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
㈠ 一学就会,手把手教你用Go语言调用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调用是实现一个 DApp 的关键,一个完整的 DApp 包括前端、后端、智能合约及区块 链系统,智能合约的调用是连接区块链与前后端的关键。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智能合约调用的基础原理。智能合约运行在以太坊节点的 EVM 中。因此要 想调用合约必须要访问某个节点。
以后端程序为例,后端服务若想连接节点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双 方在同一主机,此时后端连接节点可以采用 本地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 程间通信)机制,也可以采用 RPC(Remote Proce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机制;另 一种情况是双方不在同一台主机,此时只能采用 RPC 机制进行通信。
提到 RPC, 读者应该对 Geth 启动参数有点印象,Geth 启动时可以选择开启 RPC 服务,对应的 默认服务端口是 8545。。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智能合约运行的过程。
智能合约的运行过程是后端服务连接某节点,将 智能合约的调用(交易)发送给节点,节点在验证了交易的合法性后进行全网广播,被矿工打包到 区块中代表此交易得到确认,至此交易才算完成。
就像数据库一样,每个区块链平台都会提供主流 开发语言的 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软件开发工具包),由于 Geth 本身就是用 Go 语言 编写的,因此若想使用 Go 语言连接节点、发交易,直接在工程内导入 go-ethereum(Geth 源码) 包就可以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流程和 API 的事情了。
总结一下,智能合约被调用的两个关键点是节点和 SDK。
由于 IPC 要求后端与节点必须在同一主机,所以很多时候开发者都会采用 RPC 模式。除了 RPC,以太坊也为开发者提供了 json- rpc 接口,本文就不展开讨论了。
接下来介绍如何使用 Go 语言,借助 go-ethereum 源码库来实现智能合约的调用。这是有固定 步骤的,我们先来说一下总体步骤,以下面的合约为例。
步骤 01:编译合约,获取合约 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应用二进制接口)。 单击【ABI】按钮拷贝合约 ABI 信息,将其粘贴到文件 calldemo.abi 中(可使用 Go 语言IDE 创建该文件,文件名可自定义,后缀最好使用 abi)。
最好能将 calldemo.abi 单独保存在一个目录下,输入“ls”命令只能看到 calldemo.abi 文件,参 考效果如下:
步骤 02:获得合约地址。注意要将合约部署到 Geth 节点。因此 Environment 选择为 Web3 Provider。
在【Environment】选项框中选择“Web3 Provider”,然后单击【Deploy】按钮。
部署后,获得合约地址为:。
步骤 03:利用 abigen 工具(Geth 工具包内的可执行程序)编译智能合约为 Go 代码。abigen 工具的作用是将 abi 文件转换为 Go 代码,命令如下:
其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1)abi:是指定传入的 abi 文件。 (2)type:是指定输出文件中的基本结构类型。 (3)pkg:指定输出文件 package 名称。 (4)out:指定输出文件名。 执行后,将在代码目录下看到 funcdemo.go 文件,读者可以打开该文件欣赏一下,注意不要修改它。
步骤 04:创建 main.go,填入如下代码。 注意代码中 HexToAddress 函数内要传入该合约部署后的地址,此地址在步骤 01 中获得。
步骤 04:设置 go mod,以便工程自动识别。
前面有所提及,若要使用 Go 语言调用智能合约,需要下载 go-ethereum 工程,可以使用下面 的指令:
该指令会自动将 go-ethereum 下载到“$GOPATH/src/github.com/ethereum/go-ethereum”,这样还算 不错。不过,Go 语言自 1.11 版本后,增加了 mole 管理工程的模式。只要设置好了 go mod,下载 依赖工程的事情就不必关心了。
