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算力教案
① 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践和研究
一、问题的界说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学习的质量,因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
二、问题的提出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在教学要求中也强调“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也写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在2000年颁布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
与计算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计算法则的运用比较僵化。习题错误将经常不断。当出现错误时,师生都没有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计算就发憷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加强计算教学,采取动中措施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从而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熟练程度并使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三、问题的内涵
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是与数学概念的掌握紧密联系着的。计算是以理解数学概念为基础条件 的;而数学概念又是要通过计算的实践才能获得巩固和发展的。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法则的掌握;二是计算技能的形成。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高度概括。它是计算方法规律性的反映。学生掌握计算法则不仅要懂得按照法则如何计算,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所以理解是掌握计算法则的关键。而计算技能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正确迅速。所谓技能是顺利完成任务的一种动作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一种接近自动化的、复杂而较为完善的动作系统,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而形成的。数学技能是顺利完成某一数学任务时所必须的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和活动方式的自动化。这种协调的动作和自动化的活动的方式是在已有数
学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计算技能就是这样的数学技能中的一种数学心智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言语进行的认知活动 。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犀利成分,并且以思维为其主要活动成分。是在掌握计算法则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不是学生先天就有的。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才能得以提高。小学阶段的计算能力主要指口算能力。
四、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找出造成学生计算失误的原因及存在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克服学生计算心理障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以及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4,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计算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初步建立数学计算教学课的“资源库”。
5,通过课题研究锻炼培养教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及数学教学、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
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习惯,题目
算完了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考查测试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利用课堂教学,寻找能够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控教学过程。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三方面的内容:
(1)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支配,许多教师奉行“熟能生巧”原则,实施计算教学中的“题海战术”,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恶计算、害怕计算。认真阅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对计算的要求提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目标更多地定位于计算本身存在的思维历程,定位于如何开展计算课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感悟计算的魅力,品尝计算的乐趣,提高计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研究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如何展开教学过程,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喜爱计算、理解计算。
(2)实现算法多样化的研究。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探寻解题的方法。算法多样化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实践,但在算化多样化的理解和把握上则各不相同。我
们将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3)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数学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指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在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在学生的日常口算和笔算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前估算或者是计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价值,
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加强口算和估算训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感兴趣的练习,利用测试评价、竞赛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3、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的研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自然延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今,家长对孩子都寄予了较高的期望,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有些家长在自己督促、辅导孩子的同时还聘请家教人员进行数学辅导。但是,现在家长比较关注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专门的“奥数”辅导,对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没有发
② 高年级怎样提高计算能力
一、课题的提出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学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上,都把数学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数、量、空间和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算是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的。二、研究现状1.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认识不到位只重视学生的笔算能力,忽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很重要。在四则计算中,口算是基础,基础必须打好,学生笔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随着计算工具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大数目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在调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2.教师对学生的计算只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其实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运算过程,需要很多的运算步骤才能得到一个结果,应认真分析错在什么环节。我们计算题批改时,要按学生的计算顺序,指出学生错在哪一步。让学生知道错误原因以后再订正。3.教师对计算教学不够重视教学上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忽视计算能力的培养,觉得现在出现了高科技,能用电脑、计算器计算,学生只要会算就可以了,产生观念上的偏差,应让学生明算理、知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4.学生不重算理只重算法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对算理也就是为什么这样算不去理解,对计算的算法却非常重视,以为只要能算就行。