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想移民难
『壹』 彭文生:数字经济发展的四个冷思考
近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由2011年的9.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3%提升到36.2%。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社交隔离凸显了非接触式技术的重要性,在线办公、视频会议、网上授课、网上支付等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体现出了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积极作用。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牵头完成《数字经济,下个十年》课题,从宏观经济、行业及投资等维度对数字经济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课题认为,当前,数字化运营成为这些企业维持业务至关重要的方式,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许多企业更显著加速了他们的数字化战略布局。一项针对全球2569家企业的调研发现,本次疫情将全球的数字化进程至少提前了5-7年。
“不过,这样一场深刻的数字革命显然不会只有帕累托式改进,只是人们对问题和风险的认知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彭文生认为。
以下内容摘编自上述课题成果。原课题发表于“中金点睛”公众号。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的采集、加工与使用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与网络经济性,低甚至零边际成本意味着创新创业的门槛较低,但先发企业能够凭借自我增强的大数据优势来实现与固化垄断地位。
课题认为, 现实中哪些数字经济企业是“好”的垄断,哪些是“不好”的垄断,并没有那么分明 ——巨型 科技 企业在开始阶段是“好”的垄断,是与创新紧密联系的,但到了一定规模后就有可能阻碍竞争。
例如亚马逊、谷歌、脸书等 科技 巨头在发展初期,非竞争性的零边际成本带来其规模快速扩张,提升了 社会 的整体福利,这个阶段的“垄断”是好的“垄断”。然而一旦形成先发优势,这些成功者往往会利用知识产权、先发优势和网络效应等构建自身的竞争壁垒,以寻求垄断租金。
课题认为, 判断数字经济是否出现“垄断”,还需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
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垄断和创新有天然的联系,没有垄断的超额收益,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创新动力。 科技 公司创新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需要风险溢价的补偿来吸引创新。超额收益既来自垄断租金,也来自整体市场要求的风险补偿。
从 历史 经验来看,巨型 科技 公司的垄断似乎符合上述动态的特征。比如上世纪90年代,雅虎搜索引擎一家独大,几乎占领了所有的搜索市场,但在谷歌推出搜索引擎后,雅虎的搜索业务很快就被性能更优异的谷歌搜索所替代。如果监管层一开始就强力监管雅虎的搜索业务,限制其盈利,可能谷歌也没有动力推出更好的搜索引擎。
微软的IE浏览器也曾受到垄断的指责,但如今其地位也让位于Chrome。类似的例子在中国也不鲜见,电商平台京东与阿里尽管构建了很高的行业壁垒,但无法阻止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同样爱奇艺、优酷也没有办法阻止抖音成为世界级的流行应用。
因此,如何判断数字经济中的“垄断”现象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彭文生认为, “我们一方面要鼓励竞争、防止恶意的垄断,另一方面也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数字创新中的回报收益的问题,不能为了反垄断而误伤创新。”
那么我们究竟能不能对 科技 企业的垄断行为进行监管呢?
