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以太坊知识 » 以太坊公社

以太坊公社

发布时间: 2021-10-10 02:54:51

『壹』 礼仪产生的原因分析

社稷及社稷礼的产生

社稷祭祀礼是我国古代“五礼”之一的“吉礼”中的一项重要礼仪制度。主要内容是对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礼。吉训为福,即事神求福之意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1]可见古人把祭祀活动看做是国家礼典中最重要的事。吉礼的主要内容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沉祭山林川泽,以槱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2]由此为准则,中国古代的祭祀礼典一般按照周礼而因循不改,把它大体上分为十二个类别,归属于天神、地只、人鬼三大门。天神门祭礼分三类:第一叫禋祀,祭祀昊天上帝;第二叫实柴,祭祀日月星辰;第三叫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星神。地只门的祭祀亦为三类:第一是用血祭社稷、五岳;第二是用□沉祭山林川泽;第三是用□辜祭四方百物。人鬼门则分为六类,它们是以祭祀祖宗的主的袷、禘、祠、□、尝、烝等六种敬祖悼亡的典礼。

社稷祭祀礼属于地只门,可视为祭地礼之一。远古时代,在对天崇拜的同时,也有了对土地的崇拜。大地主生长,养育了万物,如慈母一般,故自古就有了“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对地的尊敬仅次于上天。按照中国传统思想认识,天和地是一阳一阴,一上一下,一覆一载,一乾一坤,两者相交,构成了整个世界,它们是人类的父母,是万物的本源或创造者。所以,在祭祀活动中,对天神和地只的特殊重视,就不难理解了。祭地,主要是指帝王的方丘正祭和后土告祭。大地之神叫地只,远古时代对大地的祭祀叫“宜”。方丘祭地是《周礼》中的大型祭典之一,在对地只进行祭祀的同时,当然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与地只有关的地神也要陪祭,正如圜丘祀天也要陪祀众多天神星官一样。其中社稷就是较早作为祭地大典的陪祭神之一,在地只类众祭祀对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对社稷神的崇拜,是原始社会自然崇拜对土地、谷物崇拜的发展,认为大地生长草木万物,养育了人类,因而,社稷神被视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神灵。先秦时期,社稷的地位很高,《周礼·春官·小宗伯》曰:“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建国以宗庙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一词也成为国家的代称。许多文献都记载商汤时有二十四种祭祀,其中就有“祀弃为稷”的祭祀。《尚书·泰誓》则记述周武王“行宜社之礼”,要祭“冢土”,即祭祀土地之神——社神。周公相成王,摄政七年,在新邑建立社稷之坛,将社、稷合祭一处。根据《周礼·地官·大司徒》所载:“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首次明确地为社稷设立坛、墙和神位。“社祭土而立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阴之义地。日用甲,用日之始也。”社稷祭祀在周代已有较完整的典礼仪节,包括了场所、日期、主祭者、设施、神位等等具体的规定。“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而国主社,示本也……所以报本反始也。”对神稷的尊崇和祭祀,表示了人类对土地和百谷的报答之情,体现出古代靠天吃饭的时代祭祀活动中务实的内容。

至于社与方丘的区别,我们认为社稷礼其实是祭地礼的变形,是对抽象的“地”的补充方式和形象化的表现。在方丘所祭的“地”是与“天”相对的抽象的大地;而“社稷”则是大地中属于邦国故乡的土地,所谓“邦国乡原之土神也。”另外,“社”的含义不是广泛意义的大地,而是可以生长和种植百物的农业土地,赋予了较特殊的“农业之神”的涵义。正因为社的这层特殊涵义,它才于“稷”(谷物的代称)合而称之曰:“社稷”。故社稷礼的本质在于“教民美报焉”,即是为了教育人民怀着感恩的心情去报答土地和谷物的养育之恩。

社稷祭祀礼仪制度的历史变化

社稷祭祀的礼仪制度,秦汉前后变化较大。夏社祭共工氏之子句龙,殷、周因之;夏祭烈山氏之子柱,殷改祭后稷,周因之。自汉立大社大稷,又立官社官稷,其制渐杂,在此作一陈述。

西汉尚未建立时,刘邦就曾在家乡附近的丰县,祷祝枌榆,以此树为社神,遂名之“枌榆社”。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即于第二年立汉社稷,除秦社稷,“因令县为公社”。这种公社是官社的性质,为此还下诏曰:“吾其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3]“后四年,天下已定,诏御史讼丰治枌榆社,常以时,春以羊彘祠之……其后二岁,或言曰周兴而邑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于是高祖制诏御史:其令天下立灵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

东汉建立后,刘秀于次年即在洛阳建社稷,号称“太社稷”,在宗庙之右,无屋,有墙门而已。每年的二月、八月、腊月共三次祠祀,且均以太牢供享。到了三国时的曹魏以后,每年常祭的只有太社稷和官社,即“二社一稷”。太社和帝社(即古之王社)也分开了。“前汉但置官社而无官稷,王莽置官稷,后复省。故汉至魏但太社有稷,而官社无稷,故常二社一稷也。普初仍魏,无所增损。”太社的祝辞通常是:“地德普施,惠存无疆。乃建太社,保佑万邦,悠悠四海,咸赖嘉祥。”帝社的祝辞则是“坤德厚载,邦畿是保。乃建帝社,以神地道。明祀惟辰,景福来造。”三国时的曹魏、东吴以及西晋、东晋、刘宋等朝,均遵此制,无所改作。“《礼》,左宗庙,右社稷。历代遵之,故洛京社稷在庙之右,而江左又然也。吴时宫东门雩门,疑吴社亦在宫东,与其庙同所也。宋仍旧,无所改作”。[3]

南北朝时,帝王们认为:“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遍祭,故立社稷以主祀。”这个时期帝王祭祀社稷,普遍是在太庙之西设立太社、帝社、太稷三坛,各坛四周的门、墙、各按其方位的颜色涂饰(即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坛的色彩为黄,象征土、谷。全国所有的郡、王国、县也要兴建社稷祠和先农祠,县以下还要兼祭灵星、风伯、雨师之类的神。民间的社是每二十五家共立一个。五岳所在的郡县还要再祀五岳神。祭祀时间为每年的仲春和仲秋,共二次。太社和帝社的祭祀要用牺牲荐享,当时规定由太常丞牵牲、太常省牲、太祝令赞牲的“牺牲”制度。供祭的食物为“六饭”:以敦装饭,以牟装稻,以簠装黄粱,以簋装白粱,以瑚装黍,以琏装粢。每年二月八日是较大的祭典,陪祭的还有老人星、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钩陈、北极、北斗、三台、二十八宿、大人星、子孙星等四十六座天神。凡参加祭礼的官员,都要到太医官那里领一种除驱秽气的药散,在斋戒之前饮服,以求自洁。其后又增设官社和官稷二坛,与前三坛共为五坛。皇帝亲祭社稷时,规格又高出许多,由司农卿省牲、进熟,司空负责亚献,司农负责终献。至隋代,把社稷坛并列在含光门内的左侧,每年仲春和仲秋的戊日,各以太牢礼祭之。至孟冬的亥日,再举行一次腊祭。各州、郡、县,则于仲春、仲秋两祭,祭用少牢礼。百姓的社祭亦同时举办。

唐初之制,仲春、仲秋二时戊日祭大社大稷,社以勾龙配,稷以后稷配。社、稷之坛承隋之制,仍立于含光门内之右。社、稷各用太牢一,牲以黑色,笾豆簋簠各二,铏俎各三。季冬蜡之明日,又祭社稷于社宫,如春秋二仲月之礼。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先农坛为帝社坛,于太坛西立帝社坛,礼同太社,太稷,其坛不备方色,异于太社。”后据韦夏叔与祝钦明之议,又立帝稷坛于帝社坛之西。于是唐代至此太社、太稷、帝社、帝稷四坛齐备。据《开元礼》所定的“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仪”,包括了斋戒、陈设、銮驾出宫、奠玉帛、进熟和献舞乐、赐胙饮福、瘗燔、銮驾还宫等礼仪程序和规范。这时的社稷祭祀已沦为中祀的档次,表明社稷神的地位开始下降。唐代的社稷坛广五丈,以五色土为之。社主用石,高五尺,方二尺,“剡其上,以象物生;方其下,以象地理。体埋其半,以根在土中,而本末均也”。

宋代社稷的祭祀虽再度受到重视,但仍然没有南北朝以前那样受尊崇。尽管社稷礼被列入大祀项目之中,但宋王朝的大祀名目多达三十项,可见其对社稷祭祀的礼仪之重视并不比唐代提高多少,其仪节程序亦基本上承袭唐制。

元代的太社太稷的祭祀大体沿袭唐宋。坛址在京城和义门南,占地40亩,围上垣,于园中稍南筑坛二,东为太社坛,西为太稷坛,二坛相距5丈远。两坛均为长、高、宽17米的方丘。社坛之土亦颇讲究:坛东为青土,坛南为赤土,坛西为白土,坛北为黑土,中间填以普通杂土,再于其上及左右四周用黄土覆盖。最后用五色泥涂抹一次,色与方位相应。坛四面居中有1丈宽的陛道。稷坛的制度与社坛一样,惟所填之土不用五色,而是清一色的黄壤。两坛正面朝北,在北面设有皇帝行礼的“北墉”,乃一砖制建筑,面上亦涂以黄泥。于西北处有瘗坎(埋牺牲祭物的土坑)二。垣□四周还有一些附属屋宇。北面有望祀堂、齐班厅、献官幕、院官斋所、祠察局、仪鸾库、法物库、都监库、雅乐库、百官厨等机构,南边有太乐署、乐土坊、馔幕殿、馔幕、神厨、酒库、牺牲房。另外还有十几间执事斋郎房和监祭执事房。社主用白石制成,长1.6米,宽60厘米,半埋坛土之中。稷坛无主。神位版用栗木制成,木为原色,上书黑字。在二坛之南还各栽一棵松树,作为“社树”。用的祝版共四个,均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3厘米,用于太社、太稷和配位的后土神、后稷神。

明代,先是分祭社、稷二坛,至洪武十年(1377年)改建社稷坛于午门外之右,定太社太稷合祭之礼。埋石主于社稷坛之正中,微露其尖,用木神牌丹漆之,祭时设于坛上,祭毕贮库。坛设太社神牌居东,太稷神牌居西,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享,西向,而罢勾龙、后稷之配。自奠帛至终献,皆同时行礼。社稷礼遂升为上祀(即大祀)。明成祖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社稷坛成,位置,陈设悉如南京旧制”。[4]明永乐间直至清代,社稷坛位置不变,在紫禁城端门之右(今北京市中山公园内)。保存至今的社稷坛是一座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台上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铺以青红白黑黄五色之土,中央立一方形石柱,即“社主石”,亦称“江山石”。每岁春秋二季仲月上戊日举行祭祀,由皇帝亲祭土地神和五谷神。遇雨则于北面的拜殿行礼。地方府、州、县仍保留社稷,二、八月时由地方官主祭。明清两代,还规定了五色土的出产进贡地区:直隶、河南两省进黄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省进红土,江西、湖广、陕西三省进白土,山东进青土,北平进黑土。全国共三百余府县,各负责收集所在方位颜色的土一百斛,土必须从名山高爽处采取。

