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算力简介 » 去中心化物流绿色

去中心化物流绿色

发布时间: 2021-12-22 10:13:01

1. 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

中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 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观念上的差距
一方面,中国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政策性的差距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因此,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3.技术上的差距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中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什么规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另外,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4.利益分配上存在问题
绿色物流包含的范围非常广,几乎涉及到供应链上的所有成员。如何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内的各个主体之间分配利益,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由于私人收益(成本)与社会收益(成本)的不一致,使得供应链内成员的个体目标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存在冲突。从传统制造模式来看,其私人收益往往高于社会收益,而其私人成本要低于社会成本,同时现有的有关法律允许这种成本外部化存在,比如体现在排污费的收取上,现有的排污费标准远低于污染的治理费用,因此,制造商往往选择了直接交纳排污费的方式而不是治理其污染的方式,从而使成本外化。绿色制造的收益外化与传统制造模式的成本外化使得绿色物流模式下的供应链成员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存在冲突,往往不能使与环境相容的原则在各成员间得到遵循。
另外一个问题是,绿色物流强调供应链成员的知识创新。但是,由于当前情况下,创新收益还不能完全归创新者所有,于是就存在供应链各环节的成员在创新动机上存在激励不足。同样由于上面的原因,即使某个成员实现了有效的创新,经济人的理性也会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限制其创新成果的扩散,从而其成果就不能及时有效地在供应链成员间共享。
由此可见,中国的绿色物流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物流绿色化对我们来说,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途。如今世界上的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故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物流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和整合,如若不然,就会失去竞争力,一旦国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我国稚嫩的物流业就将遭受巨大打击。可以说,发展绿色物流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
因此,大力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物流系统目标、物流设施设备和物流活动组织等进行改进与调整,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和对环境的最低损害,将有利于中国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1 对发生源的管理
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 对交通量的管理
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
3 对交通流的管理
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2. 从电子商务的角度分析什么叫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简介
“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
绿色物流是以经济学一般原理为基础,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和物流绩效评估的基础上的物流科学发展观。同时,绿色物流也是一种能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作业流程的物流活动。内涵绿色物流的内涵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集约资源
这是绿色物流的本质内容,也是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绿色运输
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打造绿色物流,首先要对运输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运输路线,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另外,还要注重对运输车辆的养护,使用清洁燃料,减少能耗及尾气排放。
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一方面要求仓库选址要合理,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另一方面,仓储布局要科学,使仓库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仓储面积利用的最大化,减少仓储成本。
绿色包装

包装是物流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包装可以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
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搜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然后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后形成的物品流动活动。
中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存在的不足
中国物流业的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刚刚兴起,人们对它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在绿色物流的服务水平和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先进技术国家在绿色物流的观念上、政策上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观念上的差距
一方面,中国领导和政府的观念仍未转变,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部分政府领导对物流的推进尚且放任自流,更何况面向的是更进一步的绿色物流?仅有物流的思想而没有绿色化的概念,还缺乏发展的前瞻性,与时代的步伐存在差距。另一方面,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域外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仍非常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几乎为零。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政策性的差距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在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引导上,制订了诸如控制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和控制交通流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如日本在1966年就制订了《流通业务城市街道整备法》,以提高大城市的流通机能,增强城市物流的绿色化功能。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订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另外,由于物流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过多,而这些部门又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各做各的规划,各搞各的设计,各建各的物流基地或中心,导致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物流运作上的环保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因此,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国的物流规划整体设计,是我国发展物流在政策性问题上必须正视的大事情。
3.技术上的差距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物流绿色思想的建立,物流政策的制订和遵循,更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而我们的物流技术和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中国的物流业还没有什么规模,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规划,存在物流行业内部的无序发展和无序竞争状态,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在机械化方面,物流机械化的程度和先进性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距离;物流材料的使用上,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另外,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中国的绿色物流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物流绿色化对我们来说,还有相当漫长的一段路途。如今世界上的一些大的物流公司进入中国,跨国物流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故必须要加快物流的绿色化建设,物流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和整合,如若不然,就会失去竞争力,一旦国外在物流业的绿色化上设置准入壁垒,我国稚嫩的物流业就将遭受巨大打击。可以说,发展绿色物流是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的重要基础。

3. 远成的绿色物流是什么对消费者有用吗

企业物流活动中也会存在一些非绿色因素,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的权威西泽修先生曾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说,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实际上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用的主体部分。物流成本“冰山”理论也同样揭示企业物流结构的不合理对社会造成的成本,这个成本就是环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且流动的量达到了一定规模就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不能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的社会成本。
一直以来,远成集团非常重视客户服务,并从战略上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目标,根据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变化,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远成认为,现代物流的竞争,不单是物流设备、仓库、运输工具、物流信息系统等硬件的竞争,更重要的是服务软实力的竞争,比如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服务质量的优劣程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客户对品牌的综合满意度等。而物流服务软实力一直是中国物流企业参与世界物流竞争的重要瓶颈。远成集团正是基于这一竞争理念,首开物流星级服务标准和规范,在物流服务的各个节点和环节,甚至公司物流产品的研发,物流方案的设计等都要求达到星级服务的标准和规范,这也是远成长久以来维持良好客户关系的关键。
所以说,远成的绿色物流不但对物流行业有益,而且对消费者也有益。

