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以太坊知识 » 济宁以太坊

济宁以太坊

发布时间: 2023-02-13 04:10:34

① 鲁城街道的社会事业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鲁城为主线,以“确保济宁第一方阵、力争位次逐年前移”为目标,突出平衡发展和创新发展两个关键,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抢抓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三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人文、资源三大优势,实施工业立街、民营强街、旅游商贸兴街三大战略,突出工业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重点,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旧城改造、旅游商贸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四个突破,全力推进平安鲁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区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五项建设,形成了三大重点支撑、四大突破牵动、五项建设平衡推进的发展格局,全街道呈现出政治安定稳定、社会和谐进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居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齐鲁乡镇之星、省社会文化先进单位、济宁市经济强乡镇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平安济宁”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四年被命名为济宁市“五个好”党工委。 周鲁国故城始建于西周早期。城近于扁方形,南垣较直,东垣长2.53公里,西垣2.43公里,南垣3.25公里,北垣3.56公里,周长11.77公里。墙基宽40米左右,墙高10米左右。周以护城河环绕,河宽30米左右。已发现城门11座,门道宽8~14米,长30~42米不等,都有直通城内的交通干道。城内东西及南北向干道各5条,与若干衢道,将宫殿、作坊、市井、居住区连成一体。城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排水道,东连东城外壕,向西流入洙水。
故城城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宫宅建在城中心高阜上,宫宅东南及西南为贵族官宦居区,北面为市贾区,居民区散布于城四周近城墙处。这种城市格局,完全符合“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的周代礼制。宫宅东西长约550米,南北宽约500米,占地约27万平方米。周围筑有夯土墙,宅南有干道直通城南东门,门南三里处有舞雩台,宫宅、城门、祭坛连成故城的中轴线。城内发现手工业作坊11处,冶铁4处,冶铜2处,制骨2处,制陶3处。城东、西、北三面靠近城门处,有居住遗址11处。城内西部有墓地4处,发掘墓葬137座,其中周代墓葬128座,出土了大量随葬品。现地面尚存周鲁国故城部分残迹。有残存城墙、舞雩台址、望父台址、战国大墓封土、斗鸡台址等。
汉鲁国故城遗址位于周鲁国故城的西南部,西汉时建。城为扁长方形,东墙长1.88公里,西墙长1.46公里,南墙长2.5公里,北墙长2.56公里,城垣周长8.4公里,面积约4.2平方公里。汉城西、南两面仍沿用周鲁故城旧垣及城门。东、北两面城垣新筑,墙宽约10米,每面各开城门一座,门道长15米左右,宽7米左右。护城河宽18~23米,深1.8~2.7米不等。城内新辟干道3条,东北部为宫殿建筑群,曾出土有陶、玉、石、铜、铁器物及五铢钱等汉代遗物。
宋仙源县城遗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下诏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徒治于寿丘,并在寿丘旁营建了新县城。城垣为“土筑卑隘”,明嘉靖间废弃后,逐渐坍塌。据所留遗,城东垣609米,西垣687米,南垣502米,北垣531米,城区面积约0.376平方公里。四面皆有门,东、西门存铺地石,西门两侧有部分残垣,北门至1960年代初期尚保存完好。北门为砖砌拱形门洞,高4米,长12.80米,宽10.60米,门洞顶横铺圆木11条,呈宋元时代建筑风格。城门上建有门楼3间,四梁八柱,单檐灰瓦前出厦。城门里外门额镶石匾二块,北面刻有“望岳门”,南面刻有“瞻峄”,下款为“雍正八年敬书”。城内有石砌十字形路通往四门,北门内路东为县衙署,路西为监狱。衙署址内遗有元代石碑三通。
明曲阜县城位于周鲁故城西南隅。明正德八年(1513年)至明嘉靖元年(1522年)为护卫孔庙而建。城高约6米,宽约3米,东墙长1.2公里,南墙1.4公里,西墙0.7公里,北墙1.5公里,城区面积约1.41平方公里。护城河宽、深均约3.3米。城有5门,均建有瓮城。孔庙、孔府居城中部,将城区隔成东、西两部分。城内街道多呈丁字形,有跨街牌坊30余座。官署多集中于西部,店铺多集中于东部。孔庙、孔府、颜庙及30多座贵族府第展现明清时代小城风貌。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l.5公里处,又名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墓地。初不过顷余,后经历代增广,面积达2平方公里。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其后裔接冢而葬,至今林内坟冢已约10万余座。不少墓前建墓碑、墓表,有些建享殿、立石坊、置石仪。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周筑有围墙,前有至圣林坊及二道林门。门内有一南北林道,长1266米,宽44米。林道西侧,偏南处为孔子墓葬区。过洙水桥及坊,有思堂、享殿,后为孔子墓。孔子墓东有孔鲤墓,南有孔伋墓,形成“携子抱孙”之势。孔子墓葬区周围多为战国时代墓葬,再北多为汉代墓葬。明代衍圣公墓群在孔子墓西北1公里处。其它均散布林内,穿插而葬。林内现存石碑4千余块,树近10万株,出土许多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的石器、陶器等文物。林内较有影响的孔氏后裔墓还有汉博陵太守孔彪墓、宋兵部尚书袭封文宣公孔仁玉墓、宋四十六代衍圣公孔宗愿墓、清代戏曲《桃花扇》作者孔尚任墓等。
孔林建筑。东汉永寿三年(157年)重修孔子墓时,造神门,建斋宿,元至顺二年(1331年)始建林墙,筑林门,明弘治七年(1494年)建享殿,明嘉靖二年(1523年)建洙水桥坊,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扩林地,筑新墙,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门坊、林墙等。孔林林墙高3.30米,厚1.10米,长达6834米,石基砖砌。现存元、明、清建造的殿、堂、坊等116间。
万古长春坊位于曲城北门与孔林之间的神道中部。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修。石质,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柱方形抹棱。中二柱雕云龙,柱下以抱鼓石相夹,石上蹲幼狮。明间坊额中间刻“万古长春”四字,旁雕二龙戏珠,次间雕双凤朝阳,稍间雕行龙。坊东西各有碑亭一座,均为明万历年间建。亭为重檐绿瓦歇山顶,东亭内立“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西亭内立“阙里重修林庙碑”。林内古建筑有至圣林坊、大林门、二林门、洙水桥与洙水桥坊、思堂、享殿、楷亭、驻跸亭、鸾音褒德坊等。
至圣林坊位于神道北端,大林门之前。木坊三间,四柱三楼绿瓦顶,柱以石鼓夹抱,明间透雕云龙花板,中刻“至圣林”三字。坊始建于明中期,清康熙年间重修。“文革”中被破坏,1980年重修。
大林门位于至圣林坊后,两侧出八字墙。门三间,五檩三柱分心式木架,绿瓦悬山顶,台基周围以木栏,明间为车辆人马来往通道。始建于元至顺年间,明崇祯、清康熙年间重修。 孔庙位于曲阜城区的中心,又称至圣庙。孔子殁后,以其故居三间为庙,岁时奉祀。隋朝时开始扩建,至唐代,已有正殿、两庑等建筑30余间。北宋天禧年间建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堂廊庑316间,明弘治年间奠定现存规模。清雍正八年(1730年)火后重建,正殿及大门改用黄色琉璃瓦和金龙合玺彩绘。孔庙南北东侧637米,西侧651.7米;东西南侧141米,中部153米;面积约9.6万平方米。共九进院落,第六进以后分为左、中、右三路布局。整体建筑疏密有致,布局严谨,中贯轴线,左右对称。现存殿、堂、亭、门、坊等104座,466间,建筑面积达1.6万余平方米。分别建于金、元、明、清诸朝及民国时期。庙内还存有两汉以来的历代碑碣一千余块,是历史、文化、书法等研究的珍品。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内重要建筑前向后依次为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德侔天地及道冠古今坊、圣时门、壁水桥、同文门、奎文阁、金代碑亭、元代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东西庑、寝殿、圣迹殿、诗礼堂、崇圣祠、金丝堂、孔子故宅门、阙里坊。
奎文阁位于同文门后,系收藏帝王所赠书籍、字画之处。始建于北宋初年,为五间重檐,金代改为三檐,明弘治时扩为七间三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覆黄琉璃瓦。阁高24.35米,阔30.10米,深17.62米,歇山黄琉璃瓦顶,施四层斗拱。阁内部上下两层,中还夹有暗层,木构架为层叠式,上层柱立于下层的斗拱之上。下层南一间为廊,后四间为阁身。外用24根八棱石柱,内用22根木柱。柱头以额枋相连,上施五踩品字斗拱,斗拱承梁,梁上安天花。暗层及上层用通柱,外金柱直达腰檐斗拱,内金柱承梁,童柱立于下层的挑尖梁上,穿过平坐直达腰檐斗拱,系中国古建筑中罕见的结构。
大成殿。因尊崇孔子集先贤先圣之大成而名,是孔庙的主体建筑,在庙中最高、最大,规格超群。始建于宋天僖二年(1018年),现存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火后重建。殿高24.80米,阔45.69米,深24.85米。殿立于2.1米的台基上,前与月台,后与寝殿相连。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黄瓦歇山顶,金龙和玺彩画。柱架结构简洁整齐。外围为28根石檐柱,高近6米,承下檐斗拱及围廊天花。前檐下的10根深浮雕石柱,每柱有二龙上下对翔,争戏宝珠,龙周遍刻云朵,柱下端刻山石波涛,是我国稀有的石刻艺术品。余18根为八棱水磨石柱,每面浅雕9条团龙,每柱72条,总计1296条。中圈为16根木金柱,高约15米,承上檐斗拱及殿中的外槽天花。内圈也为16根金柱,高约18米,承殿中的内槽天花。殿内正中为斗八藻井,内额枋及小额枋间为一斗六升斗拱。殿外下檐用七踩单翘重昂斗拱,上檐用九踩单翘三昂斗拱,斗拱用材超过北京故宫太和殿9厘米的斗口。殿内正中木制神龛内为孔子坐像,高3.35米。龛上施十三踩斗拱,龛前为垂莲柱罩,柱雕降龙。其前面有4个神龛,再外还有6对神龛,供奉四配十二哲。殿内悬有清朝历代皇帝所题匾额、对联等。 周公庙位于曲阜城东1公里的高阜上,南北长230米,南端宽68.20米,北端宽71.20米,面积1.6万余平方米。原有殿亭门坊等2l座,现存13座,57间,建筑面积941平方米,均为明清建筑。庙内还存有宋、元、明、清石碑35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追封周公为文宪王时,敕在鲁太庙旧址重新建庙。元及明时多次重修,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大修,其后又多次重修。于1953年、1978年两次大修。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重要建筑有棂星门、经天纬地与制礼作乐坊、康熙御碑亭、元圣殿等。