学术界提出一种可能,就是从数字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出发,降低数据使用的排他性。监管层可以对不同的 科技 公司基于自身收集的数据做出互操作性的要求(interoperabilitymandate)。
课题指出,这背后的逻辑是,如果数据的生产力具有规模效应,那么收集数据的过程就是在奖励先行者,但这其实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因为消费者只能被迫选择最先收集数据的公司,而无法选择其他可能提供更好服务的公司。 一旦数据具有一定的互操作性,那么就能避免后来者的竞争劣势。
当然,这种监管方式需要专家学者的密切合作,一方面要防止对初始者的创新抑制,同时也要防止消费者隐私被滥用。因此这一监管活动本身可能也需要是动态的,在保护自由市场运作机制的同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调整。
历史 上,从两百年前的李嘉图到一百年前的凯恩斯,经济学家一直都担心机器替代人。经济学里有个专有名词叫“技术性失业”(Technological Unemployment),即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失业。这种担心贯穿于 历史 ,一直存在争议。
在当下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课题认为,这次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中,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 就是机器既可以赋能人,也可以替代人。
机器对人的赋能,体现在很多领域。比如餐饮外卖行业,如果没有数字技术、智能手机、GPS定位等技术支持,外卖员的配送效率就会非常低;再比如这次疫情下的远程教育、远程办公、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并没有替代老师、白领工人和医生,而是对他们进行了赋能。数字技术使得我们在疫情冲击、社交隔离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一定的经济活动,所以它和人是互补的。当然机器也可以替代人,比如无人物流、无人配送、正在发展的无人驾驶等。
课题认为,数字经济在中美,替代人和赋能人的程度并不一样,这跟中美的禀赋差异相关。美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机器替代人,通过资本深化替代就业。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则更多的是机器和劳动力互补,对劳动力是友好的。
美国的劳动力替代型数字经济体现为常规性、简单重复的工作,比如一些制造业流水线能被机器代替,同时甚至有一些不是很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也能够被机器替代。中国的劳动力互补型数字经济则体现在一些非常规的服务上,比如说外卖、送货员、专车司机、视频主播等等。
不过,彭文生认为,虽然数字经济的发展在现阶段在中国有劳动友好型的一面, 但中国也难以避免数字经济加大收入分配差距的共性的一面,数字技术使得明星企业和个人可以用低成本服务大市场,少数人和企业赢者通吃。
美国有学术研究显示,过去40年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主要反映(同一行业内)受雇企业之间的差别,而不是职业之间的差别。 这背后一个重要的相关问题是数据产权没有明确界定,相关企业对大数据资源免费的、排他性占有,实际上是独占了关键资源的垄断租金。
如何界定大数据产权归属?对于这种垄断租金,应该采取管制方式,还是征税方式?如果征税,如何确定税基、税率?数字经济越壮大,这些问题越不容忽视。
彭文生认为,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数字经济也丰富了应对贫富分化的政策工具 :数字移民和数字货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传统办法通常是劳动力转移,或者产业转移。数字经济创造了一个新思路,即“数字转移”。
例如,大企业将客服中心布局在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无需转移就可以享受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可以看作是“数字移民”;数字新基建催生了网络直播、云 旅游 等方式,将欠发达地区的风土人情、青山绿水等特色资源“运输”到发达地区,“产业数字化转移”增加了当地人收入。
数字货币方面,中国人民银行DCEP重点在于发展电子支付手段,但从长远看,数字货币的发展可能对现有金融体系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促进普惠金融、降低金融的顺周期性,有利于结构性导向的财政政策更有效发挥作用,更好地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彭文生认为,这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服务贸易、国际征税以及数据主权和安全。
第一个容易理解,就像制造业贸易量扩大后会产生国际摩擦,服务贸易量扩大也可能带来纠纷,中国需要积极参与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规则的变革。
税收方面,针对数字经济绕开现行征税准则的逃、避税问题,国际上讨论比较多的替代性方案是基于用户征税,这需要进行国际协调,以确定各国所属的应税税基。在世界大变局背景下,国际协调难度正在变大。
更大的国际冲突风险可能来自于国家安全或者说数据主权问题。
彭文生举例,美国和印度近期对中国的平台企业的不友好做法,固然存在政治层面的原因,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大数据归属是否涉及到主权甚至是国家安全问题?近期,中国更新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新增了“基于数据分析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技术”,似乎也印证了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个人数据采集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当人们使用手机时,个人数据就会被源源不断地上传到相关应用的服务器上。虽然很多人意识到私人数据被采集,但对于哪些数据被采集,以及这些数据被如何使用却一无所知。数据采集和使用的“黑箱”,让民众在防范隐私泄露方面极为被动。
