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巨无霸ipo
1. 区块链矿机两巨头先后递交赴美上市申请 拼命抓“风口”能否如愿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杨柳 胡金华 吴敏 上海、北京报道
区块链产业的风口随着国家发布明确的鼓励信号,开始变得愈加清晰。而曾经一直为了上市而备受煎熬的国内两大矿机巨头嘉楠耘智和比特大陆,似乎也抓到了“救命稻草”。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就在10月2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示芯片矿机生产商嘉楠耘智IPO文件,文件显示,嘉楠耘智计划募资不超过4亿美元,较告败的赴港IPO时宣传的10亿美元募资额有所缩减,这也是嘉楠耘智数度赴港IPO无果之后,第四次向海外资本市场寻求融资渠道。
而另一边,作为全球最大加密货币矿机公司,也是嘉楠耘智在矿机以及AI芯片市场竞争对手的比特大陆,正在上演“CEO大翻脸”。就在10月29日,作为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的吴忌寒,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公开宣布,解除其一起创业的比特大陆法人代表以及董事长詹克团的一切职务,两位创始人彻底闹掰。
10月30日,比特大陆又传出新动态。据相关行业内自媒体发文报道称,在吴忌寒发动这次“政变”突袭前一周,比特大陆已向SEC秘密递交了上市申请,保荐人为德意志银行。而这一进程一直是吴忌寒和比特大陆另一位高管CFO刘路遥在主导,詹克团较少参与。对此,本报记者也致电比特大陆相关部门,不过比特大陆方面对此不予置评。
“无论是嘉楠耘智还是比特大陆,近两年来一直在往IPO的道路上前进,不过前路坎坷。受制于挖矿行业的寒冬期,这两家机构的矿机生意每况愈下,资金链更是吃紧。现在国家利好政策出台,毫无疑问两家机构都开始冲刺美股了。比之于内地和香港两个资本市场,对于这样业务一直持谨慎态度,所以嘉楠耘智和比特大陆想要在沪港上市几乎不可能。美股市场则相对宽松。对于比特大陆而言,吴忌寒的强势回归,意味着如果其获得股东支持,比特大陆将聚焦最有优势的区块链产业,在矿机、矿池业务上重整旗鼓,向美股发起冲击。”10月30日,上海一位从事矿机生意的投资人梁明(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矿业”老二赴美IPO前途未卜
相对于动荡的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则领先一步,第四次冲击IPO,递交了美股招股书。
根据嘉楠耘智在招股书中披露,该公司以生产比特币矿机起家,是全球第二大比特币矿机生产商,在2019年上半年,以矿机销量计算,公司2019年上半年市场份额为23.3%,全球排名第二,比特大陆市场份额为64.5%,排名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全球第二达比特币矿机生产商,2013年,嘉楠耘智旗下阿瓦隆矿机问世,系商用ASIC芯片比特币矿机。比特币“矿工”们告别原始的电脑CPU、GPU挖矿时代,选择高算力的ASIC芯片矿机。
2015年,由于比特大陆靠S7蚂蚁矿机及此后的S9矿机连续多年独占矿霸地位,嘉楠耘智新系列矿机晚一步失去先发优势。2018年7月,嘉楠耘智发布阿瓦隆A9系列,早于比特大陆推出7nm技术ASIC芯片矿机。因虚拟货币市场价格低落,扳回一城的嘉楠耘智这一次收效有限。
记者在嘉楠耘智官网发现,阿瓦隆A1166目前售价为1978美元,A11系列的阿瓦隆A1146、还有A1066、A1047、A1026等矿机也同样在售。
而据挖矿市场人士透露,嘉楠耘智近期发布了阿瓦隆A1166,其算力标值73TH/s、能耗比46J/T。A1166是嘉楠耘智目前最好的矿机,以目前的比特币价格及挖矿利润看,回本的时间在230天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股说明书中,嘉楠耘智将比特币价格列为首个风险因素。由于币价低迷,矿机价格大跌,嘉楠耘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9亿元,净利润则亏损3.31亿元。相比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2.16亿,利润同比下降252%。
