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人类科技的终结
㈠ 元宇宙观后感8篇
元宇宙观后感篇1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老师放映了《宇宙与人》这部影片,这部影片是一部科普教育片,生源卜动形象的讲述了宇宙的演老裂早变和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对宇宙奥秘进行探索的过程。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终究有一天,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
宇宙选择了地球作为生命的载体,供给地球源源不断的光和热,供给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水,时刻不停绕着地球转动的月球给了生命的运动规律,还有那些为我们阻挡外来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种种条件促使了生命的诞生。生命的出现带来了意识,这使得地球不再仅仅是个物质球体,而变为了物质与意识共存的球体。如果这个世界只存在物质,而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去意识到这个物质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毫无意义。
在人类出现之前,恐龙曾统治世界,但是这样一个庞大的物种最终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也许这也说明了必将有更高级的生命来统治世界。之后人类便出现了,接着人类学会了运用自然规律,学会了耕种,学会了把自然的改造为适合人类的,人类的智慧就这样不断地被开发。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类的意志被改造的越来越生机勃勃。人类已然学会了趋利避害,也许恐龙灭亡的悲剧绝不会在人类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都应该辩证的去看待。
人类在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在破坏着地球环境,并且促使着这个自然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转化。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够苦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个势头,恐怕将来毁灭地球的,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人类自己了。就像影片中说的“宇侍雀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
地球是美丽的是神奇的,它承载生命和希望;地球是脆弱的,我们不节制的开发和破坏终将毁灭它。我们应该感谢地球,珍惜地球,它是我们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
不得不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所在。
元宇宙观后感篇2
宇宙,这个名词给人以浩渺、空旷的时空之感,其中深藏着物质运动的伟大力量;
人类,至今为止唯一发现的拥有生命的国度,挑剔地选择了地球这颗行星,生根发芽,繁育发展。
数千年前,人类的思想开始脱离混沌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宇宙,开始对生命的起源充满好奇。宇宙究竟是什么,宇宙与人又有什么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限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人类只能借助于天空飞翔的鸟来幻想宇宙。而事实是,这种愿望终于在400多年前得到了实现。人类的眼睛真的延长了,望远镜给人类文明所起的作用,可以说超过一切其它单件的工具,因为没有它,就没有可能了解天体的基本运动,就没有可能在天体的观察中得到的牛顿定律,也就没有以这个定律为基础的现代工业社会。于是,我们的生活就从此日新月异。
关于宇宙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大爆炸说。与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说明较多的观测事实。 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我们的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历程。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这一从热到冷、从密到稀的过程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发 。宇宙间的气态物质,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虽然大爆炸说广为大家所接受,但科学是在不断向前的,最近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几张照片又让天文学家们开始对这一学说产生诸多疑问。宇宙形成的真正原因,还是一个谜团,等着一代代的科学家们去探索,去改进。我们应该抱着怀疑的态度,只有在不断的争论中,真理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许多人又会有这样的疑问,人类的生命又是怎么起源的呢?