元圣殿位于周公庙三门内的中心院落,是该庙主体建筑。高11.8l米,阔五间23.7米,深三间12.26米。绿瓦歇山顶,前出廊,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拱,二朵,布局稀疏,用材粗大。殿内正中为周公塑像,木雕神龛上悬清高宗书“明德勤施”匾额,东侧神龛内为伯禽塑像,西侧站立金人塑像。 颜子庙是祭祀孔子的弟子颜回的庙宇,位于曲阜城北门内东侧。原建于曲阜城东北三公里的五泉庄附近,元延祐四年(1317年)移建于陋巷故宅处,致和元年(1328年)落成。明代多次重修,明正德二年(1507年)鼎新修建,奠定了现存规模。其后又多次修葺,1979年进行了大修。庙南北长247.3米,东西南端104.5米,北端87.5米,占地约2.5万平方米。五进庭院,第一进庭院,由石坊和石柱组成,自第三进庭院分成东、中、西三路。现存元、明、清建筑24座,159间。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建筑有陋巷坊、卓冠贤科及优入圣域坊、复圣门、陋巷井亭、御碑亭、乐亭、复圣殿、杞国公殿等。
复圣殿为颜庙的正殿,位于第三进庭院内。元代时为五间重檐,明正德二年(1507年)重建时扩为七间。殿高17.48米,阔31.22米,深17.10米。重檐绿瓦歇山顶,下檐斗拱五踩重昂,上檐七踩单翘重昂,平身科明间六攒,次间四攒,稍间下檐四攒,上檐三攒,两山明间各五攒。殿内东西向一列中柱,顶有天花,绘团龙,明间有藻井。殿有回廊,擎檐用26根石柱。前檐下中四柱深浮雕一条降龙,周刻云朵,底衬山石,外二八棱石柱减地平镌升降龙,最外二八棱石柱刻凤凰及花卉,此八柱为明正德遗构。
杞国公殿位于西路正门内,是祭祀颜子父亲颜路的地方,元代始建专祠。殿五间,高8米,阔15.60米,深7.33米。单檐庑殿顶,灰瓦绿琉璃剪边。四柱五檩前后廊式木架,前出廊,宋代建筑特点,又有元代特色,是颜庙现存最早的建筑。 汉魏及北朝碑刻。曲阜现存西汉碑刻6石,东汉19石。汉碑数量之多居全国之首。另有魏碑1石,北朝碑刻4石。这些碑刻书法浑厚严谨,气势磅薄,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及字体演变具有重大价值。原多分存于孔庙、孔林内,为加强保护,1978年多数已移入孔庙东庑内。重要碑刻文物有乙瑛碑、礼器碑、孔宙碑、史晨碑、孔羡碑、贾使君碑及多通名人碑刻。
乙瑛碑全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亦称《百石卒史碑》或《鲁相置孔子庙碑》等。东汉永兴元年(153年)刻立。高198厘米,宽91.5厘米,厚22厘米,两侧刻有缠枝花纹,间以灵芝形纹。无额,碑文18行,每行40字,记述鲁相乙瑛请置百石卒史的公文及对乙瑛的赞颂。字体属成熟的汉隶,对研究孔庙沿革及书法艺术有重要价值。
礼器碑全称《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东汉永寿二年 (156年)刻立,圆首,高170厘米,宽78.5厘米,厚20厘米。碑四面刻字,均为隶书阴刻。碑阳16行,每行32字,记述韩敕修孔庙和制作礼器等活动。其他三面均刻立碑人姓名及资助钱数。其书法艺术被推为汉碑第一杰作。
史晨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又称《鲁相晨孔子庙碑》。碑文17行,每行36字,为史晨请祀孔子的奏本,东汉建宁二年 (169年)刻。碑阴为《史晨后碑》,全称《史晨飨孔子庙碑》,又称《汉鲁相晨谒孔子冢文》,碑文14行,每行36字,记述祭孔盛况及修治遗迹等。碑阳、阴均为隶书阴刻,端正典雅,含蓄自然,是汉隶的代表碑刻之一。
贾使君碑又称《贾思伯碑》,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刻立。碑方首,浮雕双龙。高215厘米,宽84厘米,厚20厘米。额题“魏兖州贾使君之碑”,碑文24行,每行40字,记述贾思伯在充州任内的政绩。题文均为阴刻楷书,笔法高古,遒劲浑厚,为魏体名碑。宋、元两度复出,1951年自兖州移入曲阜孔庙。
隋唐碑刻。孔庙中原存隋碑1块,唐碑14块。后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原存及1957年以来新出土的隋碑1块,唐碑6块,墓志5石,唐人题记9则。
赠太师鲁先圣孔宣尼碑。唐仪凤二年(677年)刻立,高360厘米,宽127厘米,厚32.5厘米。半圆首,额题为篆书。碑文为隶书阴刻,有唐武德九年(626年)封孔子后裔为褒圣侯诏书,乾封元年(666年)赠孔子太师诏书,还有致祭祝文和请立碑孔庙奏文。碑原有龟趺,金明昌二年(1191年)断为二,即改为方座。
鲁孔夫子庙碑。李邕撰文,张庭珪书。唐开元七年(719年)刻立。高402厘米,宽145.5厘米,厚61.2厘米。半圆首,篆书额题。正文19行,每行60字。
文宣王庙门记碑。唐大历八年年(773)立。裴孝智撰文,裴平书丹并篆额。高168厘米,宽72厘米,厚14厘米。碑首浮雕龙纹,有额、篆书。碑文隶书,20行,每行35字,记述新修孔子庙门事。碑阴刻有贞元十五年(799年)、咸通九年(868年)的两则题记。
独孤景墓志。书丹及刻石年月不详。墓主葬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志盖60.5厘米见方,顶39厘米见方,盖通厚4厘米,上正书阴刻“唐故任城县令独孤公墓志铭”。志石60厘米见方,厚9厘米,已残为三块。李华宗撰文,楷书19行,每行18至25字不等。民国年间于伊家村出土。
宋金元碑刻。宋金元时期,曲阜碑刻逐渐增多,以谒林庙题诗、题名、题记等专门刻石为多。孔庙现存宋代碑刻9块,刻石11块,孔子画像刻石4块,明代重刻宋碑5块,另有宋人题记16则。较为著名的有吕蒙正撰重修兖州文宣王庙碑铭,米芾书孔圣手植桧赞、玄圣文宣王赞等碑及杜衍书札刻石。孔林除墓碑外,有刻石10块,题记2则。周公庙有宋真宗撰书的“文宪王赞”碑。
金代碑刻较少,孔庙现存党怀英撰“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题“杏坛”碑,赫铣谒词题记,及幸存下来的“大乘寺铸钟铭碑”,其它碑刻上还有高德裔等人的题记11则。
元代是谒庙题记刻石的最丰时期,现存刻石6l块,题记42则,碑石共存70余块。有著名书法家赵孟頫、虞集等人书写的碑刻,有著名学者杨奂、郭守敬等人的题诗、题记。这些碑刻现多存于孔庙、孔林内。
米芾孔圣手植桧赞碑 宋崇宁二年(1103年)刻立。碑圆首,高148.5厘米,宽6l厘米,厚19厘米。正文四行,题、款各一行。均为行草,充分体现米芾的书法特点。原在手植桧侧,后移入孔庙十三碑亭院内。
金重修至圣文宣王庙碑 金承安二年(1197年)刻立。高360厘米,宽158厘米,厚51.9厘米。螭首龟趺,有额。党怀英撰文并书丹,额题篆书,正文隶书。立于孔庙十三碑亭南排东起第三亭内。碑阴刻有蒙古乃马真后四年 (1245年)元好问拜奠孔子庙林题记,和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杨奂谒庙诗,均为行书。
明清碑刻。曲阜现存的4000余块碑刻中,明清时期的有3000余块。碑刻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有修庙及祭孔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谒庙题记,最有特色的是谒庙诗文的刻录。在一些谒庙修庙的碑文题记中,还涉及到刘六、刘七农民起义,白莲教起义及捻军在曲阜一带活动的史实。
在孔庙历代碑刻中,明清时期的碑刻在数量上虽然最多,但书法整体水平并不太高。较为有名的有董其昌的题跋,李东阳的诗、赋,周天球的谒庙诗、题记等。孔林碑刻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铁保、何绍基、阮元、孔尚任、康有为等人题写的墓碑,吴宽、施闰章等人的谒墓诗文、题记等。此外,大柳村还有梁同书题写的墓碑。
慈禧赐孔令贻“寿”字碑,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立。高213厘米,宽92厘米,厚24厘米。上款正书“慈禧皇太后御笔,光绪二十年十月十五日”,下款正书“赐赏戴双眼花翎袭封衍圣公孔令贻”,中草书一大“寿”字。存于孔府二堂内。
玉虹楼法帖刻石。玉虹楼是孔氏十二府孔继涑的书斋名。他在这里精研书法,搜集历代书法家的作品整理或临摹后,刻石584块,拓片装订成1Ol册,刻石即谓“玉虹楼法帖刻石”。分为玉虹鉴真、玉虹楼帖、瀛海仙班、谷园摹古四大类,十四小类。保存了晋唐以来各种书体、各个流派的墨迹,真草隶篆,章法各异,是很有价值的书法集锦,为研究我国书法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画像石刻。曲阜现存汉代画像石刻100余块,多为建国后陆续出土和搜集到的,1978年将60余块镶嵌在孔庙大成殿西庑的墙壁上。这些画像石内容丰富多采,有神话传说,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车马出行,杂技舞蹈、网鱼狩猎,还有亭台水榭、飞禽异兽等。刻法多种多样,浅刻、浅雕、浮雕,形式不一,其风格千变万化,或细致精巧,或粗犷奔放,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民间习俗及文化艺术活动的珍贵资料。宋代以来的孔子画像刻石,多依前人画像摹刻,现多存于圣迹殿内。
安汉里画像石,新莽至东汉初年石椁墓画像石。石椁全长281厘米,宽252厘米。中间有一隔板分为二室,为夫妻合葬墓。椁内四壁、隔板两面、盖板及两侧壁外均有画像。隔板两面刻行乐图,人物中有击鼓吹笙的、有轻歌漫舞的、有静思对弈的。室顶为二石,刻连环玉璧、龙纹等图案。四壁东刻青龙,西刻白虎,南刻朱雀,北刻玄武,两侧壁外面刻持火夜战图、对语图。画像为阴浅刻,饰以錾凿的麻点或鳞纹,以重菱纹饰边。隔板上有一行隶书题记“山鲁市东安汉里禺石也”。石椁于1937年在曲阜城东韩家铺村出土。现存孔庙大成殿西庑。其中博弈画像石高0.42米,宽1.14米。刻三组人物:左二人奏笙管,一人起舞;中二人击鼓;右二人跪坐博弈,一为走出妙棋而得意,一观棋慎思。石周饰菱形花纹,是诸石中最精彩的一块。
圣迹图刻石,明代刻制。由画工杨维扬作画,刻工章草刊石,镶嵌在孔庙圣迹殿的墙壁上。全图共120幅,每幅宽约38厘米,长60厘米。第一石篆刻“圣迹之图”四字,后刊录“孔子世家”、“圣迹殿记”等。其中109幅,记述自颜母祷于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后弟子庐墓为止,包括“宋人伐木”、“苛政猛于虎”等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和言论,是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石刻。最后还附有汉高祖、宋真宗以太牢祀孔子图二幅。图均附有正书的标题及文字说明。
石柱、石仪。金代时,孔庙殿庑即“外柱以石,刻为龙文”。受其影响,颜庙、尼山孔庙等也都改用石柱。现存石柱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起突云龙,共22根,孔庙大成殿10根,崇圣祠、启圣殿各2根,大成门及颜庙复圣殿各4根。其中体量高大以大成殿为最,雕刻水平以大成门和崇圣祠为高,制作年代以复圣殿和崇圣祠为早。一类是减地平锻龙凤或花卉,共86根,分别使用在孔庙大成殿、寝殿、大成门、启圣殿、崇圣祠和颜庙复圣殿、尼山孔庙大成殿、启圣王林享殿上。其中雕刻水平以复圣殿、崇圣祠为高,制作年代以大成门、崇圣祠、复圣殿为早。一类是素面无纹,使用在孔庙奎文阁、杏坛、碑亭等建筑上。
石仪本为墓前装饰物,始于汉代,后世逐渐演变为显示墓主生前地位的标志。汉时孔林内即有石兽、石阙,张曲大墓前有石人、石兽,陶洛大墓前有石人。北齐时陈博达墓前有石兽,五代时颜文铎墓前有翁仲。宋时在孔子墓前,元时在叔梁纥墓前,刻立了全套石仪。明、清时,礼制规定一、二品官员墓前可立石人、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一对。从59代衍圣公起,墓前均刻立有石仪,计有明代八组,清代十组。现存有汉陶洛石人,张曲石人,孔林石兽、石阙,宋、元、明、清的石仪。
摩崖造像位于曲阜城南10公里九龙山南麓的山崖上,有石佛洞龛6处。龛上部均有插梁架的方孔,有4龛附有题记,但多已不可辨认。经鉴定,后五龛为唐代刻制。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阜馆藏文物种类繁多,有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字画、书籍、雕刻、衣冠、家具、砚章等,还有孔府档案9000余卷。这些文物大多是原衍圣公府家藏,部分是建国后搜集或出土的。在这10余万件文物中,有一级文物300多件,二级文物600多件,三级文物 3000件。孔子画像、明代衣冠、鲁城玉璧等一大批文物,均为稀世珍宝。

