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多斯将在元宇宙设立全球首个大使馆
A. “元宇宙”火了,这玩意到底是啥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12]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23]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23]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1]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B. 元宇宙是什么东西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关于“元宇宙”,比较认可的思想源头是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弗诺·文奇教授,在其1981年出版的小说《真名实姓》中,创造性地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并获得感官体验的虚拟世界。
2021年12月,入选《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热词 ;12月6日,入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月8日,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名词定义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沈阳教授这样定义元宇宙:“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概念,不同参与者以自己的方式不断丰富着它的含义。”
北京大学陈刚教授、董浩宇博士这样定义元宇宙:“元宇宙是利用科技手段进行链接与创造的,与现实世界映射与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
也有学者通过对元宇宙构思和概念的“考古”,可以从时空性、真实性、独立性、连接性四个方面去交叉定义元宇宙。
从时空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空间维度上虚拟而时间维度上真实的数字世界;从真实性来看,元宇宙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从独立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与外部真实世界既紧密相连,又高度独立的平行空间;从连接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囊括进来的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准确地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
在原著中,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和Verse两个单词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来即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 由AR、 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
发展历史
元宇宙始于1992年国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这两个概念。人们在“Metaverse”里可以拥有自己的虚拟替身,这个虚拟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
20世纪70年代到95年代出现了大量的开放性多人游戏,也就是说游戏本身的开放世界形成了元宇宙的早期基础。后来,2003年有一款游戏叫《Second Life》发布,它在理念上给我们部分解放了现实世界所面临的窘境,这句话怎么理解?就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不能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份,而在虚拟世界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拥有自己的分身来实现,所以《Second Life》给了我们过一种新生活的可能性。。
2020年人类社会到达虚拟化的临界点,疫情加速了新技术的发展,加速了非接触式文化的形成。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 2021年初,Soul App在行业内首次提出构建“社交元宇宙”。 2021年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10月28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宣布更名为“元”(Meta),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11月,虚拟世界平台Decentraland公司发布消息,巴巴多斯将在元宇宙设立全球首个大使馆,暂定2022年1月启用。
C. 声势浩大的元宇宙,它到底是个什么
最近最火的网络话题莫过于元宇宙了,那么这个声势浩大的元宇宙,它到底是个什么?
不只有一些技术公司布局了元宇宙,巴巴多斯也成了元宇宙首个拥有大使馆的国家。
目前元宇宙的风向是很大的,但是这个阶段就像一个蛋糕,各大技术公司正在努力分一杯羹。对普通人而言,元宇宙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也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
说在最后
有些人把元宇宙看成是蛋糕,有些人认为元宇宙是邪气,而对普通人,则是小心翼翼地被割韭菜。不管这个时代的发展或发展成怎样,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
D. 元宇宙概念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Facebook的元宇宙
元宇宙到底有多火,对互联网行业有多重要?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最近宣布,这家科技巨头将从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一家元宇宙公司”,在一个“实体互联网”中运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融合现实和虚拟世界。近日,元宇宙成为大众热议的一个话题,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也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因此,官方也提醒到,要大家你信看待。而有关元宇宙很多人并不是很理解,那元宇宙概念是什么意思?元宇宙是下一个风口吗?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元宇宙的相关知识吧。
元宇宙概念是什么意思?
元宇宙(Metaverse)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生成现实世界的镜像,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经济体系,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世界编辑。
元宇宙是一个新兴概念,人们可以脱离现实空间的束缚,在元宇宙打造的虚拟空间进行社交和娱乐。准确地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而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科技圈也刮起了一阵“元宇宙”的热风,这一概念在投资界,科技圈火得一塌糊涂,人人都想借此机会,踩在新一轮的风口上,实现财务自由。
元宇宙一词来自哪里?
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虚拟现实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到现在看来,描述的还是超前的未来世界。
元宇宙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021年11月,虚拟世界平台Decentraland公司发布消息,巴巴多斯将在“元宇宙”设立全球首个大使馆,暂定2022年1月启用。
元宇宙的名词定义是什么?
