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网络上比特币转账
『壹』 【科普】USDT的三种链类型(Omni、ERC20、TRC20)
USDT有三种链类型,分别是基于比特币网络的Omni-USDT,基于以太坊ERC20协议的ERC20-USDT,以及基于波场TRC20协议的TRC20-USDT。它们各自特点和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Omni-USDT是USDT最早的形态,基于比特币网络,安全系数较高但转账速度缓慢,适合大宗交易。
ERC20-USDT是在以太坊网络上出现的,相比Omni-USDT,其转账速度有了显著提升,且安全性好,被市场广泛接受,是当前主流选择。
TRC20-USDT则是基于波场网络的USDT,特点是转账速度快,且链上转账无需手续费。但其安全性相对较低,适合小额交易。
在选择USDT时,应考虑其安全性、转账速度及交易需求。Omni-USDT适合大宗交易,ERC20-USDT适用于频繁交易,而TRC20-USDT则适合注重交易速度的小额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USDT在不同链上的地址格式不同,分别是:Omni-USDT的地址以1开头,ERC20-USDT的地址以0x开头,而TRC20-USDT的地址以T开头。
综上所述,USDT的三种链类型各有优势,选择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和交易特点进行合理选择。
『贰』 在孙宇晨创立的波场上,一笔USDT的链上转账价格是多少
1. 在孙宇晨创立的波场网络上,进行一笔USDT的链上转账费用大约是0.02美元。
2. 与其他加密货币网络相比,如以太坊和比特币,波场的转账费用相对较低。
3. 在以太坊网络上,非高峰时段一笔USDT的链上转账费用约为10美元,而在高峰时段可能上升至20-50美元。
4. 比特币网络上的转账费用大约是15美元。
5. 波场的转账手续费仅为以太坊的1%,这显示了波场在费用上的竞争优势。
6. 尽管当前波场的转账费用已经具有吸引力,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预示着未来费用可能进一步降低。
『叁』 比特币eth是什么
比特币中的ETH是以太坊的加密货币。
ETH是以太坊网络的基础加密货币,具有独特的智能合约功能和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可实现各种去中心化应用的部署和运行。下面详细介绍ETH的特点和功能。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区块链平台,旨在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ETH作为以太坊的加密货币,具有以下几个核心功能:
支付功能:ETH是以太坊网络上的主要支付手段,用于支付交易手续费和执行智能合约。在以太坊网络中,用户需要支付ETH来进行各种操作,如转账、部署智能合约等。
智能合约支持:以太坊网络支持智能合约的部署和运行,而ETH作为内置货币,是实现这些智能合约的关键。智能合约是自动执行、管理和存储的协议,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业务逻辑和去中心化应用。
去中心化应用平台:以太坊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应用平台,开发者可以在上面部署各种去中心化应用。这些应用可以涵盖金融、社交、游戏等多个领域,而ETH作为这些应用的内部货币,为应用的运行提供了基础支持。
总体来说,ETH不仅是以太坊网络的基础加密货币,也是其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具有强大的智能合约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是区块链技术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ETH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肆』 trc20最迟几天到账
1. Omni链的USDT转账通常需要30至60分钟以上才能显示到账,因为其交易是通过比特币网络进行的。
2. ERC20标准的USDT转账与以太坊上的Token转移时间相同,通常在10至20分钟左右可以确认到账。
3. TRC20版本的USDT转账与波场的转账速度一致,通常在5分钟以内即可到账。
『伍』 trc20和trx可以互转吗
trc20和trx可以互转,两者是一样的。
USDT常用的一共有三种链,分别是基于比特币网络的OMNI协议、以太坊网络的ERC-20协议和TRX(波场)网络的TRC-20协议。 三种类型的USDT在交易所内并没有差别,但在链上互不兼容、不能相互转账。也就是说OMNI上的USDT是无法转到另外两条链上的,所以在交易所充提USDT时一定要链链对应。
USDT-OMNI(基于比特币网络的USDT)USDT-OMNI诞生于2014年,充币地址是BTC地址,充提币走BTC网络。因为转账需要通过BTC网络,因此每一笔转账需要支付少量的比特币作为矿工费。
『陆』 在中国怎么用TRC20-USDT转账到国外
1. TRC20-USDT是中国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稳定币,它基于TRON区块链的TRC20协议发行。
2. 若要将TRC20-USDT转账至国外账户,首先需确保目标账户持有相应的TRC20钱包地址。
3. 转账前,用户需要向自己的TRC20地址充入足够的TRX,以支付转账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
4. USDT是当前市值最高且应用最广泛的稳定币,它由中心化的公司Tether发行,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协议的USDT代币:ERC20、TRC20和Omni。
5. 基于比特币网络发行的USDT(Omni协议)存储在比特币地址上,进行链上转账时,用户需要支付比特币作为矿工费。此外,每笔USDT转账都会生成一笔微量的比特币转账。为确保转账成功,发送方钱包地址中至少需要有0.0002个比特币。接收方在收到USDT的同时,也会收到一笔最小金额的比特币。
6. 基于以太坊网络的USDT(ERC-20协议)存储在以太坊地址上,链上转账时,用户需要消耗Gas(即ETH)作为手续费。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USDT是基于比特币网络的,基于以太坊的USDT市场份额较低(约3%)。
『柒』 以太坊上发比特币,这是要蛇吞象吗
这个项目最主要的发行方是一家老牌加密货币托管公司——Bitgo,高盛和Galaxy Digital Ventures都投过它,而且它去年9月得到了银行的批准,可以为机构客户提供数字货币的托管服务,或许是现在最大的受监管的托管公司。
Bitgo为什么要搞WBTC这个项目?