② 压缩机eth110l参数

压缩机工业高压变频制冷设备
简介:该视频所展示的空气压缩机品牌是火之兴,空气压缩机所处产业带是山东济宁,空气压缩机规格有12KW功率、1000dB噪音、1000rpm转速,空气压缩机介质尺寸是1000*1000(mm)。同时展示空气压缩机细节、使用以及优势等信息,为您解惑空气压缩机行业问题。

③ 孔子是四大得意门生分别是

孔子是四大得意门生分别是:

一、大弟子--颜回

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二、二弟子--仲由

仲由(前542年―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鲁国卞人(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孔门十哲"之一,受儒教祭祀。仲由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好勇力,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三、三弟子--端木赐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四、四弟子--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3)济宁以太坊扩展阅读: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

一、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

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

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二、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④ 《元史》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2)

六年春正月丁巳朔,暹国遣使奉表来贡方物。丁卯,敕:“福建、两广、云南、甘肃、四川军官致仕还家,官给驿传如民官例。”戊辰,赈晋王部贫民。癸酉,特授同知徽政院事丑驴答剌罕金紫光禄大夫、太尉,给银印。甲戌,监察御史孛术鲁翀等言:“皇太子位正东宫,既立詹事院以总家政,宜择年德老成、道义崇重者为师保宾赞,俾尽心辅导,以广缉熙之学。”制曰:“可。”戊寅,太阴犯心。己卯,翙星于司天台。广东南恩、新州徭贼龙郎庚等为寇,命江西行省发兵捕之。帝御嘉禧殿,谓紥鲁忽赤买闾曰:“紥鲁忽赤人命所系,其详阅狱辞,事无大小,必谋诸同僚,疑不能决者,与省、台臣集议以闻。”又顾谓侍臣曰:“卿等以朕居帝位为安邪?朕惟太祖创业艰难,世祖混一疆宇,兢业守成,恒惧不能当天心,绳祖武,使万方百姓乐得其所,朕念虑在兹,卿等固不知也。”

二月丁亥朔,日有食之。改释奠于中丁,祀社稷于中戊。翙星于回回司天台。丁酉,云南阇里爱俄、永昌蒲蛮阿八剌等并为寇,命云南省从宜剿捕。戊戌,改陕西转运盐使司为河东陕西都转运盐使司,直隶省部。己亥,太阴犯灵台。乙巳,敕:“诸司不由中书奏官辄署事者悉罢之。”特授僧从吉祥荣禄大夫、大司空,加荣禄大夫、大司徒僧文吉祥开府仪同三司。

三月丁巳,以天寿节,释重囚一人。乙未,给钞赈济上都、西番诸驿。辛酉,斡端地有叛者入寇,遣镇西武靖王搠思班率兵讨之。诏以御史中丞秃秃合为御史大夫,谕之曰:“御史大夫职任至重,以卿勋旧之裔,故特授汝。当思乃祖乃父忠勤王室,仍以古名臣为法,否则将坠汝家声,负朕委任之意矣。”丙寅,改怀孟路为怀庆路。特授翰林学士承旨八儿思不花开府仪同三司、大司徒。己巳,太阴犯明堂。敕:“诸王、驸马、宗姻诸事,依旧制领于内八府官,忽径移文中书。”封诸王月鲁铁木儿为恩王,给印,置王傅官。免大都、上都、兴和、大同今岁租税。癸酉,太阴犯日星。甲戌,太阴犯心。壬午,赐大兴教寺僧斋食钞二万锭,禁甘肃行省所属郡县酿酒。

夏四月壬辰,中书省臣言:“云南土官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远方蛮夷,顽犷难制,必任土人,可以集事。今或阙员,宜从本俗,权职以行。”制曰:“可。”丙辰,命京师诸司官吏运粮输上都、兴和,赈济蒙古饥民。庚子,车驾幸上都。以铁木迭儿为太子太师。内外监察御史四十余人,劾其逞私蠹政,难居师保之任,不听。诸王合赞薨。丙午,命宣政院赈给西番诸驿。壬子,伯颜铁木儿部贫乏,给钞赈之。

五月辛酉,太阴犯灵台。丁卯,太阴犯房。丙子,太阴犯垒壁阵。加安南国王陈益稷仪同三司。六月戊子,以庄浪巡检司为庄浪县,移巡检司于北卜渡。癸巳,以米五千石赈大长公主所隶贫民。甲午,改缮珍司为徽仪使司,秩二品。己亥,岁星犯东咸。辛丑,置河南田赋总管府,隶内史府,设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各一员,副总管二员,秩从三品。戊申,置勇校署,以角?者隶之。庚戌,大同县雨雹,大如鸡卵。诏以驼马牛羊分给朔方蒙古民戍守边徼者,俾牧养蕃息以自赡,仍命议兴屯田。壬子,赐大乾元寺钞万锭,俾营子钱,供缮修之费,仍升其提点所为总管府,给银印,秩正三品。给钞四十万锭,赈合剌赤部贫民;三十万锭,赈诸位怯怜口被灾者;诸有俸禄及能自赡者勿给。癸丑,以羽林亲军万人隶东宫。丙子,升广惠司秩正三品,掌回回医药。丁丑,以济宁等路水,遣官阅视其民,乏食者赈之,仍禁酒,开河泊禁,听民采食。晋阳、西凉、钧等州,阳翟、新郑、密等县大雨雹,汴梁、益都、般阳、济南、东昌、东平、济宁、泰安、高唐、濮州、淮安诸处大水。

秋七月丙辰,缅国赵钦撒以方物来觐。来安路总管岑世兴叛,据唐兴州,赐玺书招谕之。诸王阔悭坚部贫乏,给粮赈之。壬戌,太阴犯心。以者连怯耶儿万户府军万人隶东宫,置右卫率府,秩正三品。丁卯,诏谕江西官吏、豪民毋沮挠茶课。甲戌,皇姊大长公主祥哥剌吉作佛事,释全宁府重囚二十七人,敕按问全宁守臣阿从不法,仍追所释囚还狱。命分简奴儿流囚罪稍轻者,屯田肇州。乙亥,

通州、漷州增置三仓。丙子,太白犯太微垣右执法。增置上都警巡院、开平县官各二员。己卯,晋王也孙铁木儿所部民,经剽掠灾伤,为盗者众,敕紥鲁忽赤囊加带往,与晋王内史审录罪囚,重者就启晋王诛之,当流配者加等杖之。庚辰,赐木怜、麦该两驿钞一万二千一百二十锭,俾市马给驿。辛巳,赐左右鹰坊及合剌赤等贫乏者钞一十四万锭。

八月甲申,以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张思明为中书参知政事。乙酉,荧惑犯舆鬼。甲午,以授皇太子玉册,告祭于南郊。庚子,车驾至自上都。丁未,告祭于太庙。是月,伏羌县山崩。

闰八月丙辰,辰星犯太微垣右执法。赐嘉王晃火铁木儿部羊十万、马万匹。庚申,增置兴和路预备仓,秩正八品;升广盈库从八品。癸亥,荧惑犯轩辕。甲子,太阴犯垒壁阵。浚会通河。壬申,以太傅、御史大夫伯忽为太师。癸酉,敕:“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官,给俸同随朝。”敕:“诸司有受命不之官及避繁剧托故去职者,夺其宣敕。”乙亥,太白犯东咸。并永兴县入奉圣州。

