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rogoff2017
1. “对于有固定汇率的国家,如果只有政府停止做最大的努力以防止更正,
哈佛大学教授Keneth Rogoff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举行了题为“汇率体制与国际资本市场整合:中国的表现及含义”的演讲。演讲由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主持。他指出,现在对Rogoff教授演讲是很好时机。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汇率制度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久前中国政府宣布人民币升值2%,并开始由钉住美元转为钉住一篮子主要货币,同时允许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浮动,即实行所谓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Rogoff教授讲演将对理解我国汇率制度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Rogoff教授首先对最新的汇率方面的研究文献做了综述,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融体制尚未发展、与国际资本市场没有很好整合的国家,采用固定汇率会运行良好并具有可持续性。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它们增长率高而通胀率低,“真正”浮动汇率制更为适用。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比较适用中间的浮动汇率制。
从历史上看,十多年前国际上很多国家是固定汇率制,同样有很多使用了浮动汇率制,但所谓中间浮动汇率制度非常之少。在1975年左右,约三分之二的国家是固定汇率制,而现在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使用了中间汇率制度。并且这个趋势会不断持续,到2020年可能会继续上升。Rogoff教授强调,在划分国家汇率制度分类时,不是听政府宣称他们使用了某种汇率政策,而是要看他们的汇率政策实际上是如何运作的。很多宣称浮动汇率的国家实际上是固定汇率制,同样有很多宣称固定汇率制实际是浮动汇率制的,这样的国家很多是在历史上曾经存在过双重汇率。
Rogoff教授接着讨论未来汇率制度会如何变化。对于“2050年世界汇率体系应该如何”?在中国影响较大的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观点是,未来只有一种世界货币。Rogoff教授的观点则与此不同,他认为在未来50年后,世界货币系统应该由至少三种到四种主要货币组成,比如人民币、美元、欧元,再加上一个主要石油输出国或是商品输出国的“与大宗商品相联系的”货币。当然对于外围货币而言,还会存在很多问题。
另议一个问题是,现今中国应该做什么?Rogoff教授指出,现在中国政府将汇率制度变得更加弹性化这一举措既是必需的、也是合适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中国自身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的扩张,固定汇率制已不再是中国可行的汇率制度,特别是如果中国想要对自己的货币政策保持一定的自主性。采取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会迫使中国跟从美国的货币政策。保持固定汇率制也非常困难。当然中国有能力永远保持固定汇率制,但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既然中国政府明确应该改革汇率制度,但应如何考虑时机选择问题?Rogoff教授认为,早调整比晚调整要好,否则国家会因此遭受损害。也有意见认为,中国不会受损,原因是中国有约7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Rogoff教授以90年代的欧洲经验为例说明外汇储备并不能使国家免受伤害。由于不愿放弃固定汇率制,瑞典损失了100亿美金的储备,整个银行系统也在短短一个月内崩塌,花费了近7年的时间才得以重建。另外,中国7000亿的外汇储备相比于全球每天20000亿美金的交易市场规模而言微乎其微。外汇储备并不是不能起作用、但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麦金农、蒙代尔教授都曾指出,中国不应放弃原先的固定汇率政策。从蒙代尔80、90年代的著作看来,维持固定汇率制的一个中心论据在于,没有一个政府不会通货膨胀。这也几乎是蒙代尔教授唯一重要的论据。但现在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一点:稳定的浮动汇率制会比原来的固定汇率制好。货币政策上的改进,例如独立的央行、设定通胀目标,都使国家在没有汇率工具的条件下仍可以控制通货膨胀。而且现今国际社会的通胀问题已经远远没有过去那么严重。1992年,全球有超过40个国家的通胀率达40%,其中津巴布韦是20000%,刚果人民共和国是10000%。现在,津巴布韦的问题依然严峻,但其他的国家都已控制住了通胀程度。刚果人民共和国现在的通胀率也只有个位数而已。因此Rogoff教授认为中国不会因为放弃固定汇率制而遭受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即使遇到问题,也可以加以控制。这需要中国对自身的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同时加强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和管理。
