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布道神器
⑴ 中国比特币首富都有哪些
1、李笑来,“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2001年~2008年就职新东方教育集团,08年8月创立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的一次契机,李笑来从网络上获知关于比特币的消息,自此凭借其卓越的投资大脑,于2013年创立比特基金,专注用互联网、比特币相关领域的天使投资。
2、吴忌寒,中国纳闷币圈最有权势的人,他创建了比特币大陆,其产品是比特币挖矿矿机,风靡全球。他拥有三个矿池:BTC.com,ConnectBTC和AntPool,占据全球算力约30%(要知道51%的算力攻击就可以颠覆比特币系统,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宝剑高悬,泰山压顶),对于比特币走向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2011年底,吴忌寒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把中本聪的比特币创世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翻译成了中文,因此被称为是“比特币的布道者。2018年11月13日,吴忌寒入选《2018胡稿唯润区块链富豪榜》,以165亿元人民币财富宏茄睁排名第2
3、沈波,国内首家专注投资区块链技术相关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中国规模最大的区块链投资基金——分布式资本的合伙人,2017年11月份,分布式资本已经在全球投资了近50家区块链初创公司,投资总额达5000万美元。而这家机构的顾问(前合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才创业者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最初身为Invictus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的创始人(比特股的创始团队),背靠万象集团,实力雄厚。此人行事低调,属于区块链投资圈的顶尖人物。2018年11月13日,沈波入选《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以70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5。(与李笑来并列第5)
4、詹克团,比特币大陆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晌敬帆院,被称为比特大陆的“技术大脑”,拥有近15年集成电路行业的管理及营运经验。他在2001年获得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他曾在6个蔽岁月时间就开发出比特宴雹币第一代矿机,能效远超同行,打下了比特大陆的业界基础。2018年11月13日,李笑来入选《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以295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1。
⑵ 什么是派币
派币,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存在,号称是可在手机上“挖矿”的加密数字货币。 据派币中文布道者官网介绍,派币由斯坦福大学博士团队打造,是给普通人的一次赚钱机会。 相对于挖比特币需要足够多的矿机,挖派币的方式堪称币圈最简单。
派币的几点认知
1)向全球发出邀请,招聘区块链人才,已聘5人,主要用于建设生态,这是其它币种都没有做到的,也没办法做到,如接商城,比特币一接商城就会网速卡死,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Pi币力争在现在的测试网上完成测试,再上主网,这需要时间,资金,技术的投入。
2)通过十年的发展,区块链时代已经到来,技术也已成熟,Pi币是能应用于实际的第一个区块链,PNM也将是全球第一个区块链商城,像淘宝一样的,已建设一年半了,即将对接Pi App,马云因为淘宝成为中国首富,Pi币创始人很可能会因为Pi币而成功。
3)Pi币商城和淘宝不同的是:淘宝使用现金购买商品,PNM使用Pi币购买(要购物的人先买Pi币再购物)。
还有淘宝的利润马云赚了,Pi币商城的利润体现在Pi币价格上,让持币者共同分红。
创始人靠拥有Pi币20%的币量(白皮书明确规定的)赚钱,而矿工是创始人的推广者(相当业务员),我们拥有多少币,这就是我们的筹码(业绩)。
实际上这已经相当是一个自然上市的股票,你想要有股权,就现在挖Pi币或者将来买Pi币。
4)Pi币项目方为了20%的币能升值而努力建设生态(建商城,接程序,服务器等已投入4000多万元了),我们为了拥有更多币而不断推广。
这就是有钱出钱,无钱出力的一个全球生意。看似平静的Pi币项目,在斯旦福大学三位教授的带领下,全球200多个国家的推广者层出不穷,奋斗在每一个日日夜夜,电视台,直播室,报纸,公众号无处不在,谷歌浏览器Pi币信息搜索量居全球第一热度,你还担心不成功?
5)实际上,时至今天,创业做生意,不一定要有实体店,也不一定要看得见的东西才叫上班,才叫工作,淘宝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靠一种眼光,靠一个平台,适合一个时势就可以了,马云自己什么产品都没有,已经成为中国首富。
6)Pi币的全球购商城接了Pi币app之后,代购这个行业将大受影响,购买者可以直接购买Pi币直接在全球买产品,减去中间的代购利润,又有谁愿意高价托人代购呢?
7)等到易物稳定了币价,Pi币支付系统会上线,你只要把现金买成Pi币,到哪个国家就可以卖出Pi币而取出当地的现金,减去兑港币兑美元的这个环节和减去兑币的手续费。
⑶ 暴涨十万倍!国内首个单价突破100万元的数字货币诞生!但是风险紧随其后!