从时空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空间维度上虚拟而时间维度上真实的数字世界;
从真实性来看:元宇宙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
从独立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与外部真实世界既紧密相连,又高度独立的平行空间;
从连接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囊括进来的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元宇宙是风口吗?
元宇宙是风口。
因为,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迫切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而处于萌芽状态的元宇宙带来了巨大的可拓展空间和弯道超车的机会。而元宇宙作为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的载体,蕴含着社交、内容、游戏、办公等场景变革的巨大机遇,传统科技企业和新型初创企业都在抢占未来的新赛道。
总得来说,元宇宙概念是互联网虚拟空间,而也是未来的一个风口,但大家要你信看待。
什么是Facebook的元宇宙!
马克·扎克伯格押注于互联网的新版本,它被称为Metaverse(也就是最近业内很火的“元宇宙”),他希望Facebook处于这项技术的最前沿。事实上,他设想了一个未来,你不仅会登录他公司的产品,你还将在其中生活、工作和闲逛。
什么是Facebook的元宇宙?
在2021年7月28日与投资者举行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向华尔街介绍了一个名为Metaverse的概念。他称其为“下一代互联网和我们公司的新篇章”。这是对社交网络的大规模重新构想,需要大量的年度投资。事实上,Facebook正在为此花费“数十亿”,希望在它成功时最终能赚钱。
扎克伯格在电话会议上说:“在未来几年,我预计人们会从主要将我们视为一家社交媒体公司转变为将我们视为一家Metaverse公司。在许多方面,Metaverse是社交技术的终极表达。”他补充说:“这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未来。一个虚拟环境,你可以在数字空间中与人们一起出现。一个你身处其中的实体互联网”。
虽然用模糊的高级语言,扎克伯格基本上将Metaverse描述为一个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很像现在的虚拟现实,但人们花时间在一起并分享经验。他在电话会议前几天首次提到Metaverse,并指出计划聘请一个团队来开发它。然而,现在,他将其描述为未来,是他在Facebook之前“梦想建造”的东西。
Facebook的元宇宙将如何运作?
扎克伯格说Metaverse的定义是“这种感觉,你真的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或在另一个地方”。
他认为Facebook的Metaverse将可以从所有设备和应用程序访问,用户将进入Metaverse玩游戏、工作、创造和与朋友分享体验。他们甚至会像今天使用互联网一样使用它,但他们也将能够做“一些今天在互联网上没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跳舞”。扎克伯格还指出,创建化身和数字对象将是用户如何在Metaverse中表达自己的核心。
只有Facebook在构建元宇宙吗?
问题是,Metaverse并不是Facebook发明的新概念。这是科幻小说中的常规主题。Facebook现在才开始公开使用这个术语,同时透露它一直在与Oculus以及其他虚拟和增强现实投资合作。
正如扎克伯格在Facebook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指出的那样,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开发Metaverse。对于Facebook来说,Metaverse将是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拥有新的协议、新的支付系统和新的一切。因此,该公司委托一个内部团队构建其版本的Metaverse,扎克伯格将其视为可供数亿人使用的社交产品。
当被问及互操作性时,扎克伯格表示,这种“虚拟环境”将可以在设备和耳机上访问,而不仅仅是Facebook的,而且所有公司都将有机会为Metaverse创造体验。那是白日梦吗?可能。没有什么能阻止竞争对手建立自己的元宇宙。哎呀,微软、Nvidia和EpicGames都讨论了他们自己的迭代。
在Facebook的一篇帖子中,Facebook的AR/VR副总裁安德鲁·博斯沃思承认Metaverse就在这里。他将其描述为“数字世界的集合,每个世界都有自己的物理学,以确定其中的可能性”。但为了实现Facebook对Metaverse的完整愿景,他说他的公司需要建立“这些空间之间的连接组织”并“消除物理限制”。
都有谁参与了Facebook的元宇宙?
