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在哪一阶段
⑴ 自我中心是哪个阶段的主要表现
自我中心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
前运算阶段是从儿童学习一种语言开始持续到大约5岁至6岁。在这个阶段,儿童通过语言、模仿、想象、符号游戏和符号绘画来发展符号化的表征图式,他们的知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
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的倾向。
相关介绍:
皮亚杰用于描述儿童6、7岁以前心理特点的一个概念。皮亚杰认为,在心理发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
婴儿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也就是说,婴幼儿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断和理解事物、情境、同人的关系等,而完全不能采取别人的观点,不去注意别人的意图,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同样不能按事物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去看问题。
⑵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发展化分得几个介段
让·皮亚杰(Jean Piaget,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论文,他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获得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
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幼儿早期的思维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幼儿中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直觉行动思维
0~2岁幼儿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指主要利用直观的行动和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幼儿通过拖动桌上的布来获得他不能直接拿到的玩具。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客体的感知和动作,是幼儿早期出现的萌芽状态的思维。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幼儿思维的发展有两个明显的标志:一是幼儿有时不用明显的外部尝试动作就能解决问题;二是产生了延迟性模仿能力。所谓延迟性模仿是指模仿的对象或动作在眼前消失一段时间后对行为或动作的模仿。
总体上说,幼儿大致获得了以下能力:幼儿通过伸手和抓握等动作,开始注意到物体的空间关系,这使幼儿逐渐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运动,开始理解周围的世界;幼儿突破了直接经验的限制,发展起了具有先后的时间维度的概念,出现了对因果关系的初步理解;幼儿开始逐步理解目标和手段的关系;幼儿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为并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等等。
在皮亚杰看来,这一阶段的幼儿思维发展的最大成就之一就是获得了“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即幼儿明白了消失在眼前的物体仍将继续存在。皮亚杰认为,幼儿在没有直接感知物体时却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是一个逐步学习的过程,贯穿整个感知运动阶段,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婴儿出现藏猫猫的游戏行为。直觉行动思维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思维方式。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离不开幼儿对实际物体的感知和动作,因而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为结果的预见性,思维具有明显的狭隘性。
(图:守恒实验)
3. 抽象思维的萌芽
抽象思维是指利用抽象的概念或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幼儿末期即幼儿6~8岁这一时期,幼儿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
第一,幼儿开始获得可逆性思维。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如果在一堆珠子中减去几个,然后增加相同数目的珠子,这堆珠子的总数将保持不变。
第二,幼儿的思维开始能够去自我中心化。所谓去中心化是指幼儿认识到他人的观点可能与自己的有所不同,幼儿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例如,幼儿开始能够解决“三山问题”。
第三,幼儿开始能够同时将注意集中于某一物体的几个属性,并开始认识到这些属性之间的关系。例如,幼儿开始认识到一个物体可以有重量和大小等几个属性,并且认识到这些属性是可分离的。
第四,幼儿开始使用逻辑原则。幼儿获得的重要逻辑原则是不变性原则,即一个客体的基本属性不变。另一个原则是等价原则,即如果A的某种属性等于B,B等于C,则A必然等于C。
⑶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哪些特征
特征:
1、泛灵论。儿童无法区别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常把人的意识动机、意向推广到无生命的事物上。
2、自我中心主义。儿童缺乏观点采择能力,只从自己的观点看待世界,难以认识他人的观点。
3、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通过要求儿童考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儿童能把握整体,也能分辨两个不同的类别。但是,当要求他们同时考虑整体和整体的两个组成部分的关系时,儿童多半给出错误的答案。
这说明他们的思维受眼前的显著知觉特征的局限,而意识不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皮亚杰称之为缺乏层级类概念(类包含关系)。
4、思维的不可逆性。思维的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思维运算活动。
5、缺乏守恒。守恒是指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所掌握的概念并不因某些非本质特征的改变而改变。前运算阶段的儿童认识不到在事物的表面特征发生某些改变时,其本质特征并不发生变化。不能守恒是前运算阶段儿童的重要特征。
(3)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在哪一阶段扩展阅读
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他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并不是所有儿童都在同一年龄完成相同的阶段。
然而,他们通过各个阶段的顺序是一致的。前一阶段是达到后一阶段的前提。阶段的发展不是间断性的跳跃,而是逐渐、持续的变化。
⑷ 自我中心化出现在皮亚杰的哪个阶段
出现在前运算阶段(2~7岁)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从而表现出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它主要的行为模式。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⑸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口诀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口诀是什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怎么记忆?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山西人事考试网帮助大家整理了皮亚杰认知发展口诀,含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解释、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题型等。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其发生认识论、运算逻辑和儿童心理学体系中提出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的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仅仅是依靠感觉和动作去适应外界环境的。通过摸爬滚打的感觉和动作形式逐渐获得了低级的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岁)。
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认知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前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首先具有的一个特点叫做万物有灵论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此阶段孩子的特点都是与上一个阶段相反的。这个阶段的标志性特征是孩子具有了守恒性,在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思维具有了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亦称命题运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并且思维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皮亚杰认知理论口诀
1.口诀一:我们要去记准确每个阶段的顺序,口诀“敢牵巨星”。“敢”——感知运动,“前”——前运算阶段,“具”——具体运算,“星”——形式运算。
2.口诀二:我们要通过记忆年龄段的时间,去反向推出所对应的阶段,口诀“爱奇艺”。“爱”——是感知运动阶段的截止时间2岁,“奇”——是前运算阶段的截止时间7岁,“艺”——是具体运算阶段的截止时间11岁。
