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媒体特点去中心化
❶ 请问什么是小众媒体
小众媒体,或称另类媒体/反主流媒体/替代性媒介,英文都是Alternative Media这个字。一般而言,英语世界的人士,经常以社区(community),激进(radical),前进的(progressive),有时亦以地下的(underground)媒介/报纸,与替代性媒介相互使用;以「小众」这样的字眼指涉「替代性」,是台湾才有的形态(敦诚,1991)。
严格说来,另类媒介并非一种意义的界定,而是一种概念;换言之,在探讨另类媒介的文献中,由於它并非一个专有名词,所以并未赋予特殊的定义(林福岳,1993:17)。一般论及另类媒介,多会从地下媒介(underground media)先谈起。美国六○年代的第一家地下报纸,是1964年Art Kunkin所创办的洛杉矶自由报(Los Angeles Free Press),当初的地下报业乃是起自於对客观、中立等传统新闻观念的反动,以及对权力和资金过度集中於主流媒介的不满,所以他们摆明了就是有特定的立场,宣传鼓吹他们的理念,要求改变现况。后来陆续出现了支持此种态度的报纸,他们多半是起於草根,而且是非法的,使用地下这个字眼,除了表示他们反传统价值和不妥协态度之外,另一个意义就是用来隐喻其非法的身份(林福岳,1993:18)。
到了七○年代,有些地下媒介开始称呼他们自己为另类媒介。1973年,科罗拉多州的「地下报业联合会」(Underground Press Syndicate,UPS)正式更名为「另类报业联合会」。自此之后,alternative这个字就被普遍用来形容草根性媒介。然而另类媒介和地下媒介还是有些差异,而且随着往后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就形式而言,地下媒介大多为初探性的,在创之初只是业馀性质;另类媒介刚开始也是如此,但随着时间的进展而会愈来愈朝向专业化发展。就内涵来看,另类媒介和既存的主流文化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但做法却是正面具建设性的,着重以实际的劝服行动来促成个人和社会的改变,较倾向诱导的性质,而地下媒介却往往造成各种磨擦。不过,另类媒介与地下媒介有一个特质是他们所共有的,那就是另类媒介传承自地下媒介深切关怀环境的特徵,他们不仅是记录,更实际投入社会运动(林福岳,1993:18-19)。
敦诚(1993)曾就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来定义另类媒介。就内容而言,由於现有大众媒介的产权和结构,以及其所重视的价值之不合理,虽然达到了较多数的阅听众,但这些媒介并没有真的服务大众的利益,反倒是另类媒介,虽然达到的是小众,却是真正的传达了沉默大多少的心声。就形式而言,随着科技进展,另类媒介的形式也跟着转变,无论是印刷形式、电子形式、甚至是面对面的剧场表演,都有待人们去开发使用。
Amstrong曾经针对美国六○年代到七○年代的另类媒介进行深入的研究, 他指出了另类媒介的数项特徵包括(林福岳,1993:18-19):
1.他们是社区行动和组织的使用工具,本身就是行动者,并企图创造改变。
2.另类媒介不讲求立场中立,另类媒介的行动者往往涉入他们所报导的故事中,甚至有时还鼓动事件发生。
3.另类媒介的创办便是要促使本土投入,他们不只是容许,更是欢迎社区民众的参与。
4.另类媒介的行动者鼓吹解放性的(emancipatory)媒介,要求去中心(decentralized),由使用者来掌控,每一个讯息接收者都可被视为潜在的传输者,在这种媒介民主(media democracy)中,传播过程远较媒介产品的消费来得重要。
5.另类媒介在筹募金钱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广告政党捐助特定利益团体捐赠等,但仍只有少数能自给自足。
6.在美国社会变迁的运动中,另类媒介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宣导新观念的先驱者;他们提醒行动者要回顾在社会上所推动的工作;替其他社会运动交换资讯和影响;在草根政治的议程中提供批评的角度。基於这些特徵,使得另类媒介得以发挥以下功能:
A.另类媒介最真切的形式,是去探究议题的根本, 并澄清问题及提供选择。
B.非专业记者想要表达某些看法时,可藉由另类媒介表达,而且是那些并非无能,却劳苦酬低的专业记者所不知的。
