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是历史趋势
❶ ⭕️丨追寻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道路之“中心化思考”
我们在追求去中心化,那是因为中心化带给了我们太多的痛苦记忆,我们对中心化有深深的怀疑。
中心化既是文明步进和阶梯,同样也是权力罪恶的根源,过去几千年,人类爆发过无数悲剧,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权力过于中心化导致的。
所以,在这里我想说,问题并不在于中心化与否,而是权力过于中心化,失去制约,从而导致灾难。
人类文明进步离不开那些天人般的人物,这些天才人物永远都是社会的中心,无论区块链技术如何发展,无论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去中心化,在现实生活中,在开发团队中,在社会中,天才人物一定是中心。
人类古代文明有几次大爆发,苏美尔城邦文明、希腊和罗马文明,中国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中心,没有绝对中心,属于弱中心和多中心的局面。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欧美国家制度,有中心,总统就是绝对的国家中心,但人们仍然向往那样的社会。
苏美尔城邦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应当说对还是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也没有那么黑暗,所有的人类大灾难,在那样的时期都不可能发生。比如,苏美尔城邦时期,各城邦势均力敌,2000年里虽有攻战,但也都是小规模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罗马王政时期和共和国时期),都是城邦国家,很难造成多大的灾难。
我们似乎需要搞明白,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中心或去中心化的理想社会?
这是一个巨大的疑问,我们可以把问题留在这里,以后再进行探讨。我们先得明白,我们一直恐惧的中心化,到底是什么,有多大的危害。
周天子是周朝的中心,在整个王国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周天子基本上是人畜无害,因为他的权力是有限的。
各个诸候国有义务保卫周天子,向天子进贡,服从天子调令。对于周天子来说,制约他的最核心的是,各个分封国钱权不在自己手上,兵权不在自己手上,诸候国手里有兵,周天子无法为所欲为。
不只各国有兵,压在天子头上的还有一把利剑,那就是周礼,这是当年周公制定的祖制,后世周天子不得违反。中国没有那种可以制衡王权的宗教,但这种礼制,拥有和宗教一样的至高的权力,几乎每朝每代都如法炮制,这也在另一方面制约王权。
从汉到唐宋时期,都属于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皇权是有限的。虽然皇帝拥有最高权力,但并没有拥有绝对权力。
秦以后的王朝里面,只有汉和宋寿命超过300年。汉和宋都遇到了当时地球上最强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宋朝遇上了成吉思汗这样人类史上最强军事领袖,蒙古大军横扫亚欧非三大洲,所向披靡,只有南宋军队有能力独抗蒙古大军50年,而且也是唯一一个没有亡于农民起义的王朝,相反,每当王朝出现危机,如北宋和南宋末年,农民义军都成了勤王之师,忠心向赵宋。北宋灭亡时,二帝被俘,金人立张邦昌和刘豫两个伪政权,宋人都指着骂:赵官人待你不薄,你良心何在?张邦昌是被金人强迫当皇帝,自始至终从未把自己当皇帝,从不敢坐皇帝宝座,一个多月后金人后撤,马上大赦天下,并交出大印,逊位于赵构,南宋始立。(张邦昌是两宋唯一被赐死的文人,另劝他称帝的王时雍与张邦昌一起被杀,赐死的理由是他有一次喝醉了酒睡了被金人赐给他的“皇后”,那“皇后”是先帝的妃子,对张和王都有些不公平,算是两宋特例)这样的王朝,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他们的权力结构到底怎样的。
宋朝300年,是秦以后2000年里,唯一没有武将专权,没有文官专权,没有外戚专权,没有太监专权的王朝,也是唯一皇位争夺几乎没有流血的王朝。我们以为,既然没有武将、权臣、外戚、太监专权,那就只有皇帝专权了,其实不然,宋朝皇帝和其他朝代皇帝相比,根本算不上专权,只能算一个共有的权力中心。
宋朝皇帝的温和,因为赵匡胤立了一个祖训,就是绝不可以杀士大夫读书人,这一条祖训在320年时间里,约束了所有当权皇帝的作为空间,也给了文官制衡皇权的空间。