听说盘古社区的拳头币FIST的价格已经突破了100万人民币,这简直不可思议。我查了一下,确实如此。这个价格换算成人民币是1483046元,差不多就是150万人民币。这个价格在数字货币界绝对是史无前例的,没有任何其他数字货币曾经达到过这样的水平。FIST是盘古社区推广起来的,所以它已经成为第一个在单价上突破百万的国内数字货币,这绝对是一个传奇。
虽然我不参与这个项目,也不在这个社区,大部分信息都是从朋友那里听说的,但我想分享一下这个项目和社区的一些情况。盘古社区成立于2020年10月22日,由一群区块链行业资深人士组成,立志打造全球最大的DeFi领域国际化分布式自治社区,为所有人免费普及真实的DeFi相关知识。这个社区目前是领域中最专业、共识最强的社区,他们通过布局区块链DeFi赛道,致力于改变区块链乱象,引领区块链未来,帮助百万梦想者圆梦。
FIST拳头币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旨在打造一个真正去中心化且高度自治的数字货币,把权利交还给参与者,共同通过DeFi理念推动生态发展。参与者可以通过五种方式盈利。FIST拳头币没有庄家,没有上下级关系,没有推荐奖励,这一点在数字货币圈子里是相当罕见的。
为什么盘古社区能够做到这么大,FIST能够涨到这么高的价格呢?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理念吸引人,人人坐庄,市值共享,而社区则是免费布道,免费讲解分享defi类数字货币知识。其次是有了赚钱效应,无限放大,代币发行总量很小,只有10000枚,早期只需要几美金就可以兑换,有玩家通过300块兑换了十几个代币,现在价值千万。再次,当前行业内其他项目都在走下坡路,FIL挖矿被国家打击,市面上大部分韭菜都没有项目可做,盘古社区的项目能够坚持下来,自然引来活水。此外,DAO概念在全球开始火爆,而FIST拳头币早在一年前就是DAO去中心化自治的代币,被DAO趋势的风吹起来。
然而,随着价格的上涨,质疑声也越来越多。盘古社区的初创团队共有六人,包括莫大、上图中的另外两位以及吴富强祥和冯海春。据公众号韭中韭报道,莫大等核心团体持有7989枚FIST,占总量的79.89%,外围代币数量仅占20%左右。这说明他们随时可以卖光跑路,FIST实际上还是由他们决定价格,他们仍然是那个高举镰刀的人!
另外,根据另一个defi项目暴雷跑路的报告,这类defi项目还存在另一个风险,即安插后门,时机成熟后卷走所有财产。最近安徽警方破获了一个利用区块链技术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虚拟货币数据的案件,涉案价值约5000万元人民币。这个案件中的项目与FIST性质相似。虽然FIST自称没有庄家,但部署在波场智能链上这个动作需要有人执行,盘古社区提供的解释并不充分。随着FIST上涨,接连发行了奥斯卡osk、NFT卡片和FISTwap去中心化交易,如果没有技术人员部署这些合约和交易所,这些东西是如何出现的?无利不起早,我们参与项目都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做公益。
总之,FIST的价格在上涨,但其背后的模式和风险也不容忽视。在数字货币领域,没有永恒的项目,只有赚钱的机会。保持警惕,赚了就走,不留恋,才是正确的态度。永远记住一句话:我们来这里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接盘其他人的理念。
⑷ 波场公链神盟社区是骗局吗
是骗局。
神盟社区是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打造的智能合约,主打全球增量用户市场,专业孵化百倍币,致力于让币圈的人无一人亏钱。但不亏钱是不太可能的,谨慎为好。
经天眼查查询这个平台没有正规公司,到时候平台倒闭投诉都没地方投诉,千万不要相信。
神盟社区HXB(火星)宣传的10大亮点:1.随进随出,无损挖矿不用投资只是资产换一个地方存放而已,挖矿的TKB还有百倍空间。
2.全年365天24小时随时变现。
3.布道有百分之10以上挖矿收益,人人受益。
4.体验感超强,分分秒秒钟都能看到自已纯利润收入,只要老母鸡一直在天天都有现金流,可以一直挖。
5.没有门槛,让所有草根难民跟神盟一起翻身。
6.智能合约写死。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7.增值保值功能智能量化赚取手续费+买卖差价。
8.极致通缩销毁,3个月后,增值10倍+。
9.TRX暴涨带来的暴富机会。
10.学习真正的DEFI本领,迎接未来。
⑸ 朋友拉我买UBank(UBEX优贝迪是传销吗
近年来币圈的项目不断增多,靠谱的项目并不多,模式都是类似传销,但是这是正常现象,因为每个币的成长都需要会员量,中肯的说,ubank是其中比较好的项目,不但有自己的主网,本身还是一个交易所,属于通证支付领域的区块链项目,请采纳,谢谢
⑹ 虚拟货币钱包哪个最好2020年十大虚拟货币钱包一览
2020年6月中旬,比特币钱包数量超过5000万,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金融概念,也正是因为虚拟货币钱包数量越来越受欢迎,各种虚拟货币钱包也开始层出不穷,很多投资者在选择虚拟货币钱包时都会产生了、同样的纠结疑虑,选择哪款数字钱包,那么,市面上的虚拟货币钱包到底哪个最好呢?下面币圈子小编给大家汇总了2020年十大虚拟货币钱包,以供投资者参考。
2020年十大虚拟货币钱包一览
1.Ledger钱包
Ledger钱包(https://.ledger.com)易用性一般,安全性较高,属于硬件钱包。
比特币硬件钱包制造商Ledger是数字货币安全领域技术领先的公司之一,能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值得信赖的硬件。2015年,Ledger在种子轮融资中筹集到了130万欧元(约150万美元)。2016年,Leger采用TEE(可信执行环境)和HSM(硬件安全模块)解决方案在B2B市场创建了自己的操作环境。
2.Trezor
Trezor(https://.trezor.io/)易用性一般,安全性较高,属于硬件钱包。
Trezor 是一个硬件钱包,它具有高安全性,同时又不会以牺牲方便性为代价。Trezor可以通过USB连接电脑并签署比特币交易,不需要允许计算机访问私人信息。与冷储存(cold storage)不同,TREZOR在连接到一个在线设备时是可以实现交易的。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使用不安全的电脑的时候,使用比特币都是十分安全的。
3.kcash
kcash(https://.kcash.com)易用性一般,安全性一般,属于手机钱包。
