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字币问答 » 以黄金为锚的数字货币

以黄金为锚的数字货币

发布时间: 2024-11-23 04:23:36

Ⅰ 中俄日印等42国去美元化后,美国人提出退回金本位,幕后推手出现

众所周知,货币的背后是商品和金融结算交易,没有交易支持的信用货币(纸钞)如同废纸,而美元之所以是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其背后是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也均以美元计价,并通过一个被美元间接控制的SWIFT国际清算体系来完成交易。

另一方面,产油国销售所得的大部分美元又会以美债投资品的形式回流至美国,同时,各国外储也均以美元计算,换句话,在美国经济实力的背书下,石油美元和美债共同支撑了美元脱离金本位制后的货币地位。

300年前,物理学家牛顿在担任英国铸币局局长期间要求国家锚定黄金储备为基础发行货币,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而牛顿也成为最早提出金本位制度的先驱,现在我们都知道,比如,1931年前的英镑,40多年前的美元,就是这样的货币,事实上,这也是“美金”一词的由来,而“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马克思更是一语道破了黄金与货币的价值内涵和本质。

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美元滥用其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的当下,多国已经主动或被迫地转向美元替代品,从而建立一个去美元化的与美元并行的世界金融秩序,对此,资深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在6月初对FT表示,“最终,我们将看到一个替代支付体系,其中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分享全球储备货币的光环”。

正如BWC中文网团队持续多年跟踪去美元报道中所强调的那样,世界多国又再次对美元失去了信心(上次是美元脱离金本位后),虽然,美元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美元早已失去了被信任的标签,现在的美元再也无法找回往日美金疯狂的魔力光芒,甚至已到了被十多个经济体抛弃或叫停的地步,这在美国知名金融网站Zerohedge看来,目前全球去美元化的这一进程正在加速,不仅于此,目前,这把抛弃美元的烈火更是蔓延至了欧洲。

事实上,欧洲人对美元的不信任,从近几年来,包括德国、法国、波兰、匈牙利等多国纷纷开始提前把存在美国或英国的黄金运回国这一现象,就可见一斑。不仅于此,据IMI国际委员在6月20日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1日的24个月内,22个位于欧洲东部的央行购买了英镑危机以来最大数量的黄金,与此同时,作为美国经济的另一个盟友日本近段时间以来也正在向主流投资库增加中国债券。

而这背后,更是美元脱离金本位后通过印钞不断收取铸币税,通过大量印钞来偿还债务,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高估值的美元资产价格的同时,美元也是日渐衰败,正是在这些背景下,据美媒零对冲在6月20日报道称,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有位叫亚历克斯穆尼(ALEX NOONEY)的议员再次向众议院提交了一项新法案,试图将美国的货币体系重新恢复到金本位制。

他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控制美联储的货币供应量,将黄金价值重新注入美元,并将其决定权交还给美国市场,换句话说就是回到金本位制。

穆尼在向美财政部再次提交的一份有关建议应恢复金本位的方案中提到,自1913年以来美元已经丧失了97%的价值,平均每过一代人美元就会失去50%的购买力。

我们更注意到,这是继美元脱离金本位及中俄等多国亮剑去美元化再次进入高潮后,美国官员首次利用黄金的恒定信用标准做出的第一次叫停目前美元锚定美债发行体系的尝试,根据这项立法提案,美元价格将受到经济的影响,而不是人性的本能。

华尔街预言家彼得·希夫在6月25日对美国金融网站Zerohedge表示,现在包括美联储官员及华尔街精英等在内的各方已经对美国经济将衰退形成共识的环境下,这将成为这次美元收缩的开始,这样的结果将使黄金(或锚定黄金的数字货币)重新处在国际央行货币体系的中心,彼得·希夫警告称,美联储印了很多钱,而这些钱的价值正在下降,它最终突然有一天会崩溃。

甚至,荷兰央行还在其网站撰文暗示黄金可以再次成为货币系统的核心,以防止美元系统崩溃,这相当让市场感到意外,因为,这是一家提供负利率贷款的西方央行。

对此,Zerohedge更是直言不讳的称,现在,一夜之间,去美元化已经成为了大事件,在过去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很多美元使用者似乎已经开始从小心翼翼到公开要远离或摆脱对美元的依赖,甚至,目前这股声音已经漂荡在美元大本营华尔街的上空了。

我们在近日提及,在华尔街金融大鳄,被称为富有远见的投资者罗杰斯警告“美元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历史 进程”之后,摩根大通量化部门主管Marko Kolanovic也在其三周前发布的报告中表达了对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质疑,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因为美国当局和美联储的一系列经济举措和举动,才使得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会受到威胁,这才是目前全球多国去美元化的真正幕后推手。

对此,彼得·希夫进一步表示,很明显,美元正在走到穷途末路,一旦美元只是另一种货币,那么它就结束了。显然,当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只针对自己的经济目标而不考虑数万亿基础美元的外溢效应时,会透支美元的信贷,并促发全球寻找美元替代方案。因为债务始终是压在美元身上的阴影,只不过现在没有发作而已。

所以,仅从这个角度来看,BWC中文网 财经 研究团队独家分析认为,随着美国债务急剧增加和通胀持续恶化(通胀率已经连续七个月超过6%,最近更是高达8.6%),美元的货币地位被重置现象料将会发生,到时那些聪明的经济体将会使自己的货币与黄金等战略资源或具备去中心化功能的数字货币挂钩,这也表明全球去美元化可能将进入新阶段。

据BWC中文网团队近几年以来持续跟踪报道统计,目前,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以色列、意大利、印尼、阿联酋、安哥拉、土耳其、卡塔尔、越南、巴基斯坦、罗马尼亚、西班牙、爱尔兰、荷兰、亚美尼亚、葡萄牙、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巴哈马、萨尔瓦多、巴拉圭、厄瓜多尔、乌干达、巴西、南非、委内瑞拉、伊拉克、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瑞士、文莱、瑞典、立陶宛、科威特、尼日利亚及柬埔寨等在内42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了去美元化进程。

不用怀疑,目前,全球经济体利用区块链技术去美元化的举措已经此起彼伏,特别是美联储利用不同的美元松紧周期,借助美元指数波动加剧来收取铸币税后更是加快了这个速度。很明显,这一次去美元化进程将由技术驱动,这也符合当前的趋势。

Ⅱ 稳定币有哪些

稳定币主要有:USDT、USDC、BUSD、DAI、TUSD等。
稳定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它一般都会通过锚定美元、黄金或是其它比较稳定的资产来维持自身价值的稳定。稳定币按对标的法币来分有对标美元,欧元,人民币或其它币种的币。目前流通最广泛最容易获得并且最安全的还是对标美元的稳定币。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交易或投资时就选择美元稳定币。
在美元稳定币中,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GUSD,PAX,USDC,TUSD,USDT和HUSD等。这些稳定币和美元的比值关系都是1:1,但它们背后的发行方式差别很大。

比特币价值体现

最近,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比特币的打击力度,而比特币正在经历 历史 上最严峻的监管时刻。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约谈、出台政策,全面禁止比特币挖矿和非法交易行为。6月22日晚间,比特币跌破30000美元,其他数字货币应声大跌,虚拟货币遭受重创。

行情出现分水岭后,目前大体上有三种声音!

第一:无脑乱喷,毫无根据的人,上来就是郁金香泡沫、旁氏骗局,没有任何的价值体现,包括很多传统金融专家。

第二:相信比特币的价值,就是认为比特币无所不能,这一点主要在个人的自媒体上,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有规模的项目从业者,他们虽然不太熟悉区块链,但是非常非常有信心

我认为这两种看法都有偏激,这两方若合二为一,一定是水火不容。

第三:认为比特币将被取代并灭亡

也许比特币会被取代,然后消失,但这不会很快发生!为什么这么说,比特币是有价值的!

为什么说比特币不会很快被取代而消失呢?

第一,比特币的价值不仅在于支付。而且比特币所具备的支付功能是去中心化!