九月甲申,以徽政使朵带为太傅,升参议中书省事钦察为参知政事。辛卯,铁里干等二十八驿被灾,给钞赈之。壬辰,翙星于司天台。癸巳,以作佛事,释大辟囚七人,流以下囚六人。戊戌,增海漕十万石。置云南县,隶云内州。以故昌州宝山县置宝昌州,隶兴和路。庚子,并顺德、广平两铁冶提举司为顺德广平彰德等处铁冶提举司。癸卯,御史台臣言:“比者官以幸求,罪以赂免,乞凡内外官非勋旧有资望者,不许骤升。诸犯赃罪已款伏及当鞫而幸免者,悉付元问官以竟其罪;其贪污受刑,夺职不叙者,夤缘近侍,出入内庭,觊幸名爵,宜斥逐之。”帝皆纳其言。诏谓四宿卫尝受刑者,勿令造禁廷。山东诸路禁酒。浚镇江练湖。发粟赈济宁、东平、东昌、高唐、德州、济南、益都、般阳、扬州等路饥。十月甲寅,省都功德使四员,止存六员。乙卯,东平、济宁路水陆十五驿乏食,户给麦十石。中书省臣言:“白云宗总摄沈明仁,强夺民田二万顷,诳诱愚俗十万人,私赂近侍,妄受名爵,已奉旨追夺,请汰其徒,还所夺民田。其诸不法事,宜令核问。”有旨:“朕知沈明仁奸恶,其严鞫之。”戊午,遣中书右丞相伯答沙持节授皇太子玉册。辛酉,以紥鲁忽赤铁木儿不花为御史大夫。癸亥,荧惑犯太微垣左执法。上都民饥,发官粟万石减价赈粜。置两浙盐仓六所,秩从八品,官二员,惟杭州、嘉兴二仓设官三员,秩从七品;盐场三十四所,场设监运一员,正八品。罢检校所。乙丑,太阴犯昴。丁卯,赈北方诸驿。戊辰,太阴犯东井。庚午,太白昼见。辛未,太阴犯轩辕。丙子,以皇太子受玉册,诏天下。己卯,浚通惠河。增河东、陕西盐运司判官一员,给分司印二;置提领所二,秩从八品,官各二员;盐场二,增管勾各二员;罢漉盐户提领二十人。济南滨、棣州、章丘等县水,免其田租。

十一月辛卯,荧惑犯进贤。木邦路带邦为寇,敕云南省招捕之。乙巳,以秘书卿苫思丁为大司徒。庚子,敕晋王部贫民二千居称海屯田。增京畿漕运司同知、副使各一员,给分司印。中书省臣言:“曩赐诸王阿只吉钞三万锭,使营子钱以给畋猎廪膳,毋取诸民。今其部阿鲁忽等出猎,恣索于民,且为奸事,宜令宗正府、刑部讯鞫之,以正典刑。”制曰:“可。”禁民匿蒙古军亡奴。帝谕台臣曰:“有国家者,以民为本。比闻百姓疾苦衔冤者众,其令监察御史、廉访司审察以闻。”河间民饥,发粟赈之。

十二月壬戌,命皇太子参决国政。封宋儒周惇颐为道国公。甲子,遣宗正府紥鲁忽赤二员,审决兴和、平地等处狱囚。省云南大理、大、小彻里等地同知、相副官及儒学、蒙古教授等官百二十四员。丙寅,太阴犯轩辕。己巳,复吏人出身旧制,其犯赃者止从七品。免大都、上都、兴和延祐七年差税。河西塔塔剌地置屯田,立军民万户府。壬申,太阴犯星。平章政事王毅以亲老辞职,从之,仍赐其父币帛。癸酉,是夜风雪甚寒,帝谓侍臣曰:“朕与卿等居暖室,宗戚、昆弟远戍边陲,曷胜其苦!岁赐钱帛,可不遍及耶?”敕上都、大都冬夏设食于路,以食饥者。

七年春正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帝斋居损膳,辍朝贺。壬午,御史台臣言:“比赐不儿罕丁山场、完者不花海舶税,会计其钞,皆数十万锭,诸王军民贫乏者,所赐未尝若是,苟不撙节,渐致帑藏虚竭,民益困矣。”中书省臣进曰:“台臣所言良是,若非振理朝纲,法度愈坏。臣等乞赐罢黜,选任贤者。”帝曰:“卿等不必言,其各共乃事。”癸未,帝御大明殿,受诸王、百官朝贺。辛卯,江浙行省丞相黑驴言:“白云僧沈明仁,擅度僧四千八百余人,获钞四万余锭,既已辞伏,今遣其徒沈崇胜潜赴京师行贿求援,请逮赴江浙,并治其罪。”从之。乙未,太阴犯明堂上星。丁亥,帝不豫。辛丑,帝崩于光天宫,寿三十有六,在位十年。癸卯,葬起辇谷,从诸帝陵。五月乙未,群臣上谥曰圣文钦孝皇帝,庙号仁宗,国语曰普颜笃皇帝。

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又曰:“儒者可尚,以能维持三纲五常之道也。”平居服御质素,澹然无欲,不事游畋,不喜征伐,不崇货利。事皇太后,终身不违颜色;待宗戚勋旧,始终以礼。大臣亲老,时加恩赉;太官进膳,必分赐贵近。有司奏大辟,每惨恻移时。其孜孜为治,一遵世祖之成宪云。

⑤ 济宁学院好吗

来这个学校快一年了,谈一谈我对这个学校的认识吧,去年填报志愿时是打算报考省外的学校的,但我妈不让我跑太远, 一 就决定找山东省内的学校,我网络过济宁学院,发现上面的问答都是四五年前的,评论个学校一般吧,但宿舍在山东省内的学校算不错的,有四人间和六人间,每个宿舍都有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当初就是冲着宿舍好报了这个学校,结果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录取了,济宁高新区的新校区都是四人间,独立卫浴阳台,条件更好,不少专业正在陆续搬过去我们专业大三也要过去,学校校总部在曲阜郊区,曲阜市里还有两个小校区,济宁市还有新校区,以经搬过去不少专业了,新校区距离校总部一个小时的车程吧。学校学习氛围比较浓厚,大一有早晚自习,到了大二就不再要求了,图书馆学习的人很多,考研通过率非常高。因学校在城郊,曲阜也不是什么大城市所以物价较低,一个月生活费六百吃饭买零食水果足够了,剩下的我一般都逛天猫淘宝了,学校里的东西商业街各个快递网点齐全,这个可以放心,东西商业街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电影院KTV都有,因为顾客都是学生,电影院看场电影一般也就十块钱,KTV里面的条件差点,但价格只有市里的四分之一,同学生日聚会进去唱歌花不了几十块钱,另外学校旁边有廖河公园,大部分以经建好了,晚上可以喝和同学去吃吃烧烤套套圈也是不错的,以后将会发展成一个夜市,曲阜市里有孔林孔府孔庙风景区,这也是我选择这个学校的一个原因,周边有qiuganjin水泊梁山,微山湖,台儿庄古城,泰山等景区,离济南也很近,这些地方一般两三个小时就到了,学校还是较大的,我从宿舍到教室一般步行要走二十分钟,建议买辆自行车,周末出去玩也方便。总之感觉这是一所不错的二本大学,这一年的学习生活非常顺利,导员和老师都非常的负责任,学校的校园生活也非常丰富,西操场和各系报告厅常常会有晚会举行,社团举办的活动也非常多,祝你有个美好的大学时光,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⑥ 《元史》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2)

夏四月壬寅,诏分汰宿卫士,汉人、高丽、南人冒入者,还其元籍。癸卯,翙星于回回司天台。以即位,恩赐太师、太傅、太保,人金五十两、银三百五十两、衣四袭。行省臣预朝会者,赏银有差。丁未,以太子少保张驴为江浙平章,戒之曰:“以汝先朝旧人,故命汝往。民为邦本,无民何以为国?汝其上体朕心,下爱斯民。”戊申,以即位告天地于南郊。庚戌,拘收下番将校不典兵者虎符、银牌。癸丑,诏:“路、府、州、县官,三年为满。”罢典医监。甲寅,太阴犯亢,荧惑犯垒壁阵。丙辰,诏谕宣徽使亦列赤,诸蒙古民有贫乏者,发廪济之。丁巳,罢中政院。戊午,以即位告于太庙。辛酉,敕:“国子监师儒之职有才德者,不拘品级,虽布衣亦选用。”癸亥,敕:“诸使臣非军务急速者,毋给金字圆牌。”定四宿卫士岁赐钞二十四万二百五锭。罢中都留守司,复置隆兴路总管府,凡创置司存悉罢之。乙丑,封知枢密院事铁木儿不花为宣宁王,赐银印。丁卯,诏曰:“我世祖皇帝,参酌古今,立中统、至元钞法,天下流行,公私蒙利,五十年于兹矣。比者尚书省不究利病,辄意变更,既创至大银钞,又铸大元、至大铜钱。钞以倍数太多,轻重失宜;钱以鼓铸弗给,新旧恣用;曾未再期,其弊滋甚。爰咨廷议,允协舆言,皆愿变通,以复旧制。其罢资国院及各处泉货监提举司,买卖铜器,听民自便。应尚书省已发各处至大钞本及至大铜钱,截日封贮,民间行使者,赴行用库倒换。”仍免大都、上都、隆兴差税三年。命中书省赈济甘肃过川军,罢僧、道、也里可温、答失蛮、头陀、白云宗诸司。改封亲王迭里哥儿不花为湘宁王,赐金印,食湘乡州、宁乡县六万五千户。拘还甘肃、陕西、辽阳省臣所佩虎符,禁鹰坊扰民,罢通政院,以其事归兵部。增置尚书员外郎各一员,罢回回合的'司属。帝御便殿,李孟进曰:“陛下御极,物价顿减,方知圣人神化之速,敢以为贺。”帝蹙然曰:“卿等能尽力赞襄,使兆民乂安,庶几天心克享,至于秋成,尚未敢必。今朕践阼曾未逾月,宁有物价顿减之理?朕托卿甚重,兹言非所赖也。”孟愧谢。帝谕集贤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曰:“向召老臣十人,所言治政,汝其详译以进,仍谕中书悉心举行。”南阳等处风、雹。

五月壬申,以宦者铁昔里为利用监卿。癸酉,八百媳妇蛮与大、小彻里蛮寇边,命云南王及右丞阿忽台以兵讨之。改封乳母夫寿国公杨德荣为云国公。丙子,命翰林国史院纂修先帝实录及累朝皇后、功臣列传,俾百司悉上事迹。丁丑,禁毋以毒药酿酒。庚辰,敕中书省裁省冗司,置高昌王傅,复度支院为监,罢泉府司、长信院、司禋监。辛巳,赐大长公主祥哥剌吉钞一万锭。壬午,制定翰林国史院承旨五员,学士、侍读、侍讲、直学士各二员。拘诸王、驸马及有司驿券,自今遣使,悉从中书省给降。置祥和署,掌伶人。金齿诸国献驯象。癸未,太阴犯氐。赐国师板的答钞万锭,以建寺于旧城。戊子,罗鬼蛮来献方物。甲午,复太常礼仪院为太常寺。是月,禁民捕驾鹅。