宋朝陆路贸易中断,与中原关系密切的佛教徒高昌国为信回教的回纥人灭亡,西域商路中断,只好发展海上贸易,反而有了更宽广的天地,所以宋朝极有钱,年岁1亿两以上,之后的明朝人口远多于宋,面积也大于宋,财政收入远低于宋,有人统计,以购买力计算,北宋高峰期财政收入是明朝40倍。明朝由于美洲白银大规模流入,发生严重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大幅度贬值,所以需要横量其购买力。宋朝有一个原则,凡是能用钱摆平的事,都绝不动刀动枪,一旦出现流年灾荒,宋朝就大规模扩军,把流民全部养起来,连带家属也养起来。
关于宋朝皇帝的开明,我个人认为,和赵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出身也有很大关系,赵匡胤夺取皇位,靠的是和平禅让,是贵族谋权上位,这样的王朝皇帝,有贵族作派。在思考权力这个怪兽时,不得不对权力中心的皇帝们进行更多角度的了解。
在中国历史上,但凡农民起义出身的皇帝,一定会杀人如麻,就算坐了天下,也会对功臣大开杀戒,对敌人更不手软,刘邦,朱元璋就是最典型。但凡贵族出身,王朝更替一般都比较温和,王莽篡汉、曹丕代汉、司马家代魏、杨坚取北周,李唐取隋,赵宋取周,都是贵族的方式,除了李唐外,政权更替及之后的统治都算温和。
赵宋这种中心化权力结构,并不是完美结构,如果要看官制,似乎和其他朝代差别不大,就像美国宪法和苏联宪法那样,差别都没有那么大,我在想核心原因可能还是因为赵匡胤立的祖训,不杀读书人,这一条是宋朝权力结构的核心秘密。
因为不能杀士大夫,宋朝文官向来敢直言,以言论和谏书制约皇权;宋朝文官有党争,但因为皇帝不能杀文官,所以党争也就不像明朝,温和很多,不杀人,最多降职流放;文官地位高过武将,武将也就没法专权。武将离开了权力核心层,除了皇帝以外任何人,包括太监和外戚,都不可能实现专权。
专权有一个基础,必须有武力威吓,这只能以杀人流血来实现,宋太祖定的规距,皇帝不能杀读书人,这个王朝就注定了是一个温和的王朝。
宋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商业发达,所以特别有钱,厚待官和民,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甚至包括很多普通百姓,又多感恩于赵宋,才会有十万军民随宋帝跳海自杀殉国一幕。
回顾宋的历史和权力结构,宋朝这样的中心化皇权,在一种特殊的权力结构安排下,也很难做出多少坏事来。这种中心化权力结构,不是我们恐惧的对象。
我们恐惧的中心化,不就是担心中心化无法无天,不能保障我们的自由和财产权吗?
本文获得作者比特斯卡授权。链接:https://bihu.com/people/100691
❷ 何为“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目前互联网发展的主流形态,相对于中心化和垄断化而言,去中心化在 增长空间、稳定系数 以及 流行速度 这几方面上都占据着绝对优势。现如去中心化商业化迅猛发展都昭示着未来发展格局或业态发展趋势。
去中心化就意味着 对用户放权, 让用户真正的参与进来, 增强获得感, 有 娱乐 性趣味性,有权力主张空间,而不是一味的设定限制来约束甚至禁止用户的行为。在早期的平台应用当中,用户只有是否被选择权,而没有实现自己价值或个人主张的机会,在这一点上, 国富兴泰数字平台 是足可以从个人商业欲望,自我主张展现才华,兑现个人经济价值和创造 社会 价值,这是去中心化的开始。去中心化用于商业创业的浪潮必将愈演愈烈。
然而去中心化并非绝对自由,并非摒弃中心,相反,是由每个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任何人可以是节点,同理, 任何人可以是临时中心。 就像某网络,人人可以编辑,也就给了网民展现创造力的舞台,进而缩小信息差,以后某些平台和商家打信息差来赚快钱的道路将越走越窄。
故而不同于其他传统电商平台,国富兴泰致力于以 “去中心化,0投入利他时代” 为契机,打造国富兴泰跨境新零售交易服务平台;建设国富兴泰新零售商业生态供应链循环系统,为中青年、大学生、白领、工人、教职工等群体提供兼、专职,人人创业创收服务,助力全民体验式纳税,促进家庭副业收入增长;平台去除中间环节,实现产销两端无缝对接服务,直接让利于消费者、创客、合伙人或兼职创业者,共同推动平台和新业态发展;建设工业企业或供应端、消费端、或创客、 社会 多方共赢的生态商业系统,有利于促进 社会 发展,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在国富兴泰数字平台,每一位用户都是平台的 创客, 也就是模式的中心,用户不再被各种繁复的规则束缚,更不用担心被打信息差,收入交易 全透明, 通过分享就可以邀请好友成为创客,好友在消费时可享受优惠,且为用户自身带来收益。不仅用户享受这种待遇,广大商家企业家朋友们也可以成为创客,可以从 传统商家思维转型升级 为平台思维,从而享受分享赚钱,从商家服务商家,商家服务个人,带来发展便利与经济增长,如此一来,店铺得到了流量光顾,顾客得到了额外收入,既助力了实体店铺数字化转型升级,又拉动了线下消费,可谓是二者得兼。
❸ “去中心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新的商业趋势