在支付方面,我认为比特币已经不能使用了,尽管萨尔瓦多已将它列为法定货币,还有一些小国打算仿效它,但它本身的高波动性以及低效率、高成本使得它不适用于用作货币,只有通过闪电网络才能大幅度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效率。所以会有更快更便宜的类似产品出现。

第二:比特币的核心价值在于数字稀缺性,在数字世界里,没有比特币就没有稀缺性,没有数字不能被复制,而且复制出的序列和原始的数字没什么区别。有人会问,现在比特币不能被复制,也不能被复制,但是复制的比特币和中本聪在2009年发明的比特币是不同的!

在数字化世界的经济获得稀缺性之后,经济才能真正开始运转。在现实世界里,我们先以物与物,再用贵金属作为交易媒介,如黄金,解决了实物世界的价值、稀缺性问题。

随后,以黄金为价值锚定货币,才有了更加活跃的经济活动,比特币和黄金一样,在数码世界中扮演着黄金一样的角色,解决了数字世界的稀缺问题,注意比特币和黄金一样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

#数字货币# #比特币[超话]# #欧易OKEx#

Ⅳ 中国发行的稳定币叫什么

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稳定币恰如其名,指价格波动性较低的加密货币。这里的稳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货币的波动性相比,法币与黄金无疑是两种价格稳定的通货。法币发行量基于国家经济体量而定,并由国家信用背书,在政府不作恶、经济稳定时期的法币便可以保持其价值稳定。黄金因为其储量有限、化学性质稳定、易分割等原因,在历史上始终具有保值特性,被称为天然的货币,如果可以将数字货币的价值与某种认可度高的法币或黄金相锚定,此种数字货币便可以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认为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是货币认可度的关键因素,只有货币的购买力稳定,也就是对于商品总体的支配力基本保持平稳,日常支付和很多金融市场功能才可以实现。而现有的主流数字货币波动性较大,并不适合用来日常支付。为了创造一种稳定的数字货币,通常需要确定以下两个要素:
锚定利率
稳定货币与锚定物维持的稳定比率,现有数字货币的模型当中大多首先选择以1:1的汇率锚定美元或其他货币资产,以黄金为锚定物的Digix以1DGX=1g黄金的价格与黄金挂钩。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稳定币
从现实层面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禁止法币交易对,投资者需要一种能够替代法币进行价值锚定的媒介进行交易,衡量持有数字货币的价值。此时稳定数字货币的概念更偏重于与某个法币或者现实资产进行锚定。
从理想层面来说,目前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体系是决策中心化的,货币的发行完全掌握在国家手中,一个国家的政治不稳定、经济危机、政府政策错误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法币价值的不稳定。此时,去中心化货币给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维持购买力的选择,避免因为货币问题产生连环效应,进一步造成经济和社会问题。届时,稳定数字货币的概念将更类似于当前货币体系,锚定于某个物价水平、经济体量以及货币需求。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给规避中心化的法币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主流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率阻碍了数字货币的大规模市场应用及其他场景的实现。
金融市场交易也需要数字货币的价格保持稳定。货币是金融的基础,金融市场中,对冲风险、衍生品、杠杆交易、期权等金融交易本身是对市场风险的预测与平衡,如果数字货币本身要对未来承担极端的价格风险,信贷和债务市场便很难基于价格不稳定的数字货币形成。如果有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去实现将变得更加安全快捷,因此赋予货币稳定价值对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稳定币家族史
稳定币1.0:USDT和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们
稳定币1.0,即中心化资产抵押模式,用现实世界中的资产进行抵押,创造出数字世界中的稳定货币,第一个也是最典型的案例便是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
USDT,中文名称为泰达币。每一个发行流通的Tethers都与美元一比一挂钩,相对应的美元总量存储在香港Tether有限公司,在以美元为计量单位时,抵押品的价值不存在任何波动风险。
USDT的优点在于其原理简单,直接以足额的美金作为抵押资产,使其成为目前数字交易受用最广泛的稳定货币。然而USDT的缺点在于其过于中心化,市场对USDT透明度和缺乏监管的质疑声从未停止,面对美元储备是否足额,是否发行空气货币造成泡沫,美元储备银行的安全性如何,抵押美元是否被挪用,法币提现的实现困难等质疑,Tether公司始终声称自己拥有足额的准备金,但至今也没有公开自己的准备金账户审计数据。虽然有币圈大佬、Bitfinex的股东赵东和Big.one的首席执行官老猫声称看到了Bitfinex和Tether的银行账户有超额储备,但二人的口头承诺显然无法替代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更无法证明资金用途。
此外,USDT的发行公司Tether与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之一Bitfinex的管理团队高度重合,二者不清不楚的关系也一直为人诟病。2018年8月,Tether累计发行4.15亿美元的USDT,其市值已经高达到28亿美元,位列第八。USDT从2015年2月25日开始启动,价格波动区间在$0.92-$1.05,在2017年年中出现过较大的偏离。现每日交易量在30亿美金左右。


