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硅谷去中心互联网

硅谷去中心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23-04-02 07:27:24

A. 第三次互联网革命,硅谷为什么会落后

说硅谷不再创新,很多人会觉得狂妄,但是如果放到互联网+时代的语义背景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独到见解。

B. 为什么美国投资互联网创业都集中于硅谷

对于大多数科技创业者来说,即便将硅谷称作“科技行业从事者的耶路撒冷”也一点儿也不过分。普通人可能会单纯认为硅罩拍穗谷是一个不断诞生优秀科技企业的地方,但对此时阅读这篇文章的你,硅谷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概念。如同它代表文化一样,硅谷是一个集协作、竞争、开放式创新、失败和磨砺为一体的愿景。当然,它还是一个目睹某家科技公司存在数百年甚至永垂不朽的见证者。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硅谷可以免疫这种循环,但在硅谷,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意识到,只有成为一家大公司才可以吸引到人才和资本,而这是他们努力的目标。在很多情况下,创业者都有理由接受9位或10位数的收购要约,但物卜如果你说硅谷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那就是硅谷人懂得说“不”。

C. 越来越多的技术企业大佬正选择“逃离”硅谷,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都是生活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下,可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的时间里边儿,互联网基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互联网的集中地带,硅谷现在却面临着大逃离的浪潮。对于这个现象,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那么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科技大佬纷纷选择逃离硅谷呢?对于这个现象,我将会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喜欢的可以点赞和关注。

互联网的发展喊李态。

前边我也说了,互联网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边儿,完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硅谷作为互联网的发源地,但是也是因为互联网而改变了他现在的工作,公司很多员工都会选择远程办公,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全不需要跑到公司来上班,所以这些公司存在在这里。每年都要缴纳高额的税收,再加上还要租借公司的场地,所以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此他们才会想要办理。

D. slk币创始人

李瑞华。SLK币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李瑞华曾在美国硅谷从事互联网和扮洞金融行业的工作,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有着深入岁正的研究和了解。他于2017年创立了SLK币,并担任该币的首席执行官。SLK币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支付和交易服务。该币采用了PoS共识机制,可以通过持有SLK币来获得收益。SLK币还具有匿名性和隐私保乎缺悔护等特点,能够保护用户的交易隐私和安全。

E. 互联网到底是什么

在简宝宝的第一篇文章,想从互联网谈起。

互联网思维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这个时代必须与互联网接轨吗?

互联网以谁为中心?又为谁创造价值?

14年,15年,16年,……打从上了大学就一直接触“互联网”,但大学读了四年,未必就懂了耐人寻味的“互联网”。

网络 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

搜狗网络 的解释是这样的:

360网络 的是这样说明的:

这些释义是互联网的真实定义,没有对错之分,更没有哪个浅显易懂之比较,但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仍然记不住/理解不透。下边谈一谈 我对互联网的浅见 :

1.互联网的本质

       关于互联网的本质,业内众说纷纭,倾向于这样一个观点: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互联网的本质,那就是两个字——“连接”。互联网在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产生的天翻地覆的影响力就是因为互联网更高的连接效率和连接了更多的人、财、物,进而让整个世界的商业规则都发生了转变。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网络连接了人与信息,腾讯连接了人与人,阿里巴巴连接了人与商品,这也是它们被称为中国互联网“BAT”三巨头,市值和产业控制力遥遥领先群雄的核心原因。

由于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于是互联网必然具有去中心化、去产品化、去中介化、打破信息不对称等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对产品经理做产品提供一些宏观思路上的参考。

比如,由于互联网的连接本质、去中心化特性,要真正获得一个黏度很高的用户,公司要付出的成本可能超过100元人民币(比如增加广告宣传力度、组织一些与用户的互动活动等),

如果此时某一硬件的价值就在100元钱以下,且这一硬件很实用,用户都很喜欢,倒不如直接把硬件送给用户,电视机的机顶盒就是这样的硬件。

再比如,现在用户在家里无线上网时经常会用Wi-Fi,但是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遇到Wi-Fi信号不好的问题,小米公司就针对这个问题正在研究一款网关产品,并打算免费送给用户。据说小米的Wi-Fi里会装有一个大的硬盘,那个硬盘就可把用户家里变成一个计算机机房,一个数据中心。这就是现在互联网产品竞争思路的变化。