4. 绿色物流与逆向物流的区别和联系

管好绿色逆向物流 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活动日趋频繁,其中的诸多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如废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浪费、交通堵塞、废弃物增加等,这些行为是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相违背的,因此,研究和探讨物流活动绿色化,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开始从事和研究物流,绿色物流得到不断发展;将绿色物流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这是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六大特征之一�3�。在我国,尽管绿色物流逐渐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并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但只停留在观念上,既没有系统化,更没有工程化;很显然,和国外的情况相比,我国的绿色物流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发展我国绿色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1 绿色逆向物流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逆向物流是指在企业物流过程中,由于某些物品失去了明显的使用价值(如加工过程中的边角料、消费后的产品、包装材料等)或消费者期望产品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失去了效用或已被淘汰,将作为废弃物抛弃,但在这些物品中还存在可以再利用的潜在使用价值,企业为这部分物品设计一个回收系统,使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物品回到正规的企业物流活动中来。这个回收系统就是逆向物流系统,而系统中的物流就是逆向物流�5�。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10�。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指的绿色物流包括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中所有绿色物流活动。 逆向物流的存在取代了传统物料的单向运作模式,有利于减少不适当物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减少因焚烧、填埋带来的资源浪费。同时也能降低企业处理废旧物品的成本,改善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绩效,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逆向物流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充分节约和利用资源与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2 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战略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强调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经济的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形态�6�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今天,人们所面对的是“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等严重问题,而物流业的发展必定会耗用大量的资源、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废物和噪音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因此,物流企业一开始就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和管理,把“可持续发展”做为企业的最大利益原则加以对待�9�。物流绿色化是21世纪物流管理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2.2.1 废弃物最小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废弃物管理通常对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剩余物进行最小化,有两个途径可实现废物的最小化�4�:①从废物生成上预防废物的产生;②对已有废物实行“变废为宝”。其具体方法为减少废物数量(Rece)、废物再利用(Reuse)、废物循环(Recycle)、废物回收(Recover)(将以上方法简称为4Rs)。 4Rs能够减少要处置的废物数量,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层次,这种逻辑层次揭示四种方法之间优先顺序�4�。如图1所示。 在通常情况下,减少使用资源产生的废物是最好的方法,力争在第一地点不要产生废物。如果废物已经产生,必须想尽办法充分挖掘其内涵的用途,如果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利用。如果不可行,则回收这些废物。最后,从不能减少、再利用和循环的废物中回收能源。这就实现了“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的目标,为实现自然资源持续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奠定基础。同时,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物质、能量的生态均衡必然成为我国工业制造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2.2.2 管好逆向物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逆向物流所包含的各种活动中,管理客户退回的商品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对流通领域的逆向物流管理,可采用如下措施:①在商品流通中尽量减少商品的回流量�8�;②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再循环物流系统。具体分析如下。 逆向物流的管理首先要从阻止商品回流(即退货)的发生入手,因为有些商品类型(见表1、表2)的回流是可以避免(或最小化)的,只须物流企业从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要求每一个员工。表1和表2分别列出终端消费者和零售商退货的原因。其次要树立面向拆卸的设计理念�8�,即在产品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如何使回流产品的持续处理更容易,以便于产品的翻新、再制造或原料的回收。 另外,由于大量生产、流通和大量消费,必定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一些废弃物处理困难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及自然环境的恶化。因此,物流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供应链的其它节点协同起来,从整个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最终建立起包括生产商、制造商、批发零售商和消费者在内的生产→流通→消费→再利用的循环物流系统(如图2所示)。这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2.3逆向物流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逆向物流活动绿色化,可重点考虑以下两个问题:①废旧物品的绿色回收;②对回收品的绿色处理。具体来说,废旧物品的回收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活动,可以设想,全球若只有正向物流这一单向运作模式,那么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质,消费群体在消费过程中的生活拉圾,不要多长时间就会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是不可想象的。 对回收物品绿色处理方式的划分,可以借助Thierry�1�在1995年提出的观点:直接再利用(direct reuse);修理(repair);再生(recycling);再制造(remanufacturing)。�简称为4rs 4rs能够减少要处置的废旧物品数量,降低企业处理废旧物品的成本,减少因焚烧、填埋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其绿色处理方法、应用举例及层次关系�5�如表3所示。 在通常情况下,使回收物流绿色化的最优途径是再利用和再制造。这种再利用和再制造通过循环重复利用物料,充分回收有用的自然资源,减少对废旧物品的处理成本,产生具大的经济效益。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效益就是因废物数量的减少,而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生态平衡。这就实现了“使生态环境持续利用”的目标,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3 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建议 3.1 企业的作为 绿色逆向物流的主体主要是专业物流企业。因此,开展绿色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物流企业,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是非常关键的;也是整个物流活动链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绿色物流的具体实施。具体来说,企业实现逆向物流绿色化,应重点解决两个难点,一是物品的回收,二是对回收品的处理。对于物品的回收,建议建立合理、优化的回收模式:企业内回收模式和企业外回收模式。从图2所示的“再循环物流系统”结构图可知,对供应商、生产商等企业在生产加工环节中出现的废次品、边角废料以及仓储运输环节中出现的损货,通过企业内回收模式进行回收,使之再资源化。对终端客户和零售商的退货,批发零售商的包装材料,消费者群体产生的有价值的生活垃圾及废旧物,可通过企业外回收模式进行回收。对一些耐用消费品可通过“以旧换新”的绿色营销模式来实现企业外回收,如家用电器、电脑、手机、高压锅等消费品。同时企业可通过在各大城市建立维修、回收两者兼有的废旧物回收中心,以方便废旧物资源的回收利用,也大大缓解废旧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对回收物品的处理,总的原则是循环再利用,充分挖掘废旧物内涵的用途,不能用的也要回收其能源。具体来说,先进行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处理;能利用的充分利用,对只需要进行简单维修就能使用而不影响质量的产品,通过简单处理就直接进入销售市场;对生产制造商产生的边角废料,批发零售商剩下的包装材料,用户群所产生的有价值的生活垃圾,均可运送到供应商或第三方生产商,使之再资源化。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要建立回收废物处理系统,需要有大量的投资,因此,企业可考虑将其承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做,或者和其它企业联手来做。 3.2 政府的作为 政府应发挥绿色物流的导向作用,积极扶持绿色物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要点是在交通运输方面,政府在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应加大对物流污染源、交通量、交通流的控制和管理。严格实施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制订《废弃物处理预收费法》等法律;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绿色物流活动,如对公路运输提价;在税收、贷款方面对实施绿色物流的企业进行倾斜;建立专门的绿色物流管理监督机构;倡导建设绿色物流园区,特别是城市中心物流园区,等等。在包装方面,政府应尽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制订一些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包装行为,如只要包装容器生产商达到一定的回收再利用水平就可申请免除包装废弃物的税收;因此包装企业应尽量使用易回收的纸材料。建议企业在包装的生产和使用上,应坚持的原则是:包装原材料或容器必须不危害人体的健康;尽量少用废弃后难降解的包装材料;尽量缩小包装体积;包装容器内空间体积不应超过产品体积的20%等。在流通加工方面,政府可通过建设物流园区,使物流企业集中运作,这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 3.3消费者的作为 消费者不仅是绿色逆向物流的倡导者,而且是绿色逆向物流的督导者。首先消费者要树立绿色逆向物流的理念;全国13亿人口,人人都是消费者,如果人人都了解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人都有环保意识,搞好绿色物流将指日可待。其次要倡导绿色逆向物流的行为;有了思就有想,当人们认识到资源和环境是如此重要时,为了下一代的生存与发展,人们不仅要求本身要实行绿色消费,而且要通过舆论要求政府规制绿色物流管理。再次要倡导绿色逆向物流的行动;消费者对正确处理消费后的废弃物尤其重要,具体要求是在处理垃圾时分类处理,如有些城市的垃圾桶分可回收、不可回收两部分;尽量消费简易包装的产品;尽量使用“菜篮子”来替代塑料袋;对家中的废旧家电、电脑等耐用品通过“以旧换新”的途径处理,等等。