去中心化商业时代已经悄然来临,显然这又会带来在线市场的一大波红利,但与以往那些轰轰烈烈地商业模式不同的是,这次它来得悄无声息。
“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早在很多年前Web2.0这个概念刚刚兴起前就有了很多信奉者与实践者。印象最深的是之前PC时代红极一时的豆瓣网。但随着豆瓣的落寞,“去中心化”这个概念仿佛被收藏在时代的角落中。直到张小龙带着他的微信站在公众面前,将“去中心化”作为他最核心的产品理念之一再一次推向外界。最近一次这几个字再次被提起,则是在马化腾的一次重要演讲中,他透露腾讯将推出“去中心化”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以帮助商家从“二选一”的困境中走出来。
可以这样讲,马化腾的这次演讲标志着“去中心化”终于花熟蒂落—— 从互联理想主义这颗参天大树上结果,并从高空落到了硝烟四起的现实商业世界中。 而承载它的沃土显然是以微信为基础,以连接为核心价值的腾讯大生态。这颗早已膨胀欲裂的果实在落地的同时向外喷洒出的种子得以让每一个寻求价值突破的商家得以从中获得新的商业红利。这些种子就是微信孕育已久的小程序。
从理想到现实,“去中心化”走过了十余年的光景。在这十余年中,中国的互联网完成了两次重大进化——
1. 智能手机成为大多数人身体的一部分,让每个人拥有了与他人连接的物理接口与交换信息的能力。
2. 我们独特的文化让微信能够把握机会成为占据人们每日在线时间50%左右的超级应用。换句话说,我们一起组成了“微信”,把彼此拉进了微信时代。
这两次重大进化,让我们比其他国家更快地进入“去中心化”发展的快车道中。曾经互联构建者的终极理想正在变成现实,现实世界中的商业规则也因此发生改变。
这次,它真正开始改变传统价值创造与传递的成本模式。
对于一些朋友来说,上面的内容可能讲得有些抽象,下面我会努力用简单清晰的方式来试图让大家明白什么是“去中心化”以及它对于眼下商业时代的重要意义。
如果你玩过网络游戏,那么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在游戏中我们一般都会拥有两种视角模式:可以纵览全局的“上帝视角”以及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第一人称视角”。
正如我们在玩游戏时的体验一样,我们更容易借助“上帝视角”在众多的选择中寻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捷径。所以在“上帝视角”的设计思维下,往往大家都会认为存在着一个大多数人都期待获得的最佳路径和最优入口。 这个设计者规划好的,人人必经的“最优入口”往往会成为某个网站或服务的流量中心 。
比如手机淘宝的首页和某个论坛的手机版:
很重要的一点,借助上面的这个论坛的例子,你应该明白的是,并不能简单地说做个社区,或者只要内容来自用户就是“去中心化”。因为不管内容来自于谁,你依然需要按照规划好的路径来创造和获取信息。道路不会因你而变,该交的“过路费”还得交。
就像下图这样,“地图”清晰而稳定:
通常理解下的“中心”实际上指的就是在“上地视角”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出的用户必经的路口,即“流量分发中心”。 内容是否来自用户只是附加结果,不要受此干扰。
有了这个基本认识,我们再看“去中心化”就更加容易。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则是指在似于游戏中的“第一人称视角”这样的模式下,将设计焦点放在当前单个用户身上,伴随用户的使用而提供服务的设计模式。
比如下面这两个例子:
当我们沉浸在“第一人称视角”中的时候大脑的工作负担是最轻的,因为大多数都是应激反应,而非理性与逻辑的判断。所以设计者往往会根据我们“行进”的情况,让我们需要的工具与服务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这种“唾手可得”的感觉可以让我们在第一人称视角中获得现实世界中难以获得的掌控感。
在“第一人称视角”中,每个用户的所见所得都是千差万别的。甚至不仅仅因人而异,还会因时间、地点等众多个性因素而异。当然,与游戏这种极度突出沉浸式体验不同的是,大家都会期待以最小的成本方式最快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越过所有第三方直接与市场对话。
下面这张图基本能表达去中心化的这样一种状态:
所以聪明的你很可能会说, 这不应该叫“去中心化”,应该叫“多中心化”才对 。如果你能这么想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开始真正在理解“去中心化”的本质。人们之所以更习惯称之为“去中心化”,只是在通过对比过往的模式进行描述而已。
去中心化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地将平台日积月累、不断攀升的运营成本有效地分摊到个人身上。