据说分众传媒CEO江南春一次在北京和周鸿祎闲聊,问及分众如何拥抱快速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周鸿祎的回答很简单:你在每个电梯里都装上免费的Wi-Fi,用户只要一打开手机,即弹出短暂的广告。这就是产品经理从互联网本质入手进而得出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新打法的典型案例。

2.互联网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今日之中国,不免有很多人深感“互联网思维”这词实在是被那帮“营销大师”们给玩儿坏了。做手机的、造汽车的、开饭店的、卖煎饼的,纷纷给自己挂上“互联网公司"的头衔,叫他们那些老老实实做 Web App 的公司情何以堪。“互联网思维”作为一个被泛化的流行概念,简直快被“营销天才”们玩儿成了一个“骗子”的代名词。

正所谓旁观者清,我想为我心目中的“互联网公司”加上一些自定义的 特征标签:

追求高效

Facebook 的创始人 Mark Zurkerberg 有个“一百倍理论”,他认为 一个优秀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是一个普通工程师的一百倍。换句话说,Mark认为花十倍的工资请来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也要比花同样的价格请十个平庸的工程师要来的值得。由此可见,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必然是一家追求高效的公司。用最精干的人做最庞杂的事情,是每一家硅谷创业公司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这种精神也必须被互联网公司所传承。重视人的价值,必然直接反映到追求工作效率和追求降低人力开销上。这是一种天然的“精英主义”的倾向。不具备这个特征的,不能称之为互联网公司。

直击本质

去掉所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而直击本质。互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惊人地减少了消息流通的滞后效应。正如 Elon Musk 所说:“物理能帮助你看到事物的本质”。互联网通过减少信息流通的环节,也正在把这个世界变得更透明更回归本质。“做买卖为什么要渠道分销商?“”去旅游为什么要找旅行社?“当人们需要解决某种市场供需信息之间的低效匹配,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就出现了。

人本主义

因为人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资产,人本主义是一家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应该具备的必要特征。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一个独特的生命来看待,重视人的价值,回归人的需求。没有人文关怀的公司是留不住人的,而留不住人的公司又怎么可能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呢?

去层级化和透明化

因为崇尚人文精神,把人视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康德),所以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没有明显的层级结构。 充分的信任和透明,才能调动起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 。 “精英主义”之下又透露着“平民主义”,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

黑客精神

遇到问题,第一反应不是求助和妥协,而是尝试所有可能的办法去解决,这就是黑客精神。“黑客精神”是贯彻在互联网公司生命周期的始终的。没有“黑客精神”,又有什么资格称作互联网公司?

勇于进取

不断突破和进取,也是互联网公司和互联网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人格特质。在攀上顶峰之后,仍然不断追求成长和进取,这是生命的意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必然是一个体现生命意志的地方。

讨人喜欢

上述所有,归结到一起,就是一种“讨人喜好”的力量。一切低效的繁复的丑陋的欠人文关怀的不思进取的公司,都无法做到“讨人喜欢”。所以我认为,是否自主吸引人是鉴定互联网公司的唯一标准。

3.互联网信息网络化对我们的影响

互联网消除了信息壁垒;

互联网让购物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互联网扩大了交友圈子;

互联网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

互联网极大的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互联网可以让大家找到自己喜欢的圈子和喜欢的人,相反,骗子也鱼目混珠,关键还是要有辨识的能力;

互联网让我们降低了获取知识的成本,降低了提升工作的能力的成本,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

影响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多到我们无法概况, 只有让自己不断积累,不断参与,不断体验的过程中来升华我们的思维,才能真正做一个对互联网凯凯而谈的人。

F. 36氪专访|硅谷资深投资人:Web3不等于区块链,也和“币”没关系


不同技术Web3.0图景里的角色|图源:Draper Dragon

“用户自主才是web3的核心,去中心化不是”

36氪:现在人们一讲到Web3必提 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反倒成了一种终极目的。

王岳华: 那是个误区。Web3可以是部分中心化的,并不一定非要“去中心化”。

Web3的核心应该是“用户自主”。因为web3的基础是“去中心化”的数据。数据来源必须是去中心化的,所谓“去中心化”,指这个数据是用户自己能够掌控授权与管理的, 也就是用户自主。

“中心化”的服务想要实现“用户自主”,难点不在于技术,而是如何让用户相信你,你会听用户的?这个很难说服用户相信。

但如果你技术层面上是去中心化的,本质上就达到了要求,不需要去说服了。显然,“去中心化”是达到“用户自主”最便捷的路径。大家都挑好走的路走。

36氪:在中国能实现 用户自主”吗?