Kcash数字货币钱包(以下简称 Kcash)是一款打通数字货币和实体世界的钱包应用,旨在解决用户管理多种数字货币的不便、兑换交易过程繁杂、价值传输不畅、区块链性能不足以及应用场景不足的问题,Kcash拥有独有的跨链和跨合约技术,并结合自有的高性能公链为数字货币领域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促进数字货币的应用与发展。
4.币信
币信(https://bixin.com/)易用性较易,安全性一般,属于手机、电脑钱包。
币信于2014年创办,前身为HaoBTC钱包,于2017年2月品牌全面升级为币信,现隶属于香港币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币信团队成员毕业于中科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高等院校,曾就职于网络、微软、今日头条等科技公司。现在团队汇聚国内最早比特币投资者、比特币早期布道者、比特币底层代码贡献者等等,是一支比特币信徒团队。币信App作为国内首个比特币移动社交平台,以人为中心,以社交化的方式实现信息沟通和价值传递,轻松玩转比特币,自由而有序。真实丰富的社区,至简极致的工具,使币信成为更多人全新的生活方式,目前币信已聚集了国内数万比特币活跃投资者。
5.BitGo
BitGo易用性一般,安全性中等,属于电脑钱包。
BitGo是一种高安全性多签名钱包,它保护着你的比特币不会被偷和丢失。您完全自己维护着钱包;BitGo不可以花费或冻结资金。多个BitGo钱包也是容易使用的,并且提供高级安全特性,例如消费限制与多用户访问。
6.KeepKey
KeepKey易用性较高,安全性中等,属于硬件钱包。
KeepKey是一个硬件钱包,保护你的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资产,免受黑客和小偷的侵害。KeepKey钱包支持多币种的硬件钱包,目前被Shapeshift收购。KeepKey采用独特的恢复机制,使用起来更加安全。这个机制让使用者只需要用12个单词就可以恢复。额外的安全机制意味着使用者不需要在设备上储存私匙。他们可以恢复他们的私匙和交易,接着在设备上消除记录。这是当前储存比特币最安全的方法。
7.WOOKONG
WOOKONG易用性较高,安全性较高,属于硬件钱包。
WOOKONG是结合高强度的密码学算法与高等级金融安全硬件方案,顺势推出的专业级加密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 (专利号: ZL201710884108.5),拥有比多重签名钱包、冷钱包更高的安全性。主要服务对象: 相比普通硬件冷钱包、多重签名钱包有更高安全级别需求的金融机构、交易所、团队等。
8.Coinbase
Coinbase(https://wallet.coinbase.com)易用性较易,安全性中等,属于手机、电脑钱包。
Coinbase钱包,Coinbase Wallet是由Toshi钱包更忙而来,Coinbase Wallet正在重新定义用户所期待的加密钱包。这不仅仅是一种访问加密货币的工具,你可以将其视为探索分散式网络的一个立足点。通过Coinbase Wallet,你可以:管理ETH和所有您的ECR-20货币(很快将支持BTC,BCH和LTC);接收空投和ICO货币;购买和存储加密货币(不可替换货币,但可在游戏中使用这些货币,或者在市场上交易);可在任何地方与任何人进行无手续费的货币交易;通过大众分散交易所或代理方以买卖货币;可访问任何第三方dapps,通过进行验证、执行服务或完成任务来实现区块链中的他人借贷或贷款到赚取加密货币等等功能。
9.imToken
imToken(https://token.im/)易用性较易,安全性中等,属于手机钱包
imToken钱包作为专业数字资产钱包,安全放心、简单易用;支持多链、多币种管理与兑换,让区块链技术更好地融入你的生活。imToken愿景是让经济激励一致,让隐私不可侵犯,让价值自由流动。
imToken近期已获得IDG资本1000 万美元的A轮投资。imToken创始人兼CEO何斌表示,本轮融资将会支持imToken 的海外市场发展,同时也将支持更多技术人才的储备。
10.AToken
AToken(https://.atoken.com/)易用性较易,安全性中等,属于手机钱包。
AToken移动端数字货币钱包轻便安全,支持19个币种跨链互换。旨在为广大数字货币用户提供更轻便、更安全、更多币种的多维度服务,旨在打造数字资产存储类APP领跑者。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虚拟货币钱包哪个最好能够做到心里有数了。其实在选择虚拟货币钱包时,需要看的就是虚拟货币钱包的安全性,安全性越高,虚拟货币钱包对于投资者来说约好,所以一般来说,硬盘钱包相对来说比手机钱包,电脑钱包更安全。
⑺ 哪些人在玩区块链
我有几个朋友都在玩区块链,那东西靠谱吗?区块链也算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而且也是很多的人都特别关注区块链的,区块链能够获得很多人的喜爱,而且也能够获得很多人的投资,很多人都特别想要投资区块链,而且也希望能够通过投资区块链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回报。
有很多想要投资区块链的人,可能不一定了解区块链,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去运作区块链,如果因为身边的人都投资区块链而自己也去投资的话,可能会使得自己有比较大的亏损。有的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有几个朋友都在玩区块链,那东西靠谱吗?其实我认为区块链不一定靠谱,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区块链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
我之所以认为区块链不一定靠谱,也是因为我认为区块链容易受到市场的影响,当市场的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区块链的价值可能会有所下降,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尽快的恢复,如果有一些人因为区块链的价值进行投资的话,可能会有比较大的亏损,而且也可能会血本无归。
二、区块链易受到资本的操纵。
在我看来,我认为区块链比较容易受到资本的操纵,因为大多数的资本家可能都希望通过操纵区块链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且也希望自己能够掌握区块链的主动权,这样的话,就能够占领更多的市场,也能够获得更多的优势,而这就会使得区块链不太靠谱。
