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区块链
A. 区块链上百度做了什么
区块链现在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
两会上,李彦宏的发言主要集中在网络的PaddlePaddle、DuerOS 和Apollo 等开放平台以及网络的自动驾驶上。在互联网和技术之外,这位大佬还谈起了跟生活和环境有关的禁烟问题,建议开展颁布全国性的控烟条例。
2017 年10 月,网络金融正式加入Linux 基金会旗下超级账本(Hyperledger)开源项目,其他核心董事会成员包括IBM、英特尔和摩根大通等等。
马云:我想知道比特币可以给社会带来什么
在两会上,马云……哦,对不起,不想戴红帽子的马云同志并没有出席两会。
那么,我们回顾一下马云在评价比特币时曾发表的言论:
“对于比特币,我没有太大的兴趣。我想知道的是比特币可以给社会带来什么?话说回来,我自己认为比特币技术功能非常强大,但我们对待比特币得非常小心。”
虽然马云对比特币本身的态度非常谨慎,也表示自己并不了解比特币。但是对于“比特币技术”即“区块链”,马云的看法是“功能非常强大”。
B. 华为和BAT的新战场,由这四人主宰
智东西(公众号:dxcom)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心缘
互联网行业高速增长时代正在远去,已成一个不争事实。阿里、腾讯、网络等互联网巨头们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考虑第二增长曲线。
云智能服务,是被各家盯准的一条赌上未来的赛道。
成果已经显现——阿里云Q3实现营收首超200亿元,首次连续四季度盈利;网络每月砸20亿搞研发,智能云营收连续增长超70%;腾讯云这边,也首次提出“云智能”战略,三年实现团队一千多人至一万多人的10倍扩张……
令BAT无法忽视的一大劲敌是华为,作为一家从ICT切入到云智能的 科技 巨头,华为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压力。受美国制裁影响,华为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猛烈受挫,而云智能业务成为其新的增长命脉。
一场以BATH(网络、阿里、腾讯、华为)为主角的云智能进军千行百业的圈地大战已经蓄势待发。
华为任正非亲自督导“五大军团”,阿里云智能将建立18大行业事业部,腾讯和网络也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架构调整或战略升级,盯准政企数字化市场,“磨刀霍霍向牛羊”。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华为云总裁张平安、腾讯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网络CTO王海峰,作为这场云智能大战中掌舵者,在2021年这一疫情后经济恢复和全球洗牌的关键时期,正在做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抉择。
尽管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带领团队迈向AI落地的“深水区”。
见过汤道生的人可能对他身上的程序员风格印象深刻,他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香港普通话,似乎不善言辞,却很缜密。这位1997年从斯坦福走出来的电子工程硕士,34岁时便成为腾讯QQ研发副总裁、QQ秀产品中心总经理,在2018年成为腾讯CSIG掌舵者。
2021年,越来越多的腾讯内部员工会看到汤道生出入纯商务场合,包括与建筑产业的天一集团合作、与物流交通产业的招商港口合作、与出行产业的广汽集团签约……为了带领腾讯涉足此前不熟悉的产业互联网领域,做技术出身的汤道生越来越像一名“销售”代表。
腾讯CSIG总裁汤道生
“腾讯没有To B基因”——这是2018年9月腾讯CSIG成立时外界的普遍质疑。腾讯CSIG融合了公司的云计算、AI、智慧产业等多重技术能力,腾讯的很多科学家出自这里,但如何将技术落地行业,对汤道生和这些科学家来说有不小的鸿沟需要跨越。
即使是三年后的今天,腾讯CSIG已从三年前的一千多人扩张到一万多人,汤道生依然在近期的一次访谈中坦言了做To B的吃力点——“To B工程的周期更长,对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的要求更高,以及传统行业引入人才也需要磨合。”