“比特币价格握着各大矿机生产商的命运,共生属性非常明显,矿机不仅仅需要电力消耗,其挖矿成本同时还受到水电枯水期及丰水期影响。”10月28日,四川一位矿机生产商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招股书显示,本次IPO募集资金将被用于AI算法和应用相关的ASICs的研究与开发等方面,而公司未来营收的增长将取决于其能否成功打开AI市场和进入新的应用领域。
也就是说,除了矿机销售以外,嘉楠耘智同样在AI算法和应用领域发力,试图向AI芯片厂商转型。
矿机老大的内部争斗后也上市
事实上,随着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被提升为国家高度之后,近期在矿机行业尤其是两大巨头方面发生的事情,着实让外界有些目不暇接。
既然“老二”嘉楠耘智都选择上市,为什么作为老大的比特大陆就不能上市,哪怕此刻其正陷入管理控制权的争斗旋涡中。
在10月28日比特大陆联合创始人吴忌寒向员工发布重要通知中,其决定解除詹克团在比特大陆的一切职务,即刻生效。并且还称比特大陆任何员工不得再执行詹克团的指令,不得参加詹克团召集的会议,如有违反,公司将视情节轻重考虑解除劳动合同;对公司经济利益造成损害的,公司将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更有消息称,吴忌寒随后发送了另一封邮件,宣布解除现任HR负责人王治职务,王治是詹克团任命,在比特大陆内部似乎很不得人心。詹克团目前已被禁止进入公司办公室,禁止员工继续听从指令,等同被驱逐“出境”。
《华夏时报》记者也梳理比特大陆的发展历程发现,比特大陆的运营主体为北京比特大陆 科技 有限公司,比特大陆前身由詹克团创立,吴忌寒是后来者,而圈内也一直认为詹克团才是比特大陆真正的操盘者。
2018年8月,比特大陆曾赴港IPO。据当时招股说明书显示,詹克团持有比特大陆36%股份,为最大股东;吴忌寒持股比例为25.25%,为第二大股东。没人绝对控股。
据圈内人士分析,双方分裂的根源是两位创始人对公司经营路线的分歧,核心是对是否发展AI芯片业务持不同意见。吴忌寒更倾向于做矿机和挖矿,而詹克团则更希望做技术,主导比特大陆的AI项目。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3月,吴忌寒已经远离比特大陆的经营管理。
当时,吴忌寒携带部分核心技术人员创立了一家致力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公司,业务包括数字货币交易所、矿池等。据悉,比特大陆还投资了吴忌寒的新公司,同时吴忌寒继续持有比特大陆股份。而吴忌寒“另立山头”之后,比特大陆的业务则主要聚焦在AI芯片和矿机芯片,由詹克团全权掌管。
然而,吴忌寒这次能卷土重来,也早有端倪。
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10月28日,北京比特大陆 科技 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已由詹克团变换为吴忌寒,且吴忌寒还接替了詹克团担任执行董事一职,詹克团则卸任执行董事,继续任经理一职。
据比特大陆一位内部人士透露,在比特大陆的发展方向上,除了李开复以外,公司内部大多数股东也几乎全都支持继续做与区块链特别是与矿机有关的业务,这也是吴忌寒一直坚持的想法。而在往日对手已经递交招股书的刺激之下,股东们支持吴忌寒上台,首要目的也还是推动比特大陆赴美上市。
2. 蚂蚁金服上市的话,股票价格会是多少
截至2020年,没有具体的价格公布。
蚂蚁金服首轮融资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估值预计2000亿元人民币-2500亿元人民币(约350亿美元-400亿美元),认购对象仅限于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对于备受关注的蚂蚁金服IPO计划,该资料称其拟于2017年在A股上市,并已选定中金公司担任其IPO的财务顾问。
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旗下最值钱的一块资产,估值可能超过500亿美元。但是从估值和市场机制看,互联网企业出身就决定了难以符合A股准入规则。
(2)区块链巨无霸ipo扩展阅读
根据蚂蚁金服2014年10月公布的数据,公司控制的资金规模达到5790亿元,支付宝注册用户则为8亿人,其中,移动端活跃用户1.9亿人,每天交易规模达到4500万笔。
有投资者表示,蚂蚁金服是马云旗下最值钱的一块资产,如今这块资产将极大地巩固马云首富地位。
自从2011年将金融业务分拆成立新公司,马云就控股蚂蚁金服。阿里巴巴2014年10月表示,蚂蚁金服的股改正在进行中,在股改完成后,蚂蚁金服40%的股份将由包括马云在内的员工全员持股。
3. 可以让投资翻倍的区块链项目都有一些什么特征