三、区块链的价值波动比较大。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就是区块链的价值是会有比较大的波动的,而且也不一定能够有比较长远的发展,如果我们一直针对区块链进行投资的话,很可能会使的我们的资本变得越来越少,而且也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币圈有哪些人
像中本聪,V神,李笑来,吴忌寒,沈波,BM,达鸿飞等人。
中本聪:比特币创始人,币圈最神秘的人,V神:天才青年,以太坊创始人,智能合约、区块链2.0时代的缔造者,李笑来自称中国比特币首富硬币资本联合创始人,吴忌寒:比特大陆创始人,掌管着最强大的算力,沈波:分布式资本合伙人,原比特股创始团队,BM:bts和eos创始人,EOS被认为区块链3.0,达鸿飞:小蚁ceoonchain分布科技CEO。
币圈就是指一拨专注于炒加密数字货币,甚至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筹资(简称ICO)的人群,业界俗称”币圈”,币单指数字货币,这包括BTC、ETH、EOS等。而圈,就是交易圈、朋友圈、交际圈,关于数字货币的发行、交易、炒作、以及相关的一切都算是币圈。
中国挖pi币的十大名人1、李笑来,“中国比特币首富”,著名天使投资人,2001年~2008年就职新东方教育集团,08年8月创立艾德睿智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2011年的一次契机,李笑来从网络上获知关于比特币的消息,自此凭借其卓越的投资大脑,于2013年创立比特基金,专注用互联网、比特币相关领域的天使投资。
2、吴忌寒,中国币圈最有权势的人,他创建了比特币大陆,其产品是比特币挖矿矿机,风靡全球。他拥有三个矿池:BTC.com,ConnectBTC和AntPool,占据全球算力约30%(要知道51%的算力攻击就可以颠覆比特币系统,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宝剑高悬,泰山压顶),对于比特币走向拥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2011年底,吴忌寒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把中本聪的比特币创世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翻译成了中文,因此被称为是“比特币的布道者。2018年11月13日,吴忌寒入选《2018胡稿唯润区块链富豪榜》,以165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2
3、沈波,国内首家专注投资区块链技术相关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以及中国规模最大的区块链投资基金——分布式资本的合伙人,2017年11月份,分布式资本已经在全球投资了近50家区块链初创公司,投资总额达5000万美元。而这家机构的顾问(前合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天才创业者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Buterin。最初身为的创始人(比特股的创始团队),背靠万象集团,实力雄厚。此人行事低调,属于区块链投资圈的顶尖人物。2018年11月13日,沈波入选《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以70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5。(与李笑来并列第5)
4、詹克团,比特币大陆联合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晌敬帆院,被称为比特大陆的“技术大脑”,拥有近15年集成电路行业的管理及营运经验。他在2001年获得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他曾在6个月时间就开发出比特宴雹币第一代矿机,能效远超同行,打下了比特大陆的业界基础。2018年11月13日,李笑来入选《2018胡润区块链富豪榜》,以295亿元人民币财富排名第1。
区块链游戏是什么,身边有不少人都在玩区块链游戏?区块链游戏就是区块链+游戏,在这个世界中没有固定的游戏规则,没有固定的游戏目标,一切都是开放的,玩家可以通过高自由度的探索、战斗、经营来获得游戏货币,货币一方面可以用来经营自己的领地创建各种建筑来获得收益,另外一方面用户可以将游戏货币转化成为真实的财富。我最近在玩的明日世界tmoland就是这样的~~
什么人会用比特币使用比特币的4类人群1、关于比特币使用者的设想,有很多:古怪的人、爱幻想的人、令人讨厌的人、不法分子、理想主义者等等等。
从某些方面来说,上述几类人与比特币的真实使用者理论上相似,但实际却有不同。其实,弄清楚比特币使用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利用搜索引擎,正如Yelowitz和Wilson此前试验的那样,当然,效果并不是很好。
尽管上述二人的方法并不那么完美,但还是从广义上确定了四类人群:计算机编程爱好者、投机性投资者、自由主义者和犯罪分子。
这样的分类与大家想象中的比特币使用者的形象还算吻合,同时与2013年的一份关于1000个比特币使用者的调查报告结果非常接近。该份报告显示,比特币使用者是一群平均年龄在32岁的男性自由主义者。
2、至于为何将其分为这4类,原因如下:
计算机编程爱好者,追求挖矿带来的丰厚回报。
投机性投资者,追求高频波动性下的炒作。
自由主义者,追求一种无监管的状态。
犯罪分子,偏爱其隐匿性。
自由主义者在比特币的非学术性文献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因为该类文献的主题就是凭借科技的潜能去改变现有的社会和经济秩序(egKelly,2015;CaseyandVigna,2015)。
主要谈及投机者一书提到,他们的目光集中在比特币具有潜在的投资性(Wilcox,2014)。计算机编程爱好者是Swan(2015)和Antonopoulos(2015)关注的对象,二者分别热衷于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
⑻ 币圈故事会:比特币布道者-“矿霸”吴忌寒
人天生就在“逆天而行”,我们微小若尘埃,却要与宇宙对抗。