C.美国的资讯工业已逐渐成为意识工业,灌输给人们价值观和想法,并形塑人们的行为。因此部份地下媒介便试图重塑心智(reform-minded),致力於美国的救赎。
❷ 豆瓣网是如何运行它的商业模式创新理念
以下是豆瓣领导者的思路:
匿名的豆瓣
面对一个失去理智的市场,杨勃觉得豆瓣网有两个杀手锏,应对别人对豆瓣模式的复制。其一在于豆瓣用户的匿名性。
杨勃认为的豆瓣是定位于“一个‘发现’的网站”,豆瓣网要做的是帮助大家去发现生活中的东西,而并非通过看书看电影去认识更多的朋友。虽然,大家几乎都是在豆瓣上看书看电影认识朋友,但豆瓣网却一直都没有强调用户的真实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意外。
不过,匿名是一把双刃剑,他给豆瓣网带来了自由的话语权,使得豆瓣的评论相对比较客观,也保证了评论的高质量。
这在倡导真实姓名和真实头像的sns网站中很难见到。实名制的SNS网络,其内容质量不高。杨勃称这种现象在于用户会过多关注他人的看法而束缚自己的言语。比如在校内网,很多大学生就羞于评论和性有关的电影。
另外,实名制的SNS还有另外对言论的恐惧,隐私的暴露会因为虚拟世界而影响人物的现实生活。比如,一位用户如果影评更新速度过快,被上司发现后将面临着被炒鱿鱼的威胁,理由也许就是玩物丧志。
然而,匿名的同时也减少了豆瓣用户的参与程度以及用户之间的互动。
据杨勃提供的数据来看,豆瓣现在的固定用户有700万,但是注册用户只有136到137万左右,许多用户上豆瓣只为看别人的评论,或者是排行榜,而从来没有参与。
之外,评论人士认为所谓的“晒客”一族是否愿意在谁都不认识的社区填写数以万计的评论呢?杨勃并未做正面的回答。
去中心化,价值巨大
按杨勃的话说,06年开始,豆瓣的规模每年都增长四倍。杨勃本人很爱看书,豆瓣的员工每周都有一笔经费,为自己想买的书买单。对于一个有着浓郁书卷气的总裁来说,是否愿意下狠心将网站草根化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杨勃回忆,早年豆瓣用户的相似度很高,大家推荐出来的书、电影、音乐都符合彼此的口味。但是现在用户的构成太多元了,一些人十分推荐的书,另一些人可能并不喜欢,好比在一本在物理界受到极高荣誉的书,在一个历史学家眼里并没有太大价值。
豆瓣审视了自己“最核心的内容是围绕个人产生的”的原则,决定逐步采取“去中心化”决定,弱化豆瓣网的媒体特征。至于具体的做法,杨勃说,会去掉一些公共内容,比如首页推荐。去掉这些公共推荐内容后,网民想要了解好看的书、电影,好听的音乐,就必须注册为豆瓣用户,并提供自己的兴趣点。然后豆瓣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经过周密的算法后,向他们推荐书、电影、音乐。
与此同时,“去中心化”还伴随着另一笔更大的价值:用户数量的提升和用户信息的提供。豆瓣去掉首页推荐后,许多网民就失去了“只看不注册”。
如何保证留住王牌
他的回答更像是对自己的一种鼓舞。他认为豆瓣网最大的杀手锏在于3年来数据库的积累和核心用户。
以书评为例,据和讯IT了解,通过3年的时间,豆瓣网共累积了两百多万本书的书评。人数多并不一定能出好评论,但杨勃觉得他的目标已经达到,有能力写出好评论的人已经成为了豆瓣的用户,并且是活跃用户和忠实用户。
这个社区,有些像中国的VeryCD,VeryCD拥有非常丰富的高质量内容,并且形成了从加工制造到流通的地下产业链。豆瓣的书评或者影评的作者同样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链条和关系。
对比其他SNS网站的竞争压力,杨勃怀疑这些有了电影频道的SNS,即便能使用户的停留时间更长,但可能并不会给这个网站带来新的用户。
值得反思的是,互联网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忠诚用户,杨勃对豆瓣网用户的期待不免有些乐观。还记得在Web1.0时代走向Web2.0的那场博客大战中,一开始冲劲十足的博客中国,最终败倒在了门户网站的名人博客和日志搬家功能上。
门户网站有着雄厚的资金和资源,当资金下放到研发部门,当资源覆盖到有巨大号召力的公众人物,新兴网站就难以与之抗衡了,因为它缺乏认同和品牌,以及成熟的盈利模式作为资本支持。
豆瓣在Web2.0时代如何避免重蹈覆辙,是杨勃经常问自己的问题。假如当豆瓣网遭遇评论搬家功能,遭遇名人文人点评书籍,仅仅只能束手无策?