在USDT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传统的稳定币1.0阵营又多出了几个新的竞争对手。这些机构同样采用了中心化的1:1美元抵押,在监管和透明度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2018年3月,针对USDT信息化不透明性,TrustCoin推出的TUSD通过定期监管来减少风险。TrueUSD选择了多个第三方信托和银行账户来存放抵押保证金,个人可以直接看到抵押金在第三方账户的存放情况,抵押金的存放账户定期接受审计,并增加KYC(客户背景调查)和反洗钱审查(AML)等方式,客户的资金在银行账户中受到法律保护。
2018年9月,美国交易所Gemini和另外一个区块链创业公司Paxos同时获得了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的批准并接受其监管,发行锚定美元的数字加密货币GUSD和PAX,每月都要进行账户审计。每一笔增发都在在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下确认有资金入账,这无疑为投资者增加了更可靠的数字货币入场和避险渠道。
作为稳定货币,足额的法币抵押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抵押品价格变化的带来风险,除非发行方不维持足额的资金储备。虽然USDT依然一家独大,新出现的竞品很难在短时间动摇其地位,但后起之秀确实凭着更高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得到了认可,也为担心USDT不透明风险的人提供了更可靠的选择。但高度的透明化也伴随着更加严格的KYC监管,隐私性也会因此弱化。对于注重隐私性需求的人,去中心化的稳定货币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稳定币2.0:去中心化的保证金制度
稳定币2.0使用加密货币作为超额抵押,当抵押品的价格下跌时,用户可以及时补仓,否则将对抵押品进行强制清算用来保证稳定币价格。典型的案例有Bitshares,MakerDAO,Havven等。
Bitshares使用平台本身的代币作为抵押品,,而MakerDAO以ETH为抵押品,ETH作为仅次于BTC的第二大数字货币,价格基本反映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体风险,而Bitshare的价格相对ETH风险更大。因此,出现时间不到一年的DAI在价格和市值上都已经超过了同类型的Bitshares。
根据上图,BitUSD从2014年9月23日开始启用,基本在$0.7-$1.6之间波动,在2015年及2016年初的整体偏离度较大。现每日交易量在150万美金左右。
Dai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启用,价格区间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较大的偏离情况出现。现每日交易量在1000万美金左右。
加密的数字资产抵押的方式有几点好处,一是去中心化,信用风险下降,由完全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执行,每个人都可以实时看到抵押货币的价格波动情况和合约执行机制,无需担心服务器关闭、企业不兑付等第三方信任风险,同时智能合约的执行方式也保证了抵押品直接被锁定,不会被用于多次质押,降低了抵押资产的信用风险。二能让存量的数字资产释放出流动性。在稳定币的价格低于锚定价格时,任何人都可以买入并赎回高于买入价的ETH来进行套利,从而让价格回归其锚定价格。
然而,使用虚拟数字货币作为抵押品的缺点也很明显,在解决了信用风险的同时,由于抵押品本身具有高波动性的特点,市场风险加剧,抵押数字货币资产的波动性要求数字货币在智能合约上存入数倍的价格超额抵押,在兑换时将抵押物赎回。对于BitUSD等比特资产来说,会受到Bitshares本身的风险影响,DAI以ETH为抵押品,虽然稳定性稍好,但是依然暴露在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体风险之下,抵押品的稳定性比起与法币与黄金较差。虽然有强行平仓价格来保证比特资产价格稳定,但是平仓过程会造成稳定货币供给量的波动,人们手中的大量稳定货币被强行以平仓价卖出,给持有者造成损失。以加密货币作为抵押的稳定币2.0虽然维持了代币价格的稳定,却极易造成代币量的瞬间大幅下降,给实际应用造成不便。
稳定币3.0算法银行:经济学乌托邦何去何从
2018年初,大量基于算法银行机制的稳定币构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打响了稳定币3.0的名号,这些项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然而就在各方在稳定机制的设计上各显神通之时,鲜有人注意到的是,2018年3月,市场上唯一的算法银行实践Nubits遭受了自2014年上市后的第二次崩盘,但这一次它没能像2016一样重塑价值。
在2016年5月,因为比特币价格上涨,大量Nubits稳定币被转手买入比特币。Nubits因需求的大幅下降发生了第一次崩盘。这次崩盘花了约三个月的时间才恢复,此后币价虽然也因买卖单的瞬时增加或减少出现短时间偏离,但总体依然维持着1美元的信任共识,直到2018年3月20日。从那以后,Nubit陷入了币价下跌引发的死亡循环,币价与市值呈现一路崩塌趋势。截至9月26日,Nubits的价格已经跌至锚定价格的十分之一。而且从团队态度、价格走势和社区信心来看,这次很难东山再起。
至此,算法银行稳定币在热度期退去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项目Basis,Carbon等进度延期,唯一低调的实践项目Nubits崩盘,又正逢熊市来临,人们对手中代币的高度风险厌恶,这一切使得这个天然高风险的理论派在落地上遭遇了困境。
算法银行,又称SeigniorageShares,无需任何公司或资产作为背书,而是基于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根据货币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给量,算法银行控制的货币发行方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手段类似发行法币的政府或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算法来代替中央银行实现这一过程。
总之,稳定币3.0的落地情况较为艰难,市面上还没有现存的成功项目可以参考。在年初的设想中,2018年应该是算法银行机制各显神通的时候,但因为技术水平受限、市场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现了落地困难。反而中心化但价格风险更小的稳定币1.0家族出现了很多新成员。但无论是稳定币2.0和3.0的去中心化稳定机制,还是USDT的一系列竞争者们对于抵押资产的监管正规化,都体现出了对公正透明机制的不懈追求和对区块链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四、稳定币数据分析
稳定货币市值
截至2018年10月9日,市场上现有的稳定币中,可以看出USDT市值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达到了28亿美元,约占据稳定币总市值的92%。而除USDT,TUSD,DAI和Bitshares外的其他稳定币市值仅占1%,在稳定币市场,USDT的地位短期内很难被撼动。
TUSD在2018年3月推出后,市值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USDT的第二大稳定币,市值突破了一亿美元,Bitshares和DAI的市值也达到了千万美元级别。
稳定币的稳定性究竟如何
为了探究稳定币究竟有多稳定,我们参考了证券中跟踪误差(TrackingError)的计算方式来衡量稳定货币的价格相对于一美元产生的偏差。跟踪误差的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TEi表示基金i的跟踪误差;n为样本数,TDTI为基金i在时间t内的净值增长率与基准组合在时间t内的收益率之差。跟踪误差的数学意义即一段时间内的样本数据与基准值的偏离度的标准差。应用这个概念可以衡量出稳定币价格偏离1美元的程度。我们选取了锚定1美元、现有价格数据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五种稳定币来进行分析。在计算了所有历史数据的跟踪误差后,我们得到以下对比:
由图可以看出,基于所有历史数据得到的结果,稳定性最好的稳定币为TUSD与DAI,USDT次之。但因为几种稳定货币的出现时间不同,USDT与Bitshares早在2014年就已经出现,经历了多次市场的巨大波动,而最晚的TUSD在2018年3月才上市。
为了排除早期市场波动对稳定币价格造成的影响,我们选取了自2018年4月以来几种稳定币的价格跟踪误差加以观察。
从跨度一致的近半年的时间轴来看,USDT不仅在市值上遥遥领先,也是是锚定误差最小的稳定币。其次是后来居上的TUSD与DAI,二者的稳定程度不相上下,而Nubits已经难以维持其锚定价格。
对于Nubits反常的偏离度,我们可以由几种稳定币的价格走势中一探究竟。
于2014年面世的Nubits是算法银行的稳定币机制在市场上的唯一实践项目,2018年3月20日起Nubit陷入了币价下跌引发的死亡循环,币价与市值呈现一路崩塌趋势。截至10月8日,Nubits的价格已经跌至锚定价格的十分之一。
Nubits采用的算法银行是基于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根据货币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给量,类似发行法币的政府或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算法来代替中央银行实现这一过程。但是在没有充足抵押物的前提下,很难让使用者认同其锚定的是1美元或者其他法币。2018年初,大量基于算法银行机制的稳定币构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打响了稳定币3.0的名号,这些项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它们采取不同的机制来解决算法银行的信任与稳定问题,但因为技术水平受限、市场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现了落地困难,但无论如何,算法银行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值得进一步探究。
在剔除Nubit后,可以更清晰的看出USDT,TUSD,DAI,BitUSD四种稳定币的波动,其中BitUSD从2014年9月23日开始启用,波动率较大,频繁出现偏离锚定价格10%以上的情况,最高时已经超出了20%。DAI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启用,价格区间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较大的偏离情况出现。现每日交易量在1000万美金左右。
从数据和走势图总都可以看出,USDT、TUSD、DAI在稳定性上表现最好,价格在近一年来只有少数情况下会浮动至5%以上,例如2018年5月,币安交易所公布TUSD上币消息后,市场因部分人群不了解TUSD性质大量买入造成了暴力拉升。这也侧面证明了稳定币的价值有很大程度依赖于人们对于其价值的共识。
从市值和稳定性来看,USDT,TUSD与DAI是稳定币毫无争议的TOP3,然而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还在不断尝试和探索阶段,无论是稳定币2.0和3.0的去中心化稳定机制,还是USDT的一系列竞争者们对于抵押资产的监管正规化,都体现出了对公正透明机制的不懈追求和对区块链更多可能性的探索,我们期待着更多稳定货币在市场上的精彩表现。
五、稳定数字货币的风险
1.各国央行的数字货币计划的竞争风险
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引起了各国央行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数字货币表现出了积极态度,并将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计划提上日程。委内瑞拉拟推出数字货币Petro,英格兰银行(BoE)研究部门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研究数字货币,可能会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2017年10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将发行官方数字货币CryptoRuble(“数字卢布”),瑞典在研究发行电子克朗,韩国央行于2018年1月也将组建一个专门从事加密货币研究的团队。
中国监管层反复提示虚拟货币及CROWDSALE存在风险,7部门在《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并于2017年9月叫停CROWDSALE、关停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然而201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并于2015年初进一步充实力量,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环境等展开了深入研究。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数字货币研讨会,明确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
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现有法币的改良,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受限,而且它依然是一种中心化货币,无法保证隐私性,也无法规避经济危机或货币政策错误造成的风险。
但国家推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背书并强制使用,这一过程极有可能伴随着对数字货币监管政策的收紧。此外,法定数字货币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数字货币用于日常支付的需求,因此会对加密稳定货币造成一定的冲击。
2.锚定物价值不稳定
现有稳定货币锚定物包括美元、其他稳定货币、黄金等,但锚定货币的价值在复杂的经济当中也存在风险,当锚定物价值发生大幅度波动时,各稳定货币若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将加剧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
针对各类风险,代币在白皮书中也提出了很多应对措施。例如DAI提出了目标价变化率反馈机制,当市场出现不稳定的时候此机制会根据敏感度参数被启动,使得DAI保持美元的标价,但是脱离与美元的固定比率。敏感度参数由MKR持有者设置,但是目标价和目标价格变化率一旦启动,就直接由市场决定。当出现严重紧急情况时,全局清算步骤被触发,保证DAI和CDP持有者都会收到可兑换的资产净值。
3.其他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常常指经济危机,或者极小概率发生、但是会产生系统性,重大负面连锁影响的事件。包括经济危机,抵押资产出现问题,政府出台监管政策等。黑天鹅事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旦出现,将对数字货币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冲击。
六、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
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如何依赖于人们对数字货币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如何。在现今阶段,大部分人对数字货币的认知还停留在价格波动大的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数字货币上,因此对数字货币作为投资品的认知超过了其作为交换工具的功能。稳定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利于人们逐渐接受数字货币,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来满足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从几种稳定货币的白皮书规划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中看,未来稳定货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锚定货币多样化
目前出现的几种稳定数字货币的计划发展路径,从锚定物上,先与某一种或几种世界性的货币锚定,最后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承认并使用,并寻求更加真实的反映人们的购买力的方式。也就是说,在锚定物上,先从单一货币开始实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锚定多种主流货币,最终实现与物价挂钩的可能性。而锚定比率也将根据法币与物价的关系,从硬锚定转化为软锚定。

