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块链知识 » 区块链新闻1月18

区块链新闻1月18

发布时间: 2022-07-30 15:20:36

⑴ 人民币有什么用



自文明诞生,人类就一直在探索更高效便捷的支付手段。而中国的货币创新,实际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无论是最早铸造刀币、布币和今天人们熟悉的环钱,还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都诞生在中国。现代经济中,货币成为一种国家信用背书的“央行负债”。其关键已经不在其形态上,而在于其背后的国家信用。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开始思考:既然货币变成一种在不同账户、终端传递的讯号,那能否建立一种可以像邮件一样实现收发的货币体系,也就是电子现金呢?

这就是数字人民币的本质——货币终于从贝壳、白银、铜钱、纸张等形态进化到了电子现金。

数字人民币的强大

作为电子现金的数字人民币,能带来哪些益处?还得从数字人民币的特点出发。

从长期来看,数字人民币背后固然有国家宏观战略的考量,比如便于货币跨境流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但就目前来说,数字人民币的定位是国内零售支付。在此定位之下,最容易直观感知的价值,与数字人民币的三大特性有关——可控匿名、支付即结算、可编程性

最熟悉的现金支付,因为不需要交易双方的信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需的信息最少,因而让现金支付拥有了最强的匿名性。而一旦采用银行卡支付、第三方支付等手段,必然就会留下开卡行、姓名等信息,这就是非匿名。

数字人民币利用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匿名。但出于反洗钱等目的,必须保留对大额交易的追踪权。两者相结合,就产生了“可控匿名”:数字人民币可通过“软钱包”(数字钱包)支付,而数字钱包划分为4+1类,分别需要不同的身份信息和支付限额。支付限额越高,需要的身份信息越多。比如一类钱包,无支付限额,但开通条件包括手机号、身份证、银行账户和现场面签。

这种多重数字钱包的体系,让数字人民币能够追踪可疑交易,又能够保护小额交易的匿名性。

在冬奥会上,也应用了这种体系设计。如境外的参赛队伍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不愿意开设银行账户,就可以开通专门针对外籍人士设计的第五类钱包,无需实名,通过手机号或邮箱即可开通使用。

可编程性则是指数字人民币能够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即设置条件支付功能。比如针对租金难监管和租户押金难退的难题,深圳农行联合华为落地了一个智能合约项目,租户完成签约并支付押金和租金后,资金进入房东账户,同时生成智能合约。租约到期即触发支付条件,押金就会自动退还租户。

再如,以往对于帮扶和公益,捐赠者往往无法控制资金的使用和流向,因此人们往往会质疑资金的真实流向。但有了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功能,就可以实现特定人群、特定行业、特定规则的精准公益。

“支付即结算”的功能则让用户与商户直接交易,无需经过发卡机构、收单机构、清算机构等角色,支付流程大大缩短,既提升了交易速度,也实现了商户侧的降本增效,这也是数字人民币实现普惠金融的基本手段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大特性和其带来的广阔的应用场景,数字人民币已经逐步成为数字时代的新基建。在1月18日举行的国新办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透露了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最新进展。对比发现,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开立速度明显加快,截至去年6月末时还仅为2087万余个,截至去年10月22日蹿升至1.4亿个。而截至2021年末,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场景数、累计开立个人钱包数和交易金额,均有显著提升。

而2022年初,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的正式上线,也带来了使用热潮。据多个主流手机 App 商城数据显示,截至1月17日,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 下载量已超过 2000 万次,较上线之初几天的下载量几近翻番。可以说,官方App的正式上线,显著降低了用户获取数字人民币的门槛,为数字人民币的全面推广打下了基础,有助于试点范围继续扩容,所覆盖的用户以及开立钱包数量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是数字人民币普及之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数字人民币的本质

随着数字人民币开始全面试点,也产生了很多误解,比如将数字人民币和加密货币、第三方支付混为一谈。

数字人民币的英文名叫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DC/EP),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

所谓数字货币,就是指数字形态的人民币。实际上,为了实现人民币的数字化,面临的问题包括匿名性、双重支付、可篡改性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数字人民币引入了盲签名、非对称性加密技术等密码学的前沿技术。

这些技术巧妙组合在一起,便有了这几年很火热的区块链技术和比特币。这就是区块链技术的本质——一个技术包,包里其实都是早已成熟的密码学技术。

虽然底层技术有重叠,但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某些游戏和社区中的虚拟货币不同,数字人民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当然,客观上也必须承认,正是区块链之父中本聪巧妙组合了这些技术,建立了去中心化的电子记账系统——区块链,才大大加速了技术的应用和落地,最终让人民币数字化成为可能。

