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区块链工作量证明
❶ 什么是工作量证明
工作量证明:区块链的坚实防线与潜在挑战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 PoW)是区块链世界中的一项核心机制,它为确保网络的去中心化和安全性设定了一个坚固的屏障。每个矿工为了将交易区块合法地添加到区块链中,必须完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例如破解复杂的数学难题,这个过程既耗时又能源密集,但结果的验证却极其可靠,这就是工作量证明的力量所在。
以比特币为例,矿工们需要试算无数可能的哈希值,就像是试图打开一把密码锁,虽然尝试的过程繁琐,但一旦找到正确答案,交易便能被确认。这种设计有效地防止了恶意操控,因为想要对整个网络进行操控,需要庞大的计算资源,极大地提高了篡改的难度。
然而,工作量证明并非完美无瑕。首先,它带来了显著的能源浪费,大量的电力被用于生成随机的计算难题。随着挖矿奖励逐渐减少,矿工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将转向交易手续费。如果费用低廉,人们可能会降低支付,导致矿工收入减少,网络的活力也随之下降。随着矿工数量减少,网络抵御51%攻击的能力也会削弱,即少数恶意矿工可能控制超过一半的算力,对网络构成威胁。
面对这些挑战,工作量证明的替代方案,如股权证明(Proof of Stake, PoS),开始浮出水面。股权证明要求持有一定数量的代币作为权益,持有越多的代币,获得的挖矿权利越大。这消除了对昂贵矿机的依赖,因为验证过程相对简单,基于代币持有比例进行分配。想象一下,货币取代了硬件,矿工的权益直接与他们所持有的可挖代币挂钩,这样既保证了挖矿的公平,也抑制了滥用算力的行为。
尽管比特币尚未全面采用股权证明,但一些先行者如点点币(DogeCoin)已经成功实施了更为高效的版本,展示了这种新型挖矿机制的潜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区块链项目尝试和优化工作量证明,以应对不断演变的技术挑战和市场环境。
❷ 区块链之工作量证明,挖矿是什么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 POW),它作为矿工挖出新区块的基础,确保了区块链的安全性。POW的工作机制简单来说,就是矿工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来证明自己为区块链网络做出了贡献,从而获取一定的比特币奖励。
工作量证明的概念最初是为了解决垃圾邮件问题,使用POW作为发送电子邮件的认证机制。尽管其在垃圾邮件问题上的实际效果仍有争议,但在区块链领域,POW的作用是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在理解工作量证明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哈希函数。哈希函数是一种将任意大小的数据转换为固定大小输出的函数,具备唯一性和不可逆性。在比特币加密系统中,使用SHA256算法作为哈希函数,这种算法可以产生2^256种不同的输出,理论上产生碰撞的几率极其微小。
工作量证明的基本原理是要求矿工对输入数据进行多次哈希运算,直到找到一个特定格式的哈希值。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证明了矿工投入了足够的“工作量”。例如,在比特币中,矿工需要找到一个哈希值,其前几位为“0”,这需要大量的试错和计算。
以“Hello, world!”为例,矿工需要在该字符串后添加一个随机整数(Nonce),不断进行SHA256哈希运算,直到得到的哈希值前四位为“0”。这个过程的计算次数就是矿工为了挖出新区块所投入的工作量,也是POW机制的核心。
比特币网络中的任何一个节点要生成新区块,需要完成三个关键步骤:工作量证明函数、区块内容和难度值。工作量证明函数决定了矿工需要进行多少次哈希运算,区块内容包括输入数据,而难度值则反映了需要进行的运算次数的难易程度。比特币使用SHA256算法作为工作量证明函数,区块由区块头和包含的交易列表组成。
难度值的调整机制保证了新区块的产生速率稳定在每10分钟一个。全网的算力变化会触发难度值的自动调整,以维持这个速率。当网络算力增加时,难度值会增加,反之则降低,确保新区块的产生速率保持稳定。
工作量证明的目标值是通过计算公式得出的,它与难度值成反比。目标值的大小决定了矿工找到一个有效区块所需的哈希值前导0的数量。矿工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Nonce值,进行哈希运算,直到找到满足目标值要求的哈希值。这个过程类似于体力劳动,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因此,工作量证明在区块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确保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同时也为矿工提供了激励机制。通过工作量证明,比特币网络实现了安全、公平的区块生成机制,为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❸ pos机制解决了pow的问题
