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downeth1
⑴ 广电网络eth0和eth1接口区别
eth0 eth0:1 和eth0.1三者的关系对应于物理网卡、子网卡、虚拟VLAN网卡的关系:
物理网卡:物理网卡这里指的是服务器上实际的网络接口设备,这里我服务器上双网卡,在系统中看到的2个物理网卡分别对应是eth0和eth1这两个网络接口。
子网卡:子网卡在这里并不是实际上的网络接口设备,但是可以作为网络接口在系统中出现,如eth0:1、eth1:2这种网络接口。它们必须要依赖于物理网卡,虽然可以与物理网卡的网络接口同时在系统中存在并使用不同的IP地址,而且也拥有它们自己的网络接口配置文件。但是当所依赖的物理网卡不启用时(Down状态)这些子网卡也将一同不能工作。
虚拟VLAN网卡:这些虚拟VLAN网卡也不是实际上的网络接口设备,也可以作为网络接口在系统中出现,但是与子网卡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配置文件。他们只是通过将物理网加入不同的VLAN而生成的VLAN虚拟网卡。如果将一个物理网卡通过vconfig命令添加到多个VLAN当中去的话,就会有多个VLAN虚拟网卡出现,他们的信息以及相关的VLAN信息都是保存在/proc/net/vlan/config这个临时文件中的,而没有独自的配置文件。它们的网络接口名是eth0.1、eth1.2这种名字。
注意:当需要启用VLAN虚拟网卡工作的时候,关联的物理网卡网络接口上必须没有IP地址的配置信息,并且,这些主物理网卡的子网卡也必须不能被启用和必须不能有IP地址配置信息。这个在网上看到的结论根据我的实际测试结果来看是不准确的,物理网卡本身可以绑定IP,并且给本征vlan提供通信网关的功能,但必须是在802.1q下。
/sbin/ifconfig 查看、配置、启用或禁用网络接口(网卡)的工具
ifconfig 是一个用来查看、配置、启用或禁用网络接口的工具,这个工具极为常用的。比如我们可以用这个工具来配置网卡的IP地址、MAC地址、掩码、广播地址等。值得一说的是用ifconfig 为网卡指定IP地址,这只是用来调试网络用的,并不会更改系统关于网卡的配置文件。如果您想把网络接口的IP地址固定下来,目前有三个方法:一是通过各个发行和版本专用的工具来修改IP地址;二是直接修改网络接口的配置文件;三是修改特定的文件,加入ifconfig 指令来指定网卡的IP地址,比如在redhat或Fedora中,把ifconfig 的语名写入/etc/rc.d/rc.local文件中;
/etc/sysconfig/network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ifconfig配置网络接口语法:
ifconfig 网络端口 IP地址 hw MAC地址 netmask 掩码地址 broadcast 广播地址 [up/down]
ifconfig常用用法:
ifconfig : 查看主机激活状态的网络接口情况; 输出结果中:lo 是表示主机的回坏地址,eth0 表示第一块网卡, 其中 HWaddr 表示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 inet addr 用来表示网卡的IP地址,Bcast表示广播地址,Mask表示掩码地址
ifconfig -a : 查看主机所有(包括没有被激活的)网络接口的情况
ifconfig eth0 : 查看特定网络接口的状态
ifconfig eth0 down = ifup eth0 : 如果eth0是激活的,就把它终止掉。此命令等同于 ifdown eth0;
ifconfig eth0 up = ifdown eth0 : 激活eth0 ; 此命令等同于 ifup eth0
ifconfig eth0 192.168.1.99 broadcast 192.168.1.255 netmask 255.255.255.0 : 配置 eth0的IP地址、广播地址和网络掩码;
ifconfig eth0 192.168.1.99 broadcast 192.168.1.255 netmask 255.255.255.0 up : 配置IP地址、网络掩码、广播地址的同时,激活网卡eth0
ifconfig eth1 hw ether 00:11:00:00:11:22 : 设置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其中 hw 后面所接的是网络接口类型, ether表示以太网, 同时也支持 ax25 、ARCnet、netrom等,详情请查看 man ifconfig ;
虚拟IP技术在高可用领域像数据库SQLSERVER、web服务器等场景下使用很多,很疑惑它是怎么实现的,偶然,发现了一种方式可以实现虚拟ip。它的原理在于同一个物理网卡,是可以拥有多个ip地址的,至于虚拟网卡,也可用通过该方式拥有多个ip。 即对外提供数据库服务器的主机除了有一个真实IP外还有一个虚IP,使用这两个IP中的 任意一个都可以连接到这台主机,所有项目中数据库链接一项配置的都是这个虚IP,当服务器发生故障无法对外提供服务时,动态将这个虚IP切换到备用主机。