接下来设置 mole 生效和 GOPROXY,命令如下:
在项目工程内,执行初始化,calldemo 可以自定义名称。
步骤 05:运行代码。执行代码,将看到下面的效果,以及最终输出的 2020。
上述输出信息中,可以看到 Go 语言会自动下载依赖文件,这就是 go mod 的神奇之处。看到 2020,相信读者也知道运行结果是正确的了。
㈡ 区块链合约层是什么
如果说数据、网络和共识三层,分别承担了区块链底层数据表示、数据传播和数据验证功能的话,合约层则是封装各类脚本代码、算法以及更为复杂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系统实现灵活编程和操作数据的基础。作为一种自我执行的协议,智能合约被嵌入在区块链的计算机代码中。该代码包含一组规则,在这些规则下,智能合约的各方同意彼此进行交互,且如果满足预定义的规则,协议将自动执行。由此,智能合同提供了有效管理权益资产及多方之间访问权的机制。有了智能合约,每个协议、流程、任务及支付都可以有一个数字记录和签名,这些数字记录和签名可以被识别、验证、存储和共享。智能合约在此形成了治理规则——规章制度、管理法规、程序规则或组织章程——并用自我执行的代码取代日常运营管理。智能合约通常具有一个用户接口,以供用户与已制定的合约进行交互,并确保交互行为都严格遵守此前制定的逻辑。同时,得益于密码学技术,数据加密还能保证协议各方的匿名性。由此,智能合约不仅可用于简单的经济交易,比如把钱从A汇到B,还可用于注册任何类型的所有权和产权,比如土地登记和知识产权,或者管理共享经济的智能访问控制等。换句话说,由于智能合约运行在区块链P2P分布式网络之上,规则不仅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还可以应用于区块链上的其他业务合作伙伴间。
㈢ 在区块链技术中什么是智能合约
重庆金窝窝分析智能合约如下:
智能合约是一种只有通过区块链才能实现的新技术。普通、标准的合同涵盖了当事人之间协议的条款,且常通过法律来强制执行;智能合约是数字化的,存储在区块链中,并使用加密代码强制执行协议。
换句话说,智能合约只是软件程序,与所有程序一样,它们完全按照程序员的意图执行。智能合约就像编程应用程序一样:“一旦出现,就去执行。”
㈣ 区块链技术下的智能合约的原理是什么
重庆金窝窝分析区块链技术下的智能合约的原理如下:
智能合约的原理是点与点的链接,存在于物理和数字空间,存在于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它或许存在于某一个空间,或者存在于两个不同的空间,这两个空间有着天然的链接,是分布式的,没有中心化的存在
㈤ 了解区块链,什么是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是一种不需要公证员或公职人员等第三方来验证、促进或执行的合约!
从字面上看意味着你可以与任何第三方进行快速、可靠和信任的交易,不受普通合同的限制
医疗保健
谁可以访问我的病人数据?我的数字病人档案安全吗?以及其他许多问题都是从拥有数字病人档案中产生的。正如我们了解到的,如果只有有限的几个人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访问,你的档案始终带在身边,只有当你允许医生访问时才有权限。
高度监管,比如药品储存和配送。
㈥ 区块链智能合同支付是什么
区块链智能合同支付指的是交易与非交易。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区块链智能合同并不是真正的合同。根据区块链的可编程特性,人们可以将合约以代码的形式放在区块链上,并在商定的条件下自动执行,这被称为智能合同。它只是一个广泛的定义。智能合同是一段涉及资产和交易的代码。我们只有将其放在区块链上,才能有效防止“盗版”和“篡改”。事实上在区块链出现之前,智能合同没有得到太多发展。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智能合约将非常有用。智能合约是新参与者达成共识的新途径。它的执行不依赖于任何组织或个人,它是自己执行的,甚至没有默认情况。智能合同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基本结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智能合同参与经济活动,而无需事先审查和高昂的前期成本。在传统的合同制定中,人们必须选择值得信赖的人和机构,而智能合同从许多经济交易中消除了第三方的必要信任。
随着虚拟数字货币的出现,区块链应运而生。从本质上来看,区块链是一种分散的数据库、分布式账本技术,也就是分布式机构中的数据存储。与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比起来,分散式存储使得监管更加公开透明,避免了篡改和伪造之类的风险。所以说区块链在电子合同领域的应用为电子合同的保管增加了安全性。