课题认为, 由于数据具有非竞争性,有时还具有非排他性,这就让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公共品的属性,然而对个人而言这却意味着隐私可能更容易受到侵害。
比如在疫情期间, 健康 码的大量使用,帮助了公共部门和私人机构共同参与防疫,但如果这些数据在疫情之后不能安全退出,一旦泄露就有可能损害个人的隐私。
课题提出,企业对用户隐私信息的掌握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细致丰富的用户数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这些数据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匹配潜在消费群体,进而降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详尽的个人资料一旦泄露,将会对个人安全甚至企业经营带来威胁。
关于是否应该隐私保护,学术界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他们认为在竞争市场中,隐私保护会降低 社会 福利,并降低市场的运行效率,而完全信息有助于提高市场效率。芝加哥学派认为个人有动机隐瞒自己的负面信息,而这些行为会转嫁成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成本。真实信息的流动受阻将导致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最终被低效利用,进而降低 社会 福利。
但另一派支持隐私保护的人则认为个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复杂性,芝加哥学派背后的利己行为假设并不准确。如果不保护隐私, 科技 企业可以利用收集的数据推测消费者偏好,从而实施价格歧视,此时消费者剩余都将被企业拿走;此外企业还可以将消费者的数据二次出售给第三方,但消费者却无法分享任何收益,甚至可能承担数据被滥用的风险。因此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保护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和 社会 福利水平。
课题认为,不过无论理论如何,数字经济发展对数据依赖越大、信息传递障碍越少,隐私泄露造成的伤害也就越大。数字经济时代,公权力介入数据监管以及隐私保护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欧美在隐私保护方面已经进行了有意义的 探索 ,比如美国在2012年推动的《消费者隐私权法案》提出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建议,旨在赋予消费者对个人信息拥有更大控制权,并且降低数据泄露给他人带来的风险。同样地,欧盟在2018年实施《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部法律适用于欧盟的所有个人数据,对公司收集和使用隐私数据的方式进行了限制。在中国,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也引起了国家立法机关的重视,2020年中国人大提出将专门制定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改变之前相应法律法规相对零散的问题。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隐私保护将会持续成为公共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彭文生认为,从公平角度看,立法保护隐私数据是必要的;从效率角度看,隐私保护的关键可能在于度,甚至需要设计状态依存的保护制度。
责编:瑟瑟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贰』 80后江苏小伙的比特币之路,赚了180亿还登上福布斯封面
赚了180亿!币圈玩家登上福布斯封面,江苏小伙的比特币之路
为什么如此看好数字货币?
许多人认为比特币是自互联网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他们认为:
第一、比特币可以永远改变个人和公司做生意的方式。
第二、加密货币不涉及银行。
第三、这是一种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进行人为操纵的数字资金转移。
第四、没有一家银行对货币进行人为估价,造成通货膨胀。
第五、它消除了信用卡的潜在“欺诈”。
第六、以法定货币进行的金融交易必须符合不同市场的不同规定。
所以虚拟数字货币的行情比股市还要凶险百倍,而有“数字黄金”之称的比特币行情更是跌宕起伏,在短时间内价格暴涨暴跌是家常便饭,但也因此让无数人亏的血本无归,而把握机会变成亿万富豪的人不在少数,国内三大交易所之一的创始人赵长鹏就是其中一位。
赵长鹏本身是标准的程序员出身,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比特币,随后痴迷其中无法自拔。由于当时比特币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赵长鹏把握手机成为了中国最大比特币交易平台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CTO),积攒了21亿美元(人民币180亿 )的巨额财富,还登上了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3 月 13 日, 赵长鹏在某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 2014 年卖掉上海的房子后,全部投入到比特币中,平均购买价格是 600 美元,目前比特币价格超过 6 万美元,实现了 100 倍的回报。赵长鹏表示仍将继续持有。
赵长鹏相信很多人都熟悉,1977 年生于江苏,幼年时移民至加拿大,在温哥华接受教育,2017 年带领团队创建了交易平台,在短短的 180 天里就赚了 20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30 亿),并且登上了福布斯世界数字货币富豪榜。
对此,赵长鹏表示:"能登上福布斯杂志封面我很荣幸,但这是属于团队的集体功劳。我们并非仅仅用了 6 个月,这样的结果离不开 20 年的积淀,再次感谢福布斯杂志"。
交易所的快速逆袭震惊了整个区块链行业,赵长鹏也成为业内的风云人物 .