昨晚看到一个信息,很多国人因为投资了虚拟货币被坑然后到马来西亚去维权,这个新闻已经整理成文章发出来了。这类事情非常的多,几乎每一天都有发生,无数的人想着拥抱区块链去被带入虚拟货币的坑。大多数人说到区块链就和虚拟货币搅和在一起,这是认知错误,这样的认识会把人带入沟里,很多人被忽悠去做虚拟货币,大多数原因就在于对于区块链的认识不深。
生活成本水涨船高,房价飞涨,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等因素都会让人们感觉到赚钱的压力。目前状况下,大多数人的收入来源并不多,所以就想着找一些机会投资,这无可厚非。区块链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投资区块链基本上等于有一份收入保障,这也并不是夸大其词。但是,最起码你得搞清楚区块链是什么,虚拟货币是什么吧?贸然的就下手,那肯定头破血流。
区块链到底是什么?不要去查网络。区块链其实就是一种金融解决方案,当然,为了好理解,你也可以说是金融技术。这个怎么讲呢?经营公司,可以采用传统融资上市的解决方案,也可以采用区块链的解决方案,明白了吗?只是一种选择,仅此而已。
4. 蚂蚁集团发布又一区块链重磅应用 能否再造一个“支付宝”
在此之前,阿里方面也多次预告将在今日发布“颠覆性产品”。那么,Trusple能解决哪些痛点?应用前景有多大?Trusple的推广目前面临哪些困境和阻碍?
又一个“支付宝”
“与支付宝当年推出担保交易的初衷一样,Trusple也是为了解决交易信任问题,所不同的是,由于区块链技术在解决复杂流程信任中的突出特性,Trusple更好地契合了解决国际贸易信任的需求。”蚂蚁集团副总裁、智能 科技 事业群总裁蒋国飞表示。
具体来看,在Trusple平台,当买家和卖家产生一笔贸易订单后自动上链并开始流转,银行会基于订单约定的付款条件自动进行支付,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卖家需督促买家去线下操作转账,同时也能防止屡有发生的恶意拖延付款时间现象。而买家也可以基于上链的真实订单获得账期等金融服务,大大提升了资金利用率和采购效率。
而对买卖双方来说,在Trusple上的每一次成功交易都是一次“链上信用”的沉淀。当企业产生融资需求时,金融机构可以向Trusple平台提出验证请求,来确定企业的贸易真实性。这样一来,一方面降低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风险,同时也盘活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营运能力。
据了解,目前已有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星展银行、德意志银行、渣打银行5家银行成为Trusple的首批合作伙伴。
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有多复杂?以下是银行的信用证业务流程图:
从以上可以看出,传统国际贸易融资模式不仅流程复杂,而且银行还要收取高额的服务费。如果有了区块链贸易结算平台,开发一个贸易结算合约,出口商直接将预付款放在智能合约中,等出口商的货物到达目的地,系统验证单证合格后再触发智能合约放款给出口商,不仅流程简单,服务费用低,更重要的是能降低资金占用周期,提高资金效率。
“目前蚂蚁集团推出的Trusple便是如此,蚂蚁链也支持智能合约。”李炼炫表示。
概括起来,传统跨境贸易和Trusple就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差异。传统的贸易模式中,银行作为中心,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信用或融资便利,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这其中的“信用”是银行的第三方信用。而区块链的信任模式,其“信用”来自于区块链本身,不需要第三方中介。
面临两大障碍
Trusple的推出也实现了阿里19年来的一个夙愿。
早在2001年,阿里巴巴B2B公司就曾尝试用类似中间担保的模式解决外贸交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但受限于时的技术条件未能如愿。2年后,支付宝的出现解决了C2C业务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但由于企业之间的交易远比个人之间复杂得多,付款方式和物流方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19年前的计划一直搁置至今。直到如果区块链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因此,阿里方面将Trusple的推出称为堪比支付宝诞生的重磅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Trusple虽与支付宝功能类似,都是为了解决不同主体之间的信任问题,但解决思路完全相反。Trusple旨在消除中间环节,去中介化,而支付宝则是一个拥有10亿用户的最大中介。Trusple仅针对跨境贸易中的B端用户,因此目前来看与支付宝相安无事。那么未来如果有类似产品用于国内C2C电商场景,则意味着将革支付宝的命。