区块链解决了电子合同使用过程中的认证存储、信用增强和真实认证问题。电子合同的存款收据容易通过第三方受到安全漏洞的影响,导致数据泄漏。存款收据单一,出现问题时难以追踪。平台还质疑验证数据的有效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在电子合同签署过程中产生数据链加密存储,一旦链上的数据难以篡改,也可以通过时间戳技术准确记录签署时间和操作信息,并保存证据链,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确保电子合同签署的安全性。区块链存款和第三方机构存款后,司法采纳证据的可信度得到有效提升,司法鉴定报告和公证可以快速申请。同时,区块链智能合约也保证了合约真实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子合同具有完全法律效力
㈦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
不论你是否接受,未来终将改变。
区块链技术给数字经济时代带来了巨变的曙光。
这种巨变在互联网近50年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巨变是全球性的联
网……第二次巨变是全球性的应用……第三次巨变正在蕴酿。
————摘自《腾讯区块链方案白皮书》
当第一次读到这段时,完全不敢想象这是一家世界级企业对一项新技术的评价,
瞬间引起了我的兴趣。“巨变”是什么含义?就是说完全有可能颠覆我们现有的
经济结构和认知,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种从2009年才诞生的比特币技术中 抽象而来的block chain(区块链)技术,
居然获得了这么高的评价,这难道不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么?不管这件事会不会发
生,已经令人非常激动了,我们正在迎接一项变革并且可能参与其中,不是任何
时代的人都有这种机会,何其幸运!
不论你是否接受,未来终将改变。全球众多经济学家、企业家、国家政要都在推
崇区块链,声称区块链技术将重塑商业、货币和世界,将颠覆互联网、银行、证
券、保险、物流、电力、制造、会计税收、法律服务、文化创业、医药卫生等众
多行业。
虽然说到“区块链”,大家都会提到“去中心化”,也举了很多形象的例子。但
是我是一个较真的人,希望能够找到大家做出这种判断,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
么?就需要搞懂一切推断背后的本质,就需要了解区块链的核心技术逻辑。
阅读了一些书籍和资料之后,抛开“比特币”不说,要了解区块链,有两个核心
名词:共识机制、智能合约。
共识机制是区块链技术的核心,要搞清楚”共识机制“,就不得不提著名的“拜
占庭将军问题”,拜占庭将军问题由莱斯利·兰伯特提出的点对点通信中的基本
问题,主要是用于分析在分布式节点传输信息时如何保持数据的一致,即共识这
个问题。
拜占庭将军问题
一组拜占庭将军分别各率领一支军队共同围困一座城市。为了简化问题,将各支
军队的行动策略限定为进攻或撤离两种。
因为部分军队进攻部分军队撤离可能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因此各位将军必须通过
投票来达成一致策略,即所有军队一起进攻或所有军队一起撤离。因为各位将军
分处城市不同方向,他们只能通过信使互相联系。
在投票过程中每位将军都将自己投票给进攻还是撤退的信息通过信使分别通知其
他所有将军,这样一来每位将军根据自己的投票和其他所有将军送来的信息就可
以知道共同的投票结果而决定行动策略。
系统的问题在于,将军中可能出现叛徒,他们不仅可能向较为糟糕的策略投票,
还可能选择性地发送投票信息。这样各支军队的一致协同就遭到了破坏。由于将
军之间需要通过信使通讯,叛变将军可能通过伪造信件来以其他将军的身份发送
假投票。而即使在保证所有将军忠诚的情况下,也不能排除信使被敌人截杀,甚
至被敌人间谍替换等情况。因此很难通过保证人员可靠性及通讯可靠性来解决问
题。
假始那些忠诚的将军仍然能通过多数决来决定他们的战略,便称达到了拜占庭容
错。
拜占庭将军问题被认为是容错性问题中最难的问题类型之一。在一个有n个节点的
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输入的值,其中一些节点具有故障,甚至是恶意
的。
在分布式计算中,不同的计算机通过通讯交换信息达成共识而按照同一套协作策
略行动。但有时候,系统中的成员计算机可能出错而发送错误的信息,用于传递
信息的通讯网络也可能导致信息损坏,使得网络中不同的成员关于全体协作的策
略得出不同结论,从而破坏系统一致性。
