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27日分叉
1. 区块链为什么有分叉分叉会发生什么情况
区块链的分叉(fork)的形成原因可能有多种。
当两个结点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挖到了矿并同时发布区块,此时就出现临时性的的分叉(state fork),
本质上是对比特币这个区块链当前的状态产生了意见分歧,
当人为的发起分叉攻击(forking attack),也就是故意造成这类分叉(deliberate fork)还有一类分叉是,当比特币的协议发生了改变的时候,软件需要升级。而在分布式系统中不能保证所有节点同时升级软件,假设存在部分节点未升级,会导致协议分叉(protocol fork)。对协议修改的内容的不同,又可以将分叉分为硬分叉(hard fork)和软分叉(soft fork);
比特币协议增加新协议,扩展新功能,未升级软件的旧节点会不认可这些修改,会认为这些特性是非法的。这也就是对比特币协议内容产生分歧,从而导致的分叉叫 硬分叉 。此时,就出现了新节点永远沿着新节点产生的链挖矿,旧节点永远沿着旧节点链挖矿,由于新节点算力足够强,所以形成两条永远都在延伸且平行的链。只要这部分旧节点永远不更新,则旧链将一直延续,可见这种分叉是持久性的。
出现hard fork后,便变成了两条平行的链,也就造成了社区分裂。社区中有一部分人,会认为下面的链才是根正苗红,各个链上的货币独立。以太坊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就是硬分叉事件。以太坊称为ETH,但目前看到的ETH已经不是最初的ETH了,以太坊在历史上发生过硬分叉,另一个链称为ETC。实际上,ETC才是以太坊设计原本的协议,而ETH是黑客攻击ETH上一个智能合约THE DAO后,进行回滚的协议链(将黑客攻击偷取的以太币采用硬分叉方式回滚回到另一智能合约,然后退还给真正拥有者)。
分叉之初,由于两个链分叉造成了互相影响,产生了很多麻烦。比如:在ETH链上有一笔转账B->C,有人便在ETC链上回放,将ETC链上的货币页转给了C(C收到两笔钱)。后来,对两条链各添加了一个chainID,将两个链区分开,才使得这两条链真正分开。
如果对BTC协议添加限制,使得原本合法交易在新交易中不合法,便会形成软分叉。
当大多数节点已经更新完毕之后,旧节点认可新节点挖出的区块,因此发布自己挖出的区块,但新节点不认可旧结点挖出的区块,便沿着上一个新节点发布的区块继续挖矿,当新节点拥有大部分算力的时候,新链会越来越长,从而旧节点挖出并发布的区块一直被抛弃,无法获得出块奖励,最终倒逼旧节点升级软件,实现所有节点认可新协议并进行升级。可见,只要系统中拥有半数以上算力节点更新软件,此类分叉不会出现永久性分叉。比特币脚本中的P2SH就是通过软分叉方法加进去的。
这一部分我并没有查到太多的资料,但是在绝大多数共识协议之中我们都假设需要过半算力;
在理论上,如果掌握了50%以上的算力,就拥有了获得记账权的绝对优势,可以更快地生成区块,也拥有了篡改区块链数据的权利。因此,当具有过半的算力,也就是51%都是诚实可靠的,能保证整一个区块链在合法有序的进行运行。
但是为什么选择过半的算力,而不是过半的用户?比特币系统,任何人都可以加入,且创建账户及其简单,只需要本地产生公私钥对即可。只有转账(交易)时候,比特币系统才能知道该账户的存在。这样,黑客可以使用计算机专门生成大量公私钥对,当其产生大量公私钥对超过系统中一半数目,就可以获得支配地位(女巫攻击)。因此,比特币系统中很巧妙的使用算力作为投票的依据。
2. 分叉币新玩法兴起怎么玩
2017年9月,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代币发行)定性为未经批准非法公开的融资,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2017年,ICO依托着“数字货币”“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概念大热了一把。但是仅仅通过几人团队发布一个“白皮书”,甚至有些连白皮书都没有就可以启动融资活动,这样的运行方式为投资者埋下了极大的风险,外界也因此对于ICO的合法性一直有争议。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门对于ICO给出了明确定性,同时叫停了各类代币融资活动。七部门在公告中表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然而,ICO被禁之后,币圈又兴起了新的玩法——IFO。所谓IFO是指基于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而进行的分叉货币发行,在这些主流币的原有区块链基础上,按照不同规则分裂出另一条链,产生新的数字货币。持有主流币种的人在IFO过程中能够获得分叉后的新币,IFO成为一种新的虚拟币融资手段。
2017年8月1日,BCH的诞生标志着币圈的第一次分叉币产生。比特币区块设立的大小只有1M,而区块越小,容量越小,比特币的交易就会越慢。为了解决比特币区块拥堵的问题,BCH区块链成功在区块478559与主链分离,由此产生新的加密货币默认区块大小是8M,还可以实现区块容量的动态调整。同时,原来持有比特币的人可按1:1的比例免费获得BCH。
