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媒体开始去中心化

媒体开始去中心化

发布时间: 2022-12-30 17:47:03

Ⅰ 论述题   1.论述网络媒体时代受众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原因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千万不要在非法平台上进行任何交易,非法平台上的风险太大了,一旦跑路会让你血本无归。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Ⅱ 如何理解媒介"去中心化"的理论

“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的激辨 媒介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各种观点的广泛歧义性.在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上,争论的一个焦点即为“媒介中心”(Media-centric)与“社会中心” (Social-centric)的理论激辩.两种理论的分歧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从不同的分析模式出发,强调自身的“宰制性”.其一,“媒介中心”的观 点,偏重于媒介本身的活动领域,认为大众媒介受到传播科技发展不可抗拒的驱动力影响,已经形成超越于社会运动规律的自主力量,大众传播具有自身的运作方式 和逻辑,突出强调了媒介的自主性和影响力;“社会中心”的观点则将大众媒介视为政治、经济力量的反映,认为媒介正像它的本意一样,只是资讯传播的载体,因 此,媒介理论只不过是更宏大的社会理论的特殊应用而已.其二,“媒介中心”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涵化”和“培育”社会的能力,并且将大众媒介视为社会 变迁的主要策动者;“社会中心”理论则认为媒介始终处于社会力影响的范畴内,它隶属于社会,并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①不难看出,由于立足点不同,理论之间 的分歧不可调和.

Ⅲ 如何理解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概念

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征。节点之间彼此可以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备强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影响,会通过网络而形成非线性因果关系。这种开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统现象或结构,我们称之为去中心化。

对于去中心化,很多人都有误解,甚至进入一个困局——去中心化就是不要中心。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举例说明

中心化:SOA ESB中心化服务架构;去中心化:Dubbo、Spring Cloud去中心化架构。

中心化:上课;去中心化:学术交流

中心化:看电影;去中心化:玩手机

其他看法

通俗地讲,中心化就是一个或几个认证的嘉宾在讲话,所有其他人还能参与听,类似于上课的模式。而去中心化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讲话,都可以选择听还是选择讲,就像自由讨论模式。以前的门户网站是中心化,今天的博客,社交媒体都是去中心化。

当然在今天没有完全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就像大家普遍认为淘宝京东是中心化平台,但它们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社交渠道去分享发掘流量,淘宝有自己的“社区”,京东也有自己的“发现”,这些都是去中心化的形态

Ⅳ 所有人都在说“去中心化”,但你真的懂吗

在科技领域的文本词库里,“去中心化”是个高频词汇,大佬喜欢说,媒体喜欢用,似乎多少有些老生常谈,也难窥其深层奥义。前段时间,去参加一场发布会,突然看到罗辑思维CEO脱不花PPT上的一句话,觉得这也许是在互联网这个维度下对“去中心化”的最佳诠释,那就是:“每一个人的宫廷正在拔地而起。

事实上,“宫廷”这个词无疑抓到了某种本质,今天来谈谈“去中心化”,以及在更为宏观的维度上,它究竟是个啥。

直观上看,互联网诞生至今就是一个不断将权力沉淀至个人的过程,一切只为“我”服务,移动时代更是如此,将每一个人搁置在世界中心,其最佳视觉案例无疑是手机地图,就像作家尼克·比尔顿在《翻转世界》中所言,“你朝街上任何一个方向前进,无论哪个方向,整个画面都会随你位置移动,这是个重大转变,在纸张世界,地图和位置是以地方或地标为根据,而不是你的所在地。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起点,数字世界跟着你走,而不是你跟在它后面。”

这种反转岂止于此,如你所知,资本与技术的福祉正在惠及每一个人,用脱不花的话说:“当人成为世界中心,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一位‘君王’。我们这代创业者就是要为君王打造一座宏伟的宫廷。”当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普通人可以随时调遣上百名司机,厨师,甚至说书人,委实用极低成本搭建了私人的马厩,御膳房和翰林院——甚至有时连窘境都与君王颇为相似,譬如在资讯获取上,当大数据编纂的私人阅读代替了传统编辑认为“合适的内容”,每个人都会多少掉入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所言的信息茧房之中,从而少了几分“逆耳”之言。

嗯,不难理解的是“所有行业都是服务业”,真正令人惊喜的是,资源配置和聚合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从权威,国家意志,乃至资本等确定性方式上转向每个具体的人。忘了谁说过,19世纪属于帝国,20世纪属于大公司,那么21世纪无疑属于个人——就像手机地图上那个随你而动的小蓝点,你不必再以某个特定地标为中心,无论是被服务的诸位“君王”,还是气宇轩扬的创业者,只需站在原地,喊一声“我要”,若有人响应,那么必将迎来资源的围拢。

事实上,资源的反转是人与人之间充分合作的一个必然结果。常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和人类不断推动协作细化息息相关,细化的结果自然是编织出一张日趋互为依存的网络,而这张网络也注定在演化过程中不断放大单点价值,从而诞生脱不花所言的“君王”。

