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知识 » 915币圈

915币圈

发布时间: 2022-01-18 03:16:03

❶ 欧洲 人口

73
1
0
0
多万(
1
9
9
4
年中,包括俄罗斯全部人口)
,约占世界人口的1
2
.
9
%
,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城市人口约占全洲人口的6
4
%
,在各洲中次于大洋洲和北美洲,居第三位。欧洲的人口分布以西
部最密,莱茵河中游谷地、巴黎盆地、比利时东部和泰晤士河下游每平方千米均在2
0
0
人以上,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
欧罗巴人种)
。居民分属下列语系:印欧语系,属此语系的居民占全洲总人口的9
5
%
,包
括斯拉夫、日尔曼、拉丁、阿尔巴尼亚、希腊、凯尔特语族的民族;乌拉尔语系,包括芬兰、乌戈尔、萨莫耶语族的民族。

❷ 古代东北有一个铁骊国吗

一、辽铁骊不是部,是名副其实的国

在唐朝中后期的渤海国有个铁利(里)府,到后来演变成辽国的铁利州。同时期,在渤海国北方还有个铁骊(离)国。原本是两个不同“历史坐标”中的概念,却混为一谈了。几百年来,一些人按汉语发音去研究铁骊这个历史名称,轻易地把不同事情弄在一起,得出宋辽时代的铁骊不是个国家的概念,这是首先应该予以否定的。

虽然《金史》、《续资治通鉴》等史书都说“铁骊部”,但是仔细研究后,就会相信《辽史》中的“铁骊国”是最可信的。《金史》卷二中载,金收国二年正月下诏说:“……契丹、奚、……兀惹、铁骊诸部官民……”。看似金时的人习惯于把收服的国家称为“部”,才有了铁骊部的说法。

铁骊是国,无庸质疑,理由如下:

1、多种史书都明确地记载为:“铁骊国”

据可查的很多历史书籍(不包括近人编辑的历史书)载,其中有《辽史》,还有《契丹国志》、《高丽史》等书,凡属铁骊字样的记载均毫无含混地写为“铁骊国”或“铁离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决无“铁骊部”或“铁骊州”、“铁骊府”等字样。只要翻开《辽史》,多处可见的是“铁骊国”的诸多史事。在《辽史》 “百官志”、“属国军”、“属国表”、“纪”、“志”等许多篇章中,都可证明铁骊是辽国的附属国。

特别是《辽史》营卫志,部族篇中,对“部”、“族”、“属国”等概念都做了十分明确地解释。该书对辽国所属的国内部、国外部、附属国等都多次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一一列举得非常详细。在这样的书籍中,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它会把“部”与“国”相混淆。

铁骊国是被《辽史》明明白白地列在“属国”序列之中的,清清楚楚地写着“铁骊国”字样。在辽代二百多年的历史记载中,铁骊国始终和高丽、日本、新罗、党项、突厥、乌孙等众多国家一样,在宗主国辽国的主宰下,进行着各项国家事务活动。

这一历史记载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2、铁骊国有正规、强盛的军队

《辽史》兵卫志下,属国军篇中列有:“吐谷浑、铁骊、靺鞨……突厥、党项……高丽、西夏、女直(真)。”等59个属国军队。《辽史》百官志二中载,在长春路有“黄龙府铁骊军详稳司”。这是辽国的国外部族和附属国中,仅有的几个在辽国内被设置有军队详稳司(监治官衙)的附属国之一。

公元1040年(辽重熙9年)女真人侵犯辽国边境,就是铁骊国的军队把女真人反击回去的(《辽史》卷十八,后文有说明。),可见其军力相对来说还是较强的。

3、铁骊国有完整的官僚体制

辽国对附属国、部族的官职和品级等官僚系统都有明确的规定,《辽史》百官志二,北面属国官篇中列有:“属国职名总目:某国大王,某国于越,某国左相,某国右相,某国惕隐、亦曰司徒……”共十六个职名和职司,还说:“大部职名并同属国,诸部职名并同部族。女直(真)国顺化王府……高丽国王府、新罗国王府、日本国王府……铁骊国王府……”共78个“诸国”;之后又列有8个“大部”和61个“诸部”。