王岳华: 完全的“用户自主”不太可能。但这里面有一个程度的问题,比如是实现1%的用户自主还是99%的用户自主。

这取决于政府部门。数据权涉及很多维度,比如分红权、经营权、管理权等等,可以分出上百种。如果其中有涉及国家安全、机构隐私的,就不可能会允许用户使用。

36氪:既然web3并不一定要 去中心化”,怎么理解web3和web2的关系?

王岳华: Web1时期,互联网不是中心化的,因为当时的基础设施不发达(比如没有云计算),因此“中心化”不起来,不可能形成规模垄断。

Web2的平台为了追求效率、降低成本,变成了中心化的。Web2无外乎是将用户账户、用户数据“中心化”了。现在,Web3技术完备了,又可以把中心化打破了。Web2企业可以将数据权还给用户,继续维持原有商业模式,这是没问题的。

从Web2到Web3,是过渡和迭代,它们不是割裂的。美国有很多项目是从Web2到Web3,可能国内不太关心。

36氪:Web3里常提到的“功能协议化”,怎么理解它的商业价值?

王岳华: Web3.0按照“功能”进行分层组合的架构意味着大量的、全新的商业机会。

原来归属于某家互联网公司的经济红利将按照功能上的组合性进行重新分配。各种协议不再可能通过某种资源的垄断,特别是数据资源的垄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而只有通过功能的提升和优化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并实现更大的利益。这就意味着更加公平和开放。

更多属性不同且功能丰富的协议将获得进入服务链条参与利益分配的机会。对创业团队来说是巨大的机会。

此外,基于智能合约可以建立非常精细的激励制度,这种激励制度会对所有已经加入或者希望加入web3.0生态的团队和个人形成直接的激励。

(编者注:智能合约相当于将一段协议编成代码,放到互联网上去执行。协议里可以包含应用玩法、股权分配、回购条款等等规则。)

DAO并不适合所有工种

36氪:DAO似乎依旧没有办法摆脱组织是由少数人做决策的问题?

王岳华: DAO并不适合所有工种,也不是适用所有商业模式。它在某些情况是高效的,在某些情况是低效的,取决于你用它来实现什么目标。

DAO模式比较适合做工作协同。美国很多所谓的协会,比如电子协会、工业协会等早就用DAO的模式来运作了,只不过不叫DAO,也没用智能合约。

36氪:理想的DAO是怎样的?

王岳华: DAO的核心逻辑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它的功能和属性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的部署实现,以及随着组织目标来变化。其中的智能合约就像堆乐高积木一样,DAO 的成员根据规则一个一个加起来。每个成员的权利则根据贡献、信用评比、参与度等等不同维度来建立。

36氪:社区成就的是人,公司追逐的才是利润。因此,DAO是永远无法赚大钱的,但其孵化但团队可以,你认同吗?

王岳华:DAO 是一个运行的机制,不是一个逐利的机构。适当的说,可以将DAO视为一个工具,一个平台来运用。

Web3行业重新洗牌

36氪:过去一年,Web3经历了从大热到进入熊市,您接触到的创业者画像有什么变化?

王岳华: 前半年接触的很多创业者大多属于crypto native,后半年有很多创业者来自传统互联网,比如从蚂蚁、腾讯、阿里、网络出来的。这是较大的变化。

crypto native的人做法偏向于去抓币圈用户,他们做社区、做粉丝的方法比较草根,不太系统。从Web2转型的创业者,无论是做流量,还是产品设计之类,都比较有稳健的思考。

36氪:一年来,NFT交易额一直在下滑,NFT是否告别了天价时代?