Ⅳ 伊朗正式用人民币替代美元,从德国运回3亿现金,后来怎么样了

1792年美国通过铸币法案,美国联邦储备正式开始发行美元,直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作为中立国开始向着协约国和同盟国出售武器,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用黄金来购买战争物资。

伊朗使用人民币,也是推动着人民币的发展,这次的变革,人民币或许将登上国际舞台。

Ⅵ 金本位和币本位区别

金本位和币本位区别
金本位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可以分为”真金本位制“(相当于金块、金币本位制)和”伪金本位制“(相当于金汇兑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指该种货币制度,泛指法币。


币本位 币本位就是以数字货币为本位的思想,在币本位下,每单位的数字货币与一定量的社会财富锚定,数字货币拥有如同黄金一般的保值地位。一句话简单理解就是:使用BTC锚定其他数字货币价格。 为了能通俗易懂的理解,咱们举个栗子,在生活中,我们会用人民币给所有商品标记一个价格,因为大家都认为人民币所代表的价值是相同的,所以通过人民币完成了各类商品价值的流通。那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自己认可的价值衡量标准,我们怎么完成跨区域的价值交换?这就有了货币对。 以人民币(RMB)和美元(USD)为例,RMB/USD这个货币对就表证了我的RMB值多少USD,目前查询到的汇率为1人民币(RMB)=0.157美元(USD),而USD/RMB这个货币对则表证了我的USD值多少RMB,目前查询到的汇率为1美元(USD)=6.366人民币(RMB)。
拓展资料
在这两个货币对中,虽然都说明的是RMB和USD的价值传递关系,但思考的方式却有很大区别。对于RMB/USD货币对来说,我们把RMB看作本位币,通过RMB锚定了USD,而USD/RMB货币对则是通过USD锚定了RMB。 现在大家就很简单能明白什么是使用BTC锚定其他数字货币价格了,说白了就是计算其他数字货币都值多少个BTC。 · 币本位和金本位的区别是? 1. 变现不同金本位认为把数字货兑换成法币是变现,而币本位认为把法币兑换成数字货币才是变现。 2. 认知不同 在币圈,一般金本位的人以赚法币为主,也就是现金为主,他们认为长期来看,币价会跌;一般币本位的人以赚数字货币为主,认为长期来看,币价会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屯币。但目前的形式来看,多数人还是以金本位为主。

总的来说他们两者虽是不同的思维模式,但界限也有模糊的时候,典型的例子就是“熊市赚币,牛市赚金”,不同的时期用不同的策略。

Ⅶ 区块链pow解决了什么(区块链pocc合法吗)

两种共识机制对比(PoWvsPoS)

区块链中最核心的架构就是共识机制,可以说是区块链的驱动引擎,发展这么多年,目前主流比较明确经得住考验的就只剩下PoW(ProofofWork)与PoS(ProofofStake)两种机制。简单概述下,PoW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消耗大量算力来计算特定算法的解(典型如哈希),第一个算出结果的有权生成区块,同时也会得到coin作为奖励(这也是coin的生产与分发过程,形象地称为Mining),采用PoW的典型区块链有Bitcoin和Ethereum,目前PoW也是运行时间最长,被公认为是最可靠安全的共识机制;其本质是通过消耗大量算力来实现系统内的逆熵过程,保证系统的长期安全与稳定。但PoW被广为诟病的也是其消耗太多的能源资源,这方面PoS就被认为是更为绿色的解决方案,顾名思义PoS是通过质押系统中的资产即coin来成为一个质押者(staker),这样就有权产出区块,质押份额越多,获得产出区块权的概率就越高,也代表着奖励越多。

在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个CAP定理,是指一个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着三元悖论,即不可能同时满足这三个特性: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错性(Partitiontolerance),而只能满足其中两个。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网络,这个定理也逐渐演变成了区块链的三元悖论,即安全性(Security)、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和可扩展性(Scalability),也是同时只能满足两个特性。

整体上看PoW系统更注重的是安全性(Security)与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放弃可扩展性(Scalability),这也是Bitcoin网络的吞吐量非常慢的原因。而PoS系统更关注的是可扩展性(Scalability)与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但就PoS能否真的实现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我是比较持怀疑态度的。从保守主义与系统的更长期稳定的角度出发,我个人是坚定地站在PoW这边的,可能跟自身保守的性格有关,并不是特别看好PoS作为基础层能比较稳定。特别是像这次5月份的Luna事件,事件大概的过程是Luna链上的算法稳定币UST缺乏价值支撑最终脱锚,其核心问题在于UST的锚定设计试图用一个PoS股权系统去支撑其锚定美元,而且还超发了太多UST,再加上UST与Luna的兑换设计缺陷最终导致Luna自身的死亡螺旋。但这个事件更大的意义应该是敲响了一个警钟,PoS机制在面对空头资本砸盘时真的还能维持稳定、维持所谓的去中心化吗?可能到时节点数量萎缩的速度会很快,逐渐趋于中心化。

所有系统设计都需要根据自身定位来折中,以下从价值锚定的角度,简单分析下为什么长期来看PoW会更有优势。

在PoW系统中三股主要的参与者分别是研发人员,投资者(或者叫用户)与Miner,这三者的相互制衡,使得这个系统达到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而PoS系统中,将Miner这个重要的制衡力量移除了,投资者和Miner变成了同一群体质押者(stakers),因此该群体滥用权力的行为会变得相对不受限制,并且该链随后的发展方向也可能会更加不平衡,更容易倾向有利于质押者(stakers)群体的方向。

PoW系统很好的阐述了什么是被普遍认可的价值,抽象上来看就是高代价的稀缺性,高代价与稀缺性两者缺一不可。PoS最多只能实现其中一个稀缺性。

Miner为了在链上生产区块赚取coin,不仅需要持续支付高额电力成本,还必须不断投入研发、升级硬件、优化基础设施和运营规模来保持其竞争力。最终结果是,能够长期持续盈利的Miner并不会是一个一层不变的群体,而是总在竞争中淘汰掉效率太低的Miner,使高效率的Miner能存活下来。这也更有利于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因为不断变化的Miner群体意味着没有一个Miner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网络的大部分算力,除非他们通过严酷的竞争考验,不断优化自身来提供更多的算力。

而PoS系统中的质押者实际上并多少真正的风险投入,也没有优胜劣汰的严酷竞争机制,他们只需要简单地运行一个staker节点就可以躺着赚利息,本质上只是将自己在银行系统里的钱简单的转化为链上资本,就可以坐地收割后进入这个系统的新人。这种行为并没有太多难度,只是简单地赚取“无风险”利息,他们并没有将资本转化为任何形式的需要面临风险考验的投资。

而且当发生硬分叉时,PoW的Miner选择支持哪条链时会更为谨慎,因为他们需要投入高昂的电力成本来为他们的选择背书,一旦选错了将损失所有投入成本。PoS系统如果发生硬分叉,质押的coin作为系统内部状态的一部分,硬分叉后质押者将在两条不同链上都拥有相同数量的资产,由于没有什么沉默成本,导致质押者更愿意两边都支持,从而使硬分叉更容易且更频繁地出现,这被称为nothingatstake问题。

PoW是真正能做到无准入限制的(Permissionless),就是说已经在这个系统中的老人无法限制新人加入,只要你有能力提供算力,就能直接接入网络中产出coin。而PoS系统中,新人要进入,都不得不先从老人手中买coin。