其实现原理主要是靠TCP/IP的ARP协议。因为ip地址只是一个逻辑地址,在以太网中MAC地址才是真正用来进行数据传输的物理地址,每台主机中都有一个ARP高速缓存,存储同一个网络内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以太网中的主机发送数据时会先从这个缓存中查询目标IP对应的MAC地址,会向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操作系统会自动维护这个缓存。这就是整个实现 的关键。
在eth0处引用别名,设置完子网掩码即可
ifconfig eth0:0 166.111.69.100 netmask 255.255.255.0 up
此时查看网卡信息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8:00:27:64:59:11
inet addr:166.111.69.17 Bcast:166.111.69.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2402:f000:1:4412:a00:27ff:fe64:5911/64 Scope:Global
inet6 addr: fe80::a00:27ff:fe64:5911/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597673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21547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67285933 (67.2 MB) TX bytes:22782158 (22.7 MB)
eth0: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8:00:27:64:59:11
inet addr:166.111.69.100 Bcast:166.111.69.255 Mask:255.255.255.0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inet6 addr: ::1/128 Scope:Host
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RX packets:843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843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67174 (67.1 KB) TX bytes:67174 (67.1 KB)
然后找另一台机器ping这个vip(eth0:0)就可以看到显示结果了。
写在/etc/rc.local里也可以,写在这里就不怕断电后机器无法正常使用了。
更详细参考:Linux-配置虚拟IP实例
用ifconfig 来配置虚拟网络接口:
有时我们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还需要配置虚拟网络接口,比如我们用不同的IP地址来架运行多个HTTPD服务器,就要用到虚拟地址;这样就省却了同一个IP地址,如果开设两个的HTTPD服务器时,要指定端口号。
虚拟网络接口指的是为一个网络接口指定多个IP地址,虚拟接口是这样的 eth0:0 、 eth0:1、eth0:2 ... .. eth1N。当然您为eth1 指定多个IP地址,也就是 eth1:0、eth1:1、eth1:2 ... ...以此类推;
ifconfig eth1:0 192.168.1.250 hw ether 00:11:00:00:11:44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55 up
ifconfig eth1:1 192.168.1.249 hw ether 00:11:00:00:11:55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55 up
注意:指定时,要为每个虚拟网卡指定不同的物理地址;
⑵ Linux 企业7版本,虚拟机下只有lo网卡没eno和eth0网卡,
此原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分析:
注意:在操作时候建议关闭NetworkManager服务(service NetworkManager stop;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1、网卡驱动,一般用vm安装不会有此种情况
2、ifconfig -a 看下所有的网卡。默认是按照eht0 1.2.3.4—排序,当网络没有连接的时候
然后ifconfig -a可以看到主机上有几块网卡以及名称:
这样可以确定网卡存在,没有问题。如果不存在任何ethx的话,说明网卡有问题。
3、然后进入配置文件(里面是没有ifcfg-eth0的只有个lo):
[root@redhat]#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root@redhat]# ls
ifcfg-lo ifdown-bnep ifdown-ipv6 ifdown-ppp ifdown-tunnel ifup-bnep
ifup-ipv6 ifup-plusb ifup-routes ifup-wireless network-functions