王岳华: 肯定是彻底告别。一直以来,提到的NFT基本都属于PFP(头像、图片类),PFP价值相对较小,具备功能性才能放大价值。

NFT应该有三种属性,资产性、收藏性、功能性。PFP类项目基本只有资产性,它只是寻求一个群体的认可来支持它的价值,它的资产性是被哄抬出来的。

未来NFT最大的市场是属于功能性的,它必须要有功能,要有用。重点在于要有用。

36氪:经过当下这轮加密熊市,您认为哪些项目会被洗牌掉,哪些项目会留下?

王岳华: 做协议类的企业比较容易留下来,应用类的会被洗牌。

因为应用类的,他们的流量原本就是币圈的流量,熊市了,这些流量也会跑掉。

反而在Web2里面有流量的企业有机会了,因为他们有资金和流量等优势,比如它们可以把流量导到Web3来。美国有一些 Web2的项目转到 Web3,转的很快,因为它夹带着它原本的流量。

36氪:加密货币未来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小吗?

王岳华: 不,只会更好。一些央行发行了数字货币,它不一定叫作加密货币,但它们是同一类的,属于数字货币,体量会越来越大。一旦监管跟得上加密货币或数字资产的发展,政府就会鼓励其发展。

36氪:为什么加密一定是未来?最让你坚信的那个原因是什么?除了融资功能,对于Web3团队来说,token(代币)似乎没什么用?

王岳华:加密从根本上解读就是一个隐私保护。隐私保护是一个基本的需求,因为没有隐私就没有自由,那肯定是未来。Token 的作用其实是打开了另一个商业模式甚至商业业态的可能。简单如一个凭证,一个徽章,一个资产都可以用Token的形态来运行。

G. 从美剧《硅谷》(Silicon Valley)看互联网创业

《硅谷》(英文名:Silicon Valley)是美国HBO电视网于2014年播出的电视喜剧。

故事讲述了4名屌丝程序员+1名互联网商务总监的创业经历。从2014年4月起开始播出,目前已经播出3季。第4季预计2017年4月开播。

故事的主人公Richard利用在Hooli公司工作的业余时间打造了一款屌炸天的压缩软件。然后在出售此款软件和自己经营之间,他最终选择了自己创业。

当然他一个人是做不了这些的,因此他拉来了两名天才程序员Gilfoyle和Dinesh,还有不请自来的房东Erlinch,最后是自愿加入的Hooli商务总监Jared,搭建了自己的初创团队。

剧中有个搞笑的情节,投资人Peter表示对Richard的项目很感兴趣,愿意投资20万。到了约定的时间,Richard就大摇大摆走进Peter的办公室,准备拿支票走人了。

可是Peter的钱没有那么好拿,他让Richard给他一份商业计划书,对产品的开发,盈利模式以及未来计划有一个清晰的说明。

对此一窍不通的码农Richard只得借助于Jared的帮助在48小时之内完成商业计划书。

剧中也有很多干货供创业狗学习。比如剧中Jared引入SWOT来分春庆析是否需要直播秃鹫蛋的孵化。

而工程师Gilfoyle和Dinesh则更是把SWOT法则运用到了极致。他们通过一个会导致赛车手死亡的错误,推论出了对公司前途的发展影响。为观众淋漓尽致的呈现了严谨的逻辑思维经典教学案例。

最开始Gilfoyle和Dinesh虽然在技术上有着过人的天赋,但是缺乏组织管理和协调,做了一系列让CEO Richard哭笑不得的举动。Jared为了让团队更加便于管理和协调,向Richard建议引入Scrum管理体系(请自动忽略字幕组的中文翻译)。

Richard最开始觉得这套体系恐怕不适合这些天才程序员。结果出乎他所料,Gilfoyle和Dinesh一改之前玩世不恭的态度,互相比拼任务完成速度。一夜之间,完成了所有开发工作。

影片有个细节耐人寻问。Richard把开发完的版本交给50个程序员朋友进行灰度测试,所有的评价都是屌爆了,非常好用,Richard对此信心十足。

但是他的投资人Monica提出了不同意见。她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觉得这个产品的用户体验不好。她觉得很多东西匪夷所思,不知道该怎么用。不过她也认为既然所有人都觉得很酷,那么可能她的意见也不是那么重要。

最后事实证明了Monica的感觉是对的。因为Richard的产品设计是站在了硅谷工程师的角度扒友握,而且是大多数普通用户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虽然最后他也尝试了去给用户做培训,然而收效甚微。