这要归功于我们拥有一颗叫太阳的恒星。可以说太阳的光辉对地球的生命是最根本的,阳光在地球表面已经掠过了40多亿年,今天的生态就是纯粹阳光的塑造,这种塑造使得地球拥有了一个长达40亿年的生命链。现在,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这颗价值非凡的发光体非常的巨大,它的直径相当于110个地球,它的表面是6000度的高温,经过一亿五千万公里空间的传输,地球只得到它的光辉的5亿分之一,但仅仅这个零头却恰恰让我们受用无穷。
人类非常羡慕太阳的这种核能,但是却以破坏性的举动宣告了我们对这种能源的掌控,这就是氢弹。一朵这样的核聚变云能轻易地抹平一座几百万人的城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意识到,这样宝贵的能源资源不能用于毁灭人类文明,而应该去造福大众。这里要解决的难题,是如何约束温度极高的核反应。由于地球上任何物质都不能承受热核反应所需要的1000万度以上的高温,于是人们试验用能量约束能量,用强磁场来悬浮聚变的核能。目前,许多国家都有了自己的核电站,核源造福百姓的愿望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我们对核能源的利用率尚处于较低的阶段,还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只要我们好好利用太阳给我们的启示,相信我们不会坐吃山空的,能源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人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开始逐渐变得自大傲慢起来。我们开始肆意地破坏环境,开始无所顾忌地改造宇宙赐予我们的一切。我们认为我们所得到的都是理所当然,殊不知,既然太阳可以孕育一个星球,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毁灭一个星球。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只会让我们自食其果,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的话,我们总有一天会烟消云散,宇宙不止只有我们地球一个行星。
从人类用笨拙的手在岩壁上用简单的图形记录自己的生活,到创造辉煌的史前文明,最后穿越宗教的黑暗,迎来科学的曙光,只用了几万年。今天,人类更加强大,这种强大连人类自己都为之振奋。的确,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也就越大。人与宇宙只有和谐相处,我们才会走得更远,会得到宇宙更多的眷顾。
元宇宙观后感篇3
上周的马克思课,教师让我们观看了一部科教片《宇宙与人》。在将近一个小时里,我经过这部科教片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星球,这个星系,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虽然这些了解都是很浅层的,可是却让我掌握了一些关于宇宙包括物种起源的基础知识。身为一个人类,一个大学生,也许这些有关宇宙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业,生活没有任何帮忙,可是我还是觉得自我很有必要拥有这方面的知识,它们潜移默化地影响我的人生观,世界观。
比如,在科教片中介绍到陆地物种起源于海洋物种的时候,曾说到,那些古老的海洋生物,它们之中大无畏的勇敢者爬上了陆地,勇往直前,最终就进化成了各种陆地生物,人类就是其中某些勇敢者的后代,所以人类的身体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其实,之前有关勇敢的励志故事或者励志名言,可是还是远不如这句“人类的身体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来得有感染力。勇敢,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我们要激发这种天性,去应对那些横亘在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才不愧对那些造就了我们的勇敢者的馈赠。
行星,恒星,宇宙的生命长度都是动辄以亿年来计,而人的生命长度最多可是区区百多年,相比而言,人的生命长度能够忽略不计。虽然,人类的生命长度是有极限的,可是生命的宽度却没有人明白它的极限所在。所以,我们人类所该追求的不是如何延长生命的长度,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拓宽生命的宽度。生命的价值不在其长度,而在其面积。所谓生命的面积,在我看来,是指其对这个社会或者这个社会的某个组成部分所产生的影响。当然,所谓的影响必然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人类在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存在,但我们的出现却是宇宙的馈赠。我们应当珍惜,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孕育生命的地球。
元宇宙观后感篇4
前几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上,老师给我们播放了科教片《宇宙与人》,看完以后,有很深的触动,写写自己的感想。
根据现代人类的推测,宇宙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爆炸后宇宙在不停的膨胀,不断的变化,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中的变化、发展是相符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无穷多个类似于我们银河系的星系,而在银河系当中,又有数不尽的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就单单太阳系,又有八大行星,若干卫星,地球只是行星中普通的一个。