于是“去中心化”的意涵也就浮现开来:由于“中心”的分散化(最近一个好例子就是比特币的回归),任何领域都可以自下而上编织起一张巨网,其最终目的是——由近及远地还原全貌。

就像比特币将对权力的信任转化成数学问题;在我看来,从任意节点的视角出发,以它为中心,由近及远地拼接和还原成一个网状世界,这是个迷人的结构,因为它发生在任何领域。看过TED上一个演讲,大意是,很长一段时间,人类习惯以自上而下的树状结构描述不同认知系统:物种图谱,知识体系,法律体系,组织结构等,作为一种强调对称的视觉象征,也许是自然地位所致,树状图非常直观地显露出人类对秩序和可归纳性的迷恋。当然,这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不同中心还原成一张网状结构也许更接近真相。

TED上这位讲者就举了几个不同领域的例子:譬如,物种之间的密集细菌网络将看似无关的物种连接起来,交织成一张生物网络;现代神经学认为,大脑内部没有那么严格的分区,不过是一张互相关联的神经网络;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也正在向恐怖组织学习,权力分散,个体独立,编织成一张价值之网。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例子是宇宙。

尽管宇宙有太多未解之谜,但通常认为,宇宙没有空间上的中心概念(五道口除外),星球之间通过引力等作用互相连接成一张网络,任何一点都可宣告自己是宇宙中心(从这个角度,所谓“地心说”和“日心说”更多是数学问题),就像《大爆炸:宇宙通史》中所言:“大爆炸发生在每一个地方,这里没有‘爆心’……每一个星系群看起来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如果有一个观测者在这些遥远的星星上回望我们,他也会看到同样景象,也可能同样地以为自己位于扩张的中心。”

嗯,无论微观尺度上每一个“正在拔地而起的宫廷”,还是宏观尺度上每一个星球,所谓“去中心化”也许只是一种可被嵌套的模型,也许真有可能是万物规律,谁知道呢,但可以确定的是,只有将认知升级到这一层,才能对“去中心化”有更好的理解。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为您提供文字优雅的原创科技文章;微信公号:李北辰)

Ⅳ 生活在0和1组成的数字生活空间里

数字生活空间最基本的技术逻辑是链接,从page到page的链接。链接的技术逻辑带来了连接的社会逻辑。人与技术、人与产品、产品与产品、人与人等等万物互联,链接让连接的社会意义更加明显。

首先带来的就是扁平化。

去中介、去中心、民主化、透明化、风险消解化都是扁平化的特征。

未来广告代理制会不会崩溃,我想应该是有很大的几率的。这几年,很多大的企业已经裁撤了自己的广告部门,开始自建自己的整合营销或者创意传播管理平台。原先广告部与广告代理公司之间的联系被这个新的部门打破,因为数字生活空间让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另一方面就是组织机构的去中心化。很多电视台的新媒体部门已经开始去中心化的尝试,新媒体部门的一把手、二把手和普通的编辑坐在一个大的办公室里,大家彼此之间干什么都是透明的,领导不得不亲民,编辑不得不努力,因为一切都没有隔离的障碍。最最关键的是,大家信息沟通没有障碍,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但风险化也随之而来,这是一个风险社会,很多好的不好的事情都容易被放大。扁平化带来的就是化解风险。扁平化带来的组织结构的横向连接,没有多余的垂直环节,这样危机处理的速度和效率就快了,高了。

其次,话语权的下移。

连接带来的是话语权的消解与下移。现在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的转型随之而来。所以连接首先冲击的是政府,因为政府掌握着权力。另一个是自媒体的发展。现在电视台很多比较牛逼的人离职创业去了,因为现在政策的红利来了,互联网+了一切,最关键的是互联网创造了太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越来越多元化。

还有,信息鸿沟的相对缩小。

单就数字生活空间的人来说,获取信息的成本很低,而且这些信息不需要货比三家,因为信息自由流通到了每个生活在这空间的用户身上。

不得不说,互联网的触角已经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裹挟在网络之中。我们生活在由数字0和1组成的空间中,这个数字生活空间基本的特征就是连接。连接改变了一切,包括那些不能改变的。

Ⅵ “去中心化”不是没有“中心”, 而是“中心”呈现多元化。

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带给了用户制造话题、参与话题的机会,当发声的人渐渐多起来以后,“中心化”的趋势必然会减弱,取而代之的便是“去中心化”时代的到来。

微信作为网络社交的主战场已经覆盖90%以上的手机用户群体,它在“去中心化”的立场上最为彻底。在微信平台的八大观点中,其中一条便是“微信要打造一一个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统,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给所有的公众平台方、第三方”。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在“ 去中心化”的行动中表现出的立场。