自诞生以来,对于BCH是比特币的新分支还是另外一种“山寨币”,业内论调不一。不过,在BCH的价格经历了几番涨跌之后,开始逐步稳定发展。截至2月26日晚上20时30分,火币网数据显示,BCH的价格达到8058.8CNY(人民币),BTC(比特币)的价格为67558.69CNY。
继BCH分叉成功后,越来越多新的虚拟货币通过IFO的方式产生了,如BTG(比特币黄金)、BCD(比特币钻石)、SBTC(超级比特币)等等。陈云峰认为,据有关技术层面的说明,部分分叉币是对于原有技术的升级或改进,如果是这个层面意义上的分叉,很难说其没有价值,并且在监管层面反复提示虚拟货币投资风险的情况下,投资价值应由投资人自己做出判断。
共享财经创始人史青伟则表示,IFO是过去两个月币圈产生的一个新玩法,大多数IFO产生的项目没有投资价值。一些IFO发行方认为自己不是通过ICO的方式募资,是对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币种的分叉,这些主流币种的用户数量很多。用户在得到分叉币后,一般会要求加入交易,然后IFO的发行方就会因之前预挖的分叉币数量获得巨大的利润。他进一步表示,大多数IFO产生的分叉币没有投资价值,甚至比ICO的投资风险更高。
“预挖”分叉币或存在欺诈风险
那么,IFO究竟是如何赚钱的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矿工通过技术手段在比特币区块开发分叉币,然后将开发的分叉币按比例相应分配给比特币持有人,并且在交易流通中获得价值,部分也会通过数字资产交易所进行交易流通。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分叉币在正式发布前都会“预挖”,预挖得来的分叉币相当于是免费获取的,由此分叉的创始者将能轻松赚取利润。市场上,有人认为以“预挖”为名的IFO,实际上是一种更为赤裸的代币发行圈钱游戏。
2017年11月15日,国内知名度较高的super bitcoin团队宣布,将于12月17日在比特币区块链的第498888高度实施分叉,开始对BTC进行零知识证明、支持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等技术试验,并将其区块扩大至8MB,其还将于在2018年3月初上线智能合约增加BTC可扩展性、2018年5月底上线零知识证明、2018年11月底移除动态检查点实现完全去中心化挖矿。若分叉成功,将产生新的分裂币——SBTC,比特币原来持有者将一比一赠送 ,其总量是2121万,其中21万为分叉预挖,归分叉团队基金会管理,主要用于激励早期开发者投资生态建设以及基金会运营。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由于监管政策的缺失,用户参与的门槛极低,IFO本身就可能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通过IFO诞生的众多新的虚拟货币几乎没有太大的价值,这里面可能存在忽悠与欺诈,投资者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史青伟分析认为:一方面,IFO会造成社区很大的分裂;另一方面,发行IFO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投资者,很少有真正踏踏实实做IFO项目的人,因为没有很强的执行力和价值观,IFO项目很难做出来。说白了,一些IFO项目就是缺钱,套现后就不做了,也没有特别大的风险,加剧市场收购、割韭菜就行。最典型的风险就是欺诈风险,另外就是市场操作的风险,部分投资者已经被套在了IFO项目里面。
在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看来,首先,IFO这种融资活动在我国法律上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存在被禁止的风险;其次是诈骗风险,随着IFO概念的兴起,很容易吸引不法分子利用“主流货币分叉”“区块链技术”等概念吸引投资人,但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代币发行和技术研究;第三是技术风险,目前市面上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货币分叉的技术和标准各不相同,并没有同一的技术标准,技术水平也各不相同,技术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陈云峰认为,对于以IFO名义的融资行为,其发行的分叉币本身在没有实际应用场景的情况下,投资人获取分叉币,仅通过数字货币交易市场交易过程中获得增值收益,该种形式的融资活动在法律上尚未被明确定义,有待相关部门出台具体规范。
苏宁金融研究院区块链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洪蜀宁认为,IFO的风险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未经深思熟虑地更改协议可能存在严重的漏洞;二是匆匆忙忙发布的软件难免会有大量的BUG;三是每次IFO都会分流一部分矿工,对比特币的交易顺畅性造成波动;四是分叉币由于接受度不高,导致价格波动可能远超比特币,对投资者不利。