ifcfg-lo ifdown-eth ifdown-isdn ifdown-routes ifup ifup-eth ifup-isdn ifup-post ifup-sit init.ipv6-global network-functions-ipv6
ifdown ifdown-ippp ifdown-post ifdown-sit ifup-aliases ifup-ippp ifup-plip ifup-ppp ifup-tunnel net.hotplug
4、这样可以新建个ifcfg-ethx。
然后编辑里面内容添加:
ONBOOT=yes
USERCTL=no
PEERDNS=yes
TYPE=Ethernet
DEVICE=eth1 #//(此处的1是网卡设备的序号也就是ifconfig -a中看到的网卡名称后缀数字)
HWADDR=00:0c:29:64:c2:5f #此处可以不添加,根据自己机器而定(建议先不添加地址是网卡的地址,可以在虚拟机设置里面查看。)
BOOTPROTO=dhcp
5、然后保存重启服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⑶ centos常用命令及快捷键
常用命令:
文件和目录:
# cd /home 进入 '/home' 目录
# cd .. 返回上一级目录
#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 cd - 返回上次所在目录
# cp file1 file2 将file1复制为file2
# cp -a dir1 dir2 复制一个目录
# cp -a /tmp/dir1 . 复制一个目录到当前工作目录
# ls 查看目录中的文件
# ls -a 显示隐藏文件
# ls -l 显示详细信息
# ls -lrt 按时间显示文件(l表示详细列表,r表示反向排序,t表示按时间排序)
# pwd 显示工作路径
# mkdir dir1 创建 'dir1' 目录
# mkdir dir1 dir2 同时创建两个目录
# mkdir -p /tmp/dir1/dir2 创建一个目录树
# mv dir1 dir2 移动/重命名一个目录
# rm -f file1 删除 'file1'
# rm -rf dir1 删除 'dir1' 目录及其子目录内容
查看文件内容:
# cat file1 从第一个字节开始正向查看文件的内容
# head -2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前两行
# more file1 查看一个长文件的内容
# tac file1 从最后一行开始反向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
# tail -3 file1 查看一个文件的最后三行
文本处理:
# grep str /tmp/test 在文件 '/tmp/test' 中查找 "str"
# grep ^str /tmp/test 在文件 '/tmp/test' 中查找以 "str" 开始的行
# grep [0-9] /tmp/test 查找 '/tmp/test' 文件中所有包含数字的行
# grep str -r /tmp/* 在目录 '/tmp' 及其子目录中查找 "str"
# diff file1 file2 找出两个文件的不同处
# sdiff file1 file2 以对比的方式显示两个文件的不同
查找:
# find / -name file1 从 '/' 开始进入根文件系统查找文件和目录
# find / -user user1 查找属于用户 'user1' 的文件和目录
# find /home/user1 -name \*.bin 在目录 '/ home/user1' 中查找以 '.bin' 结尾的文件
# find /usr/bin -type f -atime +100 查找在过去100天内未被使用过的执行文件
# find /usr/bin -type f -mtime -10 查找在10天内被创建或者修改过的文件
# locate \*.ps 寻找以 '.ps' 结尾的文件,先运行 'updatedb' 命令
# find -name '*.[ch]' | xargs grep -E 'expr' 在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所有.c和.h文件中查找 'expr'
# find -type f -print0 | xargs -r0 grep -F 'expr' 在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的常规文件中查找 'expr'
# find -maxdepth 1 -type f | xargs grep -F 'expr' 在当前目录中查找 'expr'
压缩和解压:
# bzip2 file1 压缩 file1
# bunzip2 file1.bz2 解压 file1.bz2
# gzip file1 压缩 file1
# gzip -9 file1 最大程度压缩 file1
# gunzip file1.gz 解压 file1.gz
#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把file1打包成 archive.tar