反对放弃固定汇率制的第二个理由在于金融危机。西方学术界很多文章认为,如果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制,则会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Rogoff教授认为出现金融危机多半是由于国家是被迫放弃原先的汇率制度。更重要的是,发生金融危机一般是由于货币价值的大幅降低而非升高。以墨西哥为例,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原因在于墨西哥政府将比索对美元的汇率降低30%而造成汇率危机。比索实际价值下降了一半多,一夜之间墨西哥全国GDP的30%也由于比索贬值而消失殆尽。损失严重的还有墨西哥的很多银行,他们多为借入美元、贷出本国货币。同样的情况还曾出现在韩国和印尼。但中国目前情况是存在汇率升值压力。当然会有银行和企业在此次汇率变动中受损,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体变得更加富有了。因此不会出现大规模全球性的宏观经济危机、或者说出现危机的可能性极小。
蒙代尔教授等人认为,如果中国人民币升值,则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不可能达到10%、而会和日本一样降为0。1985年日本曾与美国在欧洲订下广场协议,约定日本汇率升值。到了90年代,日本经济一蹶不振。Rogoff教授不赞同此种观点。他认为,日本经济问题不是在汇率政策调整之后就出现的,导致经济萎靡的主要原因并不能确定为日元的升值,最主要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严重失误。
汇率制度弹性化和汇率升值是两码事。现在对于人民币的压力是升值,但可能今后的某一天压力会是使人民币贬值。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仅来自于贸易顺差,也来自于资本的净流入。而资本的控制是不平衡的,通常是流入容易流出难。如果资本控制力平衡,那么现在人民币的压力则可能贬值。
接着Rogoff教授列举了人民币被低估的论据。首先,从货币的购买力看,举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为例,在各国此产品的销售价格各不相同,中国价格最低,仅合1.27美元。再者,从中国的贸易增长来看,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自由化后发展起来的经济体。以中国、日本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NIEs)为例做比较。中国以1979年为基点,日本以1955年为基点,而新兴工业化国家以1966年为基点,作图比较发现,中国与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趋势完全相同,贸易规模逐年上升,并且这个趋势还会继续维持。
但从真实汇率(经过用通货膨胀率调整的汇率)来看,中国情况则并不典型。1979年后中国真实汇率发展趋势与自由化后日本背道而驰。日本保持上升趋势,而中国则不断下降。通常来说,从整个世界来看,一个国家富有的程度与其国内的价格水平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即越富有的国家东西越贵。因此,中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变得富有后,真实汇率水平是应该上升的。这就是Belassa Samuelson效应: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会经历货币的升值,原因在于较高的生产率发展水平会带动工资的提升。而在中国,Belassa Samuelson效应并没有出现,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劳动力后备队伍。中国经济正在全球化、但是生产率高的地区可以不断地从尚未全球化的较为落后地区吸入劳动力,这一过程阻止了劳动力价格上升,从而阻碍了整个价格水平上升。
正是由于人民币被低估,中国2004年贸易顺差官方数据为1000多亿美元,但实际上应该是这个数字可能要在增加25%到50%。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7000亿美元,很有可能在2006年达到日本储备规模。