数字人民币定义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电子支付。作为电子支付手段的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所指的电子支付是完全不同的事物。数字人民币的本质是货币,是钱包里的钱;而第三方支付本质上是一个钱包。数字人民币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就像目前很多平台都加入了数字人民币的选项。

另外,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定位是国内零售支付,其在“货币之花”中的定位如下图,既不同于现金,也不同于存款,更不同于加密货币和虚拟货币,是央行发行的数字化的、广泛可得、采用点对点技术、用于零售支付场景、不计息的货币。

货币之花模型,图源:国际清算银行BIS

一个佐证是,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近日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部署,继续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进一步深化在零售交易、生活缴费、政务服务等场景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把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落脚到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上去,让更多的企业、个人能感受到数字人民币的价值,充分激发产业各方的积极性。

数字人民币的全面落地

正因为数字人民币定位国内零售支付,要让数字人民币快速为市场所接受,最需要的是选择合适的场景。

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几乎覆盖全场景的零售支付体系,这就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场景。目前一个清晰的生态正在逐步构建起来。

比如腾讯和阿里,作为国内并驾齐驱的两大互联网巨头,都直接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验。在数字人民币生态中,其更侧重于底层技术和支撑平台。

京东的角色则更加多样化。在参与技术平台的同时,也在C端和B端同时发力。在C端,京东将数字人民币子钱包引入了京东APP;在B端,京东则试点用数字人民币为公司员工发薪,利用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和实时结算的技术及特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企业间的支付应用。

央行的“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落脚到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上去”定调,则决定了最适合从冷启动阶段开始,培养用户数字人民币使用习惯的,无疑是那些小额高频的日常消费场景,而拥有最多生活日常消费场景的,无疑是美团。

依靠6.7亿年度交易用户,830万活跃商户,用户年平均交易笔数34.4笔,美团覆盖了用户“吃喝住行游购娱”等线上零售和线下吃喝住行的全场景,是服务中国消费者生活日常的首选平台。在诸多场景中,“外卖”是目前规模最大、频次最高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最有利于培养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习惯。美团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达到4360万笔。

作为排头兵的美团,在2021年至今的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中,已经有了三次依次进阶的试点活动。

  • 第一阶:以共享单车出行为场景,开放首个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具体来说,参与活动的用户可以领取数字人民币红包骑行共享单车,并获得数字人民币低碳红包奖励。
  • 第二阶:吃喝住行全低碳活动。将绿色低碳扩展至“吃喝住行”。只要是在美团平台中进行的绿色低碳消费行为,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数字人民币红包奖励。
  • 第三阶:外卖、买菜场景接入数字人民币。在第一、二阶中,用户通过参与活动获得数字人民币红包奖励,再将数字人民币红包用于消费。而到了这一阶段,数字人民币正式成为与美团支付和微信支付等并列的支付选项,用户可以通过兑换、互转等形式获得数字人民币,在美团外卖、买菜等日常高频生活场景中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通过这三阶,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使用规模都得到极大的扩展和提升。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美团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活动上线3个多月来,已吸引超过810万用户报名参加,其中有超过200万用户在活动期间下载和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

但美团并不止于这三阶。在数字人民币加速普及、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带来的持续性热潮中,美团正在为数字人民币提供更加丰富而全面的应用场景。在外卖、买菜、单车、电影、优选团购、到店餐饮、打车、运动健身、家居等百姓日常生活全场景中,数字人民币支付通道正在陆续打通,美团平台正在实现用户日常生活场景的“数字人民币全覆盖”。数字人民币在用户生活日常中的普及演进速度,值得期待。

在全场景探索阶段,美团凭借最大的生活服务平台+最全的日常消费场景+最大规模最高频次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将数字人民币、用户生活与日常消费场景背后的海量小微商户三者紧密链接,激发数字人民币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的价值,成为数字人民币和实体经济之间的重要纽带、助推数字人民币发展重要的互联网加速器,和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的第一入口。

总结

一部人类发展史,也是一部货币形态演进史。

货币形态的更迭背后,内核是实体经济的巨变。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货币从贵金属等等价物发展成信用货币,经济形态也从农耕经济进入商品经济。

而数字人民币的诞生,表面上看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但实质上是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反映和结果。

随着数字人民币进入“全场景探索”时期,数字人民币也将更加突出服务实体经济和百姓生活的特征,中国的数字经济必然也会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作为数字经济的助推者和受益者,也将同时成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者,成为数字人民币和实体经济、百姓日常生活之间的连接器。