"去欢迎我们的地方,跟不傻的人,用最简单的盈利模式,做合法的生意。"赵长鹏在瞬息万变的区块链世界,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数字货币# ##比特币[超话]# #欧易-OKEx#
『叁』 多地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数字货币推广会面临着哪些困难
数字货币在推广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技术应用,因为对于目前的整个数字货币来说,它的本质就是一项数字加密火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相应的技术设施和相应的技术产业的话,那么对于大多数数的数字货币在推行的过程中就会变得阻力重重。
并且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数字货币在推广的过程中,更为关键的还是要保证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和加密性,因为对于整个数字货币来说,它的生命线就是它的保密性和安全性,相比于普通的实物货币来说,他如果再进行丢失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挂饰手段来保证自己的财富不外流,并且国家也能够通过数字货币的安全性和加密性来实施控制整个金融领域的货币数量,通过建造方式来达到控制整个金融系统的最终目的。
『肆』 swift系统对中国银行的冲击
1、SWIFT(环球银行间金融电讯协会)是一个国际银行间收付信息电文标准制定及其传递与转换的会员制专业合作组织,它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收付电讯传送与交换处理体系,成为最重要的国际收付清算体系的基础设施(信息通道),不加入SWIFT,就很难开展国际收付清算业务。海王集团首席经济学家王永利撰文指出,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和运行机制变化,势必对现有包括SWIFT在内的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产生很大冲击,需要相应变革,打造出适应数字货币运行的区域化、全球化收付清算新体系新机制。
2、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郝毅也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会冲击SWIFT系统。央行数字货币相比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是巨大改进。一方面,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在跨境结算领域,将现有SWIFT结算时间由几天提升至秒级,大幅提高了结算效率。另一方面,降低了跨境转账的成本。技术进步带来的变革是无法通过政治干预压制的。因此,央行数字货币一旦大规模应用于跨境结算,将会对SWIFT系统带来较大冲击。不过,李炼炫指出,SWIFT是一个多币种的电文处理系统,是国际清算体系中的电讯通道,而非支付系统。
3、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杨也指出,SWIFT是信令传递机制,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是一个层面的事情,但是和央行数字货币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DCEP是一种现金,后端支付清算还是需要有对应系统支持的,可以是SWIFT也可以是CIPS。“SWIFT成立于1973年5月,历史悠久,很多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都是其会员,这种信任关系很难被冲击,更不要提DCEP只是在研究阶段,还没有发展起来。”孙杨说。“事实上,自2012年以来,中国就开始建设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CIPS,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其期待DC/EP在跨境支付领域上的突破,不如加快我国CIPS的建设。”李炼炫说。
拓展资料
1、移投界是中国专业的投资移民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全球华人提供一站式海外置业服务,提供最新、最全、最真实的海外房产、移民留学信息。目前,入驻平台的海外房产,投资移民,海外留学项目覆盖全球 30 多个国家,累计超过10000个,充分满足用户对移民资讯以及海外房产信息的需求。