业务做深、组织变大,也意味着面临新的问题。在以AI为重要驱动的产业互联网项目中,大厂虽然有平台势能,却难以像AI创企那样灵活机动地打“游击战”,因此在很多AI竞标方案中未必能超过小厂。
对此,汤道生在今年5月已经从组织架构入手进行三年来的首次调整——宣布成立汤道生带队的技术委员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内部减少代码重复开发,以开源提升项目推进效率。比如在近期腾讯推出的数智人平台等项目中,已经看到跨CSIG和AI Lab、微信、搜狗多部门技术整合成果的迹象。
更深层次的是团队文化变革。与汤道生自己亲自投身“销售”的举动相一致——在今年9月CSIG三周年会上,汤道生史无前例地将事业群价值观升级出“敢拼敢言”这一要求。他犀利地指出,近年来引入了很多不同企业的员工,同事比较拘束、不敢直言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企业效率,因此团队要像创业一样“敢拼”、“敢言”。
当下国内AI技术落地的高潮已经有到来的趋势,然而,此前活跃在一级市场的AI创企们的“金钱池”却已见底,纷纷转向二级市场寻求输血补给。对于腾讯CSIG这样具有大厂兜底的AI玩家来说,一场市场收割战似乎才刚刚开始。
在今年11月举办的腾讯生态大会上,汤道生首次提出“腾讯云智能”提法,公布一套“全局智能”的完整云智能架构和最新自研AI芯片、AI开发平台、智能产业解决方案等,标志腾讯在产业云智能领域全面出击。
腾讯云智能战略架构
再来看看行业落地,据我们统计,在今年已公布的大型智慧城市项目中,腾讯云已经拿下不少大单。今年4月广州2.1亿黄埔智慧城市项目、今年5月江门市3.6亿智慧城市项目、今年8月襄阳市的1.1亿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以及今年9月的上海徐汇区1.2亿“一网统管”项目……腾讯云都充当着主要或唯一中标企业。官方数据显示,目前腾讯云AI每天全球12亿用户和200W+客户,每天处理图像超过50亿张,处理语音超过百万小时,处理自然语言超过千亿级。
“再往下走,我觉得会进入‘深水区’,接触离腾讯原来优势更远的这些行业。”汤道生在近期的采访中谈道。
与较晚提出“云智能”的腾讯不同,网络虽然在BATH中体量更小,却几乎是BATH中最先提出“智能云”且最大决心“All in”人工智能的一家。
如果要说AI创企们最怕被哪家大厂取代,那无疑是网络。拥有与国际顶尖深度学习框架匹敌的国产PaddlePaddle(飞桨)、获411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Apollo、量产超2万片的昆仑AI芯片……网络创始人李彦宏可以在之后的几年继续每月投20亿元搞研发,AI创企们却不一定有这个底气。
再来看看掌舵网络智能云的网络CTO王海峰,他和很多AI创企的创始人一样,是一个技术派,同时是“一个没有新闻的人”。毕业于清华物理专业的父亲将他从小开始教育成一个技术人才,他也如愿在2021年入选IEEE Fellow,并成为兼任ACL Fellow的中国大陆第一人,网络内部很多人称他:“气场比较弱,但同时又不会轻易为别人所动。”
网络CTO王海峰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技术派,带动了网络智能云部门在经历组织变动的不稳定态势后,转而在2021年实现业务连续季度70%的增长,成为网络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网络智能云刚刚在2020年经历了动荡的一年。2020年初,李彦宏将ACG(网络云)、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整合为“网络人工智能体系”(AIG),让网络云总经理尹世明向新任CTO王海峰统帅汇报。然而仅仅3个月后,尹世明离职。
彼时,在国内云市场中,阿里云、腾讯云分别位居前二,后来者华为云增速达220%,处于其后的网络智能云可能被越甩越远。彭博社当时这样评价,过去十年,从自然语言处理到语音交互领域,网络已投入了数十亿美元,但这项努力因网络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吴恩达(Andrew Ng)等关键高管离职而陷入了比较麻烦的境地。市场对公司搞研发投入可能带来的回报表示怀疑,股价随即跌至冰点。
进入2021年,王海峰总揽全局,他很少出来发表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但在今年却默默带领网络智能云迅猛增长。