而且PoW中Miner为了支付各种高昂成本(电力,设备,基础设施等),产出coin后也不得不卖出一些以弥补成本,这同时也是一种把coin分发给更多人的过程;特别是在熊市,Miner为了维持开销也不得不低价贱卖coin,这样新人才有机会以相对低的成本获得筹码入场,这才是一个健康的生态扩张过程。而PoS中由于质押者并没有什么运行成本,也不需要面对太多竞争,质押者出块得到coin后不需要急着卖出,更容易哄抬价格,其实会变相激励场内老人剥削新入场者,不给后来人更多机会;整个系统会趋向于更封闭,逐渐演变成一个有限游戏,长期运行下去只会越来越中心化;系统中财富越来越集中,富者更富,穷者更穷,从而更不可能实现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由于PoW系统中是以提供工作量的方式产出区块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工作量都会被累积起来并使链不断向前延伸,这也是为什么叫区块链;这些累积的工作量也给攻击者造成了巨大障碍,如果想要反转整条链,不仅需要非常高的算力,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也为应对攻击提供了足够长的时间缓冲。

而PoS系统其实只是维护一个分布式账本,并没有工作量累积的概念,一旦攻击成功,要反转整条链就是相当容易的,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严格来说由PoW算力支撑的BTC不应归为高科技类,由于它整个系统架构更保守更稳定,提供的更多的是一种物化价值(objectivecostliness),更能作为价值之锚,所以数字黄金这个称号很贴切。而像ETH(目前还是PoW,2.0升级后为PoS)这些更接近科技类创新平台,PoS本质上更像是一种股权系统,其实PoS系统反而是需要中心化,偏向更依靠整个社区的生命力,需要依靠核心团队的创新与开拓能力往前走;而PoW则需要去中心化,更偏向稳定与提供物化价值(objectivecostliness)。

区块链作为一个价值分配系统,算力是它的价值之锚,如果没有算力,就会退化为一个股权系统。算力在哪,资金就会跟去哪。目前的发展趋势也是逐渐往多层网络的方向发展,类似TCP/IP的多层协议栈。从作为基础层(BaseLayer)的角度看,更需要的是长期稳定与提供价值支撑,因此PoW系统更合适;而PoS可能更多的是可以作为Layer2以实现可扩展性(Scalability),弥补PoW基础层的吞吐量不足,并通过锚定在PoW基础层上来获取算力安全性与价值支撑。

最后顺带说下最近市场行情,5,6月份以来的瀑布令很多人很恐慌,恐慌指数一度长时间停留在个位数;其实我觉得也没必要那么恐慌,要在这个圈子长期活下去,面对这种大波动的心理预期还是要有的。想起之前红杉资本的沈南鹏经常提到一个词Grit,沙砾,它是砾石在千万次打磨后留下来的细小颗粒;Grit代表了勇气和持之以恒的一种坚持,有种经常被按地上摩擦但依然勇往直前的感觉。这个和塔勒布讲的反脆弱性有异曲同工之妙,承载价值的东西就应该具有这种品质,PoW系统肯定是有反脆弱性的。

回望2017年入圈后经历过的各种事件,其实像这样的大波动近乎每年都有(除了2019年一年比较顺利外);像2017年国内的94事件,2018年一整年的大熊市,2020的312事件,2021的519事件,再到2022今年的5,6月份市场转熊,每次经历大波动后,市场都会淘汰掉该淘汰的,出清掉该出清的风险,对整个行业发展也是好事。眼光还是应该放远一点,至少看5到10年后的变化,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波动和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日光之下无新鲜事,每次科技革命过程中总会夹杂着众多的反对、质疑,还有众多的投机、骗局;这个过程也总是通过各种暴雷、回归,清除泡沫后价值重估,夯实了基础后积蓄能量再次进入跃升到新的发展阶段。价值互联网的到来是一件无法回避的事情,当理解和看清了这种趋势后,规避掉各种坑和市场噪音,远离合约杠杆和各种山寨的诱惑,握住核心资产,时间本身就会带来回报。

在公链项目早期,为什么PoW是一个更好选择?

在传统的互联网公司或金融机构中,如果一家公司,在一年之内,被委托的交易结算的总量为万亿美元的话,这家公司要么拥有可靠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要么就是其它大公司及政府为其信用来做背书。而比特币却在没有政府或公司背书的情况下,在过去一年内支持了相当于一万亿美元的交易。这是因为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PoW)机制确保了全世界的比特币矿工以点对点的方式去分布式地维护账本,且保证了其正确性和不可篡改性。

实际上,PoW?协议并不完美,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计算哈希函数的结果,以保护区块链系统不被攻击。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无用的能源消耗”。为了避免这种消耗,股权证明协议(PoS)便作为替代方案被提出。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几个著名的项目也开始探索股权证明协议(PoS),?甚至有人认为,PoS协议在未来将完全取代PoW协议。

但是,在对PoS?协议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剖析之后,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公链项目的早期阶段,PoS?协议会带来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PoW协议下是可以避免。首先,使用PoS协议启动主网的公链项目,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共识中心化的问题,因为主网上线的时候股权分布往往是相对集中的。此外,纯?PoS?协议还面临着远程攻击(LongRangeattack)的威胁。最严重的远程攻击会导致新加入的节点必须信任一些中心化的网站给出的信息,而这会导致?PoS?公链成为一个本质上中心化的网络。去使用PoW协议启动主网的区块链则可以实现分散的共识,从而避免这些问题。当PoW公链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股权分布相对分散以后,还可以选择PoW/PoS复合机制。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误以为比特币的扩容问题是PoW机制的局限性造成的。我们经常在媒体网站或白皮书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比特币因为使用了PoW机制,所以只能处理每秒3-7笔交易”。而事实上,经过适当的设计,例如,GHOST,Conflux?这样的PoW算法可以显著提高出块效率,达到每秒处理数千笔交易,且每笔交易都能得到全网节点的验证。

PoWv.s.PoS:如何确定投票权

关于PoW和PoS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在于如何确定区块链共识中的投票权。?在PoW中,系统中的投票权与节点的计算能力成正比。每秒可以计算哈希函数次数越多,节点就越有可能赢得区块链中下一个区块的出块权。而在PoS中,系统的投票权与持有的股权比例成正比。节点拥有资金越多,能为确定的下一个区块投的票数就越多。

在公链早期阶段,股权中心化将导致共识中心化

对于一个公有链来说,其上线初期往往是股权最集中的时候。在主网上线伊始,创始块中分配的币绝大多数属于项目方和私募投资人,而这些人的数量往往非常有限。对于PoW共识机制,初始股权的集中不会带来安全性问题,因为它的出块和安全性不依赖于股权持有的分散,而是依赖于算力的分散。对于使用反?ASIC?矿机的挖矿算法的公有链来说,任何人只要拥有显卡和网络就可以成为矿工,这有助于促进更多人参与挖矿,实现早期算力的分散。只要超过50%的算力来自于诚实的矿工,区块链中的交易就是安全不可逆转的。

然而,在PoS共识机制下,股权集中会导致共识协议的参与者集中。区块链的出块权只能由少数在创世块中拥有股权的玩家决定。如果这些人合谋对区块链进行攻击,则完全可以成功的实现双花攻击(Doublespendingattack).?尽管开发者和投资人出于利益考虑不会进行这样的攻击来摧毁他们自己的公链,但PoS公链也无可避免的在主网上线后就被这些人垄断和支配。更糟的是,如果出块可以获得大量奖励和交易费用,这些垄断者就会将大量股权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使得PoS公链成为一个本质上由巨头控制的网络。

我们不要忘了,区块链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去中心化的共识协议,保证了区块链系统中每笔交易的正确性、不可篡改性。如果共识协议无法保证参与者的分散,区块链就无法做到无需信任的安全性,那么区块链和传统的分布式系统相比就没有任何优势了,甚至传统的分布式系统能做得更经济更高效。因此,公链项目在早期使用PoW,?是避免共识中心化,保护区块链核心价值的明智选择。

“长程攻击”与“主观依赖”问题

在一个公有链中,一个攻击者如果拥有当下足够多的算力或股权,无疑是可以打破公有链安全性完成攻击的。但是在PoS?公链中,如果攻击者获得了一些账户的私钥,这些私钥在历史上某一时刻控制了超过51%的股权,也可以完成攻击,这种攻击的方式被称为长程攻击(LongRangeAttack)。

