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化CDN
2009年,中本聪创立比特币,在此基础上,区块链的概念诞生了。
Gartner管理咨询公司认为区块链有五大要素:分布式、加密、不可篡改、通证化、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
为什么“去中心化”对区块链如此重要呢?这要从比特币的创世之前说起。
01,溯源
1993年,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和其他几个人创建了“密码朋克邮件名单”的加密电子邮件系统,简称“密码朋克”,以对抗受到政府监控的互联网电子邮件。埃里克·休斯在《密码朋克宣言》里阐述了密码朋克的使命与目标:
“密码朋克致力于建立匿名系统……电子时代,隐私是开放的 社会 不可或缺的……我们不能期望政府、企业或其他大型的匿名组织保障我们的隐私……如果期望拥有隐私,那么我们必须亲自捍卫之。我们使用密码学、匿名邮件转发系统、数字签名,以及电子货币保障我们的隐私。”
可见,密码朋克是为了对保护隐私,对抗政府、企业或其它大型机构的审查。这些大型机构的共同特点是:高度中心化。
中本聪在比特币的创世白皮书中说:
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
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但 历史 上这种可信度从来都不存在。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钱财,并让这些财富以电子货币形式流通,但银行却用货币制造信贷泡沫,使私人财富缩水。
传统金融机构、中央银行都是中心化机构。在中本聪看来,这些中心化机构的存在,是私人财富无法得到保证的原因。也就是说,只有去中心化,才能更好地保护私有权益。
保护私有权益是区块链的使命,“去中心化”则是最重要的手段。 对于那些把中本聪视为“比特神教”教主,把比特币白皮书视为圣经的区块链原教旨主义者来说,“去中心化”更是不可动摇的核心理念。
02,定义
Gartner管理咨询公司对“去中心化”的定义是:维护网络信息和网络运行规则的是分布式网络中的多台计算机,或者称为多个节点。在具体的实践中,去中心化意味着不存在单个实体控制所有计算机和信息,或单个实体制定规则。每个节点维护相同的加密副本,并保存网络中的记录。由所有完整节点运行的共识机制负责交易的验证和审批。这种去中心化的、共识驱动的系统架构意味着,由中央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治理已不再是必需的,同时还可以防止欺诈和恶意交易。
03,分类
从Gartner管理咨询公司的定义来看,“去中心化”至少有两类含义。
一是,物理的去中心化。区块链系统由分布式的计算机网络组成,有多个节点,没有任何节点对全网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少量节点故障或作恶并不影响全网的安全运行。这是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
二是,治理的去中心化。网络内的不同节点由不同利益主体控制,靠共识机制协调运营,而不需要中央权威机构。这是区块链政治的去中心化。
其实,去中心化除了指降低中央权威机构的影响外还有另一种含义:去中介化。中介机构也是一种中心化机构,中介机构的主要特征是信息中心化。在区块链的世界中,除了需要隐私保护的信息外都是透明的,信息撮合的角色由代码执行,中介机构不再必要。所以随着区块链的普及,中介机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去中心化也意味着去中介化。
事实上,区块链也不是任何方面都去中心化,它的代码逻辑就是中心化的。区块链的底层代码是固定的,虽然开源,但不可篡改。这是区块链逻辑的中心化。
04,共识
常见的用于去中心化治理的共识机制有POW、POS、DPOS。
POW:工作量证明机制,如:比特币(BTC);
POS:权益证明机制,如:以太坊(ETH);
DPOS:授权权益证明机制,如:柚子币(EOS)。
区块链大佬长铗在2014年提出了区块链的不可能三角理论,被广泛使用。该理论提出,任何一条区块链不可能同时满足安全、性能和去中心化三方面的要求。上述三种共识机制在解决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问题上也各有特点。POW的安全性最好,但算力上有中心化倾向,性能则很差。POS在三方面基本处于折衷状态。DPOS的性能最好,安全性一般,去中心化最差。
上述三种共识机制都是用在公链上,公链的节点是开放的,节点无需得到授权,可自由决定加入和退出。去中心化是这种自由的基本保证。与公链对应的是联盟链。联盟链的节点必须得到中心化权力机构的授权才能加入,联盟链适合应用于行业或大企业内部。所以,联盟链的去中心程度较低。
联盟链因为有中心化权力机构存在,在性能上能够处理得更好。联盟链一般采用拜占庭容错共识机制,即BFT-POS机制。该机制又可分为实用拜占庭容错机制(PBFT)和代理拜占庭容错机制(DBFT)。这两种共识机制各有特点,前者适用于节点数量众多的联盟链,后者则为节点数量较少的联盟链采用。
05,治理
大部分人并不关心网络的去中心化,那是计算机专业人士的工作。治理的去中心化则跟每个人息息相关。
区块链世界有个专有名词“DAO”,指分布式自治组织,其管理模式就是去中心化治理。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不能说哪个更好,只能说各有特点 。一般来说中,中心化治理效率高,去中心化治理更加公平。
关于“去中心化”的治理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态度认为,公平优先。区块链项目必需是彻底的去中心化(特别是公链项目),任何中心化的企图都是对自由的剥夺。毕竟比特币就是为自由和隐私而生的。希望区块链能构建一个更加自由的乌托邦。坚持这种理想的人是区块链原教旨主义者。
