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外汇区块链推进情况
① 银行在区块链领域可以采取什么布局策略
数字货币的现状是百花齐放,列出一些常见的:bitcoin、litecoin、dogecoin、OKcoinetc,除了货币的应用之外,还有各种衍生应用,如NXT,SIA,比特股,MaidSafe,Ripple,Ethereum等等。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 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对数字货币 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会议肯定了数字货币在降低传统货币发行等方面的价值,并表示央行在 探索发行数字货币。中国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创始人李林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的表达大大增强了数字货币行业信心。这是继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之后,第一次对数字货币表示明确的态度。
2016年12月20日,数字货币联盟——中国FinTech数字货币联盟及FinTech研究院正式筹建,火币是联合发起单位之一。
可以用区块链的一些领域可以是:
▪ 智能合约
▪ 证券交易
▪ 电子商务
② 外汇局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是干什么的
跨境区块链平台的定位是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银行、企业等服务对象,以“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为着力点,推动对区块链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探索。现在区块链+服务平台的项目非常热门,长沙高新区发起的现在有一个中芯区块链服务平台项目的,是区块链+公共服务模式,正在征集企业上链的。以后相关企业事务和政府事务可以在链上合作了,也有国资背景。
③ 当区块链技术遇上外汇,对外汇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区块链的核心就是去中心化,抛弃中央银行,那么商业银行也就抛弃了,那就没有纸币了,哪还有外汇兑换呢?
④ 区块链技术目前在外汇交易平台有哪些应用
TigerWit交易平台目前正在深入探索和应用,TigerWit目前正在全面探索并推进区块链技术在外汇交易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希冀借助于区块链“去中心化”、“信息分布式存储”、“全网记账”、“很难被篡改”等方面的特性,构建更加公正、透明的外汇交易服务模式。
⑤ 区块链是什么和外汇交易有什么关系
老虎外汇就一直致力于用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方式降低外汇交易成本,让交易更透明可信
⑥ 全球银行进军区块链,是否标志数字货币将成新型主流货币
全球银行进军区块链,这是不是标志着数字货币逐渐成为新型的主流货币,这个很难,因为数字货币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新型的技术,就算是他结合了区块链的消音技术,也仍然不能说它会成为主流的货币,这个差太远了。
可能随着提出的逐渐进步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这种电子货币,但是出现是一回事,成为主流是一回事,可能未来会有着越来越多的货币形式,越来越多的交易结算方式的选择,但是并不意味着原有货币体系的消失,就像人们现在都使用电子支付使用手机支付,但是纸币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没有以前那么高的影响力了罢了。
⑦ 区块链的兴起,对未来金融造成什么影响
2018年8月6日,华为公司金融行业顾问、华煊科技创始人兼CEO蔡毅先生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专题分享,主题为: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以下文字根据讲座的语音整理,已经过作者审核。
蔡毅:华为公司金融行业顾问,华煊科技创始人兼CEO,共享读书会创始人,中国作家协会成员,从事金融科技研究工作十余年,是银行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可以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
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蔡毅,在青葱岁月当过作家,90年代写过一些书籍刊物和小说,那时还没有互联网。工作之后一直从事金融行业信息化工作,从金融的渠道到数据中心,从网点到科技,见证了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发现了一些问题。2014年之后做过投资合伙人,近几年也在华为做金融行业顾问,从认知层面,为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发展作咨询顾问。
接触区块链是2015年,我创办了华煊科技和共享读书会。目前我们主要关注区块链的认知和金融技术解决方案落地。认知层面采用读书会的方式进行互动分享和知识管理,技术层面结合区块链、大数据和AI等技术,重塑金融行业流程和场景,从局部切入。结缘区块链,源自我自己对区块链感兴趣,经常学习并和一些朋友进行探讨研究。当然有些观点还是比较肤浅,希望大家多交流批评指正。
美国的精英智囊曾经认为: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核心是科技,科技必须依靠经济,经济的核心是金融。那么,金融的未来是什么呢?