我没有用“网络图”去表达,是因为我觉得它不足以体现出第一视角下“身边”的感觉。“网”本身也是需要有连接成本的,但“去中心化”则体现的是对信息中介成本极其强大的削减能力。借上面的图中,来看下“去中心化”表现出的几个特殊之处:
1. 品牌与用户都是主体,拥有平等的位置,都可以自成中心。
2. 主体之间都是伴随状态,所以彼此之间首先兑现的是时间的价值。
3. 主体之间的推荐构成了信息传播的基本方式。
所以:
1. 品牌的拟人化运营越来越受欢迎;
2. 用品牌标签构建出的用户画像稳定性更高(因为有时间参数);
3. 用户群化趋势成必然,微信群通过流动性保护和加剧了这样的趋势;
4. 传统大品牌通过将自身拆分为用户某一方面服务的子品牌,构建子品牌矩阵更容易见到效果。这点是与传统路边广告牌那种把自己形象搞大的方式截然相反。
5. 推广费直接花在用户身上,而非平台。
6. ......
当然还有很多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你能够将这幅图印在脑海里,那么相信你会收获属于你自己的“去中心化”最优策略。
这里首先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指未来所有的服务都要按照“去中心化”的模式去走,而是希望你能够通过下面的文字了解传统“上帝视角”这种设计模式在发展中产生的弊端,以此加深对“去中心化”的理解,最终能够结合自己的业务实际的情况来进行策略上的判断。毕竟,完全的“去中心化”的平台是不存在的。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一切都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越是竞争激烈的领域越是如此。“去中心化”形成的过程也同样如此,一步步地让越来越多的互联从业者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心思, 从简单地设计“网站信息地图”到努力抽象并勾勒出最接近真相的“用户心智地图”。
如果某个在线市场的竞争越激烈,就意味着这个市场中的信息提供者就越多,信息容量就越大,对于用户而言挑选出有效信息的成本就越高。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给所有人提供一个一样的推荐列表就够了,比如雅虎。不过后来还是被Google用一个搜素框赶下神坛。因为Google让每个人都能在“第一人称视角”下更有效地直达自己的目标。
同样的事情也正发生在淘宝、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上。前几年电商的高速发展让平台筛选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分摊到商家头上就是居高不下的推广成本。这样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电商平台纷纷推出自己的购物节,因空间位置不够用了,就得从时间上找位置。但问题又来了,购物节这样的时间窗口虽然带来的额外的关注度与流量,但依然受困与现有电商导流模式,给平台带来更大的分发压力,商家也要想办法及时消化分摊到自己头上的高价流量成本。
来自传统平台官方的“造地”的速度越来越赶不上商家增长的速度。传统模式下的“流量中心”不够用了,“过路费”高到让商家赚不到钱。
所以,单纯地开个网店就能创富的时代很快就成为过去。现在则更多是在线下商业保本的基础上借助线上来整合供应链与物流通道来提升库存周转率,或者干脆明确地将线上投入作为扩展新客的市场推广费,然后再引导成线下老客户提升附加值。
当今天猫与京东之间的竞争对商家造成的“二选一”困境,背后就是这个原因。马云所说的“传统电商已死”背后的原因也是这意思。
记住,“去中心化”的本质并不是说消灭中心,而是从用户的“第一人称视角”这个设计思路出发,形成多中心的局面。眼下,我们要做的是把脑海中的传统地图更新为用户的心智地图,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找出“陪伴”的价值。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新世界中的超人,而不仅仅是现实世界中的一个平凡的倒影。
成就个体,就是要想办法让自己的服务成为用户“超级装备包”中的常驻成员。所以下一步,你需要用“去中心化”的思维去打造一款你自己的小程序。
我会在接下来的文章里与你分享关于打造小程序的内容。
❹ 为什么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个通常被误解的概念。例如,有时候有人认为加密网络提倡和赞扬去中心化的原因是为了抵制政府审查制度,或者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政治观点。但是这并不是去中心之所以重要的主要原因。