剧中也有很多给创业狗的中肯建议。其中有一个情节告唤是这样的,Richard的项目在进行第二轮的融资,好几家机构给出了报价,Richard想选出价最高的机构,然而她的投资人Monica给出的建议是选择最低的报价机构。

为什么?因为估值越高代表投资人对你的期望越高,接下来的目标也会越高,而如果你一旦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你的公司就分分钟完蛋。剧中一个A轮后破产的CEO后来意识到这点后当场就崩溃了。

《硅谷》是一部非常高水准的制作,制作人和编剧显然是对互联网有着深刻的理解。轻松搞笑之余,还能让大家涨姿势,建议没有看过的小伙伴们速速码起来,看完你们会感激我的推荐的。

H. 美国的“硅谷”是指什么

硅谷是眼下标识高新技术的顶尖级名词。位于美国旧金山市湾区南面的硅谷,是指从旧金山向南到圣何塞,大概纵深100公里的一块面临太平洋的平坦谷地。斯坦福大学位于硅谷的中心。就是这么小的一块地方,1998年的产值大约相当于当年我国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这么一块小地方顶我们3亿人左右的产值,真为可观。20世纪70年代开始,硅谷成为世界高新技术的创新源地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2000年,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大都市区的GDP高达4580亿美元,仅次于纽约和洛杉矶地区;其人均GDP达65090美元,约高出美国平均水平的一倍,是美国人均GDP最高的地区。今日硅谷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源地,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地区。

硅谷发源于二次大战,但在战前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区,工业传统较少,特别盛产大樱桃,直到70年代还到处可见樱桃树。它的工业基础源于两位名教授,一位是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另一位则是固体物理专家威廉·肖克莱。

特曼首先鼓励他的学生利用电子技术创办公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如著名的惠普公司(电子测视仪器)、里顿公司(军事电子系统)和万瑞协会(电子仪器)都是在特曼支持下创办的。其次,他将斯坦福大学的空地租给高技术公司,以加强大学与工业的紧密联系,形成了世界最早也是最著名的斯坦福工业园区,为硅谷的工业发展奠定了雏型;最后,由于斯坦福大学离华盛顿较远,拿不到麻省理工那么多的资助。特曼校长就另辟蹊径,强调斯坦福大学不仅要关心、依靠地区工业,获取项目而发展;大学还要关心企业,协助企业,大力培训地区工程技术人员,密切教学与工业的联系使双方受益共同发展。

肖克莱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将其晶体管的研究成果商品化,在硅谷建立了肖克莱晶体管公司。两年后该公司解体,八名该公司职员辞职,组成了仙童半导体公司。1963年由于仙童公司接受了美国军方订货,销售额一下跃升到13亿美元,到 70年代后期绝大多数硅谷半导体公司都是仙童公司的后代,都具有仙童公司技术和管理的遗传基因,生气蓬勃、欣欣向荣。

硅谷其实早已存在。只是在过去几年中,特别是1996年以来,显得格外红火。当然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在全世界的普及。硅谷在不断的创新中变化,60年代硅谷的主导产业是半导体,70年代是处理器,80年代又是软件,90年代则是互联网。硅谷是变化的。硅谷也有起落。比如房价的涨落就是明证。1991年买的房子到1995年房价大概跌了20%,近年来又涨上去了。所以硅谷也不是永远增长,整个创新过程是一个新陈代谢、时起时伏的过程。

硅谷最早的创业家是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的两个创办人。他们在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白手起家,在一个车库里研制出了振荡器并创办了惠普公司。现在的惠普公司仍然是硅谷雇员最多的公司。在惠普的发展史上,也有过多次转产的经历,先是做精密仪器,后来又做计算机、打印机等等。另一个对硅谷发展有很大影响的公司是50年代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硅谷后来许多著名公司的创业人都是从那个公司出来的。有趣的是,当初他们离开仙童公司的原因,是不满该公司老板——因发明半导体而获1958年诺贝尔物理奖的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的专横作风。他们后来自创企业,发誓树立新风气。

128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区位于美国波士顿的西部,波士顿及其附近新英格兰地区原来就是美国东部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区。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初期,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为核心,形成了雷达、远程通讯、工业控制、导航系统及导弹控制的研制开发中心。