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于何处?庞大的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和贸易赤字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也是其他很多国家对美元汇率升值的最大压力。美联储提高短期利率会推动美元短期内升值,但这只是暂时性效应,美元总体面临的压力是贬值。美国用掉了全球储蓄量的3/4,而世界上很多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却必须为最富有国家的挥霍行为买单,这是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美国的赤字在全球占很大的部分。2004年美国总的经常账户顺差为8880亿美金,当今国际上顺差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比中国还要高出很多。而美国2004年的赤字已经达到6660亿美金,几乎吸收了经常账户总额的3/4,这也是美国广借外债的重要原因。实际上,在美国贸易不平衡中,中国只占较小一部分。
Rogoff教授现场展示了一幅曲线图,表现的是各国在国外拥有资本规模占国内GDP比例。可以发现,红色虚线代表的日本是这一比例最高的国家;瑞典和挪威仅随其次。新兴的亚洲国家近期发展很快,他们以及中东国家现在这一比例都在逐渐升高。欧洲国家和美国这一比例都为负数,即所负外债超过拥有的国外资产。且美国这一比例很高,并逐年增长。这也是美元长期贬值趋势的原因。
Rogoff教授肯定中国汇率的弹性化有助于改变世界贸易不均衡的状况,但这一作用很小。其中很大的原因是人民币与美元间存在较大的关联。Rogoff教授200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如果把世界贸易分成供给和需求两部分,以需求部分为标准来使世界贸易获得均衡,那么需要整个亚洲地区货币全部升值18%。而即使亚洲货币升值20%,但如果不配合相应的政策调整,国际贸易的不平衡仍然不能得到很好地缓解。
改变国际贸易不均衡的现状最需要美国的调整,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很低,基本上为零;公共储蓄则为负数。另外,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也可以起到作用。例如欧洲可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增加储蓄、降低赤字;欧佩克国家虽然可以通过油价的上升可到更多的盈余,但从过去的经验而言,他们面临着政策和价格水平的调整;拉丁美洲也不可能长期维持赤字运转的状况。
最后Rogoff教授讨论了“汇率制度与资本市场整合紧密相关”这一问题。他展示了资本市场开放与不同经济体发展关系的图形,其中列举了1980到2000年间发展最快国家和最慢国家,分别列出他们的人均GDP变化以及资本市场是否开放的情况,最快的置于左边,最慢的置于右边。左边的国家包括中国、韩国、泰国、印度等,右边的则包括海地、尼日尔、尼加拉瓜、多哥等。总体来说,发展最快的国家大多资本市场开放,发展慢的国家则反之。Rogoff教授强调,资本市场是否开放,仍然要看国家怎么做、而不是怎么说。例如中国,虽然说资本市场不放开,但实际上仍然有与国际资本市场整合的部分,印度也是如此。可以得出结论:发达国家大多资本市场开放;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地将资本市场放开。老一辈的宏观经济学家多是持这一观点:资本控制是不好的政策,但从最近的宏观经济学著作来看,年轻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对这一观点持怀疑态度。Rogoff教授认为,如果从长期的国家发展证据出发,传统观点仍然站得住脚。
从资本开放角度看,中国在某种程度包含两个部分,较发达的东部和内地尚未很好发展的地区。较发达的地区,类似于土耳其、韩国等,属于新兴市场。而其他内地地区尚不属于新兴市场,很多方面与中国的东部地区完全不同,但所有地区使用同一种货币。因此,更弹性的汇率制度对于发达地区而言非常适用,但对其他地区并非如此,这是个困难的问题。弹性汇率制度如果运用于贫穷地区,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但总体而言这个问题在中国不会很严重。
最后Rogoff教授对其演讲的内容做了简短的总结。汇率制度非常重要,并且汇率制度是与资本控制紧密相连的,必须结合在一起考虑。另外,没有一种汇率制度使可以放之天下而皆准的。但有一条基本规律是,国家变得越富有,汇率制度就应该越弹性化,同时资本市场也应该越开放,以增加与国际资本市场整合的程度。
如果认为我回答的好记得给赞哦。
mjunyusoen87563015752016-12-23 10:51:25
2. 比特币市场近期低迷,投资者应该如何面对
比特币市场近期低迷,投资者应该如何面对?
最近一段时间里,小编发现到这样一个现象,在2017年大火的数字货币现在已经开始“退烧”,而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架构——区块链技术却势头正猛。从现在行业网站上两个词语的曝光率,就能够很一目了然地看清这样的局势。
从小编个人撰写文章的频率而言,区块链技术也日益成为了本人文章中的“热词”,而似乎数字货币的近况,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和读者朋友们一起分享了。难道说数字货币终将在区块链技术的“高压”之下,热度会遭遇到“滑铁卢”吗?
