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需要数据隐私保护吗
❶ 百家争鸣 | 蔡栋:区块链技术下潜藏的“楚门的世界”
关于区块链运用的探讨如今已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然而当技术本身已经足够成熟时,如果有一天当区块链真正运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会是怎样的场景?试想有一天,人类从出生起的一生都要上链记录。上链人生,会是一个如“桃源世界”般的美好信用 社会 还是如同电影“楚门的世界”那般不分对错真实的记录一生,让人想逃离?
本期人民数字FINTECH百家争鸣栏目邀请了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CIO蔡栋先生从区块链技术成熟度和应用层面,谈谈我们是否会不可避免地成为电影里的楚门那样,生活在无时无刻不被全世界“监视”的惴惴不安当中。
98年的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制造成闻名的电视明星,却在全世界每时每刻的注视中完全被剥夺了自由、隐私乃至尊严,成为大众 娱乐 工业的牺牲品的故事。 在数字经济时代,楚门的世界则潜藏在区块链去中心化(观者众多)、公开透明(本相毕现)、不可篡改(无法隐藏)的技术特性里,不时显露出令人不安的面貌。 这样的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否会对 社会 观念和个人生活产生不可逆转的巨大冲击?我们是否终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楚门?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由于区块链技术具备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全程追溯的特征,可用于构建多方共享的、多地多活的、不可篡改的、时序严格的加密数据库,很多业内人士看好其发展,认为它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升级与补充,有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石。 然而,从实践进展来看,区块链技术在落地过程中的难度和对现行观念、法规和 社会 制度的冲击,使得它背后潜藏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
本人从2015年底年起回国在万达集团开展了非常宏伟的实体商业数字转型化的实践,感慨非常多。首先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本身还不成熟,所以我们参加了各种标准化组织和国际重要开源项目,进行了非常多的基础生态培养和开源研发工作。例如我们在2016年和2018年在工信部带领下,和其他龙头企业编写的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区块链白皮书可以比较完整的指导企业如何因地制宜采用区块链技术,帮助政府机构研判和制定区块链赋能优惠政策。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区块链虽然具备记录数据,且不可篡改、复制和删除的技术能力,但应用到真实生活场景,就必须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将真实生活场景中的“原子”变为“比特”再上链?如果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存疑,甚至是数据观测者恶意造假,放到区块链上不仅没有意义,还因其不可删除的特性产生了无意义的占用,甚至消极的影响。就目前而言,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映射没有普适的标准,虽然实体商业很早开始开始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数字化物理世界并取得了不少数字化转型的好处,同时也有不少物联网数据上链的例子,但这还远远不够。区块链技术无论是在数据本身上链、还是哈希值上链的前提,即数据完备性、系统海量处理性能等都是核心技术瓶颈,导致至今还没有大规模落地应用。
从 社会 观念层面上来讲,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自我管理、集体维护的特性势必会颠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淡化国家、监管概念,冲击现行法律安排。对于这些,整个世界完全缺少理论准备和制度探讨。即使是区块链应用最成熟的比特币,不同国家持有态度也不相同,不可避免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再比如,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公开透明,在文娱市场中虽然能防止一些中间商赚差价,给文化产品消费者带来益处,也可以使版权信息公开透明化、刺激全文娱行业积极创作、产生优质内容,但是用户使用中心化的平台听歌这种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这些领域的既得利益者也会被“动了蛋糕”,比如,传统的票务市场会受到挑战,也有可能招致大公司的强烈反噬。
此外,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对个人隐私数据的威胁也令人忧心。在数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数据越来越被认可为一种经济生产要素时,用户数据所有权屡屡被侵犯、隐私被泄漏,巨型互联网公司逐渐成为数据寡头,全球范围内关于数据所有权和隐私保护的冲突愈演愈烈。用户访问、消费等行为数据和用户隐私数据的合理使用,是现代文明重要的挑战,不仅仅是技术上,也是伦理、合规上的挑战。比如,如果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生物大数据领域,对用户的基因测序数据进行上链,那么如何既能够将众多用户的测序数据被合理合法地应用于科学研究领域,揭示疾病的机理,造福后世人类,又如何防止用户的遗传病、癌症发病风险信息被其他人泄露,对用户个人的 情感 生活、 社会 评价产生致命的影响?未来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势必要对所进入的领域进行选择,也要对道德伦理层面的问题进行权衡。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事物和行为通过数据上链被数字化,之后再被资产化,但是数据原始所有权始终还是在数据产生也就是数据的所有人这里,在享受数字经济的线上增值流转的同时,给人们带来实体经济下的更多样的经济活动。但这样的生活,掂量掂量,你是否想逃离呢?