另外,128号公路所处的新英格兰地区的工业传统组织是大公司,它早期的工业组织是垂直式,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而全”的生产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便于保密和强化控制。这种模式对早期的工业和市场也可能是适应的,但是对面向新市场反应敏感的高技术产业则是不适宜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cee11010008c5.html) - 什么是美国硅谷?----和128号地区的对比_秋叶_新浪博客
128 公路所属新英格兰地区的工业传统模式的大公司对新兴的高技术创新小公司有重大影响,当这些小公司一旦立足发展后,也都模仿传统大公司的模式,如 128号公路红极一时的计算机公司,数字设备公司(DEC),王安公司等都采取了这种模式。在市场多变,新技术新产品生命周期短促的冲击下,就很难转轨调头。二次世界大战后,128号公路曾是半导体工业和计算机的中心,但都先后被硅谷取而代之。在信息网络发展方面更是大大落后了。

199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安娜李。萨克森尼安(AnnaLee Saxenian)写了一本书:《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地区的文化与竞争》。该书比较了波士顿附近128公路周围的高科技公司与硅谷高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值得注意的是,波士顿附近有两所著名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又有充足的资金——波士顿靠近纽约这一金融和商业的中心。在80年代前,128公路周围的高科技遥遥领先于硅谷。但是80年代以后,硅谷超越了前者。对此连作者本人都感到意外。她很坦率地说,她在80年代写硕士论文的时候,原来的主题是想论述硅谷为什么将走下坡路,因为那里的生产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但后来的事实表明硅谷的收益增长得更快。这引起她深思,她试图去解这个迷,于是写了这本书。

而硅谷成功地实现了由国防产品向商用产品的平稳过渡,不像128号公路始终过份依赖国防市场。同时,20世纪70 年代风险资本的大规模兴起,风险资本逐渐取代了军费而成为企业者的主要经济来源。到90年代,硅谷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技术复合群体,形成了大学研究,企业家和军费赞助三为一体的模式。

从国家计划和政府投入看,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所在的128公路地区,都得到比硅谷更多的支持,但是128地区远远落在了后面。硅谷是制度和文化的产物。有了好的制度,好的创业文化氛围,硅谷就会自己冒出来。的确,硅谷是一个奇迹,因为她超出了人们的意料。频繁的人才流动、自由的创业体制、非常分散的决策过程,才能孕育出硅谷。

正是由于硅谷缺乏传统的工业历史,与已有经济政治机构的联系薄弱,大学与工业更加开放,紧密而又互惠的合作,成千上万个具有活力的创新小公司的推动,便于进行新颖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实验,形成了一代崭新的工业系统,使它具有128号公路完全不同的高技术产业组织。

从硅谷的情况看,企业家们从技术与市场的规律(趋势)出发,探索出了一整套全新的生产模式———产业网络,这个产业网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两方面:(1)基础设备齐全;(2)分散化、多样化的生产合作网络体系。

首先,是基础设备齐全。由于创新企业及企业家的涌现,企业家各怀绝技,产品能满足特殊的市场需要,但他们缺乏资金、元配件、跨学科知识、生产设备、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及法律知识,等等。适应这种需求,经过40多年的发展,硅谷形成了独具特色、基础设备和机构齐全、能支持技术创新的社会化产业网络。

其次,是分散化、多样化的生产合作网络体系。这些体系可减少单个制造商内部开发的设备资本投资和亲自进行全部的、垂直的、从研制开发到生产的全部过程。由于这种行业结构的高度分化,形成了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和富有弹性和活力的工业生物圈。这些分散化的分散化的协作,不仅对小型创新公司意义重大,即使对发展成为规模很大的公司也受益无穷。

128号公路则与硅谷的行业网络绝对不同,它是以大公司为特点,自给自足封闭式的组织,没有形成行业网络和各式各样的支持创新服务设施与机构,因此创新效率和成功率都较低。

不论是企业还是地区产业的发展都受制于地区的环境和文化。美国评论家琼斯指出:“与其说硅谷是一个区域,毋宁说硅谷是一种精神。”硅谷与128 号公路高技术产业区发展轨迹的不同,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差异的结果。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cee11010008c5.html) - 什么是美国硅谷?----和128号地区的对比_秋叶_新浪博客