在长程攻击中,攻击者首先获得一些私钥,只要这些私钥在历史上曾经获得了足够多的股权,便可以从这一时刻开始分叉进行51%?攻击,制造一条分叉链出来。而?PoS?的出块不需要进行工作量证明,攻击者可以短时间内让重写历史的分叉链追赶上原本的主链,从而造成PoS链的分叉和防篡改性被打破。

攻击者能够取得这些私钥不是天方夜谭。如果PoS公链的早期投资人在二级市场将持有的代币卖掉后,将账户私钥卖给攻击者,攻击者就可以从创世块进行长链攻击,从而可以打破一个链的安全性。如果一些投资者追求短期收益而非价值投资,攻击者从他们手里获得私钥就成为了一个可能的事情。

而为了应对长程攻击,则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被提出:例如使用密钥演化算法更新密钥,以避免密钥被盗。但是如果早期投资者一开始就决定通过出售私钥获利,那么他完全可以保留密钥种子以绕开这一限制。还有一些解决方案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攻击者挖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链,长期在系统中运行的节点或许有能力探测出这种异常。但是,这些方案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PoS?长程攻击造成的分叉与?PoW?的分叉有所不同。PoW?的分叉链难以获得比特币全网算力,比特币矿工很容易从总算力中辨别谁是真正的比特币。鉴于PoS共识协议在实际运行时,绝大多数股权持有者只是区块链的使用者,并不会一直运行一台服务器。攻击者只要在一个历史节点拥有了相当与PoS实际参与者的股权比例,就可以制造出一条难以辨别的分叉链出来。配合女巫攻击(SybilAttack),攻击者可以从区块历史和节点数量上都获得和被攻击主链接近的水平,令新加入的节点无法区分,只能通过人工指定的方式选择。这样新参与者必须咨询受信任节点来安全地加入系统,这一问题被称为“主观依赖”(WeakSubjectivity)

无利害攻击

无利害攻击(NothingatStake)是另一种PoS攻击方式。当一个?PoS?链因为网络延迟、长程攻击或其他原因出现分叉时,PoS?矿工可以选择在两个分叉的链上同时出块,以获取最大收益。而这违反了共识协议。

在PoW?链中,如果一个矿工想同时在多个分叉上挖矿,就必须将自己的算力分散在多个分叉上,所有分叉上分配的算力总和不会超过矿工拥有的总算力。对于多数矿工而言,将自己的全部算力投入到协议指定的链上是最优的选择。

然而,在PoS?多个分叉上同时出块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而选择同时出块可以保证无论哪一条分叉链最终胜出都可获得收益。如果矿工遵守共识协议,只在协议指定的链上挖矿。一旦这个链被丢弃,矿工将会失去挖矿奖励。只追求挖矿收益最大化的矿工会在两边同时参与,不惜因此打破协议——这会导致链长时间维持分叉的状态。

与长程攻击不同,精巧的激励机制设计可以避免这一攻击。但无利害攻击依然表明让PoS链正确地运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总结

虽然PoS?具有节省能源等优势,从而很多项目表示将采用PoS。但我们在分析区块链安全性假设后发现,避免了计算“无用的哈希”之后会引入很多攻击情形,而且目前没有很完美的解决方案。诚然PoS有能源效率的优势,但也带来了很多安全性威胁。在PoS很好地解决这些威胁之前,PoW消耗的能源,就像和平时期国家军队用掉的军费一样,阻挡了很多潜在的威胁。最重要的是,其中许多威胁在区块链项目早期显得尤其致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相信新的公链项目应该从PoW开始。

POW&POS,傻傻分不清楚的共识机制

什么是共识机制?

我在开更的第一篇文章,就简单讲解了数字货币世界的16个最高频名词,其中一个就是共识机制,还记得吗?

为什么要有共识机制呢?

这就必须要解释一下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得不了解的“拜占庭将军问题”了。

拜占庭将军问题(TheByzantineGeneralsProblem)可以总结为一句话:

在古代,11位忠诚的、不同位置的将军,如何排除叛徒的影响,对进攻或撤退达成一致。

当然,拜占庭将军问题并不是如今才提出的,我们大中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虎符”这个神奇的方式来保障命令的正确执行。

在分布系数系统中,各个节点就是“拜占庭将军”,算法执行中的任意一个错误就是“叛徒”。

为了尽可能地排除错误、快速达成一致,来让系统有效地、正确地运行,便应运而生了各种“共识机制”。

————————————————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数字货币世界中常见的几种共识机制:

PoW,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

PoW是比特币所采用的共识机制,最早是由AdamBack为了解决垃圾邮件的问题而开发的一个“哈希现金Hashcash”程序。

比特币采用的是SHA256的单向函数,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实在太专业,我们只需要理解到“SHA256的结果很容易验证,但是要将其计算出来,需要不断尝试运算,直到匹配到某个随机数;技术上而言,任何新增区块都需要经过232394亿运算才能得到”的程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SHA256去深入学习。

因此,只要矿工出示运算结果,那通过PoW,全网节点就认可了他所付出的成本,承认新的区块奖励属于他。

如此大量的运算相当浪费资源,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科学或实际用途,只是为了实践工作量证明机制、阻止攻击者伪装成节点来控制网络。

虽然在2009年时为了构建这种去中心化的、允许所有人可以免费参与的全球货币网络,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其他不需要大量浪费算力的证明机制,比如我们下面就要提到的,PoS权益证明。

————————————————

PoS,权益证明ProofofStake

主要思想是:节点记账权的获得难度与节点持有的权益成反比,也就是说,一个节点拥有的币越多、时间越久,越容易获取记账权,也就越容易获取区块奖励。

实际上,最初的PoS是PoW的一种升级,根据每个节点的币龄,来等比例地降低挖矿难度,从而加快找到随机数的速度。

什么是币龄呢?

币龄=数量*拥有天数。

由于区块链中的每笔交易记录都会被标记时间戳,这个时间戳就可以作为币龄的证明,因此币龄也不可能被轻易伪造。

比如A从B那里收到10个币,并且持有了90天,那么,A就拥有了900的币龄;如果A卖了这10个币,这900币龄就被消耗了;

后来,为了彻底摆脱PoW这种依靠算力的共识机制,PoS引入了“利息”的概念;年利率是在PoS机制最初确认时就设定的,一般不会变化。

利息=(币龄*年利率)/365,如果利率是1%,在上个例子中,A就可以得到0.02466个币的利息。

如此一来,PoS区块链的作用过程就可以这样描述:

在初期,通过PoW机制,产生创世币;

在创世币达到一定规模时,PoS机制开始作用,交易时消耗币龄、获得产生区块的优先权,并获取利息,同时PoW机制由于消耗太多资源、浪费算力而逐渐淡出;

最终系统中仅剩PoS来维持正常运作。

目前大家所熟悉的以太坊,主要还是采用PoW的机制,不过正在转向PoS。

————————————————

大家了解了PoW和PoS,在遇到其他共识机制的时候,相信也会比较快得就能理解。

比如:股份授权证明DPOS,类似于董事会投票;燃烧证明POB;沉淀证明POD;能力证明POC;消逝时间证明PODT,等等。

就不在这里为大家一一展开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网络或知乎一下~

区块链共识机制之一:POW工作量证明机制

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可篡改的公共账本,所有参与者都能验证交易并进行记账,即为分布式账本。那到底由谁来记账?又如何保证账本的一致性、准确性呢?也就是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如何的?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就是解决由谁来记账(构造区块),以及如何维护区块链的一致性问题。目前区块链项目采用的共识机制有多种,如:POW工作量证明机制,POS权益证明机制,DPOS股份授权证明机制等等。本文说明POW工作量证明机制。

区块链的第一个成功应用比特币系统采用的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即以比特币系统为例说明POW机制,首先比特币系统有一套激励机制让所有参与者竞争记账的权利,即谁拥有记账权谁将获取构造新区块的比特币奖励(目前奖励为12.5比特币),同时获取新区块内所有交易的手续费作为奖励。