铁骊国酋长仙门曾明确地被辽国授予“右监门卫大将军”。

从《辽史》中可知,铁骊国与辽国的关系是很好的,铁骊国跟随辽国近二百年,是必定要按辽国的规定设置自己的官级品位的。

4、铁骊国有明确的疆界和自己的百姓

《辽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圣宗四载:公元995年,“兀惹乌昭度,渤海燕颇侵铁骊……”。卷八十五,列传第十五载:和朔奴率军“驻于铁骊……”等等,都说明铁骊国具有自己明确的国界,否则,用什么去衡量驻军或侵犯了铁骊?另外,《金史》中有:辽国“以兵徙铁勒、乌惹民……”。根据史料查核,这里的铁勒指的就是铁骊。在此处引这句话,是想说明铁骊国有自己的老百姓。再说,一个有兵、有官、有军队的地方,岂能没有百姓?

5、铁骊国决不是普通的附属小国

《契丹国志》说:辽国的“又次北至铁骊喜失牵国……西南至上京四千余里”,很明显,喜失牵国是属于铁骊国的。《高丽史》卷五载:显宗五年(1014年),“铁利国主那沙使女真万豆来献马”。本书后来还说,这个国主那沙又分别于1019、1030年两次派黑水靺鞨及女真人去高丽。这样的国家能和黑水靺鞨、女真、喜失牵等国一样吗?

这里,应当注意的另一件事是:在公元1014至1030年时,辽太祖建立的铁利州早已经在公元990年的时候被撤消,在铁利州这个地方取而代之的是辽国的广州。唐朝时期渤海国的铁利府、铁利部等概念,在这时则更是早已成为历史。特别是那沙这个人,从史料中查知是铁骊国的人。所以,这里的铁利则应该是铁骊。这是由于不同语言的译音或后人汉字书写造成的差误。这里也可说明,这个时间的“铁利国”(是铁骊国)的人是不能直接到达高丽国的,所以“铁骊国主”至少三次委托它国使者代替自己去高丽国。它和几百年前可以直达高丽,甚至还和渤海国一起去日本的那个铁利是不一样的。(后面将详细说明)

前面所举,说明女真诸国之中,至少有一个与喜失牵国、黑水靺鞨等国在宋辽时代也受铁骊国指使。看来,铁骊国虽然是辽国的附属国,同时,它可能还有自己的附属国、部等,或者是一个能够支使别的小国的国家。

铁骊这个有史书定义,并明确记载着它拥有自己强大而完整的“国家机器”,拥有自己的疆域和国民的社会体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家,决不是什么部、府之类的社会机构!

写《辽史》的两个作者,分别是辽、元两代的宰相,《契丹国志》、《高丽史》等书的作者也都不是普通人;难道说,这些人会随意为铁骊添上一个“国”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能看着书本的内容,而不按书本说话。虽然《金史》等书把铁骊国说成是铁骊部,但从这本书中对铁骊零星的记载中却有错误的情况看(见后述),《金史》所说的铁骊部没有信服力。

(关于铁骊国的详情请见后文。辽国先称契丹,中又改为契丹,所以本文所用两个国名,分别是按事件当时的国名而写的,请原谅。)

二、辽铁骊和铁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把辽国时期的铁骊和铁利视为一体,把铁骊国埋没在铁利部的概念中,这是很悲衰的。事实上,铁骊和铁利决不是一回事!

有些书中,把铁骊写作铁离,把铁利写作铁里,《辽史》等历史书刊就是这样。在一本书中同时出现两种名称。也许,这就是二者的区别,是表明决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的基本写法。

1、有关历史背景的问题

宋辽时代的铁骊和铁利都不是历史的主角,都是随着历史的主角而变动的配角,在历史上是受别人主宰的,这也是当今人们对它们不能全面理解的原因之一。

我们怎么看铁骊和铁利,两者是一还是二?