根据网络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Q3)财报,显示其Q3实现营收319亿元,广告业务增长乏力的趋势已经体现。但是,网络智能云在本季度营收同比增长达73%,成为驱动网络核心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在网络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李彦宏直言:“AI和云,未来三年会占网络营收一半以上。”
从业务上来看,在过去半年里,网络将网络大脑这一“软硬一体AI大生产平台”升级到7.0版,把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方案落地多所城市。比如就在今年9月,网络就连续拿下3个超亿级项目,包括1.17亿元绍兴智慧快速路项目、1.68亿元沧州经济开发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项目、1.79亿元桐乡产业互联网项目等。
随着网络CTO王海峰将网络智能云团队稳住,他在今年的网络云智峰会上进一步宣布了网络智能云的新战略:“以云为基础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AI为引擎加速产业智能化升级,云智一体,赋能千行百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比看看2020年,网络对智能云战略的表述还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AI为抓手,聚焦重要赛道。”可以看到,网络智能云更加强调AI技术落地实体产业,也就是说,网络AI也要进入深水区了。
随着网络的AI技术落地越来越上道,无疑会成为一众冲刺IPO的AI创业公司的最大对手之一。
同样经历了组织架构调整的还有华为,看起来,华为云今年的道路更不平坦。
在今年4月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部门名将余承东时任华为云总裁,还在为华为云AI的落地助威呐喊,他说,AI开发要告别作坊式,走向工业化,并带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MindSpore等软件的更新。
但仅仅5个月后,在今年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发言人已经换了人,变成了新任CEO张平安。张平安于1996年加入华为,曾担任华为企业业务BG首席运营官、软件产品线总裁,是华为精通软件及市场的老将。
华为云总裁张平安
实际上,今年华为云进行了多次组织架构调整。先是今年1月,然后是今年3月,将华为云与计算BG中的原服务器、存储等划归出到“网络产品与解决方案”,将BG中的云独立为Cloud BU,这距离两者合并仅仅过去了一年。
“屋漏偏逢连夜雨”,受外部制裁影响,2021年华为运营商业务及消费者业务发展受限。2021年10月,华为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本季度营收下降32.1%至4558亿元。
在这种情况下,云与AI技术驱动的To B业务,无疑成为华为新的增长命脉。
作为华为云临危上任的大将,张平安在9月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谈道:“未来所有的基础设施和应用都应该是云化的,我们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让数据在业务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和余承东等其他华为领导人一样,张平安的言行中常常尽显华为人的务实、狼性和毫不含糊。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当下AI落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过高问题。为了降低AI落地成本,张平安领导团队更新了云天筹AI求解器、华为云开天aPaaS等一系列AI根技术。可以看到,在华为一整套包含了硬件、AI算子开发、AI模型开发和AI应用开发的升腾AI全栈技术基础上,华为云正从云基础设施层往上层的PaaS层加大投入。
一边是技术在朝着极限水平迭代,另一边,是从整个集团层面促进云与AI技术在行业落地。