社稷之礼的设计,虽然与祈谷祀天,方丘祭地有所重复,里社的活动又仿佛乡饮酒礼,因此在历史上引起礼官和学者不少的争议。终因先秦以来社稷即江山,江山即天下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君王有为社稷以死殉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历代统治者都不敢于此礼稍有懈怠,按“国之所重,莫先于宗庙社稷”的古训,立国先立社稷,按时祭祀,确实把社稷看做国家的象征,礼敬有加,尊崇不已,成为中国礼仪文化史中有着深刻社会影响的制度和风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礼之产生,可以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产生了。

结合文化和礼之起源,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礼之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所应具有的态度,即礼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

(二)礼是一系列动作,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即通过一定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礼是一种程式或仪式。通过多样性的仪式,表现出行礼人对人对己的敬意、爱戴和重视。

(四) 礼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
一、礼仪的源起与其人文意义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庄严的祭祀仪式使氏族部落成员深刻感受到个人意志必须服从全体意志,个人与氏族部落密不可分,个人对氏族部落必须绝对忠诚与服从,从而以强大的精神威慑力与统摄感,实现对全体成员的普遍强制性。同时,祭祀仪式又融入了原初的是非善恶、长幼尊卑等社会道德价值与伦理关系,一开始就与伦理道德浑然一体,对社会生活自身具有整合规范功能,这在后来“神道设教”的礼乐制度中得以不断巩固强化。
据《周易》的观卦彖辞:“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的“盥”就是敬酒灌地以降神的仪式,祭礼以此为盛。按照彖辞作者对观卦的理解,百姓看到国王在宗庙祭祀中举行盥的隆重典礼,从而对神道产生敬信。宗庙祭祀符合天之神道,就如同四季循环等自然秩序。圣人制立敬天祭祖的礼仪,将天之神道彰显出来,意义在于实现人道教化,使天下百姓服膺之,维持有序的统治。这是一种以祭祀典礼方式将礼仪规范与民间礼俗跟个体信仰加以连接。荀子认为“神道设教”虽有祭祀鬼神之事,但却非以鬼神信仰为核心,祭祀在于表达思慕之情,忠信爱敬之意,故而将祭祀理解为“人道”,人道即祭祀鬼神活动的人文意义之所在。司马迁说:“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礼者,人道之极也”,神道始终没有脱离人道,反以人文精神作为本质内涵。因而,“神道设教”不仅有着天道的底蕴,更有人道的实际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提升与外显,是统合天道、神道与人道的礼仪文化的整体建构。仪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径。所谓人文化成,在中国历史上,是通过以祭祀为主的礼仪制度去实现的。这正是“神道设教”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精神信仰、礼仪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具有强大内化力与统合力的根本原因。精神信仰以浑然于风俗民情的礼乐制度为载体,而“礼崩乐坏”之后,精神信仰也就“梦游魂离”,这就是形式背后的人文内涵。中国古代的种种宗教信仰,实际上都是以深厚的礼仪文化为背景的,是礼仪文化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脱离了礼仪文化之主体,宗教信仰的本质意义便无处着落,伦为空洞无物的迷信鬼神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主旨

礼的精神内核是人伦关系、伦理价值,礼是人与人间秩序的建立。礼源于生活,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仪式,最后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礼包含许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种生活行为和习惯,都有一套礼节规范,不能随意而行。《周礼•师氏》中记载,当时的国学教国子以“三德”和“三行”。“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即“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乡学中则实行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项人伦之教。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把守礼行礼作为个人立身之本。“礼”主要是关于个人修身养性之道德, 强调内圣、内省和自律。孔子曰:克己功夫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视听言动是乃人之具体行为,使之约制于礼教之中,逐步内化,久而成性。通过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行为处处符合礼,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才具有“君子”的风度。礼仪的本质是指导个人通过不断的修身,反省、自律来实现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
孔子是中国礼仪文化的奠基人,认为“礼”之基础是“亲子之爱”,“仁”之核心是“爱人”。将“礼”的自然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使礼制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自觉性有了转化的可能。“礼”是“仁”的外化,即“仁”的具体化和政治化。礼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表现为一整套制度仪式,有其独具的文化特色。而统摄这一文化体系的核心则是“仁”之精神。《左传 • 昭公十二年》引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礼与仁都是讲人际的关系,礼用以建立人与人间的秩序,仁则寻求人与人间的和谐。从自己做起,立己、克己,方能达到仁的层次。
中国礼仪文化还强调礼乐互补。所谓礼乐,并非仅指具体的礼仪典章,更指履行道德与对这一履行的爱好与情趣。因为没有情感的参与,道德的内化是难以完成的。先秦时期学校教育就开设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课程,以礼、乐为先,实行所谓“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的策略。《韦氏词典》将礼貌定义为“表现于行为中的道德”。正如《乐记》所言:礼是天地之序,乐是天地之和。礼是人与人间秩序的建立,乐是象征人与人间来往的和谐。《汉书 • 艺文志》言及:“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于乐,两者相与并行。”把礼与乐联结起来,治理社会。

三、仪式的精神内核是社会秩序

(一)仪式是“礼”的操作化
社会学家认为,仪式行为是社会秩序的展演,是社会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建构人文关系的手段,对社会结构的巩固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人类学家白朗(Alfred Radcliff-Brown)通过对原始部落的观察表明,宗教仪式具有维系社会团结的功能,并使之代代相传。如果将宗教定义为一种信仰和实践体系,那么,仪式是宗教活动的最主要层面,宗教需要借助仪式产生超自然力的控制力量。仪式表达了人们所依存的某种人之外的神圣力量,这种东西通常就是“精神或道德的力量”。中国自古注重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良好的道德教化功效。任何仪式都有着共同的社会心理功能,使人产生超脱感、安宁感、安慰感、亲切感等,“它为人们超脱艰难的世俗生活以达到(只要顷刻)精神的自我境界提供了途径。”[1](同时,仪式活动也是增强一个群体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1]仪式的功能是将文化价值根植于现实生活,通过创造制度,规定仪式来积淀为习俗。

(二)仪式具有神奇的力量

仪式活动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某些人所具备的能力,通过特定的仪式、表情、说话,就可以达到意想中要达到的目标。仪式活动看起来非常简单,每个人只要敬虔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他应做的事,中间不必争论,也毋须苦心经营,就可以大功告成。整个过程不费吹灰之力,所产生的效果却大得惊人。孔子在《论语》中曾论及此中魔力的存在。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说,能够做到无为而治的,要算是舜了吧?他下过什么功夫呢?无他,只是恭敬地面向南方而已!如此这般简单不过,而天下大治,这不是魔力又是什么?魔力来自哪儿呢?来自守礼,来自每个参与其事的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孔子和荀子似乎早已体悟出礼仪与社会秩序间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庞大的、神圣礼仪。

(三)仪式活动要旨

仪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人文活动,进行仪式活动时,每个人做什么、说什么都有一套规定,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特定的程序做特定的事,所有参与者的动作都紧密地配合。有时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展开,有时是无声与有声相结合,传递着某种精神或意义。每个细节、每个动作都有着象征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的各种祭祀活动,其程序、位次、动作、衣着、祭品的选择,都有严格的规定,否则就视为禁忌。仪式的人文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之中。
仪式活动要产生神奇的影响力要有两个条件:(1)参与者必须对仪式程序娴熟自如,做起来才不致于生硬;(2)参与者必须有诚心和敬意。如果光是娴熟而缺乏敬虔,整个事情就沦为表面、机械、形式化的做作。二者之中,后者更为重要。孔子说,“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做得娴熟畅通,倒不如怀有真情)“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这说明,一方面孔子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则不必说“如在”;另一方面,他又劝诫别人在祭神时要当作神是存在的,这样才会生出敬意,益增仪式的权威,以致每个人都视作理所当然地遵守。仪式是为了强化行礼者内心的“真性情”,因此,要是没有诚意就不如不祭。所谓“真性”即孟子所提的四个善端:恻隐为仁,羞恶为义,是非为智,恭敬为礼,这四种心理本能须借助于行礼,不断反省自觉中才能把四端“广而充之”,熟练自如,达到自律。“真情”即情之自然。礼对情感具有激发和限制的双重功能。祭礼以饰其敬;丧礼以饰其哀;军礼以饰其怒;宾礼以饰其乐;嘉礼以饰其喜。儒家的礼教,要求外在的节文和内在的性情取得和谐调节。没有真性情,礼固然是一套虚假的玩意;但徒有性情,没有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真情也会受到限制。
仪式活动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作用。艺术靠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直接诉诸无意识知觉,产生非特定的心理反应,通过非理性知觉打动人的全身心。艺术首先作用的是直觉和感情,这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因而,洛扎诺夫说:“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①(P.794)正如黑格尔所说:“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者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② (P.84)各种宗教仪式,或者借助于音乐,或者借助于建筑,或者借助于象征物,来渲染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对人的情绪情感发生移情作用。仪式活动也需要借助音乐、语言或有音乐配合的艺术语调,调动人的无意识系统,激发人的可接受性。洛扎诺夫说:“无意识心理倾向,从暗示学观点可以理解为期待的程度,为某一活动类型所作的内心的和无意识的心理准备状态。”①P.796)仪式活动对环境或场景布置非常讲究,正如佛寺殿堂集建筑、雕塑、绘画和书法于一身,以营造特定的心理氛围, 引导人产生某种特定的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仪式活动中所有的人都做同样的事,协调一致、紧密配合,这种高度的统一性构成一种强大的群体压力,引导着人的从众心理,使人产生非理性控制的服从或从众行为。

『贰』 凡尔赛宫与故宫的文化价值有什么不同

都是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建筑古迹,不同之处是两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一个是东方,一个是西方,差异很大难以趋同,各自代表本民族的风格特色,无可厚非。