六月癸卯,敕宣政院:“凡西番军务,必移文枢密院同议以闻。”吐蕃犯永福镇,敕宣政院与枢密院遣兵讨之。乙巳,命侍臣咨访内外,才堪佐国者,悉以名闻。仍戒敕诸王,恪恭乃职。丙午,以内侍杨光祖为秘书卿,谭振宗为武备卿,关居仁为尚乘卿,并授弘文馆学士。置湘宁王迭里哥儿不花王傅。丁未,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己酉,诏存恤军人。庚戌,太阴犯氐。壬子,敕甘肃省给过川军牛种农器,令屯田。癸丑,复太府院为太府监,省上都兵马指挥为五员。甲寅,封亦思丹为怀仁郡王,赐银印。丁巳,敕翰林国史院春秋致祭太祖、太宗、睿宗御容,岁以为常。命和林行省右丞孛里、马速忽经理称海屯田。大同路宣宁县民家产犊而死,颇类麒麟,车载以献,左右曰:“古所谓瑞物也。”帝曰:“五谷丰熟,百姓安业,乃为瑞也。”己未,复置长信寺。封枢密使孛罗为泽国公。庚申,敕自今诸司白事,须殿中侍御史侍侧。癸亥,赐晋王也孙铁木儿钞五千锭,币、帛各二千匹;太尉不花金百两。复云州银场提举司,置仪鸾局,秩皆五品。甲子,请大行皇帝谥于南郊,上尊谥曰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丙寅,拘收泉府司元给诸商贩玺书。丁卯,罢只合赤八剌合孙所造上供酒。戊辰,敕诸王朝会后至者,如例给赐。己巳,卫王阿木哥入见,帝谕省臣曰:“朕与阿木哥同父而异母,朕不抚育,彼将谁赖?其赐钞二万锭,他勿援例。”帝览《贞观政要》,谕翰林侍讲阿林铁木儿曰:“此书有益于国家,其译以国语刊行,俾蒙古、色目人诵习之。”济宁、东平、归德、高唐、徐、邳诸州水,给钞赈之。河间、陕西诸县水、旱伤稼,命有司赈之,仍免其今年租。诸王塔剌马的遣使进驯象。

秋七月辛未朔,拘还辽阳省官提调诸事圆符、玺书、驿券,裁减虎贲司职员,赐上都宿卫士贫乏者钞十三万九千锭。丁丑,巩昌宁远县暴雨,山土流涌。敕内外军官并覃官一等。癸未,甘州地震,大风,有声如雷。以朝会,恩赐诸王秃满金百五十两、银五千二百五十两、币帛三千匹。乙酉,赐湘宁王迭里哥儿不花所部钞三万二千锭。癸巳,太阴掩毕。甲午,置经正监,掌蒙古军牧地,秩正三品,官五员。丁酉,太阴犯鬼距星。己亥,诏谕省臣曰:“朕前戒近侍毋辄以文记传旨中书,自今敢有犯者,不须奏闻,直捕其人付刑部究治。”敕御史台臣选更事老成者为监察御史,超授中散大夫、典内院使孛叔荣禄大夫。是月,江陵属县水,民死者众,太原、河间、真定、顺德、彰德、大名、广平等路,德、濮、恩、通等州霖雨伤稼,大宁等路陨霜,敕有司赈恤。

闰七月辛丑,命国子祭酒刘赓诣曲阜,以太牢祠孔子。甲辰,车驾将还大都,太后以秋稼方盛,勿令鹰坊、驼人、卫士先往,庶免害稼扰民,敕禁止之。枢密院奏:“居庸关古道四十有三,军吏防守之处仅十有三,旧置千户,位轻责重,请置隆镇万户府,俾严守备。”制曰:“可。”翙五星于司天台。以故鲁王刁斡八剌嫡子阿礼嘉世礼袭其封爵、分地。乙巳,以朝会,恩赐月赤察儿、床兀儿金二百两、银二千八百两、币帛有差。丙午,奉武宗神主祔于太庙。戊申,封李孟秦国公,命亦怜真乞剌思为司徒。己酉,吐番寇礼店、文州,命总帅亦怜真等讨之。辛亥,以西僧藏不班八为国师,赐玉印。戊午,复置司禋监。己未,诏谕省臣曰:“国子学,世祖皇帝深所注意,如平章不忽木等皆蒙古人,而教以成才。朕今亲定国子生额为三百人,仍增陪堂生二十人,通一经者,以次补伴读,著为定式。”敕:“军官七十致仕,始听子弟承袭。其有未老即托疾引年,令幼弱子弟袭职者,除名不叙;其巧计求迁者,以违制论。”壬戌,命赈恤岭北流民。上都立通政院,领蒙古诸驿,秩正二品。甲子,宁夏地震。乙丑,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进号皇姊大长公主。遣使招谕黑水、白水等蛮十二万余户来降。丙寅,太阴犯轩辕。赐诸王阿不花等金二百两、银七百五十两、钞一万三千六百三十锭、币帛各有差。丁卯,完泽、李孟等言:“方今进用儒者,而老成日以凋谢,四方儒士成才者,请擢任国学、翰林、秘书、太常或儒学提举等职,俾学者有所激劝。”帝曰:“卿言是也。自今勿限资级,果才而贤,虽白身亦用之。”敕直省舍人以其半给事殿庭,半听中书差遣。禁医人非选试及著籍者,毋行医药。大同宣宁县雨雹,积五寸,苗稼尽殒。

八月己巳朔,裁定京朝诸司员数,并依至元三十年旧额。楚王牙忽都所部乏食,给钞万锭,出粟五千石赈之。赐环卫圉人钞三万锭,以近侍曲列失为户部尚书。甲戌,赐皇姊大长公主钞万锭。丙戌,安南世子陈日泬奉表以方物来贡。敕西番军务隶宣政院。九月己亥朔,遥授左丞相不花进太尉。丙午,遥授湖广平章、安南国王陈益稷入见,言:“臣自世祖朝来归,妻子皆为国人所害,朝廷授以王爵,又赐汉阳田五百顷,俾自赡以终余年。今臣年几七十,而有司拘臣所授田,就食无所。”帝谓省臣曰:“安南国王慕义来归,宜厚其赐,以怀远人,其进勋爵、受田如故。”戊申,禁民弹射飞鸟、杀马牛羊当乳者。禁卫士不得私衣侍宴服,及以质于人。庚戌,命枢密院阅各省军马。壬子,改元皇庆,诏曰:“朕赖天地祖宗之灵,纂承圣绪,永惟治古之隆,群生咸遂,国以乂宁。朕夙兴夜寐,不敢怠遑,任贤使能,兴滞补阙,庶其臻兹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朕之志也。逾年改元,厥有彝典,其以至大五年为皇庆元年。”都水监卿木八剌沙传旨,给驿往取杭州所造龙舟,省臣谏曰:“陛下践祚,诞告天下,凡非宣索,毋得擅进。诚取此舟,有乖前诏。”诏止之。复置中宫位下怯怜口诸色民匠打捕鹰坊都总管府,秩正三品。乙卯,太阴犯毕。丁巳,奉太后旨,以永平路岁入,除经费外,悉赐鲁国大长公主。给云南王老的部属马价一万二千锭。丙寅,敕省部官,勿托以宿卫废职。罢西番茶提举司。是月,江陵路水漂民居,溺死十有八人。

冬十月戊辰朔,有事于太庙。己巳,敕绘武宗御容,奉安大崇恩福元寺,月四上祭。辛未,赐大普庆寺金千两,银五千两,钞万锭,西锦、彩段、纱、罗、布帛万端,田八万亩,邸舍四百间。丁丑,禁诸僧寺毋得冒侵民田。辛巳,罢宣政院理问僧人词讼。以蕲县万户府镇庆元,绍兴沿海万户府镇处州,宿州万户府兼镇台州。戊子,省海道运粮万户为六员,千户为七所。特授故太师月儿鲁子木剌忽荣禄大夫、知枢密院事。辛卯,罢诸王断事官,其蒙古人犯盗诈者,命所隶千户鞫问。壬辰,诏收至大银钞。敕诸卫汉军练习武事。置群牧监,秩正三品,掌兴圣宫位下畜牧。癸巳,诏置汴梁、平江等处田赋提举司,掌大承华普庆寺赀产。给云南增戍军钞二万五千锭。丙申,太白犯垒壁阵。

十一月戊戌,封司徒买僧为赵国公。辛丑,命延安、凤翔、安西军屯田红城者,还陕西屯田。敕:“商税官盗税课者,同职官赃罪。”立乖西府,以土官阿马知府事,佩金符。李孟奏:“钱粮为国之本,世祖朝量入为出,恒务撙节,故仓库充牣。今每岁支钞六百余万锭,又土木营缮百余处,计用数百万锭,内降旨赏赐复用三百余万锭,北边军需又六七百万锭;今帑藏见贮止十一万余锭,若此安能周给。自今不急浮费,宜悉停罢。”帝纳其言,凡营缮悉罢之。辛亥,诸王不里牙屯等诬八不沙以不法,诏窜不里牙屯、秃干于河南,因忽乃于杨州,纳里于湖广,太那于江西,班出兀那于云南。壬子,赈钦察卫粮五千七百五十三石。甲寅,太阴犯舆鬼。戊午,禁汉人、回回术者出入诸王、驸马及大臣家。己未,以辽阳省平章政事合撒为中书平章政事。甲子,敕增置京城米肆十所,日平粜八百石以赈贫民。丙寅,加徽政使罗源为大司徒,赈诸军粮七千六十石。

十二月辛未,增置经正监官为八员。置尚牧所,秩五品,掌太官羊。癸酉,封宣政、会福院使暗普为秦国公。增置兵部侍郎、郎中各一员。庚辰,太白经天。复以陕西屯田军三千隶红城万户府。壬午,诏曰:“今岁不登,民何以堪?春蒐其勿令供亿。”癸未,太白经天。甲申,太阴犯太微西垣上将。浙西水灾,免漕江浙粮四分之一,存留赈济;命江西、湖广补运,输京师。占城遣使奉表贡方物。庚寅,申禁汉人持弓矢兵器田猎。曲赦大都大辟囚一人,并流以下罪。辛卯,裁宗正府官为二十八员,遣官监视焚至大钞。壬辰,太白经天。敕:“创设边远官员,俟到任方降敕牒。”乙未,命李孟整饬国子监学。中书省臣言:“世祖定立选法升降,以示激劝。今官未及考,或无故更代,或躐等进阶,僣受国公、丞相等职,诸司已裁而复置者有之。今春以内降旨除官千余人,其中欺伪,岂能悉知?坏乱选法,莫此为甚。”帝曰:“凡内降旨,一切勿行。”赐济王朵列纳印,以和林税课建延庆寺。诏谕安南国世子陈日泬曰:“惟我祖宗,受天明命,抚有万方,威德所加,柔远能迩。乃者先皇帝龙驭上宾,朕以王侯臣民不释之故,于至大四年三月十八日即皇帝位,遵逾年改元之制,以至大五年为皇庆元年。今遣礼部尚书乃马台等赍诏往谕,仍颁皇庆元年历日一本。卿其敬授人时,益修臣职,毋替尔祖事大之诚,以副朕不忘柔远之意。”