下期主题是 “数字货币的世界大战”
观点一:数字货币是否会重建未来货币体系?
观点二:大战之前先“剿匪”, 围剿币圈迫在眉睫
下期将会邀请谁来争鸣辩论?敬请期待!欢迎读者们踊跃投稿参与讨论,请留言至公众号后台或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精选内容将于下期公布。
❷ 区块链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
金融应用: 区块链在金融领域有着天生的优势,在互联网上来说,这是区块链的基因决定的。
(1) 保险业务︰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未来关于个人的健康状况、事故记录等信息可能会上传至区块链中,使保险公司在客户投保时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获得风险信息,从而降低核保成本、提升效率。区块链的共享透明特点降低了信息不对称,还可降低逆向选择风险;而其历史可追踪的特点,则有利于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
(2) 资产证券化:这一领域业务痛点在于底层资产真假无法保证;参与主体多、操作环节多交易透明度低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造成风险难以把控。数据痛点在于各参与方之间流转效率不高、各方交易系统间资金清算和对账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产回款方式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无法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还存在资产包形成后,交易链条里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信任问题。
(3) 数字票据∶该领域痛点在于三个风险问题。操作风险,由于系统中心化,一旦中心服务器出问题,整个市场瘫痪;市场风险,根据数据统计,在2016年,涉及金额达到数亿以上的风险事件就有七件,涉及多家银行;道德风险,市场上存在"一票多卖"、虚假商业汇票等事件。区块链去中介化、系统稳定性、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减少传统中心化系统中的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 (4) 跨境支付∶该领域的痛点在于到账周期长、费用高、交易透明度低。以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中心,完成支付流程中的记账、结算和清算,到账周期长,比如跨境支付到账周期在三天以上,费用较高。区块链去中介化、交易公开透明和不可篡改的特点,没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入,缩短了支付周期、降低费用、增加了交易透明度。
(5) 征信管理:该领域的痛点在于数据缺乏共享,征信机构与用户信息不对称;正规市场化数据采集渠道有限,数据源争夺战耗费大量成本;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突出,传统技术架构难以满足新要求等。在征信领域,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去信任、时间戳、非对称加密和智能合约等特征,在技术层面保证了可以在有效保护数据隐私的基础上实现有限度、可管控的信用数据共享和验证。
(6) 供应链金融∶这一领域的痛点在于融资周期长、费用高。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系统为中心,第三方增信机构很难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伪,造成人工审核的时间长、融资费用高。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不需要第三方增信机构鉴定供应链上各种相关凭证的真实性,降低融资成本、减少融资的周期。
(7) 资产证券化∶这一领域业务痛点在于底层资产真假无法保证;参与主体多、操作环节多交易透明度低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造成风险难以把控。数据痛点在于各参与方之间流转效率不高、各方交易系统间资金清算和对账往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产回款方式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无法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还存在资产包形成后,交易链条里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信任问题。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增加数据流转效率,减少成本,实时监控资产的真实情况,保证交易链条各方机构对底层资产的信任问题。
应用:
(1)区块链+医疗∶医疗领域,区块链能利用自己的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征保护病人隐私。电子健康病例(EHR )、DNA钱包、药品防伪等都是区块链技术可能的应用领域。IBM在去年的报告中预测,全球56%的医疗机构将在2020年前将投资区块链技术。
(2)区块链+物联网∶物联网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如果将通信、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共享经济等涵盖在内,区块链技术的物联网应用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