阿里的区块链布局
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防篡改、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特性,天然属于解决信任问题的利器。正如《经济学人》所言:区块链会成为“信任的机器”。因此马云说,没有区块链的阿里会“死人”的。
马云这话并非危言耸听。以电商起家的阿里,支付宝在解决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在线上交易的信任问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可以说,没有支付宝就没有阿里今天的电商帝国。“我们在过去十几年中,持续通过技术和创新,推动信任机制的建设”,蚂蚁集团在IPO招股书中如是说。
为此,早在2015年,阿里就成立了区块链小组,开始投入区块链的研发。2017年10月,蚂蚁金服(蚂蚁集团前身)发布“BASIC战略”(区块链、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云计算)。今年7月,蚂蚁集团申请科创板上市前夕,蚂蚁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马云亲自为蚂蚁链命名,可见其在阿里生态中的地位。
如今,阿里系已落地了50多个区块链应用场景,蚂蚁链在技术上已经能够支持10亿账户规模,同时能够支持每日10亿交易量,实现每秒10万笔跨链信息处理能力(PPS)。
今年4月,蚂蚁“开放联盟链”正式推出,面向中小企业全面开放其区块链技术和应用能力。随后,相关的区块链应用落地步伐进一步加快,7月份发布蚂蚁链一体机,可为政企开发者节省90%以上的区块链部署时间;9月18日对外开放包含数据安全计算硬件、3D合约安全服务、数据隐私计算服务的隐私安全“三件套”;今日再发布Trusple。
研发方面,阿里的区块链专利申请已经连续4年蝉联全球第一,其自研的跨链技术也被认定为国际标准。
据上交所网站披露,蚂蚁集团的科创板IPO已进入“提交注册”环节。“上市以后,蚂蚁集团最重要的事是投技术,未来重点投入研发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安全、区块链、计算及技术基础设施五大技术领域。”蚂蚁集团CEO胡晓明表示。
5. Coinbase上市「向左」 Binance上链「向右」
Coinbase的上市计划从3月底推迟到了4月,但这并不影响IPO正在成为加密资产交易类企业选择的资本运作方式。仅在3月,又有两家平台透露了拟上市纳斯达克的心愿。
比特币价格上涨带来「出圈」效应,对于加密资产交易平台来说,上市获得主流金融市场的青睐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被Coinbase视作劲敌的Binance币安,并未对上市表现出心动。这家信奉去中心化金融的平台,依然将战略重点放在发展公链、拓展DeFi市场上,将「开放」视作未来金融市场的彼岸。
Coinbase清教徒式地谨守着美国的金融监管规则,赢来了IPO的机会。Binance币安应对加密资产市场选择了分而治之——CEX业务全球布点,在有规则的地方争取牌照;DEX业务链上开展,币安智能链BSC对标以太坊, 探索 开放式金融。
Coinbase作为合规的代表性平台,成了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的上市风向标。Binance币安则更加区块链原生态,向加密资产交易所行业示范另一种发展路径。
三月即将结束,两大超级玩家将加密资产交易所业态带向了不同的方向,也变革着全球交易所市场的格局。
Coinbase估值千亿美元 视币安为劲敌
3月21日,彭博社消息称,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直接上市计划将推迟至4月,原计划是3月底在纳斯达克上市。
上市计划的推迟并未影响市场对Coinbase估值的看好。
此前的3月17日,Coinbase披露,根据A类股在一季度的非公开交易加权交易价格343.58美元计算,最近的私募市场对其的估值约为680亿美元,较去年第三季度的估值增长近12倍。
