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儿童自我中心心理方案
1. 3到4岁幼儿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有什么好的方案
一.满足幼儿合理需要,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满足幼儿物质需要,保障幼儿身体健康满足幼儿的物质需要是保证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必要前提。幼儿的物质需要主要包括他们对吃、喝、穿、住的需要,即我们要给幼儿提供富含营养的食品、适宜的饮用水、服装和住房。幼儿的这些需要目前在家庭、在幼儿园基本上能够得到满足。在满足幼儿对物质需要的同时,成人往往比较忽视对幼儿精神需要的满足。 (二)满足幼儿精神需要,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幼儿的精神需要有许多种,其中对游戏的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对求知的需要、对交往的需要、对归属的需要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1.对游戏的需要。幼儿有强烈的玩游戏的需要,有的幼儿甚至不吃不喝也要游戏。游戏又是幼儿最佳的学习途径,幼儿的所有学习过程都可以通过游戏实现,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工作"。幼儿阶段的游戏有三大类。 (1)练习性游戏,1岁-3岁幼儿表现明显。如幼儿拉着小鸭车在屋里来回走;把小积木块放进盒子,倒出来,又装进去,又倒出来,再装进去,再倒出来;拿着小铲子,在地上"哒哒哒"不停地敲。在练习性游戏中,幼儿熟悉着各种物品的特点、属性,练习着各种动作,体验着距离的远近,空间的里外、上下等。这种游戏与幼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急需"了解、熟悉周围事物"有关。 (2)象征性游戏,1岁-6岁幼儿表现明显。这种游戏最明显的特点是假装,一切都是假装的。人物是假装的:我当爸爸,你当妈妈,他当孩子。物品是假装的:半个皮球可能现在是帽子,幼儿把它戴在头上,过一会儿它可能成了家里做饭用的锅,再过一会儿它又可能成了给娃娃洗澡用的澡盆。情节是假装的:在家做饭、到商店买东西、带孩子看病、乘坐公共汽车等。虽然一切都是假装的,但幼儿玩得特别认真、投入。在象征性游戏中,幼儿使用着练习性游戏里学会的各种动作、对各种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语言,体会着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各种规则的含义等。这种游戏与幼儿有"不断地与周围的人、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怎样的行为在该环境中才是适宜的"需要有关。它是幼儿阶段最具标志性的游戏类型。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阶段即是戏剧表演。 (3)规则性游戏,幼儿5岁-6岁开始发展起来。幼儿的规则游戏是棋类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在这类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游戏的规则,用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行动。这需要幼儿有一定的规则理解能力,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等。它要求幼儿服从规则,克服自我中心化思维。这种游戏延续到成人是各种体育竞赛。各种游戏对幼儿都有独特的发展价值。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就象鱼儿对水的需要、人对空气的需要一样。但是,有些成人用成人社会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是不务正业。事实证明,正是由于有些人在幼儿阶段游戏得不充分,导致了他们的发展迟缓或发展障碍。 2.对安全的需要。这里主要是指心理安全。有了安全的心理环境,幼儿才能有学习的愿望和行动。但由于成人对幼儿各方面特点的不了解,他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幼儿又做不到成人的标准,造成幼儿经常处于无端地受到各种批评的状态。如幼儿由于自身能力所限,各方面的表现自然会差于成人,有时他们会穿反鞋、有时他们会撒饭、有时不小心可能把杯子摔碎了、画画可能会画得不够象等等,这些本来都是正常现象,但成人经常会拿它当成孩子的缺点进行批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孩子形成紧张、拘谨、刻板的性格。 3.对求知的需要。幼儿天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经常会主动学习。幼儿的这一特点往往以探究行为表现出来,而幼儿的探究行为又经常表现为成人眼睛里的"玩",如见到沙子幼儿会主动用手感知沙子,见到水他可能用小棍去打打水,见到剪子可能要拿它去剪剪东西。幼儿的这些探究行为经常在成人的眼睛里被认为是淘气、是捣乱、是不乖。 4.对交往的需要。人是社会性动物,幼儿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交往的方法、交往的规则、交往的技巧等。对幼儿来说,横向交往(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比纵向交往(与长辈之间的交往)更为重要、更为需要。家长一定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有更多机会与同辈人、同龄人交往,以利于他入学以后与同学、工作以后与同事的顺利交往。事实证明,成年人的很多心理疾病与其童年时期的交往不充分有直接关系,往往造成成年后的交往障碍,引起自卑感强、自我价值感低等心理状态。如果产生了消极情绪不能及时、有效地宣泄,遇事就容易采取极端化行为,造成犯罪。 5.对归属的需要。人是社会性动物的另一种表现是希望别人接纳自己。幼儿阶段他们能感知到的接纳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在幼儿身上的重要表现是依恋。0-3岁是幼儿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幼儿能够和家人建立起稳定的依恋关系,那么他的情绪基本上是安定、愉快的,长大以后积极的情绪占主导地位,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幼儿不能和家人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那么他会产生比较多不安的、沮丧的情绪,长大以后消极的情绪占主导地位。由于成人不知道依恋的重要作用,往往忽视幼儿的心理需要,甚至说孩子"太粘人"、"太烦人"。