其中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主要的背景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当时辽国和渤海国之间的关系上。

特别是现在,有的历史学人说,辽天赞四年(925年)十二月以前,辽国和渤海国之间没有战事,由此得出铁利不是史书中说的那样,不是在辽神册初年归入辽国等,并因而说铁骊就是铁利。

事实上,在天显元年(926年),渤海国被辽国彻底灭亡前,辽太祖执政期间,辽国和渤海国之间的战事一直不曾间断过。

《辽史》卷一载:公元902年7月,“伐河东”。那时的辽河以东地区全都是渤海国的土地,这是完全的辽与渤海间的战争。

《辽史》卷一载:公元903年春,“伐女真,获其户三百,九月,复攻下河东怀远等军”。这个“怀远”,便是当时渤海国15府中的一个府。说明在903年或以前的时候,辽国和渤海国之间就有战争。

《辽史》卷一还说:公元909年,辽太祖“幸辽东”。都说明在辽神册初(916)年以前,原渤海国所属的辽东、或辽东的一部分,已经是契丹国的疆域,或者已经被辽国控制了。

神册年前的公元915年,辽太祖到鸭渌江钩鱼。很明显,原先位于辽河西岸的辽国这时已经发展到了鸭渌江边。

同书又说:辽神册四年(919年)二月,修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户实之,改为东平郡”。辽阳原先也是渤海国的地方,这时已经成为辽国的地方,后来被定为辽国的东京。说明,公元919年以前,辽阳一带已经从渤海国转到辽国(契丹)人的手里。这个地方,汉朝时属襄平县,渤海国的铁利府就在这个地方。

《辽史》卷二十八中载:“东京故渤海地,太祖力战二十余载乃得之”。 “渤海户”已经在辽神册四年就被辽人“实之”到原先渤海国的地方了。“太祖力战二十载”……两国之间有否战事,说得多么清楚!

《辽史》卷二载:公元921年,辽国于“十一月,丁未分兵略檀、顺、安远……十余城,俘其民徙内地”。十二月,“诏徙檀、顺民于东平、沈州”。又载:公元924年5月,“徙蓟州民实辽州地,渤海杀其刺史张秀实而掠其民”。

这里的安远、沈州、辽州等地,也都是原渤海国的地方,渤海人也在杀辽国人。《辽史》地理志二:辽州“本拂涅国城,渤海为东平府”;沈州“本挹娄国地,渤海建沈州”,属定理府所辖。

在《辽史》卷三十八,地理志二中,对原渤海东平府这个地方叙述说:“太祖伐渤海,先得东平府,迁民实之”。查阅有关史料知,这次“伐渤海”肯定不是天显元年(926年)灭渤海国的那次战争。因为那次战争,是先过商岭得扶余府,后灭掉渤海的。渤海国的东平府位于辽河之滨,近临契丹,必然首先被辽国征服,归附辽国的时间不会晚于神册年间。

在公元925年12月之前,如果没有战争,渤海国会把这大片土地拱手相让吗?辽人会这样随意地迁移、分兵、充实百姓吗?正因为有了连年不断的战争,才有了渤海国的东平、怀远、安远、铁利、鸭绿等府,在渤海灭亡前就已经归顺辽国(契丹)的事实。

另外,辽太祖在公元925年12月说:“……帷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辽史》卷二)。两国之间既然有世仇,怎能在天显元年(公元926年)以前“无战事”?

可见,在公元925年十二月以前,辽和渤海两国之间不但早有战争,契丹人还占领了很多渤海国的地盘。辽太祖也曾多次迁徙过“渤海民”,这是不容质疑的。

就是在这种连年不断的,契丹与渤海的战争中,渤海国的铁利府在渤海国灭亡前就归顺了辽国。它与怀远、安远、东平、鸭渌四府一样,是在辽天显元年(926年)以前的战争或外交中归顺辽国的,到天显元年以后,其它十府才先后被辽国收归。