『叁』 姓氏起源是什么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据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由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据考证,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隐约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组成,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不仅古姓多与“女”字相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从女旁,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间可以通婚,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许多故事。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我们祖先经历过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迹。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谨性。到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动,旧贵族没落了,有的还沦为奴隶。这表明贵族身份的氏,已无存在的必要。
“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姓的产生,从史书上看,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剧》)。古人很早就懂得近亲婚配会产生不良后代的道理,为辨别男女姓的异同从而决定嫁娶与否,在女子称谓中标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见,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别种类”“别婚姻”。
姓氏相别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战国后期。秦朝时,旧贵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结束,旧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尽。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顾炎武《目知录》)此后,中国的姓与氏合而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们使用姓氏时简单省事,也无贵贱之别,因而平民也从无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时候,有个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的“姓”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时候写的,里面一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4000 到6000个,但是实际应用的,只有1000个左右。
世界各国都有“三大姓”的说法。
英国是:Smythe,Jones,Williams;
美国是:Smith,Johnson,Carson;
法国是:Martin,Bernard,Dupont;
德国是:Schultz,Mueller,Shmidt;
苏联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
而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根据最新的统计,单是姓张的,就有一亿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四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 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
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加起来也占总人口的10%。换名话说,在中国十亿人口中,有七亿人姓了这45个大姓。
另外的三亿多人的姓,都是比较少见的,象毛、江、白、文、关、廖、苗、池等等。
中国各地农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个村庄仅为一姓居民。各个族姓开拓一方,繁衍一方,独占一方。西晋、唐初、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原有过几次大的移民浪潮。先民各族人逐渐融入汉民族中。各地府、州、县志对这一历史现象记述甚详。如乾隆《福州府志》载:“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纪》)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闽部属58姓,定居福建。黄仲昭《八闽通志》引《建安志》载:“自五代乱离,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贾多避乱于此,故建州备五方之俗。”
自民国以来,有关姓氏家族的调查材料十分丰富,各地也屡见姓氏溯源的考据。以福安县甘棠堡为例,当地数十姓居民分别来自中原20多个郡县,郑氏来自清河郡、荥阳郡;陈氏来自颖川郡、太邱郡;周氏来自汝南郡;徐氏来自东海郡;邱氏来自河南郡;丁氏来自博陵郡;王氏来自太原郡;范氏来自高平郡;缪氏来自东鲁郡;黄氏来自江夏郡;曾氏来自天水郡。其他如苏、兰、郭、杨、连、江、翁、谢、许、徐、詹、魏诸姓也都分别有自己的祖地郡望。他们自唐宋以来,“各衿门户,物业转属,而客姓不得杂居其乡。”(明·万历《福安县志》卷1《风俗》)各姓氏都按严格的地域范围,聚族而居。
华东、华南的客家人,从西晋到宋末由北方迁入,因语言、风俗的差异和利益矛盾,迁徙后常为争夺生存空间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这种“主客之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经常的矛盾和冲突,更造成客家人对血缘姓氏家族关系的依赖和重视,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观念和家族组织是最强的。客家土楼(无论是圆楼还是方楼)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无巨细均由同宗(同姓)相帮解决。
各家族对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荣耀均极重视。除族谱记载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门楼的门额横匾与宗祠长联上。一些世家望族,为显示其祖宗显贵,往往在门匾上刻写“尚书第”、“大夫第”、“进士第”以及“五代尚书”、“亚魁天下”等字样。一般家族的门匾则刻有“鲁国传芳”(颜姓)、“颖水世泽”(陈姓)、“江夏衍派”(黄姓)、“蚊筑传芳”(丁姓)等字样,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渊源。镶刻于家祠门柱上的楹联,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陈氏宗祠的楹联为:“数十世避乱侨居,凤粤发祥,羡者蕃,肯构肯堂,黎阁家声光自晋;三百年创业重统,莺迁衍庆,喜此日,美轮美奂,棠江庙貌著维新。”同安县五显乡后塘村“桃源”颜氏祠堂的楹联,叙述了该姓入闽的时间和路线:“自唐历宋历元历明历清,簪缨世代;入闽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门)而同(安),瓜瓞云礽”。
在全国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单一村落者极为普遍。它体现了宗族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性,也给许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坊、陈坊、蔡坊、潘屋、肖厝、许厝、王庄、伊家乡等,大抵原本皆是这样的村落。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里,因明代大批肖姓人迁入而更今名。谢坊原名绣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谢元明做官出名,成了望族,南宋时改为谢坊。即便是几姓杂处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为主。
由于历史的或家族的原因,单一姓氏或各姓氏间往往各有一些避讳和禁忌。如:旧时福建省长汀县高陂张姓不演《薛仁贵征东》剧目,因戏中有奸佞张士贵暗害忠良的情节,被认为有辱同宗。该县李姓元宵节不闹花灯,因为相传唐高宗有个皇太子元宵节观灯时被薛刚踢死,故李姓视闹元宵为不吉利。永定坎市卢姓称风炉为端灶,因“卢”与“炉”谐音。当地人称锅盖为“甑棚”,唯曾姓人独称锅盖,也是因“甑”与“曾”同音避讳。泥鳅别称黄鳅或湖鳅,永定湖坑乡奥杳等地的黄姓人则不称黄鳅而称湖鳅,中川等处的胡姓人却称之为黄鳅。蟑螂即蜚蠊,俗称黄贼,抚市一带的黄姓忌称黄贼,而称蜚蠊。长汀的林、翁两姓忌通婚,相传两姓后裔曾同时携带祖先骨灰还乡,在客栈相遇,双方的骨灰不慎混在一起,无法辨别分开,只得各取一半带回故土埋葬。从此,为避免同宗联姻之嫌,两姓遂互不通婚。古竹乡高东人也不与岩背村人通婚,因为高东人认为其上祖江东峰是被岩背人所杀,故有宿怨。这类禁忌,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现,如今多已破除。
【氏的产生】
原始社会的末期,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也有少量的“氏”产生。氏的产生,最大量、最频繁的时代是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法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即大夫的后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所以说,周朝是我国氏的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而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繁衍滋生越来越多,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姓氏合流之后,从古到今,中国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说是由姓派生出来的氏演变来的。值得说明的是,远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又称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后世对想象与传说中的祖先的尊称,不同于“胙土为氏”。
【姓氏的形成】
对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门学科。它与人口普查、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事现代化科学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姓氏学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两个单音词。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秦国刻石《诅楚文》中,始见姓字为“女”字和“生”字的组合字,这一字形最终被汉代人许慎定形,成为会意字。氏字的出现,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会职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出来的分支。《通鉴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起源较早,形成后也较为稳定;氏起源较晚并不断发生变化。《国语·周语》载:“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享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为氏。”总之,姓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分野已经微乎其微。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成为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所以,清初学者顾炎武在《田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曰姓赵氏’,于汉高祖则曰‘姓刘氏’,是也。”
姓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女”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会晚期形成。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几类: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7.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等。
9.因赐姓、避讳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赐以朱姓;汉文帝名刘恒,凡恒性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
10.因逃避仇杀改姓。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肆』 礼仪产生的原因分析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古代“礼”字写法见上图。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示神致福也”。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礼”字是会意字,“示”指神,“ ”(发jī音)指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从中可以分析出,“礼”字与古代祭祀神灵的仪式有关。古时祭祀活动不是随意地进行的,它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一定的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法庭的规定。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的“Etiguette”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为了保证法庭中活动的秩序,将印有法庭纪律的通告证发给进入法庭的每个人,作为遵守的规矩和行为准则。后来“Etiguette”一词进入英文,演变为“礼仪”的含义,成为人们交往中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为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同时也能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有亲和力。1922年《西方礼仪集萃》一书问世,开篇中这样写道:“表面上礼仪有无数的清规戒律,但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世界成为一个充满生活乐趣的地方,使人变得和易近人。”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而应运产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

『伍』 Kali Linux该怎么进行网络配置

kali安装完成之后,首先确定你是DHCP还是静态IP。DHCP是用来给大型网络动态分配IP的协议,而大部分中小型网络(如校园网、家庭网络)都是采用网络管理员手工分配静态IP的方法来确定IP地址的。接下来就以校园网的静态IP为例说明配置过程。
一、 在文件系统里找到/etc/network下的interfaces文件,打开后可以看到eth0为dhcp,将其修改为如下形式:

# This file describes the network interfaces available on your system
# and how to activate them.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interfaces(5).

# The loopback network interface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配置eth0使用默认的静态地址
address 192.168.77.133 //设置eth0的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eth0的子网掩码
gateway 192.168.77.254 //配置当前主机的默认网关

“interfaces”文件中还有很多其他的设置项,如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可以使用man命令查询“interfaces”文件的手册页。
#man interfaces

其中eth0指本机以太网卡一,类似的,eth1指本机的以太网卡2。一般一台电脑只有一个eth0。网卡的设备名/dev/eth0 和硬件的MAC 地址52:54:AB:DD:6F:61对应,MAC 地址是生产厂家定的,每个网卡拥有的唯一地址。

linux下,用ifconfig后,能看到eth0,可能还会看到eth0:1。其中eth0:1是指eth0的分ip存储文件,分ip存储文件格式为ifcfg-eth0:X, X为任意正整数(包括0)
具体作用是实现单网卡多ip,类似与windows的多ip。
二、配置DNS
Kali Linux的DNS服务器地址使用文件“/etc/resovl.conf”进行配置,用户可以通过“nameserver”配置项设置DNS服务器的 IP地址;“resolv.conf”文件中最多可以使用
“nameserver”指定3个DNS服务器,按照先后的顺序,一旦前面的DNS服务器失效,系统将自动使用后面的DNS服务器。
对于“resolv.conf”文件设置“nameserver”的修改是即时生效的,即只要对“resolv.conf”文件的修改进行了保存,在系统下一次需要进行域名的解析时就会按照该文件中指定
的DNS服务器IP地址进行域名的解析。
在resolv.conf中的格式如下:
domain
nameserver 10.10.10.10
nameserver 102.54.16.2
三、重启网络
在之前的步骤完成后保存,然后在终端里边重启网络,命令如下:/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完了之后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在校内网下载登录客户端上网了!希望能帮到大家!有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

本篇文章来源于 Linux公社网站(www.linuxidc.com) 原文链接: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05/102206.htm

『陆』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哪个更豪华

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
又称紫禁城, 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殿宇9000多间, 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殿), 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 金扉朱楹, 白玉雕栏, 宫阙重叠, 巍峨壮观, 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宫内现收藏珍贵历代文物和艺术品约100万件。1987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原是一个小村落,是路易十三1624年在凡尔赛树林中造的狩猎宫。1661年,由路易十四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是著名建筑师勒·沃·哈尔都安和勒·诺特尔精心设计而的。该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法国;一个是传承5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凝聚的精华,一个是800年中世纪的产物,一个居于城市的中心,一个建在郊外;一个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个建成于16世纪。一个是皇家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场所,一个是行宫;一个是中国传统的砖木宫殿结构,一个是欧洲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个分成五大部分,一个分为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一个里面住过法国强盗,一个里面没有住过中国统领。一个里面发布过退位诏书,一个里面签定过《凡尔赛和约》(1919);一个内藏金石书画、奇珍异宝,现为珍宝云集的博物馆,一个内壁悬挂壁毯、油画、雕刻,大厅内陈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铜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艺术宫殿之盛誉。一个南北轴向,一个东西轴向。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保护物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府邸拥有26个房间,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凯(Fouquet)的沃子爵城堡(Chateau Vaux-le-Vicomte),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圣日耳曼宫、凡塞讷宫、圣克鲁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路易十四愤怒他不尽职守之余将富凯以“贪污”罪名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府邸的设计师勒诺特(André Le Nôtre)和著名建筑师勒沃(Louis Le Vau)为其设计新的行宫。