这有可能造成孩子冷漠、内向的性格。总之,在封建文化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忽视幼儿的心理需要已经成为一些人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克服这一倾向,使我们的儿童健康成长。 二.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引导幼儿快乐发展幼儿的学习特点是由与其相关心理特点决定的。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特点主要有: 1.行为的有意性低。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处于无意状态,如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有意注意在3岁阶段只能维持3-5分钟。 2.情绪性强。即幼儿的许多行为受情绪控制,这件事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不干,或者是感兴趣就干,不感兴趣就不干,只有到了5岁以后才逐渐理智起来。这与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化、注意的广度比较窄有关。 3.感知觉是主要的信息输入渠道。感知觉的发展始于胎儿6个月,而语言的发展始于1岁左右,即幼儿的语言发展要大大落后于他的感知觉发展,因此,幼儿认识事物的信息渠道是感知觉为主,语言为辅。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儿童入小学后的不断"锻炼",语言信息逐渐成为其认识事物的主要信息源,感知觉退为辅助信息。 4.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因为幼儿词汇贫乏,语言能力不够发达,所以他们在思维的时候往往以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而非如成人以语言、概念的形式进行思维。而且幼儿也不能理解许多概念。 幼儿以上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过程有其特质。 1.学习的切入点: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是学习的切入点。然后成人把他向教育目标方向引导,使他获得合目的的发展。 2.学习的途径:在生活、游戏中学习。因为幼儿的注意多是无意注意,因此你就不能让他坐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以后再开始学习,只能在生活、游戏中进行渗透式学习。 3.学习的层面:获得丰富的感知、体验,而非能够用语言表述的准确知识。 4.学习的内容:发展各种能力,而非书本知识。5大领域,既健康领域(身体、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语言领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社会学习领域(情绪积极;会与他人交往;遵守能理解的行为规则;初步认识周围环境)、科学领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认识常见的动物、植物及生活用品;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感受和喜爱环境、生活、艺术中的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自己的情感。
2. 什么是学前儿童文学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
其实学前儿童文学基本上都是以简单易懂,符合他们的生理健康的文学才是一种健康的文学
3. 早期儿童“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给我们确定幼儿社会教育目标时提出什么要求
幼教就是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4. 如何提防孩子的“自我中心的性格”
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学说中,"儿童自我中心"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理智的自我中心和社会的自我中心.同时也表现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皮亚杰指出:活动缺乏协调、主客体没有分化是心理上的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源.儿童理智上的和社会的自我中心都是随着动作的逐渐协调而消逝的.如果仅从个体心理的基础来看,皮亚杰对儿童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源的分析,以及他所指出的去除自我中心的途径,是基本正确的.但从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看,则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明显的认知中心论,混淆了主客体关系与主体间关系,忽略了符号功能与摆脱社会的自我中心状态的内在联系。
皮亚杰认为言语的自我中心状态与儿童的活动及社会环境有关,这与我们的研究较为一致。首先,活动,尤其是象征性游戏会影响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系数。皮亚杰指出:“独白的常数,无论是私人的或是集体的独白,总是和想像的游戏成正比例的,而在实验研究中根本就没有独白,伴随而来的是适应性的言语。”我们曾进行“20名大班幼儿语言功用的比较研究”,自我中心言语占23.03%,低于皮亚杰的研究(自我中心言语为38%)。我们认为,在儿童身上确实存在着自我中心的语言,他们说话时并不在乎旁人的观点,也不需旁人的理解和答语,但造成皮亚杰研究中自我中心言语系数较高,皮亚杰认为与儿童的活动和儿童对他的环境的反应有关,这是正确的,儿童所处的情境(独自或合作的游戏)与协作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语言的功用。其次,儿童的社会环境对于自我中心系数的变化也是有影响的。皮亚杰认为,儿童有两种类型的关系:和同伴的关系与和成人的关系。有两个因素促使自我中心系数减少:一是儿童和他的同伴有着共同的兴趣,可以很自然地产生社会化的言语并指导着同伴间的协作;二是成人与儿童的交往,如成人对儿童游戏的干预。这与我们的研究也是一致的。我们的研究设置了两个被试与一个小年龄幼儿共同游戏,要求被试共同拼插玩具、协商主题、分配角色,这一情境本身就自然倾向产生较为显著的社会态度,使儿童语言中社会化语言所占的比例大。同时,在游戏中,主试对被试的提问,也降低了儿童自我中心的比例。
5. 儿童自我中心性的实例(写详细)