洪蜀宁同时表示,真正意义上的IFO是不应该有预挖行为的,因为这违背了比特币开发、公平、自由的初衷。实际上IFO与ICO一样是一种变相的融资手段,需要预挖牟利的团队应该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而不是打着IFO的旗号。
都不合法。
3. 以太坊新协议产生后属于硬分叉还是软分叉
硬分叉。根据以太坊社区对新协议的讨论,新协议将采用基于ProofofStake的共识机制,并采用一些新的网络协议和技术。但是,这些更改需要对整个以太坊网络进行改动,毕孝并且导致不兼容性问题。因此,将会在新协议实施时进行硬分叉。硬分叉和软分叉是两种不同的区块链升级方式。硬分叉是指对区袭举块链协议进行了不兼容拍数碧的升级,导致在升级前后存在矛盾和分裂;而软分叉则是指对协议进行了向后兼容的升级,不会导致分叉。在以太坊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硬分叉,如2016年的DAO攻击事件后进行的恢复硬分叉。
4. 以太坊分叉是什么意思
君士坦丁堡,以太坊的下一次全系统升级,即将到达您附近的一个节点。
君士坦丁堡包括五个不同的以太坊改进建议(EIPs),已经于8月31日完成。一旦在以太坊上发布,这些提案将通过一系列新的向后兼容的升级永久地改变区块链。
这意味着运行以太坊软件的计算机网络的节点必须与整个系统一起更新,或者继续作为单独的区块链实体运行。
系统范围的升级在过去引发了相当多的戏剧性事件,更正式地说法应该是“硬分叉”。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部分用户不同意这种变化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同一区块链的两个不同版本同时运行。目前想要投资以太坊的朋友,可以到比特网交易所进行交易。
5. 以太坊硬分叉是什么
硬分叉是一种不支持向后兼容的软件升级方式。通常,这些情况发生在节点以与旧节点的规则冲突的方式添加新规则时。新节点只能与运行新版本的软件节点进行交互。结果,区块链发生了分裂,生产出两个单独的网络:一个按照旧规则运行,一个则按照新规则运行。节点在升级后变为蓝色。之前的黄色节点拒绝蓝色节点的连入,而蓝色的节点之间可以相互连接。因此,现在有两个网络并行运行。他们将继续产生区块和交易,但不再在同一区块链上工作。在区块链网络达到分叉区块之前,所有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区块链(并且历史记录仍然存在),但是这之后它们将具有不同的区块和交易。由于存在相同的历史记录,因此如果您在分叉之前持有代币,那么您将在这两个网络上同时获得代币。假设在600,000区块高度发生分叉时,您手里有5 BTC。您可以选择在区块高度到达600,001时,在原始区块链上将这5个代币花费掉,但是在新产生的区块链上并不会记录这笔在600,001区块高度的消费。假设加密方式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在新的分叉网络上您的私钥中仍然会存在这5个代币。 以太坊硬分叉的一个案例是2016 年 6 月 17 日,the DAO 合约上出现漏洞并被攻击者乘虚而入,导致约三百六十万 ETH 被盗取。根据该合约的设计,这些资金需要被冻结 28 天才能成功被转移。如果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话,黑客会拥有 ETH 总额的 4.4%。为解决这个问题,备受争议的 EIP 779 被提出来,其目的在于修改攻击者的锁定合约。如此一来,ETH 持有者便可以从 the DAO 合约上提出其 ETH。7 月 20 日,以太坊大部分成员支持实行硬分叉,然而少数社区成员持反对意见,并决定实行硬分叉,分叉后的原链改名为以太坊经典 (Ethereum Classic)。
6. 比特币硬分叉和软分叉是什么意思
Q:什么是比特币分叉,产生分叉的原因是什么?
A:比特币之所以会产生分叉这个行为,是因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一些人开始觉得比特币的区块容量太小,总出现拥堵,于是这些人要求比特币升级扩容,一些人又觉得比特币的功能太单一,今后的发展不容乐观,于是这些人又要求比特币能够有搭建DApp(去中心化应用)的功能,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这种对比特币发展的分歧便可以理解为比特币的分叉
Q:比特币分叉的分类?
A:比特币分叉的分类分为两种,一种方案是软分叉, 一种方案是硬分叉,那么什么是软分叉?
Q:软分叉的形成原理?
A:软分叉是指在原有的比特币网络里面进行优化修改bug提升区块的容量,比如改成2M、4M或者8M、16M,其中以SegWit闪电网络为主流解决方案,通俗的说,就相当于一条主路上堵车,开发团队就再建造一条辅路,帮助主路分流拥堵。
这是一种温和的解决方式,能让原有的比特币网络和软分叉之后的网络进行兼容,比特币的主要交易还在主链上。
Q:软分叉的缺点
A:当然,软分叉存在缺点,那就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解决暂时的拥堵问题,执行软分叉后,也仅能保持数年内网络的通畅,未来还需要不断扩容,对系统稳定性有影响。
Q:硬分叉是什么及形成原理?