Facebook的Metaverse团队包括以下高管:
维沙尔·沙阿来自Instagram,负责领导整个工作;
维维克·夏尔马来自FacebookGaming,将领导Horizon团队。
杰森·鲁宾来自Oculus和FacebookGaming,将领导内容团队。
为什么元宇宙对Facebook很重要?
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帮助形成互联网的下一个版本至关重要。他相信Metaverse中会有很多成功的玩家,但他希望它仍能反映Facebook的使命和商业模式。他说,我们当然在基础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关键投资,以便能够交付我们想要的部件。
E. 元宇宙词汇的诞生是谁提出的
元宇宙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里的元宇宙是一个脱离于现实世界,却始终在线的平行数字世界,人们能够在其中以虚拟化身自由生活。2018年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被认为是对元宇宙最直观的影视呈现。随着VR、AR、AI、5G等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元宇宙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一方面,元宇宙既可以是完全独立于现实的平行宇宙,或以类似“游戏”的方式存在,通过沉浸式体验愉悦人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元宇宙也可以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和交互——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会同步到虚拟世界中,而人们在虚拟世界的行为和体验也将投射到现实世界中,并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这一类我们可以称之为“融合元宇宙”,通过5G/AI/XR等信息技术促进更广(范围)、更深(复杂度)的信息协同,继而反哺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产业、治理、科研方面的改革创新。
在1992年,元宇宙最初作为科幻概念被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提出。他在著作《雪崩》中描述,人类可以通过数字分身(Avatar),在一个虚拟三维空间中生活,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可以被数字化复制到这一空间,作者将这个人造空间称之为元宇宙。
元宇宙(Metaverse)并非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目前广义的认知是人们利用Avatar在时间依然只能单向流动的世界中进行同步实时交互,用共通协定的“货币”购买及出售由任何人/组织机构创建的物品(可以是内容、体验、服务等)。
F. “元宇宙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
元宇宙主要讲的是平行宇宙的意思,你可以把元宇宙理解为一种虚拟现实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会发现全新的技术和概念应运而生,元宇宙的概念就是其中之一。对于经常上网的小伙伴来说,很多人已经对元宇宙的概念非常熟悉了。元宇宙的英文意思是Metaverse,你可以把这个意思理解为多元宇宙,也可以理解为多元空间,这个空间主要指的是虚拟空间。
一、你可以把元宇宙理解为平行宇宙的意思。
我们都知道现实世界是现实宇宙,如果我们把虚拟世界算入在内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个虚拟世界算成源宇宙。我随便举个例子,不过我们在手机上玩一款游戏,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我们在游戏中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元宇宙 。
G. 2021年世界前沿科技发展态势总结及2022年趋势展望——信息篇
世界信息领域2021年态势总结
数字经济发展迅猛,主要经济体强化顶层设计与市场监管。 在数字经济宏观战略方面,美国与欧盟建立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在数字技术及其供应链的关键政策上达成合作。欧盟以《欧洲数字战略》为基础,发布《2030年数字指南针》,在数字人才培养、数字基础架构构建和数字化升级等方面做出具体部署。日本通过《数字改革关联法》,成立数字厅,促进政府机构的信息化与标准化。在加密货币市场方面,其“野蛮生长”的状态受到抑制。美国采取包括制裁、立法在内的一系列行动,打击将加密货币用于勒索攻击等非法行为。七国集团金融领导人联合发布央行数字货币(CBDC)指南,提出13项公共政策原则,对数字支付、普惠金融及反洗钱等做出具体部署。印度发布《加密资产法案》,拟禁止数字资产交易。新加坡禁止全球最大数字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在其境内开展未经许可的支付服务,致使币安关闭其在新的加密货币业务。