5. 绿色物流的重点是什么

重点背诵的部分
绿色物流的意义 P26
1.绿色物流是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绿色物流是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
3.绿色物流的建立,更有利于全面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
4.绿色物流有利于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5.绿色物流是适应国家法律要求的有效措施
物流业指标体系 P89
经济属性指标(产品及回收处理经济性、产品质量优良性安全性、生产处理技术先进性)
资源属性指标(材料种类及消耗、材料利用率及绿色性、产品中回收材料及零部件利用率)
能源属性指标(能源种类及消耗、能源利用率及自身绿色性、再生资源使用量)
环境属性指标(水环境指标、大气环境指标、固体废弃物指标、噪音废弃物指标、土壤环境指标)
企业绿色物流系统的构筑 P107
一、绿色供应物流 首先,对必须对构成产品的零件材料的绿色性进行评估,以避免环境风险。 第二步,根据材料的绿色性对供应商进行绿色性的评估。 第三步,采购过程的绿色化
二、绿色生产物流 首先,必须以清洁生产技术为基础。 其次,JIT生产方式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环境代价或交通拥挤带来的社会成本,通过库存节约与环境成本的平衡,确定最合适的库存标准。另外,以减少物料输送、储存、装卸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和废物排放为原则,进行物流技术的改进和物流管理方式的优化,通过对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对物流路径进行最优规划,对物流设备进行最佳配置,消除无效的运输或装卸。
三、绿色分销物流 首先,必须合理的规划分销网络,绿色分销网络应该有利于运输路线的优化,充分利用一些更加环保的运输方式。 其次,商品的保证在物流上的安全性的同时应保证尽量化。
四、废弃物流
五、逆向物流系统(回收旧产品、旧产品运输、检查与处理、回收产品的修理或复原、在循环产品的销售)
逆向物流的战略作用 P131
1.改善和提高顾客价值,增强战略竞争优势
2.降低物料成本,增强企业收益
3.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
4.促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逆向物流系统的功能 P133
收集 检测和分类 再处理 废弃处置 在分销
我国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管理的策略 P145
1.组织保证,建立物流运作的只能部门
2.分层次实施逆向物流目标
3.加强逆向物流的起始点控制
4.在供应链范围构建企业你逆向物流物流系统
5.建立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统
6.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整合统筹规划
7.建立逆向物流的集中退货中心
8.财务管理
9.确定逆向物流的运作方式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P198
1.与供应商或分销商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进行全过程的“生态设计”合作,优化供应过程
3.构筑面向供应链的绿色标准化体系
4.构筑面向绿色物流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平台
绿色认证
五个子系统:环境管理系统(EMS)环境审核(EA)环境标志(EL)环境绩效评估(EPE)生命周期评估(LCA)
ISO14000系统标准的特点
1.以消费行为为标本动力 2.资源性的标准 3.没有绝对量的设置,以全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基准 4.强调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 5.标准强调的是管理体系,踢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 6.标准强调了生命周期应用,对产品进行从摇篮到坟墓的分析,较全面地覆盖了当代的环境问题。
认证过程:

概念部分
绿色物流的三个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学 生态伦理学 P29掌握定义(模式)
绿色流通:以绿色文明为导向,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直接或间接促成污染消减的环保取向型商品流通过程及活动,其核心内容是绿色产品的流通活动。P54
绿色营销: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者与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 P65
绿色物流: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回收物流:不合格以及返修,退货及周转使用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供方行程的物流活动
废弃物流:失去使用价值物品的物流,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别送到专门的处理场所时行形成的物品的实体流动。
逆向物流:与传统的供应链方向相反,为价值恢复或处理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金额控制过程。(投诉退后、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与副品、包装)狭义的逆向物流:已经废弃的产品在制造,再生以及物料回收的过程。 广义的逆向物流:包括狭义逆向物流定义以外的,还包括减少使用资源,而通过减少使用资源可以达到废弃物减少的目标,同时还能够使得正向以及逆向的物流更有效率。
清洁生产: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内涵清洁生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循环经济 P111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3R?
循环物流系统:物及其物流衍生物发生的空间和时间的位置移动的循环系统,是由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相互联系构成的物流系统。
企业绿色物流战略管理:1.绿色技术的创新 2.开发绿色产品 3.绿色供应链管理 4.培养绿色物流人才。P164
绿色供应链:导入全新的设计理念,对产品开发与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分销供应直至最终的消费。废弃回收在利用的整个供应链过程进行生态设计,通过供应链中个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紧密协作,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在内外环境管理方面实现最优化的协调统一。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导内容:1.绿色战略 2.绿色设计 3.绿色材料选择 4.绿色制造 5.绿色分销 6.绿色回收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在宏观上注重绿色产业链条的发展布局 2.在微观上注重开发企业自身的绿色价值链 3.依据资源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p192
绿色包装: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
绿色包装的主要手段:P208 可降解塑料 纸 玻璃 竹 重复使用和再生 可食用 可降解 纸材料
绿色物流渠道模式的选择:直接渠道 间接渠道 逆向渠道 P202
工业生态园区:通过预先设计工业系统,循环利用资源,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6. 求一篇关于绿色物流的论文

北京环亚运商物流有限公司是北京市的绿色物流车队

7. 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物流的区别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

陈 雯,凌定成
(上海海关大学,上海 210204)

【摘 要】供应链管理是进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文章阐述了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对所有节点企业的资源进行集成和协调,强调了战略伙伴协同、信息资源集成、快速市场响应及为用户创造价值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增值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6)04-0035-02

一、供应链的概念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哈理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出一个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它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三、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le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供应链管理
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冲突)。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供应生产作业物流需求各种技术支持;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在全球化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最杰出者,唯有联合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
在这种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大大增强了该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最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及时地获得最终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整个供应链能紧跟市场的变化。在21世纪,市场竞争将会演变成为这种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其次,在市场、加工/组装、制造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建立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或虚拟公司)。即为完成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等任务而由多个企业相互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网络,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这不仅使每一个企业保持了自己的个体优势,也扩大了其资源利用的范围,使每个企业可以享用联盟中的其它资源。例如配送环节是连接生产制造与流通领域的桥梁,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以它为核心可使供需连接更为紧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加速产品流通,往往是以一个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生产加工领域相联,下与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相接,建立一个企业联盟,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来进行管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最有效地规划和调用整体资源,以此实现其业务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经营,对大市场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在它的作用下,供应链上的产品可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交达到最终消费者手中,快速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链增值。
这种广义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独立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
四、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的作用很有必要的。
在物流管理出现之前,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业务部门,只是被当作制造活动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把企业的输入与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造功能集成在一起。供应链管理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并随之出现了集成供应链概念,通过和其他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寻找商业机会。
物流指的是供应链范围内企业之间的物资转移活动(不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已经把采购与分销两个为生产服务的领域统一在一起,形成的物流供应链,这就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含义。所以国外有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实际就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扩展。如果从社会大范围的角度看,物流可以理解为是所有为最终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网络,即供应网络(Supply Network)。而供应链则是其中的一个通道(Channel),它关联着几个不同的管理概念:
供应管理(Supply Management):如采购、库存、运输、订单处理等,应商的业务有关,处理企业与供应市场之间的各类业务活动,但不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
后勤管理(Logistics):是指经过分销渠道到达最终用户的物料管理和信息管理。
配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处理与企业最直接的用户,主要是一级用户,不涉及二级用户间的业务关系,把产品销售给用户,非直接的用户。
物料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指供应链的中间部分物流和信息流。包括采购、库存管理、仓储管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分销配送管理。即从原料的采购进厂、生产再到产品交给用户(第一级用户),不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分销商及最终用户。
供应链管理:是跨企业范围的比物料管理更广泛的管理,它从战略层次上把握最终用户的需求,通过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获得从成本、时间、效率、柔性等的最佳效果。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
五、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
一般认为,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地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在哪里?一般而言,供应链管理涉及制造问题和物流问题两个方面,物流涉及的是企业的非制造领域问题。两者的主要的区别表现在:
1.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而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
2.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
3. 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物流涉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是企业之间的衔接管理活动。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价值分布来考查。物流价值(采购和分销之和)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和行业中都占到了整个供应链价值的一半以上,制造价值不到一半。在易耗消费品和一般工业品中,物流价值的比例更大,达80%以上。说明供应链是一个价值增值链过程,应有效地管理好物流过程,提高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水平。物流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问题,而是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用户价值,降低用户成本;协调制造活动,提高企业敏捷性;提供用户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供信息反馈,协调供需矛盾。
要实现以上几个目标,物流系统应做到准时交货、提高交货可靠性、提高响应性、降低库存费用等。
六、结语
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快速传递与反馈市场信息、不断沟通生产与消费的联系、提供低成本的优质产品,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顾客化的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因此,只有建立敏捷而高效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将成为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物流管理又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