而数字人民币立足国内零售支付的特点,也决定了美团这类拥有广阔应用场景、链接海量C端用户和大量中小微商户的企业,必然会成为数字人民币发展的重要推力。

⑵ 区块链新闻快讯哪里看

币讯网就可以看啊,你直接在网络上搜一下这个网站就会有了

⑶ 部分区块链公众号被封,区块链媒体大限将至了吗

部分区块链公众号因为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被永久封停了!这并不能代表区块链媒体的大限已至,但说明了官方开始动真格地治理的区块链市场了!现在的以区块链为依托的币圈实在是乱象丛生,群魔乱舞,实在是该有上级部门出头治理了!

但是许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可是倾其所有,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入,有的还找人借钱,甚至卖掉了房子,如果最后真的血本无归,真是担心这些老人该何去何从!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⑷ 海外称区块链能打击虚假新闻是真的吗

2018年1月27日西媒报道称,逐渐普及的加密货币支付、购买作品和内容的即时直接支付,以及有关个人信誉数据的公开记录,这些是区块链技术将给媒体行业带来的一些影响。这是一份最新报告作出的预测。

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新闻作品添加含有时间、作者等信息的数字水印,并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阅读权限。很快将会出现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知名品牌”,它们将创造出让人们感兴趣的各种区块链应用,而媒体从业人员未来的一项任务就是“识别围绕区块链技术应用产生的垃圾”,因此他们有必要了解区块链技术。

⑸ 区块链新闻快讯哪里看的消息是最新的呢

币讯网的消息都是最新的,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消息在那里更新

⑹ 区块链到底是不是传销区块链是变相传销吗

区块链是新技术并不是变相传销,只是由许多传销组织声称为“区块链”,实际上并未有任何技术,只是打着“区块链”的名头行传销之实罢了,国家已经多次发布公告打击此种传销行为。以下为新华网报道区块链传销:

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亦存在安全性风险,火爆背后有“别有用心”的夸大造势。只有去除华而不实,区块链才能回归真正的应用价值。

投资8万元,三个月后变80万元?深圳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在区块链概念、10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骗下,数千名投资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额高达3.07亿元。在区块链的“神秘面纱”下,不法分子借机动起了歪脑筋,区块链沦为诈骗、传销等经济犯罪的“招牌”。

为何区块链屡屡被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歪用”?除了“不明就里”,区块链技术本身“功用”如何?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大,炒币风气的降温给区块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区块链商业“应用”落地情况如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当交易平台承诺的三个月“资金释放期”届满而工作人员却开始在QQ群“踢人”的时候,家住深圳市宝安区的唐海燕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学的介绍下,投资8万元买了一种名为“普银币”的虚拟货币。“对方说这个货币是当下最先进的区块链技术,有藏茶作为抵押物,还给我看了‘技术白皮书’,我也不懂区块链,就没仔细看。”

虽然对于区块链、虚拟货币都不了解,但高额的投资收益令唐海燕充满了期待。她告诉记者,发行“普银币”的公司会定期对该虚拟货币按1比10的比例进行拆分,这意味着,每次拆分就会使投资者手中“普银币”的价值扩大10倍。只要经过一次拆分,她投资的8万元,就相当于买到了价值80万元的“普银币”,在交易平台上卖出即可获得巨额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规则,刚购买的“普银币”不能马上交易,必须在平台上冻结三个月之后才能迎来“释放期”。然而,当三个月时间过去之后,唐海燕不仅没有等到翻倍的资产,冻结在平台上的8万元也无法用于交易了。

“其他投资者开始在QQ群里质疑这项投资的真实性,结果公司工作人员竟然把这些投资者一个一个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她说。

事实也证明了唐海燕的直觉。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侦破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诈骗资金高达3.07亿元。在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正是以“区块链+藏茶”的模式发行虚拟货币,套取公众存款,唐海燕是数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调查发现,该公司宣称,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聚币网”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实际上,其买卖价格的变动是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幕后操作,并一度将“普银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让投资者尝到一些甜头。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最终导致投资人手中的“普银币”毫无价值。

2018年以来,打着区块链的旗号从事诈骗、传销,已经成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套路”。2018年4月,济南警方端掉了一个打着“西部开发”“国家扶贫”“原始股”“区块链”“电子商务”为幌子的传销团伙,抓获主要嫌疑人十余人,冻结涉案账户百余个,查获涉案资金3亿余元。