比特币搜索量一落千丈
然而事实大体上也确实如此。特别是由于近期很长一段时间里,来自各国政府相继在政策上执行严打举措以来,各大主流数字货币的价格形势就一蹶不振,再也难现当时冲击20,000美元峰点的”盛况“。不仅是价格方面有着直观显示,比特币在近几个月以来,搜索量也面临着”一落千丈“的窘境,下滑幅度已达80%。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并不是小编信口雌黄。曾经在2017年底,比特币价格飙涨到19,000美元。据当时的数据统计,Google上比特币作为关键字的搜索量一度跃升100%;然而,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不断下跌,Google上比特币的搜索量也在相应不断减少。单从搜索量这一侧面就可以印证,比特币的人气确实已经不足2017年底的那段“辉煌”。
援引来自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的数据统计:据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比特币的搜索比例自去年12月历史价格最高点后,短短一个月时间,搜索比例便下降至47%。近日关键字的搜索量更是降到16%,下滑幅度高达80%。另外,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罗格夫(Ken Rogoff),在日前也曾预言过比特币价格会大跌,并如是说道:“从现在开始的10年内,比特币价值将会少很多。”
比特币价格跌穿9,000美元关口
诚然,比特币搜索量正在滑坡。然而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要归根于来自比特币市场价格的滑坡。在小编截稿前,比特币价格已经跌穿了9,000美元的重要关口。放眼整个数字货币市场,其余各数字货币的价格也普遍下跌。
来自行业网站Bitfinex数据显示,比特币价格于近期一段时间里,都一直徘徊在9,000美元节点。在3月9日,比特币曾一度冲破10,000美元的重要节点。但是没有持续多久,比特币价格就又开始出现持续下跌趋势。截至目前,比特币数次试着冲击10,000美元的重要关口,都未能成功。如今,甚至一度跌穿至当前的9,000美元。
关注数字货币市场的投资者都了解,一旦比特币这个”领头羊“价格走势下跌,其余数字货币价格肯定会相应下跌。在其余主流的数字货币之中,以太币跌幅达6.01%,截稿前报价684.23美元;瑞波币跌幅达5.51%,截稿前报价0.79美元;比特币现金跌幅达9.34%,截稿前报价1029.47美元;莱特币跌幅达7.29%,截稿前报价176.60美元。
另外,据Bitfinex数据平台显示,比特币净流出金额已达3.45亿元,而比特币净流入金额却只有2.05亿元。从以上Bitfinex平台的净资金出入情况,我们也能看到比特币市场目前确实处于低迷状态。连日价格的下跌,直接导致数字资产市场的情绪不稳,因此很多不”坚定“的投资者都认为还是资金撤离较为保险。但是,我们同样应该也不能忽视,净流入资金也不在少数。这说明比特币市场的抄底资金仍然存在。那也就意味着整体市场还是会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只是基于目前目前而言,整体价格呈震荡不稳的局势。
比特币期货顺应下跌
比特币价格的持续下跌自然也引起了基于比特币的期货市场也开始出现连跌状况。数据显示,在近5天以来,比特币期货就已经跌近9,000美元关口。本周跌幅总体已超过17%。
CME期货交易所的比特币期货约收跌385美元,目前报价9,015美元,本周收盘价累计下跌约20.33%;CBOE期货交易所的比特币期货约收跌305美元,目前报价9,135美元,本周收盘价累跌约17.07%。
当前比特币市场对大众可能利好
面对比特币无论从热度,还是价格都跌下”神坛“,作为投资者的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当前的低迷局势呢?在小编看来,数字货币价格下跌也有可能是放眼整个数字资产领域发展的利好。
不论怎么说,比特币在经历过2017年年底的黄金时期,其于全球范围内都传播了新一轮的数字货币风潮。换句话说,不管是入场的投资者,还是在场外的观望者,如今都听说过并了解到比特币这个名号,也开始试着关注比特币的发展动向。简单而言,即表明比特币已经建立了深刻的群众基础。
回想在2017年比特币价格飙升的时期,有多少投资者”争破头“都想挤进这个关于财富神话的圈子,无奈高昂的投资价格把很多数字货币爱好者都拒之于高墙外。而如今比特币价格趋于平稳,走下神坛,这就给了很多之前计划参与到数字资产的投资者们一个可能。当前的比特币价格对那些本一直在远观却纠结于价格的观望者而言,正不失为入场的好机会。
试想,倘若比特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那其注定只是小圈子人群的”玩具“。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其大概是只可远观不可近触的。然而,伴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回跌,这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讯息: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有资本入场,回归到”全民玩币“的初衷。尽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并接受比特币,而不再只专属于那小圈子的一部分人。
放眼大局,纵观未来
另外,小编一直强调过,玩转数字货币并不是只看该数字货币的价格涨跌,那样其实就无异于变相的”赌博。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数字货币之时,我们更应该侧重于关注它的潜力,它的发展,它的未来。