8. 我国建立绿色物流应该共几方面考虑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对策
1、树立绿色理念,强化绿色管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淡薄,就会成为绿色物流发展的外在阻碍因素。因此,必须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物流形态,需要广大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所以,要大力开展消费者绿色教育,使消费者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有关绿色法规、政策,了解实施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推动政府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机制有许多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必须切实加强体制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进行绿色改革,加强绿色管理。通过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克服物流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发挥政府的管理功能。针对我国现代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管理属于不同的部门而缺乏统一领导的情况,建议应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用制度来统一管理物流活动,并且可以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管理部门,管理统一,政策归口,全面规划物流的发展。
2、科学规划网点布局,优化整合物流流程。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是整个物流企业的灵魂所在,针对我国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建设迟缓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利用城市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的特点,建立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绿色运输,以此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物流网络体系。这样,可在整体上保证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高效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据国内有经验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工业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流程,我国可降低现有物流成本的50%~60%。另据匡算,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1%,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倘若我国能逐步逼近工业化国家物流的平均成本(物流成本占GDP的12%),则可节约当年物流成本8000亿元。因此,优化和整合我国工业的物流流程,有希望成为当前很具操作性且收获丰厚的改革发展思路,并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
3、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加强绿色环保。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大量生产和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和众多企业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废弃物物流是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形成的物品实体的流动过程。因此,应当建立并完善一整套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这个目标,从政府的管理角度看,应该加强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和监督;从企业的运作角度看,企业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而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真正做到物流的“绿色”。
4、加强绿色物流理论研究,大力培养物流人才。人才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发挥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和学术优势,加强关于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绿色物流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其次,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绿色物流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物流专业的人才相当匮乏,高级人才更是难求,许多企业的相关人员都是半路改行,难以在绿色物流的研究中有深入的发展。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全面进行企业物流人才的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迅速成为既懂得物流知识和管理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如此,我国的绿色物流才有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并且,要注意:
1、绿色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的原材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的好坏优劣直接决定着最终产成品的性能,所以要实施绿色物流还要从源头上加以控制。由于政府对企业的环境行为的严格管制,并且供应商的成本绩效和运行状况对企业经济活动构成直接影响。因此在绿色供应物流中。有必要增加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环境指标,即要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考察。例如:潜在供应商是否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而被政府课以罚款?潜在供应商是否因为违反环境规章而被关闭的危险?供应商供应的零部件是否采用绿色包装?供应商是否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2、绿色生产管理

绿色生产又包括绿色原材料的供应、绿色设计与制造以及绿色包装。绿色产品的生产首先要求构成产品的原材料具有绿色特性,绿色原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环境友好性;不加任何涂镀,废弃后能自然分解并能为自然界吸收的材料:易加工且加工中无污染或污染最小;易回收、易处理、可重用的材料,并尽量减少材料的种类,这样有利于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绿色设计要求面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在概念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产品在制造、销售、使用及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使得在产品再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拆卸、易收回,不产生毒副作用及保证产生最少的废弃物。

绿色制造则追求两个目标,即通过可再生资源、二次能源的利用及节能降耗措施缓解资源枯竭,实施持续利用: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排放,提高工业品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与环境的相容程度,降低整个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风险,最终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问题。例如现在我国比较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就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随地遗弃引起的。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其特点是材料最省,废弃最少且节约资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利用和再循环;包装材料可自然降解并且降解周期短;包装材料对人的身体和生态无害。绿色包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储存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

3、绿色运输管理

交通运输工具的大量能源消耗;运输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产生噪音污染;运输易燃、易爆、化学品等危险原材料或产品可能引起的爆炸、泄露等事故。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到的影响。因此构建企业绿色物流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

(1)合理配置配送中心,制定配送计划,提高运输效率以降低货损量和货运量。开展共同配送,减少污染。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进行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共同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

(2)实施联合一贯制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件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通过运输方式的转换可削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海上和航空运输。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支柱之一。