网络与数据安全形势愈发严峻,各经济体持续加强规制。 全球黑客攻击向大规模、有组织的趋势发展,如勒索软件LockBit 2.0入侵全球11个国家的50多个组织;BlackMatter黑客组织宣布组建勒索病毒生态联盟,使黑客攻击呈现全链条协作趋势。日益猖獗的网络攻击活动,给各国带来巨大风险挑战,如美国约有4000万人 健康 数据被泄露;以色列约650万选民在线信息被泄露;阿根廷全国人口身份信息被泄露并出售。对此,各经济体不断推出网络安全保护新举措。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将“网络安全和数字威胁问题”确定为美国和全球安全的重中之重;参议院通过一项国土安全拨款法案,将网络安全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的预算提升30%至26.38亿美元。欧盟理事会宣布成立“欧洲网络安全工业、技术和研究能力中心”,以协调欧盟成员国的网络安全行动、共享威胁情报。俄罗斯修订《个人数据法》,禁止任何企业将数据传输给第三方。英国宣布组建国家网络部队总部,以对抗网络空间潜在对手。中国施行《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 汽车 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法规,强化信息安全法治保障。
元宇宙元年引发热潮,部分国家政府和大型 科技 企业纷纷入局。 美国Facebook公司改名为Meta,宣告以全新面貌迎接元宇宙,率先推出Horizon Worlds元宇宙体验空间;微软重点开辟面向协同办公的元宇宙业务;英伟达发布Omniverse元宇宙平台,为工程与艺术创作者提供协同作业基础设施。韩国首尔市政府发布《元宇宙首尔五年计划》,投资建设数字城市。日本多个加密资产公司成立民间团体性质的元宇宙协会, 探索 虚拟资产与现实的结合。巴巴多斯宣布在元宇宙平台Decentraland设立大使馆,暂定2022年1月启用。
科技 巨头监管成为各国政府要务,平台垄断、违禁内容泛滥等问题受到重点整治。 美国将网络平台监管纳入反恐范畴,认定在线平台在“将暴力思想带入主流 社会 ”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俄罗斯颁布一项联邦法律,要求在俄日活用户超过50万的外国互联网公司必须在俄设立办事处。日本经济产业省将亚马逊、谷歌、苹果3家美资公司以及雅虎日本、乐天2家日本公司指定为《有关提高特定数字平台透明性及公正性的法律》的适用对象。韩国国会通过《电气通信事业法》修正案,禁止苹果和谷歌等应用商店提供商强迫软件开发商使用其支付系统并收取高额佣金。
半导体行业经历“寒冬”,各经济体多措并举应对缺芯挑战。 据美国高盛公司的研究显示,对芯片投入超过产值1%的产业都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为此,美日韩等国提出多项激励政策,防范半导体供应链断裂等风险。美国发布《关键产品供应链百日审查报告》,为后续加强半导体领域投资、盟友合作、出口管制等提供政策依据;参议院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拟划拨520亿美元补贴美国本土芯片生产;德克萨斯州泰勒市宣布为韩国三星大幅度减免房产税以吸引其建厂。日本发布“半导体数字产业战略”,宣布拨款6000亿日元(约合52亿美元),支持中国台湾台积电、美国美光等企业在日建厂。韩国举行“K-半导体战略报告大会”,公布其半导体战略规划,计划未来10年投入510万亿韩元(约合4287亿美元)建设芯片制造基地。
人工智能技术多面开花,伦理与规范问题持续引发重视。 2021年,人工智能在基础研究、模式识别以及智能信息处理等具体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美国谷歌公司推出超级语言模型Switch Transformer。该模型拥有1.6万亿个参数,在自然语言处理能力上表现出色。Cerebras宣布研发出全球首个参数总量超人脑突触总数的人工智能集群,极大提高训练神经网络的速度。英伟达推出的GauGAN2人工智能系统,可根据文本描述合成风景图像。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实现超高像素3D点云合成成像,有望为虚拟现实等应用拓展边界。同时,人工智能的伦理与规范问题愈发受到政策制定者的重视。美国国防创新委员会发布“负责任人工智能指南”,确保构建公平、负责和透明的人工智能系统。欧盟发布《欧洲适应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监管框架》与《2021年人工智能协调计划》政策提案,寻求监管与发展的平衡。俄罗斯签署其首份人工智能道德规范,作为俄罗斯2017-2030年信息 社会 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英国发布《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以期“巩固在负责任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导地位”。