由于16至17世纪的巴黎市民不断发生暴动,在1648年至年还发生了两次规模巨大的投石党叛乱,所以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过考察和权衡,他决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为此征购了6.7平方公里的土地。勒诺特在1667年设计了凡尔赛宫花园和喷泉,勒沃则在狩猎行宫的西、北、南三面添建了新宫殿,将原来的狩猎行宫包围起来。原行宫的东立面被保留下来作为主要入口,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1674年,建筑师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从勒沃手中接管了凡尔赛宫工程,他增建了宫殿的南北两翼、教堂、桔园和大小马厩等附属建筑,并在宫前修建了三条放射状大道。为了吸引居民到凡尔赛定居,还在凡尔赛镇修建了大量住宅和办公用房。为确保凡尔赛宫的建设顺利进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内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其他新建建筑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将法兰西宫廷从巴黎迁往凡尔赛。凡尔赛宫主体部分的建筑工程于1688年完工,而整个宫殿和花园的建设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随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在其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竟达36000名之多。在凡尔赛还驻扎有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6000名王家卫队、4000名步兵和4000名骑兵。为了安置其众多的“正式情妇”,路易十四还修建了大特里亚农宫和马尔利宫。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时期,在凡尔赛宫花园中修建了小特里亚农宫和瑞士农庄等建筑。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凡尔赛宫平面图凡尔赛宫的主要景观集中于主楼二层和花园中。

大理石庭院:凡尔赛宫的正面入口,是三面围合的小广场。中央的建筑原为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路易十四时加以改造,保留原来的红砖墙面,并增加大理石雕塑和镀金装饰。庭院地面用红色大理石装饰。庭院正面一层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私室和沙龙,二层为国王寝室。

海格立斯厅(Salon d'Hercule):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连接中路宫殿和北翼与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时代,这里是王家小教堂,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丰收厅(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厅之西,北面为花园的拉冬娜喷泉。前临楼梯,丰收厅为入宫觐见国王的礼仪路线主要入口。厅内存放有历代国王的奖章及珍宝收藏。

维纳斯厅:又名金星厅。在丰收厅之西。路易十四时代,厅内有台球桌和一整套纯银铸造、精工镂刻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被熔化铸造银币,以弥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开支。

狄安娜厅:又称月神厅,位于主楼二楼北侧,维纳斯厅之西,墙壁用各种精美瓷器装饰。

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在狄安娜厅之西。天花板上有奥德朗的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大厅内壁炉两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经布置台球桌。波旁王朝时期的国王经常在此召开宫廷音乐演奏会或赌博牌会。

墨丘利厅: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在玛尔斯厅之西。厅内有一张大床,围以银质栏杆,还有一座纯银大壁橱。墙壁上围有金色和银色锦缎。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的行星命名。与二楼各大厅的位置相对应,一楼北侧为法国公主居住的套房。

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楼的西北角、阿波罗厅之西,北、西两面面向花园,南面通往镜厅。厅内的装饰由孟莎和勒布伦完成,主要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

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

国王套房:位于主楼东面,路易十三的旧狩猎行宫之内。中央为国王卧室,内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围以镀金护栏,天花板上是名为《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寝宫北边为小会议室,南边为牛眼厅,得名自通往国王寝室的大门上方牛眼形状的天窗,是亲王贵族和大臣候见的场所。牛眼厅之东为大候见室和卫兵室。

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室等七间房间。王后套房的楼下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auphin)。

剧场: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于北翼。设计师为加布里埃尔(Ange Jacques Gabriel)。剧场深26米,宽22米,可以容纳750名观众,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蜡烛。1789年10月2日剧院最后一次举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来保护王宫的佛兰德斯卫队。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政府的国民会议曾设于此。

教堂:在北翼楼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称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是为了在气势上胜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亚尔宫(修道院、宫殿综合建筑群),但没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轴线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兰西,王权已经高于神权。路易十五、王储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婚礼。

战争画廊:在南翼建筑群中。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展出众多战争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战役》、《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等。

花园:现存面积为100公顷,以海神喷泉为中心,主楼北部有拉冬娜喷泉,主楼南部有桔园和温室。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以及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大运河。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花园内还有森林、花径、温室、柱廊、神庙、村庄、动物园和众多散布的大理石雕像。

大特里亚农宫:1687年由路易十四为其情妇曼特侬夫人建造,只有一层,室内装潢相比之下比较朴素。路易十四时期,国王有时厌倦豪华的凡尔赛宫,也会到这里居住。1805年至1815年,拿破仑经常居住于此。

小特里亚农宫:路易十五为其王后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主要的房间有大沙龙、小沙龙、画室、卧室、化妆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为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修建的瑞士农庄,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后常化妆为乡间牧羊女在此游玩。

『柒』 中国礼仪是怎样从祭祀到现在的礼仪的

社稷及社稷礼的产生

社稷祭祀礼是我国古代“五礼”之一的“吉礼”中的一项重要礼仪制度。主要内容是对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礼。吉训为福,即事神求福之意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1]可见古人把祭祀活动看做是国家礼典中最重要的事。吉礼的主要内容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沉祭山林川泽,以槱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2]由此为准则,中国古代的祭祀礼典一般按照周礼而因循不改,把它大体上分为十二个类别,归属于天神、地只、人鬼三大门。天神门祭礼分三类:第一叫禋祀,祭祀昊天上帝;第二叫实柴,祭祀日月星辰;第三叫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星神。地只门的祭祀亦为三类:第一是用血祭社稷、五岳;第二是用□沉祭山林川泽;第三是用□辜祭四方百物。人鬼门则分为六类,它们是以祭祀祖宗的主的袷、禘、祠、□、尝、烝等六种敬祖悼亡的典礼。

社稷祭祀礼属于地只门,可视为祭地礼之一。远古时代,在对天崇拜的同时,也有了对土地的崇拜。大地主生长,养育了万物,如慈母一般,故自古就有了“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对地的尊敬仅次于上天。按照中国传统思想认识,天和地是一阳一阴,一上一下,一覆一载,一乾一坤,两者相交,构成了整个世界,它们是人类的父母,是万物的本源或创造者。所以,在祭祀活动中,对天神和地只的特殊重视,就不难理解了。祭地,主要是指帝王的方丘正祭和后土告祭。大地之神叫地只,远古时代对大地的祭祀叫“宜”。方丘祭地是《周礼》中的大型祭典之一,在对地只进行祭祀的同时,当然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与地只有关的地神也要陪祭,正如圜丘祀天也要陪祀众多天神星官一样。其中社稷就是较早作为祭地大典的陪祭神之一,在地只类众祭祀对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对社稷神的崇拜,是原始社会自然崇拜对土地、谷物崇拜的发展,认为大地生长草木万物,养育了人类,因而,社稷神被视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神灵。先秦时期,社稷的地位很高,《周礼·春官·小宗伯》曰:“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建国以宗庙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一词也成为国家的代称。许多文献都记载商汤时有二十四种祭祀,其中就有“祀弃为稷”的祭祀。《尚书·泰誓》则记述周武王“行宜社之礼”,要祭“冢土”,即祭祀土地之神——社神。周公相成王,摄政七年,在新邑建立社稷之坛,将社、稷合祭一处。根据《周礼·地官·大司徒》所载:“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首次明确地为社稷设立坛、墙和神位。“社祭土而立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阴之义地。日用甲,用日之始也。”社稷祭祀在周代已有较完整的典礼仪节,包括了场所、日期、主祭者、设施、神位等等具体的规定。“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而国主社,示本也……所以报本反始也。”对神稷的尊崇和祭祀,表示了人类对土地和百谷的报答之情,体现出古代靠天吃饭的时代祭祀活动中务实的内容。

至于社与方丘的区别,我们认为社稷礼其实是祭地礼的变形,是对抽象的“地”的补充方式和形象化的表现。在方丘所祭的“地”是与“天”相对的抽象的大地;而“社稷”则是大地中属于邦国故乡的土地,所谓“邦国乡原之土神也。”另外,“社”的含义不是广泛意义的大地,而是可以生长和种植百物的农业土地,赋予了较特殊的“农业之神”的涵义。正因为社的这层特殊涵义,它才于“稷”(谷物的代称)合而称之曰:“社稷”。故社稷礼的本质在于“教民美报焉”,即是为了教育人民怀着感恩的心情去报答土地和谷物的养育之恩。

社稷祭祀礼仪制度的历史变化

社稷祭祀的礼仪制度,秦汉前后变化较大。夏社祭共工氏之子句龙,殷、周因之;夏祭烈山氏之子柱,殷改祭后稷,周因之。自汉立大社大稷,又立官社官稷,其制渐杂,在此作一陈述。

西汉尚未建立时,刘邦就曾在家乡附近的丰县,祷祝枌榆,以此树为社神,遂名之“枌榆社”。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即于第二年立汉社稷,除秦社稷,“因令县为公社”。这种公社是官社的性质,为此还下诏曰:“吾其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3]“后四年,天下已定,诏御史讼丰治枌榆社,常以时,春以羊彘祠之……其后二岁,或言曰周兴而邑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于是高祖制诏御史:其令天下立灵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

东汉建立后,刘秀于次年即在洛阳建社稷,号称“太社稷”,在宗庙之右,无屋,有墙门而已。每年的二月、八月、腊月共三次祠祀,且均以太牢供享。到了三国时的曹魏以后,每年常祭的只有太社稷和官社,即“二社一稷”。太社和帝社(即古之王社)也分开了。“前汉但置官社而无官稷,王莽置官稷,后复省。故汉至魏但太社有稷,而官社无稷,故常二社一稷也。普初仍魏,无所增损。”太社的祝辞通常是:“地德普施,惠存无疆。乃建太社,保佑万邦,悠悠四海,咸赖嘉祥。”帝社的祝辞则是“坤德厚载,邦畿是保。乃建帝社,以神地道。明祀惟辰,景福来造。”三国时的曹魏、东吴以及西晋、东晋、刘宋等朝,均遵此制,无所改作。“《礼》,左宗庙,右社稷。历代遵之,故洛京社稷在庙之右,而江左又然也。吴时宫东门雩门,疑吴社亦在宫东,与其庙同所也。宋仍旧,无所改作”。[3]