济南警方介绍,惠乐益电子商务公司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为由,在网络上设计了假的虚拟盘,并发布所谓的“宝币”“贵币”等多种虚拟货币。

他们先是以赠送为幌子,向新加入的传销人员赠送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每枚价格在几十元,然后通过人为操纵将虚拟币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几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员加入,最后再通过所谓虚拟币“贬值”的周期波动进行“割韭菜”,周而复始,最终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当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获了一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郑某出高薪组织网络平台管理员张某、李某等9人,自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传销、网络传销为手段,以每枚3元的价格在“消费时代”网络平台销售虚拟的“大唐币”,并操纵升值幅度;

同时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召开推介会,吸纳会员,根据会员发展下线情况,设置28级分管代理,仅仅18天,该团伙就共发展注册会员13000余人,目前已经查明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资金高达8600余万元。

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发布的《腾讯2017年度传销态势感知白皮书》称,近段时间以来,各类境外资金盘、虚拟币、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公开发行代币融资)项目层出不穷,其中隐藏了非法发行、项目不实、跨境洗钱、诈骗、传销等诸多风险,造成大量资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盘、跑路或者失联,投资者往往投诉无门,损失难以追回。比如百川币、马克币、贝塔币、暗黑币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广东、山东、上海等地采访了解到,大多数人知道区块链概念很火,但是“不明就里”,对于区块链的具体功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用来“投资理财”“买卖货币”的,也有人认为是“和蒸汽机同等量级的重大发明”,一些创业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致富机会”。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人们对区块链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才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浑水摸鱼误导广大投资者。

其一,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截至去年底,国内ICO参与人数和交易总量已实现翻倍增长,大量数字货币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将更多普通百姓卷入高风险投资。

许多行业自媒体、名嘴大咖与发行方、数字交易所等结成利益同盟,为“空气币”项目站台背书、制造舆论。去年12月,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将ICO定性为“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采访中,不少人对本刊记者表示,代币的存在为区块链技术发展构建了一套权益机制,这套机制对激励区块链应用繁荣是不可或缺的。“过去5年的市场实践证明,没有权益机制的区块链应用,就像没有连上互联网的电脑、没有货币的市场经济,应用场景和发展速度都大打折扣。”上海的一位投资人说。

实际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代币仅仅是最早验证区块链技术的一种产品,两者之间并不能划等号,而且代币的存在已对区块链的发展产生显而易见的负面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思考,区块链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依靠发行代币来实现激励。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告诉本刊记者,所谓激励机制仅仅是项目方为自己发代币找的理论依据而已。

其二,区块链并非万能,安全性存在风险。区块链通常被认为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数据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第二,交易全过程可溯源,可实现责任精准追踪;第三,区块链内嵌的智能合约可以基于契约自动执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违约风险。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在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事实上,区块链并非万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认为,根据其密码学的特性,在区块链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论上需要掌控超过51%的节点才能实现。当区块链中的节点足够多时,这种大众广泛参与的信任创设机制就难于篡改。

然而在现实中,数字货币交易所频频被攻击甚至失窃。2018年6月20日,韩国Bithumb交易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交易所遭受黑客攻击,被盗走价值350亿韩元、约合32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被称为中国第一代“黑客”的季昕华说,区块链会不断面对攻击,数据上传到链的过程容易发生信息泄露。也有业内人士担心,量子计算的超强运算能力一旦实现,也将对区块链产生直接冲击。

其三,区块链火爆程度并不完全真实。数据显示,自2017年底到2018年初超过300家主要关注ICO项目的自媒体出现,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现象。


(6)区块链新闻1月18扩展阅读:

2018年8月24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公众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原文如下:

《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网络化、跨境化明显。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实质面向境内居民开展活动,并远程控制实施违法活动。

一些个人在聊天工具群组中声称获得了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投资额度,可以代为投资,极可能是诈骗活动。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和追踪难度很大。

二、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利用热点概念进行炒作,编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论,有的还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蛊惑性。

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种违法风险。不法分子通过公开宣传,以“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具有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⑺ 区块链是什么有什么用会成新风口吗

三问区块链(经济热点)

近段时间,有关比特币的新闻非常吸睛,区块链也跟着火了一把。资本市场上,各种区块链概念股的股价涨跌犹如过山车般惊心动魄。从反应敏锐的资本市场可以看出,区块链正站上风口,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技术,具体讲就是一种账本技术。账本记录一个或多个账户资产变动、交易情况,其实是一种结构最为简单的数据库,我们平常在小本本上记的流水账、银行发过来的对账单,都是典型的账本。”腾讯金融科技智库首席研究员王钧说,安全是区块链技术的一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分布式的存储架构,节点越多,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越高;二是其防篡改和去中心化的巧妙设计,任何人都很难不按规则修改数据。