2、移投界拥有数万家的移民留学、海外房产代理、财富管理机构、以及企业与个人用户关注,立足于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辐射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武汉、杭州等10多个主要城市。依托国内专业的移投行业大数据甄选全球优质项目,与5000多家国内渠道保持紧密联系与合作,是您在中国推广优质项目的首选平台。
『伍』 数字货币给普通人带来的利与弊
在投资领域,近一年来最火爆肯定是数字货币了,就连我们小区的门卫大叔都知道什么比特币、莱特币、瑞波币......,虽然在生活中还未大规模的使用这些数字货币,但是无疑数字货币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
那数字货币在经济中的角色到底应该如何定位,到底是一种单纯的新技术还是类似于股票的投资技术呢,我翻阅了很多关于数字货币的文章,其中公众号缓缓君的文章“比特币的逻辑”帮我理清了比特币的特点。就结合现下最火的比特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1.比特币是一种技术,它很难被操控。 使用比特币的每一笔交易都会被记录,它的好处是去中心,也就是说没有一个集中地,每一笔交易都会被每个币记住,你可以串改其中一个币的记录,但是你没办法串改其他人手中的币的记录,所以这个币很难由一个人或组织对它进行操控。
2.比特币隐秘性强。 它只记录什么时候交易了多少币,不记录用途,而且它生成一串数字秘钥,只有持币人才知道,这就意味着国家很难对你的交易活动进行监控和税收。
3.比特币是有限的。
对于我这样的非技术吃瓜群众,从技术上探知比特币的特点很难,但既然比特币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实际的使用,说明还是经受住了很多技术大牛的考验,我们假设比特币能做到这些。
我所在的海南在2016年至今,房价已经翻了一倍,2016年海口的新房普遍在9000左右,现在海口的新房均价20000。这才相隔一年,大家的工资没什么变化,可是突然之间原来能买130平米家庭房的价格,一年之后只能买60平米的小户型。卖煎饼的阿姨原来每天工作八小时就够了,但是一年之后煎饼阿姨要工作16小时才能维持原状,银行里的钱突然之间像被洗劫了一半,这不是被抢劫是什么?
人民币如此让人不信任,所以中国人热衷买房,就算自己不需要住,但是没有什么比房子更能抵消通货膨胀。
但是 数字货币很可能改变这个通货膨胀过度的局面。 就拿比特币来说,它无法被国家政府管控,它只受市场调控,它不像人民币一样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也就是说它的可信度很高,没有一个组织或是一个人能让它一天贬值一半。
现在的数字货币更像是一种投机品,被投资者炒的一会高一会低的,但既然比特币是一种技术,那么肯定还会有技术牛人开发出新的、让人信任的数字货币技术,当一种技术货币真正的被当作交易货币使用,取得大规模的信任,那么很可能会取代人民币等其他国家通行的货币,毕竟每种国家货币都会人为操控贬值。
技术的洪流不断的向前,没有人能控制逼迫人类倒退生活,到最后国家也不一定能管控所有的数字货币,那必将会导致以后我们以后可能会用数字货币来结算、交易我们的劳动成果。
迫于数字货币的威胁,国家也要保证自己发行的货币有人使用和持有,也要保证税收能正常进行, 未来国家肯定不敢轻易的大幅度通货膨胀,一旦人们彻底不信任人民币,一旦人们有了新的可替代的货币,那么人民币的价值将会成为历史 ,未来社会会成什么样子还未可知。
所以,数字货币给普通人带来最大的好处是,再 没有哪个组织可以不经你许可随意掠夺你的劳动成果了 。
一个硬币有正面也会有反面。正是由于数字货币很难被监管,所以它可以用于很多见不得光的交易,比如说行贿受贿、比如说买卖毒品,比如说各种经济犯罪活动。这不是想象,这已经成为了现实,比特币全世界闻名正是因为一次模特绑架案,欧洲的人肉贩子要求买方以比特币支付。
既然上不了台面,那必然是无法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事物。
人类发展至今,已经脱离了野蛮,通过善良风俗、文化传承和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了一套大家认可的社会制度,这套制度是文明的成果,我们遵循制度是因为相信这套制度不仅约束自己也会约束他人,我们相信自己在制度的保护下是安全可信的。因为一旦有人破坏,就会受到众人的谴责,承担后果。
我们约束自己不去抢别人的东西、保持文明礼貌更多是因为害怕被谴责,害怕被惩罚。如果一个人干坏事,别人不知道也没办法查出来,你猜猜会发生什么?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 如果人做任何事情都不会受到惩罚,人就会变成禽兽和恶魔。 不受约束的自由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数字货币不能被监管的特性一但为人所用,又回激发多少人的邪恶呢?如果使用数字货币行贿,无法被查处和监控,那么腐败会不会更加的肆无忌惮?