I. Tchain:硅谷精英打造的新一代底层公链

Tchain是一条极具创造性的底层公链,它融合了多项创新技术,立志打造一条真正能够实现去中心化商业级应用的底层公链。Tchain创始团队都是行业资深人士,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可以说Tchain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明星项目。

Tchain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商业应用型的区块链网络转变。团队成员一致看好去中心化世界的未来,为加速中心化的商业向区块链转变而不懈努力。Tchain团队的目标是远大的,团队为达成这一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让投资者能够看得清Tchain的未来,看得懂Tchain的雄心,看得见Tchain的价值。

早在7月份 ,Tchain科研基金会UBL(Universal Blockchain Ltd)便在美国成立,注册资金1亿美金。Tchain核心创始人Rory出任董事会成员。该基金会主要负责Tchain公链技术开发,Tchain生态资源的全球对接等工作,为项目的正式启动做好铺垫工作。

在8月中旬 ,Tchain团队聘请美国Legal Counsel作为公有链的专程律师团队,负责公有链运营工作的合规化,为后续运营:包括生态投融资、对外合作法律文件、一线交易所上币法务文件等事宜,为Tchain在全球的生态布局保驾护航。

在9月份 ,Tchain团队正式发布Tchain中英文白皮书,详细的阐述了Tchain的多层侧链,资源隔离,一链一场景等核心技术,获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多家知名媒体争相报道。同时,创始团队出席了多场线下交流会,与广大粉丝分享了创建Tchain的目标,愿景和动力,宣告了Tchain项目的正式启动。

10月份 ,同时发布内测版 Wallet 0.1 和 Testnet 0.1,Testnet 0.1 支持包括主链+多级侧链基础架构在内的基本交易,同时在每周的周报中都会公布团队详细的开发进度,让项目的开发进度得到监督,这也进一步提高了开发团队的开发效率,让项目早日落地得到保证。

11、12月 ,正式开启全球私募早起鸟阶段,推出Tchain技术宣传片,并且推出Tchain主链、钱包和区块链浏览器公开版本。在私募阶段,项目方将会启动多期空投活动,给早期粉丝免费发放糖果,后期可直接提到交易所进行交易。

2019年1月起 :陆续上线全球多家主流交易所,主网及主网矿池上线。开启Tchain生态,成立Tchain Stars和Tchain STO子品牌,助力Tchain生态,在人人通证和企业通证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

2019年整年 :T链主网首批DAPP应用、区块链应用和TOKEN项目陆续上线,开启T链生态价值,共同助推TCH价值的正向循环。

从Tchain的发展计划当中可以看出Tchain团队踏实的做事风格,我们相信凭借Tchain过硬的技术实力,丰富的市场经验,众多的粉丝群体,在公链竞争的这条赛道之上,Tchain一定能够展翅高飞,实现让大规模商业级应的去中心化应用跑在Tchain之上的远大目标。

J. 硅谷美国互联网占比

硅谷美国氏租互联网占比介于27%到48%之间。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导致全球资本市场下挫,二级市场的疲弱表现也传姿物递到一级市场,令风投项目和初创项目的估值被大幅向下歼册兆修正,持有大量投资资产的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也不得不为它们的投资进行减记,所以互联网占比只有27%到48%。

热点内容
比特币技术成熟 发布:2024-09-28 19:00:46 浏览:397
魔兽世界怀旧服挖矿200 发布:2024-09-28 18:53:16 浏览:765
比特币卖200万后 发布:2024-09-28 17:30:32 浏览:961
以太坊机器狗 发布:2024-09-28 17:21:16 浏览:101
世界区块链实验室 发布:2024-09-28 17:03:35 浏览:59
为什么挖矿gpu比cpu好 发布:2024-09-28 16:21:06 浏览:748
元宇宙内测 发布:2024-09-28 16:20:30 浏览:771
比特币当季合约几张什么意思 发布:2024-09-28 15:54:17 浏览:788
元宇宙能看到自己现实的家么 发布:2024-09-28 15:36:45 浏览:413
中国谁最早提出元宇宙 发布:2024-09-28 15:34:14 浏览: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