皇庆元年春正月庚子,帝谕御史大夫塔思不花曰:“凡大臣不法,卿等劾奏毋避,朕自裁之。”癸卯,敕诸僧犯奸盗、诈伪、斗讼,仍令有司专治之。甲辰,授太师、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脱儿赤颜开府仪同三司,嗣淇阳王。戊申,改隆镇万户府为隆镇卫。庚戌,封知枢密院事丑汉为安远王,出总北军。壬子,敕军不满五千者,勿置万户。癸丑,太阴犯太微东垣上将。旌表广州路番禺县孝子陈韶孙。戊午,制诸王设王傅六员,银印,其次设官四员。改封济王朵列纳为吴王,赐卫王阿木哥庆元路定海县六万五千户,加崇福使也里牙秦国公。己未,升崇祥监为崇祥院,秩正二品。壬戌,升翰林国史院秩从一品。帝谕省臣曰:“翰林、集贤儒臣,朕自选用,汝等毋辄拟进。人言御史台任重,朕谓国史院尤重;御史台是一时公论,国史院实万世公论。”

二月丁卯朔,徙大都路学所置周宣王石鼓于国子监。敕称海屯内汉军存恤二年。庚午,西北诸王也先不花遣使贡珠宝、皮币、马驼,赐钞一万三千六百锭。辛未,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吉州路为吉安路。壬申,以霸州文安县屯田水患,遣官疏决之。遣使赐西僧金五千两、银二万五千两、币帛三万九千九百匹。甲戌,制定封赠名爵等级,著为令。改和林省为岭北省。丙子,给称海屯田牛二千。赐晋王也孙铁木儿南康路户六万五千,世祖诸皇子也先铁木儿福州路福安县、脱欢之子不答失里福州路宁德县、忽都鲁铁木儿之子泉州路南安县、爱牙赤之子邵武路光泽县,户并一万三千六百有四,食其岁赋。己卯,置卫龙都元帅府,秩正二品,以古阿速卫隶之。八百媳妇来献驯象二。壬午,太阴犯亢。封孛罗为永丰郡王。置德安府行用钞库,罢庄浪州唐兀千户所。丙戌,省枢密断事官为八员。庚寅,敕岭北省赈给阙食流民。敕两淮民种荒田者,如例输税。遣官同江西、江浙省整治茶、盐法。赐韩国公主普达实怜钞万锭。诏勉励学校,赈山东流民至河南境者。通、漷州饥,赈粮两月。

三月丁酉朔,荧惑犯东井。升给事中秩正三品,罢诸王、大臣私第营缮。戊戌,右丞相铁木迭儿言:“自今左右司、六部官,有不尽心,初则论决,不悛,则黜而不叙。”制曰:“可。”省女直水达达万户府冗员。敕:“诸王脱脱所招户,其未籍者,俾隶有司。”己亥,以生日为天寿节。庚子,加御史大夫火尼赤开府仪同三司。罢卫龙都元帅府。壬寅,太阴犯东井。敕归德亳州,以宪宗所赐不怜吉带地一千七十三顷还其子孙。丙子,敕:“北边使者,非军机毋给驿。”丁未,置内正司,秩正三品,卿、少卿、丞各一员。戊申,升典内院秩正二品。以前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塔失海牙为御史大夫。改翰林国史院司直司为经历司,置经历、都事各一员。置五台寺济民局,秩从五品。赐安王完泽及其子金三百两、银一千二百五十两、钞三千五百锭,赐汴梁路上方寺地百顷。辽阳省增置滦阳、宽河驿。甲寅,西北诸王也先不花等遣使以橐驼、方物入贡。丙辰,封同知徽政院事不阑奚为赵国公。庚申,敕简汰大明宫、兴圣宫宿卫。甲子,给北军币帛二十万匹,遣户部尚书马儿经理河南屯田。乙丑,命河南省建故丞相阿术祠堂,封诸王塔思不花为恩平王。

夏四月丁卯,简汰控鹤还本籍。以都水监隶大司农寺。置察罕脑儿捕盗司,秩从七品。庚午,命浙东都元帅郑祐同江浙军官教练水军。辛未,给钞万锭修香山永安寺。赵王汝安郡告饥,赈粮八百石。升保定路万户府为上万户。癸酉,车驾幸上都。丙子,太白昼见。封鄄国大长公主忙哥台为大长公主,赐金印。增也可紥鲁忽赤为四十二员。壬午,荧惑犯舆鬼。敕皇子硕德八剌置四宿卫。敕:“僧人田除宋之旧有并世祖所赐外,余悉输租如制。”阿速卫指挥那怀等冒增卫军六百名,盗支粮七千二百石、币帛一千二百匹、钞二百八锭,敕中书、枢密按治。封知枢密院事木剌忽为广平王。癸未,荧惑犯积尸气。庚寅,太白经天。大崇恩福元寺成,置隆禧院。龙兴新建县霖雨伤禾,彰德安阳县蝗。

五月丙申朔,以中书平章政事合散为中书左丞相,江浙行省平章张驴为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授开府仪同三司。壬寅,诸王脱忽思海迷失以农时出猎扰民,敕禁止之,自今十月方许出猎。改和林路为和宁路。赐诸王阿木哥钞万锭,速速迭儿、按麻思等各千锭。以蒙古驿隶通政院,置濮阳王脱脱木儿王傅官四员,给上都、滦阳驿马三百匹。丁未,缙山县行宫建凉殿。己酉,以西宁州田租、税课赐大长公主忙古台,赈宿卫士粮二万石。升回回司天台秩正四品。彰德、河南、陇西雹。六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丁卯,天雨毛。己巳,太阴犯天关。敕李孟博选中外才学之士任职翰林。给羊马钞价,济岭北、甘肃戍军之贫者。壬申,减四川盐额五千引。赐崇福寺河南官地百顷。丁亥,敕罢封赠,诫左右守法度,勤职业,忽妄侥幸加官。赐安远王丑汉金百两、银五百两、钞千锭。巩昌、河州等路饥,免常赋二分。

秋七月辛丑,定内正司官为六员。禁诸王径宣旨于各路。徙中都内帑、金银器归太府监。赐新店诸驿钞三千八百锭,充使者饩廪。癸卯,诏奖励御史台。丙午,升大司农司秩从一品。帝谕司农曰:“农桑衣食之本,汝等举谙知农事者用之。”敕诸王小薛部归晋宁路襄垣县民田。中书参政贾钧以病请告,赐钞三百锭,给安车还乡。戊午,太阴犯东井。

八月丁卯,敕探马赤军羊马牛依旧制百税其一。戊辰,太白犯轩辕。辛未,太阴犯填星。丁丑,罢司禋监。己卯,以吏部尚书许师敬为中书参知政事。庚辰,车驾至自上都。壬午,辰星犯右执法。置少府监,隶大都留守司。甲申,赐诸王阔阔出金束带一、银百五十两、钞二百锭。乙酉,太白犯右执法。辛卯,敕云南省右丞阿忽台等,领蒙古军从云南王讨八百媳妇蛮。滨州旱,民饥,出利津仓米二万石,减价赈粜。宁国路泾县水,赈粮二月。安南国王陈益稷来朝。九月丁酉,增江浙海漕粮二十万石。戊戌,罢征八百媳妇蛮、大、小彻里蛮,以玺书招谕之。辛丑,命司徒田忠良等诣真定玉华宫,祀睿宗御容。八百媳妇、大、小彻里蛮献驯象及方物。甲辰,升参议中书省事阿卜海牙为参知政事。拘火者等所佩国公、司徒印。丁巳,太阴犯亢。壬戌,琼州黎贼啸聚,遣官招谕。

冬十月甲子,有事于太庙。改隆兴路为兴和路,赐银印。云南行省右丞算只儿威有罪,国师搠思吉斡节儿奏请释之,帝斥之曰:“僧人宜诵佛书,官事岂当与耶?”癸未,以中书参知政事察罕为中书平章政事,商议中书省事。丁亥,太阴犯平道。戊子,太阴犯亢。翰林学士承旨玉连赤不花等进《顺宗》、《成宗》、《武宗实录》。罢造船提举司。辛卯,赦天下。赐李孟潞州田二十顷。

⑦ 求大仙告诉我姓卞的家谱

卞姓

姓氏的一种。卞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是我国当代第269位姓氏。卞(Biàn)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为黄帝裔孙吾融之后,以国名为氏;2、出自曹姓,为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卞庄子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据卞氏家谱记载,改姓氏的得姓始祖是卞随。相传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姓的名人出现,那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上的卞随。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名士卞随,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典籍《庄子·让王》和史籍《吕氏春秋·离俗》的记载,在夏、商之际,有个叫卞随的贤士,因不满夏桀的荒淫暴虐统治而隐居到了稠(今陕西高陵泾渭二河合流处)。汤与大宰伊尹计确定了谋攻伐夏桀之时,曾想方设法找到了卞随,与之商量伐桀之事,卞随却拒不回答。至公元前十六世纪“鸣条之战”,商汤战胜了夏桀后,建立了商王朝,再一次找到卞随,要让天下给卞随。卞随认为自己遭遇到了最大的麻烦,说:“我因反对夏桀暴虐而避隐,其一直谋求算计我,认为我是蔑视他的贼。而如今汤王您战胜了夏桀而要让位于我,后世人则必以我为贪其位也。我生于这样的乱世,难道就都是些无道行之人与我交往吗,我不能再忍受这样的无聊骚扰了。”遂自投稠水而死,令商汤很是感慨。之后,卞随的后裔子孙,就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卞氏、随氏,形成了较早的卞、随二氏一族。

卞氏族人大多尊奉卞随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六子叔振铎的支庶子孙卞庄子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赐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六子叔振铎于曹(今山东曹县),世称曹叔振铎,其后以曹为姓氏,成曹氏一族。后来,曹叔振铎的支庶子孙中,在春秋初期出了一个大勇士名庄,鲁隐公姬息姑执政时期在鲁国做官,后被封于卞邑(今山东衮州、泗水一带),爵位为子爵,故时称卞庄子,又称为弁庄子、馆庄子。在卞庄子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地名称为姓氏,称卞氏、弁氏,形成了卞、弁二氏。到了汉朝时期,因避汉明帝刘庄名讳,改庄为严,或称为卞严、卞严子、弁严子。