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就看人们怎么使用它。 数字货币技术的使用也会带来很多道德、社会上的问题,它将如何演化还未可知,但是,我相信,经历过文明、秩序社会的人们不会允许野蛮、混乱的发生,如果一项技术被更多邪恶的使用,最终也会遭受人们的背弃。
『陆』 数字货币有哪些弊端
数字货币面临的法律风险:(一)在宏观层面,存在法律风险、系统风险和消费者保护等问题。目前,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的立法问题尚未解决,电子货币的概念和相关条款有待明确,许多法律法规都还未跟进。其次,存在因单一发行机构倒闭而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如果某个发行机构因经营不善导致整个市场对电子货币丧失信心,其他电子货币发行机构也会面临挤兑风险。而且,在缺少规范监管的前提下,社会公众难以有效识别发行机构的资质和信用水平,如何有效地提示风险和保护社会公众的权益成为难题。此外,互联网支付的隐蔽性、快捷性和跨国界性使得电子货币不可避免地成为犯罪分子的洗钱工具。(二)在微观层面,电子货币发行主体存在技术风险和信用风险。我国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和其他企业,由于部分发行主体金融专业基础薄弱,特别是我国缺乏强制性的技术安全标准,使得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存在严重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系统软件或硬件故障会影响电子货币的可用性。其次,发行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投资集中度过高等原因会导致流动性不足,易于出现违约风险。此外,电子货币的支付和流通严重依赖各类网络,存在各类操作性风险,比如蓄意盗用他人账号、发行机构内部作案和黑客的恶意入侵等隐患,均会损害电子货币持有人的利益。比特币、瑞泰币等所有的数字货币都适合。
『柒』 注册美国MSB数字货币牌照申请难度大吗费用多少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先分析一下美国MSB牌照。
首先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创新等各方面都位列全球首位:
1、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市场机制健全,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顶尖的教育资源等,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来投资移民;
3、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
因此,很多区块链项目选择在美国落地也是非常明智的。
美国MSB牌照是是由Fincen(美国财政部下设机构金融犯罪执法局)监管并颁发的一类金融牌照,主要收监管对象是金钱服务相关的业务与公司,包括了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的交易,ICO发行,以及外汇兑换, 国际汇款等等的业务。要申请牌照的前提,是需要有一家美国公司,没有的话需要注册一家。
目前注册美国公司的资料相对简单,时间也很快。
美国公司成立流程:
1.拟定公司名称- 我们将于美国公司注册机构进行核名
2.股东详情(我们要求至少 1名股东,股东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
股东姓名(与护照一致)
股东姓名(与护照一致)
股东地址
持股百分比
3.董事详情(我们要求至少 1 名自然人担任董事。)
董事姓名(与护照一致)
董事地址(地址应与地址证明保持一致)
美国MSB牌照所需提交的材料
一.美国公司基本资料;
1公司注册证书
2公司章程或同等文件
3公司成立1年以上的良好信誉证明
4公司EIN税务编号
二. 美国公司股东、董事详细个人资料(护照扫描件,个人电话,住址等)
三. 交易所的简要概况
1交易所提供的服务
2交易所目前经营状况
3交易所的客户群
四. 服务类型,参考MSB服务类型列表。
五. 总交易金额:列出前12个月内每个单独月份,MSB发行的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总交易金额超过$ 100,000的列表。
注册流程一般在四周左右。整个牌照的申请时间,一般为1到2个月。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哦。
『捌』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各样的便利,以前出门一定要带钱包和要是,现在一台手机,一个指纹就可以解决。不想出门,可以网购,可以点外卖。听到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这一新闻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惊讶,我觉得央行也是顺应科技的潮流罢了,这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呢?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一、对电子支付更加放心
因为电子支付很方便,年轻人都不想带钱包出门了,已经不能再忍受纸币的麻烦了。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不敢使用电子支付,比如我妈,一个中年人,没什么文化,平时网络诈骗的新闻看了不少,如果上网买东西要绑定银行卡的话,买完东西一定会解绑,因为怕卡里面的钱不翼而飞。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学习,而是他们的观念还是觉得电子支付不安全,这次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就不一样了,国家出面,大家也能更加放心使用电子支付。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分享。