对计算题普遍缺乏兴趣,认为计算题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出来,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以致做计算题时马马虎虎,不够认真。5.学生简算意识不强学生的计算方法不够合理、灵活,学生的计算方法应灵活多样,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而实际上学生的简算意识不强,一道计算题如果没有要求简便,能简便计算的题目也不去简便计算,不能根据具体算式的特点去主动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三、课题的界定计算教学主要是指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是结合进行的。小学生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基本计算中较高的正确率和适当的速度,包括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合理、灵活的运用。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四、研究预期目标1.使学生了解数的运算的基本算理,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使学生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初步了解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初步体验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会应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从多方位提高计算能力。2.完善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教学价值和效率。3.通过研究寻求能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总结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4、在研究中,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五、研究内容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习惯,题目算完了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考查测试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2、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控教学过程。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三方面的内容:(1)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支配,许多教师奉行“熟能生巧”原则,实施计算教学中的“题海战术”,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恶计算、害怕计算。认真阅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对计算的要求提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目标地定位于计算本身存在的思维历程,定位于如何开展计算课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感悟计算的魅力,品尝计算的乐趣,提高计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研究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如何教学过程,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喜爱计算、理解计算。(2)实现算法多样化的研究。“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探寻解题的方法。算法多样化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实践,但在算化多样化的理解和把握上则各不相同。我们将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3)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数学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指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在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在学生的日常口算和笔算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前估算或者是计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价值,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加强口算和估算训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感兴趣的练习,利用测试评价、竞赛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能力。3、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的研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自然延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今,家长对孩子都寄予了较高的期望,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有些家长在自己督促、辅导孩子的同时还聘请家教人员进行数学辅导。但是,现在家长比较关注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专门的“奥数”辅导,对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独特的功能,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互相沟通、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支持作用。六、研究方法1、归纳——演绎法。将符合同一运算方法的题归类来进行教学。归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题的计算方法,归纳之后再用演绎法练习。2、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多角度开展资料、信息的比较研究,了解掌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借鉴成功做法,吸取有关教训,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3、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课题实施点的教情、学情及创新教育发展的可能性、使研究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二是调查学习提高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研究相关对策,使研究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三是调查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效应,使研究有根有据、具有科学性。4、教育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应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同时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学会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分析所搜集材料和统计数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七、研究阶段研究的主要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课题酝酿研究及立项准备阶段;了解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第二阶段:2015年2月-2016年1月,初步探索阶段;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第三阶段:2016年2月-2016年6月,发展深入阶段;按实施方案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工作。第四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1月,总结反思阶段;课题资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八、课题的可行性分析1.本课题负责人许宝堂同志一直以来扎根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基本功扎实。曾连续三届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临沭县数学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多次获得县级教学成绩奖。因此课题负责同志能领导本课题各成员有计划、系统地开展有效研究。2.参与本课题的人员均来自我校优秀一线教师,他们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课堂组织形式及学科教学模式有相当多的理解,对本课题的内容也有初步的认识与兴趣。相信他们能较好地配合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其次他们也经常撰写教学论文,经常开展教育教研工作,对课堂的行为模式与实践能大胆探讨,具有强烈的课题研究意识。3.我校软件硬件设备先进,教师及学生都有云空间帐号,老师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交流学习资源,街道中心校为学校购置电子白板,对我课题组开展研究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征订了各类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期刊,这些都是本课题的资源。学校对本课题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在问题决策的资源上也有足够保证。本课题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有设置会议与交流学习活动,时间上能够得到保证