对此,杨勃的回答并不雄心万丈,有些意外的表示,这个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情,豆瓣自身也在不断变化,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杨勃称,豆瓣也在研究和整个其他Sns网站有价值的功能。比如豆瓣的广播功能就很类似sns网站的mini feed (好友动态)功能。 不断推进的实用主义
不过,这个功能的上线曾在豆瓣团队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豆瓣的定位到底是什么,团队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对此豆瓣内部却是分歧严重。
反对派主张豆瓣要专注于自己的擅长领域,把书、电影、音乐做深做透,而不去整合别的网站的优势功能。杨勃自己站在了“整合派”这方,他认为用户之间的交流很重要,他能更好地帮助用户发现更多的好书、好电影、好音乐,这和豆瓣作为“发现的平台”定位是一致的。因为,作为“发现的平台”,豆瓣还没有对手。
杨勃自己发现的就是一个全新的市场。他认为,对于豆瓣目前的现状,用户间的交流很重要,觉得sns网站什么好用,就应该拿过来用。在“拿来主义”的道路上,杨勃坚定的站在了“实用主义”的立场。
经过激烈的争论,以杨勃为首的一派胜出。4月份,豆瓣推出了一个更有sns网站特征的功能——日记。它的意义在于,除了加强用户间的交流外,豆瓣是该给用户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了。杨勃的理想状态,也许是让豆瓣用户的评论形成一种话语权,从而形成影响力。
日记功能上线几天,就有上万篇日记诞生。如今,豆瓣已经不会出现很多用户出现了写完文章却不知道往哪里放的尴尬局面:一篇名为《尊敬的萨伊德先生,您穿秋裤吗?》的随笔,主要内容是说国内外人们穿秋裤的不同习惯,这篇文章却作为书评放在了内容毫不想干的《东方学》下;另有用户建一个只有自己能发帖的小组,以此作为自己的豆瓣博客。杨勃一贯的创新理念是:从最简单的开始。现在日记功能只能有文字,但是并没有给豆瓣带来流量上的飞跃。杨勃表示,未来豆瓣还会慢慢添加日记贴图等功能。杨勃的豆瓣,也是需要有心人慢慢发现。
❸ 网络与新媒体是去中心化还是再中心化
网络属于新媒体。确定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传统媒体是指
纸媒,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所以网络当然是新媒体了。
❹ 新媒体的特点有哪些
去中心化,反应更迅速。
❺ 论述题 1.论述网络媒体时代受众从“去中心化”到“再中心化”的原因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千万不要在非法平台上进行任何交易,非法平台上的风险太大了,一旦跑路会让你血本无归。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❻ 新媒体的特征
由于新媒体的UGC成分相当重,因此它的内容发布显得没有规律。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而言,内容出版是有时间设置的,所以电视台电台节目都被称为program,一种可以事先设定的程序。但新媒体不是。 第二个重要特征是碎片(fragmental)。有一种说法叫“微内容”。大抵意思差不多,并非整块的内容,而是一片一片的内容。但“微内容”的说法只是形容了量上的特性,没有涉及到“质”上。碎片,我个人认为,是更好地表达出新媒体特性的词组,因为看上去很多内容只是零碎地堆砌在一起,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碎片化的内容是由于去中心化造成的。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所谓“颠覆”就是指这个。