曹、卞、庄、严四氏系出一源。据传,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至今仍有曹、卞、庄、严四姓不相联姻的习俗。卞氏后来在济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济阴望。[1]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吾融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相传黄帝有儿子叫龙苗,龙苗生吾融,传到吾融的儿子姬明,被封在卞国(今山东泗水卞桥镇),史称卞明,其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氏,称卞氏,是为卞氏最早的一支。

源流四
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弁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弁师,亦称卞师,是西周初期设置的一种礼仪小官,专职负责掌管君主在重大祭祀活动中配戴的冠帽,后各诸侯国亦设有此官位。“弁”、“卞”二字是象形文字,其本义就是掌管并为君王戴帽子的意思。两周王朝的官员称作“弁师”,而各诸侯国的相应官员则称作“卞师”。在近九百零六年漫长的两周历史时期中,曾有三次诸侯国君称自己的掌冠官为“弁师”者,第一次是在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郑庄公姬寤生二十年,公元前720年),周王朝军队败于郑庄公,郑庄公曾得意地称自己的冠官为“弁师”;第二次是在周桓王姬林十六年(楚武王熊通三十七年,公元前704年),楚武王自立为王并在在周王朝近郊耀武扬威,称自己的冠官为“弁师”;第三次是在周郝王姬延五十九年(秦昭襄王赢则五十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灭周王朝,结束了战国历史之后,秦昭襄王干脆就将周王朝的官称一股脑地端进秦国宫廷,使自己成为正统,“弁师”也就自然成为秦国的官称了。直到秦朝末汉初,弁师、卞师之称尤存,而由“弁师”衍申的“弁员、马弁、弁卫”等等官称,一直沿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

在弁师、卞师的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先祖官职称为卫姓氏者,称弁师氏、或卞师氏,后多省文简化为单姓卞氏,亦有仍称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过大夫卞和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卞氏,春秋时楚卞和之后。”卞和,著名的春秋时期楚国荆人(今湖北襄樊南漳),一称和氏,是“和氏璧”的发现者,他因献玉而闻名古今。

在卞和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卞和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卞氏、和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边佳氏,满语为Biangiya Hala,世居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

在清朝晚期以后,满族、蒙古族边佳氏多冠汉姓为卞氏、边氏。

得姓始祖

卞随。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姓的名人出现,那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上的卞随:“汤遂与伊尹谋夏伐桀,克元,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代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询我,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于颍水而死。”据此,卞氏是高士卞随的后代,夏朝末年商汤遂与伊尹联合讨伐夏桀,大功告成要将天下让给卞随。卞随推辞不受,并投于颍水自杀而死。卞随的子孙就以卞为姓,称为说氏。故卞氏后人奉卞随为卞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卞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三位,人口约三十八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

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姓的名人出现,那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上的高士卞随。据该书的记载,这位卞随的事迹是这样的:“汤遂与伊尹谋夏伐桀,克元,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代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 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询我,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于颍水而死。” 到了大约3000年以前的周代,现在山东省定陶县一带,又出现了另外一支卞姓,那就是《姓纂》所记载的:“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卞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于卞,因以为氏,鲁有卞庄子,楚有卞和”,以及《广韵》上所同样指出的:“周曹叔之后,曹之支子封于卞,遂建族。”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之弟,他是后世曹姓的始祖,而卞氏又分自曹氏,这么说来,曹、卞两氏很显然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相传,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至今仍有曹、卞二姓不相联姻的习俗,看来倒的确是“事出有因”的。“和氏之璧”,在国人的心目中,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当年赵国的蔺相如,曾经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以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为它创下了那一页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史典。而这件至宝,正是由春秋时代的楚国人卞和所发现的,所以才会被名之为“和氏之譬”。

振铎所建曹国于公元前487年被宋景公所灭后,曹之国都定陶地近今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四省,故卞氏早期即散布上述四地。

秦、汉之际,部分卞氏族人远徙于山东北部及今江苏南部。《万姓统谱》载,东汉桓帝时蒙冤下狱的卞崇为吴郡娄(今江苏娄县)人,可见卞氏南迁之早。由于汉朝时期,在定陶一带置济阴郡,故后世卞氏以济阴为郡望堂号。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卞氏一族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济阴卞氏之里程碑。此间,先因曹操之妻卞后的贤德而享誉天下,随后济阴卞氏族人又大放光芒,人丁兴旺,名人辈出。此间中原板荡,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迁徙,卞氏族人由于仕宦、避难、谋生等,除遍及黄河中下游诸省外,还大批迁往江苏、浙江及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

唐末五代时期,已有卞氏族人落籍四川。宋元两代,江浙成为战争重灾区,导致卞氏向福建、广东等地迁徙。

明朝初期,山西卞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明朝中叶后,河北北部、京津一带卞氏族人有迁往辽宁南部及内蒙之东南者。

清朝康乾年间及以后,山东等地卞氏随闯关东风潮入居东北三省,卞氏在全国分布愈广。

如今,卞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四川、黑龙江、河南、山东等省为多。

郡望堂号郡望

济阴:汉景帝中元六年(丁酉,公元144年)置济阴国,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一说汉武帝建元三年)改为济阴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菏泽附近、南至定陶、北至濮城地区。东汉元帝初元元年(癸酉,公元前48年)改为济阴郡,辖地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

堂号

济阴堂:以望立堂。
济阳堂:以望立堂。
证璞堂:系出自《韩非子·和氏》中著名的“卞和献玉”故事之典。

忠贞堂:来源于卞氏第三世祖卞壸为国牺牲的光辉历史。东晋明帝时,太后临朝,卞壸与大臣庚亮共同辅政。后来,庚亮解除大将苏峻兵权。咸和三年(公元328年),苏峻率军谋反,卞壸以尚书令(宰相)身份领军抵抗,军败战死。二子卞眕,卞盱因力战救父而死难。卞壸之妻裴夫人将幼孙卞钦、卞镛寄于邻家,率女卞春英、卞春芳服毒而亡。卞氏一门同时死亡六人,父为国死,子女为父死,妻为夫死。后来,晋明帝追封卞壸为忠贞公,旌表其居为“忠孝之门”,敕卞氏堂名为“忠贞堂”。卞壸后裔自称“忠贞堂卞氏”,表示对先祖报国忠心念念不忘。

传胪堂:资料有待补充。江苏江阴人卞思敏小聪明过人,孩提时就能写诗。他勤奋苦读,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会试中式,在殿试中,卞思敏考中二甲第一名,仅次于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传胪”,被授为南京太常寺博士。此后,又任南京工部都水司署员外郎、南京户部湖广司郎中。五十五岁罢官回乡,以耕读传家,寄情诗酒。卞思敏终年六十一岁。江阴县衙在城内大街为之建立了传胪坊,卞氏在三房巷盖了传胪厅,并以其为堂号。

卞姓名人

卞 随
夏朝末年人,卞氏得姓始祖。当时汤打算伐桀,去找卞随商量。卞随说:“这事与我无关!”或者是说“关我屁事!”汤灭夏后,要把天下让给卞随。卞随说:“当初你小子已经定好伐桀的计划。你假模假样地找我商量,目的是把谋反的罪责推给哥们;现在你小子得了天下,又扬言要让给我,只是为标榜自己没有独占天下的野心。我真不幸!交了你们这帮不讲道义的朋友。”卞随觉得生不逢时,竟然投河自尽了。

卞 和
春秋时楚国人。荆(今襄樊南漳)人,一作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因献玉而闻名古今。《韩非子》载,卞和在荆山得一玉璞(南漳县巡检山区,现有玉印岩,传为卞和得玉处),献给厉王,厉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之罪,断其左足。到武王(约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恸哭于荆山下,文王派人去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而名之曰石,贞士戮之而漫(欺骗),此臣之所以悲也。”文王令人剖璞,果得宝玉。因此称“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即是卞和所献之宝玉。

卞 后
武宣皇后卞氏,出身于娼家。二十岁时被曹操在谯纳为妾,并随他到了洛阳。到董卓为时,曹操弃官,微服东出避难。袁术传曹操凶讯,曹操身旁的人都欲逃回,卞后识断精明,制止了众人的莽撞行动。后来曹操听说后十分赞赏。丁夫人薨,曹操就将卞后扶正。曹丕当太子后,左右向卞后称贺,被卞后婉言谢绝。建安二十四年,拜为王后;文帝践位后,封卞氏为皇太后;明帝即位,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原先,曹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年轻时向他借钱而不得,十分厌恶他,于是借故曹洪的门客犯法,要处死曹洪。卞太后通过郭后,制止了曹丕,再刑为免官削爵土。卞后生有四子:文皇帝丕、任城威王彰、陈思王植、萧怀王熊。

卞后生平节俭,不喜华丽,曹操曾得名铛数具,命后自选一具,后选中者,言:“取上者为贪,取下者为伪,故取其中。”不但自律如此,对亲戚外家亦然,为人称道。卞后随军征进时,但见路上有老年人,便赏赐绢帛,对他们哭泣说:“可惜我的父母没能等到这个时候就去世了啊。”后崩于太和四年五月,七月,与魏武帝合葬高陵。

卞 敦
晋代尚书,字仲仁,卞壸从父兄。弱冠仕州郡,后从讨王敦,官拜尚书,以功封益阳侯。谥敬。

卞 庄
春秋鲁国卞邑大夫,有勇为,一次能杀死二虎。齐人欲伐鲁,惧庄子不敢逞。汉朝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或称为卞严、卞严子、弁严子。

卞 粹
晋代中书令,字玄仁,冤句人。刚直不阿。后拜右丞相,封成阳子。齐王司冏辅政,为侍中、中书令,进爵为公。

卞 壸
(公元281-328年),字望之,晋代济阴冤句 今山东曹县西北 人。晋代政治家,卞粹之子,晋明帝侍中、尚书令,以功封建兴县公。后赠壸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贞,祠以太牢 。卞壸 卞壸兄弟六人并登宰府,世称“卞氏六龙”。卞壸生而明敏,行履端方,好习兵书,知古兵法,从小为乡人所重。晋元康年间,卞壸任江陵法曹,当时有人作乱,杀死江洲判官,卞壸率人生擒贼首,馀众皆降。永嘉中,卞壸任著作郎。晋元帝镇建邺,召卞壸为从事中郎,掌选官之职。晋明帝时领尚书令,与王导等俱受遗诏辅政。卞壸朴素廉洁,勤于吏事,官拜先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他力劝瘐亮勿征苏峻入朝。后苏峻攻打建康,他率六军拒击,苦战而死。二子卞、卞盱相随作战,同时遇害。