参与者如何竞争记账权利呢?参与者通过自己的算力计算一道数学难题,谁先计算的结果,谁就拥有了记账的权利,也就可获得构造新区块的奖励。这道数学难题就是寻找一个随机数Nonce,使得对区块头的哈希计算的结果小于目标值,Nonce本身是区块头中的一个字段,所以通过不断的尝试Nonce的值,以满足区块头的哈希计算结果小于目标值。通过动态调整目标值,即可调整计算的Nonce值的难度。

关于哈希计算Nonce的过程通常类比为掷筛子游戏,基于参与游戏的筛子的个数通过调整掷得筛子的点数可调整游戏的难度。例如:100个人参与掷筛子,总共有100个筛子,要求掷得点数为100为赢,则100个人谁先掷得点数100即为胜利者,即拥有了记账权。如果发现大家掷出100点的时间太快,则可增加难度,要求掷得点数为80为赢。如果又有100个人参与游戏,则游戏中增加了筛子数,如:筛子数增加为200个,同样通过设置掷得点数来调整游戏的难度。

筛子类似于比特币网络的算力,掷得点数类似于比特币网络可动态调整的目标值。

区块链以最长的链条视为正确的链条,如果存在同时出现两个区块,会暂时并行记录两个区块,后续再生成的区块基于其中的某一个

Ⅷ 伊朗正式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后,多国或掀起一场主权加密货币的竞赛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15日援引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的讲话称,俄罗斯和伊朗正在建立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和伊朗SEPAM之间的协同体系,以防止美国银行系统的制裁,我们正在采取措施使用本国货币、加强直接结算、建立俄罗斯金融信息传输系统与伊朗SEPAM之间的协同体系,作为通过SWIFT系统支付的替代方案。

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间用于传输信息和付款的系统,有超过200个国家的1万8百多家最大规模的组织机构与之相连,SWIFT国际结算系统尽管其总部位于比利时,但美国通过美元的控制却是实际的主导者,进而间接掌控了国际货币间的汇兑业务,但英国央行行长卡尼近日指出,美元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给美国以外的决策者带来了问题。

他认为降低美元地位的最好办法是可以用一种全球数字货币来取代美元,如果以数字货币计价的全球贸易份额上升,那么,美元通过汇率产生的溢出效应将会减弱,也方便各国可以绕开美元进行交易。

目前,伊朗央行的结算服务正在被SWIFT限制中,正基于此,目前,伊朗央行已经正式用人民币替代美元,并把人民币列为伊朗的三大主要外汇货币,事实上,早在卡尼发表这个观点的上个月,据俄媒RT援引美国民主国防基金会的一份新报告称,美国的地缘战略对手正在部署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加密数字货币,以帮助避免制裁和对抗美国银行的金融力量。

报告称,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政府正在试验支持加密技术的数字货币,他们将区块链技术作为优先反击美国金融力量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在包括能源在内的商品和外汇金融结算领域开发替代SWIFT支付系统。

比如,伊朗央行作为接下去的应对措施,数周前,也已宣布计划要发行自己的加密数字货币PayMon以绕开美元限制交易,并将黄金等战略资源作为实物抵押,据称正在与瑞士、法国、英国、俄罗斯及德国进行谈判,以开展加密货币的金融交易,并寄希望于此能打破美元封锁,实现石油出口走出困境。

因为,PayMon作为一种锚定黄金的加密数字货币,无法被美元为主导的SWIFT清算系统阻止和跟踪,更不受美国银行系统监管,同时,PayMon的产生将导致中介机构消失,因为这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安全的数字货币,事实上,多国或正在掀起一场主权加密货币的竞赛。

目前事情的最新进展是,据消息人士近日向路透社透露,日本也正在主导建立一个能用于全球加密货币支付的国际网络金融体系,类似于SWIFT以绕开美元,并可与包括伊朗在内的国际市场在石油等商品领域绕开SWIFT,从而在部分商品领域实现去美元中心化,

紧接着,据俄媒RT称,俄罗斯也正在研究建立一个由黄金支持的加密数字货币的提案,该提案可用于与其他国家的跨境交易,以建立以黄金计价的国家货币体系,换句话说,就是重新建立一个以黄金作为锚定物的数字货币金本位时代,再早些,俄罗斯已经宣布将用比特币来实现去美元化的目标,并取代部分美元储备,并尽量减小因为石油的美元计价付款流可能受到干扰的限制。

与此同时,欧亚经济联盟正在制定一个无美元支付体系的共同制度,它与包括中国和伊朗在内的一系列合作伙伴签订了贸易协定,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土耳其是欧亚经济一体化的四个关键载体,正在通过任何必要的投资和结算机制以绕开美元,最新进展是,该联盟与伊朗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已得到所有成员的批准,预计伊朗将在今年下半年批准该协议。

不仅于此,目前,中俄也正在积极发展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统,据悉,目前该系统正在与伊朗、土耳其等国进行谈判,以便系统对接,稍早前,据伊朗工商业矿业和农业商会透露,昆仑银行已宣布,它将在今年12月底前继续与伊朗进行银行交易,并仅使用人民币进行金融交易结算。

分析指出,伊朗和俄罗斯除了建立替代SWIFT支付系统协同体系外,伊朗还可能会使用人民币和中国的石油公司进行石油结算交易,同时,伊朗央行继把人民币列为主要外汇货币后,不久之后,也可以用这个交易系统用人民币购买中国的商品,并与欧洲结算系统一道,增加经贸往来并为伊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换言之,石油人民币或将成能主导亚欧原油定价权的一张最后王牌,而这其中,中俄和伊朗更是促进欧亚石油人民币经济秩序的关键因素,进而打破或绕过美元-石油-美债这个维持了40多年的体系,而更长远的意义则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更上一层楼,与此同时,中国和伊朗在其它非能源贸易领域的合作也在扩大,比如,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和技术服务就对伊朗工业的供应链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事情的最新进展是,据伊朗海关9月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伊朗在3月21日至8月22日期间向中国、伊拉克、土耳其、阿联酋、阿富汗等市场的非石油产品出口份额超过6073.7万吨,价值178亿美元,另根据路透社9月2日援引最新的船运数据计算,虽然美国对伊朗的石油制裁已使该国原油出口下降逾80%,但成品油出口依然保持强劲,达到每月近5亿美元,此外,除现在的数十亿美元投资外,中国企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投资约800亿美元用于升级伊朗的能源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并保障伊朗石油可能从波斯湾运往亚洲。(完)

Ⅸ 如何稳扎稳打推进数字货币进程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东方IC 图

数字货币现状

1983年,DavidChaum提出eCash(电子现金)系统与1998年WeiDai提出b-money(B币)构成全球最早的数字货币系统。随着2009年初比特币的诞生和热炒,数字货币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近年来,数字货币蓬勃发展,狗狗币、元宝币、以太坊、IOTA、Cosmos、Libra等项目接踵登场,而一批大的传统金融机构也推出数字货币,如高盛的SETLcoin、摩根大通的JPMCoin等,截至目前,市场上已经有超过2000多种数字货币。

在这些超主权的数字货币蓬勃发展的同时,具有法定地位、由国家主权背书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也应运而生,各国央行都在加紧布局和发展主权数字货币。在一项针对66家央行的调查中显示,目前超过80%的国家央行正在 探索 主权数字货币,特别是全球主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人民币都已走在各国 探索 的前列。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数字经济和数字 科技 逆势蓬勃发展,全球主要国家都抓紧借机迅速发展其主权数字货币。

如“数字美元”被纳入美国最新财政刺激法案,美国文莫公司数字支付业务较去年增长52%;俄罗斯提出建立以黄金为锚定物的数字货币方案;法国央行5月完成首个数字欧元测试;日本央行在7月让其首席经济学家负责研究数字货币;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等3国已完成了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试点,而包括巴哈马、柬埔寨、中国、东加勒比货币联盟、韩国和瑞典在内的6个国家及组织正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零售试点。