③ 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下册的计算能力集体备课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充分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平时看见过修建房屋吗?“有的说“看见过”。“那修建房屋先修什么地方呢?”这时,基本上就没有人知道了。于是,我接着说:“修建房屋要先修地基。”同时,辅以视频,让孩子们清楚修建房屋的过程。“如果地基不打牢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呢?”接下来播放了2009年6月27日上海莲花河畔景苑小区中一栋在建的13层楼房整体倒塌的视频。看完后,我继续谈话:“同学们,地基不打牢的后果严重吗?”“严重。”“其实,我们数学里面的计算就和地基的作用一样。如果不把计算做好的话,我们的数学王国也会像刚才画面里的大楼一样会倒塌,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计算搞扎实,这样我们的数学王国才会越来越辉煌。”
二、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一个人只要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能力,变低效为高效。
(一)通过讲述数学家小时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喜欢听故事几乎是孩子们的共性。其中,我就给学生讲述了高斯小时的一个出名的故事:有一天下午快要放学的时候,有个班上的很多学生不大遵守纪律。老师就有意要轻轻地惩罚一下这些孩子,于是就出了这样一道题(自然数从1加到100):1+2+3+4……+97+98+99+100=(),算好后就放学回家。“同学们,你们会计算这道题吗?”好多孩子都摇摇头。“那我们接着听故事。”学生们赶忙拿出纸笔进行计算,但有一个孩子却没有动手,好像在思考。很快这个孩子算出了答案。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这个孩子的名字叫高斯,那一年他才9岁。后来,高斯成为了德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听完后,学生们对高斯崇拜得五体投地,对计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一题多算,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平时的计算教学时,要善于训练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如在二年级学习乘加计算时,有这样一道题:是一道看图列式计算题,画的是四盘桃子,前面三盘每盘6个,第四盘有5个,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孩子们几乎都是这样列的算式6×3+5=23(个)先算6×3=18(个),再算18+5=23(个)。这时,我问道:“有没有其它算法?”孩子们慢慢地进行着尝试。终于有孩子又有新的算法:6×4—1=23(个),先把最后一盘也当作6个,就有4个6,得24,多算了1个就减1个,得23。然后,我让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种算得快些?学生很快就明白了第二种算法要快得多,这样就激发出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三、加强口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强了,笔算的速度就快,计算的正确性就会提高。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加法、减法口算的练习,20以内的加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对后面乘除法的计算都有相当大的帮助。如学生在学《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时,有些学生遇到这道题就发生了错误:389×28,第1步算389×8本来等于3112,结果有的得3002、3222……问题就出在7+4等于多少没有算对。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好习惯可以决定我们的命运。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往往有些学生对计算法则都能正确理解和掌握,但还是发生了错误,主要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④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学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上,都把数学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 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数、量、空间和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算是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的。
根据平时作业以及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发现我校学生在计算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因此,数学组的教师通过讨论,决定开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基础教育阶段就没有了扎实的计算能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更严重的将会阻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现状
1.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认识不到位
只重视学生的笔算能力,忽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很重要。在四则计算中,口算是基础,基础必须打好,学生笔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随着计算工具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大数目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在调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
2.教师对学生的计算只重结果不重视过程
其实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运算过程,需要很多的运算步骤才能得到一个结果,应认真分析错在什么环节。我们计算题批改时,要按学生的计算顺序,指出学生错在哪一步。让学生知道错误原因以后再订正。
3.教师对计算教学不够重视
教学上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忽视计算能力的培养,觉得现在出现了高科技,能用电脑、计算器计算,学生只要会算就可以了,产生观念上的偏差,应让学生明算理、知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4.学生不重算理只重算法
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对算理也就是为什么这样算不去理解,对计算的算法却非常重视,以为只要能算就行。对计算题普遍缺乏兴趣,认为计算题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出来,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以致做计算题时马马虎虎,不够认真。
5.学生简算意识不强
学生的计算方法不够合理、灵活,学生的计算方法应灵活多样,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而实际上学生的简算意识不强,一道计算题如果没有要求简便,能简便计算的题目也不去简便计算,不能根据具体算式的特点去主动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
三、课题的界定及意义
“计算能力”,是指学生的口算、心算、估算、笔算的能力。计算能力既不能离开具体的数学知识而孤立存在,也不能离开其他能力而独立发展,它是运算能力和记忆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联想能力、表述能力等互相渗透的,它也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能力相互支持。因而提高计算能力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计算能力,不断引导,逐渐积累、提高。
计算教学主要是指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是结合进行的。
小学生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基本计算中较高的正确率和适当的速度,包括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合理、灵活的运用。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计算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还对计算教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观重新定位,计算教学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 而是重视了
数的概念教学,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哲学理论依据。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主要包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2)心理学理论依据。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材里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注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方法”由于重视了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实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不仅学会了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3)现代教育学理论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主导的作用很重要。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否积极参加,对于教学效果有极大的影响。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绝不能满足于把计算法则,公式讲清楚,而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熟练掌握计算能力。