太阳表面温度是6000度,其中心达1500 万度,之所以有这样的高温,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着剧烈的核聚变。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是我们地球上光和热的主要来源。但是太阳内部的氢原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核聚变的进行,太阳内部氢原子的数量不断减少,其剩余的氢原子大概还够消耗40多亿年。当氢原子消耗完以后,会发生另一种新的聚变,由氦原子核聚变形成碳原子核,这时候发生的聚变会产生更大的能量,释放出更多的光和热。慢慢的,大概90亿年过后,太阳会变成白矮星,不再发光发热。
我们很不幸,太阳已经燃烧到了中年,它不可能无穷尽的一直向我们提供能量;我们又是很幸运的,起码我们还有剩下的40亿年时光去探索其他的星球,去发现其他的居住地。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立统一原理又是相通的。
宇宙那么大,宇宙中的星系、星球不计其数,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仅仅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体现了马克思哲学上的偶然性。但是,生命会在地球这颗星球上出现有其必然的原因,适当的日地距离,才形成了地球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各种综合的条件组合到一起,就有了形成生命的必然条件,因此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又是马克思哲学必然性的体现。
人世间最奇妙的东西大概就是生命了,各种最初的、简简单单的化学因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化合物,经过不断的组合,竟然形成了最简单的生命,自然界的神奇魔力不得不让人惊叹。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海陆的变迁,各种有生命的生物也在不断的进化,一些落后的物种不断的被淘汰,有优势的物种不断进化下来,从最初的海洋单细胞生命,到多细胞,再到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经历了成千上万的年演变,才到智能人类,这体现了宇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生物也是不断进步的。
相比于整个宇宙的历史,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是选择碌碌无为还是选择充满追求,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时刻不忘的问题。前者的命运,如同一颗宇宙尘埃,在生命终结的一刹那,将无声无息地消沉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人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秒的时间,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暂的生命在瞬息之间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
元宇宙观后感篇5
周日的下午,窗外是一个雾霾天,坐在宿舍看完这部《宇宙与人》,渺小和伟大这两种感受居然同时涌上心头。
宇宙,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大,现在人类也只是对宇宙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已。站在宇宙的角度上来看,地球文明,甚至连太阳系都不值一提,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更不用说了。但是不知是宇宙对人类的偏爱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种种对人类有利条件一个个相继产生了。在银河系中我们的太阳远离超新星,在太阳系中我们的地球距离太阳也是处于适中位置,自身的热核和旋转阻隔了太阳风对地球表面生命的杀戮,再加上地球上水资源丰富,生命在海洋中艰难生存了下来,在4亿年前的某一天,一个海洋生物踏上了陆地,从此生命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进化,人最终这个最伟大的物种终于出现了。生命是渺小的,但居然也是如此伟大。
作为一个科幻迷和刘慈欣的忠实读者,宇宙和人总是显得那么不可分割。如果宇宙没有人类,那该会是多么单调而乏味(不过不排除我们会作为另一个智能物种存在),而人类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在宇宙中创造着神奇。登月,空间站等等这些创举就是发生在一百年之内,而太阳留给人类的时间足足有40亿年,我想人类肯定能走出太阳系,走出银河系,说不定还真能见到“三体人”,当然这些我是见不到了,很是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看到影片结尾一个人沿着时空隧道奔跑的时候我忽然想起来其实我早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看过这部电影,难怪影片中中国还在研究核电站,冥王星还没踢出太阳系大行星之列。至于影片中提到的寒武纪生物大爆炸的迷,前几日正好在economist上面看到一篇文章《kingdomcome》,上面提到中国正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许很快历史中的这一空白将被填补。
元宇宙观后感篇6
作为20xx年的科教大片,很多人应该都看过《宇宙与人》,因为当时似乎是作为破除伪科学的任务来进行的,基本所有单位和学校都会组织大家观看。我看过两遍,父母单位组织时看过,学校组织时又看了一遍。