但是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系统时应用的“工作量证明链”(PoW)模型很好的解决
了共识问题,至于什么是“PoW”,感兴趣的可以研究下。
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 ,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
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一个合约就是存在区块链里的程序。合约的参与双方
将达成的协议提前安装到区块链系统中。在双方的约定完成后,开始执行合约,
不能修改。至于合约执行所需要的“燃料”,也就是手续费,也需要提前支付。
智能合约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违约问题,如果应用到各行业中,可以避免
违约的信用问题。
在区块链出现之前,商业领域的信任关系通常要依赖于正直、诚信的个人、中介
机构或其他组织才能建立起来。在区块链这个新兴的领域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是
基于网络,甚至是网络上的某个对象。由区块链驱动的智能合约将会要求双方遵
守他们的承诺。
在区块链体系中,共识机制和智能合约,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约执行力,实
现“去中心化”。当然还有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没有说到,感兴趣的可以深入了
解下。
虽然大部分人对于区块链的认知还停留在比特币、各种代币上,也就是对金融行
业的变革。但是了解区块链核心逻辑后,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区块链 +”,区
块链的各行业的应用刚进前半场,相信都会想到很多好的创新方向。
㈧ 为什么要用区块链实现智能合约
上海和数软件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区块链技术服务提供商。智能合约貌似就是一段脚本,可以被准确执行,这用传统技术也能实现,为什么一定要用区块链技术呢?个人理解区块链特点有两个:1.数据不可修改、删除,只能查看和增加;2.去中心化。
㈨ 如何理解区块链的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这个术语至少可以追溯到1995年,是由多产的跨领域法律学者尼克·萨博(Nick Szabo)提出来的。他在发表在自己的网站的几篇文章中提到了智能合约的理念。他的定义如下:
“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promises),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让我们更加详细地探讨他的定义的意思。
承诺
一套承诺指的是合约参与方同意的(经常是相互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承诺定义了合约的本质和目的。以一个销售合约为典型例子。卖家承诺发送货物,买家承诺支付合理的货款。
数字形式
数字形式意味着合约不得不写入计算机可读的代码中。这是必须的,因为只要参与方达成协定,智能合约建立的权利和义务,是由一台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执行的。
更进一步地说明:
(1)达成协定
智能合约的参与方什么时候达成协定呢?答案取决于特定的智能合约实施。一般而言,当参与方通过在合约宿主平台上安装合约,致力于合约的执行时,合约就被发现了。
(2)合约执行
“执行”的真正意思也依赖于实施。一般而言,执行意味着通过技术手段积极实施。
(3)计算机可读的代码
另外,合约需要的特定“数字形式”非常依赖于参与方同意使用的协议。
协议
协议是技术实现(technical implementation),在这个基础上,合约承诺被实现,或者合约承诺实现被记录下来。选择哪个协议取决于许多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合约履行期间,被交易资产的本质。
再次以销售合约为例。假设,参与方同意货款以比特币支付。选择的协议很明显将会是比特币协议,在此协议上,智能合约被实施。因此,合约必须要用到的“数字形式”就是比特币脚本语言。比特币脚本语言是一种非图灵完备的、命令式的、基于栈的编程语言,类似于Forth。
智能合约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 ”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