pos机制解决了pow的问题情况如下:
POS(权益证明)机制是一种替代POW(工作量证明)机制的共识算法,用于解决区块链网络中的问题。了解一下POW机制。POW是一种由比特币引入并广泛应用的共识机制,它要求矿工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来竞争记账权,从而产生一个新的区块并获得一定的奖励。然而,POW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高能耗、算力集中以及网络安全性等。
而POS机制则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且节能的共识解决方案。在POS中,记账权与持有虚拟货币的数量有关,参与共识的节点需要锁定一定数量的货币作为抵押,这样就能够获得相应的记账权。
1、能源效率:相对于POW机制需要大量能源来进行挖矿的计算工作,POS机制几乎没有能源浪费。因为POS机制不需要算力竞争,而是基于货币持有量来产生记账权。这使得POS能够节约大量能源,降低网络运行的碳排放。
虽然POS机制解决了POW的一些问题,但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和限制,例如财富集中和可能的“富者愈富”效应。此外,POS机制中如何选择记账节点以及如何处理共识决策的问题也需要合理的设计和机制来解决。
因此POS机制通过引入持币者的权益作为共识依据,不仅提高了区块链网络的能源效率和安全性,还促进了分散性和扩展性。它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共识算法选择。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选择适合具体场景的共识机制仍然需要谨慎评估和权衡。
pos机的由来
POS机(Point of Sale)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那个时期,电子商务和刷卡支付的兴起催生了POS技术的发展。起初,POS机是用来取代传统的收银机的一种新型设备。传统收银机主要依靠人工输入商品价格和计算总额,存在数据录入慢、易出错等问题。
而POS机的出现,则极大地提高了商铺的收银效率和精确度。第一代POS机是由IBM于1973年开发出来的,并在1974年首次投入使用。这种POS机使用了磁卡来存储商品信息和价格,通过扫描磁卡上的条形码,自动识别商品,并计算出总金额。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POS机也逐渐变得更加智能和功能强大。1980年代开始,POS机开始使用触摸屏和键盘界面,可以实现更便捷的商品输入和选择。1990年代,POS机开始支持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为商铺和顾客提供了更多的支付方式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OS机也发生了革新。现在的POS机通常集成了计算机、触摸屏、条码扫描器、打印机以及其他必要的硬件和软件组件。并且,POS机可以与后台管理系统相连,实现库存管理、销售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为商家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
❹ 什么是工作量证明
在区块链里很重要一个概念就是工作量证明,英文全称为Proof of Work,缩写为POW。相信很多人刚接触到这个概念的时候都很费解,“ 咦,工作量证明?意思是要证明我做了多少工作吗? ”;我更相信很多投资比特币或者被一些所谓的“ 可以一夜暴富 ”的“ 新型数字货币 ”所忽悠的投资人,对这个概念更加“ 耳熟能详 ”,因为他们听到太多那些“货币”宣称自己有更安全的算法、更可靠的工作量证明机制。 因为听得多,似乎很懂,但就是不真正理解它,这种认知上的不对称,往往是传销币等妖物有机可趁的主要原因。
之前给大家介绍“拜占庭将军问题”的时候,提到过拜占庭将军解决的主要是多个节点之间如何取得共识的问题(如果你忘了当时的故事背景是怎样,那再去好好翻翻之前的课程吧),但是并没有深入介绍如何进行共识。如何进行共识,是区块链里最关键的一个问题,也是被讨论得最多的一个,在区块链诞生之前,分布式系统领域里对共识算法就有很多研究,但是这里并不打算展开了。
1、工作量证明真的是用来证明你做了多少工作
其实,正如本文第一段提到的,很多人刚开始理解的那个概念,“工作量证明主要用来证明一个人做了多少工作”,基本是正确的,计算机领域并不是只有一些生涩的概念的,这个概念通俗易懂,反倒让我们困惑了。
还是要回到拜占庭将军问题的故事场景,在那个故事里,我们应该信任谁,谁能担此大任成为那个英雄卓绝的将军呢?