五、研究预期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的运算的基本算理,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使学生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初步了解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初步体验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会应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从多方位提高计算能力。
2.完善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教学价值和效率。
3.通过研究寻求能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总结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4、在研究中,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六、研究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习惯,题目算完了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考查测试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控教学过程。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三方面的内容:
(1)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支配,许多教师奉行“熟能生巧”原则,实施计算教学中的“题海战术”,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恶计算、害怕计算。认真阅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对计算的要求提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目标更多地定位于计算本身存在的思维历程,定位于如何开展计算课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感悟计算的魅力,品尝计算的乐趣,提高计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研究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如何展开教学过程,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喜爱计算、理解计算。
(2)实现算法多样化的研究。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探寻解题的方法。算法多样化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实践,但在算化多样化的理解和把握上则各不相同。我们将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3)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数学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指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在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在学生的日常口算和笔算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前估算或者是计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价值,
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加强口算和估算训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感兴趣的练习,利用测试评价、竞赛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3、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的研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自然延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今,家长对孩子都寄予了较高的期望,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有些家长在自己督促、辅导孩子的同时还聘请家教人员进行数学辅导。但是,现在家长比较关注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专门的“奥数”辅导,对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独特的功能,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互相沟通、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支持作用。
七、研究方法
1、归纳——演绎法。将符合同一运算方法的题归类来进行教学。归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题的计算方法,归纳之后再用演绎法练习。
2、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多角度开展资料、信息的比较研究,了解掌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借鉴成功做法,吸取有关教训,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3、调查研究法。一是调查课题实施点的教情、学情及创新教育发展的可能性、使研究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二是调查学习提高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研究相关对策,使研究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三是调查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效应,使研究有根有据、具有科学性。
4、教育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应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同时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学会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分析所搜集材料和统计数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八、研究阶段
研究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课题酝酿研究及立项准备阶段;了解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15年8月,初步探索阶段;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1月,总结反思阶段;课题资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
九、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参与本课题的人员均来自我校优秀一线教师, 他们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课堂组织形式及学科教学模式有相当多的理解,对本课题的内容也有初步的认识与兴趣。相信他们能较好地配合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其次他们也经常撰写教学论文,经常开展教育教研工作,对课堂的行为模式与实践能大胆探讨,具有强烈的课题研究意识。
2.我校软件硬件设备先进,教师及学生都有云空间帐号,老师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交流学习资源,街道中心校为学校购置电子白板,对我课题组开展研究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征订了各类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期刊,这些都是本课题的资源。学校对本课题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在问题决策的资源上也有足够保证。本课题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有设置会议与交流学习活动,时间上能够得到保证。
十、阶段成果及最终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小学生计算能力的调查报告。
3、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经验总结或论文。
4、相关附件,如 优秀教学设计、录像、照片、实物,教师自身学习的读书笔记等。
⑤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设计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教学设计 教学的“基本”的要素,大体有三:一是学生;二是教师;三是课程资源(或称之为“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以前人们往往重视教师的讲授,或者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殊不知无论教师的讲授
⑥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设计
你好,我出生在农村,也曾在农村执过教,深知农村小学教师的甘苦。农村小学的孩子在家长辅导这块儿比较薄弱,全靠教师耐心细致辛勤教学。我也没什么好方法,仅把自己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简单叙述如下,供您参考: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设计一些口算题卡,题目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针对学生易错的题。二要坚持每节课前五分钟的口算练习,形式上可采用传统的“一条龙”与"抢答"相结合。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三要循序渐进,戒急戒躁。功夫不苦有心人,您的努力是农村孩子的希望,我替农村的父老乡亲和孩子们感谢您,祝您工作顺利。您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也要及时告诉我噢!