让我们来看看中心化平台存在的问题。中心化平台遵循着一个可预测的生命周期。当它们开始运行时,它们会尽一切努力来招募用户和第三方补集,如开发者、企业和媒体组织。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他们的服务更有价值,因为平台(根据定义)是具有多方面网络效应的系统。随着平台采用呈现S曲线增长,他们对用户和第三方的影响稳定上升。
当他们到达s-曲线的顶端时,他们与网络参与者的关系从正和变为零和。继续增长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用户中提取数据,并在受众和利润方面与补充竞争。这方面的历史例子有:微软对网景、谷歌对Yelp、脸书对Zynga,推特对第三方客户端。操作系统如iOS和安卓表现得更好,尽管仍需缴纳30%税款,但出于看似任意性的原因,拒绝应用程序,并随意纳入第三方应用的功能。
对第三个方来说,从合作到竞争的转变就像是一种诱饵。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优秀的企业家、开发商和投资者都开始对在中心化平台上进行创建变得谨慎起来。我们现在有几十年的证据表明,这样做最终会令人失望。此外,用户放弃隐私以及对自己数据的控制权,并且容易遭受安全漏洞。中心化平台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突出。
❺ 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未来
吃早餐的时候去外面饭馆,发现花很少的钱可以获得豆浆油条包子咸菜组合。而自己在家做,通常却很难。豆浆机做出来太多,喝不完;炸油条两根得用多少油呢?做两个包子是否浪费在准备工作上的时间也会非常多。于是思考,至少对于这件事来说,中心化是比去中心化有优势的。那么什么事情适合中心化?什么事情适合去中心化呢?混在币圈对于那些想把一切去中心化的想法,我总是很警觉。我认为未来的趋势很可能是,现在某些中心化的事情,将会去中心化。而某些本来去中心化的事情,将来会中心化。
先来想本身就去中心化的事情,比如做饭,带孩子,很多家庭自己做;比如养老,大部分人呆在自己家里面;比如清洗衣服,大部分人自己用洗衣机。但这些事情,如果中心化操作,是会带来成本下降,体验上升的。如现在的外卖,实际上就是把部分去中心化的做法变成了中心化。而未来的趋势是,如果物流配送更快,很可能会进一步中心化。小餐馆慢慢合并成大的外卖中心,这样他们的采购、场地、管理运营成本都会变低。类似带孩子,一个小区修一个大点的儿童中心,里面有很多玩具和书籍,还有定期的各种活动,对孩子吸引力是很大的。而现在很多都是隔代来管理孩子,对比起来问题是很多,除了管不好,也存在玩具利用率低,关在家里面缺少活动之类的。也许有人会想这不是学校么?我想未来是有区别的,学校是带约束的,监护人不参与的托管。而儿童中心相当于把去中心化的玩具房书房中心化到一起,甚至可以共享多种乐器之类的东西,孩子可以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可能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经济流量还不够,所以无法聚集足够的资金。很多人让老人带孩子都是免费的,如果未来经济水平上升,大家能花费一定的钱去做这样的事情,可能就会火起来。
接者再考虑一下现在中心化的事情,比如银行、公共交通已经出现一些去中心化的服务。那么还会有什么会去中心化呢?我想现在那些挤爆了的地方,比如游乐场、景点、购物中心、步行街,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逆趋势。有人喜欢拥挤热闹,也有人不喜欢。只要存在差异的市场,就可能存在机会。那么有什么比较大的中心化很可能会去中心化么?我想影响我们最大的,可能是学校和医院了。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的教育和医疗也是不一样的。可能未来的趋势,会出现个性化教育和医疗。一旦去中心化,就会吸纳更多的人进入教育和医疗行业,同时也可以解决AI应用后带来的人力过剩问题。但从长期来看,AI也可能在将来会取代大部分教师和医生。你生病了下个订单,物流半小时就送来一个医疗机器人诊断病情。接着物流又送来了药品和护理机器人,就算要弄个小手术,配送一个医疗舱过来可能并不是难事。只有你的病非常严重,才需要送到医院去。
也许未来,很多事情,都是在去中心化和中心化之间来回的转变。当去中心化具有优势的时候,会慢慢的侵蚀中心化的市场。但一旦大部分去中心化后,又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这时候又会往中心化发展。或者本来两种并非对立的而是统一共存的。以后上学可以三天中心化两天去中心化,那也是挺不错的。
❻ “去中心化”是拯救人类文明的良药!聪明人已经开始行动!
作者|崖之上
“去中心化,不是不要中心,而是由节点来自由选择中心,自由决定中心。简单地说,中心化的意思,是中心决定节点。节点必须依赖中心,节点离开了中心就无法生存。在去中心化系统中,任何人都是一个节点,任何人也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心。任何中心都不是永久的,而是阶段性的,任何中心对节点都不具有强制性。”