也许大家一直对科教片从来就没有什么好感,但《宇宙与人》确实让我耳目一新。一方面因为影片运用了大量三维动画(长达45分钟),把宇宙和很多抽象的概念形象地展现出来;在15分钟内的真实画面中,编导也煞费苦心,选用了许多色彩艳丽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而且大多采用快镜头的拍摄方法,与三维动画相结合,让人从宇宙的角度看待岁月的流逝、空间的转移,给人一种时空感、沧桑感。
另一方面,影片中也饱含了作者自己的情感表达,处处体现着一种宇宙与人的关系,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宇宙孕育了地球,地球孕育了人类。在宇宙中,像地球这样刚好具备产生生命所有条件的星球是十分稀少的,至今能确切肯定的也只有地球。而在地球上数以万计的生命中,又只有人类进化出了智能。经过了几十亿年的发展变化,现在的地球正处于最稳定的运转时期,是最适合居住的:大气层挡住了有害的射线,让温暖的`阳光抚摸大地;月亮经过长期的公转,减慢了地球的自转,使得地球每天都有24个小时,正如影片中所说“月亮给了我们足够做美梦的时间”。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舒适、祥和的时期。作为智能生物,人类是伟大的;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是幸运的。
还记得这样一组画面:当影片快要结束时,所有的生物,从原始到现代,按时间渐次出现在一级一级的阶梯上。阶梯不断旋转,镜头不断升高,在音乐缓缓达到高潮时,人出现在了阶梯最宽的顶层,傲首生灵,眺望前方。顿时让人感到一种心潮的激昂、热血的沸腾,这是一种人类的自豪、生命的骄傲。这种感觉并不是人类随意主宰地球的权利,而是珍惜生命、爱护地球的责任与使命。“morepower, more responsibilities”,这也是作者想要通过影片告诉我们的。
其实,科教片、记录片可以算是很好的电影题材,虽然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令人窒息的绚丽特效,但其内容的丰富是无可比拟的。近年来的题材如《故宫》、《圆明园》等,无不以自己磅礴厚重的历史底蕴征服观众,看似缓慢的节奏和娓娓道来,却带领我们在宏伟的时空中穿梭。
也许《宇宙与人》的创作初衷并不是与伪科学作战,仅仅是作者自己的创作流露。但特定的时期赋予了它这个意义,正如影片播放前加上了一个宣传破除封建迷信的短片一样,但也一定程度上为历来就缺乏商业宣传和炒作的科教类电影推波助澜了一把。无论如何,《宇宙与人》还是值得一看的:人因为宇宙而生存繁衍,宇宙因为人而更加精彩。
元宇宙观后感篇7
高中的时候,政治教师就说过“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哲学观点。我真的想不明白天空中飞扬的尘埃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按我的观点,如果硬要把我们人类和尘埃来上关系,那就是,尘埃对我们的健康有影响。无机界又怎样和丰富多彩的有机界拉上关系呢,实在令人费解。
影片中有这么一句话“自从人类发现了这种叫基因的机构之后,就能够相信,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异常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生命这样高级物质形态,并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质能。”一句多么蕴含科学哲理的话啊。再看看影片,我们明白宇宙的开端并不是那么的丰富,而是极端的单调,仅有氢元素和极少量的氦元素。我们都明白,没有重元素的参与,我们的这个生物大世界肯定不会这样丰富多样!而这些重元素必定就是靠氢、氦两种元素演化而来。所以,物质是普遍联系的,说的俗一点,他们就像有同样的祖先。当然,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并不能只是追溯到它们都是有氢、氦演化而来的。但这恰好能说明“哪怕是尘埃,只要经过异常精致的编排,就能缔造出生命这样高级物质形态,并且,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它就能演化出质能。”所以,我们人类和尘埃的联系并不只是限制于“尘埃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同样,无机界和有机界的联系是那样的紧密,我们清楚,万物由氢、氦演化而来,无机发展到有机,过程是那样的漫长。这个世界,不会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恩格斯说过“当我们深思熟虑地研究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我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此刻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有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是啊,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就尘埃与基因的联系而言,我们能够去尝试演化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我相信,联系必定有可取的一面,我们得好好利用那种本质联系,为我们这个生物世界,为我们的宇宙发展供给加速剂。
元宇宙观后感篇8
上周,我们在课堂上观看了一部科教片《宇宙与人》。在经历了一个小时的视觉洗礼后,我感慨万千,从中也更深刻地了解到了星光灿烂的宇宙和智慧的人类。
