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区块链伟人
㈠ 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是怎么花式作死的
5月28日上午,一名特型演员扮演毛泽东参加2018年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的视频在朋友圈转发,该演员在演讲中称“我以毛泽东的名义感谢你们”。主办方介绍资料显示,组委会包含熊猫资本等投资机构,且活动受到火星财经等区块链媒体支持。新京报记者获悉,事后熊猫资本、火星财经等均发布澄清声明,称并未参与活动也未与论坛有合作。同时,组委会发布公告称,演员言论并不能代表组委会,只是表演的一个环节。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禁止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做商业促销宣传的通知》,禁止在商品及其包装物上使用和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以及任何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名义的表现形式;禁止企业利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义和形象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促销活动,不得使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已离职或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题词,或利用特型演员以领导人形象推销产品或者服务。
内容来源 新京报
㈡ 为什么区块链投资绝不能只听“演员的”
昨日,博鳌亚洲区块链论坛引发广泛关注,并非是技术研发、应用设计取得了重要成果,只是因为论坛上特型演员的表演为人诟病。
对投资者来说,尽管区块链技术从长期来看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如果要对区块链进行投资,还是要充分考虑相应的风险。
跟风投资的普通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所谓的投资项目,实际上不过是顶着“区块链”名义的传销骗局,普通投资者如果贸然进入,很有可能最后不是被“割韭菜”就是掉入传销骗局。
说一千道一万,区块链投资绝不能只是听“演员”的。
内容来源 新京报
㈢ 刘慈欣与长铗、姬十三在乌镇如何“跨界”
《三体》作者刘慈欣确认出席世界区块链大会(乌镇)的消息一出,立马刷爆朋友圈,“跨界”分会场也备受关注,粉丝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切想了解更多。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带你走近这充满神秘色彩的“跨界”。
出席“跨界”分会场的大咖有:
长铗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未来事务管理局CEO,果壳网的联合创始人,科幻作者,科幻科学活动主持人,亚太科幻大会创始人。原新华社十年资深记者,擅长科技领域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美国科学促进会青年科学记者奖学金、中科院科星奖等。
就在6月30日下午,长铗与大刘将有一场对话,两位银河奖得主间的高手过招,一定记得别眨眼!姬十三的演讲分享同样令人期待,是否如同其个人经历一般与众不同呢?肖磊将在现场发布他对下半年市场的展望,会不会又成功预言呢?同时有幸邀请到姬少亭担任主持,10年媒体人转身蜕变为科幻界女神,她重拾话筒的场面,值得定格留念。
“科幻+区块链”将产生怎样的奇妙化学反应,让我们走进区块链里的科幻世界,一起思考,一起看见未来!
㈣ 看懂央行数字货币的未来,把握创富趋势
今年正值博鳌亚洲论坛20周年,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00名代表与会,包括数字支付、“一带一路”合作、产业变革等在内的多个热点话题被讨论。在“数字支付与数字货币”主题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对于数字货币的看法。
周小川称:
不管数字货币还是数字资产,都要为实体服务。市场在推进数字资产发展的同时,要注意数字资产对实体经济的好处是什么?