『玖』 数字货币的弊端
一是宏观审慎监管难度加大。数字货币“点对点”结算方式,使各国货币政策与全球资金跨境流动关联度明显增强,对监管部门风险识别能力、风险化解能力、快速风险处置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法律保障缺失。目前没有对数字货币的服务准入、运营、技术标准等做出规定,在尽职调查、交易监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记录保存及报告可疑交易等方面也缺乏规则。
三是金融稳定风险加大。数字货币市场24小时开放,没有涨跌限制,价格易被操纵,普通投资者易遭受重大损失。数字货币使用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单个非法定数字货币体系风险可能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对金融稳定形成冲击。
四是现行数字货币没有发行和维护机构,其点对点交易特点导致监管部门无法直接掌握完整业务信息,个人之间的资产可以在没有统一清算、没有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系统干预的情况下实现转移。
拓展资料
CBDC,全称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其关于CBDC的研究报告中给出这样的定义: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的电子形式,家庭和企业都可以使用它来进行付款和储值。
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而我们所说的DC/EP是中国版的央行数字货币,译为“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
国际清算中心(BIS)与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两个权威国际组织联手在2018年和2019年对全球60多家中央银行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各国央行在数字货币上的工作进展、研究数字货币的动机以及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70%的央行都表示正在参与(或将要参与)数字货币的研究。
2020年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任务、具体举措及责任分工”部分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
先由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地及未来冬奥场景相关部门协助推进,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
全面深化试点地区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涪陵区等21个市辖区)、海南、大连、厦门、青岛、深圳、石家庄、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苏州、威海和河北雄安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等28个省市(区域)。
『拾』 人民币数字货币来袭!币圈的世纪骗局还能持续多久
编辑 | 娜美
作者 | 郑铠
来源 | 商业金英
然而,做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官方集大成者,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出现,必将给野蛮生长的币圈生态链带来覆灭性的一击!
历史 告诉我们,正规军进山,第一步就是先剿匪!
长期以来,顶着区块链,高 科技 的概念到处招摇撞骗的币圈,被称之为中产收割机!
赢可能需要很多次,但输光,只需要一次。除了极少部分创始人赚得盆满体盈逍遥法外,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绿幽幽的韭菜!
近年来,币圈骗局不断暴雷!
号称全球最大币圈骗局的plustoken暴雷,堪称惨烈,300万人血本无归,400亿资金全部充公。
数字货币交易所FCoin创始人张健圈了8亿人民币,无力兑换跑路!
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套现20亿,逃到美国与巴菲特共进午餐,被称之为币圈贾跃亭。
.......
可怜又脆弱的中产阶层以为自己很有钱,其实只有一点点钱,一次大病,一次暴雷,分分钟一夜回到解放前!
拼了命的追求高收益,做着财富自由的美梦,最终成为他人走向财富自由的垫脚石!
一.为何区块链被国家鼓励发展?
币圈却是十币九骗?
首先,我们来理清一下什么是区块链,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以比特币为例,本质上它是一连串的加密数据(而不是具体的“货币”),储存在各个终端的数据环环相扣,当一个比特币(数据)从一个终端转移到另一个终端的时候,会生成一连串新的加密数据,并上传到区块链(不同的数据终端节点)。
通过数据交易产生货币价值。市场越是追捧,关注度越高,交易价值越大。其价值更像是荷兰郁金香,有人认可才有交易价值,一旦无人问津,随时可能崩盘。
而货币的本质是信用背书,主权国家货币能在市场上流通,是基于人们对于主权国家综合实力兑换能力的信任。
比特币作为市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受到全世界极客的追捧,在全球掀起虚拟币热潮,但至今难以流通兑换,堪称无本之木。比特币尚且有崩盘风险,为何批量生产的啊猫啊狗币可以大肆流行,收割韭菜?
二.天下骗术千千万万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利用人性的贪婪!