尽管,小编不否认比特币是高回报和高风险的结合体。币圈不就常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吗?”跌了下海干活,涨了会所嫩模。“虽然,这句话乍一听有点低俗,但确实也形象地表达了数字货币的两个极端:要么暴涨,要么狂跌。而近期以来,趋于平稳的价格区间,小编认为,这反而是数字货币的最为健康的发展模式。
在业界里,曾有人说比特币是泡沫经济,没有任何经济体做后盾,其价格几乎可以断定是终会崩盘的。也曾有人会说比特币根本就没有价值,挖矿严重浪费社会能源,却没有实体载物来衡量数字货币的价值尺度。还曾有人认为,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政府监管政策的严打,注定数字货币是难以在夹缝中得以生存的。
可能小编作为一个普通的数字货币爱好者,虽然无法左右业界大佬的看法,也没有业界大佬长远的目光,但就个人纵观数字货币近几年的发展历史来说,其一定是具有某些价值的。个人始终认为,作为投资者,价格或许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一点,但不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全部。
也许,数字货币的未来还尚未可知,但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却一定会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体系。但这一切都是基于比特币第一个来付诸实践的。因此,面对当前甚为低迷的比特币市场,小编还是建议各位投资者放平心态,以辩证的态度去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只纠结于今天涨了多少,跌了多少。
【本文属原创,如需转载请备注出处与今日头条栏目作者:币链世界】
3. 欧洲正加速“消灭”纸币的启示
在特朗普上台造成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之时,欧盟正悄悄加速消灭纸币的战争。消灭纸币现金交易,最早最积极是北欧的丹麦与瑞典等国家。不过,对于消灭纸币现金的初衷、目的与诉求却大相径庭。
大型互联网企业、大型金融机构以及大型智能科技企业,目前都在投入巨资研究彻底革了纸币流通与交易命的数字货币。这种货币基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核心在于去中心化、节点透明化、数量有限化等,人人都可以发行挖掘数字货币的特点决定了或可能对主权国家中央银行地位构成威胁。
这些机构企业研究数字货币的目的在于,在科技金融愈演愈烈的争夺中占领一席之地,掌控数字货币大权。一个主权国家牢牢把握本国货币大权,美国拼着老命维护美元世界货币地位的目的在于从中可以获得巨大利益。美元国际货币地位让美国在全球经济金融中占尽先机。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掌控数字货币大权,而数字货币逐渐代替纸币现金流通后,这些企业就将获得巨大利益。这一点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目前,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科技发展基础上,所有经济金融活动都在走上网络上,走向手掌心的手机上。可以预见的不久将来,社会文化经济金融等一切活动与交易都将在手掌心完成。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移动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手掌心。与此同时,手掌心里的移动互联网将成为财富大金矿,就看谁能够抓住,能够探测出富矿并挖掘出来,谁将成为全球超级富豪。当然,数字货币是手掌心交易不可或缺的,地球村变为手掌心也给数字货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数字货币主要是欧美大企业相当热衷,消灭纸币与现金也是欧美以及印度非常积极。但是中国基本无动于衷。当然,在数字货币上,企业与政府的目的大相径庭。
政府用数字货币消灭纸币现金交易的目的在于,铲除大额现金交易助长犯罪的土壤。比如100美元这类交易,各国执法机构几乎没有疑问:敲诈勒索、洗钱、毒品和人口贩运,公职人员腐败,更不用说恐怖主义很多形式能替代现金交易:加密货币、裸钻、金币以及预付卡,但是在各种犯罪交易中,纸币依然为王。它提供绝对的匿名性,便携性,流动性,并且几乎被普遍接受。
停止发放新的高面额纸币将使世界变得更好。在单边行动方面,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行动者是欧盟。500欧元几乎是100美元的六倍价值。欧洲政策制定者,特别是欧盟委员会,以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都对无纸币化世界表示出了兴趣。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Larry Summers),2016年撰文称,欧盟将成为西方世界迈入数字货币纪元的拓荒者。不过,他主要是从科技进步角度考虑的。前MF首席经济学家,Kenneth Rogoff2016年发布一篇研究报告称,美国应该废除100美元纸币,全世界应该共同设定“无纸币”目标路线图。
为了实现“无纸币”世界理想,欧盟已经停发新的500欧元纸币。在进入2017年后最近的现金限制评估动议中,欧盟指出限制现金使用,目的是遏制跨境洗钱,打击恐怖活动融资。欧盟目前加强了边境检查,打击现金等硬资产流动。
科技创新与进步使得数字货币诞生了。商业推动力与政府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对消灭纸币现金流通的迫切需要,这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必将快速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
中国企业以及政府应该从欧洲加速消灭纸币中受到启发,得到启示。数字货币商用需求自不必说,推广数字货币、消灭纸币对遏制腐败高发与蔓延具有重要作用!