南北朝时,帝王们认为:“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遍祭,故立社稷以主祀。”这个时期帝王祭祀社稷,普遍是在太庙之西设立太社、帝社、太稷三坛,各坛四周的门、墙、各按其方位的颜色涂饰(即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坛的色彩为黄,象征土、谷。全国所有的郡、王国、县也要兴建社稷祠和先农祠,县以下还要兼祭灵星、风伯、雨师之类的神。民间的社是每二十五家共立一个。五岳所在的郡县还要再祀五岳神。祭祀时间为每年的仲春和仲秋,共二次。太社和帝社的祭祀要用牺牲荐享,当时规定由太常丞牵牲、太常省牲、太祝令赞牲的“牺牲”制度。供祭的食物为“六饭”:以敦装饭,以牟装稻,以簠装黄粱,以簋装白粱,以瑚装黍,以琏装粢。每年二月八日是较大的祭典,陪祭的还有老人星、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钩陈、北极、北斗、三台、二十八宿、大人星、子孙星等四十六座天神。凡参加祭礼的官员,都要到太医官那里领一种除驱秽气的药散,在斋戒之前饮服,以求自洁。其后又增设官社和官稷二坛,与前三坛共为五坛。皇帝亲祭社稷时,规格又高出许多,由司农卿省牲、进熟,司空负责亚献,司农负责终献。至隋代,把社稷坛并列在含光门内的左侧,每年仲春和仲秋的戊日,各以太牢礼祭之。至孟冬的亥日,再举行一次腊祭。各州、郡、县,则于仲春、仲秋两祭,祭用少牢礼。百姓的社祭亦同时举办。

唐初之制,仲春、仲秋二时戊日祭大社大稷,社以勾龙配,稷以后稷配。社、稷之坛承隋之制,仍立于含光门内之右。社、稷各用太牢一,牲以黑色,笾豆簋簠各二,铏俎各三。季冬蜡之明日,又祭社稷于社宫,如春秋二仲月之礼。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先农坛为帝社坛,于太坛西立帝社坛,礼同太社,太稷,其坛不备方色,异于太社。”后据韦夏叔与祝钦明之议,又立帝稷坛于帝社坛之西。于是唐代至此太社、太稷、帝社、帝稷四坛齐备。据《开元礼》所定的“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仪”,包括了斋戒、陈设、銮驾出宫、奠玉帛、进熟和献舞乐、赐胙饮福、瘗燔、銮驾还宫等礼仪程序和规范。这时的社稷祭祀已沦为中祀的档次,表明社稷神的地位开始下降。唐代的社稷坛广五丈,以五色土为之。社主用石,高五尺,方二尺,“剡其上,以象物生;方其下,以象地理。体埋其半,以根在土中,而本末均也”。

宋代社稷的祭祀虽再度受到重视,但仍然没有南北朝以前那样受尊崇。尽管社稷礼被列入大祀项目之中,但宋王朝的大祀名目多达三十项,可见其对社稷祭祀的礼仪之重视并不比唐代提高多少,其仪节程序亦基本上承袭唐制。

元代的太社太稷的祭祀大体沿袭唐宋。坛址在京城和义门南,占地40亩,围上垣,于园中稍南筑坛二,东为太社坛,西为太稷坛,二坛相距5丈远。两坛均为长、高、宽17米的方丘。社坛之土亦颇讲究:坛东为青土,坛南为赤土,坛西为白土,坛北为黑土,中间填以普通杂土,再于其上及左右四周用黄土覆盖。最后用五色泥涂抹一次,色与方位相应。坛四面居中有1丈宽的陛道。稷坛的制度与社坛一样,惟所填之土不用五色,而是清一色的黄壤。两坛正面朝北,在北面设有皇帝行礼的“北墉”,乃一砖制建筑,面上亦涂以黄泥。于西北处有瘗坎(埋牺牲祭物的土坑)二。垣□四周还有一些附属屋宇。北面有望祀堂、齐班厅、献官幕、院官斋所、祠察局、仪鸾库、法物库、都监库、雅乐库、百官厨等机构,南边有太乐署、乐土坊、馔幕殿、馔幕、神厨、酒库、牺牲房。另外还有十几间执事斋郎房和监祭执事房。社主用白石制成,长1.6米,宽60厘米,半埋坛土之中。稷坛无主。神位版用栗木制成,木为原色,上书黑字。在二坛之南还各栽一棵松树,作为“社树”。用的祝版共四个,均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3厘米,用于太社、太稷和配位的后土神、后稷神。

明代,先是分祭社、稷二坛,至洪武十年(1377年)改建社稷坛于午门外之右,定太社太稷合祭之礼。埋石主于社稷坛之正中,微露其尖,用木神牌丹漆之,祭时设于坛上,祭毕贮库。坛设太社神牌居东,太稷神牌居西,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享,西向,而罢勾龙、后稷之配。自奠帛至终献,皆同时行礼。社稷礼遂升为上祀(即大祀)。明成祖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社稷坛成,位置,陈设悉如南京旧制”。[4]明永乐间直至清代,社稷坛位置不变,在紫禁城端门之右(今北京市中山公园内)。保存至今的社稷坛是一座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台上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铺以青红白黑黄五色之土,中央立一方形石柱,即“社主石”,亦称“江山石”。每岁春秋二季仲月上戊日举行祭祀,由皇帝亲祭土地神和五谷神。遇雨则于北面的拜殿行礼。地方府、州、县仍保留社稷,二、八月时由地方官主祭。明清两代,还规定了五色土的出产进贡地区:直隶、河南两省进黄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省进红土,江西、湖广、陕西三省进白土,山东进青土,北平进黑土。全国共三百余府县,各负责收集所在方位颜色的土一百斛,土必须从名山高爽处采取。

社稷之礼的设计,虽然与祈谷祀天,方丘祭地有所重复,里社的活动又仿佛乡饮酒礼,因此在历史上引起礼官和学者不少的争议。终因先秦以来社稷即江山,江山即天下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君王有为社稷以死殉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历代统治者都不敢于此礼稍有懈怠,按“国之所重,莫先于宗庙社稷”的古训,立国先立社稷,按时祭祀,确实把社稷看做国家的象征,礼敬有加,尊崇不已,成为中国礼仪文化史中有着深刻社会影响的制度和风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礼之产生,可以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产生了。

结合文化和礼之起源,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礼之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所应具有的态度,即礼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

(二)礼是一系列动作,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即通过一定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礼是一种程式或仪式。通过多样性的仪式,表现出行礼人对人对己的敬意、爱戴和重视。

(四) 礼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
一、礼仪的源起与其人文意义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庄严的祭祀仪式使氏族部落成员深刻感受到个人意志必须服从全体意志,个人与氏族部落密不可分,个人对氏族部落必须绝对忠诚与服从,从而以强大的精神威慑力与统摄感,实现对全体成员的普遍强制性。同时,祭祀仪式又融入了原初的是非善恶、长幼尊卑等社会道德价值与伦理关系,一开始就与伦理道德浑然一体,对社会生活自身具有整合规范功能,这在后来“神道设教”的礼乐制度中得以不断巩固强化。
据《周易》的观卦彖辞:“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的“盥”就是敬酒灌地以降神的仪式,祭礼以此为盛。按照彖辞作者对观卦的理解,百姓看到国王在宗庙祭祀中举行盥的隆重典礼,从而对神道产生敬信。宗庙祭祀符合天之神道,就如同四季循环等自然秩序。圣人制立敬天祭祖的礼仪,将天之神道彰显出来,意义在于实现人道教化,使天下百姓服膺之,维持有序的统治。这是一种以祭祀典礼方式将礼仪规范与民间礼俗跟个体信仰加以连接。荀子认为“神道设教”虽有祭祀鬼神之事,但却非以鬼神信仰为核心,祭祀在于表达思慕之情,忠信爱敬之意,故而将祭祀理解为“人道”,人道即祭祀鬼神活动的人文意义之所在。司马迁说:“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礼者,人道之极也”,神道始终没有脱离人道,反以人文精神作为本质内涵。因而,“神道设教”不仅有着天道的底蕴,更有人道的实际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提升与外显,是统合天道、神道与人道的礼仪文化的整体建构。仪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径。所谓人文化成,在中国历史上,是通过以祭祀为主的礼仪制度去实现的。这正是“神道设教”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精神信仰、礼仪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具有强大内化力与统合力的根本原因。精神信仰以浑然于风俗民情的礼乐制度为载体,而“礼崩乐坏”之后,精神信仰也就“梦游魂离”,这就是形式背后的人文内涵。中国古代的种种宗教信仰,实际上都是以深厚的礼仪文化为背景的,是礼仪文化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脱离了礼仪文化之主体,宗教信仰的本质意义便无处着落,伦为空洞无物的迷信鬼神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主旨

礼的精神内核是人伦关系、伦理价值,礼是人与人间秩序的建立。礼源于生活,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仪式,最后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礼包含许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种生活行为和习惯,都有一套礼节规范,不能随意而行。《周礼•师氏》中记载,当时的国学教国子以“三德”和“三行”。“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即“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乡学中则实行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项人伦之教。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把守礼行礼作为个人立身之本。“礼”主要是关于个人修身养性之道德, 强调内圣、内省和自律。孔子曰:克己功夫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视听言动是乃人之具体行为,使之约制于礼教之中,逐步内化,久而成性。通过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行为处处符合礼,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才具有“君子”的风度。礼仪的本质是指导个人通过不断的修身,反省、自律来实现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
孔子是中国礼仪文化的奠基人,认为“礼”之基础是“亲子之爱”,“仁”之核心是“爱人”。将“礼”的自然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使礼制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自觉性有了转化的可能。“礼”是“仁”的外化,即“仁”的具体化和政治化。礼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表现为一整套制度仪式,有其独具的文化特色。而统摄这一文化体系的核心则是“仁”之精神。《左传 • 昭公十二年》引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礼与仁都是讲人际的关系,礼用以建立人与人间的秩序,仁则寻求人与人间的和谐。从自己做起,立己、克己,方能达到仁的层次。
中国礼仪文化还强调礼乐互补。所谓礼乐,并非仅指具体的礼仪典章,更指履行道德与对这一履行的爱好与情趣。因为没有情感的参与,道德的内化是难以完成的。先秦时期学校教育就开设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课程,以礼、乐为先,实行所谓“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的策略。《韦氏词典》将礼貌定义为“表现于行为中的道德”。正如《乐记》所言:礼是天地之序,乐是天地之和。礼是人与人间秩序的建立,乐是象征人与人间来往的和谐。《汉书 • 艺文志》言及:“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于乐,两者相与并行。”把礼与乐联结起来,治理社会。