今天的题目是: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
简单介绍一下金融和金融体系;
区块链金融现状;
区块链金融展望。
初步形成阶段,第一个五年(1948年~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48年),这时的人行远不是我们现在想象中的那样。但它标志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开始。
央行统收统支的“大一统”体系,第二个五年(1953年~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办理各项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集中央银行和普通银行于一身。大一统其实是我们照搬国外的模式,具体国家我就不说了。
初步改革和突破“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第三个五年(1979年~1983年8月):中国银行(1912年成立)、中国农业银行(1951年成立)、中国建设银行(1954年成立)相继恢复或成立,但中国人民银行仍然集货币发行与信贷于一身。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金融行业发展非常快。
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初具规模,十年时间(1983年9月~1993年):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以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为主体,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1987年之后相继出现了交行、招行、深发、中信、恒丰。1988年出现了平安、广发、兴业。1992年出现了光大、华夏、浦发并在同年设立了证监会。
建设和完善社会**市场金融机构体系的阶段(1994年至今):形成了由“一行三会”为主导、大中小型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辅翼的较完备的金融机构体系。1994年成立了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5年成立了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民生银行(这个意义很重大)、1998年出现了城商行并设立了保监会。银监会其实出现的比较晚,2003年才设立。从此一行三会格局形成。不过不久前,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了银保监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各类金融机构呈现出“网状化”“强关联”的业态, 即:现在的银行与银行、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各金融子市场之间的关联度显著上升,信用联系日益紧密、混杂交织,错综复杂。
金融业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一方面,传统正规金融机构谋求加快转型和创新,力求在经营战略、市场定位、管理架构、业态、产品等创新方面抢占先机。另一方面,各类新兴金融机构大量涌现。
金融业态也呈现房地产金融化、非银机构“银行化”、资产证券化等新特点。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关系趋向复杂,金融体系催生和放大资产泡沫的作用被低估。
金融体系的网状化和强关联拉大了金融业与金融监管的缺口,削弱了传统监管的有效性。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运行时间才十几年 那。
货币政策通过金融体系传导的路径和机制发生变化(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拉长或变形,传导性和效力下降),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面临新的制约。现行货币政策框架自1996年建立以来不断因应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而加以改进,但近年来的金融体系复杂化对之提出了新的考验。广义货币M2也受到金融深化、支付电子化等因素的冲击,被影子银行体系进一步削弱。
各类规避监管的跨市场、跨业务、跨界行为使多种风险因素相互交织,比如:期限和产品严重错配的资金池操作隐藏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产品嵌套导致风险传递、影子银行监管不足以及地方债务、房地产、外部冲击等,都给金融体系稳定带来很大挑战。
一是依赖法律条文存在的商业信任,即政策导向;
二是由**第三方作为信用中介来保障实现资产转移交易;
三是由集中式清算机构为中心,处理完成的交易结算和清算。
1)诚信体系和信任机制问题。传统金融必须有严格的交易记录来累积信用,没有交易记录很难实现融资或贷款,因为没有技术手段确保双方交易安全。
2)交易结算的时间较长。传统金融交易时间不断提速,但结算时间仍比较长,尤其是跨境交易,往往不能即时到达。
3)中介服务成本高。传统金融交易体系重要收入来源是依靠收取交易手续费或者贷款利息;在跨境交易中,更得付出汇率改变造成的成本。
4)安全性欠佳。传统金融人为参与环节多,意味着人为错漏发生机率也更高。
一、金融与金融体系
1金融的概念
首先来讲讲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词源于明治维新(1868年)后的日本,这与日本1897年确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关联。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最早在1902年由财政部长梁启超提出,而当时张之洞提出了反对意见,所以,甲午战争后中国一直留在银本位,不过这也让中国躲过了1929的十年大萧条。
金融原意“金钱融通”,指资金在社会上的流通,后来意义得到扩展,表示与货币、信用有关的交易和经济活动。翻译成“金融”其实还有个原因:黄金曾是国际贸易中唯一的媒介,价值与财富是以黄金为依据和标准。因此人们在制作标准金条时,需要将黄金融化成型,这也许是“金融”一词的本意,即将金属融化。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再来看一下后来我们对于金融的定义: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简单地讲,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更直白一些说,金融是双向反馈的。而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这个我们各位是比较了解的,也经常接触。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义和机构,还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的金融体系。