以网购交易为例,传统模式是买家购买商品,然后将钱打到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个中介平台,等卖方发货、买方确认收货后,再由买方通知支付机构将钱打到卖方账户。由区块链技术支撑的交易模式则不同,买家和卖家可直接交易,无需通过任何中介平台。买卖双方交易后,系统通过广播的形式发布交易信息,所有收到信息的主机在确认信息无误后记录下这笔交易,相当于所有的主机都为这次交易做了数据备份。即使今后某台机器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数据的记录,因为还有无数台机器作为备份。

提到区块链,很多人就把它与比特币联系在一起,不少人甚至把区块链等同为比特币。何飞说,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一种呈现方式,但区块链并不等同于比特币。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基础架构,而比特币是区块链的成功应用,但并不意味着区块链只能应用到比特币上。

区块链有什么用?

能解决金融、公益、监管、打假等很多领域的痛点难点,但有不少适用条件

金融服务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领域。运用区块链技术能解决支付、资产管理、证券等多个领域存在的痛点。

以支付领域为例,金融机构特别是跨境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清算、结算的成本较高,涉及很多手工流程,不仅导致用户端和金融机构后台业务端等产生高昂的费用,也使得小额支付业务难以开展。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间的对账成本及争议解决的成本,显著提高支付业务的处理效率。另外,区块链技术为支付领域带来的成本和效率优势,使金融机构能更好处理以往因成本过高而被视为不现实的小额跨境支付,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

比如,为解决金融机构间对账成本高的问题,2016年8月,微众银行联合上海华瑞银行推出微粒贷机构间对账平台,这也是国内首个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银行业联盟链应用场景。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认为,传统“批量文件对账”模式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成本高问题,正是区块链技术的用武之地。随后,洛阳银行、长沙银行也相继接入机构间对账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微粒贷业务中的机构间对账流程,实现了准实时对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目标。截至目前,平台稳定运行1年多,保持零故障,记录的真实交易笔数已达千万量级。

在公益领域,区块链技术也大有可为。蚂蚁金服涉及区块链的首个应用场景就是公益,帮助一群听障儿童获得一笔善款,然后运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公益更加开放透明。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高级产品专家胡丹青说:“区块链公益平台就像是我们在互联网上构建了一个专门用于邮寄资金的邮局。用户捐的每一笔钱,我们都会打包成一个包裹,这个包裹通过区块链平台传递,每经过一个节点,我们都会盖上一个邮戳,最后送到受捐人手上。这样可以保证用户捐的每一笔钱都是透明、可追溯、难以篡改的。”

在商品打假方面,区块链技术可以大显身手。胡丹青介绍,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技术用在了正品溯源上。目前,已有部分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海淘商品比如奶粉,用支付宝扫一扫,就能知道是不是正品。“跟此前商家自录入商品信息不同的是,区块链是让多位‘记账师’公正、独立、不可抵赖地完成记账。”

对于金融监管,区块链技术也能发挥一技之长。2017年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发布的《金融区块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白皮书》认为,区块链为金融监管机构提供了一致且易于审计的数据,通过对机构间区块链的数据分析,能够比传统审计流程更快更精确地监管金融业务。例如,在反洗钱场景中,每个账号的余额和交易记录都是可追踪的,任意一笔交易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脱离监管视线,这将极大提高反洗钱的力度。

有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1.0主要针对数字货币;区块链2.0针对智能合约,可以应用在金融市场中;区块链3.0适用的场景将会更多,甚至会开创一个“区块链时代”。

何飞认为,区块链确实能解决很多领域的痛点难点,但区块链不是万能的,也有很多适用条件。

比如,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适合多方参与的场景,如果只是单边或双边参与价值就不大。由于需要每个节点都去核对,区块链技术也不适用那些高频交易的活动。

再如,区块链强调的是公开透明,并不适合对数据隐私要求特别高的场景。

区块链会成新风口吗?

技术目前还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别要区分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

区块链概念这么火,未来会成为又一个“互联网+”吗?