(3)评价运输者的环境绩效,有专门运输企业使用专门运输工具负责危险品的运输,并制定应急保护措施。

现在政府部门对运输污染采取极为严格的管理措施。如北京对机动车制定了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同时政府交通部门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根据机动车的排污量来收取排污费。由此,企业如果没有绿色运输,将会加大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影响企业经济运行和社会形象。

4、绿色储存管理

储存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是物流的一个中心环节。储存的主要设施是仓库。现代化的仓库是促进绿色物流运转的物资集散中心。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例如,易燃易爆商品仓库不应设置在居民区,有害物质仓库不应设置在重要水源地附近。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是实现绿色储存的重要方面,如气幕隔潮、气调储存和塑料薄膜封闭等技术。

5、绿色流通加工管理

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的需求的最终产品。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大有作为的领域。

绿色流通加工的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6、绿色装卸管理

装卸是跨越运输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储存、包装前后的商品取放活动。实施绿色装卸要求企业在装卸过程中进行正当装卸,避免商品体的损坏,从而避免资源浪费以及废弃物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绿色装卸还要求企业消除无效搬运,提高搬运的活性,合理利用现代化机械,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

7、产品绿色设计、绿色包装和标识

绿色物流建设应该起自于产品设计阶段,以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等技术提高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环境绩效,在推动绿色物流建设上发挥先锋作用。包装是绿色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乳白色塑料的污染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过度的包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再生性包装由于容易回收的性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可以重复使用的集装箱也是绿色包装的例子。在日本,经营食品的商人已放弃塑料包装,在食品界掀起“绿色革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他们的食品包装已不只是要好和实用,照顾环境需要也成为包装业的重要课题。现在的日本商人在给食品包装时尽量采用不污染环境的原料,用纸袋包装取代塑料容器,这也减少了将用过后的包装收集到工厂再循环所面对的技术和成本困难,绿色包装设计在这方面发挥很大作用。