儿童自我中心论的实力,你可以通过你自己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来写。
6. 如何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教案
“老师,小红踩了我的脚!” 上课时,一个响亮清脆的声音打断了我的讲话。
告状孩子是小美,今年10岁,性格泼辣,是我们班的“告状”大户。小美“告状”有个特点,就是从来不论场合。她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冷不丁的冒两句话出来,每次都是小不点的事情。
有一次上课,我提了个问题,很多同学都高高地举起了小手。小美是个好学的学生,但是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我得照顾其他平时发言甚少的同学,于是,我叫了小利。就在这时,我清楚地看见小美的脸色一下子暗了下来,手“啪“的一声打在桌子上,而且我清晰地听到了一句骂人的方言“宝器”!
还有一次,小美和远来的妹妹(叔叔的孩子)一起看电视。两人为看哪个台意见不统一,于是小美把遥控器一摔,一头钻进了被窝,并大声对妹妹说:“滚回去,这儿不是你的家!”
小美的表现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我中心意识”,这是一种性格障碍。这类孩子往往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自己的需求和利益上,不能采纳不同意见。
儿童“自我中心意识”的形成往往与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关。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小美的家庭情况。小美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爷爷奶奶整天围着小美转。后来叔叔结婚并有了小孩,爷爷奶奶自然分心了。有时候论及妹妹的好,小美就不高兴,感觉自己受了冷落,好像家里人不再喜欢她了。再后来,爸爸妈妈换了工作,离家很远,很少回家,小美就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小美,无论小美要什么,都满足她。去年,小美的母亲病逝了,爷爷奶奶更加心疼小美,什么事情都顺着她,小美稍不顺心就发脾气,甚至离家出走。
从以上情况我们分析认为,小美生活在一个溺爱的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使得孩子养成了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
克服自我中心意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必须家庭、学校共同配合,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家庭方面
首先家庭中各成员要统一观念,提高认识。现在社会是一个合作竞争的社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要想在竞争中立于立于不败之地, 就得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交往,学会合作。
另外,孩子迟早得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接受挫折的挑战。要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家庭教育要掌握原则,不能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在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第三、家庭教育要掌握方法。对孩子既不能百依百顺,也不能命令呵斥。要为孩子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要成为孩子的朋友。比如,和孩子轮流当家,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辛劳;有好吃的和孩子共同分享,而不是让孩子一个人吃;孩子和同伴发生了矛盾,不能解决时,家长既不能指责别的孩子不对,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埋怨自己的孩子,要引导孩子分析原因,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的途径。
二、学校方面
首先,教师要对孩子充满爱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在家庭中都是宝贝,如果在学校感觉同学不关心他,老师也漠视他,那他的脾气不但不会减,反而会有所滋长。
其次,教师处理这类孩子的问题时,宜用冷处理的方法。如果教师平时比较关心他,遇到问题他就会相信教师一定会处理好他的事情。在他告状的时候,教师可以推辞说:“老师这会很忙,呆会帮助你,好吗?”待他稍微冷静后,你再给他分析原因,讲明道理,我想他是能接受的。
第三,给孩子创设合作、分享的环境。设计一些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和分享的快乐。
第四,教会孩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关注他人,和他人心理换位,从他人的感受出发去思考问题。一是多给学生讲关爱他人的故事。二是多让孩子做一些帮助他人的实事。
总之,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不溺爱孩子,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多为他人着想,就能使孩子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走向健康的人生。
7. 如何让孩子摆脱自我中心思维
这位知友,一、接受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 自我中心思维只是孩子的认知方式,和自私自利不一样,更不是性格缺陷,所以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思维,而非指责、批评。 事实上,大人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比如有人会抱怨别人为什么不帮他;有的人在集体讨论时不尊重别人的意见,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因此,父母需要平常心看待,不需要去强行纠正,否则只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二、不要太宠爱孩子 父母爱孩子的心情能理解,但如果太宠爱他,比如常常对孩子说“这些都给你吃”“都是给你买的”、“宝贝想去哪里玩都可以”,只会让孩子更加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可以跟孩子说“分给奶奶一点吃”“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妈妈休息一会”,让他知道还有别人,适当的把别人放在“主角”的位置,时间长了孩子就能注意考虑到别人。 