⑦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性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计算数学的课堂中,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口算思想与口算思路应步调一致
口算,就是“边心算边口说地运算”,是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在整个计算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基础。但在课堂改革中,有的老师让学生在口算时,用的并不是口算的思路,而是用“笔算式口算”思路,只不过是学生把笔算的思路应用到口算中来。试想,当数字较大时学生用这种方法口算还行吗?真正的口算思想与口算思路却在此擦肩而过,体现了口算思想与口算思路步调不一致,重视口算成为一句不折不扣的空话。这必将导致学生口算能力的后天发育不良,对学生后继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加强口算思想与口算方法步调一致的训练,注重学生口算时对基本算法的理解和落实,关注学生口算思想的内化,帮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口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真正的口算方法,在口算中感受到口算的价值,引发学生进行口算的需要,正确去口算。
二、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现口算、笔算和估算三者的和谐统一
口算、笔算、估算都是小学数学计算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加强口算、重视估算”,“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这些都体现了课标对估算教学的重视。我们在教学过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优化学生估算的策略,切实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与口算、笔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口算、笔算常常为估算提供充分的“素材”,估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算、笔算的熟练化,估算可以看作是一种重要的计算策略,它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工具,也可以作为精确计算的重要基础,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把它们孤立起来。因此,在计算练习中,要加强口算,落实笔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估算技巧,形成估算技能,养成用估算去验证精细笔算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积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1、创设的情境要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紧密结合
在计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还是需要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感受新知。这样的设计,让计算课开端去掉“固燥和乏味”,增加“生动和趣味”,把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复习旧知与引入新课有机结合,为开展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七的乘法》中老师提出:每只七星瓢虫壳上都有7个黑点、你在生活中发现哪里还有“七”?学生讨论后得出:七彩虹、七巧板、一星期有7天等等。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之后,老师指导学生用小故事记忆:孙悟空在炼丹炉里呆了“七七四十九天”,……不管“三七二十一”……等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创设的情境要便于学生探索、理解计算算理
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新奇,拘泥于过多的非数学信息,也不能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是手段不是目的,在创设情景时要便于学生探索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比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进位加法”9+5=时可以创设小猴买桃子的情境,盒子有10个格子,里面有9个桃子,外面有5个桃子,算算一共有几个。这样的情境便于学生通过操作来探索计算的方法,盒子里的十个格子让学生容易想到先凑满十,再加四个的方法。如果把这个情境里有格子的盒子换成篮子,效果就会相差很多。创设情境重要的是为计算教学服务,千万不可为创设而创设。
3、主题图的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主题图的创设与情景创设一样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传统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主题图的丰富多彩也要我们教师理性思考、合理引导,否则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计算教学需要根据主题图创设情景,更要合理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计算教学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解决问题要从具体情景中引导学生分析提供的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一旦偏离了这个中心,计算教学就会失去方向。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并据此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对知识的理解等“主观愿望”去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把学生当做一张“白纸”,按照课前预设的教案一步步的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让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失去实效。例如:在“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忽视了可能部分学生已经能熟练的背诵“6的乘法口诀”,以致出现当学生提出用乘法算时,教师会说“乘法还没学呢”;或者当有的学生把“6的乘法口诀”熟练的背诵出来时,后面的教学不知从何入手,或不理会学生的学习体验,一味的按照自己制定好的预案进行教学,势必影响了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组织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机智的地调整教学程序,并关注课堂生成,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实、有效。
五、处理好算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的关系