而如果按照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S-1表格上的股票发行数量合计,即将Coinbase已发行的A类普通股、B类普通股及计划公开IPO的A类普通股加在一起,300836880股已经让其在私募市场上的市值达1157多亿美元。
高估值下的Coinbase有其营收支撑。根据S-1表格披露,其2020年营收约为13亿美金,2019年为5.3亿;2020年利润约为3.2亿美金,2019年则产生了3040万美金的亏损。
这样的营收和估值,不免让人拿来对比另外三家知名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币安、火币和OKEx。而令Coinbase最为警惕的莫过于币安,它在S-1表格中提到:我们还与许多只专注于加密货币市场并具有不同程度的法规遵从性的公司竞争,「例如币安。」
单从营收看,Coinbase的紧张不难理解。根据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此前对彭博社的披露,币安2020年的利润在8到10亿美元;币安2019年利润为5.77亿美元。
自媒体吴说区块链发文评价,Coinbase的赚钱能力不仅远远不如币安,甚至可能还不及火币与OKEx,「当然三大交易所的数据都是他们自身披露的,而非经过审计后的数据,有夸大的可能性。」
如果从营收构成看,币安的赚钱能力超越Coinbase的可能性非常大。
交易所营收的最主要来源是用户支付的交易手续费,用户数量、可交易的资产、各个资产的交易量都决定着交易手续费的多寡。
以Coinbase和币安均提供的BTC交易来看,币安的交易量远在Coinbase之上。第三方数据平台Coingecko显示,在3月30日 BTC的 24小时交易量指标上,币安创造了48.49亿美元的总交易量;Coinbase为13.05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7倍。
币安&Coinbase的现货市场表现对比
更多的交易对意味着更丰富的交易手续费来源。币安上的295种可交易资产组成了1000个交易对,在3月30日时,为币安贡献了247.25多亿的日交易额;Coinbase目前仅支持50种加密资产交易,提供了152个交易对,创造了33.22亿多美元的日交易额。同期,币安页端访问量超1.54亿次,Coinbase的访问量为2105多万次。
Coinbase在加密资产现货市场赚取的手续费有限。更麻烦的是,它受美国监管严控,无法扩展期货、期权这类更赚钱的衍生品交易产品。而币安则在最近一两年中,将全球化的中心化交易业务从现货市场扩张到了衍生品交易,并在其中拿下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Coingecko数据显示,3月30日,币安的衍生品交易24小时持仓量为84.34亿美元,交易量超414.55亿美元,两个指标均在衍生品交易平台榜上排名第一。
在加密资产交易平台这个赛道上,Coinbase将币安视为劲敌无不道理。
应对合规 两超级大所目的各异
Coinbase并非不想上架更多的加密资产及资产组合,正如它所言,「由于我们在多个司法管辖区的受监管地位以及我们对法律和监管合规的承诺,我们未能提供许多受欢迎的产品和服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严守美国的金融监管规则是它能够在美股上市的前提。也就是说,它想要谋求在传统金融市场的资本运作,就必然要遵守那个市场的准入规则。
Coinbase如清教徒般遵守着美国金融监管的底线,反洗钱要求之外,它不发平台币,不上有违美国监管要求的代币,不开展门槛颇多的衍生品交易。这个规规矩矩的交易平台,最终获得了传统金融市场的青睐,为它发出了IPO的门票。一旦直接上市,它将成为真正的「加密资产第一股」。
Coinbase并未偏离它出发时的目标,从美国本土起家,在美股上市。
目标不同,方向便不同。Coinbase的劲敌币安在过去3年的发展中,选了另一条路,对「合规」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策略。对应中心化的交易业务上,它有选择地在市场主流国家和地区内争取合规和准入,在加密资产监管政策不明确的地方开荒扩土。
在金融监管政策严格的美国境内,币安并没有退避三舍,在那建立了Binance US站。
不久前的3月11日,有消息称,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正在调查币安是否未经许可而向美国用户提供衍生品交易。对此传闻,币安回应称,Binance.com交易所不服务美国用户,而服务美国用户的Binance US并没有衍生品业务。