第二种态度认为,效率优先。传统的公司治理把绩效作为核心目标,绩效包括效率和效果。公平则放在次要位置。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口号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现在则把公平提到了跟效率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国家治理的进步。对企业来说,如果认为企业是股东的(法律上就是这么认为),绩效就还是比公平重要。而去中心化治理似乎效率不高。我把这类人称为古典管理主义者。
第三种态度认为,要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辩证看待“去中心化”。在效率优先的同时兼顾公平。因为 效率关乎项目的生死,对一个活不下来的项目谈公平没有意义。
长铗认为:
“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描述结果的词,而是一个描述过程的词,结果的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过程的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的本意是指,每个人参与共识的自由度。他有参与的权力,也有退出的权力。在代码开源、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参与和决策的自由度,即意味着公平。可见,“去中心化”并不是什么新词,它其实就是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的自由竞争。
去中心化既不是要消除中心,更不是自由主义者所理解的具有政治含义,它完全是一个中性的词,核心理念是自由竞争。
我赞同第三种态度,我把这类人称为实用管理主义者。
06,启示
因为区块链的出现,“去中心化治理”成为管理的重要课题,我认为DAO是管理创新的大方向。今天DAO的理论还很零碎,管理学需要围绕DAO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自百年前泰勒提出科学管理以来,管理思想总在创新发展。那么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有没有始终不变的东西呢?我认为有。如果用一个词概括管理思想,我认为是“中庸”。即使“DAO”的出现,中庸思想依然有效。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庸之道就是在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管理是中庸的智慧,也是平衡的智慧。对“DAO”来说,绝对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都有问题,都不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于DAO,主要有两类含义:
一是多中心化。从过去的绝对单一的权威演变成多权分立共治,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能兼顾去中心化的民主和适度公平。
多中心化有点像美国的政体,横向上三权分立,纵向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也没有隶属关系,多个彼此独立的权力体系协调运行。
二是弱中心化。中心机构的权力弱化,多个分布式机构拥有更多权力。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中心机构因为权力过大造成的腐败,也能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可能造成的大恶。
弱中心化有点像欧盟的政体。表面上有个代表欧洲的中央政府,实际上各成员国依然拥有很大的主权。
多中心化和弱中心化既不同于独裁体制的一言堂,也不是完全去中心的乌托邦。它们是去中心化治理的中庸之道。
我认为创业项目(哪怕是追求去中心化的公链)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坚持中心化启动,积极拥抱去中心化,在过程中推行“渐进式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个漫长的过程中,切不可操之过急。
小结:
一,“去中心化”有优点,也有缺点;
二,“去中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三,“去中心化”是过程,不是结果;
四,“去中心化”是未来,不是现在。
2. cdn是什么
canada ecoin(CDN)是一种基于加拿大主题的scrypbased加密货币。加拿大纸币有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硬币有1元、2元、5分、10分和25分。同时,用户可通过各大银行网点的柜台兑换加拿大货币,具体汇率以银行挂牌利率为准。
正面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戴着王冠的侧面,反面则是面值、国家名称、年份和加拿大野生动物。硬币背面的图案是树枝上的两片枫叶。枫叶是加拿大的象征,被印在国旗和国徽上。
什么是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是一种使用加密原理进行交易的数字货币。比特币是最著名的加密货币,其他以比特币为参照发行的数字货币包括太币、莱特币、狗狗币、夸克币、无限币、平民币等。加密货币基于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而不是依赖中心化监管体系的银行金融系统。所以加密货币通常是去中心化的代表。
3. 区块链的技术包括哪些,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包括哪些