这段文字是网络对于“去中心化”这个词条的一段阐述。
“去中心化”的本质其实是利用科技发展的力量,促进“人人平等”,人和“机构”、“平台”的平等。这样的“去中心化”,符合人性需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大势所趋。
如今,许多聪明睿智的人们已经因应潮流,开始着手建立专门为“个体中心”服务的“去中心化”的中心了。
封建王朝是“中心化”严重的典型例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体制上,皇帝是一个封建王国绝对的中心,生杀予夺,一言九鼎。
国家的兴衰,百姓的命运,全部系于这一个人身上。运气好,碰见个明君,王朝多兴盛几年,百姓过几天好日子;运气不好,碰上个昏君,亡国,亡家,百姓只能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生不如死。
唐朝的韩愈写了一篇《马说》,来抒发自己不能施展才华的郁闷心情。而像韩愈这样的优秀人才,之所以不得志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封建王朝的“极度中心化”。
我们现在看来,希特勒无非就是个心理扭曲的疯子。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神经病、极端主义者,凭借自己的“中心化”地位,给人类造成了多么巨大的灾难?
现在社会的职场也是一样。很多的企业实质上就是一个高度中心化的小小“王国”。所以,因为感觉职场难混,套路太多,许多人干脆脱离这些中心,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能力,打造个体IP。不少人已经取得了成功。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自媒体的发展使个体的力量得以释放,加强,从而和曾经占据垄断地位的各种“中心化”的力量不断缩小着差距,逐渐形成一种“多元化”的力量平衡。
随着科技、经济和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去中心化”还将不断发展,在达到某个阶段之后,社会公平程度将超乎想象。
人类社会中的绝大部分问题、矛盾都源于“不平等”、“不公平”。而这些社会问题和矛盾直接导致了现实世界中,许许多多的仇恨、暴力、甚至是战争的发生。
在一个“去中心化”程度高,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里,不仅社会矛盾小,正能量足,也更加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个体的力量和才能,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并有效降低“人祸灾难”发生的风险。
未来已来!无论是个体还是机构,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都必须要充分认识和了解“去中心化”的巨大意义,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❼ “去中心化”到底是什么
自穴居的原始人在墙璧上涂鸦时起,人类就一直有记录信息的需求。后来出现了用图书来记录知识,用账本来记录财务债务。到了近代,会用录音机记录声音,用胶卷记录图像。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的到来,记录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变得数字化、虚拟化。电子书、电子地图、电子相册以及影视综艺节目也实现了数字化网络传播。
然而,这些记录形式的背后有个共同的深层问题——中心化。中心的重要性在我们心中不言面喻,中心是一个集中所有资源和数据的地方,是所有路径的交错点。中心的意义在于控制。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人们将生产和工作都集中在一起,从而达到完全控制的目的。中心能够控制所有的过程,保证准确和无误。
过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如果建立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就是一个服务器记录了互联网的所有信息,我们所访问的都是这个服务器上的信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被这个服务器所记录。
当今世界已经被巨头垄断了,大家高频使用的网站或者APP,就那么几个。中国人就是BATJ系列,美国人就是Google、Facebook、Amazon……我们生活中使用的所有互联网服务,所有的信息和交易都要以这些服务器为集中地进行交互。