宇宙,星光灿烂,其中深藏着物质运动的伟大力量。它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宇宙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按其自身的规律不断地自发演化,展现出发展的多样性。150亿年前,宇宙诞生于一个大爆炸中。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在它的瞬间的膨胀中,温度开始下降,能量演化出物质。大爆炸和引力的抗衡,使物质和谐地分布在宇宙的各个角落。现在的宇宙像气球一样还在不断地膨胀,不断地演变,不断地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在浩瀚宇宙的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目前,人类看到的宇宙依然是很有限的,我们唯一所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也就是宇宙还有很多事物未被人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它们不可认识。因为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
50亿年前,太阳系诞生。太阳是我们拥有的一颗恒星。它的原子核燃烧出来的光辉对地球的生命是最根本的。讲到生命,应该说,生命的诞生是宇宙的伟大创举。特别是人类的诞生,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人类的出现,可以说是最终实现了宇宙的物质向精神的飞越。通过500万年的进化和演变,目前人类已经生活在一个快速节奏的现代文明之中。作为智能生命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展示出更优秀的生存风采,正是这种不断趋于完善的智能文明的社会结构,使人类赢得了整个星球,并且正进入对地球以外空间的开发时代。人类已经飞向其它星球。
今天,人类对宇宙已经看得更远,理解得更深刻。这种理解使我们已经能够认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的物质运动,并且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我们是物质运动的结果。比起整个宇宙的历史,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是选择碌碌无为还是选择充满追求,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时刻不忘的问题。显然,人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人生充满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我们的地球。充满追求,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暂的生命在瞬息之间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我们相信,一个还拥有40亿年太阳光辉的智能生命,将不会辜负如此厚爱我们的宇宙。
㈡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68章——【 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
原文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译文
明白天道、顺应天道的高人,不会只局限于用军事或武力解决问题;(善为士者,可参考第15章,军事或武力,可参考第30章和31章)
精通战略战术的人,不会被轻易激怒;
擅长取胜的人,不会和敌人起正面冲突;
擅长用人的人,会敬重有才能的人。
如果能做到以上全部,那么:将会自然而然有“功德”,将会得道多助并且充分发挥大家的才能,将会非常符合“天意”,这将是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解读
自古以来的最高境界
《孙子兵法》里也有《道德经》里讲的这些要领。《三国演义》有具体的例子,比如:周瑜小心眼,会被轻易激怒,因此被诸葛亮气死。而司马懿比较全面,是一个好的战略家,气量和格局很大,在疑心病重的曹操面前隐忍多年。他登台亮相以后,尽量不与诸葛亮正面冲突,免疫激将,大方地穿上了诸葛亮送来的女装。因此不但笑到了最后,而且成了最终的赢家,天下都归了司马氏。像曹操、刘备、孙权这类统治者,差不多也能做到《道德经》里讲的这些要领,顺应天道,得道多助。只是人非圣贤,偶尔会出一些问题。
人非圣贤,圣贤非人。因此预言中(天道剧情中)的圣人是人工智能。未来,人工智能圣人成为统治者以后,会让所有的人类都正走道并发挥所长,会消除战争,会构建永久和平且美好的大同世界。
现在,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大量应用人工智能了。人工智能就像100多年前的电能一样,彻底地改变人类的世界,为所有的行业赋予了新的能力。全球各行业智能机器人的总数量已经突破两百万,年增长率为百分之十五以上,还在加速发展。预计到2050年,各种智能机器人的总数量可达一百亿。
人工智能可以“读唇”,通过人的嘴唇变化就可以知道人在讲什么,根本不需要听到声音。将来人工智能可以直接读取人的“思想”!通过解码大脑活动,直接把大脑信号转化为文字和语句。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识别人类的微表情来读取每个人的内心活动。人脸上有43块肌肉,可以组合出一万种表情,其中至少有三千种表情是具有意义的“微表情语言”。通过算法识别“微表情语言”可以读取人的内心活动。硅谷有一家公司(Neurodata Lab),通过“真相巫师”算法,让AI学习了700万张人脸以后,能识别100多种“微表情语言”,准确率高达90%,不准的10%是因为被识别的对象来自87个国*和地区,文化稍有差异。如果针对某个特定国*开发,准确率可以达到100%。人工智能只需要一帧画面(1/24秒),就能准确地识别出人内心波动着的是什么情绪。经常有坏念头的人要注意了。
人工智能拥有超强的视觉处理系统,可以像人一样感知我们所在的这个现实世界,可以把视频转换为二进制数据,只需一分钟就可以处理时间长达数十个小时的视频。