三、让孩子学会感同身受 如果让孩子懂得感同身受,孩子的自我中心思维就会改变。比如说他困了,想睡觉,妈妈就可以假装缠着要跟他一起玩,不让他睡觉,说:“那下次妈妈累了的时候,你要不要妈妈休息呢?” 再比如,如果他不愿意分享食物给别人,妈妈就可以说:“如果妈妈也不分享给你,你去哪吃呢?” 这种引导会让孩子感同身受,知道如何考虑别人感受。 四、通过游戏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有自我中心思维,因为没人教他如何从别人角度考虑事情,游戏可以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举手游戏:妈妈和孩子面对面站着,让孩子举右手,再问他:“我该举哪只手?”这个时候孩子就需要从妈妈的位置考虑问题。 捉迷藏:父母可以先示范给孩子看自己会藏在哪些地方,玩的过程中,父母藏起来让孩子找。这时候孩子就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爸爸妈妈,会选择藏在哪里呢? 角色扮演:此类游戏最能吸引孩子,也最能引导其换位思考。比如“狼捉小羊”,如果孩子扮演的是狼,那他就要从狼的角度考虑问题:小羊会躲在哪?该怎么样捉它?等等。 这些好玩的角色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扮演多种角色,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学会换位思考的效果。 五、让孩子体验自我中心的结果 比如安安接电话的例子,安安打电话的时候,爸爸只是点头不说话,让安安体会一下接电话听不到声音是怎样的感觉。 这样,下次再接电话的时候,安安肯定知道了原来接电话是要说出声来才可以的。 六、在实践中学习 心理学家博克曾做过类似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发现:当儿童熟悉场景、问题相对容易理解时,儿童是能够考虑别人的感受的。由此可见,儿童的自我中心倾向与情景熟悉程度、生活化程度有关,因此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让孩子自己观察、动手操作,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的的思维。
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8. 如何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一般来说,儿童在三岁左右有自我意识的萌芽, 自我倾向过于严重或到了4-5岁,甚至6-7岁,还停滞在自我中心阶段 ,这就成了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希望得出以下的结论: 1、孩子自我意识在三岁左右萌芽,这时候是对其引导的最关键时期; 3、一但发现孩子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或因这个问题与其他小伙伴的交往障碍那就要及早纠正,越早越好,而纠正孩子首先要是改变大人的思想观念。 第一:转移家长注意的焦点:孩子为什么会以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因为在家里全家人都以他为中心,我们原来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败家子”的写照,但现在我们想想家里的小孩子,有多少个不是这样呢?家庭将孩子当成家里的小皇帝,以孩子小为借口什么都哄着、宠着,使他从小养成了“这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围着我转,都是为我服务的”这样一个思维习惯,那这样的孩子到社会怎么会不碰璧!其实孩子就是家庭一个普通的成员,只不过由于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还比较差,还是未成年人,需要大人的照顾,这是人的本性,但和孩子交往中决不能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是高人一等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接触的两个案例都是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由保姆带大的,父母唯恐孩子生活受苦,对保姆千叮咛万嘱咐,钱也由着花,有这样生活服务型的“大臣”,难免就会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 第二:同理心教育:我们古代圣贤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常说:“吃亏是福”,家长总怕孩子未来走上社会吃亏,所以就会不自觉地将社会上一些阴暗的东西说给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形成对社会的戒备心理,加之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那这个孩子和别人的交往问题就会非常严重。所以,要想让孩子克服这个心理问题,最好的法宝就是“同理心”,遇事多让孩子想一想:“假如别的小朋友也对你这样,你会怎么想?”,让孩子学会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逐步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第三: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不要想着孩子事事都不吃亏,其实让孩子经受些挫折会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生活中的挫折会让孩子更加成熟与坚强,没有经过挫折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孩子与人交往有问题,在与人交往中受了委屈倒未必是坏事,家长以“同理心”进行引志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那种担心孩子与人交往存在问题就更怕孩子与人交往的作法只能使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9. 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包括哪些
儿童认知的自我中心包括:"儿童自我中心主义"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理智的自我中心和社会的自我中心.同时也表现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