在应对美国监管的「合规」要求上,币安是谨慎的,最近的动作更是释放出了积极态度。本月,币安聘请了两名前FATF高管作为其监管和合规顾问。
早在3月12日,彭博社消息称,币安聘请了前美国参议员马克斯·鲍克斯(Max Baucus)作为顾问。这位79岁的政治人物其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政府的驻华大使,他是美国蒙大拿州的民主党人,担任参议员超过30年,其中有7年担任过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
赵长鹏也Twitter上简述了马克斯·鲍克斯议员将为币安提供的帮助,包括战略与政策、政府关系以及合规。
赵长鹏对马克斯·鲍克斯的简介
看来,引入政策资源是币安在应对强监管国家的策略之一。而在新加坡、韩国、香港这些逐渐对加密资产市场开放监管的国家和地区,币安对应地选择了争取相应的准入牌照。
至少在1年以前,市场都会认为币安的目标是称霸交易所行业,它以超强的效率扩张加密资产的现货和衍生品市场。但从2020年开始,币安将触角伸向了不受国界所限的区块链链上世界,推出了顺应DeFi市场潮流的币安智能链BSC,近期,链上节点将陆续开放。
币安的目标范围变得更宏大了,赵长鹏也一改此前对去中心化交易的判断认为,「如果我们可以使安全备份更容易并且易于使用,DEX将是未来。」
大举造链是币安与Coinbase最大的不同,这个差异也意味着两个超级交易所将走上彻底不一样的道路。
「原生军」对垒「正规军」 行业格局生变
Coinbase的路径几乎是传统互联网企业的复制——创业、融资、上市。上市之后,Coinbase也将遵守更严格的监管审查要求。
尽管如此,仍有一批加密资产交易平台和公司对上市前赴后继。向传统金融「正规军」靠拢的队伍中,多资产交易平台eToro在今年3月释放了与另一家公司合并上市的计划;而另一个加密资产交易所Kraken也有合并上市的想法,而由于估值较低,该交易所计划将IPO放到2022年。
Coinbase上市的最大收益者是股东,由于是直接IPO,它的股东们可以在开始交易后立刻出售股票,无需像传统IPO那样等待6个月的锁定期。上周,其股东登记了1.149亿股股票,计划在上市后交易。SEC的监管文件显示,登记了待售股票的股东包括Andreessen Horowitz和Union Square Ventures在内的投资公司,以及该公司CEO BrianArmstrong和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
按照私募市场上Coinbase平均美股343.58美元计算,1.149亿登记待售的股票已经价值400亿美元。
而被Coinbase视为劲敌的币安,对上市没有展现出任何兴趣。赵长鹏对媒体表示,「我们并不缺乏资金。我们的行情还不错,而且我们也非常 健康 并有机地增长,因此我们没有任何IPO计划。」
赵长鹏「我们的行情」被外界猜测是指BNB。如果股票是传统金融市场评估Coinbase价值的依据,那么BNB便是币安在加密资产市场上被估值的指标之一。
加密资产市场上,币安3年前推出的BNB通证,总市值已达380亿美元,排在市场的第四位,仅次于BTC、ETH和USDT这三大加密硬通货。
按照现在BNB在币安上273美元的市价,这个生态通证已经为早期投资者创造了1820倍的回报。事实上,从去年10月DeFi的市场规模激增后,币安计划让凝聚的其价值的BNB从交易所平台币的身份中脱离出来,成为链上的价值流转工具。
BNB今年第一季度的价格走势
BNB上链BSC后,价格也随着链上增长而增长。今年1月,BNB从几十美元不断高企,到2月19日站上339.9美元的 历史 新高。BSC链上锁仓的加密资产总值(TVL)目前达180亿美元,成为继以太坊之后的第二大公链(以太坊链上TVL为627亿美元),BSC的TVL已经超过以太坊的1/4。
作为公链落地最早的交易所,币安也产生了示范效应,火币生态链Heco、OKExChain均紧随其后地推出了代表各自生态的公链,多家二线交易所也在筹措公链开发。
全球的加密资产交易所们似乎正在形成两支队伍,一支是拥抱传统金融市场的Coinbase类「正规军」,一派是突破传统向去中心化价值世界发展的区块链「原生军」,造链的币安显然是后者。Coinbase上市后,原生军领域将出现以币安为代表的「一超多强」格局。
赵长鹏算的上是比特币的信徒,他信奉比特币带来的去中心化价值网络共识,也极具突破精神,即便市场上已经有了以太坊这样的第二代区块链,依然鼓励币安支持造链,认为这是「让普通人无门槛地参与到金融中来」的创举。
由加密资产构建出的价值世界中,Coinbase选择从传统金融市场中置换价值,币安像个冒险者一样,进入了区块链丛林,试图为林中之人创造价值。
两种道路,两个目标,一近一远,两大超级玩家的对垒,也将引领交易所行业进入新的变局中。
互动时间:
你认为交易所行业是否形成「一超多强」格局?