他,是北大高材生、2018年胡润80白手起家富豪榜第七名,国内比特币布道者——吴忌寒。在为区块链书籍作序时,他写道:“人天生就在‘逆天而行’,我们微小若尘埃,却要与宇宙对抗。”
一、北大才子立志成为投资人
吴忌寒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成绩优异,志向远大。他立志成为一名投资人。在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还非常努力。200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获得了经济学与心理学双学位。
二、从风险投资人转向比特币
毕业后,吴忌寒成为华兴资本的风险投资人,向着儿时的理想更近了一步。2011年,他发现了比特币,被其“去中心化”、“非政府发行”等特点深深吸引。他研究比特币底层技术逻辑,判断比特币未来要么归零要么上涨数百倍。
他用10万元投资比特币,当时比特币价格约为10美元1个,现价值约61000美元,增值6100倍。吴忌寒在Bitcointalk论坛担任版主,结识了ID为“长铗”的人,后来了解到他是南宁国土资源规划院的公务员兼科幻小说家。
三、孤注一掷:全部身家投资研发ASIC矿机
2012年,吴忌寒看到烤猫在Bitcointalk论坛上发布需要100万元研发ASIC矿机的消息。他投资了这场豪赌,赌对了。2012年12月,性能超强的烤猫矿机面世,吴忌寒成了千万富翁。
2013年,烤猫的矿场垄断了比特币40%多的算力,一度引起社区恐慌。后来烤猫保留了20%的算力,其余全部卖出。高峰时,烤猫矿场一个月挖出4万多枚比特币,让吴忌寒成为一代矿霸。
四、“矿霸”的诞生
吴忌寒与长铗合作,创立了比特币圈最早的资讯网站巴比特。吴忌寒将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翻译为中文,成为比特币圈流传最广的译本。随后,他与詹克团合作,创办比特大陆,投入挖矿事业。
2013年11月11日,比特大陆的第一代蚂蚁矿机S1面世,迅速抢占市场。然而,比特币价格在2014年因政策影响大幅下跌,比特大陆在2014年迭代了4代矿机。
五、“矿霸”算力大决战
2017年,吴忌寒启动比特币现金项目,让比特币现金成为数字加密货币市场的第四大币种。然而,与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的方案背道而驰,让美国开发团队愤怒,并将吴忌寒称为恐怖分子。虽然吴忌寒的挑战未能成功,但他名震全球。
六、内斗与变革
然而,风光背后是危机。新芯片研发艰难,杨作兴自立门户后,比特大陆经历了多次芯片流产。詹克团将大量资源投入AI领域,与吴忌寒发生分歧。2018年底,吴忌寒与詹克团达成一致,比特大陆裁员,缩减至1000多人。
2019年,杨作兴的蚂蚁矿机蚕食市场份额,比特大陆从矿机霸主跌落。詹克团被吴忌寒解职,两人爆发激烈内斗。2021年1月,吴忌寒黯然离开比特大陆,2021年2月,他将国内矿池出售给500.com,专注海外矿场和比特小鹿。
⑼ 为什么说虚拟币是区块链存在的唯一意义
为什么说虚拟币是区块链存在的唯一意义
区块链已经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名词了,有人甚至断言,未来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将以区块链为基石。但若问区块链究竟是个什么技术,各路“专家”的解释可谓语焉不详:有些堆砌常人不可理解的术语,有些大谈其潜在应用,有些干脆冠之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至于区块链的本质,大家终究还是不甚了了。
之所以闪烁其词,原因并不难猜。就功能而言,区块链无非是一个特殊方式加密的公共数据库,这种毫不性感的概念是没法用来炒作的。当然,区块链吸睛如斯,其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如其功能般缺乏营养。要把它讲清楚,我们需要了解大量技术本体以外的信息,而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币。
区块链的痛点
放在五年前,世上并无太多人知道什么是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这个系统以数据块(block)的形式进行传输,并以末端追加的方式将数据块连成链状(chain),因而得名区块链(blockchain)。从技术层面看,区块链和之前存在的IT技术之间没有显著的壁垒,并无革新性的进步;但从价值观层面看,它们则有根本性的不同——以前所有的技术都旨在提高效率,而区块链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鉴于比特币是区块链标志性的存在,我们不妨拿它作为样本。
比特币体系内的每一笔交易记账都在全网范围内由无数个用户验证,验证通过后,该次交易才能成立。而第一个成功记账的用户可以得到一定量的比特币奖励。这个信息处理过程俗称“挖矿”。目前比特币系统的活跃用户数约500万人,2017年全年处理量约3000万笔交易。3000万笔是个什么体量呢?2017年11月11日这一天时间里支付宝完成了14.8亿笔交易,约为比特币全年交易量的50倍。
这个差距并不说明太大问题。毕竟比特币的用户数远低于支付宝,应用场景也远少于支付宝,所以交易量有数量级的差别并不奇怪。真正说明问题的,是支持这3000万笔交易所消耗的电量:外媒Digiconomist公布,2017年比特币系统消耗的电能达到了300亿度,占全球耗电量的0.13%,超过数十个国家的全国年用电量。换言之,处理一笔交易,比特币系统平均需要消耗1000度电;以我国居民电价计,相当于每个活跃用户人均承担电费3000元。如此匪夷所思的耗电量意味着巨大的算力配置,这与其渺小的处理功能形成了强烈反差。
“去中心化”的低效,不只体现在算力,还体现在数据存储。
继续以比特币为例,众所周知,比特币(区块链技术)要求用户分布式储存公共账本。其背后的逻辑很奇葩:“去中心化”理念认为中心账本的管理者会作假,故账本的存储必须公共化。目前完整的比特币公共账本大小已经超过150GB,并以每年数十GB的速度快速递增——仅仅为了支持500万用户每年3000万笔交易。如果有朝一日其处理量与目前的支付宝比肩,那每年比特币账本的大小将增加超过500TB。这相当于把支付宝服务器的存储数据在所有用户的个人电脑上进行备份,其荒谬性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比特币系统现在允许用户存储不完整的公共账本,即“轻钱包”,但其交易验证仍然依赖网络上其他人的完整账本。我们试想,当公共账本大到绝大多数人都无力完整存储的时候,仅剩的那些完整用户节点不就又成了中心账本吗?