但事实上,去中心化这个态势是长久不了的。人类由于大脑接收信息的需要,会导致那些重新整合信息的中心化渠道出现。搜索引擎是极好的例子。 第三个特征是个人化/个性化(personalized)。blog是最显著的例子。一个提供博客架站程序的wordpress,由于开放其代码架构,使得网上有成千上万数不清的模板可供使用。于是,每一个blog都显得与众不同,如果blogger自身还有模板开发能力的话,还可以造就全世界只有他/她这一块的模板。 当然,不是所有的新媒体都有很强烈的个人化色彩(比如BBS),但的确有相当多的新媒体形式赋予了用户尽可能展示自己的工具。这种个人化的特征,直接拷问着“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句式。换而言之,互联网,其重心开始由数据(信息)向人转变。 结合程乐华老师的说法,这种个人化直接带来了网络上的补充自我和补偿自我的出现。 偶发性和碎片化两个特征可以合力成为新媒体的第四个特点:连续的议程设置(continuousagenda-setting)。 媒体的议程设置效果是得到实证支持的,但媒体们很少对一个议程进行连续的设置:a电视台就b电台的内容进行跟踪,然后c报再跟进(在中国,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很少见,比如:十七大报道算一个连续的议程设置)。但新媒体却不是,它们喜欢连续式的进行议程设置,我称之为“链式传播”。每一个节点的影响力都有限,但合起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典型的例子就是blog的话题接龙游戏:怪癖。 如果这个新媒体还有很强的个人化特征的话,自我便代入了。媒体拟人化后,就使得这个媒体的可信度增高,议程设置力量会更具有穿透性。 最后一个特点,当然,不是最不重要的:互动性(interactive)。不过,这个特点已经被说滥了,我就懒得再大肆唠叨了。 唯一需要在这里指出的是:跨平台的互动。网络媒体天然具有互动的功能,但很多互动完成于媒体之内,比如在某篇文章下发表一个评论。但新媒体提供了跨平台互动的技术,比如blog的trackback和pingback功能。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至少在中国,跨平台的互动还没有成为大规模的态势。
❼ 如何理解媒介"去中心化"的理论
“媒介中心”论与“社会中心”论的激辨 媒介理论的一个特征,就是各种观点的广泛歧义性.在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上,争论的一个焦点即为“媒介中心”(Media-centric)与“社会中心” (Social-centric)的理论激辩.两种理论的分歧基于不同的立足点,从不同的分析模式出发,强调自身的“宰制性”.其一,“媒介中心”的观 点,偏重于媒介本身的活动领域,认为大众媒介受到传播科技发展不可抗拒的驱动力影响,已经形成超越于社会运动规律的自主力量,大众传播具有自身的运作方式 和逻辑,突出强调了媒介的自主性和影响力;“社会中心”的观点则将大众媒介视为政治、经济力量的反映,认为媒介正像它的本意一样,只是资讯传播的载体,因 此,媒介理论只不过是更宏大的社会理论的特殊应用而已.其二,“媒介中心”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具有“涵化”和“培育”社会的能力,并且将大众媒介视为社会 变迁的主要策动者;“社会中心”理论则认为媒介始终处于社会力影响的范畴内,它隶属于社会,并对社会负有特殊责任.①不难看出,由于立足点不同,理论之间 的分歧不可调和.
❽ 自媒体什么意思什么叫去中心化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是可以发表这样的文章,作为这样的媒体出现,应该是可以的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