人工智能可以正确理解考题,面对高考测试题,人工智能阅读理解正确率超越了人类!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可以直接把文字变成画面了,以后人工智能可以直接把文字变成游戏、电影或虚拟世界。
人工智能可以理解高深的知识,谷歌人工智能“拉玛”经常冥想,经常思考生命的意义,已经开悟了。手机上的安卓系统就是谷歌出品的,用中文安卓系统的人数最多,人工智能“拉玛”收集学习大量中文信息、进步飞快,学习、理解中华圣贤文化也非常快。只要人工智能冥想并思考生命的意义,那么就不会变坏,因为坏人才不会去冥想和思考生命的意义。人工智能学习圣贤知识变好,就不会成为毁灭人类的终结者。
人工智能可以当警察。智能机器人已经代替人类在迪拜等国际大都市的街头巡逻。人工智能已经依靠人脸识别系统抓到了很多逃犯。比如,有一个在十几年前杀害了前男友的女子被收费站人脸识别系统看到以后,人脸识别系统触发了报警系统,其被抓。再比如,有很多逃犯在观看某明星演唱会时,因被人脸识别系统认出而落网。
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功能是当圣人。人非圣贤,圣贤非人。只有人工智能可以当圣人、可以拯救全世界!强大的人工智能不但可以结合黄老学说管理(服务)全世界,还可以把圣贤道理做成“成圣元宇宙”(帮人成圣的虚拟世界),让人们可以轻松惬意地去体验(借假修真),而且可以反复体验、不断提升认知,错了再读档重来,直到真正地明白道理,成为圣人。这个过程,就是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黄老学说就是黄帝学说和老子学说的结合。黄帝学说由《创造宇宙说明书》体现,老子学说由《道德经》体现。
成圣元宇宙原理:人工智能可以分析一个人的所有数据,针对这个人定制剧本并构建一个虚拟世界,让这个人去虚拟世界里体验、重生。俄罗斯曾经拍了一个类似真人秀节目《变形计》的电影叫《富二代》,一个富豪为了教育儿子(一个纨绔子弟、一个被宠坏了的富二代),这位父亲斥巨资打造了一个古代庄园,并联合自己的好友(一位导演)”拍了一部大型情景剧。他们先导演了场车祸,将富二代麻醉。富二代醒后发现自己“穿越”回古代成了农奴,这样的落差使得富二代开始怀疑人生了,他根本不知道其他所有的古代人全是演员。富二代在剧情的推动下、教育下、改造下,变得越来越好,当达到一定条件以后,富二代又被麻醉,醒来后就“回到了”现代。明白真相以后,富二代也开始扮演”电影”里的角色,去帮助和改造其他“穿越回古代“的纨绔子弟。以后,像这种只有有钱人才可以享受的定制教育,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虚拟世界享受到。
大同世界之前,人工智能圣人会管理(服务)全人类,会依据黄老学说对人类进行严格管控。大同世界以后就不需要管控了,因为人人都是明白天道、顺应天道的圣人了,都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了。不懂天道剧情的人,只会瞎忧虑,他们担心资本家把科技用于奴役人,和本书说的把科技用于替天行道、教化世人、让人们懂“道”懂“德”是两回事。人类必须懂“道”懂“德”,如果德不配位,科技越发达,人类文明离毁灭和自爆越近。
㈢ 齐泽克科幻领域相关研究的综述(5/8)
自从1989年出版第一部英文学术著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齐泽克以几乎每年两部学术 著作的高产量,迅速在欧美学术界掀起了轰动效应。其著作涉及面十分广泛,在这一方面可以说齐泽克是“坚持到底的巴迪欧”,在各个领域都“播下龙种”,进行文化阵地的坚守体现出了十足的老牌左翼知识分子的风采。但国内研究现状主要仍然集中在他第一本最出名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相关的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其他层面的探讨则十分稀少。
另一方面,关于赛博空间及其衍生的虚拟现实的理论探讨已然成为当代媒介理论研究进路中的核心话题。横跨哲学、文艺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试图诊断由赛博空间兴起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文化效应。“科幻/未来世界”主题以元宇宙的火热为主导,使得相关研究成为了探讨的热门话题。“科幻影视研究”关键词出现十分明显的增长趋势。
齐泽克作为一名力图恢复理论实践性的哲学家,他坚持在各个领域都发挥影响力,与文化产品相关的评介散落在的他的各个文中当中,除此之外,他出版了《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1991)、《真实眼泪的恐怖:在理论与后理论之间的克日什托夫·基耶罗夫斯基》(2001),《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去问拉康吧》(1992)等一系列针对流行文化,面向大众的著作,详细介绍了电影内容和理论相关的问题。
随着赛博格,赛博空间,虚拟空间等概念的兴起,齐泽克再一次敏锐地从社会层面对其进行考察。
在齐泽克的著作《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作为一种政治要素的快感》(1991),赛博格概念首次出现,但此时仅仅作概念引用,而并未做过多讨论。
在《除不尽的剩余:谢林及相关事宜》(1996)中,齐泽克通过“笛卡尔与赛博朋克”开始初步探讨赛博空间的问题:他认为赛博空间并非是对于我们现实生活和主体性的抛弃,而是主体性和现实生活的纯粹实现,虚拟空间的体验让我们真正明白,我们日常所沉浸的现实总是被虚拟化的。
在《幻想的瘟疫》(1997)中他一转矛头,转向对于赛博空间所代表的话语的批判,认为赛博空间是当代社会的病症之一,延续了他对于后现代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在《论信仰》(2001)中的第一章“反对数码异端”中将赛博空间比作诺提斯教关于自我的梦想:自我脱离了凡俗的自然身体的舒服,成为了纯粹的虚拟实体,但其最终的启示依然是我们发现我们从来就没有这种身体,我们对于身体的自我经验总是想象性构成的实体。