近年来,区块链的发展生态逐渐得到改善与丰富。业内人士认为,拥有国家政策扶持,得到广泛关注和资金支持,区块链技术能实现逐步稳定进步。区块链技术上行前景虽广阔,但对此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尽管眼下区块链大热,但我们仍然认为,它还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胡丹青说,区块链概念目前存在虚热,不是热在拿技术解决现实问题,而是热在集资圈钱、炒作估值,尤其是热炒的绝大部分所谓ICO(首次代币发行)都是集资工具创新,跟技术创新无关。

区块链技术确实能创造很大的价值,但一些风险也不容忽视。

“区块链技术还不太成熟,可应用场景比较有限,更应警惕资本市场炒作概念。”何飞说,区块链热潮的背后免不了会有一些搞噱头想投机的公司,他们并没有真正开展业务,只是企图到资本市场捞一笔就走,要谨防由此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导致真正想开展业务的机构退出市场,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胡丹青建议,对于目前的区块链热,监管部门应更主动地介入,区分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鼓励政府组织、有公信力的专家、行业参与者共同帮助公众辨识,全面遏制区块链名义下的集资创新,让ICO实际控制人必须为集资行为承担责任。“判断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的依据其实很清楚,即是否以信任为始,是否通过解决信任问题创造了实际价值。”

今后更好地推广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还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制定等。

王钧认为,共识算法等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尚存在优化和完善的空间;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处理效率还难以达到现实中一些高频度应用环境的要求。目前主流的区块链技术平台均发源于国外,国内的区块链技术服务商要耐心地从底层开发做起,做到技术自主可控,争取引领全球区块链技术发展。拥有区块链应用场景的企业,要积极拥抱新事物,同时科学评估上链需求,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

何飞认为,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有志于投身区块链技术研发应用的企业,同时明确一些区块链适合应用的场景及国家鼓励的领域等。

《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建议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结合我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情况,及时出台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示范工程、“双创”平台建设、系统解决方案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同时,建议国内重点企业、科研、高校和用户单位加强联合,加快共识机制、可编程合约、分布式存储、数字签名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能给企业带来钱就会成为风口。

⑻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什么叫区块链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 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基础架构】

一般说来,区块链系统由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组成。 其中,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以及相关的数据加密和时间戳等基础数据和基本算法;网络层则包括分布式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共识层主要封装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算法;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主要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等;合约层主要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应用层则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该模型中,基于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分布式节点的共识机制、基于共识算力的经济激励和灵活可编程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创新点 。

拓展资料:

【区块链核心技术】

区块链主要解决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因此它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四个技术创新:

1.分布式账本,就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

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块链每个节点都按照块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多份进行存储。二是区块链每个节点存储都是独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识机制保证存储的一致性,而传统分布式存储一般是通过中心节点往其他备份节点同步数据。

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本数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也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2.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3.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具备“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人人平等”的特点,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并不完全指节点个数,也可以是计算能力、股权数或者其他的计算机可以比较的特征量。“人人平等”是当节点满足条件时,所有节点都有权优先提出共识结果、直接被其他节点认同后并最后有可能成为最终共识结果。

4.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的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

在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中,虽然交易不像银行和证券行业那样频繁,但是对可信数据的依赖是有增无减。因此,笔者认为利用区块链技术,从数据管理的角度切入,能够有效地帮助保险公司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体来讲主要分投保人风险管理和保险公司的风险监督。