区块链技术比较复杂难懂,一般人难以理解,认为国家支持,高新技术,应该没问题!殊不知这正中下怀,打着高新技术的幌子,声称公司管理人员核心技术来自清华北大,硅谷中关村,营造大型跨国 科技 公司的声势,利用公众对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知半解,大肆宣传虚拟币,以暴利为卖点,诱惑公众为“梦想窒息”。
比特币用9年的时间暴涨2000万倍,令顶着超越比特币的便宜山寨币开始描绘自己的宏伟蓝图。
币民轻飘飘,以为可以复制比特币造富神话,在数字货币没有股票涨跌幅度限制的情况下,部分炒币者选择了“赌博式”买卖, 涨了一夜暴富,爆仓倾家荡产。
实际上虚拟币的涨跌根本毫无依据! 由于缺乏国家主权信用做背书,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导致虚拟币暴跌,某些币种所谓的优质运用token不属于虚拟币本身的属性,难以支持虚拟币价格,例如Q币,依托的是腾讯公司的兑付信用,而不是Q币可以运用于购买 游戏 装备。
虚拟币市场依然存在庄家操盘。 开发团队通常囤积大部分数量虚拟币,足以利用市场风吹草动大肆打压虚拟币价格收割韭菜,循环收割。
更加血腥的是,某些虚拟币压根就只是交易平台上的一个模拟数字,价格变动可以在后台随意控制。 币民买入虚拟币所花的钱全部流入开发团队口袋,高兴就调高价格,吸引投资者进场,不高兴分分钟暴跌,让投资者血亏。
由于缺乏监管,币值涨跌完全掌控在发行方手里,人性的恶被无限放大!如此一本万利的生意令各种五花八门的虚拟币如潮水一样涌向。说投资虚拟币是赌博简直侮辱了赌场智商。
当然,多如牛毛的虚拟币不可能像主流币那样获得巨额的流量与关注度,因此衍生出了 旁氏骗局式的虚拟币 与 传销式虚拟币 。
三.几乎可以断言
承诺保本高收益的虚拟币全部都是骗局!
以前阵子被公安机关一窝端的币圈最大骗局plus token为例,为了吸引客户,声称最低只要投入500美金,就可以每月为投资者提供10%-30%的收益,一年利润600%,如此明显的骗局, 仅仅只是披上高大上的区块链高新技术就可以大肆进行敛财,通过新进客户的本金兑付旧用户的收益,平台大肆扩张,达到一定就宣告倒闭,卷款跑路,手法与P2P如出一辙。
比P2P更狠的是,还有传销币骗局 ,不光骗投资者的钱,还要把投资者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客户一起拉下水。通过鼓励客户拉人头返佣,发展下线的方式形成病毒式传播,裂变,最终将受害者整个家族甚至是朋友圈一起拉下水!
你以为自己为亲朋好友找到了一个投资理财的好项目,殊不知正是自己一手将其一起拉入深坑中!
更令人激愤的是,由于这种方式涉嫌互联网传销,即便平台破产倒闭,创始人被抓,投资者也无法追回任何损失! 依据法律规定,传销涉案资金将全部充公!参与传销的投资者不仅自己血本无归,甚至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截至2019年,倒闭跑路的虚拟币平台超过200家,由于资金互联虚拟化运营的诸多特点决定了,最终破案和把钱要回来的概率凤毛麟角。
大多数资本家已经带着血腥收割的巨额资金逍遥海外,甚至乎换个马甲以成功人士的身份重新活跃在大众眼前,一边喊着为梦想窒息的口号,一边在心里嘲笑又是一片片绿幽幽的韭菜!
结语
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说过: 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指年化收益率!!)
股神巴菲特纵横资本市场大半辈子,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只有20%!!
你还在做着依靠投资一夜暴富的美梦吗?
如果你不想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家人还在被同样的骗局欺骗。动动手指转发朋友圈让更多人看见!让我们一起戳破币圈这个世纪大骗局,还互联网一片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