皮亚杰认知理论考题
1.小刘认为又高又细的杯子比又矮又粗的杯子能盛更多的水,尽管在这两个杯子中倒入了同样多的水,他却只注意杯中水的高度,而不会同时考虑到杯子的形状。他的认知处于( )。
A.感知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前运算阶段。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集中化。题干中两个杯子倒入同样多的水,小刘只关注水的高度,说明小明还没有守恒的概念,思维集中化。
2.蓝蓝的父母经常带她去游乐场玩耍,几次之后蓝蓝就能画出具体路线图,这说明蓝蓝的认知发展达到了下面哪一个阶段?(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伴随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当儿童凭借形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其认知发展到了(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解析: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需要凭借具体形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应用题常用图画形式表现就是很好的证明。故此题选C。
4.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获得客体永恒性的儿童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1.C 2.A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口诀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本站还搜集整理更多教师考试知识点、技巧,欢迎【Ctrl+D】收藏本网站。
⑹ 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认知发展阶段论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需要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已有客体永恒性和目标定向行为。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具有具体形象性,思维不可逆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语言迅猛发展,动作图示符号化,自我中心主义。
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够进行逻辑运算,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不再依赖于具体可感知的事物,可通过假设推理来解答问题,假设演绎推理,青春期自我中心,儿童发展思维已接近成人水平。
⑺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是哪个阶段的特征
幼儿期是3-6、7岁,
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
前运算阶段,成就
1、泛灵论,认为一切有生命
2、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3、以自我为中心
4、思维具有刻板性
缺陷:儿童尚未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
⑻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也是我们民族未来的希望,儿童的发展与健康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密切关注的。儿童认知的发展4个阶段有:
1、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客体不存在,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表明儿童开始在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还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本阶段的儿童不再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8)去自我中心主义是在哪一阶段扩展阅读:
儿童心理学一般以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14~15岁)心理的发生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在西方文献中,儿童心理学与“儿童发展”,以及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在意义和范围上基本相同。儿童心理学著作有按年龄阶段如新生儿期、婴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等排列的体系,这是大多数儿童心理学著作采取的体系;有按心理过程排列的体系,如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注意发展、语言发展等;也有将上述两种排列混合编制的体系。
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文主义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新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
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直接推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于1882年出版,被公认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⑼ 为什么说儿童思维发展过程是一个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
家长的第一堂情商课,宝宝对周围的认知是自学的能力,但是家长有计划的互动是这个时候最好的教育。
请用语言给宝宝描述,宝宝本身和环境其他人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情感
从简单的开始:开心,难过,害怕,平静,生气
然后再进一步的准确理解进阶的情绪:悲伤,恐惧,友好
最后到一些高阶的情感:尴尬,退缩,愤怒等
千万记得不要以为孩子天生就会懂得很多,宝宝不是从家庭教育就是从电视以及其他的社会教育中判断分析自学。
转移注意力是最好的干预方法
2-3岁的孩子道理认知体系还不完整,对于情绪无法控制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用其他更加有吸引力的事情把孩子从无聊吵闹的情绪中解救出来。
记住:千万别和孩子生气,和孩子讲道理,都是情商低的父母的表现
如何去"自我中心化"是这一个阶段宝宝主要的任务
(敲黑板,这是未来情商的源头)
让孩子知道"你"、"我"、"他"的区别,还有"你的","我的","他的"区别
这个可以从分享开始:
举个例子,家里来了一个漂亮的小姐姐,宝宝很开心,拿了一个比较小的苹果送给小姐姐
可能很多家长面对这种情况,马上就会去批评孩子做得不对,甚至是指责孩子自私。
自己的是非对错观念是生活了这几十年才积累起来的,怎么能够要求一个二三岁的孩子和自己拥有同样的是非观呢?
我们怎么做呢?
请问宝宝:如果有人送苹果给你,你希望收到大的还是小的?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大的!
对啊,你看,你希望收到大的。那你觉得小姐姐希望收到大的还是小的呢?
他想了想,回答道:大的吧!
那如果人家把小苹果送给你,你开心吗?
宝宝想了下:不开心!
那你觉得小姐姐收到你给他的小苹果会开心吗?
宝宝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不开心!
那你是希望小姐姐开心呢还是不开心?
宝宝:我希望小姐姐开心!
那你觉得应该给老师大苹果还是小苹果呢?
宝宝:大苹果!
当我类似的事件冲突的时候,请家长尽可能全面地去描述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的人的想法、感受和期待,让宝宝从小就认知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感受和期待。
这种"去自我中心化"的思维训练会是未来情商的基础
⑽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划分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守恒概念是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分水岭”,掌握守恒概念标志着儿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是认知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守恒概念:是指物体的形式(主要是外部特征)起了变化,但个体认识到物体的量(或内部性质)并未改变。包括有质量守恒、重量守性、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守恒概念是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第三个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在这一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并不是同时获得这些守恒的,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获得的,先是在7-8岁获得质量守恒概念,之后是重量守恒(9-10岁)、体积守恒(11-12岁)。皮亚杰确定质量守恒概念达到时作为儿童具体运算阶段的开始,而将体积守恒达到时作为具体运算阶段的终结或下一个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开始。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近的一些研究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增加问题的情境性,儿童能表现出更强的守恒掌握能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以皮亚杰的年龄阶段论所描述的那种“全或无”的形式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