按它自己的说法,是想扩大比特币的应用范围,顺便用比特币给以太坊引流,通过WBTC,不持有也不打算持有ETH的比特币用户,也能到以太坊玩DAPP啦。
怎么实现呢?
看下面这张图,Bitgo当然要做托管方,就是右边那个类似银行的图案,它的合作伙伴当左边那个商家。
想把BTC兑换成WBTC的时候,商家先给智能合约发一个出币请求,再把BTC给Bitgo打过去,Bitgo收到币后,就通过智能合约把WBTC发给商家。
用户只能从商家那里换取WBTC,而且不仅要给BTC,还得通过KYC和反洗钱标准,真的是妥妥的合规了。
规则就这么简单,这个项目真的有意义吗?
有一点儿意义,举三个例子:
1、
就像USDT为美元进入加密市场提供了通道,WBTC相当于拓宽了比特币的通道,让比特币在区块链世界中有更多的使用场景,比如以前只能在比特币区块链里转转账,现在变个身就能在以太坊DAPP里用“比特币”了。
如果你真的很想玩以太坊上的DAPP,但又不想买入ETH或其他ERC20代币,这时如果那个DAPP支持WBTC,你就能换WBTC来玩啦。
当然,KYC和AML又是一道麻烦。
2、
因为通过智能合约发币,记录全都可查,据说还会找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来审计,所以WBTC不会像USDT那样因为不透明而饱受诟病,相对来说还算靠谱。
3、
能让比特币更合规。假如大家都把BTC拿去换了WBTC,所有真实的BTC都在Bitgo那,Bitgo又完全处在监管之下,那可不就合规了嘛。
可能你还会想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以前以太坊上的DEX就只能交易ERC20代币,现在通过WBTC把比特币引进去了,将来或许还能用类似的方式把其他公链的币引进去,DEX就大繁荣啦!
看上去挺美好,但你再想想,人们使用DEX的初衷是什么?不就是要避开在中心化机构那儿托管吗?可是想用WBTC的话,还是要把真正的BTC交给商家和托管人,这不还是违背了初衷么?
退一步讲,就算我们接受中心化,那你这个中心化给我们最优性能好不好?
既然是把BTC搬到了以太坊上,那肯定会受到以太坊网络本身的限制,反正要给BTC“换装”,为什么不直接“换装”到其他公链上呢?比如EOS,DAPP多、交易速度快、还免手续费。
再来看看WBTC有哪些风险:
信用方面,Bitgo的确挺有实力,且WBTC发行过程透明,违约几率不大,但在我眼中肯定还是不如真正的比特币网络靠谱。
监管方面,万一哪天监管机构对Bitgo实施制裁,那WBTC立马就会一文不值,这点才是最危险的。因为它的透明性,出了事想藏都藏不住,可能直接就是灭顶之灾。
接着再来看看,比特币的持有者们对它的反应怎么样?
到etherscan查查,昨天看发行量就是60多点,今天再看也就只有70多,其实大部分用户都只是零点零零几的体验下,大家都对它没啥兴趣,也就更不会炒作。
#欧易OKEx#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