(3)区块链+IP版权&文化娱乐∶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好,数字音乐、数字图书、数字视频、数字游戏等逐渐成为了主流。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得知识产权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但当下的互联网生态里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数字资产的版权保护成为了行业痛点。区块链去中介化、共识机制、不可篡改的特点,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将文化娱乐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加速流通,缩短价值创造周期;同时,可实现数字内容的价值转移,并保证转移过程的可信、可审计和透明,有效预防盗版等行为。
(4)区块链+公共服务&教育∶在公共服务、教育、慈善公益等领域,档案管理、身份(资质)认证、公众信任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传统方式是依靠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作信用背书,但造假、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因而可以有效解决这些行业在存证、追踪、关联、回溯等方面的难点和痛点。
❸ 区块链是保密信息的能力,应该没什么作用吧
区块链技术是比 特 币 交易的基础技术,也有各行业的广泛关注,像现在的WEN 生态这类的通证经济,都是新型的经济模式,不能说区块链没有用,用处大着呢。
❹ 区块链技术如何运用到实际场景中
区块链分为公有链和私有链,但其实,用公有链和许可链的概念来区分更合适。
公共链所有人都可加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本身也有一定的激励机制。这个激励机制建立在区块链的共识算法之上,采用比特币等做为记账单位。为了让激励更有效,通常又采取锚定法币等方式令记账单位有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就积累起了一定的公信力,在公有链上可以做存证、支付等业务。
许可链包括一般所说的私有链和联盟链。
用“专有链”来表述指称“私有链”更为恰当。专有链通常在一个大公司或大集团内部使用。在多对多的汇报体系及对账体系之中,管理成本很高,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信息共享和更有效的监督,就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联盟链往往是几家企业联合构造的一个区块链,这些企业原本就有关联,或者是上下游甲乙方关系,或者是横向互联合作关系,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采用了区块链技术。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联盟链和专有链的本质上是一样的,都需要参与者在技术上得到许可才能加入,其中各方也是受限的,因此叫许可链。因为在原本的经济活动中就有关联,所以不再需要区块链上的激励机制,在实际应用中也不一定产生代币。
2.信息公开的区块链之上如何保护隐私?
区块链的应用中,信息是透明的、共享的,那么隐私保护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处理监督制衡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关系?
其实,区块链上信息的共享是有选择的共享,透明也是有限度的透明。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写入区块链,只有那些需要监督和共享的数据才需写入。另外,对于已经写入区块链的数据,也并非全部透明,那些不透明的数据可能是需要得到授权才能看到。这些是通过加密手段可以实现的。
3.如何在数据高速增长的同时保证处理效率?
随着数据的增长,数据库越来越大,不但增加存储负担,随时处理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如何处理效率与数据增长之间的矛盾,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而且由于区块链中有多方参与,所以有人可能会认为其处理数据的效率一定比中心化的网络要低。
其实这要视实际需求而定,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块链是可以满足效率需求的。
影响处理效率的两大环节,一是验证机制,即验证每一个打包块的真实性;二是共识算法。此二环节耗时最多。
对于许可链来说,可以采取多种办法提高效率。例如在验证机制中不用POW算法,而用验证池的算法。哪些数据写入区块链、哪些数据是透明的、哪些是被监督的,都可以与实际情况结合来定。
4.区块链的真实应用需求。
在当下的各种讨论中,人们畅想了各种各样的区块链应用需求。但其中很多并不是真实的需求。
一个区块链应用需求是否是在真实的,很容易判断,就是看区块链的应用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能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不是为了应用区块链而应用区块链。
根据客户方面的反馈,在区块链的实际应用中,最看重的就是安全可控——共识算法、分级授权、联合签名只有在可控的前提下才能应用。再进一步的要求是能够高性能处理,包括对交易的处理效率以及对存储结构的读取效率。第三是私钥与隐私管理。既要透明监督,又要有隐私保护,这当然是必须的。第四是内置的简单合约。之所以是简单合约而非智能合约,也是出于可控性方面的考虑,智能化提高,可控性势必下降。最后,可扩展性,即支持多种类型的交易与存证、支持海量数据与大规模用户,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也一定要有快捷开发与可视化工具,这对于区块链应用的普及是很关键的。
❺ 近期频繁刷屏的区块链有何独特之处
新年伊始,除了直播答题,最火的就是区块链了。区块链概念股如过山车般的股价,上交所、深交所的公告,各大公司的澄清……区块链真的很忙。尽管很多人被区块链刷屏,但很少人能真正说清区块链到底是什么。
区块链就是比特币吗?