目前,传统银行只占全球银行业和支付业股票市值的72%,低于2010年的96%。

六大特点

首先是二元账户结构主导。在 探索 主权数字货币的过程中,稳妥可靠是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为减少给现行货币体系带来动荡或不确定性,大多数央行数字货币计划都维持了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的二元账户结构。这样一来,各国央行基本可以保留对货币发行和交易处理的严格控制,包括掌握改变和逆转交易的能力。此外,二元账户结构也延续了现有的客户服务模式,不仅更加容易同现行法律结合,同时也便于公众接受。

其次是多技术路径并行。数字货币同其他新兴技术一样,并没有唯一可行的技术路径,因此各国在 探索 中也使用了不同技术方式。如在数字货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区块链加密技术和传统加密技术分别被使用。而在接入方式上,出于监管考虑,完全以令牌为基础的匿名接入并不受欢迎,以账户为基础的接入相对常见,但也有央行在使用账户 令牌的方式。

三是基础设施配置高。鉴于数字货币巨大的潜力、不确定性和重要性,开发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都高度重视建设一个有韧性、安全、高性能、有潜力的良好基础设施,以此来承载庞大的用户规模,保障安全性,同时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当前需要和未来需求的扩展。

四是对货币政策影响有限。由于数字货币推出时间较短,因此央行数字货币零售业务是否会对所在国的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尚没有确定性答案,但总的来看,发行数字货币不会改变央行可信度、不会掩盖财政支配地位及其他影响货币价值的因素,因此对一国的货币政策影响目前看不会很大,但是各国在推进过程中也保持着谨慎。

五是加紧开展国际合作。虽然各国央行数字货币计划目前均侧重于国内使用,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就其标准和规则进行国际协商。如国家清算银行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典、瑞士、欧盟六家央行建立数字货币研发工作组;世界经济论坛发起创立“央行数字货币政策制定者工具包”;G7峰会也将数字货币列为固定议题。

六是不易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货币之间的竞争本质是国家综合实力、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家信用的竞争,仅凭借一种新技术,大概率上不足以动摇美元在中短期内的主导地位。美国凭借其技术、金融能力、国家综合实力等优势仍在未来数字货币竞争领域占得先机,特别是在连美国监管机构“收编”脸书的Libra后更是增强其竞争力。

风险与挑战

首先,公众参与不积极。对于年轻人,数字货币因其便捷性深受欢迎。但老年人无论对数字货币还是其所依靠的智能手机都很陌生,学习、应用都较为困难。根据统计,在美国智能手机使用率也仅为75%左右,欧洲则更低。此外,数字货币所代表的新的理念也不是被所有人接受,欧洲 社会 目前整体保守,对于数字经济和数字化 社会 都比较排斥,推动并培训民众使用数字货币难度不小。

其次,公私权力边界模糊。与使用现金时高度的匿名化、隐秘性、自由性相比,数字货币的高度中心化、可追踪化无论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会强化国家或监管机构对于民众数据信息的掌握能力。据媒体披露,美国情报机构CIA已经试图利用数字货币和电子交易不仅对本国民众而且对其他国家使用者进行情报搜集,引发国际 社会 普遍担忧。

再次,法律监管不足不当。当前针对金融行为的监管法律或法规并不完全适用于数字货币。法律的立法过程不仅较长,同时存在滞后性,需要在实践中一步步加以完善。如何在法律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好之时确保数字货币的安全可控成为一大挑战,特别是因为货币是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血液,牵一发动全身,因此增强相关领域立法工作的前瞻性迫在眉睫。此外,有些国家过度立法,严重制约了数字货币的有效 探索 ,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罪魁祸首。

第四,对金融系统造成安全隐患。数字货币发行十分简单,可能会使部分本就财政纪律松弛的国家通胀水平进一步恶化,进而威胁金融系统安全。另外,在遇到金融危机时,数字货币最容易被人们大量抛售,增加银行被挤兑的风险,破坏金融稳定。鉴于央行可以直接发行数字货币给个人,两个主体在不需要商业银行的情况下就能完成交易,去中介化的风险不容忽视。最后,数字货币有可能对银行存款产生挤占,部分侵蚀银行信贷渠道。

第五,存在全球金融体系分裂风险。虽然各国也在加强数字货币国际协调,但是目前各方在技术标准、隐私保护、数据流通等方面监管和规则都不同。这背后反映了各国经济实力、价值观的不同,同时也是对自身货币主权、金融主权乃至国家安全综合考虑的结果。而数字货币的差异化会加速本就不稳定的国际金融体系,不排除将来出现碎片化状况。

第六,数据安全堪忧。数字货币的使用严重依赖数据,而数据本身的安全性广受质疑。特别是近年来频繁爆出的数据泄露、黑客攻击、恶意买卖客户数据等事件加剧了民众的担心。此外数据的存储也面临挑战,虽然存储设备一般位于央行或者大型数据平台的专业场所且通常拥有备份,但即使如此,在战争或灾害等极端挑战下,如何保护数据仍是重要议题。

第七,冲击传统金融机构。随着数字货币的兴起,大量金融 科技 公司蜂拥进入这个行业利润丰厚的领域,而由于落后的信息技术、本已较低的贷款利率、昂贵的合规成本等因素,传统的放贷机构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金融 科技 巨头巧妙结合金融与技术,将各项成本降至更低同时还可以管控好风险,这样就将低收益与高风险转嫁给传统机构。

启示及建议

要加强监管明确边界,有前瞻性地开展立法,完善相关制度,不仅规范发行者的行为,同时保障使用者和投资者的权益。立法过程中可以选取特定区域作试点,推出地方性法规,发放特别牌照,不断 探索 什么可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在立法中要为通过尽职调查、身份核查、交易追踪等方式打击洗钱、非法筹资等老大难问题留出政策空间,发挥数字货币优势。特别需要注重保护隐私和个人数据安全,立法切忌管得太死,要为业务后续发展留出空间。

央行的主权数字货币因其透明度和追溯性可以为政府观察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提供更为直观、客观的视角,从而为科学施政提供重要依据。此外,央行数字货币支持智能合同,如果利用好可以强化货币政策杠杆,包括央行制定负名义利率、创造有时限或附带其他支出条件的货币,以便更精准地对国民经济进行货币干预,放大货币政策影响。

此外,笔者认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也非常重要。一是推动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配合我自贸和开发区战略,在各项条件逐步成熟后进行央行数字货币跨境结算实验;二是积极开展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和多边合作,着力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尝试建立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中心的支付结算体系。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致力于建立一个规范、统一、互利的国际规范,从而保障国际金融体系在数字货币时代稳定有序。但也要防止个别国家独霸规则和话语权,进一步强化其金融霸权,避免其动辄使用金融方式制裁其他国家。

央行主权数字货币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都属于新鲜事物,特别是人们在接受全新货币方式并逐步取代沿用上百年的纸质货币时,难免会有不信任和抵触心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有诸多技术性问题。鉴此,需要广泛开展宣传和普及活动,生动、全面、客观介绍央行数字货币各方面情况,便于民众增信释疑,提前扫清障碍,为日后全面推广奠定良好民众基础。

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协会等各主体的独特优势,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广泛吸引各方面人才投入,创建创新友好的政策和 社会 氛围,共同致力于在 探索 主权数字货币领域形成合力。在 探索 过程中不仅要积极进取,同时也要树立边界和底线,不能无原则只追求利润,在守法基础上也要注重道德和 社会 风俗,切实服务用户。此外,要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探索 数字货币对货币理论、法定货币机制、定价理论、企业治理等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热点内容
区块链1976 发布:2024-12-26 03:40:19 浏览:171
trx概念车有哪些 发布:2024-12-26 03:35:56 浏览:666
比特币地址总数 发布:2024-12-26 03:33:56 浏览:959
eth20权益抵押计划 发布:2024-12-26 03:31:26 浏览:604
类似比特币的优质币 发布:2024-12-26 03:21:48 浏览:544
手机格式化手机被没黑客利用挖矿 发布:2024-12-26 03:18:21 浏览:667
海洋区块链公链 发布:2024-12-26 03:13:34 浏览:346
比特币矿机怎么挖币的 发布:2024-12-26 03:07:37 浏览:720
传奇挖矿用g 发布:2024-12-26 02:27:52 浏览:898
比特币合约手续费怎么算 发布:2024-12-26 02:27:50 浏览: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