4. 关于视觉文化
一 视觉文化的特点——是继文化研究、怪异理论和美国黑人研究之后产生的。已经从一个对从事艺术史、电影和媒体研究、社会学及其他视觉研究者有用的术语,变成了一个时髦的、也许有争议的研究交叉科学的新方法。可视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当今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在许多方面,工业化的和后工业社会中的人们如今就生活在视觉文化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可以将当下与过去区分开来。通俗报业一直关注着电影界的数字图像、后成像术的出现和医学成像术的发展,更不用说对互联网无休止的评论热潮了。这种被广泛认可的视觉的全球化,要求新的解释手段。同时,为了说明"视觉转向",这种向后现代状况的转变也要求对现代主义和现代性重新做出历史性阐释。
当然,后现代主义不单单是一种视觉经验。在阿尔让·阿帕都莱(Arjun Apparai)所称之为"复杂、重叠、破碎"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是不能期待整齐划一的。过去时代中也没有这种整齐划一,不管你是看哈贝马斯赞誉的18世纪咖啡屋公共文化,还是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描绘的19世纪报纸和出版业的印刷资本主义。正如这些著者无视其他更大范围的选择,只突出一个时代的某一特征作为分析手段一样,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用它来研究后现代日常生活的谱系、定义和作用。我们称之为分离的、破碎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最好从视觉上加以想象和理解,就好像它在19世纪经典地呈现在报纸与小说中一样。
西方文化一直把口语词看做智性活动的最高形式,而把视觉表象看做观念阐释的次等形式。而目前视觉文化作为一个研究课题的出现,发展了W.J.T.米歇尔所说的"图像理论",并向传统的言语霸权提出了挑战。根据这一理论,今天的西方哲学和科学对世界的理解,靠的是图像模式而不是文本模式。这对那种把世界看成书面文本的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那一观念是从诸如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这类基于语言学的运动以来就统治着知识界的讨论。在米歇尔看来,图像理论源自:
这样一种认识,即观看(看,凝视,瞥一眼,查看,监视和视觉快乐)或许与各种形式的阅读(破译、解码、翻译等)一样,是个很深刻的问题。"视觉经验"或"视觉教养"用文本模式是不可能得到全面解释的。
二 视觉文化的基本内容
1、视觉文化传播,特指文化传播的发展正出现这样的趋势: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Visual Culture Communication),是指经由形象媒介,特别是影像媒介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播形态。视觉文化传播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方式的转变和形成,而且还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2、视觉文化传播不但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产业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符号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逐步兴起,注重考察晚期资本主义的“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对货币资本、商品、生产工具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国际流动考察),其间,对视觉文化传播消费方式和形态的研究,已处于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
3、基于以上的理论范式,视觉文化研究将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当代社会生产的对象,已不再仅仅限于那些纯粹物质性的产品,当今的社会正在越来越多地生产“视觉符号产品”。视觉符号产品有两种类型,一是具有某种认知内容的,后工业的信息的商品;二是带有审美内容的,后现代商品。对这些“视觉符号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的研究,构成了视觉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4、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形态中,占据重要地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间,影视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十分巨大的产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