互联网过度中心化之后,用户的利益就容易被侵犯。过去内容分布在互联网各个角落,你想干掉它们不太容易。过度中心化一大的坏处就在于,比如,即使你不喜欢BAT,你基本也不得不使用它。最近的Facebook隐私问题也充分暴露了中心化的严重危害。
中心化的互联网服务器作为信息的唯一拥有者,或是因为自身利益的影响而操纵自己所存储的信息,或是因为自身系统存在漏洞而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自身系统的漏洞。2016年中国农业银行爆出的39亿票据大案就是犯罪嫌疑人通过二次贴现的方式将已入库保管的银行承兑汇票票据包进行贴现。无独有偶,中信银行兰州分行(9.69亿)、天津银行上海分行(涉案7.86亿)、龙江银行(涉案6亿)、宁波银行(涉案32亿)先后爆出票据案件。
其次是中心化服务器因为自身利益操纵信息。旅游平台的机票超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1年国航齐齐哈尔飞往北京的飞机就因为超卖而导致23名乘客无法登记,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Shiller)与妻子正好遇上航空公司机位超卖,最后被赶下飞机。普通消费者对于纠纷的出现只能寄希望于平台对于自身名誉的看重。
最后是中心化服务器因为意外或故意,信息被删除。2016年2月广西浦北县一起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但监控视频却被人为删除。2017年11月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监控视频硬盘由于多次强制断电而发生损坏。2018年8月甘肃某幼儿园出现儿童被针扎事件,关键的十分钟视频却莫名其妙消失,园方给出的停电解释却与物业和供电所出具的证明相悖。
除此之外,在中心化平台中,用户为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却并不能享受数据带来的价值,却还无偿担负数据泄露带来的损失,这其实对于广大的用户而言是极不公平的。
从区块链诞生开始,去中心化就是这项技术最显眼的标签。当然,在走向去中心的大趋势下,可能存在多向演变和阶段性波动。其实,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区块链的探索道路,也不是简单的去中心,而可能是多中心或弱中心。现在市场谈论较多的“去中心”,其最终结果更可能是多中心,从而弱化少数中心话语权过强所导致的规则失控。
以金融业为例,当万物互联使得所有个体都有可能成为金融资源配置、金融产业链中重要的中心节点时,或许就实现了最理想的市场状况,使得传统金融中介的中心地位可能会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说传统金融完全被革命、被颠覆,而是从垄断型、资源优势型的中心和强中介转化为开放式平台,成为服务导向式的多中心当中的差异化中心,从而使得传统中介中心和新的中介中心获得共赢,在一个共享共赢的金融时代获得一种新的发展定位。
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早期的华盛顿共识走向了失败,出现了大量的中心化趋势。有的希望通过中心化来解决金融政策和交易效率,有的希望通过中心化机制来解决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当前市场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实际上就是“中心化”与“弱中心”的挑战。
区块链能够遏制传统“中心化”模式下的“短板”,也是为了达到罗伯特·希勒在《金融与美好社会》一书中所描述的目标。希勒教授是理想主义者,他相信人性的光辉。“通过技术安排为公众的利益重塑金融业,把金融业作为人类财富的管理者;通过公众的广泛参与,让金融业为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服务。全民的广泛参与也会打破金融的精英权力结构,使得金融民主化,并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
随着社会的进步,个人所能创造的价值已经极大的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心化体系往往践踏个人的权利,相比之下,去中心化给我们描绘的是一个更自由、更透明、更公平的未来。尽管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未来的发展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它所彰显的变革却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