6. ICO是什么意思
ICO(是Initial Coin Offering缩写),首次币发行,源自股票市场的首次公开发行(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
ICO是一种区块链行业术语,是一种为加密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常用方式,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产生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回报。
由于代币具有市场价值,可以兑换成法币,从而支持项目的开发成本。ICO所发行的代币,可以基于不同的区块链。常见的是基于以太坊(ETH)和比特股(BTS)区块链发行,由区块链提供记账服务和价值共识,实现全球发行和流通。
(6)区块链巨无霸ipo扩展阅读:
ICO与IPO的联系和不同。
IPO (英文简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与ICO相比,他们有共同点也有区别。
共同点
1、都有通过出售股份来筹措资金;
2、都有潜在投资者为了潜在的巨大收益而冒险参与。
不同点
1、ICO的大部分支持者是项目爱好者或不专业的投资者;
2、ICO不需要注册经营牌照;
3、ICO平台是第三方中立平台,投资者自担风险。
ICO的发展历程:
2013年7月:Mastercoin(现更名万事达币OMNI)是最早进行ICO的区块链的项目之一,曾在Bitcointalk论坛上众筹成功筹资5000 BTC。Mastercoin是建立在比特币协议之上的二代币,旨在帮助用户创建和交易加密货币以及其他类型的智能合同。
2013年12月:NXT(未来币)是第一个完全POS区块链,曾筹资21BTC(相当于当时6000美元),它的市值一度高达1亿美元,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最成功的ICO项目之一。
2013年至2014年间:出现过许多疯狂的区块链项目成功的启动了ICO,它们的代币价格都出现过疯涨,不幸的是这些ICO项目最后都死在炒作过程中或者直接成为骗局。然而,在这段时间,也有十分成功的ICO项目,例如Ethereum。
2014年7月:Ethereum(以太坊ETH)国内外人气高,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ICO之一,筹措资金超过1800万美元,同时也是除比特币以外市值最高的加密数字货币。
2015年3月:Factom(公正通)通过Koinify平台ICO,利用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来革新商业社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管理和数据记录方式。
7. STO是什么1CO又是啥STO和1CO跟IPO有什么关系
STO简介
据the block crypto报道,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正策划推出通证化证券平台,为此,纳斯达克正与区块链技术企业 Symbiont 进行谈判,旨在达成相关合作。这意味着一些初创公司或企业将可以在美国相应的法规监管下,进行更灵活的融资。
有人认为STO是IPO的2.0版本,有人认为STO是合法化ICO,甚至有不少人还宣称未来将是STO的天下。STO真有这么神奇吗?链虎财经将通过以下五个问题,带你迅速全面了解STO。
STO到底是什么,与IPO、ICO有何不同?
STO,全称Security Token Offer,是一种以token为载体的证券发行,在确定的监管框架下,通过非公开募集和公开募集来对外进行融资,可以将现实中已经存在的金融资产或权益进行代币化,例如公司股权、债权、知识产权、信托份额或黄金珠宝等实物资产,都可以转变为链上的数字资产。
拿Security Token和证券类比的话,购买证券,交易是在纸上签署完成,而ST则是通过区块链交易来确认资产的所有权。
ICO,是一种去中心化的、通过虚拟货币进行的融资方式。初创项目可以通过发行token的方式进行融资,token可以作为日后使用对应区块链项目的凭证,也能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但并不具有实物资产作为依托。
由于不受管制和门槛限制,发行成本极低。这也导致了ICO很容易滋生各种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问题,具有极高的风险性。
IPO,是大多数投资者最为熟悉的融资方式,与ICO相比,IPO价格昂贵且耗时较长,甚至可能需要长达6个月或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还需要满足发行规定、监管需求和信息披露等诸多条件。
而STO则更像是一种介于IPO和ICO之间的缓冲带,融合了优点,规避了风险,既具有证券的属性,接受各国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同时,也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运行。
STO具有哪些优势?