量子技术亮点频出,突破性成果涌现。 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等联合开发出256位量子模拟器,可模拟的量子态数量超太阳系中的原子数量;谷歌成功在“悬铃木”(Sycamore)量子计算机中实现纠错能力的指数级增长;IBM公司推出127位量子计算机Eagl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500千米量级现场光纤量子通信,刷新世界纪录;开发出“祖冲之二号”与“九章二号”量子计算机,在超导与光量子计算机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英国萨塞克斯大学通过量子传感器实现对人脑神经元的高精度检测。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实现纠缠光子无损检测,成功地两次检测到单个光子在光纤中的运动而不产生破坏。
世界信息领域2022年趋势展望
多国央行和企业推进数字货币测试,法定数字货币实用化进程加速。 韩国央行构建数字货币试验平台,并计划在2022年进入第二阶段试验。俄罗斯央行将于2022年测试“数字卢布”原型,并起草监管规范。日本央行启动数字货币发行试验,将在2022年审查CBDC功能的可用性;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瑞穗金融集团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团等70余家企业共同成立数字货币联盟,其数字货币DCJPY计划在2022年内流通。印度央行预计于2022财年第一季度启动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并检查相关技术是否去中心化、能否绕过中介机构。
半导体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先进制程竞争向精细化方向发展。 市场方面,受消费电子、 汽车 和云计算等多个行业需求膨胀影响,半导体经营活动愈发频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世界半导体统计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产值将达到5734亿美元,同比增长8.8%。德勤全球预测,2022年全球创投机构将向半导体初创公司投资超过60亿美元。美国咨询公司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22%。先进技术方面,芯片制程进一步微缩。美国英特尔公司发布的芯片制程工艺节点“20A”,或将在2025年实现全球领先。中国台湾台积电公司已开始3纳米测试晶圆试产工作,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进入量产及产能拉升阶段。韩国三星公司成功流片3纳米芯片,并开发出相关设计工具和技术,计划于2022年量产3纳米芯片,2025年量产2纳米芯片。IBM与三星公司合作推出垂直传输场效应晶体管(VTFET),在缩小芯片制程的同时,大幅降低芯片功耗。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联合日本东京电子和荷兰阿斯麦等公司制定路线图,计划在2027年量产1纳米芯片,2029年后量产0.7纳米芯片。
多经济体促进6G技术研发与合作,6G愿景和技术路线愈发明晰。 美国和韩国通过“美韩峰会”决定在6G领域达成研发合作,共同投资35亿美元,以形成专利与产业优势。欧盟在“地平线2020”框架下启动为期两年半的Hexa-X项目,以开发6G生态系统。日本总务省发布“超越5G”综合战略,期望提高6G市场份额;情报通信研究机构将投资200亿日元(约合1.77亿美元),拟在2022年推进官民共同研究;NTT公司计划通过IOWN技术平台与全球100家企业进行合作, 探索 光电融合等6G核心技术。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公布“6G研发实行计划”,拟在未来5年投入2200亿韩元(约合1.87亿美元),推动六大重点领域的十大战略技术研发。
各国加快布局量子技术,相关政策形成重要支撑。 美国国会提出《量子用户扩展法案》《量子网络基础设施法案》等多项量子信息科学法案,以提升美国在量子领域的领导力。法国宣布一项价值18亿欧元的量子技术5年投资计划,欲跻身“世界前三”。德国将斥资约20亿欧元在未来5年内开发量子计算机及相关应用技术,并大力建设慕尼黑“量子谷”。英国政府与IBM公司宣布一项为期5年、价值2.1亿英镑的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合作研究计划,以促进生命科学及制造业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俄罗斯表示其量子通信线路将在10-15年后投入商业运营,其原型已投入使用。澳大利亚宣布将量子信息技术列为对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9个技术领域之一,并划拨1亿澳元(约合7300万美元)的研发预算。
作者简介
唐乾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四室,三级分析员
研究方向:信息领域战略、技术和产业前沿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翟丽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四室,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信息领域战略、技术和产业前沿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H. 元宇宙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