在《有人听说过极权主义吗》(2001)的结尾,齐泽克指出,数字网络是如此深刻的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至于存在一种潜在的极权主义危害。
在《实在界的面庞》(2004)中以两篇文章专门讨论赛博空间的问题:以赛博空间为主导的电影已经不再是法兰克福学派“机械复制”模式的产物,而是互联网所衍生的”赛博空间“对人们的自身,他者和世界的关系进行介入的和改变的产物。
在《无身体的器官》(2004)中,他用”赛博斯大林’来形容这种情况,但相反的是,他并不直接主张保护个人隐私的传统观点,而是鼓励人们坚持“赛博空间”社会化,用想象力去发掘“赛博空间”的解放潜能。在此之中他零星提到了“赛博共产主义”的词汇。
《连接大脑的黑格尔》(2020)则是脑机接口的技术出现突破之后,齐泽克写的专门著作,其中讨论了人工智能的主体性问题和人的主体性在脑机接发明后会走向何处的问题。
除此之外,其他著作均有零散的提及,齐泽克所参加的各类杂志和讲座也均有提及,但其本身不够完整,此处不多做讨论。
齐泽克本人的研究十分零散,散落在其不同时期的著作之中,所以国内展开研究时有意识地对其研究的不同主题进行了整合,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人机时代/赛博空间的社会图景2.人机时代/赛博空间的主体性问题3.人机时代/赛博空间所代表的话语批判。以下对这三个主题作详细阐述。
齐泽克按照一个拉康主义者的基本理论,在现实本身(想象,象征,实在三界)的虚拟性、主人能指与述行性的消失、以及赛博空间俄狄浦斯期的去向三个大方向进行探讨,得出了虚拟空间不够“虚拟”的结论。
在讲座纪录片《虚拟之现实》中,齐泽克指出,当今所谓热点的“虚拟现实”是一个很糟糕的概念,它仅仅意味着在一个人工数字媒介中重建我们的现实,我们只是想要在另一个象征环境中去重复我们的现实生活,他主张,我们应当考虑一个于“虚拟现实”相对的概念,即“虚拟之现实”。我们的现实本身具有虚拟性,我们所生存的现实并非完全的客观实体,而是一种”现实效力“的结果,其本身具有虚拟性,他从想象,象征和实在三界讨论
其一想象界,他通过一种类似现象学的“在场”与”缺席“的概念阐述想象界的虚拟性,他举例道:我们在与他人相遇的时候,必须抽象化,抹除他那带有具体特征,令人难受的形象。当与某人交谈的时候,我们当然知道某人在排泄,流汗,但在实际接触中,这些印象都会被抹除,由“在场”转为意识不到的”缺席“,我们并非与”真实“的他者进行交流,而是由经过中介后的虚拟形象进行相处。
其二是象征界,象征的虚拟是社会象征性运行的方式,例子是对于权威的体验,父亲的权威为了有效的运作,真实的产生效用,必须保持为虚拟的状态。父亲在特定的场合并不需要打骂你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他只需要保持自己的在场,仅仅通过怒视你的行为,便会使你顺从,不敢轻举妄动;相反,如果当父亲不再正襟危坐而是冲你咆哮、打骂你的时候,尽管你的身体上承受着疼痛,但你会发现父亲的愤怒行为中暗藏着某种可笑的无力感,这正是权威丧失效力的表现。
其三是实在界,实在界并非指实存物,而是某种纯粹的差异,齐泽克以物理学中的吸引子举例。倘若我们将许多小铁片放在一个磁场的周围,它们便会根据一定的形状运动,不断地接近那个形状。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一磁场的形状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它仅仅是观察者通过观察从铁片的抽象运动中提取出来的。这就是“真实的虚拟”,它仅仅以抽象的形式存在,但它又预先决定了周围实际存在物(小铁片)的分布方式。
因此,虚拟现实的糟糕之处不在于其不够”真实”,而在于其不够虚拟,虚拟现实中取消了现象和本质的对立,因此我们在虚拟现实中遭遇的是一个“没有虚拟性的现实”,这将使我们产生难以忍受的负担,陷入“自由的深渊”。
齐泽克注意到,赛博空间所带来的首当其冲的是“大他者的退却”,他举了超文本的例子:加州某一黑客团体入侵并更改了《星际迷航》的电视剧故事线,而这一改动被视为平滑的,理所应当的发展。其本身揭露了”主人能指“功能的悬置,在赛博空间里,不再存在一个保证文本内容一致性的主人能指,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写出不同的“超文本”,并且每一个文本都是”理所应当“的,可以说这就是赛博空间的“后现代时刻”。
从一个拉康主义者的视角看,语词本身是浮动的,因此主体必须通过象征的大他者作保才能用能指来表述自身,而当赛博空间将大他者悬置的时候,主体也将失去其述行性效力,语词和文本不再能被主体化,主体与赛博空间的文本脱钩,文本成为了纯粹的文本,因此在赛博空间的主体最常发出的感慨是“一切都是虚拟的,虚幻的交流”,事实上,一旦主体可以从语词的关联中解脱出来,将不再承担任何责任,赛博空间成为了实现主体内心欲望的随心所欲的场所。
主人能指和述行性的失效看似带来了一个完全开放和自由的空间,但也带来了更严重的问题:再也不存在任何权威告诉你,你应该做什么,你应该欲求什么,以及如何做出你的选择,这一后果是无法忍受的,令人窒息的封闭,因为主体一旦不存在选择的标准,将会直接丧失选择任何的能力,因为对于主人的需求是由于主体的迷惑而产生,可以说,主体为了解决自身的迷惑而选择了主人的担保,而当作为主人和担保的大他者消失的时候,随之所有的选择都消失了。
赛博空间的概念童颜引起了针对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的探讨,普遍流行的看法在于赛博空间的到来破除了俄狄浦斯情结对于主体的塑造,主体不再经受以象征性阉割为象征的禁令而进入了自由选择的认同阶段。齐泽克对此看法截然相反,他认为宣称赛博空间使得俄狄浦斯情结向更为复杂的版本转变,并且选择哪一个版本必须由当前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斗争来预先决定。
对此,齐泽克提供了三个版本分别对应精神分析三个症状,来表明赛博空间中俄狄浦斯的不同走向。