进入牛年以来,加密货币持续火热,各国央行对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央行数字货币,全称为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简称CBDC,译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目前,全球86%的央行都在 探索 央行数字货币。其中,中国已在多个城市启动数字人民币试点,美联储正在研究数字美元,欧洲央行也刚刚结束了有关数字欧元的公共咨询,并称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决定是否启动数字欧元调研项目,预计相关调研耗时约两年时间。
对于备受官方青睐的央行数字货币,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Chetan Ahya认为,它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新的全球储备货币。
简而言之,如果一国的数字货币在国际金融交易中获得了认可,其发行国可能会在融资成本、金融交易控制方面获得重大优势,类似于美元当前的“特权”,也就是国际储备货币地位。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认为,各国央行将发行面向消费者的“零售数字货币”,并通过金融中介向公众开放。而央行发展数字货币的意图,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货币主权问题:私人支付网络迅速发展。随着它们获得市场份额,这些网络可以成为许多用户的主要交易手段。各国央行担心的是,货币将几乎完全在这些网络当中流通,对央行对货币体系的控制造成威胁;
二是金融稳定性:私人数字货币供应商的任何潜在故障都有可能破坏整个支付系统,并带来金融稳定性相关风险。尽管监管机构已经采取措施减轻风险,但这些风险并不能被消除。相比之下,央行数字货币由央行创造并持有,可以保证其作为交易交换媒介的可靠性;
三是金融包容性:私人、狭隘的货币网络崛起,可能将部分人群(如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排除在外。但央行数字货币就像实物现金一样,可以广泛使用,甚至可以在金融包容性方面做得更好。
不过,摩根士丹利也提到,央行推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商业银行或将面临一定的脱媒风险。因为,一旦央行数字货币上线,消费者就能够直接使用相应的账户进行转账。
中国版CBDC
中国版CBDC被描述为,数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支付工具。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波透露,人民银行正考虑在更多场景、城市试点数字人民币。
不过,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还没有时间表。李波表示,在全国推广之前需将三方面工作做到位。
首先是要继续做好试点工作,扩大试点项目范围。
其次是要进一步打造数字人民币的基础设施,包括生态系统等。同时,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是要建立一套相应的法律和监管框架,监管数字人民币的使用。
推行CBDC的真正原因
数字人民币(CBDC)的核心技术是“区块链”,“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央行推行数字人民币也是看上了这个技术的优点之处。
除此之外,推行CBDC还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是数字人民币可以降低纸质印钞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污染。
二是数字人民币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货币的安全性以及防伪水平,有效抵御假币风险。
三是数字人民币改变了第三方中介参与交易的传统方式,只要拥有实体电子钱包并且有电,不需要连接互联网,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四是发行数字人民币可以有效平衡便携性、匿名性和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
五是,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行数字人民币还能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如今,美元霸权迟迟不落幕就是因为已经形成了一张以美元结算的全球体系网,再想要脱钩是非常的困难的。
而现在,依靠数字人民币的发行,人民币有望冲出美元霸权的束缚,重新建立新的全球支付体系。
数字货币的未来
新冠疫情下,全球央行已经走在了数字化支付的前沿,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稳步推进的过程中。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 我国数字人民币的设计主要是用于国内零售支付,条件成熟时,如果市场有需求,可以实现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
王信介绍,前期,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就数字人民币在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跨境使用进行了技术测试,这是人民币试点的一次常规性研发测试工作。
在国内,数字人民币在多个地区正在试用,包括在冬奥会的场景下使用,数字人民币的测试场景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会继续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进一步积累经验。
那么,数字货币的价值有多大呢?
返回金钱的本质,必须有流动性具备存储支付能力等。数字货币具有分散和保密的特征。传统货币的缺点越来越明显。电子支付越来越热。一旦钞票不再运作,未来的数字货币将颠覆我们的生活。
周小川曾表示,对于中央银行控制的数字资产,将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以确保数字资产操作系统的安全。从一开始,它就与比特币的设计理念不同。
以上可以看出,央行可能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然而,数字货币毕竟不是一个特定的机构,所以未来的大趋势是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严格管理”。
总体而言,央行数字货币是一项富有前景的创新,未来,零售支付系统的建立与跨境支付优化将是趋势和重点,将为数字银行、金融 科技 等金融服务的增长创造了巨大商机。