然而,有人可能会说,微博作为被使用最多的新媒体社交平台理应具备“去中心化”的特点,然而微博上的那些名人只要一说话就会产生 强大的影响力,他们不还是中心吗?这是对“ 去中心化”理解的误区。

“去中心化”不是没有“中心”, 而是“中心”呈现多元化。

“去中心化”的真正含义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中心,但是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存在的,任何中心对每个用户都不具备强制作用。

如微博上有着很多拥有大量粉丝群体的名人,他们是一段时期内的 “中心”,也在这段时期内对粉丝产生影响力,但却没有强制影响粉丝的权力。

而这些名人还需要依靠粉丝的关注和支持来获得中心效应,如果哪天他不再引起粉丝的兴趣,那么他的中心影响力便会不断削弱,直到最后消失,到了那个时候他便不再是“中心”了。

在微博上的很多网红,出身可能只是默默无闻的草根用户,但通过微博也可以制造影响力并在某个时期内成为一个中心,这就是话语权的作用。

Ⅶ 自媒体什么意思什么叫去中心化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可以发表这样的文章,作为这样的媒体出现,应该是可以的可信的

Ⅷ 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个通常被误解的概念。例如,有时候有人认为加密网络提倡和赞扬去中心化的原因是为了抵制政府审查制度,或者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但是这并不是去中心之所以重要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来看看中心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中心化平台遵循着一个可预测的生命周期。当它们开始运行时,它们会尽一切努力来招募用户和第三方补集,如开发者、企业和媒体组织。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的服务更有价值,因为平台(根据定义)是具有多方面网络效应的系统。随着平台采用呈现S曲线增长,他们对用户和第三方的影响稳定上升。

当他们到达s-曲线的顶端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从正和变为零和。继续增长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用户中提取数据,并在受众和利润方面与补充竞争。这方面的历史例子有:微软对网景、谷歌对Yelp、脸书对Zynga,推特对第三方客户端。操作系统如iOS和安卓表现得更好,尽管仍需缴纳30%税款,但出于看似任意性的原因,拒绝应用程序,并随意纳入第三方应用的功能。

对第三个方来说,从合作到竞争的转变就像是一种诱饵。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优秀的企业家、开发商和投资者都开始对在中心化平台上进行创建变得谨慎起来。我们现在有几十年的证据表明,这样做最终会令人失望。此外,用户放弃隐私以及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并且容易遭受安全漏洞。中心化平台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

Ⅸ 互联网经常提起‘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什么

中心化(Centralization)和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就是集权与分权,在互联网上,就是指从我说你听的广播模式,向人人有个小喇叭的广场模式转变。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门户网站,去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是blog、UGC、社交媒体等。

很多人对去中心化有一些误解,比如说Facebook、Twitter等正在成为更集中的中心。去中心化不是说今后不再有大网站,也不是说大网站就一定是中心化的,去中心化主要是指技术对普通用户的赋权。另外,去中心化也不是人人绝对平等的意思,总会有人更善于利用技术赋予的可能性,有人则不善用或不在乎。

通俗的说 :

中心化:几个经过认证的嘉宾在‘讲话’,所有其他人在听。(上课)

去中心化:每个人都可以‘讲话’,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听或者讲。(英语角)

来自豆瓣2015-01-04知识:http://www.douban.com/note/476273729/?type=like

Ⅹ 新媒体如何实现信息飞沫化,去中心化和话语权再分配

在传统媒体语境下,广大媒体受众大多数情况下是被动的接受对象,普通受众在传统媒体社会中几乎是没有话语权的,比如报纸、广播和电影等一些传统媒,它们所提供给大众话语发布的平台是相对有限的。而在今天的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网络博客、手机上网、以及各种数字用品都是功能变得更强大、使用方式更便捷,大众的声音通过网络平台(例如短信群发、个人博客和网络论坛等)可以随时发送,由音频和视频承载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的便利,个体主体地位在新媒体语境下得到了显着提升,广大受众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时代下从没有过的自由、自主权力。另外,广大受众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中表达思想和发表意见,大众声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及时、丰富、全面和生动。借助新媒体提供的自由平台,越来越多的个体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评价者、管理者和把关者。

热点内容
btcblock 发布:2025-01-01 09:32:16 浏览:682
eve挖矿速度技能 发布:2025-01-01 09:14:16 浏览:818
区块链技术招商银行 发布:2025-01-01 09:13:37 浏览:649
如何买入shib 发布:2025-01-01 09:12:12 浏览:96
区块链财经门户 发布:2025-01-01 09:10:02 浏览:605
中国为什么要停止比特币 发布:2025-01-01 08:38:38 浏览:787
熊猫挖矿机官网 发布:2025-01-01 08:37:17 浏览:69
共生比和比特币 发布:2025-01-01 08:33:48 浏览:597
名人在元宇宙 发布:2025-01-01 08:05:54 浏览:384
trx燃脂训练教程 发布:2025-01-01 07:55:14 浏览: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