算法多样化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让学生尝试算法多样化,不仅开阔了他们的思维,更为他们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提供了机会,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改变自己,提升认识。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算法多样化,过分求新求异,过分尊重学生个性化但不一定简便的算法,不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只有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对算法进行适当的优化,才能形成较为高效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中,让学生讨论如何计算“43+31”时,学生出现这样的算法:算法一:用计数器来计算,先在计数器上拨43,然后再个位上拨上1,在十位上拨上3,得74;算法二:40+30是70,3+1是4,70+4就是74;算法三:43+30是73,73+1就是74;算法四:43+1是44,44+30就是74;算法五:先把个位和十位对齐,然后个位上3+1是4,十位上4+3是7,就是74等。教师不要忙着评价,而是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提出:你们认为哪种方法计算更简便,用处更大一些呢?进一步引导他们分析各种算法的特点与优势,从而实现算法的自我优化。计算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优化。但优化的过程应该放给学生,让他们经历对探究结果的进一步优化与筛选训练他们的优化与筛选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六、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训练是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练习是计算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形成技能,技巧,提高计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有力措施。教师应该针对计算教学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特别是设计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针对性练习,对学生正确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技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七、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一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在计算时,要求学生先认真观察数字和符号,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接着弄清它们的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然后比较、选择、确定合适的计算方法。最后才动手计算。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在计算的过程中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三是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验算的方法,要求学生计算完后,要对自己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检验,逐步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从计算教学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为低年级的孩子们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让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计算课堂变得让学生有所期待!
⑧ 如何提高高年级学生学学简便计算能力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数学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上,都把数学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 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事物的重要工具之一,从抽象的观点来看,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数、量、空间和时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算是离不开数与计算的,空间形式及其关系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任何学科的规律归结为公式后基本上都要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来计算的。
二、研究现状
1.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认识不到位
只重视学生的笔算能力,忽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很重要。在四则计算中,口算是基础,基础必须打好,学生笔算正确率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成正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随着计算工具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大数目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在调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
2.教师对学生的计算只重结果不重视过程
其实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运算过程,需要很多的运算步骤才能得到一个结果,应认真分析错在什么环节。我们计算题批改时,要按学生的计算顺序,指出学生错在哪一步。让学生知道错误原因以后再订正。
3.教师对计算教学不够重视
教学上都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忽视计算能力的培养,觉得现在出现了高科技,能用电脑、计算器计算,学生只要会算就可以了,产生观念上的偏差,应让学生明算理、知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4.学生不重算理只重算法
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对算理也就是为什么这样算不去理解,对计算的算法却非常重视,以为只要能算就行。对计算题普遍缺乏兴趣,认为计算题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出来,产生认识上的偏差,以致做计算题时马马虎虎,不够认真。
5.学生简算意识不强
学生的计算方法不够合理、灵活,学生的计算方法应灵活多样,从多种解法中选择合理的算法,达到算法最优化,而实际上学生的简算意识不强,一道计算题如果没有要求简便,能简便计算的题目也不去简便计算,不能根据具体算式的特点去主动选择最佳的解题方法进行计算。
三、课题的界定
计算教学主要是指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运算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是结合进行的。
小学生计算能力是指学生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数学基本计算中较高的正确率和适当的速度,包括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合理、灵活的运用。
本课题重点研究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促进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正确率,使之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的合理和灵活。
四、研究预期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的运算的基本算理,会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使学生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初步了解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初步体验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会应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从多方位提高计算能力。
2.完善计算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教学的教学价值和效率。