区块链被公众所知是从比特币和去年被监管叫停的ICO开始的。作为比特币及各类“代币”的底层技术,很多人误以为区块链就是比特币,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业内专家表示,应明确区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与区块链技术,关停虚拟货币交易所、禁止比特币平台交易与当前大力发展区块链并不冲突。
要将取缔ICO与比特币区分开来,将整治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区分开来。我国监管部门的治理措施,并非为了打压区块链技术,而是要遏制各种非法交易,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众利益。
如何理性看待区块链热潮?
而面对区块链热潮,区块链的虚热不是热在拿技术解决信任问题,而是热在集资圈钱、炒作估值。绝大部分所谓的ICO都是集资工具创新,跟技术创新无关。
判断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的依据其实很清楚:是否以信任为始,是否通过解决信任问题创造了实际价值。没有价值源泉的基础,再高市值的币都是空中楼阁,倾倒是早晚的事。
❻ 区块链技术是怎样做到隐私的保护的
区块链的隐私性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从区块链理论本身来说,Laikelib区块链底层架构完全可以保证数据的隐私性。
❼ 支付宝推出让“数据可用不可见” 的技术,叫蚂蚁区块链摩斯计算
在新的商业智能时代,已形成广泛的共识:数据是最基础的生产资料,各个行业与企业对于数据的利用也步入成熟期。可见的未来,数据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将进一步升级,进入跨机构跨行业的数据共享、融合、创新阶段,从而打开大数据2.0时代的壮美画卷:覆盖政府、商业机构、个人各部门的数据连通共享,基于产业链数据打通和同业数据合作的纵横干线,应用于金融、营销、公共服务、医疗、科研等诸多领域。更加丰富、多维的数据资源形成乘数效应,孕育更大的的数据价值,开启业务创新之门,从而带来更多的用户普惠与便利。
虽然机构间数据合作需求与意愿强烈,但在具体合作过程中,因为商业价值、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基础设施等障碍,导致数据的合作落地非常困难,实际上形成了无数的“数据孤岛”。在数据合作和共享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蚂蚁区块链摩斯安全计算平台针对上述的数据安全信任、个人隐私保护以及数据基础设施不足等痛点,秉持“数据可用不可见”和“将计算移动到数据端”的原则,借助区块链、密码学、隐私保护、安全多方计算、可信计算等前沿技术,建设安全、保护隐私、高效、通用、轻量、去中心化的数据合作基础设施,打通数据孤岛,帮助机构之间实现安全便捷合规的数据合作,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蚂蚁区块链摩斯安全计算平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安全和保护隐私的数据合作方式,能够在本地数据不泄露、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通过密码学算法,分布式执行既定逻辑的运算并获得预期结果,从而高效、安全的完成数据合作。目前蚂蚁摩斯已广泛应用于联合金融风控、保险快速理赔、民生政务、多方联合营销、多方联合科研、跨境数据合作等多个领域。
以信贷业务为例。首先是多头借贷防控,数据表明,贷款申请者每多申请一家机构,违约的概率就上升20%。然而,目前央行征信覆盖范围有限,有超过4亿自然人缺乏征信记录;各家信贷机构花费时间、资金积累的用户信贷数据,也不愿与竞争对手分享;即使信贷机构有意愿分享数据,也存在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合规等诸多障碍。借助蚂蚁摩斯,多家金融机构可以建立基于多方安全计算技术的风控数据联盟,密态分享黑名单、信贷申请、信贷记录等数据,不泄漏各机构的原始数据,分布式加密计算得到统计结果。其次,金融机构可以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借助蚂蚁摩斯获取跨行业的政府、运营商、电商、独立数据服务方等海量多维数据,提升信用评估模型的准确度,进而提升接受率、降低坏账率。结合区块链技术,蚂蚁摩斯还提供了数据服务调用的存证、授权、计费等功能,完善了数据联盟商业运行、合作管理、监管、审计等能力。