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有哪些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如果以数学函数来类比的话,我们可以将分布式网络、共识机制、去中心化、加密算祛、智能合约、权限许可、价值和资产等要素理解为函数中的变量或因子。这些变量和因子的有机组合形成了区块链有别于传统技术的些新的技术特征。在对区块链进行更加深入的技术解读前,我们需要先对区块链中的一些核心概念进行梳理。
更多解释:网页链接
区块链的技术分类主要包括
1.公链,无官方机构,无管理机构,无中心服务器。参与节点按照系统的规则自由接入网络,没有控制,节点间基于共识机制工作。(颠覆性:绝对可信和公开)
典型案例:数字货币代表比特币。
2.私链是在一个群体内部建立起来的。系统的运行规则根据小组的要求设定,在保留区块链的真实性和部分去中心化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修改或读取权限。(相对可信和公开)
典型案例:R3
3.联盟链,由几个机构共同发起,介于公链和私链之间,具有部分去中心化的特点。该区域快速链上的读取权限可能是开放的,也可能是部分开放的,也就是说,通过内部指定多个预选节点为记账方,预选者争夺记账权限,其他访问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询问记账过程。预选者的能力不应参差不齐。?
(相对可信和公开)
现有案例:超级分类帐
例子:?贷款分流方面,当用户通过我们的链接跳转到对方网页注册时,对方可以选择欺骗,说没有收到用户的注册请求。但是,如果我们把用户注册行为放在区块上,对方在收到用户注册行为的同时,必须向我们付款。
区块链技术包含的几种基础技术是什么?区块链1.0时代即是数字货币的时代,技术基础为:
1.
以区块为单位的连庄数据块结构
2.
全网共享账本
3.
非对称加密
4.
源代码开源
区块链2.0时代技术基础:
1.
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系统中的应用,是以编码的可自动运行的的业务逻辑,通常有自己代币和专用开发语言;
2.
DAPP:包含用户接卖弄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加密货币,如以太坊钱包;
3.
虚拟机:用于执行智能合约编译后的代码,虚拟机是图灵完备的。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不断深入,区块链3.0时代已经来临,从各行各业的运转背后都可以看到区块链协作运转的模式,因此区块链必将广泛而深刻的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整个生活服务将进入区块链时代。在这个互联网发展过程当中,区块链+实体行业、区块链电商、区块链社群运营都可以运用到区块链技术。
当然3.0伴随着现代密码学发展才产生的,现今应用的密码学是20年前的的密码学成果,因此要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更多参与场景,特别是应用于互联网经济等方面,现有的加密技术是否满足需求还需要更多的验证,需要更深入的整合密码学前沿技术,不断创新。
区块链技术是什么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
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区块链是一个公开的数据列表,其中的每一份记录被称作一个区块。这些区块像链条一样连成一串,形成了区块链。就像成语接龙一样,相邻的词语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才能形成词语链条。区块链也是如此,只不过区块与区块之间的联系要复杂得多。
/iknow-pic.cdn.bcebos.com/35a85edf8db1cb13eb25e778d254564e92584b09"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llustration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35a85edf8db1cb13eb25e778d254564e92584b09?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
(3)去中心化化CDN扩展阅读
区块链技术创新不等于炒作虚拟货币,应防止那种利用区块链发行虚拟货币、炒作空气币等行为。同时还要看到,区块链目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安全、标准、监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
大方向没有错,但是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能够在有序竞争中打开区块链的想象空间。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早有布局,人才储备相对充足,应用场景比较丰富,完全有条件在这个新赛道取得领先地位。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人类能够发展出文明,是因为实现了大规模人群之间的有效合作。亚当·斯密所阐释的“看不见的手”,也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
由此观之,区块链极大拓展了人类信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也许,区块链不只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更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