㈤ 法定数字货币能否取代微信支付宝
博鳌亚洲论坛于4月8日至11日在海南如期举行,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在博鳌接受采访,就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解读。李礼辉指出,ICO合法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而法定数字货币能否取代支付宝和微信,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效率、成本、可靠性和法律地位。
金融领域应该是区块链应用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除此之外,李礼辉认为随着区块链的规模化,未来区块链在物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领域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就未来的发展来看,实际上有多中心和去中心两种形式”李礼辉表示,去中心的分布式体系会在一些小范围的虚拟社区里应用,包括以太坊社区、比特币社区,而大规模的应用应该是一种多中心分布式的账本体系。李礼辉同时强调,单一的区块链应用的价值是有限制的,区块链技术必须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还有5G、6G的技术融合起来运用,才会更有效率,能够给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㈥ 区块链到底是啥
4月8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媒体见面会上表示,科技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对金融进行渗透,中国金融业态呈现多样化,科技金融这种新业态正在快速发展。
监管应利于金融创新
吴晓求指出,在中国金融变革推进的同时,这也为金融监管带来一些困惑,需要进行深度思考。首先是要从过去单一监管机构风险,转变为更好地管理市场风险,因此需要对金融架构进行调整和改革。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已开启“一行两会”架构。对此,吴晓求表示,这是实事求是的安排,通过银保监会加强机构监管,证监会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㈦ 凯文凯利预测未来哪五大趋势
4月9日在博鳌2018亚洲论坛数字经济分论坛上,《凯文·凯利(Kevin Kelly)分享了未来世界的五个趋势:
第五个趋势关于监测和记录。屏幕越来越多,我们在看屏幕,屏幕也在看我们。有各种传感器会记录我们的数据,包括血压、心跳等,我们可以量化自己。任何能被监测到的数据都已经被监测。到2025年,街上你看到的一些广告牌可能就记录下了你的行为。
最后,凯文·凯利还表示,新的技术会创造出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又需要新的技术去解决。这个过程中充满机会,“所有的人,其实现在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并不落后。”
希望语言都一一实现呀。
㈧ 四问揭开区块链真容 是怎样的技术
四问揭开区块链真容:是怎样的技术? 能改变什么?
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所有对于区块链的解释,总让人觉得云山雾绕。就连研究区块链多年的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都在清华大学区块链应用与投资论坛上直言,区块链越来越让人听不懂,越说越玄乎了。
其实,区块链只是一项技术,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万能和神秘。摒除天花乱坠的技术用语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我们通过这四问试图揭开藏在面纱背后的区块链真容。
1问
区块链究竟是怎样的技术?
区块链是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的一块很重要的补丁
区块链究竟是什么?
工信部指导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这样解释: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而在《链接未来》一书中,作者更加简单明了地写道,“一言以蔽之,区块链是一种能够大幅降低商业社会信用成本的技术。区块链作为一个分布式的账簿,其数据一旦记录下来,就是永远保存且不可更改。”
而区块链的弱中心化以及无法篡改的属性,一直以来都是区块链爱好者们最看重的两大特点。这在业内人士看来,将很大程度解决信任问题。
“如果说区块链能够颠覆一切,我觉得太过了。”Top Found创始人刘思宇认为,区块链是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的一块很重要的补丁。互联网解决了效率的问题,而区块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公平的问题。
在他看来,Facebook数据被盗的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数据安全的重视,而如果把数据、信用资产的上链,任何一个未经授权的中心化机构都拿不到这些数据,用户对于自己的数据就有了支配的权利,而数据安全也就得到应有的保障。
不仅如此,业界人士认为,区块链的公平未来或许还体现在Token上,在此前,这个词汇被翻译成为“代币”,也就是如比特币等的虚拟货币,而如今圈内人士更愿意将这个词翻译为“激励机制”。
“当Token不再是炒币的币,而是一种针对区块链应用上用户的一种奖励机制,那么它就将成为解决公平性问题的良方。”一位业内人士表示,Token是区块链技术运转过程中必然生成的,怎么使用最合理才是未来监管以及应用项目需要考量的问题。
不过,这种分账式的技术真的可以提高效率吗?
至少现在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正如杨凯生所言,比特币交易结算每秒钟完成七八笔,太慢了。“坦率来说,在当今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这是银行难以接受的,更是广大的客户和社会公众无法承受的。”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优于比特币的区块链处理方式出现,以太坊、EOS等数字货币的结算能力以及应用开发等方面,业内普遍认为均优于比特币。
纸贵科技创始人兼CEO唐凌在“节点·共生GBA全球区块链技术应用大会”上则预测,下一代区块链系统应该是多链、多经济模型的架构,要做跨链交互,最终是要做可信数据库、可信数据源的事儿。
2问
区块链究竟能改变什么?