元宇宙它就是指通过VR或者AR设备进入到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面去,然后人们可以在这一个虚拟的空间里面去进行自由的社交工作,或者其他的一些事情。元宇宙概念,它主要是指在股票市场里面那一些元宇宙相关的概念股。因为市场最近在对这一些概念,进行着热烈的炒作。但是也有一些声音是反对元宇宙的发展,他们认为元宇宙会把人们带偏。
一.元宇宙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个电影叫做《头号玩家》。元宇宙想要实现的愿望,就是类似于这一个电影的那一种情况。人们可以通过头戴式AR或者VR设备进入到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面,这个世界也就叫做元宇宙。在这一个世界里面它的东西都是具有价值的,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实现认证。就像是前一段时间某一些明星,他们去花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美元,去购买了一个nft头像,就是属于元宇宙资产。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I. 什么是元宇宙概念
所谓“元宇宙”,英文叫做Metaverse 是一个虚拟时空间的集合, 由一系列的增强现实(AR), 虚拟现实(VR) 和互联网(Internet)所组成。元宇宙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元宇宙是未来的虚拟世界(现在还不存在)。
元宇宙是一个29年前就被提出的概念,但是随着近几年吸纳了日臻成熟的 AI、游戏引擎、AR/VR、区块链等技术成果后,在A股市场上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元宇宙概念股)。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元宇宙市场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但是在目前,“元宇宙”仍停留在概念炒作阶段,我们需要仔细分辨,不建议盲目炒作。
Roblox给出的定义,包含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和文明。要素众多,每个要素背后,还有一连串的解释。总之,一句话说不清楚,这也恰恰说明这一概念的模糊性。通过对元宇宙构思和概念的“考古”,可以从时空性、真实性、独立性、连接性四个方面去交叉定义元宇宙。从时空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空间维度上虚拟而时间维度上真实的数字世界;从真实性来看,元宇宙中既有现实世界的数字化复制物,也有虚拟世界的创造物;从独立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与外部真实世界既紧密相连,又高度独立的平行空间;从连接性来看,元宇宙是一个把网络、硬件终端和用户囊括进来的一个永续的、广覆盖的虚拟现实系统。 准确地说,元宇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更像是一个经典概念的重生,是在扩展现实(XR)、区块链、云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下的概念具化。
10月13日,全国第一家元宇宙协会机构——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元宇宙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据元宇宙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介绍,元宇宙工作委员会由“产学研用金服”等近70家机构发起,得到了包括文化、智慧、乡村振兴、智能制造、VR、人工智能等十几个领域的机构与协会的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9日,尚处于筹备期的元宇宙工作委员会就进行了《元宇宙第一课50位专家》线上元宇宙普及工作;在10月17日,在中国电博会上,中国元宇宙第一个城市加速基地——杭州正式启动,并在深圳、杭州启动工作会,据悉,元宇宙委员会由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秘书处对该工作委员会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日电(记者韩婕) 随着5G、大数据、AI等技术的发展,虚拟与现实结合似乎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而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形态元宇宙也被推倒了风口上。业内专家在近日举办的全国元宇宙+工程大会暨中国民协元宇宙工作委员会揭牌仪式上表示,未来元宇宙的普及,将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加速深度融合,各类技术价值也将在赋能实体产业中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