9. 绿色物流的理念

摘要:绿色物流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及对环境、资源全方位的关注,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这一点上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根据该统一性,本文对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成因及第三方物流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理论框架模型,对模型中各因素的内涵和因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绿色物流,第三方物流,配送 1. 引言
绿色物流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的,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及对环境、资源全方位的关注,包括了绿色配送和装运、绿色包装和在加工以及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等环节。其中物流配送是经济发展和消费生活多样化的支柱,然而在企业追求效益优先的行为之下,物流配送的发展越发对资源与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问题。为此,体现绿色物流理念的配送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三方物流配送,从其运营结果看,正是体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的绿色物流配送外包行为是一种战略性决策,将成为其实现绿色物流过程中的催化剂。2. 绿色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需求方的选择
随着绿色物流的发展与技术的提高,许多企业正逐步趋向于企业运作绿色化的实施,据Capgemini 2008年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在ASE企业中将近有86%的企业认为绿色物流重要或非常重要,有98%的绝大比重的企业认为绿色物流意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来看,推动绿色物流实行的法令非常少,调查企业普遍反馈认为,在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上若不采取主动的措施,今后必然会受到制裁与惩罚,而那些积极主动的企业可能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其中许多企业面临一个困惑:怎样在绿色物流上起步呢?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模式能否在其中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据Capgemini和乔治亚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已连续13年发布的“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状况”研究年报来看,2008研究报告中独辟了 “绿色物流”的新章节,对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行业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绿色化要求的提升,企业有可能不可避免地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调查企业中有46%的企业认为从环境角度出发考虑物流和供应链的运营状况是其选择第三方物流的重要因素,北美企业认同的相对较少,但也达到39%。总体来看,第三方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能采取的多种重要手段,如表1。表1 第三方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能采取的多种重要手段
方案及手段 总体
非常重要(%) 已在第三方物流外包中施行(%)
促进运输高效化,通过有效的集运、线路规划及运输方式选择,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 77 31
减少不可回收包装材料的使用 53 15
能源的高效分配利用 50 15
改善运输及库存计划来降低滞期造成的浪费与污染 49 22
为绿色物流的实施提供咨询与建议 48 8
采用替代燃料如压缩天然气等来降低温室效应气体的产生 47 8
促进逆向物流,回收废气材料 46 19
提供有效的库存管理服务,降低小批量运输 43 15
采用环保型的电力运载工具 40 8
资料来源:第三方物流 2008研究报告(Capgemini等)从表1可以看出,有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认可表格中第一种手段的重要性,该手段包括了绿色配送的大部分内容,在企业希望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绿色化的过程中,绿色配送在所有运作方案中成为第三方物流最具专业化的特色,被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因此,基于绿色物流理念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无论是对于第三方物流需求企业还是对于区域及社会经济都将产生积极意义。3.实现非绿色性的蜕变——第三方物流配送
传统的物流配送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从区域物流乃至社会物流角度来看,甚至将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3.1资源消耗
运输本身就是经济系统中的一种服务资源,但同时运输的实现也伴随着经济系统中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转化的循环过程。然而,经济系统中资源的分配是有限的。一方面,必须要考察配送环节对资源的占有量和消耗量。配送的资源消耗,主要包括土地占有、原材料消耗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例如:为了应对日益提高的客户需求而产生的JIT配送势必会加剧运输的能源消耗,造成道路交通堵塞;配送设施的建立需对其未来吞吐量有充足估计,否则将会带来大量沉默成本的产生。另一方面,必须要考察运输系统的外部性,即对配送本身(作为一种资源)的消耗。例如大量迂回运输,不必要运输的产生加大了物流运输系统、配送体系的负担,造成了配送资源的浪费。
对于第三方物流用户企业,第三方物流作为需求企业的外部组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用户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提供全部或部分的物流服务,利用其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对物流系统进行整合,可以得到整体最优和物流成本最低。用户企业一方面减少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物流外包,节省了资金、人力和物力等内部资源,甚至省去额外物流设施的建设。对于区域物流来说,区域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为区域企业提供了及时、高效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例如共同配送集约了区域配送资源,实现规模经济,改善了区域内的物流环境,有利于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同时进一步为本地区企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带动更多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地区经济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3.2 环境影响
第三方物流配送对资源消耗的缓解是显然的,可以通过相应的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衡量。尽管第三方物流对于环境污染的抑制可衡量性一般,但是,其对于环境负面效应的改善是毋庸置疑的。
配送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如二氧化碳、噪声、振动等;交通拥挤,如造成运输时间价值的损失和更多的污染物排放等;交通事故等。而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减少了运输资源的外部性输出,用信息技术减少了运输的浪费,从而必然会减少传统的物流配送中物流运输和配送工具的噪声污染、排放污染、对交通堵塞的不利影响,加快了对物流配送所产生的废弃物品的及时处理。由此可先,绿色物流系统中的配送与一般意义上的物流配送相比,对环境和资源两方面的要求更高。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无力配送在有效完成物流配送过程的同时,抑制配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4.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理论模型4.1 理论模型要素
基于前文对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成因及第三方物流在其中促进作用的分析,我们建立起一个理论模型。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环境及影响;绿色行为;绿色绩效,而这三者是基于背景要素之上的。4.1.1 背景要素
第三方物流需求方所处的产业及区域经济水平是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理论框架分析的前提与条件。不同产业及区域经济水平下,会带来不同的考察视角,如在法律法规、企业合作形式、信息化程度上都会出现相应的诸多不同。因此,该理论框架是基于特定区域经济下的特定产业来构建的。4.1.2 环境及影响
环境及影响主要体现了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成因,如表2,主要包括6个子因素,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表2 环境及影响的各子要素及表现
环境及影响 表现
绿色意识的内部驱动 企业声望的提升
政策法律的外部驱动 法律的制裁
第三方物流供需方的合作机制 利益分配,多余成本的分配
第三方物流供需方的谈判机制 价格的达成
服务、经济绩效的驱动 通过第三方物流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竞争优势
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及信息化水平 尤其是绿色物流系统规划的专业化程度其中,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两点。绿色意识的内部驱动主要反映出企业主观上对于实施绿色物流的意愿,也是绿色配送外包实施的关键。绿色物流系统中配送的开展离不开区域内企业的绿色意识,甚至许多企业是为了得到更高的社会声望,实现一种良好的品牌效应。此外,内部因素还包括第三方物流需求方内部的服务与经济绩效驱动,第三方物流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是企业选择绿色配送外包另一个重要内因,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可以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物流成本的降低。
外部因素包括三点:
1)第三方物流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处理,分为第三方物流供需方的谈判机制与合作机制。
第三方物流供需方的谈判机制主要决定了双方对于实行绿色配送外包的价格达成。尽管绝大多数ASE企业对绿色物流的价值颇为认可,但是究竟有多少企业会选择第三方物流来实现绿色物流,造成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惧怕至少在短期内有较大成本开销。因此,谈判是否顺利的聚焦点在于价格,这点上看,很容易成为双方谈判的瓶颈。
第三方物流供需方的合作机制主要冲突在于利益分配,即最终绿色绩效如何分配,同时还涉及到为实现绿色物流所花费的多余成本如何分配,成本分配问题与第三方物流的要价有很大关联,对于第三方物流用户来说当然希望多余成本由供给方承担,在不增加价格的情况下实现绿色物流。然而,从2008年Capgemini等的调查来看,大多数ASE企业还是赞同第三方物流供需双方之间共同分担多余的开销,如表3。可见,第三方物流供需双方之间的关系处理主要取决于对成本、价格等要素的控制,这两个要素是关键,直接影响到双方以后合作的进行。表3 为实现绿色化而耗费的多余成本的分配
分配方案 认同企业的比例
第三方物流供给方承担多余的成本 4%
第三方物流需求方承担多余的成本 12%
第三方物流供需双方之间共同分担多余的成本 36%
绿色物流的经营不应增加成本 30%
不确定 18%
资料来源:第三方物流 2008研究报告(Capgemini等)2)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及信息化水平,尤其是绿色物流系统规划的专业化程度,是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是最为关注的。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的运作。信息化的水平是该提供商实现高效运作的有力保障。
3)政策法律的外部驱动,主要表现为由政府出台相关法律的对违反绿色化的行为进行制裁,迫使企业走上绿色化的道路,属于被动因素。4.1.3绿色行为
绿色行为是第三方物流根据其自身能力,根据第三方物流需求方提出的服务要求,采取的相应服务手段,包括:
1)第三方物流合理配送
第三方物流的运作有利于实现区域内部资源集成化的物流体系,第三方物流合理配送主要通过配送网络的系统规划来实现,有效的集运、线路规划及运输方式选择将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区域性物流体系中,规划过程中配送网络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相适应,必须准确地对未来需求的进行预测;配送网络的建设要体现经济合理性,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选择出费用最低的建设方案;既要考虑与土地资源的协调,还要考虑配送引起的外部成本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共同配送是第三方物流合理配送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2)区域一体化配送:第三方物流有利于建立起能够控制物质资料产品从最初供应者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物流网络体系,甚至为用户实现配送以外的各单项增值服务,形成连为一体的系统服务。因此第三方物流配送可以实现一种社会化的配送模式,上升到从区域经济的大范围来考虑合理化。社会化的中介配送模式是一种比较完全意义上的配送模式,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着一个区域物流发展的整体水平。区域物流中的共同配送只有通过第三方物流才能完成,该模式的配送,还有利于用户之间交流供应信息,起到资源补缺的作用。
3)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绿色循环物流体系的新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于专业化的信息网络与服务技术,在帮助缩短回流商品的处理周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无缝对接上往往有着专业化的优势,是企业应对环境及管制压力、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现实选择。
4)信息替代不必要的物流
第三方物流组织社会化配送时,配送规模的扩大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具备高效快捷的物流中心,先进的信息设施,如图1,普遍运用电子订货系统、EDI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是第三方物流绿色化实施的保障。这主要由于信息流对物流的部分替代所决定的。信息有助于货物运输流向从无序趋向于有序。在“信息场”充分化信息的作用下,运输流将会容易地选择最佳合理流向,导致运输流的有序化,使原先的“盲目运输”和“舍近求远”的情况减少到最低程度,缩短货物的平均运距。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对配送中货物流向的掌控,同时保证了第三方物流供需双方及需求方上下游之间的信息传递,促进了服务绩效。