天显元年(926年)前(辽太祖时期),辽国和渤海国之间的战事

年 份
两国之间的主要事件
备 注

902年7月
辽以兵40万伐河东(辽河以东的地区——渤海国)
《辽史》卷一

903年9月
复攻下河东怀远等军(渤海怀远府·原越喜之地)
《辽史》卷一

909年1月
幸辽东(看来,辽国已经发展到辽东的地方)
《辽史》卷一

915年10月
钩鱼鸭渌江(很明显,辽国已经发展到鸭渌江地区)
《辽史》卷一

916年10月
乘胜而东(卷1)。《辽史》卷17:“东辽之地,自神册来附”;卷60:“神册初,平渤海,得广州,本渤海铁利府” 卷38:“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
《辽史》

918年12月
幸辽阳故城
《辽史》卷一

919年2月
修辽阳故城,以汉民、渤海户实之,改为东平郡
《辽史》卷一

921年11月
略檀、顺、安远……十余城,俘其民徙内地(渤海安远府等)。12月,“诏徙檀、顺民于东平、沈州”
《辽史》卷二

924年5月
徙蓟州民实辽州地,渤海杀其刺史张秀实而掠其民。《辽史》地理志二:辽州“本拂涅国城,渤海为东平府”。
《辽史》卷二

2、铁利府是在辽神册年前归入契丹国的

铁利和铁骊关系如何?首先要弄清它们是何时归辽的,这是弄清和区别二者的基本条件之一。

宋辽时期,铁骊国和铁利府都曾归顺辽国,这是后人把二者混为一谈的原因之一。而把铁利和铁骊相混淆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弄不清铁利什么时候归入辽国(契丹国),怀疑《辽史》中所述“神册初(公元916年)得铁利”的史实。

《辽史》卷六十,志第二十九,食货志下载:“神册初(公元916年),平渤海,得广州,本渤海铁利府,改曰铁利州,地亦多铁”。同书,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载:“广州,防御,汉属襄平县,高丽为当山县,渤海为铁利郡。太祖迁渤海人居之,建铁利州。统和八年(990年)省。开泰七年(1017年)以汉户置,统县一:昌义县”。这是铁利州在辽国时期的历史。

后人写史所指广州,是因神册初年(公元916年)辽太祖建的铁利州,于辽圣宗统和8年(公元990年)被撤消;后于开泰7年(公元1017年)在原址建立了广州。所以《辽史》书中说广州,而不说铁利州。

从《辽史》等有关史料中可以知道:一是辽太祖建铁利州,二是迁去了渤海人。这是研究辽国铁利州来源问题的两个出发点,也是辽铁利州何时归于辽国的关键所在。

从《辽史》卷二所载:渤海国的扶余、龙泉两府分别是在天显元年(926年)一、二月份被契丹国占领。随后,安边、鄚颉、南海、定理等府,先降后叛,被平定后又接着再叛。辽军从三月到六月一直忙于平定这些地方,及攻打长岭府等地。七月,显德府的重要城池铁州被平定,辽太祖死于此时。八月,辽军终于占领了长岭府。而龙原、率宾两府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在渤海国东北侧;再从《辽史》中查知,这两个府没有在天显元年以前归入辽国的可能性;必在天显当年,八月以后被辽军占领。

加上在这一年以前归入辽国的怀远、安远、东平三府,就有十三个府了。渤海国的十五府,只剩下铁利和鸭渌两府,这两府什么时候归入辽国的?另外,前面所述,在926年以前入辽的沈州、辽阳、等地在渤海国时,是属于哪个府的?

《辽史》卷二载:公元915年,辽太祖“钓鱼鸭绿江”。说明神册年以前,鸭绿江,至少是鸭绿江下游,甚至中下游地区已经在契丹人的掌握之中。作为渤海国5京之一的西京——鸭渌府何时拼入契丹版图,至今尚未发现有关资料。但从其地理位置上看,渤海国的西京——鸭渌府归属辽国的时间决不可能晚于公元926年;因为在渤海国五京中,鸭渌府距辽国最近,辽国要通过它才能到渤海国的一些地方。

《辽史》中,渤海铁利府是很明确地被两次记载为神册初(916年)归于辽国的。可是对这个记载,有些人一直持怀疑态度,甚至其理由竟然主要是由一个“注释”引起的。准确地说,辽、金等有的史料确有一些应该斟酌的地方,但对《辽史》中的这个记载应该坚信不移!理由是:

因为辽太祖是在天显元年7月份死去的,所以辽铁利州只能在公元926年7月以前建立。如果铁利府不是在神册初归入辽国的,且又像有人所说,是在现俄罗斯的伯力附近,或龙泉府东北部以远;那么从史料和地理知识上说,铁利府就只能在天显元年(926年)八月以后归入辽国,其它时间是没有机会的,这就与书中所说“太祖建铁利州”矛盾了。

另外,查阅所有资料,天显元年,辽国没有迁徙居民,更没有迁徙渤海民的记载,只是把渤海王大諲撰及族人从渤海龙泉府迁移到辽京都西。这就充分说明,辽铁利州是不可能在天显元年及以后建立的,只能是在辽太祖活着的时候,迁渤海民建的!也就是说,它只能在天显元年以前归入辽国。

天显元年,是辽和渤海两国非常关键、且重要的年头。假如铁利府是在这一年归入辽国,这个多铁地方是一定会在史料中像其它地方那样被体现出来。当然,也不排除被遗漏的问题,但机会要小得多。因为《辽史》中对辽国先平后灭渤海国的事件,由始至终都记载得十分详细。

《辽史》卷一“太祖上”中,单独地记载着:神册元年(916年)“冬十月癸未朔,乘胜而东”,其它什么也没有说。契丹国的东方是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自然有很多地区、部族或国家先后位于契丹东部。但是在这个时期,其东方只有渤海国。各种史料都说渤海国“西契丹”!巧的是,也正是从这以后,渤海国开始向辽国朝贡的。《辽史》中记载渤海国第一次向辽国进贡,是在两年后的公元918年(《辽史》卷二)。可是在这一年和前一年的历史纪录中,两国之间没有战争。渤海国总不会无缘无故地开始向辽国进贡吧?看来,916年(神册元年)的“乘胜而东”是对向渤海国的战争,并且渤海是战败一方。这也许是铁利府归入辽国的历史前提条件。

《辽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圣宗卷载:“初,东辽之地,自神册来附”,来附者是谁?从前面所述知,渤海国其它十三府归辽时间都已经明确,这次来附者只能是铁利和鸭渌两府,或其中之一。而《辽史》卷六十中也明确说明:“神册初得铁利”。如果铁利不是这时归入辽国的,难道笔误得这样巧?这里再一次证明了铁利归辽的时期,还有很多记载也都说明了铁利的这段历史。

有人用卷六十的“注释三”来说铁利是在天显年间归入辽国的,实在是一种片面理解。其实,该注释所说的意思是要更正平渤海是在天显年,不是在神册初;辽广州是在开泰七年迁汉人后设立的,不是在辽神册年间的事。注释其中并没有要更正铁利是在那一年归辽的意思。再说,注释人的语言十分谨慎,说明人家对《辽史》的内容是很慎重的,后人怎么能轻而易举地用片面理解的注释内容来否定正文呢?

从现有资料来看,渤海国的铁利府归入辽国的时间在《辽史》中的记载是正确的,与相关记叙是相符合的,与历史事实也是相吻合的。不应怀疑史料中的这项记载!我们只能、并且必须认定,渤海国的铁利府是在神册初归入辽国的!

热点内容
区块链挖矿为什么能换钱 发布:2024-10-23 01:58:28 浏览:427
eth主网络是什么 发布:2024-10-23 01:54:34 浏览:413
石城螺旋洗矿机 发布:2024-10-23 01:44:07 浏览:45
国内以太矿池 发布:2024-10-23 01:43:26 浏览:420
币圈交易就像太极 发布:2024-10-23 01:28:04 浏览:149
矿机编号在哪查 发布:2024-10-23 01:17:49 浏览:371
区块链数字货币创业 发布:2024-10-23 01:17:01 浏览:628
蚂蚁金融区块链汇款 发布:2024-10-23 01:16:19 浏览:518
usdt税收 发布:2024-10-23 00:50:06 浏览:706
btc和bcc创建公私钥 发布:2024-10-23 00:46:42 浏览: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