把视野延伸到虚拟币以外的区块链应用(如果存在的话),公共账本需要记录的将不仅仅是纯数字的交易金额,还可能是每一辆车的保险信息、每一个人的信用信息,这些多维度的数据若也要“去中心化”存储在每个用户的终端上,那我们需要的将是天文数字级的存储空间。短时间内,这将是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从哲学高度讲,科学的本质是怀疑,宗教的本质是相信。区块链作为科技范畴内的概念,是如何让众人无视诸多悖论、沦为其信徒的呢?答案当然也离不开比特币,这个现世的造富奇迹。
比特币的哲学
不知从何时起,大佬们开始刻意把比特币和区块链作为两个概念割裂开来,众口一词称比特币只是区块链的应用之一。
其中的动机是多样的。
但凡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比特币不可能成为正常经济体的通行货币。它自带通缩属性,无视货币政策,与现代经济理论八字不合。更重要的原因是,它所挑战的信用货币,实在是过于强大了。全世界除了少数几个失败国家,清一色都是基于政府信用发行货币的。信用货币之所以也被称为法币,是因为绝大多数国家都用法律明确规定,本国货币为国内流通领域“必须接受”的一般等价物。通过这种方式,国家确保信用货币不被拒绝,也同时保证了货币持有人的权利不受侵害。换言之,信用货币并不是凭空发行的,它背后有政府信用背书,有国家机器撑腰。
而比特币的发行机制(也就是挖矿),其用意就是把政府的货币集权“去中心化”,背后则是对政府存在之合理性的质疑。
前面已经提到过,“去中心化”的逻辑出发点是对中心化机构的不信任。比特币原教旨信徒之所以选择用“机器共识”来代替“制度共识”,根本上的理由是认为政府主导的货币发行制度无法体现公平正义——通胀、贫富不均——这些比特币试图解决的问题,无不指向建制。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低效的共识机制也就有了“效率换公平”的哲学意义。
如果技术的进步终将让损失的效率忽略不计,那是否意味着“不值得信任的”中心化机构就无需存在呢?
这是一个危险的问题,好在我们暂时不必作答——因为比特币的“公平化”尝试已经基本失败了。
比特币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比特币参与者在同一时期能大致机会均等地获得比特币。为此设计了一个相当精巧而理想化的区块链算法,也就是所谓的PoW(ProofofWork,工作量证明)机制。通过穷举随机数变量,第一个得到特定要求哈希函数值(Hash)的用户将有权记账该轮交易,并获得对应的比特币奖励。基于PoW机制,每个用户获得比特币的概率直接由他贡献的算力决定,投入越多,回报越多,看似合情合理。
当然,事情没那么简单。
一方面,比特币的PoW是极其耗能的,每次生成随机数获得特定要求哈希值的预期概率是1/62^18(不到亿亿亿亿分之一),所以全体设备需要海量的穷举运算才能决出记账权。比特币高昂的运行成本极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这个“公平”的激励机制。
另一方面,比特币设计者对算力分布做出了严重误判。他本以为用户会老老实实用CPU运行挖矿程序,而受限于CPU的核心个数和成本,单一用户不太可能集中太多算力。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从GPU到矿机,再到大型矿坑,一个旨在去中心化的系统已经近乎寡头化。
比特币之所以会严重背离其理念,原因其实并不偶然。
规模化的生产给“矿业巨头”带来了诸多好处:更强的电费议价能力,更高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更低的综合人力成本,更薄的研发摊销成本。即便是比特币这样的虚拟产品,其生产过程终究还是符合边际成本递减这一朴素的经济学规律,这便是中心化存在的必然性。从自然科学角度看,类似的结论同样成立:一盘散沙的个体是熵值最高的状态,而高熵意味着无能。
有些人认为,是PoW扭曲了比特币理念,降低了效率,诱发了算力竞争,把它废止了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于是他们设计了PoS、DPoS等新的激励机制。依我愚见,这些努力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在“效率”和“公平”这个跷跷板上,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甚至不可能满足大多数人。
说得再玄一点:任何一种虚拟币激励机制都是一套经济制度——“死的制度”不可能保证一个动态经济体系稳定运转,只有“活的人”可以。
脱币化的困境
由于比特币的种种问题,圈内的有识之士意识到,继续把区块链和比特币绑定在一起,必将一损俱损,以“技术无罪”的名义切割关系已是当务之急。这不单是应时势,更是遂人愿:比特币的影响已经过于深远,若不把区块链解放出来,后来者的致富空间将被压榨殆尽。
然而,区块链真的可能脱币化吗?