三、仪式的精神内核是社会秩序

(一)仪式是“礼”的操作化
社会学家认为,仪式行为是社会秩序的展演,是社会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建构人文关系的手段,对社会结构的巩固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人类学家白朗(Alfred Radcliff-Brown)通过对原始部落的观察表明,宗教仪式具有维系社会团结的功能,并使之代代相传。如果将宗教定义为一种信仰和实践体系,那么,仪式是宗教活动的最主要层面,宗教需要借助仪式产生超自然力的控制力量。仪式表达了人们所依存的某种人之外的神圣力量,这种东西通常就是“精神或道德的力量”。中国自古注重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良好的道德教化功效。任何仪式都有着共同的社会心理功能,使人产生超脱感、安宁感、安慰感、亲切感等,“它为人们超脱艰难的世俗生活以达到(只要顷刻)精神的自我境界提供了途径。”[1](同时,仪式活动也是增强一个群体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1]仪式的功能是将文化价值根植于现实生活,通过创造制度,规定仪式来积淀为习俗。

(二)仪式具有神奇的力量

仪式活动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某些人所具备的能力,通过特定的仪式、表情、说话,就可以达到意想中要达到的目标。仪式活动看起来非常简单,每个人只要敬虔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他应做的事,中间不必争论,也毋须苦心经营,就可以大功告成。整个过程不费吹灰之力,所产生的效果却大得惊人。孔子在《论语》中曾论及此中魔力的存在。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说,能够做到无为而治的,要算是舜了吧?他下过什么功夫呢?无他,只是恭敬地面向南方而已!如此这般简单不过,而天下大治,这不是魔力又是什么?魔力来自哪儿呢?来自守礼,来自每个参与其事的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孔子和荀子似乎早已体悟出礼仪与社会秩序间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庞大的、神圣礼仪。

(三)仪式活动要旨

仪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人文活动,进行仪式活动时,每个人做什么、说什么都有一套规定,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特定的程序做特定的事,所有参与者的动作都紧密地配合。有时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展开,有时是无声与有声相结合,传递着某种精神或意义。每个细节、每个动作都有着象征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的各种祭祀活动,其程序、位次、动作、衣着、祭品的选择,都有严格的规定,否则就视为禁忌。仪式的人文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之中。
仪式活动要产生神奇的影响力要有两个条件:(1)参与者必须对仪式程序娴熟自如,做起来才不致于生硬;(2)参与者必须有诚心和敬意。如果光是娴熟而缺乏敬虔,整个事情就沦为表面、机械、形式化的做作。二者之中,后者更为重要。孔子说,“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做得娴熟畅通,倒不如怀有真情)“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这说明,一方面孔子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则不必说“如在”;另一方面,他又劝诫别人在祭神时要当作神是存在的,这样才会生出敬意,益增仪式的权威,以致每个人都视作理所当然地遵守。仪式是为了强化行礼者内心的“真性情”,因此,要是没有诚意就不如不祭。所谓“真性”即孟子所提的四个善端:恻隐为仁,羞恶为义,是非为智,恭敬为礼,这四种心理本能须借助于行礼,不断反省自觉中才能把四端“广而充之”,熟练自如,达到自律。“真情”即情之自然。礼对情感具有激发和限制的双重功能。祭礼以饰其敬;丧礼以饰其哀;军礼以饰其怒;宾礼以饰其乐;嘉礼以饰其喜。儒家的礼教,要求外在的节文和内在的性情取得和谐调节。没有真性情,礼固然是一套虚假的玩意;但徒有性情,没有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真情也会受到限制。
仪式活动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作用。艺术靠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直接诉诸无意识知觉,产生非特定的心理反应,通过非理性知觉打动人的全身心。艺术首先作用的是直觉和感情,这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因而,洛扎诺夫说:“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①(P.794)正如黑格尔所说:“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者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② (P.84)各种宗教仪式,或者借助于音乐,或者借助于建筑,或者借助于象征物,来渲染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对人的情绪情感发生移情作用。仪式活动也需要借助音乐、语言或有音乐配合的艺术语调,调动人的无意识系统,激发人的可接受性。洛扎诺夫说:“无意识心理倾向,从暗示学观点可以理解为期待的程度,为某一活动类型所作的内心的和无意识的心理准备状态。”①P.796)仪式活动对环境或场景布置非常讲究,正如佛寺殿堂集建筑、雕塑、绘画和书法于一身,以营造特定的心理氛围, 引导人产生某种特定的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仪式活动中所有的人都做同样的事,协调一致、紧密配合,这种高度的统一性构成一种强大的群体压力,引导着人的从众心理,使人产生非理性控制的服从或从众行为。

『捌』 姐姐30岁因病去世,我们要天天在家里祭祀,请问有什么要注意的。

社稷及社稷礼的产生

社稷祭祀礼是我国古代“五礼”之一的“吉礼”中的一项重要礼仪制度。主要内容是对天神、地只、人鬼的祭祀典礼。吉训为福,即事神求福之意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1]可见古人把祭祀活动看做是国家礼典中最重要的事。吉礼的主要内容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沉祭山林川泽,以槱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献裸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2]由此为准则,中国古代的祭祀礼典一般按照周礼而因循不改,把它大体上分为十二个类别,归属于天神、地只、人鬼三大门。天神门祭礼分三类:第一叫禋祀,祭祀昊天上帝;第二叫实柴,祭祀日月星辰;第三叫槱燎,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等星神。地只门的祭祀亦为三类:第一是用血祭社稷、五岳;第二是用□沉祭山林川泽;第三是用□辜祭四方百物。人鬼门则分为六类,它们是以祭祀祖宗的主的袷、禘、祠、□、尝、烝等六种敬祖悼亡的典礼。

社稷祭祀礼属于地只门,可视为祭地礼之一。远古时代,在对天崇拜的同时,也有了对土地的崇拜。大地主生长,养育了万物,如慈母一般,故自古就有了“父天而母地”的说法,对地的尊敬仅次于上天。按照中国传统思想认识,天和地是一阳一阴,一上一下,一覆一载,一乾一坤,两者相交,构成了整个世界,它们是人类的父母,是万物的本源或创造者。所以,在祭祀活动中,对天神和地只的特殊重视,就不难理解了。祭地,主要是指帝王的方丘正祭和后土告祭。大地之神叫地只,远古时代对大地的祭祀叫“宜”。方丘祭地是《周礼》中的大型祭典之一,在对地只进行祭祀的同时,当然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与地只有关的地神也要陪祭,正如圜丘祀天也要陪祀众多天神星官一样。其中社稷就是较早作为祭地大典的陪祭神之一,在地只类众祭祀对象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对社稷神的崇拜,是原始社会自然崇拜对土地、谷物崇拜的发展,认为大地生长草木万物,养育了人类,因而,社稷神被视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神灵。先秦时期,社稷的地位很高,《周礼·春官·小宗伯》曰:“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建国以宗庙社稷为先,于是“社稷”一词也成为国家的代称。许多文献都记载商汤时有二十四种祭祀,其中就有“祀弃为稷”的祭祀。《尚书·泰誓》则记述周武王“行宜社之礼”,要祭“冢土”,即祭祀土地之神——社神。周公相成王,摄政七年,在新邑建立社稷之坛,将社、稷合祭一处。根据《周礼·地官·大司徒》所载:“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首次明确地为社稷设立坛、墙和神位。“社祭土而立阴气也,君南向于北墉下,答阴之义地。日用甲,用日之始也。”社稷祭祀在周代已有较完整的典礼仪节,包括了场所、日期、主祭者、设施、神位等等具体的规定。“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而国主社,示本也……所以报本反始也。”对神稷的尊崇和祭祀,表示了人类对土地和百谷的报答之情,体现出古代靠天吃饭的时代祭祀活动中务实的内容。

至于社与方丘的区别,我们认为社稷礼其实是祭地礼的变形,是对抽象的“地”的补充方式和形象化的表现。在方丘所祭的“地”是与“天”相对的抽象的大地;而“社稷”则是大地中属于邦国故乡的土地,所谓“邦国乡原之土神也。”另外,“社”的含义不是广泛意义的大地,而是可以生长和种植百物的农业土地,赋予了较特殊的“农业之神”的涵义。正因为社的这层特殊涵义,它才于“稷”(谷物的代称)合而称之曰:“社稷”。故社稷礼的本质在于“教民美报焉”,即是为了教育人民怀着感恩的心情去报答土地和谷物的养育之恩。

社稷祭祀礼仪制度的历史变化

社稷祭祀的礼仪制度,秦汉前后变化较大。夏社祭共工氏之子句龙,殷、周因之;夏祭烈山氏之子柱,殷改祭后稷,周因之。自汉立大社大稷,又立官社官稷,其制渐杂,在此作一陈述。

西汉尚未建立时,刘邦就曾在家乡附近的丰县,祷祝枌榆,以此树为社神,遂名之“枌榆社”。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即于第二年立汉社稷,除秦社稷,“因令县为公社”。这种公社是官社的性质,为此还下诏曰:“吾其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诸神当祠,各以其时礼祠之如故。”[3]“后四年,天下已定,诏御史讼丰治枌榆社,常以时,春以羊彘祠之……其后二岁,或言曰周兴而邑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于是高祖制诏御史:其令天下立灵星祠,常以岁时祠以牛。”

东汉建立后,刘秀于次年即在洛阳建社稷,号称“太社稷”,在宗庙之右,无屋,有墙门而已。每年的二月、八月、腊月共三次祠祀,且均以太牢供享。到了三国时的曹魏以后,每年常祭的只有太社稷和官社,即“二社一稷”。太社和帝社(即古之王社)也分开了。“前汉但置官社而无官稷,王莽置官稷,后复省。故汉至魏但太社有稷,而官社无稷,故常二社一稷也。普初仍魏,无所增损。”太社的祝辞通常是:“地德普施,惠存无疆。乃建太社,保佑万邦,悠悠四海,咸赖嘉祥。”帝社的祝辞则是“坤德厚载,邦畿是保。乃建帝社,以神地道。明祀惟辰,景福来造。”三国时的曹魏、东吴以及西晋、东晋、刘宋等朝,均遵此制,无所改作。“《礼》,左宗庙,右社稷。历代遵之,故洛京社稷在庙之右,而江左又然也。吴时宫东门雩门,疑吴社亦在宫东,与其庙同所也。宋仍旧,无所改作”。[3]