2021年,华为公司陆续成立了五大行业军团——煤炭军团、海关和港口军团、智慧公路军团、数据中心能源军团和智能光伏军团,标志着华为面向千行百业全面落地云、AI、网技术的大幕正式拉开。
华为五大行业军团是由任正非亲自督导,从各个BG中抽取最精锐的精兵强将,并独立平行于它们,整合云、网、智等多种纵向能力横向精准打击行业。这是华为首次在组织架构上明确军团作战方式。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主持华为军团组建大会
任正非曾提及对军团的期待——比如,能不能在2-3年技术成熟,然后对全世界提供矿山智能化服务?而从已有进展来看,华为“矿鸿”矿山操作系统已在神东4个矿厂成功落地,从以点覆盖AI实时风险预警识别等功能,到推出让整个矿井变得联通的矿鸿操作系统,验证了军团作战方式的敏捷性和效率。
在强烈求生需要驱动下,由创始人任正非亲自掌舵、猛将张平安强力推进,华为云与智能技术或许已成为BATH中落地最猛的一极。
2017年华为云成立初,华为就做出了“上不做应用,下不碰数据,三不做股权投资”的 社会 承诺。到了2020年,华为云将这一使命升级为——“赋能应用、使能数据,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
面临内外生存压力,华为云能不能把握好生态合作的边界,守住曾经的承诺,这个问题令很多合作伙伴关心。
进入2021年,有很多人提到,阿里云正在“双手入泥”,越来越像华为了。
在今年5月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透露,阿里云近期完成了重大组织升级,一是设立了18个行业部门,由行业总经理牵头行业数字化创新。与腾讯汤道生类似,张建锋是一位为阿里的拳头产品“淘宝”打过仗的技术架构师,曾带队解决了“双11”的云计算难题。2019年,张建锋卸任阿里集团CTO,专心聚焦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和达摩院研发。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自张建锋掌舵以来,阿里云已将落地行业从2019年的三个拓展为2020年的7个,如今已经扩展到18个,并上升至部门。这一扩张速度,印证了张建锋的“打仗”能力。
阿里云智能覆盖行业拓展情况(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再来横向看看区域布局,阿里云智能目前已成立16个区域部门,任命分公司总经理与本地客户联接。要知道,这在阿里 历史 上是没有过的,在过去一直是华为、海康这样的ICT厂家所热衷的事情,现在已成为阿里云的重要组织策略。
考虑到5月也是华为任正非带队的煤炭军团高歌猛进的时候,阿里云在5月成立18行业部门、16区域的发力政企数字化的大动作,很容易被认为是对标华为。这两家企业,中国智慧城市领域的最大云巨头和最大的通讯巨头,似乎要进入一个云智能技术贴身肉搏的阶段。
不过,张建锋否定了这些调整与竞争有关。他谈道,主要是阿里云自身内部主要矛盾使然,阿里云的服务离客户需求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促使阿里云进行转变。
不管是否主观对标,但阿里正在跳出此前做电商消费的思维习惯,通过更接地气地接近政企数字化客户,实现技术变现。
姿态转变伴随的是阿里云在财务指标上的上扬。根据11月18日发布的阿里云Q3财报,阿里云营收200.07亿元,同比增长33%,经调整EBITA利润(息税摊销前利润)3.96亿元,首次实现连续四季度盈利。
阿里云的营收中有很大份额来自于基础设施、SaaS等收入,但AI技术已经越来越融入其云服务中。
简单回顾一下,今年,阿里达摩院开源了登顶六大NLP权威榜单的预训练语言模型体系AliceMind,推出超100项视觉AI能力的视觉智能开放平台;阿里云智能推出让企业“开箱即用”的大数据 AI平台——“阿里灵杰”,训练出全球首个突破10万亿参数的AI模型;芯片方面,平头哥自研云原生处理器芯片倚天710亮相,玄铁CPU已出货超25亿颗,成为国内应用规模最大的国产CPU……
张建锋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谈道,12年前,阿里巴巴在国内率先投入 探索 云计算,成为全球三朵云之一。下一个十年,阿里巴巴将坚定不移继续加大对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投入,在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区块链等领域进行科研攻关。
也难怪说阿里云越来越像华为,尽管张建锋并不愿意承认,但华为擅长的“扎足根,冲破天”,阿里云智能今年已在向这个方向大步迈进,与华为争夺政企数字化市场。