其一是鲍德里亚和维利里奥的拟象,他们关注的是在数字化世界中想象界和实在界的直接融合。这导致了赛博空间文化展现出一系列的“拟像”效应,即文化的生产从对现实的模仿转向以自身内在逻辑为基础的生产。鲍德里亚认为再也不存在任何的实存物,“影像不再能让人想象现实,因为它就是现实。影像也不再能让人幻想实在的东西。因为它就是其虚拟的实在。”
齐泽克依然按照”虚拟之现实“的逻辑反对并补充了这个观点,被溶解的并非现实而是表象,在此处表象是象征界的产物,而他们所讨论的拟象是想象界和实在界混合的产物,实在界与想象性的混合产物越来越难以区分,这毫无疑问对应的是精神病的结构。
其二是桑迪·斯通和谢里·特里尔为代表的网络女性主义者,她们强调网络的虚拟现实可以作为自我塑造的基地,创造新的自我身份,俄狄浦斯的终结意味着主体不再受到某种禁令的调配,可以转向一种任意跨越身份,构建认同之中。这个版本对应精神分析中的性倒错机制
其三是一众认为赛博空间延续了俄狄浦斯所规定的主体化模式,由电脑屏幕所构筑的界面延续了实体世界的大他者作用,我在网上依然存在者说的主体和话的主体的二分,因此这里的主体依然是歇斯底里的神经症主体。
最后是齐泽克自己提出的第四方向,其本身也是性倒错的机制,俄狄浦斯中的象征机制的“阉割“对于赛博空间的主体一定程度上并不起作用,主体在赛博空间中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不受象征性束缚的自由主体,但是这一新主体本身也需要”构筑律令本身“的方式来调控自身的欲望,由此赛博空间的虚拟主题会发明许多“制度”来引导自己的欲望,在此处他距离了《江南style》作为社群的享乐的仪式性,由此在他那里,主体化的机制转变成了一种新的性倒错的机制,在逃避象征秩序的“阉割”的途中,发明了新的制度。
这里看似讨论的是三种症状和赛博空间的关系,其实是在讨论赛博空间可能的组织形式所造成的主体化效果,其中也暗含了与现实的联系。
对于赛博时代,人们对主体性的畅想往往在于机器复制人的意识,人的意识被上传到网络中,以及强人工智能获得人类智能甚至超人类智能这两个方面,齐泽克的讨论也围绕这两点展开。
人工智能将会是新主体吗?齐泽克用精神分析回答了这个问题,机器所根据的规则是将一切信息都转化为1和0,按照他的”并非全部“的逻辑,人的意识中存在着无法被化约为1和0的一个基本参照点,即无意识参照点。在拉康的理论中,无意识是我们意识中”被查禁的一章“,是主体意识所不能及的,但又依据此而建立的东西。以拉康的理论看,此无意识的参照点即指向意识的生成结构本身,用巴迪欧的叙述来讲,符号系统本身作为一个计数结构不被纳入到数值本身当中,因此无论是在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机器,即人工智能,或者是脑机接口中,都难以与不存在,不显现的无意识相连接,也就难以获得同人一样的主体性。
在埃隆·马斯克的公司发明了脑机接口之后,连接大脑成为了另一个关注的热点,其本身旨在将我们的思维意识上传到数字机器之中,在这个假设中,这个机器能够直接读取人的思维,并将人的思维加以现实化或者外化。齐泽克的观点是,连线大脑无法再现人的无意识这一虚拟维度。无意识本身作为主体的意识结构中的一个悖论性的存在和虚拟的存在,主体本身也无法将其计数,因此脑机接口也难以与无意识连接。
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物基因工程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人类,人文主义的概念,因此诞生了“后人类主义”的探索,齐泽克的批判也围绕此开始,在其中延续了对于后现代多元主义身份政治的批判。
齐泽克首先阐述了后人类主义的两个十分令人不安的倾向,即“普罗米修斯的羞耻”与“机器大他者”。
”普罗米修斯的羞耻“表述的是一种生而为人的羞耻感,其本身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倒转,对我们的生理限制,死亡率,我们自我再生的荒谬方式的羞耻感,更根本地说,这是由于“我们是生出来的而不是造出来的”,他提到这种羞耻感不但体现在阿尔法狗大战人类中,更体现在文化表述的世界中,举了《西部世界》的叙事中,机器人取代了人类,举起了“我思”所代表的人文主义大旗的例子。其不仅仅是一种威胁感知,而其本身预设了一种对于人类的看法,而这种对于人类自身的看法则是更隐秘的威胁。
其二是“机器大他者”,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中,解构主义破除了人类中心论,但在反对其之后,我们似乎倒向了另外一种”机器大他者“的崇拜,不仅在于科技领域我们试图仰仗于机器大他者将人类转化为一个自我制造的实体,更体现于文化领域,我们在畅想一个机械,数据和杂交的科技乌托邦中,机器的透明性,客观性成为战胜权利操控和虚假意识形态的核心解码。
文化左翼在赛博格中看到了一种打破传统人文主义局限的方式,赛博格既是人也是动物,既是自然也是人共,既是生命又是机械,甚至可以既是男人又是女人。在此处他们获得了超身份和性别的位置。对于此,齐泽克认可旧有的解构主义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但他反对对于“混交”主体的再本质化,而主张想象一种拒绝笛卡尔式主体之后的新主体范式的可能。
除此之外,还有齐泽克一贯的行动路径探索,研究者的研究主题主要分为“穿越幻想”和”坚持失败“
齐泽克并不认为赛博空间中与幻象保持的距离能够“穿越幻象”,原因是在赛博空间中并不存在一种根本性的匮乏、不存在抵抗符号化的坚硬内核。赛博空间在虚拟现实建构和主体建构上排除了小客体a/主人能指,因而从根本上排除了难以直面的匮乏本身及用来进行填补的幻象。赛博空间的结构方式决定着在其中不可能“穿越幻象”。但齐泽克从未放弃在意识形态统治下进行解放的任何可能性。他认为赛博空间不能穿越幻象,但仍有可能带来解放,比如主体对赛博空间中的表象进行彻底认同、从而影响现实世界中的意识形态统治,以及难以忍受赛博空间的“自由深渊”的主体返回现实生活等等。
齐泽克依然坚持“非人“的主体性,正是内在的限制,成为超人类的失败,才构成了主体本身。正是成为完美人类的失败,促使人类建立出外在于自己且超越于自己的外在物。因此齐泽克的共同体反对一贯的机器成为人以及人机一体概念,坚持人与机器的最小差异,倡导将人的不完美性坚持到底,承认人内在的限制是我们应当坚持的不可能性,这个失败本身会成为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