再以保险理赔为例。商业保险参保人须在就诊后将相关表单、医疗收据、病历等资料收集齐后,提交或上传给保险公司的理赔平台,审核通过后才能获取赔付,整个理赔过程周期长,效率低,并且存在骗赔隐患。许多保险公司希望与医院数据直接打通,建立快速赔付通道。然而,医院方顾虑医疗数据安全和患者个人隐私泄漏,不愿直接开放敏感的医疗数据。借助蚂蚁摩斯,可将安全计算节点分布式部署在医院域和保险公司理赔服务域,由保险公司将理赔模型和理算规则远程部署在医院域的计算节点上。患者就医后发起理赔,医院端的安全计算节点自动利用理赔申请人的原始就医和处方数据进行本地加密计算,得到理赔理算结果,仅输出是否赔付和赔付金额至保险公司。如此即可在保护医疗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形成业务和数据闭环,大幅提高理赔效率和准确性,解决“就医难、理赔更难”的痛点。在整个理赔过程中涉及的数据摘要、判断结果均可加密存证于区块链,便于后续的分润、审计、监督。
最后以政务领域为例。借助蚂蚁摩斯,还可以实现各部门之间及政务部门与公众之间的高效安全数据共享。各地打造大数据平台时,无需再将工商、税务、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全搬到平台上,而只需将运算模型或规则布署在各部门的数据域内,根据业务请求实时进行加密计算,实时调用。数据需求部门可对计算策略和规则进行快速调整优化,并可将运算结果反馈给原始数据部门,为其数据的收集整理提供改善建议,从而夯实民生政务的数据基础,便捷安全的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蚂蚁摩斯依托蚂蚁金融 科技 平台,结合区块链技术,将复杂的隐私保护与密码学算法透明化、产品化,提供安全发布、安全模型、安全统计、安全查询、安全脚本等核心功能。蚂蚁摩斯产品具备以下的特色与优势:
•数据安全:参与数据合作的各方底层明细数据和原始数据均不出计算节点,所有的计算在密文状态下进行,查询方仅能获取查询和计算的结果。
•透明可信:按照开源思路设计,通过公开算法的方式确保计算的安全性并增进互信,申请多方安全计算算法相关专利50多项。此外,蚂蚁摩斯已获得公安部、国家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和Trust Arc等多家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安全和隐私保护认证,并参与了中国信通院国家安全计算标准的制订。
•隐私保护:保证数据最小化利用,所有计算均在加密或脱敏之后的数据之上进行,所有的输出均最小化,最大程度的保障了个人隐私数据安全。
•去中心化架构:采用完全去中心的架构,数据的计算和交互在多个计算节点之间独立完成,无中心控制节点,降低信任成本,具备更强容灾与防攻击能力。
•区块链验证审计:采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服务调用的存证、授权、计费等,确保数据计算和利用合法合规;提供计算数据、过程的验证审计、数据监控等功能,确保计算过程真实可信、数据真实性和数据质量。
蚂蚁摩斯期待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通过安全、合规的数据合作实现自身业务增长,并提供更具行业属性的安全数据合作解决方案。
产品官网地址:https://tech.antfin.com/procts/MORSE (欢迎申请试用)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❽ 荣泽区块链云数据隐私保护方案能保护数据隐私么