可以看到,不论是在互联网发展拐点寻找新动能的BAT,还是在美国制裁下寻找新粮仓的华为,它们都将云智能作为更加重要的生命线在运作,试图切换新的增长动能。
作为各家云智能业务的掌舵人,本文中提及的对象中既有来自技术派的优秀产品经理,也有在过往战场中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管理人才,现在,他们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从技术投向行业,准备撸起袖子,双手入泥,大干一场。
巨头的动作对AI领域“原住民”AI企业们可能带来不小冲击。一方面,巨头的高举高打能带来整体行业生态的进步,从而营造更适合AI落地的环境;另一方面,自身更加无可取代的竞争力是什么?最适合的商业模式又是什么?将成为非巨头AI企业需要思考的事情。
当AI落地进入深水区,各路AI玩家正在把技术战车推向各个行业、各个地区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田间地头,一决高下。
C. 在Asproex(阿波罗)做矿机托管有什么好处嘛
本人的矿机就是在Asproex(阿波罗)托管的。安全高效,便捷,矿机随时能拿回,7*24小时客服服务,远程视频一键查看,还有额外的定期理财服务。
D. 百度“ACE交通引擎”正式亮相 全方位助力城市智能交通新基建
▲智能信控示意图
很明显,在智能交通这条赛道上,网络已经比其竞争对手,收获了更多的成绩。这些成绩反过来,又说明了网络的技术能力与方案的完备性。
2019年12月,网络对旗下最重要的新兴业务团队——IDG智能驾驶事业群进行了架构升级,新设立了智能交通业务组。由此,网络内部正式地将智能交通业务提升到与自动驾驶、车联网两个核心业务一样重要的位置。
今天“ACE交通引擎”正式发布,意味着网络在智能交通领域探索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更多的扩展。
交通智能化的号角早已吹响。如今,网络基于其多年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实践经验,正式对外发布ACE交通引擎,为推动实现交通服务现代化、精准化、便捷化提供了一套可控、全栈、开放的综合解决方案。
未来,随着网络“ACE交通引擎”在更多的城市落地,我国的城市交通智能化水平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APOLLO阿波罗公链 ,是不是空气币或者传销币有没有懂的
不知道怎么说,这么说比特币、以太坊也算空气币了,做了好几年也没见到实际币啊,未来都是电子币啦,想那么多,能赚钱就是好币
F. 锐角云革新性三角形主机的“挖矿”原理解读
【IT168 评测】三角形主机是锐角云生态体系建设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台主机它是一款独立电脑,在购买后插上电源就能立即开始运行(保持开机保证收益很重要噢)。
锐角云三角形主机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设计:主机采用三角形设计,与现有的其他PC固有形态不同。据锐角云白皮书里面描述的,之所以选择三角形的机箱是为了“显示区块链精神的信任,稳定性和安全性”。
作为锐角云生态中的硬件产品,三角形主机有别于传统的能够“挖矿”的主机,其集办公、上网、娱乐等多功能于一身,其既包含普通主机的全部功能又能够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工作量证明并且从中获得系统奖励的功能。在里面配置有一个128GB的SSD硬盘转为锐角币奖励增值而设计。平台启动并运行后,您可以通过共享空闲存储空间和带宽来获得源源不断的锐角币奖励。
主机的其他技术规格包括预装正版Windows 10系统,英特尔的Apollo N3450 14nm四核微处理器,8内存+ 64GB ROM存储,128GB容量或更大的固态节点存储等。与具有相同性能的20纳米CPU相比,锐角云主机所采用的CPU具信更节能40%,尺寸缩小60%。
它一专多能,可以满足我们办公和娱乐的需求,无论是聊天、文字编辑、表格处理,样样拿手。同时还出得厅堂下得厨房,除了办公之外,它还能影音娱乐样样拿手,从LOL拿一血到客厅看大片。集成的高性能Intel核芯显卡,都可以让你享受到最佳的游戏性体验。
锐角云主机支持双频Wi-Fi(2.4GHz和5GHz),这样我们不需要布线,直接使用WIFI联网毫无障碍,用户可以最快速度获得锐角币奖励收益。
什么是锐角链?