至少很多人认为,区块链将重构金融体系
说起区块链,似乎人人都在谈论区块链能够改变世界,是引领世界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区块链究竟能改变什么呢?也许是将重构不少重要业态。
至少很多人认为,区块链将重构当下世界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区块链技术生于金融,它可以解决金融交易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金融人士喜欢以票据为例。过去的几年里,存在银行里的票据变成了报纸、上亿元的票据不翼而飞的消息并不少见。如果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以及可追本溯源的属性,那么这样荒唐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金融可以通过技术方法落实契约原则,解决信任问题。通过共识协议和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形式,可以建立互信、创造信用,可以制定和执行交易各方认同的商业条款,可以引入法律规则和监管控制节点,确保价值交换符合契约原则和法律规范,避免无法预知的交易风险。
业内人士普遍相信,区块链是用技术信任加持商业信用,有利于维护金融诚信。并将在支付、征信、货币形态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除了金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区块链或许还可以在保险、医疗、教育、房地产乃至司法活动、慈善等各方面产生作用,建立更加透明、安全的网络体系。
3问
区块链究竟发展到哪一步了?
仍然处于早期发展水平,但一些企业拿着区块链的幌子自我炒作
“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区块链在未来都能产生很大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都在积极研究的原因。”网络金融区块链负责人李丰说,但是当下的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仅在尝试阶段,目前的区块链技术确实有很大的不足。
据李丰介绍,从行业的技术水平角度说,无论是区块链技术的性能也好,还是与业务结合、底层技术算法,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如今,针对区块链的基建设施仍然没有搭建完毕,区块链距离应用大量落地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实际上,纵观BAT三个互联网巨头在区块链上的布局,已经开始有一些应用逐步落地。但大多仍处于研发阶段。
自2016年开始,阿里就已经在公益慈善追踪、跨境食品供应链、医疗等领域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并且在去年确立“BASIC”战略,开放区块链技术。而今年阿里还推出奢侈品平台Luxury Pavilion,商品的原材料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营销过程均写入区块链。
而腾讯云则在今年4月初发布区块链TBaaS白皮书,以腾讯云为依托建立区块链服务。同时,腾讯还在去年与中国银行创办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方面全面开展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仍然在持续,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发展水平,但确实有一些企业拿着区块链的幌子在自我炒作。
4问
区块链可以带来什么机会?
这场盛宴显然将不再属于投机者
今年2月,《人民日报》关于区块链的文章,点燃了全国对区块链技术的热忱。北大光华金融科技实验室研究员窦佳丽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区块链的诞生,将大幅降低价值传输成本,又一次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应该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
在2018博鳌新浪财经之夜·正和岛夜话上,迅雷集团CEO陈磊表示,区块链的创新改变了社会组织结构,给了中国一个超越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机会。“电子产业、通信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比美国和西方国家起步晚,区块链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因为中国几乎跟西方世界同时起步。”
而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吴鹰则认为,区块链带来的机会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互联网初期的若干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在吴鹰看来,资本更应该支持那些“真正创业者”,在区块链领域,所谓真正创业者不仅是“想长期干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技术层的人”。他认为,区块链很适合真正懂互联网技术的人去创业,他们从做产品开始,从最底层的技术开始,确实能够搭建新的区块链技术平台。
不过,这场盛宴显然将不再属于投机者: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区块链概念或许不再是个容易赚钱的地方。著名财经评论人士吴晓波预测,散户化的区块链热将成为年度最大的投资笑话。他认为,投资机会的金融衍生化,似乎在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分享到科技变革的红利,但在事实上,它更多属于投机做局者的圈套。
也就是说,回归技术本身,发展技术而非自欺欺人的手段,才能让技术真切地应用于世,让技术发挥最大的价值服务于人,才会给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切实有效的利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