2中国的金融体系
我国的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从演化角度看,金融的规范性研究往往是线性的。
就是我们往往以某个演进形态为标准(通常是发达市场经济体系,如苏联、德国、美国甚至于日本等),描述金融体系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从金融资源的低效配置到高效配置的进步途径,并着重解释对该标准形态的GAP及原因。
其实,我们从刚才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自1978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已经朝着市场化、规范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演进,中国的金融体系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化程度,均呈非线性地迅速上升:
以上这些变化超乎业界、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想象,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积极方面,金融体系的规模和构成均有所扩大,金融机构业务拓展和金融服务能力有所提升,金融市场得到了发展,创新支付发展迅速。这个我们待会要讲到的金融科技就是如此。
用一句通俗的话讲,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那么,消极方面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国的金融体系整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银行创新的滞后:人行2015年10月宣布取消“利差保护”,而美国早在1986年4月利率就已经彻底市场化,中国迟了将近30年。
3中国金融体系的制度框架与基本问题
当然,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制度框架之上的:
基于此,也引申出来四个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金融机构其实也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两年前我们在与工行、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了。而且其危机意识非常强。
4金融科技
正如刚才提到的积极的方面,金融机构一直寻求金融信息化,金融数字化的解决之道。
所以,我提一下,金融科技都发生了什么。不管是京东提出的FinTech还是蚂蚁金服提出的TechFin,我想本质上都是科技与金融的更好的结合,就像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金融与区块链如何更好地结合一样。
金融科技1.0时代
在这一阶段,金融行业与科技行业作为并驾齐驱的行业存在,双方还没有真正融合,但科技进步已经开始推动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自二战以来,通讯技术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金融打破国界,金融机构的跨国投资也大大加速。这一时代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是银行。
金融科技2.0时代
科技在推动金融在强化全球化趋势的同时,使得金融服务越来越数字化。金融行业通过传统 IT 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一期间,金融机构在内部运营方面大量增加IT技术的采用,在许多流程方面已经成功实现无纸化办公。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的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金融科技3.0时代
互联网金融阶段,这个阶段金融科技的主力军是非金融机构的创业型企业,依托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讯技术**提供金融服务或者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金融服务。金融业通过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
金融科技4.0时代
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 IT 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
讲到这里,稍微总结一下:金融是信用的中介,金融是双向反馈的。我们讲了中国金融体系,了解了原来工行和招行、平安是同时期成立的,所以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工行比其他四大行更活跃更具创新能力。然后我们讲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带动了金融科技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的更好的发展。
摘抄与:文章:区块链金融的现状与展望
⑧ 区块链将会对货币等产生什么影响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最常听到的一个词语就是区块链,区块链的技术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互联网的大风口,很多互联网大佬都开始研究区块链,都在利用区块链,区块链中最有名的产品就是比特币。而我们国家是不承认比特币这种东西有价值,也就是说在我们国家比特币是完全没有价值的一种东西,所以对货币造成什么影响,但对世界就不一样了。区块链产品对于世界货币的影响非常大,就拿比特币来说,2020年就多次暴涨,对于货币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
三、区块链产品会导致货币价值发生变化
区块链产品由于它的特殊性会导致越来越稀缺,世界上区块链产品都存有量是有限的,而且开发难度非常大,所以,区块链产品的价值就会不断的升值。相对于区块链产品衡量它价值的货币单位就会不断的贬值,最终对货币的价值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