锐角链是一条采用DPoS算法机制的公有链。应用之一便是可以帮助企业、金融机构重构信用体系,建立更高效率的供应链金融。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安全性、可扩展性以及易用性。
什么是锐角云?
锐角云是一个全球分布式的IaaS服务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未来锐角云能够提供的服务包括:
计算能力:用户可以通过锐角云访问共享的计算能力。
对象存储:云将在其节点上具有分布式存储网络。
持久对象存储:云可以托管持久对象 - 例如Web服务器和公司数据 - 以确保快速,简单的访问和不变性。
虚拟磁盘服务:锐角云虚拟机支持多种虚拟机映像格式,允许用户上传,删除和编辑各种虚拟磁盘。
身份服务:云将提供身份验证和授权服务。
网络和地址管理:云可以用来支持网络虚拟化技术,包括云计算和网络连接服务。
其他用途:锐角云还可以用作UI仪表板,用于块存储,计量,编排和数据库等用途。未来,该公司计划通过锐角云云提供大量服务。例如,用户将能够通过锐角云云访问大量的存储和带宽。
上面提及到的锐角云的功能,都需要锐角币作为支付给服务提供者的奖励。所以我们需要获得锐角币才能够享受锐角云的便利服务。
锐角币是什么?需要怎样保存它?
在了解什么是锐角币之前,我们都需要获取数字钱包保存它。由于目前AAC是基于ETH发行的标准ERC20代币,所以支持AAC锐角币的数字加密货币钱包有很多种:
当然还包括官网自主研发的Acute Angle客户端。在数字加密货币钱包的官方网站下载钱包客户端(千万不要在不知道来历的网站下载钱包,容易被盗取数字加密货币),打开客户端初始化完成后,可以获得锐角币的数字证书密匙文件。这种钱包秘钥文件控制在你的手里,它就跟你手上的装现金的实体钱包是一个道理,可以稳妥的永久性持有这个钱包密匙文件和它所代表钱包账号上所有已经被锐角链记账下的数字货币。
——注意,钱包秘钥文件它只是代表一个(或多个)钱包账号,里面有多少数字加密货币余额,是分布在整个锐角云网络区块链数据中所有交易统计计算出来的。
如何获得锐角币?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获得锐角币呢?
锐角币的获取主要途径:目前,锐角币可通过共享三角形主机的硬盘资源、上行带宽、CPU 计算能力等与生态奖励机制生成,结合用户在特定区块周期内对锐角链的交互行为共同来决定从而获得锐角币奖励。
除了直接获得奖励,如果感到不够用,还可以购买锐角币,锐角币已上线以下交易平台:
此外,在其官方社群中还会不定期的进行AAC的空投活动,也就是传说中“羊毛党薅羊毛”的天下,活动方面可以关注官方动态。
在锐角币背后的大佬是谁?