可能因为城邦之间信息在不断传输,传输量太大,每个城邦的将军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到底该信任谁,基本上很难区分。细心的朋友可以好好发挥一下想象力。其实,有种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看谁最聪明!谁最聪明,我们就相信谁。
谁最聪明这个问题其实太主观了,没办法,只能拿实力说话。就像我们经历过无数的考试一样——来,将军们,大家做道题吧,解答准确且最快的人胜出。
于是,智多星旁白:请听题儿, 请问在一个值比如123456789,后面追加一个5位随机数,请找到一个随机数,使得所计算的哈希值前5位都是0。
将军们千万不要懵逼,你不知道并不代表别人不知道,于是那个最聪明的将军快速的算了出来,并 写上自己的名字 ,交了试卷。老师一验证,完全正确,于是选出他作为那个拜占庭将军,号令群雄。
如果你不知道哈希算法,请回去复习之前的课程。另外,这里提醒一点,将军必须写上自己的名字表明是自己算对的这道题,这在区块链里也很重要,它表示签名表明自己胜出,最后还能获得奖励哟。
以上介绍的这个有的意思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工作量证明。
2、怎么理解挖矿,矿机,矿池?
工作量证明最常见是在比特币里,当大家还不太理解这个玩意儿的时候,已经很多地方见到“挖矿”“矿机”这些宣传字眼了,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能理解的是,在电脑里面怎么挖矿?脑洞完全打不开啊。我也困惑了很久,当在淘宝上看到有人卖矿机的时候,我一脸鄙夷,说这一定是忽悠。
很多时候鄙视其实更多是自己不理解造成的,直到它长成庞然大物,直到罗胖提到的“旁边有个物种坐了起来”,才发现我们理解地似乎有点晚了。即便如此,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对一个新鲜事物的认识呀。
所谓挖矿,其实就是计算机对上面提到的工作量证明进行的一个运算过程。大家或许会奇怪,将军算题这么高大上的一个比喻到了这里怎么变成挖矿这么苦逼的一个概念呢?其实,拜占庭将军只是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描述了故事背景,及工作量证明的一些细节,而挖矿更贴近区块链里工作量证明的一个过程——因为,确实很苦逼!
其实,上面提到的“智多星”或者“老师”,就是那个神秘人物中本聪,比特币的发明人(或组织)。中本聪出的这道难题说白了就是一个傻瓜式地,只能吭哧吭哧,老老实实地,从1,2,3...n不断尝试计算的一个计算题,也即密码学里提到的 暴力破解 的概念。这种计算过程,枯燥乏味,耗费精力时间,这么苦逼,用“挖矿”形容最好不过了。而这个“矿”就是比特币,一种如黄金般稀缺的玩意儿。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种机械化的计算是计算机最擅长的事儿了,于是所有的都交给计算机吧,这才有了“矿机”的概念。随着技术的发展,大家发现,计算机功能太强大,完全没有必要全部用来进行这种计算,于是不断精简,将挖矿算法集成到一些芯片里,不仅节省能源,而且算得更快。这就有了CPU挖矿,GPU挖矿,FPGA挖矿,ASIC挖矿等这类说法。
而矿池的出现,是随着比特币数量的总数限制,以及四年减半的硬性要求,挖矿到后期竞争越来越激烈,挖到比特币的难度越来越大,于是只能抱团并肩作战,这个团体就叫做“矿池”。有矿机的人可以选择加入某个矿池,矿池集合所有矿机的力量,进行类似上面算术难题的计算;在计算时,将随机数号码段进行分配,不同号码段交给不同的矿机计算,于是计算的效率大大提升,这样便可以集合作战,共享收益。
其实上面介绍的一些概念都非常初级,目的还是希望很多没有相关基础的人都能搞懂,只有把这些最基本的概念都理解了,走到后面才更容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