区块链-网络

⑼ 区块链凭什么这么火

区块链凭什么这么火
今年2月初,微博账号“新浪财经”发了这样一个帖子:一杭州小伙儿在婚恋网上相亲,1个多月没姑娘搭理他,后来他给自己加了个“区块链工程师”标签,几天就收到200多封私信。
作为时下最火的风口行业,百万年薪招聘区块链人才的新闻不时见诸头条,区块链行业正成为就业市场的新蓝海。
区块链人才供不应求
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产物。2008年,自称“中本聪”的比特币创始者提出了“区块链”概念,到2015年,这种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已成为全球金融和科技行业的新宠,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暴增。
美国彭博社引用职业社交网站“领英”的数据称,2017年与区块链、加密货币和比特币有关的招聘信息至少增加了4倍;在美国最大的就业网站之一CoinDesk上,最受欢迎的18个行业职位中有15个与加密货币有关。该网站数据显示,美国2017年发布的区块链技术岗位较2016年同期增加了207%,较2015年同期增加了631%。在中国主流互联网招聘App上,区块链行业的招聘信息也达数千条。
与飞速扩张的规模对应的,是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由于区块链刚刚“火”了两三年,学校和教育机构还未跟上,相关课程凤毛麟角;再加上区块链是个跨学科行业,知识与经验并重,这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渴望区块链人才的公司主要有两类:实力雄厚的老牌科技公司和雄心勃勃的初创企业。彭博社援引某区块链人才团队的首席招聘官格里菲斯·希尔的话说,技术软件业和金融服务业是在领英上发布区块链工作数量最大的两个领域。
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在招聘区块链前端架构师和区块链开发工程师,包括美国的eBay、ESPN和Uber,中国的腾讯、小米、迅雷、联想、京东……根据2017Fintech100公司2018年3月发布的报告,2017年全球十大区块链招聘者之中,有一半是中国企业,其中蚂蚁金服、众安科技和趣店包揽了前三名。互联网金融、计算机软件、企业服务三个领域的需求最为旺盛,三者总占比超过50%。
传统企业也在大力招揽区块链人才,以提高自身效率或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CoinDesk的数据显示,德勤和IBM这样的大型咨询公司是行业最大的雇主,德勤已经在区块链领域雇佣了超过800人。IBM也在积极寻找相关人才,2017年该公司区块链领域的员工从400人增加至1600人,开展了400多个区块链项目,仍有超过150个与区块链相关的职位空缺。
区块链岗位的地域分布与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018年2月公布了美国前15名的区块链就业城市,纽约位列第一,岗位缺口为1316个;其次是旧金山、波士顿、芝加哥等。在美国之外,伦敦有423个空缺,新加坡357个,多伦多149个,悉尼97个。在中国,根据虎嗅网2018年2月统计数据,“北上深杭广”占据全中国区块链相关岗位的超过80%,其中,北京以44.2%位居第一。
核心岗位门槛高
区块链人才不一定是“码农”。德勤新招的800名区块链人才中,一半是开发人员或架构师,另一半是业务分析师、战略与技术顾问、会计等。具体而言,区块链行业招聘主要包括技术类、项目类、运营类、后勤类。
当然,技术类岗位是最急需的。根据虎嗅网2018年2月的统计,研发岗位高达49.34%,之后是运营、市场销售、研究员等。技术人员要能够在核心平台上构建应用程序,如果还能独立开发加密数字货币平台(如比特币和以太坊)就再好不过。为此,他们至少需要掌握C、C++、C#、Java、Go等一种或多种语言,深刻理解区块链的底层技术,理解各类主流共识算法,还要了解经济学原理、货币理论等。想做区块链开发,门槛委实不低。
相较之下,另外三类人才的门槛要低一些,并不需要具备太多行业背景,只要求在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对区块链知识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如果懂得一些金融知识,会进行数据分析,更是锦上添花。从学历上看,硕士文凭是必要的敲门砖。
对区块链行业来说,复合型人才无疑最受欢迎。因此,掌握C++和Go,精通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的人才在当下最为吃香。多数公司会让具有不同专长的人组成团队,弥补各自的短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学习和成长。
区块链行业发展异常迅猛,要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和快速学习的能力才能跟上区块链的发展步伐,所以,年轻是最大的筹码。入行1至3年的人才在当下最为抢手,这是因为这段时间能让一个人积累足够的区块链开发经验,又不至于身价高到让雇主望而却步。
当然,顶尖人才永远是稀缺的。能够独立开发比特币和以太坊这样的加密货币平台的人在全世界都是被追逐的对象,有人认为这种“大牛”不会超过2000人,甚至有人认为不超过200人。这种工作的难度相当于从零开始编写代码,创造一个能与安卓或iOS并驾齐驱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技术人员所能做的,只相当于在操作系统上开发App。
有人年薪百万 有人薪资垫底
区块链从业者真的可以“年薪百万”吗?从主流招聘网站的数据来看确实如此。例如,苏宁易购为“区块链资深开发”开出了5万至10万元的月薪,科达股份给“区块链研发总监”的月薪也达到8.5万至10万元。不过,阿里健康给“区块链技术专家”的月薪是1.5万至3万元,中国信通院“区块链技术评测”岗位为1万至2万元。
由此可见,区块链行业的薪资也是两极分化的,而且差异悬殊。核心技术人员年薪一般为15万元起,资深“大牛”的确可以年薪逾百万,还享有股权或期权奖励;产品、媒体或行政人员的收入和其他行业没有多大区别,据彭博社报道,市场营销岗位的薪资水平在整个区块链行业中居于垫底的尴尬位置,平均年薪只有6.3万美元,在中国则为人民币6万至12万元。
据虎嗅网统计,薪资在12万/年的岗位大约占研发类总岗位的18.6%,薪资在18万至24万/年的岗位约占36.2%,剩余的47.8%分布在不同薪资区间范围内。地域之间的薪资差别也很大,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区块链从业者平均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则是16万元左右。
面对风口需谨慎
当前区块链行业的爆炸性增长,主因是资本的密集涌入,这难免令人联想起1998至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资本狂欢后,多数公司最后黯然退场。区块链岗位的主要增长来自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初创公司,这些公司难免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利用不对称信息和过度包装“空手套白狼”者。
据科技经济媒体“钛媒体”报道,当前国内区块链公司招聘“套路”颇多。不少企业用“财务自由”吸引求职者,许诺融资到位后给予员工期权奖励,甚至让员工以“合伙人”身份入职。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入职前3个月不发工资,实际办公区只有15平方米,团队只有两三人,更没有任何制度规范与约束。至于工作内容,则是“每天策划两到三个产品的推广方案”,“产品”其实就是公司自创的“数字货币”,目的是尽可能吸引散户、机构认购,当买家达到一定数量时再把资本机构“圈”进来投资,颇有骗局意味。
“钛媒体”称,目前入驻各地孵化器的区块链公司数不胜数,其中绝大部分还没有拿到融资,有的甚至缺乏相应的资金流支持;员工往往以应届毕业生和资历较浅者为主,只谈“理想”不谈钱;一些公司“把钱骗到手后就跑了”。“这些区块链公司看起来风光,其实可能穷得叮当响,正等着用白皮书割韭菜呢。”面对招聘App上满屏的“公司CEO与合伙人亲自带队,团队顶级,氛围良好,用户过亿,资金充足,发展空间无限,期权激励,五险一金,不打卡……”之类的宣传语,求职者应当保持谨慎和冷静。
当前区块链的“高薪”形象,一定程度上是行业爆炸性增长、人才供不应求所致。在整体经济形势趋缓的大背景下,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追求更高的薪资待遇无可厚非,但一头扎进大部分人不熟悉的新兴领域,其风险不容忽视。待到行业进一步发展成熟,相关人才培养机制也逐步完善,未来会有更多专业人士入场。如果不注重提升自身实力,盲目跟风,那么,“年薪百万”可能终究只是泡沫下的神话。