锐角云由创始人Victor Gao和联合创始人Michael Lin,Cooger He,Sherry Wang和Chifei Fan联合创建。
要了解有关该项目的更多信息,请立即访问acuteangle.com。
G. 想问下阿波罗公链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看看新闻吧,键盘侠们,区块链是未来的趋势,只是我们有没有慧眼识珠的能力,永远呆在那,也就只能呆在那了
H. 花1%的电费还能获收益的电脑你见过吗
【IT168 评测】近两年,因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疯涨,人们也逐渐开始关注起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
今天我们就拿到了一款据说是全球首台基于区块链技术打造的PC主机——三角形主机。可以说它最大的亮点是在系统中配置了一套“奖励计划”,因此我们既能把它当做一般娱乐、办公的电脑用,还能当做获取AAC(锐角币)奖励的主机用。
硬件方面,三角形主机的硬件全部为低功耗设计,例如搭载英特尔Apollo N3450 14纳米4 核处理器、8G内存、64G系统存储、以及128GB 固态节点存储,据官方称总耗能仅0.03kwh。另外三角形主机预装正版 Windows 10家庭版系统,综合来看,平时用它看个网页、写个文章、看看4K视频都足够了。
最重要的这款主机体积小巧,比笔记本还要小巧,不占地方,而且原木机身还非常有逼格,放在桌面上挺吸引目光的。
接口方面也还算够用,在机身后侧有RJ45、3.5mm耳机口、HDMI接口、USB接口以及电源接口。
正面还有两个USB接口。
而大家关心的可能还是主机的“奖励计划”,其实操作起来很简单,当我们开机进入系统之后,这一行为便自动实施,它能在毫不影响我办公的情况下就为我获取奖励,没有复杂难懂的界面,完全不用操心。
“奖励计划”的原理也很容易理解,说白了它就是利用我们主机所闲置的硬件能力,比如上行带宽和硬盘空间,通过贡献这些资源,Acute Angle Chain 生态链会根据特定的公式计算出贡献值,然后分发AAC(锐角币)奖励给我们,而三角形主机也是目前唯一能够获得AAC的硬件产品。
那么获取收益就一定有消耗了,除了主机成本以外,耗电也是未来主要的消耗点。今天我们就来测试三角形主机开机一天所需耗费的电量以及目前每天所能获取的AAC收益数量。
根据三角形主机白皮书上的内容来看,AAC总量为10亿个,其中45%将会通过三角形主机的奖励机制方式投放给我们,然后它拥有一个衰减机制,逐年50%衰减,随着未来需求的提高而供给慢慢变少,奖励获取难度会成指数上升,奖励的价值自然也会大幅提升。
实测目前截至发稿时,平均每天我能获得约200余个AAC奖励,如果以这个效率获取收益的话,一个月就能获得6000到8000余枚币(截至发稿时AAC单价约0.52元),奖励还是相当可观的。当然,收益数量会根据当时主机在线数量及当天的发币数量而进行浮动,所以说获取收益的难度也在随时变化,以上收益数量仅供参考。
然而奖励只是一方面,我们还要计算一下所需要消耗的成本,基本上我们就是是主机的价格和未来所需要交的电费。三角形主机当初预售时的售价约为599美元,而未来需要花费的电钱我也计算了一下,在获取奖励的状态下,三角形主机功率为3.24W,约一般台式电脑主机(300W功耗)的 1%左右,甚至更低。
▲三角形主机的功率
换算一下,三角形主机每小时大概是要用0.003度电,(1度电=1000W功率的设备1小时的耗电量)一天也就只耗费0.072度电,按现在每度电5毛钱的标准来算,每天电费才花0.036元钱,假设就算我要组成10台同步获取收益的话,每天的电费0.36元,一年才130元左右,如此低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当我们决定要购买一台三角形主机来获取奖励的话,我们所需花费的仅有预计599美金(预售价)的主机的钱以及每年13元的电费。
如果大家还不理解这个功耗的概念,那么我们来用三角形主机对比一下普通的家用电脑:如果一台普通电脑运行时的功率稳定在300W,那么每小时要用0.3度电,一天消耗7.2度电,也就是3.6元钱,一年需要1314元,如果组成10台的话1年就是13100多元钱。
如果对比的是专业矿机的话,那差距就更明显了。我们先来计算一个相对入门的款的矿机,比如市面上较流行用8张TDP 为120W的GTX 1060 6GB组成的矿机,其总功耗大约在960W左右,加上风扇、CPU预计1000W,而实测工作状态约为900W左右。一台工作一天要耗费21.6度电,一年要耗费7884度电,也就是3994元的电费,10台的话要消耗39940元。所以矿机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存在着一个无法忽略的成本高的问题。
另据了解,目前持有 AAC 除了会获得代币增值以外,还将用作 Acute Angle Cloud 平台的支付代币,比如实现支付存储空间、内容查阅、应用开发等一系列交易行为,此外以后等着AAC升值也好,基本上就是纯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