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与区块链峰会
『壹』 金融科技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金融科技负责人韩涵在“2018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金融科技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研究报告》,详细讲解了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四大技术发展趋势及在金融行业的落地应用方案,预测了金融科技七大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悄然改变金融行业生态
一是互联网金融快速兴起,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冲击。首先,互联网技术极大拓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方式,大幅减小了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扩展了金融服务供需双方的客户群。其次,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交易双方直接在网上进行互动,打破了时空上的限制,提高了交易效率,减少了中间环节与中间成本的消耗。再者,互联网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资源高度实时共享,能够使业务处理逐步实现自助化、自动化与系统化,使交易更加便捷、有效。
二是大量非金融企业进入金融行业,金融市场主体出现显著变化。一方面大量科技企业借助金融科技发展契机,积极获取金融牌照,跨界提供金融服务,“科技+牌照”成为趋势。另一方面,大量具有To C服务经验的传统企业,发挥用户规模优势,通过用户数据资源与金融科技的结合,也积极跨界提供金融服务。此外,大量依托于金融科技的新兴创业企业,成为金融市场的新兴力量,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四大技术落地金融行业
当前,“大智移云”等新兴科技快速演进,人类社会正在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的深入应用,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创新性的金融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其中,云计算技术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统一平台,有效整合金融结构的多个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在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监管合规、数据隔离和中立性等要求的情况下,为机构处理突发业务需求、部署业务快速上线,实现业务创新改革提供有力支持。大数据技术为金融业带来大量数据种类和格式丰富、不同领域的大量数据,而基于大数据的分析能够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精确评估、预测以及产品和模式创新、提高经营效率提供了新手段。人工智能能够替代人类重复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与用户体验,并拓展销售与服务能力,广泛运用于客服、智能投顾等方面。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节约金融机构间清算成本,提升交易处理效率,增强数据安全性。
金融科技七大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与科技的不断融合,金融科技将出现七大发展趋势,韩涵表示,
云计算技术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金融云的应用也正在向更加核心和关键的“深水区”迈进。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调研,已有过半数的金融机构使用OpenStack等开源云计算技术。传统计算、网络和存储云方案已经同质化,客户需要的是上层PaaS甚至SaaS 能力甚至是业务和商业解决方案能力,有互联网金融实际业务经验、有生态合作伙伴的厂商更能得到客户青睐。云这个领域特别强调“吃自己的狗食”。
金融行业数据资源丰富,而且业务发展对数据依赖程度高。大数据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起步早、发展快,已经成为金融行业的基础能力。当前,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成效,最大的特点是数据资产化的 愈加凸显、有深度的大数据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用户画像和知识图谱成为最重要的技术。2017年知识图谱一下子火起来,除了传统实体知识图谱外,事件图谱(描述动态关系)开始越来越重要,即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时间就是金钱。另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合法获取数据,涉及法律、政策、技术、机制等问题,需要各方推动和努力,
人工智能一般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三个层次。从目前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趋势来看,计算智能通过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应用,已经覆盖营销、风控、支付、投顾、投研、客服各金融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最重要就是AI in all,传统金融很多是“知道型”的业务,按规则、经验办事,很多简单重复性工作被证明完全可以被AI取代(例如客服),认知型的业务目前看也可能机器不比人差(例如智能投顾、智能营销)。那么金融业最重要的是如何最大发挥人的价值。一是风险防范,AI算法不一定完全正确需要人在样本特征准备或审核上来补充;二是金融创新,创新是门艺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AI在创新上有啥独到之处,所以人的创新非常重要;三是发挥领域知识的价值,AI目前最大的缺陷就是它是没有常识是不行的,知识会成为重要的竞争力分水岭,知识图谱、业务规则补充、业务数据标注这些都是产生知识的手段。
区块链技术近年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技术公开、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技术属性,拥有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先天优势,因为本质上区块链就是一种经济模式,主要解决非信任网络的记账问题,如果说其他技术主要是生产力变革,区块链更像是生产关系变革,我们有几个判断:
(1)区块链的技术还没有成熟到金融级,包括金融经常用的联盟链有没有技术问题,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所以会看到并没有大型的金融区块链应用(非数字货币类)上线,尝试很多,普及还早;
(2)因为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所以这一轮技术革命中区块链的影响要远大于其他技术,可能会有颠覆性的业务、技术或者企业出现,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有人说这是价值互联网的春天可能并不过分;
(3)区块链3.0叫去中心化应用就是应用生态将决定最后的赢家。目前公链和私链(或联盟链)都有一些金融应用,但还不成气候,应该胜负未分,这里面大公司不一定有优势,开源力量不可小觑;
(4)政策风险仍然很大,包括最近ICO还有代币发行,有些可能就是伪创新。
国家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控和安全监管,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随着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金融产业生态发生深刻变革,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传统模式下事后的、手动的、基于传统结构性数据的监管范式已不能满足金融科技新业态的监管需求,以降低合规成本、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监管科技(Regtech)正在成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监管科技,一方面金融监管机构能够更加精准、快捷和高效的完成合规性审核,减少人力支出,实现对于金融市场变化的实时把控,进行监管政策和风险防范的动态匹配调整。另一方面金融从业机构能够无缝对接监管政策,及时自测与核查经营行为,完成风险的主动识别与控制,有效降低合规成本,增强合规能力。可以预见,未来1-3年监管科技将依托于监管机构的管理需求和从业结构的合规需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金融科技应用的爆发点。
技术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将在需求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创新。金融科技应用在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发展的同时,金融业务发展变革也在不断衍生出新的技术应用需求,将实现对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反向驱动。这种驱动可以从发展和监管两条主线上得到显著体现:
一是发展层面,新技术应用推动金融行业向普惠金融、小微金融和智能金融等方向转型发展,而新金融模式又衍生出在营销、风控和客服等多个领域的一系列新需求,要求新的技术创新来满足。
二是监管层面,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带来了一系列创新的金融业务模式,但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监管问题,同样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监管科技创新来实现和支撑。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随着金融与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技术与需求相互驱动作用将更加明显,金融科技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将有望进入更加良性的循环互动阶段。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大数据是基础资源,云计算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走向智能化时代。区块链为金融业务基础架构和交易机制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它的实现离不开数据资源和计算分析能力的支撑。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变得越来越紧密,彼此的技术边界在不断削弱,未来的技术创新将越来越多的集中在技术交叉和融合区域。
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具体应用落地方面,金融云和金融大数据平台一般都是集中一体化建设,人工智能的相关应用也会依托集中化平台来部署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形成融合生态,并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进入新阶段。
『贰』 马云外滩峰会说错了什么
马云在大佬云集的金融峰会批判传统金融。
他陈述: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太老旧了,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鉴于监管体系太老旧,应该放开监管。避免越监管越容易阻碍创新;要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这些“科技手段”构建未来的信用平台,抛弃传统金融机构的抵押质押手段。
这场演讲的主题围绕着电子金融,监管环境。还有行业创新。马云呼吁不要老想着在中国填补欧美行业空白,学人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巴塞尔协议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
当然,马云在外滩大会上的讲话让科技企业振奋,也让传统金融部门感到愤怒,这种两极分化的舆论情绪说明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在竞争与合作当中产生的矛盾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科技公司的话语权从未如此之高,这也说明时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金融市场的底层逻辑正在颠覆性改变。
近期数字货币的快速推进,意味着监管部门正在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可以想见,中国社会将迎来一个数字科技时代。
『叁』 区块链如何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星点云三分钟带你看完「2018 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领袖峰会」大佬们的发言