很多不明真相的普通人,甚至一些知名投资者都觉得“真实,不可篡改”的区块链单凭技术本身便存在无限的价值。
对此我要说,这中间误会太大了。
比如银行间结算,即便区块链系统成功完成了记账操作,但某无赖银行拒绝对外打款,区块链能代替法律、保证对手银行权利不受侵害吗?再如产品防伪,即便二维码全程无误,但卖家第一时间在盒子里装的就是次品,区块链能施展魔法、让顾客顺利收到正品吗?事实上,区块链的“真实,不可篡改”,充其量只能作用于虚拟信息,它的触角根本伸不到现实世界。
然而,现在这些概念正被有意无意地滥用。负责任地说,大部分号称前景远大的区块链应用,完全是基于“真实,不可篡改”字面意思的臆想,提出这些应用的人并不理解区块链技术本身,他们找到的只是一些以“真实性”为痛点的应用场景而已——而此类场景当然是无处不在的。然而,最后所有人都会发现,即便克服了低效冗余安全性等众多难题,想象中的区块链需求依旧不会出现。
因为这很大程度上不是个技术问题,而是个经济问题。
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设计意味着系统运行成本会被分摊到每个用户头上,但理性人的天性从来都不是共享和奉献,而是搭便车。以比特币为例,且不讲矿机之类的硬件投资,仅是电费一项,活跃用户人均就要支付每年3000元人民币。如果区块链应用不产生切实的个体收益,就不会有自发的参与者,即便勉强参与了,其可靠性亦会存疑。所以,区块链的商业应用断不能和激励机制脱钩。
说得更深入点,区块链的共识,并不单单是技术上的公共账本共识,更是对区块链价值介质的共识。比如在比特币系统里,如果没有激励机制,抑或比特币一文不值,那就不会有人提供算力,就不会有人提供存储空间,就不会有人传教布道——比特币本身就是系统的价值,理念和技术都只是美好的故事。
现在媒体报道的各种区块链应用,总结起来无非两种:要么就是借题材炒作,在中心化机构的交易中强行套用区块链算法;要么就是纯粹的“展望”,丝毫不考虑实现的方式和难度。出于某些原因,这些媒体在鼓吹区块链的过程中达成了奇妙的默契,绝口不提虚拟币,这对大家产生了严重误导,以为区块链只是一个纯粹的网络技术。事实上,如果确有名副其实的区块链生态出现,那白皮书最后图穷匕见的,必定是虚拟币。
据此,我们不妨重新审视下虚拟币和区块链的关系。
圈内有个说法,称“区块链为本,虚拟币为用”,此话的真伪甚是难辨。
挑明了说,区块链的本质是虚拟币为了建立“公平激励机制”而创造的特定算法,所谓的“区块链为本,虚拟币为用”无异于买椟还珠。在此我们大可断言,一旦失去虚拟币这个灵魂,区块链就不存在价值。
这个论点或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但逻辑上并无太多不妥。
所谓“产生价值”,无非三个标准:创造需求,降低成本,重塑公平。从成本看,区块链之于中心化可谓毫无优势;从公平看,宏大的比特币社会实验已然揭开分晓。那么唯一留有悬念的,就是区块链是否“创造需求”了。
这时候币圈人可以跳出来斩钉截铁说,当然有需求,你看这风起云涌的ICO!