STO有着实际资产为依托,又以token作为载体发行,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合法合规化的ICO,在监管、效率、成本这三方面做到了很好的平衡。
易于规范监管。相比于ICO导致市场的混乱,进行STO的项目都是需要经过合规审查的,项目代码、团队背调,项目产品等都会经过严格筛查。这样能够有效的剔除劣质项目,净化当前混乱的市场环境。
拓展融资渠道。相比IPO的高门槛,STO拓展了证券代币化的领域,降低了用户准入的门槛,任何人、任何资产都能参与其中,这大大提升了优质资产的全球流通性。
降低融资成本。STO消除了对中间商的需求,简化了手续,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速度,降低了费用,在融资效率、融资时间、融资成本、融资地域、信息对称等方面都优于IPO,更加适合双创企业、高科技中小企业。
STO的发展现状如何?
当前市场上已出现的一些关于STO尝试,但都还处于探索试行阶段。
2018年2月,加拿大证券交易所(CSE)宣布将推出一个基于以太坊区块链的证券清算和结算平台,使用这个区块链平台的公司能够向投资者通过证券代币发行(STO)的方式来募集资金,通过CSE平台发行代币的公司将受到相应的证券委员会的全面监管。
2018年6月,美国证监会接受了交易所Blockchain.io依据Regulation D向递交关于豁免注册的Form D。据称该交易所还得到了法国金融审慎监管局(Autorité de contrle prudentiel et de résolution)注册。这是第一个同时在上述两个监管机构“挂号”的数字资产交易所。
2018年9月11日,以太坊开发者Stephane Gosselin公布了一项新提案,Security Token — “ERC1400”,作为一项新标准,把 Token 的互换性(fungible)结合证券相关的业务场景,设计了一套通用接口。新提案主打监管功能,目的是方便用户以合法合规方式在以太坊网络发行证券。
2018年10月,纳斯达克与Symbiont进行谈判,策划推出一个专用于代币化证券的新平台。
STO面临哪些挑战?
作为一个新兴市场,STO的概念与愿景无疑是美好的,但在现实融资运用中却也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STO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放宽有关发行证券类代币的证券法,在证券化代币仅仅将传统证券进行代币化的情况下,从现行法律和监管的角度,进行STO并没有很大优势。
其次,为使代币合规,监管机构会如何权衡市场,审查标准与流程的制定也将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再次,资产流动性过高的另一面是可能带来的巨大价格波动,这个风险也是不可控的。
最后,STO哪怕是在监管下实行的代币化,但只要互联网化了,也是无法免受黑客威胁,技术安全方面是一个有待突破的关键。
专家们对STO怎么看?
荣格财经方军表示,STO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是面向机构的融资,还是面向公众?面向机构和企业投资者,那现有的企业股权安排都有。
面向公众,那搞合规去吧,SEC的规范很清楚的地在那儿。面向机构和企业投资者的,Nasdaq的Linq不早就做了吗,完全合规。
高链资本陈钰璋表示,STO是创新,但不能解决真实的问题。
STO背后的底层逻辑问题:究竟散户(包括大C)与专业机构投资人,谁更能发现好公司?好公司更愿意拿谁的钱?资产证券化不是真正的需求,是个投机行为。区块链如果要在STO上证明自己,就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究竟怎么提高了生产力?
信睿宝初壮表示,公司这种企业制度会被碎片化,由此而来的股权、债权,乃至货币本身,都会被重新定义。未来投资的主要领域,可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股权了。
STO可能是方向,具体形态模式还需要不断进化。监管是滞后的,不能用旧瓶装新酒。资本市场上,监管从来不是中立的,而是参与博弈的一方。并且监管从来不是有效的,监管达不到其所宣称的目标。
通证经济研究者陈智鹏表示,现有的STO大多对应现实中公司的股权、债权或房地产投资信托等金融资产,如果仅仅简单地将现有的证券通证化,那么确实创新不足,产生的价值有限,纯粹只是证券在区块链上的简单映射而已。
纳斯达克首席执行官弗里德曼曾表示:“如果你决定以规范的方式做 ICO,那么我们很乐意弄清楚是否有机会与人合作。”
可以看出,对加密资产保有谨慎态度的纳斯达克对发行证券化代币颇有兴趣,早在2015年,纳斯达克就实行了利用Linq区块链技术进行证券交易。
在全球的逻辑已转向追求资产流动性之际,纳斯达克对STO的积极探索将加速推动合法化ICO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