南北朝时,帝王们认为:“凡人非土不生,非谷不食,土谷不可遍祭,故立社稷以主祀。”这个时期帝王祭祀社稷,普遍是在太庙之西设立太社、帝社、太稷三坛,各坛四周的门、墙、各按其方位的颜色涂饰(即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坛的色彩为黄,象征土、谷。全国所有的郡、王国、县也要兴建社稷祠和先农祠,县以下还要兼祭灵星、风伯、雨师之类的神。民间的社是每二十五家共立一个。五岳所在的郡县还要再祀五岳神。祭祀时间为每年的仲春和仲秋,共二次。太社和帝社的祭祀要用牺牲荐享,当时规定由太常丞牵牲、太常省牲、太祝令赞牲的“牺牲”制度。供祭的食物为“六饭”:以敦装饭,以牟装稻,以簠装黄粱,以簋装白粱,以瑚装黍,以琏装粢。每年二月八日是较大的祭典,陪祭的还有老人星、天皇大帝、太一、日月、五星、钩陈、北极、北斗、三台、二十八宿、大人星、子孙星等四十六座天神。凡参加祭礼的官员,都要到太医官那里领一种除驱秽气的药散,在斋戒之前饮服,以求自洁。其后又增设官社和官稷二坛,与前三坛共为五坛。皇帝亲祭社稷时,规格又高出许多,由司农卿省牲、进熟,司空负责亚献,司农负责终献。至隋代,把社稷坛并列在含光门内的左侧,每年仲春和仲秋的戊日,各以太牢礼祭之。至孟冬的亥日,再举行一次腊祭。各州、郡、县,则于仲春、仲秋两祭,祭用少牢礼。百姓的社祭亦同时举办。

唐初之制,仲春、仲秋二时戊日祭大社大稷,社以勾龙配,稷以后稷配。社、稷之坛承隋之制,仍立于含光门内之右。社、稷各用太牢一,牲以黑色,笾豆簋簠各二,铏俎各三。季冬蜡之明日,又祭社稷于社宫,如春秋二仲月之礼。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改先农坛为帝社坛,于太坛西立帝社坛,礼同太社,太稷,其坛不备方色,异于太社。”后据韦夏叔与祝钦明之议,又立帝稷坛于帝社坛之西。于是唐代至此太社、太稷、帝社、帝稷四坛齐备。据《开元礼》所定的“皇帝仲春仲秋上戊祭太社太稷仪”,包括了斋戒、陈设、銮驾出宫、奠玉帛、进熟和献舞乐、赐胙饮福、瘗燔、銮驾还宫等礼仪程序和规范。这时的社稷祭祀已沦为中祀的档次,表明社稷神的地位开始下降。唐代的社稷坛广五丈,以五色土为之。社主用石,高五尺,方二尺,“剡其上,以象物生;方其下,以象地理。体埋其半,以根在土中,而本末均也”。

宋代社稷的祭祀虽再度受到重视,但仍然没有南北朝以前那样受尊崇。尽管社稷礼被列入大祀项目之中,但宋王朝的大祀名目多达三十项,可见其对社稷祭祀的礼仪之重视并不比唐代提高多少,其仪节程序亦基本上承袭唐制。

元代的太社太稷的祭祀大体沿袭唐宋。坛址在京城和义门南,占地40亩,围上垣,于园中稍南筑坛二,东为太社坛,西为太稷坛,二坛相距5丈远。两坛均为长、高、宽17米的方丘。社坛之土亦颇讲究:坛东为青土,坛南为赤土,坛西为白土,坛北为黑土,中间填以普通杂土,再于其上及左右四周用黄土覆盖。最后用五色泥涂抹一次,色与方位相应。坛四面居中有1丈宽的陛道。稷坛的制度与社坛一样,惟所填之土不用五色,而是清一色的黄壤。两坛正面朝北,在北面设有皇帝行礼的“北墉”,乃一砖制建筑,面上亦涂以黄泥。于西北处有瘗坎(埋牺牲祭物的土坑)二。垣□四周还有一些附属屋宇。北面有望祀堂、齐班厅、献官幕、院官斋所、祠察局、仪鸾库、法物库、都监库、雅乐库、百官厨等机构,南边有太乐署、乐土坊、馔幕殿、馔幕、神厨、酒库、牺牲房。另外还有十几间执事斋郎房和监祭执事房。社主用白石制成,长1.6米,宽60厘米,半埋坛土之中。稷坛无主。神位版用栗木制成,木为原色,上书黑字。在二坛之南还各栽一棵松树,作为“社树”。用的祝版共四个,均长80厘米、宽40厘米、厚3厘米,用于太社、太稷和配位的后土神、后稷神。

明代,先是分祭社、稷二坛,至洪武十年(1377年)改建社稷坛于午门外之右,定太社太稷合祭之礼。埋石主于社稷坛之正中,微露其尖,用木神牌丹漆之,祭时设于坛上,祭毕贮库。坛设太社神牌居东,太稷神牌居西,俱北向,奉仁祖神牌配享,西向,而罢勾龙、后稷之配。自奠帛至终献,皆同时行礼。社稷礼遂升为上祀(即大祀)。明成祖迁都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北京社稷坛成,位置,陈设悉如南京旧制”。[4]明永乐间直至清代,社稷坛位置不变,在紫禁城端门之右(今北京市中山公园内)。保存至今的社稷坛是一座用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台,台上按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铺以青红白黑黄五色之土,中央立一方形石柱,即“社主石”,亦称“江山石”。每岁春秋二季仲月上戊日举行祭祀,由皇帝亲祭土地神和五谷神。遇雨则于北面的拜殿行礼。地方府、州、县仍保留社稷,二、八月时由地方官主祭。明清两代,还规定了五色土的出产进贡地区:直隶、河南两省进黄土,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省进红土,江西、湖广、陕西三省进白土,山东进青土,北平进黑土。全国共三百余府县,各负责收集所在方位颜色的土一百斛,土必须从名山高爽处采取。

社稷之礼的设计,虽然与祈谷祀天,方丘祭地有所重复,里社的活动又仿佛乡饮酒礼,因此在历史上引起礼官和学者不少的争议。终因先秦以来社稷即江山,江山即天下的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君王有为社稷以死殉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历代统治者都不敢于此礼稍有懈怠,按“国之所重,莫先于宗庙社稷”的古训,立国先立社稷,按时祭祀,确实把社稷看做国家的象征,礼敬有加,尊崇不已,成为中国礼仪文化史中有着深刻社会影响的制度和风习,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的挖掘和探讨。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著名思想家颜元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亡”等都充分反映了礼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相伴而生、相伴而长。

礼之产生,可以溯到远古时代。首先它是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自然的人伦秩序是礼产生的最原始动力,人们为生存和发展相互依赖,逐步积累和自然约定出一系列“人伦秩序”,这是最初的礼,后又有“圣贤之人”如黄帝、尧、舜、禹等为“止欲制乱”而制礼,身体力行为民众做榜样,从而使礼在“维稳制乱”中发挥了作用,也正因如此,人们更加遵礼尚礼。其次,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祀活动。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低下,无法解释和征服自然现象与自然力,于是人们把关于人的灵魂观念扩大到他们所接触的自然界万物,从而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开始用原始宗教仪式等手段来影响神灵,如祭祀、崇拜、祈祷等,期望以虔诚感化和影响自然神灵,以使其多赐福少降灾,原始的“礼”便产生了。

结合文化和礼之起源,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礼之本意为敬神,后引申为表示敬意所应具有的态度,即礼首先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时的态度。

(二)礼是一系列动作,是使内在敬意的态度外在表现化的动作。即通过一定的动作表达自己内心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三)礼是一种程式或仪式。通过多样性的仪式,表现出行礼人对人对己的敬意、爱戴和重视。

(四) 礼还是用来表示庆贺或敬意的物品。
一、礼仪的源起与其人文意义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庄严的祭祀仪式使氏族部落成员深刻感受到个人意志必须服从全体意志,个人与氏族部落密不可分,个人对氏族部落必须绝对忠诚与服从,从而以强大的精神威慑力与统摄感,实现对全体成员的普遍强制性。同时,祭祀仪式又融入了原初的是非善恶、长幼尊卑等社会道德价值与伦理关系,一开始就与伦理道德浑然一体,对社会生活自身具有整合规范功能,这在后来“神道设教”的礼乐制度中得以不断巩固强化。
据《周易》的观卦彖辞:“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的“盥”就是敬酒灌地以降神的仪式,祭礼以此为盛。按照彖辞作者对观卦的理解,百姓看到国王在宗庙祭祀中举行盥的隆重典礼,从而对神道产生敬信。宗庙祭祀符合天之神道,就如同四季循环等自然秩序。圣人制立敬天祭祖的礼仪,将天之神道彰显出来,意义在于实现人道教化,使天下百姓服膺之,维持有序的统治。这是一种以祭祀典礼方式将礼仪规范与民间礼俗跟个体信仰加以连接。荀子认为“神道设教”虽有祭祀鬼神之事,但却非以鬼神信仰为核心,祭祀在于表达思慕之情,忠信爱敬之意,故而将祭祀理解为“人道”,人道即祭祀鬼神活动的人文意义之所在。司马迁说:“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礼者,人道之极也”,神道始终没有脱离人道,反以人文精神作为本质内涵。因而,“神道设教”不仅有着天道的底蕴,更有人道的实际关怀,是人文精神的提升与外显,是统合天道、神道与人道的礼仪文化的整体建构。仪式是以道化俗的途径。所谓人文化成,在中国历史上,是通过以祭祀为主的礼仪制度去实现的。这正是“神道设教”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精神信仰、礼仪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始终具有强大内化力与统合力的根本原因。精神信仰以浑然于风俗民情的礼乐制度为载体,而“礼崩乐坏”之后,精神信仰也就“梦游魂离”,这就是形式背后的人文内涵。中国古代的种种宗教信仰,实际上都是以深厚的礼仪文化为背景的,是礼仪文化整体中的有机部分,脱离了礼仪文化之主体,宗教信仰的本质意义便无处着落,伦为空洞无物的迷信鬼神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之主旨

礼的精神内核是人伦关系、伦理价值,礼是人与人间秩序的建立。礼源于生活,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仪式,最后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礼包含许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种生活行为和习惯,都有一套礼节规范,不能随意而行。《周礼•师氏》中记载,当时的国学教国子以“三德”和“三行”。“三德”,即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即“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乡学中则实行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等七项人伦之教。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把守礼行礼作为个人立身之本。“礼”主要是关于个人修身养性之道德, 强调内圣、内省和自律。孔子曰:克己功夫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视听言动是乃人之具体行为,使之约制于礼教之中,逐步内化,久而成性。通过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行为处处符合礼,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才具有“君子”的风度。礼仪的本质是指导个人通过不断的修身,反省、自律来实现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
孔子是中国礼仪文化的奠基人,认为“礼”之基础是“亲子之爱”,“仁”之核心是“爱人”。将“礼”的自然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使礼制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自觉性有了转化的可能。“礼”是“仁”的外化,即“仁”的具体化和政治化。礼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礼是具体的行为规范,表现为一整套制度仪式,有其独具的文化特色。而统摄这一文化体系的核心则是“仁”之精神。《左传 • 昭公十二年》引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礼与仁都是讲人际的关系,礼用以建立人与人间的秩序,仁则寻求人与人间的和谐。从自己做起,立己、克己,方能达到仁的层次。
中国礼仪文化还强调礼乐互补。所谓礼乐,并非仅指具体的礼仪典章,更指履行道德与对这一履行的爱好与情趣。因为没有情感的参与,道德的内化是难以完成的。先秦时期学校教育就开设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课程,以礼、乐为先,实行所谓“乐所以修内,礼所以修外”’的策略。《韦氏词典》将礼貌定义为“表现于行为中的道德”。正如《乐记》所言:礼是天地之序,乐是天地之和。礼是人与人间秩序的建立,乐是象征人与人间来往的和谐。《汉书 • 艺文志》言及:“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于乐,两者相与并行。”把礼与乐联结起来,治理社会。

