASE4:刀具切削毛坯内部,删除毛坯的dexel结构,显示刀具,break;
CASE5:刀具切削毛坯内部,创建新的毛坯dexel结构,显示毛坯,break;
CASE6:刀具切削毛坯后部,更新毛坯的dexel结构,显示毛坯,break;
CASE7:刀具完全在毛坯之后,显示毛坯,break;
CASE8:只有刀具,显示刀具,break。
这种方法将实体布尔运算和图形显示过程合为一体,使仿真图形显示有很好的实时性。
Hsu和Yang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三轴铣削的实时仿真方法。他们使用zmap作为基本数据结构,记录一个二维网格的每个方块处的毛坯高度,即z向值。这种数据结构只适用于刀轴z向的三轴铣削仿真。对每个铣削操作通过改变刀具运动每一点的深度值,很容易更新zmap值,并更新工件的图形显示。

3.5离散矢量求交法

由于现有的实体造型技术未涉及公差和曲面的偏置表示,而像素空间布尔运算并不精确,使仿真验证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Chappel提出了一种基于曲面技术的“点矢量”(pointvector)法。这种方法将曲面按一定精度离散,用这些离散点来表示该曲面。以每个离散点的法矢为该点的矢量方向,延长与工件的外表面相交。通过仿真刀具的切削过程,计算各个离散点沿法矢到刀具的距离s。
设sg和sm分别为曲面加工的内、外偏差,如果sg< S < SM说明加工处在误差范围内,S < SG则过切,S>sm则漏切。该方法分为被切削曲面的离散(discretization)、检测点的定位(location)和离散点矢量与工件实体的求交(intersection)三个过程。采用图像映射的方法显示加工误差图形;零件表面的加工误差可以精确地描写出来。
总体来说,基于实体造型的方法中几何模型的表达与实际加工过程相一致,使得仿真的最终结果与设计产品间的精确比较成为可能;但实体造型的技术要求高,计算量大,在目前的计算机实用环境下较难应用于实时检测和动态模拟。基于图像空间的方法速度快得多,能够实现实时仿真,但由于原始数据都已转化为像素值,不易进行精确的检测。离散矢量求交法基于零件的表面处理,能精确描述零件面的加工误差,主要用于曲面加工的误差检测。

❿ 解说一下什么是数控

数控
数控车床又称CNC车床,是一种用数字化代码作指令,由数字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自动化车床。它是综合应用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精密测量、和机床设计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自动化车床。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有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金属模具和非金属模具。金属模具又分为:铸造模具(有色金属压铸,钢铁铸造)、和锻造模具等;非金属模具也分为:塑料模具和无机非金属模具。而按照模具本身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砂型模具,金属模具,真空模具,石蜡模具等等。其中,随着高分子塑料的快速发展,塑料模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塑料模具一般可分为:注射成型模具,挤塑成型模具,气辅成型模具等等。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热点内容
100元以上的eth 发布:2024-11-23 23:16:20 浏览:949
迪肯区块链招聘 发布:2024-11-23 22:38:37 浏览:673
币圈投资有收益吗 发布:2024-11-23 22:33:12 浏览:170
ltc1051应用电路 发布:2024-11-23 22:29:02 浏览:388
云币网btc提现时间创新型 发布:2024-11-23 22:27:30 浏览:614
杭州市区块链最新消息 发布:2024-11-23 22:14:55 浏览:663
银联区块链测试报告 发布:2024-11-23 22:14:18 浏览:609
ltc触发不同步 发布:2024-11-23 22:05:10 浏览:966
对币圈作者的评价 发布:2024-11-23 21:57:51 浏览:693
去月子中心做管理 发布:2024-11-23 21:56:44 浏览: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