⑽ 区块链带来了哪些颠覆,为什么能够成为国家战略

区块链的颠覆性特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一、透明性。区块链系统的数据记录对全网节点是透明的,数据记录的更新操作对全网节点也是透明的,这是区块链系统值得信任的基础。由于区块链系统使用开源的程序、开放的规则和高参与度,区块链数据记录和运行规则可以被全网节点审查、追溯,具有很高的透明度。
二、开放性。区块链系统是开放的,除了数据直接相关各方的私有信总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具有特殊权限要求的区块链系统除外)。任何人或参与节点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记录或者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三、信息不可篡改。区块链系统的信息一旦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后,就会得到永久存储,无法更改(具备特殊更改需求的私有区块链等系统除外)。除非能够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四、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基本的特征,意味着区块链不再依赖于中央处理节点,实现了数据的分布式记录、存储和更新。在传统的中心化网络中,对一个中心节点实行攻击即可破坏整个系统,而在一个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网络中,攻击单个节点无法控制或破坏整个网络掌握网内超过5%的节点只是获得控制权的开始而已。2019年是区块链技术商业应用的元年,而政策利好的刺激将让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更加稳健。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逐渐渗透到数字金融、互联网等众多领域,大家对区块链的价值认识更加清晰。
区块链已经形成了全球竞争的态势,各国都在抢占发展先机,中国更不能落后;因此,区块链成为国家战略亦无可厚非。

热点内容
win10偷挖矿 发布:2024-11-19 21:15:50 浏览:364
区块链和大数据都做的公司 发布:2024-11-19 21:09:47 浏览:212
德国的比特币是合法货币 发布:2024-11-19 20:36:35 浏览:683
外地车几点可以去上海市中心 发布:2024-11-19 20:30:51 浏览:636
10年比特币在哪交易 发布:2024-11-19 20:25:20 浏览:725
娱乐圈中的劣币驱逐良币 发布:2024-11-19 20:21:25 浏览:690
币圈韭菜成长 发布:2024-11-19 20:15:46 浏览:44
欧链eup矿池收益 发布:2024-11-19 20:15:32 浏览:897
中国移动4年合约怎么刷新了时间 发布:2024-11-19 20:15:04 浏览:931
移动合约套餐退不掉怎么办 发布:2024-11-19 19:56:28 浏览: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