表4 绿色行为的各子要素及表现
绿色行为 表现
第三方物流合理配送 系统的配送网络规划;共同配送
区域一体化配送 形成从最初供应者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区域化的物流网络体系
逆向物流 缩短回流商品的处理周期,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无缝对接
信息替代不必要的物流 缩短货物的平均运距4.1.4 绿色绩效
绿色绩效是企业实现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所有的内部驱动力的来源所在。绿色绩效总体包括四种绩效:
经济绩效是以成本为核心的,一般是第三方物流用户企业短期内所追求的首要目标,很可能决定了企业进行绿色物流开展的意愿。用户企业往往希望在较低的成本之下实现绿色化,甚至利用第三方物流来降低成本。其中也体现着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所带来的成本缩减。
服务绩效体现了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服务效果,核心在于用户企业最终客户的满意度。
环境绩效主要体现了环境外部性控制,使各种环境污染因素、突发事件的影响降至最低。
社会绩效的核心在于社会(区域)资源最优配置。表5 绿色绩效的各子要素及表现
绿色绩效 表现
经济绩效 降低成本
服务绩效 提高第三方物流用户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及竞争力
环境绩效 环境外部性最小
社会绩效 区域资源最优配置4.2 理论模型要素之间的关系
理论模型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由图2表示出来。如图2,背景因素对环境及影响、绿色行为、绿色绩效等要素都有影响,其影响程度依特定背景因素而定。
在绿色物流理念下的第三方物流配送理论框架中环境及影响因素对绿色行为要素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绿色行为要素对绿色绩效要素也有着最终决定作用。也就是说,环境及影响因素是第三方物流绿色行为要素的关键,比如绿色意识的内部驱动是第三方物流需求方最终将配送外包以实现绿色化的先决条件;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及信息化水平,特别是第三方物流需求方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出的评价,决定了需求方是否会对提供方产生信任和依赖。同时,绿色行为主要通过第三方物流的技术手段和方案来表现出来,通过第三方物流系统化的运作,必将实现绿色绩效的整体提升。

5. 总结
绿色物流是一个新颖的物流理念也是物流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环保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绿色物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主题。绿色物流的思想的基础上规划配送这个最大的物流污染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此,绿色物流理念与第三方物流配送有很好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彼此之间相互统一。本文试图对这两者的统一体给出理论性的阐释,其中模型中的各主要因素间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莲城物流公司 http://www.dglc56.com/

10. 国内外绿色物流研究现状是什么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二、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一)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 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发布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 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 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二)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 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 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2 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3 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4 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

废弃物物流(Wastematerial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4]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

[5]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热点内容
挖矿邀请好友的时候佣金 发布:2024-11-17 12:43:25 浏览:215
矿机亏钱 发布:2024-11-17 12:37:15 浏览:280
8300usdtmxm 发布:2024-11-17 11:39:14 浏览:141
币圈的滑点容忍度 发布:2024-11-17 11:24:48 浏览:15
刷矿机教程失败了怎么办 发布:2024-11-17 11:19:00 浏览:862
总结区块链是什么 发布:2024-11-17 11:15:17 浏览:345
TRX40服务器主板 发布:2024-11-17 11:13:05 浏览:923
doge应用管理器安装不了 发布:2024-11-17 11:08:23 浏览:132
eth散户怎么质押 发布:2024-11-17 11:06:05 浏览:415
人脉链最新挖矿邀请 发布:2024-11-17 10:34:18 浏览: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