区块链的特性是匿名性、不可篡改,荣泽区块链云数据隐私保护方案借助区块链和数据加密技术,针对云平台的数据,进行因素保护,独特的加密体系和区块链的特性保证了基本没人能够暴力攻破,确保数据所有权在数据拥有者手里,就是说,你的数据只有你能看,不会被篡改,每次数据的查询都需要经过智能合约完成,除了拥有者之外,偷看篡改数据是别想了,荣泽科技还是蛮厉害的,拿过很多国家级区块链的技术奖项。
❾ 区块链会不会暴露我们的隐私
答案是当然不会。区块链系统所要保存的东西也是有针对性的
❿ 区块链如何带来个人数据保护“革命”
区块链如何带来个人数据保护“革命”
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7日晚间披露说,深陷滥用个人隐私数据丑闻的英国“剑桥分析”公司原本计划推出个人隐私数据存储服务,并通过区块链技术以加密货币的形式出售。个人信息加密货币化的概念其实并不新鲜,这个设想的关键在于每个人对个人信息的自主权。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技术可能带来个人数据保护“革命”。
大数据时代,个人的数据被认为是黄金般珍贵。个人数据泄漏令人担忧,但绝大部分人不可能因为害怕数据被收集而切断与互联网的联系,而现阶段有责任保管个人信息的企业、学校、酒店、社交网站等往往担责不力。专家们认为,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带有加密、信任、点对点、难篡改等特征的“中间件”,有望解决这个难题。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令个人数据掌控权从互联网公司转移到用户自己手中,使人人掌控自己的个人数据成为可能。通过它,用户个人数据可以与个人数字身份证相关联,用户可以选择数字身份证是匿名、化名或公开,还可以随时随地从任何设备访问区块链应用平台,控制他们的互联网个人数据。
举例来说,某人的身份证号码在区块链上的信息可能被转换为一串密文,人脸图像信息也被加密。他在酒店办理入住时,仅需通过应用将身份证号码密文发送给酒店,酒店将信息同区块链应用上的加密数据比对,不需要知道他的任何真实信息,但只要加密数据比对结果相符就可以保证入住。
与此同时,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开发需要大量用户数据资源,用户可以将个人数据作为加密货币选择性出售,同时收到一定回报。例如,如果电商需要用户数据开发一个新应用,用户可以选择出售自己的购物历史数据,但自己的地址账号等信息仍可以保密。
在基因测序领域,区块链应用已经开始让传统基因测序公司出售个人数据的“生财之道”受到挑战。
近年来,面向普通人的基因测序服务备受追捧。以美国“23与我”染色体生物技术公司为例,消费者仅需不到100美元和几口唾液就能得到家族遗传信息,如果再付80美元,就能在原始数据基础上获得遗传健康风险等方面的深度解析。然而这家企业并不满足于测序服务收入,还将自己掌握的数百万份客户遗传数据分类打包卖给制药公司,仅2015年初出售的帕金森病数据就高达6000万美元。不少类似的生物技术公司一边从消费者获得服务收入,一边转卖消费者的数据“挣双份钱”。
今年2月,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彻奇创建了“星云基因”公司,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打破这个格局。该公司计划以低于1000美元的价格完成全基因组测序,这一费用由客户承担,作为回报,客户在直观了解自身遗传信息对应疾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对测序数据的自主权。遗传信息将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安全,同时加密货币化,按照顾客的意愿进行存储出售等交易。
这家公司计划推出一种“星云币”作为交易媒介,顾客可以将自己的遗传信息兑换为“星云币”,也可以用“星云币”支付自己的测序费用,制药公司可以用传统货币购买“星云币”来获得普通人的遗传信息数据,整个交易买卖过程都通过区块链平台完成,加密透明且安全。
彻奇表示,在综合测序花费、遗传信息保护、数据管理及基因组大数据处理等多方面因素后,区块链技术让更多人真正地“拥有”自己的遗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