3.通过研究寻求能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教学策略,总结出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4、在研究中,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五、研究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没有熟练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得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习惯,题目算完了事。针对这些现象,我们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考查测试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中,要求每位数学教师必须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征以及知识基础精心设计教案,灵活调控教学过程。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力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将重点研究这三方面的内容:(1)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支配,许多教师奉行“熟能生巧”原则,实施计算教学中的“题海战术”,致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恶计算、害怕计算。认真阅读新课标,不难发现对计算的要求提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把教学目标更多地定位于计算本身存在的思维历程,定位于如何开展计算课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计算,感悟计算的魅力,品尝计算的乐趣,提高计算的能力。因此,我们将研究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如何展开教学过程,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喜爱计算、理解计算。
(2)实现算法多样化的研究。
“鼓励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让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学习新知识,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而探寻解题的方法。算法多样化已得到广大教师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实践,但在算化多样化的理解和把握上则各不相同。我们将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3)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数学课程标准在发展学生的数感方面明确指出: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益处。在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在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在学生的日常口算和笔算过程中,无论是计算前估算或者是计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价值,
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加强口算和估算训练,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感兴趣的练习,利用测试评价、竞赛活动等形式提高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能力。
3、发挥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积极作用的研究。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和自然延伸,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学生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今,家长对孩子都寄予了较高的期望,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尤其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有些家长在自己督促、辅导孩子的同时还聘请家教人员进行数学辅导。但是,现在家长比较关注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参加专门的“奥数”辅导,对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家庭教育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独特的功能,加强家校联系,与家长互相沟通、互相促进,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支持作用。
六、研究方法
1、归纳——演绎法。将符合同一运算方法的题归类来进行教学。归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题的计算方法,归纳之后再用演绎法练习。
2、文献研究法
主要是多角度开展资料、信息的比较研究,了解掌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借鉴成功做法,吸取有关教训,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3、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课题实施点的教情、学情及创新教育发展的可能性、使研究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二是调查学习提高计算能力的各种因素,研究相关对策,使研究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三是调查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效应,使研究有根有据、具有科学性。
4、教育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成员应用教育经验总结法,进行教学经验总结,同时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学会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分析所搜集材料和统计数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七、研究阶段
研究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1月,课题酝酿研究及立项准备阶段;了解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的实验设想,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5年2月-2016年1月,初步探索阶段;组建课题研究组,进行研究人员的学习,开展初步的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2016年2月-2016年6月,发展深入阶段;按实施方案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工作。
第四阶段:2016年6月-2016年11月,总结反思阶段;课题资料的整理,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
八、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本课题负责人许宝堂同志一直以来扎根小学数学教学,教学基本功扎实。曾连续三届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临沭县数学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多次获得县级教学成绩奖。因此课题负责同志能领导本课题各成员有计划、系统地开展有效研究。
2. 参与本课题的人员均来自我校优秀一线教师, 他们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对课堂组织形式及学科教学模式有相当多的理解,对本课题的内容也有初步的认识与兴趣。相信他们能较好地配合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其次他们也经常撰写教学论文,经常开展教育教研工作,对课堂的行为模式与实践能大胆探讨,具有强烈的课题研究意识。