A:另一种方案是硬分叉,硬分叉是指:
重新升级比特币系统,通过代码形式将区块的高度彻底改变,以bitcoin unlimited为主流解决方案。通俗的说,就相当于一条主路上堵车,我们直接弃用这条路,找个地方,做一个地上地下立体交通枢纽,新车都走这套交通系统,这套系统改变了比特币网络的区块大小,优化了网络的处理速度。
Q:硬分叉的缺点是什么?
A:但是硬分叉同样存在缺点,那就是不兼容原有的比特币系统,这就要求现在比特币网络所有的人都要支持硬分叉,若有部分人不支持硬分叉,比特币网络将会出现两个版本,也就产生了两个比特币,这两个比特币所存在的区块链形成竞争关系,这种内耗会导致价格波动较大,会导致比特币未来的局势不明朗。
Q:比特币分叉的经典案例?
A:以太坊(ETH)和以太经典(ETC)是硬分叉的典型案例。The DAO项目是区块链物联网公司Slock.it发起的一个众筹项目,于2016年5月正式发布,截止到当年6月,The DAO项目募集资金超过1.6亿美元。没过多久,The DAO项目就被黑客盯上了,因为智能合约上的巨大漏洞,导致The DAO项目被转移了市值五千万美元的以太币。
为了挽回众多投资者的资产并停止恐慌,以太坊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最后提出硬分叉的设想,并最终通过社区的多数投票表决在以太坊第1920000区块完成了硬分叉,回滚了包括被黑客占有的所有以太币。
即使以太坊硬分叉成了两条链,依然有部分信仰着区块链不可篡改特性的人留在以太经典这条原链上,如今,以太坊(ETH)和以太经典(ETC)都排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值排名的前20名,这也是二者在硬分叉领域被当作经典案例的原因之一。
Q:软分叉和硬分叉的区别及影响?
A:对用户而言:软分叉不会产生新的比特币币种,只需要了解比特币该币种的交易方式和k线特点,只需要一种比特币主流钱包即可。
硬分叉会产生新的币种,而且可能不止一种新的币种。一旦修改比特币核心代码,重构比特币核心代码的事情发生了,有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BTC1、BTC23456789就都有可能发生,用户会懵,到底我去交易那种币会比较好?到底我使用哪种比特币去支付流通范围比较大?总之,选择困难症的用户会崩溃。而且,用户要下载不同硬分叉系统的钱包,给保存和支付比特币带来了复杂操作。
但是,相应的,用户的选择权也变大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信任的开发团队开发的比特币代码。当比特币分叉情况不明朗的时候,当软分叉开始激活,算力开始投票的时候,用户最好的处理方法是:静观其变。不要在分叉过程中去充值和提取比特币。
此外,软分叉会改变比特币全节点的结算方式,一部分小额结算会使用第三方节点即结算通道进行确认。结算通道可能会手续部分手续费。类似银联的作用和商业模式。
什么是比特币分叉?软分叉和硬分叉的区别及影响
7. 以太坊分叉后大儿子以太雾的详细介绍
以太坊可以说是一个技术非常成功的币种,短期内形成了聚合之势,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得到的支持是全球性的,并且围绕其开发的应用也层出不穷。目前其价格已经在3000元徘徊了近半个月,相信随着分叉的进行,其价格很有可能会在年底突破4000元,作为第二大市值的区块链项目,和比特币项目,其价值明显还有上升的可能性。
以太坊采用的是雾计算。雾计算的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集中在网络边缘的设备中,而不是几乎全部保存在云中,是云计算的延伸概念,这更加符合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精神,如果所有的存储和运算还是停留在中央化的服务器上,那么也不会是真正的区块链。
前段时间在以太坊网络上大热的“以太猫”导致了以太坊网络的拥堵,问题就在于Ethereum的TPS每秒钟并发太低。而EthereumFog携雾计算的出现将打破以太坊网络拥堵的尴尬局面,并且还为链上附加了强大的去中心化存储和附加的计算能力。
雾计算这个概念可能对很多链友来说还很陌生,但它正是以太雾吸引投资者的最主要的方面,其实雾计算的理念早就耳闻其名,个人也一直认为雾计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说到雾计算那还是要从云计算说起了,其实我们现在所见的云计算进化自独立服务器的集群,也就是说由原先的中心化的独立服务器变成了大型的服务器群,但说到底还是一种中心化的计算形式。相比于云计算这种中心化的计算的进化,雾计算是将计算任务分担到我们身边的各种有算力的设备上,实现计算的去中心化分布式的进化,这正与区块链本身的哲学不谋而合。
8. 以太坊分叉后原来的币会怎么样
以太雾EthereumFog,简称:ETF,是以太坊Ethereum的分叉链,是为了解决以太坊所缺乏的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计算能力而生,后期会切换为POW+POS混合挖矿。原生Coin为ETF。
以太坊分叉成以太雾后,两者会共同存在,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