三、仪式的精神内核是社会秩序

(一)仪式是“礼”的操作化
社会学家认为,仪式行为是社会秩序的展演,是社会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建构人文关系的手段,对社会结构的巩固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人类学家白朗(Alfred Radcliff-Brown)通过对原始部落的观察表明,宗教仪式具有维系社会团结的功能,并使之代代相传。如果将宗教定义为一种信仰和实践体系,那么,仪式是宗教活动的最主要层面,宗教需要借助仪式产生超自然力的控制力量。仪式表达了人们所依存的某种人之外的神圣力量,这种东西通常就是“精神或道德的力量”。中国自古注重通过各种仪式活动达到良好的道德教化功效。任何仪式都有着共同的社会心理功能,使人产生超脱感、安宁感、安慰感、亲切感等,“它为人们超脱艰难的世俗生活以达到(只要顷刻)精神的自我境界提供了途径。”[1](同时,仪式活动也是增强一个群体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巩固了群体的规范,给个人的行为提供了道德制裁,为共同体平衡所依赖的共同目的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基础。”[1]仪式的功能是将文化价值根植于现实生活,通过创造制度,规定仪式来积淀为习俗。

(二)仪式具有神奇的力量

仪式活动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某些人所具备的能力,通过特定的仪式、表情、说话,就可以达到意想中要达到的目标。仪式活动看起来非常简单,每个人只要敬虔地按照既定的程序做他应做的事,中间不必争论,也毋须苦心经营,就可以大功告成。整个过程不费吹灰之力,所产生的效果却大得惊人。孔子在《论语》中曾论及此中魔力的存在。他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意思是说,能够做到无为而治的,要算是舜了吧?他下过什么功夫呢?无他,只是恭敬地面向南方而已!如此这般简单不过,而天下大治,这不是魔力又是什么?魔力来自哪儿呢?来自守礼,来自每个参与其事的人,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孔子和荀子似乎早已体悟出礼仪与社会秩序间的关系,在他们看来整个社会生活就是庞大的、神圣礼仪。

(三)仪式活动要旨

仪式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人文活动,进行仪式活动时,每个人做什么、说什么都有一套规定,所有的人都必须按特定的程序做特定的事,所有参与者的动作都紧密地配合。有时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展开,有时是无声与有声相结合,传递着某种精神或意义。每个细节、每个动作都有着象征意义和价值。中国古代的各种祭祀活动,其程序、位次、动作、衣着、祭品的选择,都有严格的规定,否则就视为禁忌。仪式的人文意义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之中。
仪式活动要产生神奇的影响力要有两个条件:(1)参与者必须对仪式程序娴熟自如,做起来才不致于生硬;(2)参与者必须有诚心和敬意。如果光是娴熟而缺乏敬虔,整个事情就沦为表面、机械、形式化的做作。二者之中,后者更为重要。孔子说,“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做得娴熟畅通,倒不如怀有真情)“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这说明,一方面孔子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否则不必说“如在”;另一方面,他又劝诫别人在祭神时要当作神是存在的,这样才会生出敬意,益增仪式的权威,以致每个人都视作理所当然地遵守。仪式是为了强化行礼者内心的“真性情”,因此,要是没有诚意就不如不祭。所谓“真性”即孟子所提的四个善端:恻隐为仁,羞恶为义,是非为智,恭敬为礼,这四种心理本能须借助于行礼,不断反省自觉中才能把四端“广而充之”,熟练自如,达到自律。“真情”即情之自然。礼对情感具有激发和限制的双重功能。祭礼以饰其敬;丧礼以饰其哀;军礼以饰其怒;宾礼以饰其乐;嘉礼以饰其喜。儒家的礼教,要求外在的节文和内在的性情取得和谐调节。没有真性情,礼固然是一套虚假的玩意;但徒有性情,没有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真情也会受到限制。
仪式活动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对人的情感世界产生作用。艺术靠形式、色彩、节奏和韵律直接诉诸无意识知觉,产生非特定的心理反应,通过非理性知觉打动人的全身心。艺术首先作用的是直觉和感情,这通路要比理性知觉短得多,直接得多。因而,洛扎诺夫说:“艺术是最有力的暗示”。①(P.794)正如黑格尔所说:“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者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② (P.84)各种宗教仪式,或者借助于音乐,或者借助于建筑,或者借助于象征物,来渲染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对人的情绪情感发生移情作用。仪式活动也需要借助音乐、语言或有音乐配合的艺术语调,调动人的无意识系统,激发人的可接受性。洛扎诺夫说:“无意识心理倾向,从暗示学观点可以理解为期待的程度,为某一活动类型所作的内心的和无意识的心理准备状态。”①P.796)仪式活动对环境或场景布置非常讲究,正如佛寺殿堂集建筑、雕塑、绘画和书法于一身,以营造特定的心理氛围, 引导人产生某种特定的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仪式活动中所有的人都做同样的事,协调一致、紧密配合,这种高度的统一性构成一种强大的群体压力,引导着人的从众心理,使人产生非理性控制的服从或从众行为。

『玖』 凡尔赛宫与故宫有什么区别

一个在亚洲,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中国,一个在法国;一个是传承5000年不间断的文明凝聚的精华,一个是800年中世纪的产物,一个居于城市的中心,一个建在郊外;一个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个建成于16世纪。一个是皇家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场所,一个是行宫;一个是中国传统的砖木宫殿结构,一个是欧洲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一个分成五大部分,一个分为大花园、宫殿和放射形大道三部分。一个里面住过法国强盗,一个里面没有住过中国统领。一个里面发布过退位诏书,一个里面签定过《凡尔赛和约》(1919);一个内藏金石书画、奇珍异宝,现为珍宝云集的博物馆,一个内壁悬挂壁毯、油画、雕刻,大厅内陈列著名雕刻家的青铜或大理石雕像,享有艺术宫殿之盛誉。一个南北轴向,一个东西轴向。

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保护物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乾清宫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去祭先蚕坛前,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 坤宁宫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栏称为望柱,柱头雕以云龙云凤图案,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是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也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拾』 Acer ASPIRE 的4553G笔记本,原装Win7家庭普通64位,我再装一个Win7旗舰32位,为什么没有以太网控制器驱动

依次打开: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以管理员身份运行)——打开DOS窗口栏,在光标后输入命令:netsh interface ipv4 show subinterfaces此命令是查看你的连线名称和MTU值的,正常情况下会有几行数据,显示的是你的电脑上所有的网络连接方式,第一列是MTU值,windows7普通版显示的是1500。确定要修改的连线,输入命令:netsh interface ipv4 set subinterface "本地连接" mtu=1000 store=persistent注:" "内为你想改的连线名称,windows7默认的是本地连接。mtu=1000为你想要的mtu值,测试结果是windows7系统下,使用路由器的,可以修改为1000及其以下,建议设为1000;因为过小会影响网页浏览的速度。设置好后输入exit退出。注:不需要重启。 经本人试验,进入角色选择后,点开始游戏,大约等15秒左右就进去了。对电脑的影响至今没有发现。不过进决斗场就困难了……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 好:0 您已经评价过! 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 原创:0 您已经评价过! 非原创:0 问问团队人民公社共1人编辑答案 2010-08-26 02:06 满意答案 好评率:0% 请尝试如下操作1.单击“开始”,单击“运行”,在“打开”框中键入 regedit,然后单击“确定”。 2.在注册表中找到并单击以下子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disWan\Parameters 3.添加一个 Protocols 子项(如果它不存在)。为此,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4.在“编辑”菜单上,指向“新建”,然后单击“项”。 5.键入 Protocols,然后按 Enter 键。 6.为 Protocols 子项添加一个 0(零)子项。为此,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7.单击在步骤 3 中创建的 Protocols 子项。 8.在“编辑”菜单上,指向“新建”,然后单击“项”。 9.键入 0(零),然后按 Enter 键。 10.单击在步骤 4 中创建的 0 子项。 11.在“编辑”菜单上,指向“新建”,然后单击“DWORD 值”。 12.在“数值数据”框中,键入 ProtocolType,然后单击“确定”。 13.在“编辑”菜单上,单击“修改”。 14.在“数值数据”框中,键入 800,请确认“基数”下面的“十六进制”被选中,然后单击“确定”。 15.在“编辑”菜单上,指向“新建”,然后单击“DWORD 值”。 16.键入 PPPProtocolType,然后按 Enter 键。 17.在“编辑”菜单上,单击“修改”。 18.在“数值数据”框中,键入 21,请确认“基数”下面的“十六进制”被选中,然后单击“确定”。 19.在“编辑”菜单上,指向“新建”,然后单击“DWORD 值”。 20.键入 ProtocolMTU,然后按 Enter 键。 21.在“编辑”菜单上,单击“修改”。 22.在“基数”下面,单击“十进制”,键入在“数值数据”框中输入 1492,然后单击“确定”。 23.退出“注册表编辑器”。 24.重新启动计算机。 如果你是使用的路由器,请参照一下方法(至于路由器的设置方法,楼上已经有人回答了,我就不多说了)把路由器设置好,之后在注册表中按以下地址依次打开文件夹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Interfaces。你会看到Interfaces里面有几个不同子项,找到子项里面自己机子的IP地址在这里面新建DWORD值,修改名为MTU,修改为十进制,然后输入数值1492.最后重启计算机。

热点内容
比特币工资算法 发布:2024-11-17 21:19:48 浏览:836
挖矿原理效益 发布:2024-11-17 21:12:20 浏览:959
哈希值算力 发布:2024-11-17 21:06:23 浏览:40
区块链和虚拟货币区别 发布:2024-11-17 20:15:04 浏览:656
云尊币最新挖矿 发布:2024-11-17 19:51:35 浏览:670
比特币感恩节 发布:2024-11-17 19:45:24 浏览:147
全球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 发布:2024-11-17 19:44:35 浏览:989
有macd的币圈看盘软件 发布:2024-11-17 19:44:27 浏览:189
一btc多少人民币 发布:2024-11-17 19:30:26 浏览:382
区块云super挖矿 发布:2024-11-17 19:30:25 浏览: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