3.我校软件硬件设备先进,教师及学生都有云空间帐号,老师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沟通交流学习资源,街道中心校为学校购置电子白板,对我课题组开展研究有着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征订了各类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期刊,这些都是本课题的资源。学校对本课题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在问题决策的资源上也有足够保证。本课题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有设置会议与交流学习活动,时间上能够得到保证
⑨ 如何提高小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课题结题申报书
填写立项申报书要注意的问题“课题名称”:要准确而规范地表述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和对象。1、必须高度概括,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和主要内容,恰当地揭示出课题名称与课题研究的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用语一定要准确、明白、具体、符合科学规范。一般用陈述句表述,不宜用“如何培养……”之类的问句形式和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课题名称的表述还应避免价值判断。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基础改①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改②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研究2、应是符合研究实际的具体问题选题宜小,小题大做,不要大题小做例1:学生学习规律的研究改: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缩小研究范围)例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改:加“在小学”和“课堂教学中”(加限制性定语)3、课题题目的表述要合符基本要求课题的题目可以包括三个部分:①研究的对象②研究的问题③研究的方法例1:某县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例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研究(可不出现研究方法)例3:自我学习能力形成的研究(可不出现研究对象)表述的基本要求:应有①研究的对象②研究的问题•所在单位:写单位的全称,以免信息不全而致申报书等材料遗失•研究起讫时间:最好二至三年,一年以内不予立项。研究时间充分,避急功近利之嫌。•县、市、区报送课题时间:均是每年的3月20日和9月20日之前。结题:省、市均一年两次立项:省:一年一次(9月);市:一年两次(3月和9月)课题申报必须明确的问题1、有符合要求的课题名称2、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有具体的发展目标(对课题研究、教师、学生、教学)3、有具体的研究内容(对课题进行层次性分解)切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有子项目研究的背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大多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现象研究目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主要是直接目标。教育科研的目标与日常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相同,直接具体的目标不相同理论假设:课题研究者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要研究的课题的成果提出初步的设想和预见。基本内容:对课题进行层次性分解,明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重点和难点:要说明课题研究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阐述课题在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预期有哪些特色、哪些突破。突出研究的价值、意义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为什么要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什么?要具体、有针对性整个研究过程一般分准备、实施和结题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即申报与立项阶段。从课题申报的时间起,到课题批准时间止)主要内容为:选择课题和陈述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搜集有关研究资料。•实施阶段:是整个课题研究的核心,必须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进行分解,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实施研究的步骤。每一步骤必须将所要研究的内容、要达到的目标、所需时间和研究方式方法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结题阶段: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填写结项报告书要注意的问题(1)阶段性小结。每个阶段(一般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都要有一份阶段性小结,缺一不可。(2)计划性资料。包括我们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方案、课题研究的实施计划及实施方案等。(3)过程性资料。包括实验记录,如实验课教案、课件、光盘;观察记录、随笔、社会家长等反映、开展研究活动的会议记录照片等。(4)调查性资料。如调查报告、问卷等。(5)效果性资料。如研究对象的变化资料、教师的论文、获奖证书、学生的作品等。二、课题研究要做好哪些工作?①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③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调查④确定实验对象或建立实验点⑤召开课题开题会⑥开展专题研究(与观摩课相结合)⑦课题组成员要将研究内容引进课堂⑧建立课题档案(收集整理研究资料)⑨写出阶段性总结⑩撰写相关的论文三、课题结题阶段要重点做好的工作1.写好课题实施阶段性总结课题年度总结的写作要求年度总结的内容分为三部分:①课题实施概况(开展了什么研讨活动,进行了哪些研究);②课题研究的理论认识。每年度应该有一个研究中心,得出了哪些研究结论。③存在的问题。年度总结要根据研究中心问题,拟一个标题:“××××××××××——课题第×阶段总结”。2.认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是:课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问题和思考其中的重点部分是①研究的理论成果(研究的主要结论):针对课题申报书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写出研究的结论(理论认识)。②实践成果:用实例和数据,说明课题研究的实际效果(教学、学生和教师的变化发展)、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相关的优质课获奖、学生相关活动获奖等3.编好结题材料总目录结题申报材料汇编,按课题立项材料、课题研究实施材料、课题研究成果材料编为三部分课题研究立项部分:①课题申报书(复印件)②课题立项证书(复印件)课题研究实施部分:①课题研究实施方案;②课题研究年度工作计划;③课题研究年度工作总结④专题调查材料(问卷、访谈录、咨询记录、调查报告等);⑤课题专题研究活动情况;⑥评价材料(学校师生和社会评价反映)等课题研究成果部分:①课题研究报告;②课题研究主体论文(全面阐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③课题研究相关论文;④课题研究典型课例;⑤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成果(精选2—3件)等(今年省里)特别强调(以后均是如此):•立项及结项申报书的课题负责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予通过;•结项时更换主持人的不予通过,必须重新申报立项,但可缩短研究时间(可在申报书中注明);•结项申报书使用旧表格的不予通过;•结项材料中无立项申报书复印件的不予通过(不能进行比对);•结项材料凌乱的、结项报告书未单列的,视为“对自己不负责任,评审人也不必对他负责任”;•提倡2—3年的课题,一年以内的不予立、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