ICO的狂欢
ICO,全称InitialCoinOffering,即首次代币发行。简而言之就是把早期项目的特定虚拟币,以比特币等通用虚拟币作价,向公众发售份额的众筹融资行为。所谓的“早期项目”有多早呢?组一个团队再写一个白皮书就够了。如果有闲工夫,顺便做个PPT那算是相当勤奋了。至于尽职调查、财务分析,那都完全不需要,因为大部分项目一分钱营业收入都没有。
“特定虚拟币”这个称呼略有点不专业,在币圈通行的叫法应是token,高雅点的翻译叫“通证”。在白皮书里,项目团队会画出各种大饼,告诉你将来自家通证会有多大“价值”。但你若想知道通证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不好意思,区块链圈子有一个优良传统,叫“语焉不详”。
出于某些意味深长的原因,大部分ICO的法律文书(LegalDocuments)都是纯英文的,而通证的真实定义其实就藏在其中。几乎所有ICO都在法律文书里作了类似如下的规定:“通证不授予白皮书所规定回报以外的任何权利,且仅在项目成功时方能生效。众筹投资者对项目发展和管理不可施予任何影响。通证不代表投资者对项目拥有任何形式的所有权,亦不可凭此获得项目相关的未来收入和知识产权。”
这段让人瞠目结舌的文字,说白了就是:虽然你出了钱,但你什么都不是。ICO众筹并不是我们过去知道的那个众筹,投资者花钱买到的不是股份,而是筹码,什么时候庄家不玩了,筹码就归为空气——且不讲大多数庄家根本玩不起来。
没有底层资产,没有主体信用,没有商业模式,没有法律保障,这样的虚拟币,卖得出去吗?答案竟然是肯定的。
这一切看似荒谬绝伦,但背后的逻辑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很多人通过ICO赚了钱。
建团队写白皮书是ICO产业链的第一环,紧接着要拉大佬站台,到境外“交易所”发币,虚拟币上线了还要操纵币价吸引更多炒家入场,最后看准时机套现离场就算走完了全程。有人在这个游戏中直接实现了财务自由;有些虽然没吃到肉,但也喝到了汤。
面对门槛如此低的造富奇迹,任谁都要心动一下。
但是,如果项目本身无法盈利,那不管如何包装美化,ICO终究还是个零和游戏——如果有人赚得盆满钵满,那肯定有人赔得底裤不剩。这就像我们熟知的传销,所有人都知道接最后一棒会死,但都觉得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
那区块链在ICO大潮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众所周知,去中心化、去信用化和公平公正,这些都是区块链标榜的理念。我们反观ICO:若要上线发币,就必须向中心化的交易所支付巨额“上币费”,这是何等的“去中心化”?项目团队欺诈横行、币圈媒体刻意误导、交易账户频遭黑客,这是何等的“去信用化”?庄家大鳄肆意哄抬价格,牟取暴利,倾轧韭菜,这是何等的“公平公正”?事实上,除了提供虚拟币和噱头,区块链在币圈什么都不是。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很多ICO发行的虚拟币甚至都没有基于区块链技术。
所以,ICO不是区块链创造的需求,而是区块链之耻。
链和币的未来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虚拟币是区块链存在的唯一价值,那么对于区块链未来的分析也就有了大致的思路。
法定货币充分电子化的当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币在正常社会生活中并无太多实用价值。但置于特殊场景,虚拟币却有一个电子法币不可复制的优点,那就是隐私性。
但凡以银行作为支付通道的交易,都是能被监管的,如果当局愿意,他们可以知道你把钱给了谁,这笔交易的背景,发生的时点,一切的一切。所以在比特币问世之前,绝大多数见不得人的交易都是用现金完成的。你只见过黑帮片里提着一大箱子现金去买毒品,绝对看不到带着一个POS机过去的。
而比特币的横空出世,革新了洗钱、贩毒和黑市军火买卖。有了这种完全匿名的货币,不法分子再也不必为一箱箱现金提心吊胆,再也不必为连号的美元支付折价了——比特币就是便携的黄金,正如它的设计理念一样。
所以,比特币及其替代品是不可能被彻底消灭的,因为逃脱监管的需求将永远存在。
只要虚拟币不死,区块链经济就一定有生存的空间,因为虚拟币代表的价值必然需要兑现的途径,而这个途径不可能永远是法币。
这里要插一句,最近区块链和中心化账本的妥协产物,比如雷电网络等,正逐渐露出头角。原理上中心账本能大幅提高处理效率,适应大规模高频次应用,但如果虚拟币核心用户的主要诉求是脱离监管,那么这个功能可能并不会受欢迎。结果如何,不久便知。
另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是:风起云涌的ICO会导致虚拟币大爆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虚拟币不受法律强制保护,所以其公众接受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价值和前途。在接受法币支付时,我们默认自己得到的法币,别人也同样会接受,其面值在流通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折价,具有100%的流动性。虚拟币的场合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缺乏流动性量化指标,我们只能根据公众对其接受度的笼统判断,决定是否接受该种虚拟币支付。这种判断方式会形成强大的马太效应,因为公众的选择会迅速趋同。
另一方面,公众自发接受的货币种类也是有上限的。拿共享单车打个比方,我们会给摩拜充押金,会给OFO充押金,心很大的还会给Bluegogo充押金,敢问同时给4种以上共享单车充过押金的人有多少?通常情况下,大众对于同质化功能的接受上限仅有“三个”。在货币的场合,法币第一的位置无法动摇,第二多半是比特币,第三是以太坊——所以很不幸,不出意外其他所有虚拟币都长不大。
有人会说,这是基于公链的判断,我们还有私链和联盟链。
在这里,我们要旗帜鲜明地站定立场:私链就是个中心账本,和区块链理念一点关系都没有。至于联盟链,相关的误解就更多些。比方说,现在很多联盟链的构想是没有token成分的,这便是最大的误解。如之前分析,若没有激励机制,高频应用会变成低频应用搭便车的工具,更差的情况甚至连价值传输的介质都会缺失。另外,如果不同应用间token价值的兑现方式存在区别,联盟内部的套利也将不可避免。总之,联盟链和公链相比,除了隐私性略有提高外,问题只多不少。Token泛用性的差距意味着它只能在公链的阴影下靠底层资产价值苟延残喘。
综上,我们对于未来区块链的应用范围也就有了基本的认识:大部分自然生长的区块链经济,都将基于比特币和以太坊存在。这里说的自然生长,特指与中心化机构强行附会的伪区块链进行区别。无论是银行间结算、产品防伪还是其他任何场景,如果参与主体间的共识和信任早已存在,那所谓的区块链应用充其量只是个数据库,而且不会是最优设计的数据库。
最后一个问题:区块链的热潮什么时候会退去呢?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在一个时间愚弄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愚弄一个人,但不可能永远愚弄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