在2018年6月6日,「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领袖峰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集结了全球商业领袖,包括知名人士、技术专家、行业精英及优质项目方和多家百亿级持牌基金。此次峰会旨在普及知识,积极探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
大会包含会议论坛和区块链产品、设备展览两大部分。主会场现场,陈建可表示,区块链作为金融科技的“皇冠”,对于后发国家而言,可以实现弯道超车或在定价权及格局上发挥重要影响。董川铭强调,区块链改变人类生产关系,其应用门槛至关重要。ALEX YE预计,19年将是区块链应用爆发的一年。罗勇提醒,区块链热潮需理性思考,它不是全部,社会应警惕其社会风险,保持创新,避免盲目追求。曹寅分享了区块链在爱沙尼亚数字社会的实践。Dr. Steve Melnikoff指出,区块链在大规模应用中极具潜力,能帮助记录工程数据并确保其长期可信。段新星阐述了区块链产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尊重与激励、开放与参与以及包容性。杨帆强调,社会的发展源于创新与资本的泡沫。Sergery Grybniak提出,区块链解决企业级方案有两种思想,一是集中式,二是分散式。胡磊指出,区块链游戏应结合核心规则、资产及支付方式。俞之贝认为,区块链提供安全存储环境,降低协作成本。王赟明预测,区块链将重新定义世界,通过释放生产关系、颠覆行业等途径实现。
展览区展示了一系列区块链赋能行业应用,如人工智能芯片、区块链+物流、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游戏、区块链+智能家居、区块链+物联网等。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征使交易点对点发生,减少对中介依赖,提高金融运行效率。Vimana公司展示了其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无人机,基于区块链的监管生态系统为智能城市提供支持。
此次盛会是中国区块链行业规模最大的行业盛会,通过媒体传播覆盖几百万区块链行业精英和过亿受众人群,旨在推动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企业交流,打造行业资源平台。
『肆』 券商探索区块链等应用 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加码
近日,多家券商表示,正将金融 科技 的能力渗透到实际业务中,比如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可以应用到资管ABS业务、投研体系以及机构服务中,并进行数字化改造,金融 科技 正成为券商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
金融 科技 渗透传统业务
对不少机构而言,金融 科技 对传统业务的渗透,变得越来越快。在过去业务模式的数字化改造中,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已日渐成熟。
广发证券(港股01776)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孔维成表示,当前金融 科技 是公司布局的重要战略,在资产管理的投资决策中, 科技 与资产管理正加速融合。“在具体的资管计划产品中,我们已经通过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智能ABS云平台,利用 科技 平台对业务流程中产生的资金和业务变化进行有效数据传输和风险监控,同时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修改。”
7月4日,在北京举办的 科技 博览会上,华泰证券正式对外发布了机构客户数字服务体系。据了解,该数字服务平台涵盖了投行项目、投资分析、金融产品等多个模块,为机构交易、资产管理等机构客户需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
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近期也公开撰文表示,公司将加大金融 科技 投入力度,客户服务、市场分析、风险定价方面开展创新尝试,进一步提升公司中后台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杨华辉认为, 科技 与证券业的结合将从简单的应用转变为更加深度的融合,未来券商机构也将更多重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方面的应用。
据了解,近年来,券商机构越来越希望将传统外包出去的金融 科技 业务内化到公司自身去完成。有券商人士分析表示,由于券商内部涉及数据较多、产品和业务流程较长,外包的 科技 业务很难理解实际的业务模式。未来核心 科技 金融平台的建设将会渗透到投行、研究、资管、主经纪商、机构服务等各个业务板块,通过对沉淀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解构,也可以为传统业务的价值创造给予技术辅助。此外,这类平台打造成功后,也可以将这样的数字化模式对外输出,既可以为机构以及普通客户提供服务,同时也可以增加 科技 平台本身的业务价值。
机构金融 科技 竞争激烈
由于对金融 科技 战略的日益重视,机构之间竞争的“ 科技 含量”也日益提高。
今年6月起,已有多家券商顺应监管要求增设首席信息官(CIO)。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首席信息官的增设,将在未来券商业务和技术融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增设首席信息官,券商在金融 科技 方面也在加快招兵买马。据悉,今年6月,广发证券、海通证券(港股06837)、东方证券(港股03958)等多家券商放出数十个金融 科技 相关岗位,职位涵盖大数据工程师、AI应用工程师、数据挖掘岗、云计算工程师等多个技术岗。
同时,作为公司重要战略,机构在金融 科技 方面投入的资源也越来越多。据2018年券商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18年,98家券商信息系统投入金额高达130.67亿元,同比增长16.89%。其中,国泰君安(港股02611)、长江证券、中信证券(港股06030)投入金额超过5亿元,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港股03908)投入金额超过4亿元。
一位中型券商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 科技 越来越演变为机构寻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除加大投入外,金融 科技 颠覆传统业务模式,也需要从业人员在思维和观念上进行转变。
“业务的数字化改造并不是纯粹将业务搬到线上,而是通过深刻理解业务逻辑来应用金融 科技 场景,提升业务效率和风险控制,并通过智能技术来提供创新和优化的服务。”上述券商人士认为,未来行业可能会出现一批具备金融 科技 差异化服务的特色券商,行业也会围绕金融 科技 的能力高低而形成新的市场格局。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