卞 彬
(公元?-约500年),字士蔚,南朝齐济阴冤句 今山东荷泽西南 人中领军卞嗣的孙子。仕宋,官奉朝请、员外郎。入齐,累迁至平越长史、绥建太守。卞彬有文才,好饮酒,以蚤、蜗、虾蟆等为题作赋,又作《禽兽决录》,指刺权贵。文章不胫而走,流传闾巷。他在宋齐都做大官,《全齐文》卷二十一收有他的《蚤虱赋》一首,是谈跳蚤和虱子的。他说:“余居贫,布衣十年不制……为人多病,起居甚疏,萦寝败絮,不能自释,兼摄性懈惰,懒事皮肤。澡剧不谨,浣沐失时。四体[宫毛][宫毛],加以臭秽,故苇席蓬缨之间,蚤虱猥流。”卞彬身上虱子多,虱子繁殖又快,他又“不勤于浦讨”,虱子越来越多,谚云:“虱多不痒”,但卞彬还是十分痒的。他不去捉虱子,却写了这篇《蚤虱赋》,炫耀自己脏、懒、多虱蚤。被清代的严可均收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卞 敏
清代女画家,秦淮人。为画家卞赛之妹,善鼓琴,精于兰竹。

卞 瑛
字渭珍,原住江苏常州府武进县城西南四十里的升西(也作胜西)乡,他读书未就,又懒于耕作,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违背双亲出游,东南西北辛苦备尝。行至山东济宁时,被一位在孔子后裔处当幕僚的苏州人钱某招为女婿,后随钱某进京师,又被一位总戎马某延为西席。康熙五十四年马某移调天津,他也携眷相从,并定居于天津。卞瑛有三个儿子,长子亦如乃父,中年出游未归,次子传五世而绝,只有三子人丁兴旺,天津乡祠卞氏都是这第三门后裔。卞氏发家始于第四代(从卞瑛起计)卞宗礼兄弟三人开设隆顺号,时在嘉庆初年。第五代卞树堂兄弟四人继续经营,老四卞树榕又增设隆顺榕药店,时在道光初。随着天津开埠,卞家商业更加发达,增设茶庄、粮行、银号等,成为地方巨富。

卞大亨
宋代学者,字嘉甫,泰州人。由乡举入太学,升上命。精医卜之书,著有《松隐集》等。

卞仲子
元代画家,其子卞珏,颇善画,绰有父风。

卞思义
元代诗人。1338年前后光州志伊书院主讲,工于诗,以《铁笛诗》名世。

卞 荣
公元1418-1487年),字华伯,明代文学家。正统十年 公元1445年)卞荣以明经中进士,试政大司马,历官户部主事、员外郎中,能诗善书,文思敏捷,濡墨挥笔,顷刻就数十篇。卞荣曾奉命检校戎马南畿,监税河西务,干办金沙洲,所至皆能其官。后来,卞荣回到江阴陶城老家,博览群书,致力于写诗,文名誉称吴越。卞荣当时还是一个很有名的画家,世称为“卞郎中画”。好事者常常登门求索,川流不息,卞荣口占手书,尽力为之。上至达官缙绅,下至马医走卒。都以得到卞荣书画作品为荣。《江阴卞氏宗谱.兰堂公传》云:“盖自大江以南,无一人不知公名,无一家事蓄公篇。翰者或赝为公作,持售辄得钱。缙绅之往来是邦者,无昼夜叩门请,而富人大贾至捐重货购之,所得遂不赀。而性俭啬,每有所投遗,往往从人素纸笔,不妄使一钱,人或传以为笑,然视他贵人之武断豪夺,则吐舌缩首,不欲为也。”由此可见,卞荣的诗书画俱佳,大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卞荣的诗作颇多,由其门生锡山吴纟廷花三年时间,编成《卞郎中诗集》7卷,于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刻印,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此外,卞荣还有《兰堂集》,雍正癸丑(公元1733年)卞采京辑,乾隆庚辰(公元1760年》镌版。清顾季慈编辑江阴诗歌总集《江上诗钞》,卷十收入卞荣诗作100多首。卞荣逝世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享年69岁。

卞思敏
三房巷人,字行甫,初号东崖,更号练江。他从小聪明过人,孩提时就能写诗。他勤奋苦读,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参加乡试考中举人。这一年,江阴有15人同时中举,轰动一时,名声大震。在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会试中式,殿试中,卞思敏考中二甲第一名,仅次于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传胪,被授为南京太常寺博士。此后,又任南京工部都水司署员外郎、南京户部湖广司郎中。55岁罢官回乡,以耕读传家,寄情诗酒。卞思敏性格沉稳,不苟言笑。为文奇思逸发,如同天马行空,不拘泥于古人法度,而形成了自己峻楚雄健的风格。卞思敏生于明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卒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年61岁。江阴县衙在城内大街为之建立了传胪坊,卞氏在三房巷盖了传胪厅。

卞文瑜
长洲(今苏州)人。字润甫(约1576-1671),号浮白,又号花龛。明代画家。善画山水小景。画史称他曾从董其昌学画,其法黄子久、吴镇,笔墨苍秀。有些画风格近似“苏松派”的赵左。笔致雅秀、逸趣横生,作树石枝干常用中锋勾剔,显有古拙凝重之感。传世作品有《山水图》册,藏吉林省博物馆;《溪山秋色图》卷,藏上海博物馆;《山楼绣佛图》轴、《寿烟山水图》册,均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卞立言
清代棋师,名交恒,江都人。祖孙三代均以奕名。有《奕萃》传世。

卞玉京
本名卞赛,字云装,又称赛赛,据考可能还有“蕙香”之别号。她原系官宦出身,因父早亡,家道中落,与其妹卞敏一同沦落风尘,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一对出名的姊妹花,而卞赛的名气略胜,时人因有“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之咏。后来卞赛为女道士,号“玉京道人”,于是有了“卞玉京”这个习称。(注:“玉京”系道家语,指天界。)

卞祖善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指挥。1936年出生于江苏镇江,195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升入本科指挥系,师从杨嘉仁教授。1961年卞祖善持棒于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现任首席指挥。40多年来,他指挥演出了《天鹅湖》、《罗密欧与朱丽叶》、《祝 福》、《杨贵妃》等中外芭蕾舞剧;先后在我国首演了米雅科夫斯基的《第二十七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 响曲》等。

卞留念
国家一级作曲家兼演奏家,东方歌舞团音乐总监及音乐指挥,中国器乐家协会会员,中国轻音乐学会委员,中国录音师协会会员,中国MIDI学会会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担任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作曲,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闭幕式音乐总设计。

卞之琳
(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门镇,祖籍江苏溧水,曾用笔名季陵,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1]

编辑本段家谱文献
卞氏族谱,(清)宋文锦纂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江阴卞氏宗谱,(民国)卞兴才主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江阴市博物馆。

江苏武进卞氏北迁族谱(天津卞氏族谱),(民国)晋昌纂,据第八世卞翊在清同治初年(公元1862年)始修本和卞宝廉在清宣统初年(公元1909年)二修本增订,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铅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天津市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

四川成都胜西卞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民国)卞久等纂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字辈排行

江苏武进卞氏字辈:“仁义之孝泰忠世成载长”。
江苏兴化卞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阳有书松毓煦义文昌政道德高尚仁义生辉”。
江苏大丰卞氏字辈:“阳有书松毓煦义文昌政”。
河南辉县卞氏字辈:“田云恒志海鸿冠”。

卞姓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勇齐贲育;德并务光: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大夫卞庄子,有勇力,曾刺杀两只虎。一次,齐国准备攻打鲁国,因惧怕卞庄子而取消了计划。“贲育”,指战国时勇士孟贲和夏育。下联典指夏代高士卞随,相传商汤曾把天下让给卞随和务光,二人不受,投水而死。

英存士气;德并务光:上联典指南朝宋国的卞延之。下联典指夏代高士卞随。

璞玉三献;台辅六龙:上联典指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一块璞玉,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是欺诈,被砍去双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璞而哭泣,文王派人剖璞加工,果然得宝玉,即命名为“和氏璧”。下联典指晋朝冤句人卞粹,字玄仁,博学而和德行,刚正不阿,历官尚书郎、右丞相、中书令,封成阳公。他兄弟六人,都官至宰相,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

济阴世泽;六龙家声:全联典指晋朝的卞粹,兄弟六人,并登台辅,世称“卞氏六龙,玄仁无双”。

五言通用联
才举太学士;功封益阳侯:上联典指宋朝学者卞大亨,由乡举入大学,升上舍。精医卜之书,著《松隐集》等。下联典指晋朝尚书卞敦,弱冠仕州郡,后从讨王敦,拜尚书,以功封益阳侯。谥敬。

三代大棋手;满门名画家:上联典指清朝棋师卞立言,祖孙三代均以奕名。有《奕萃》传世。下联典指元朝画家卞仲子,其子卞珏,颇善画,绰有父风。

勇猛伏二虎;刚直号六龙:上联典指春秋鲁国卞邑大夫卞庄,有勇力,一次能杀死二虎。齐人欲伐鲁,惧庄子不敢逞。下联典指晋朝中书令卞粹,后拜右丞相,封成阳子。齐王司马冏辅政,为侍中、中书令,进爵为公。其兄弟六人并登台辅,称“卞氏六龙”。

鼓琴薰风奏;画竹璧月清:全联典出清朝女画家卞敏,画家卞赛之妹,善鼓琴,精于兰竹。

怀中藏玉璞;头上戴银簪:上联典指春秋时楚国人卞和。下联典指三国时期魏活的卞后。

七言通用联
源自殷商流光远;望出济阳世泽长:此联为卞氏宗祠联。

茶香解睡磨铛煮;山色牵怀著屐登:此联为唐朝诗人卞震诗句联。

十言通用联
紫阁名公,兄弟流芳奕世;琴堂贤令,父子继美当时:上联典指晋朝卞粹。下联典指南朝宋上虞令卞延之,父子俱为当时名士。

⑧ 山东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1、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

热点内容
宁话区块链老猫 发布:2024-11-19 02:28:15 浏览:658
清华区块链早期贡献 发布:2024-11-19 02:15:20 浏览:727
币圈最大的案例 发布:2024-11-19 02:13:02 浏览:507
usdt是怎么搞来的 发布:2024-11-19 02:12:19 浏览:452
蚂蚁矿机l3580m超频 发布:2024-11-19 02:07:59 浏览:553
ltc币大跌 发布:2024-11-19 02:04:10 浏览:301
外币买btc 发布:2024-11-19 02:04:08 浏览:663
mc中的连锁挖矿为什么我挖不了石头 发布:2024-11-19 01:49:03 浏览:304
64trx16流 发布:2024-11-19 01:40:33 浏览:960
usdt可以转化usdt吗 发布:2024-11-19 01:25:23 浏览: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