# tar -cvf archive.tar file1 dir1 把 file1,dir1 打包成 archive.tar
# tar -tf archive.tar 显示一个包中的内容
# tar -xvf archive.tar 释放一个包
# tar -xvf archive.tar -C /tmp 把压缩包释放到 /tmp目录下
# zip file1.zip file1 创建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 zip -r file1.zip file1 dir1 把文件和目录压缩成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
# unzip file1.zip 解压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到当前目录
# unzip test.zip -d /tmp/ 解压一个zip格式的压缩包到 /tmp 目录
yum工具:
# yum -y install [package] 下载并安装一个rpm包
# yum localinstall [package.rpm] 安装一个rpm包,使用你自己的软件仓库解决所有依赖关系
# yum -y update 更新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rpm包
# yum update [package] 更新一个rpm包
# yum remove [package] 删除一个rpm包
# yum list 列出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包
# yum search [package] 在rpm仓库中搜寻软件包
# yum clean [package] 清除缓存目录(/var/cache/yum)下的软件包
# yum clean headers 删除所有头文件
# yum clean all 删除所有缓存的包和头文件
网络:
# ifconfig eth0 显示一个以太网卡的配置
#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网卡的IP地址
# ifdown eth0 禁用 'eth0' 网络设备
# ifup eth0 启用 'eth0' 网络设备
# iwconfig eth1 显示一个无线网卡的配置
# iwlist scan 显示无线网络
# ip addr show 显示网卡的IP地址
其他:
# su - 切换到root权限(与su有区别)
# shutdown -h now 关机
# shutdown -r now 重启
# top 罗列使用CPU资源最多的linux任务 (输入q退出)
# pstree 以树状图显示程序
# man ping 查看参考手册(例如ping 命令)
# passwd 修改密码
# df -h 显示磁盘的使用情况
# cal -3 显示前一个月,当前月以及下一个月的月历
# cal 10 1988 显示指定月,年的月历
# date --date '1970-01-01 UTC 1427888888 seconds' 把一相对于1970-01-01的秒数转换成时间
常用快捷键:
CentOS 6.4 中可以通过系统->首选项->键盘快捷键来设置快捷键,如图所示。例如可将运行终端的快捷键设为Ctrl+Alt+T。
Ctrl + u 删除光标之前到行首的字符
Ctrl + k 删除光标之前到行尾的字符
Ctrl + c 取消当前行输入的命令,相当于Ctrl + Break
Ctrl + a 光标移动到行首(ahead of line),相当于通常的Home键
Ctrl + e 光标移动到行尾(end of line)
Ctrl + f 光标向前(forward)移动一个字符位置
Ctrl + b 光标往回(backward)移动一个字符位置
Ctrl + l 清屏,相当于执行clear命令
Ctrl + r 显示:号提示,根据用户输入查找相关历史命令(reverse-i-search)
Ctrl + w 删除从光标位置前到当前所处单词(word)的开头
Ctrl + t 交换光标位置前的两个字符
Ctrl + y 粘贴最后一次被删除的单词
Ctrl + Alt + d 显示桌面
Alt + b 光标往回(backward)移动到前一个单词
Alt + d 删除从光标位置到当前所处单词的末尾
Alt + F2 运行
Alt + F4 关闭当前窗口
Alt + F9 最小化当前窗口
Alt + F10 最大化当前窗口
Alt + Tab 切换窗口
Alt +按住左键 移动窗口(或在最下面的任务栏滚动鼠标滑轮)
[鼠标中间键] 粘贴突出显示的文本。使用鼠标左键来选择文本。把光标指向想粘贴文本的地方。点击鼠标中间键来粘贴。
[Tab] 命令行自动补全。使用 shell 提示时可使用这一方式。键入命令或文件名的前几个字符,然后按 [Tab] 键,它会自动补全命令或显示匹配键入字符的所有命令。
在桌面或文件管理器中直接按 / 就可以输入位置,打开文件管理器。
快速搜索:在 vi 或 Firefox 中直接按 / 即可进入搜索状态。
网站链接和图片可直接拖放到桌面或者目录,可以马上下载。
直接将文件管理器中的文件拖到终端中就可以在终端中得到完整的路径名。
在滚动条的空白处点击鼠标中键,屏幕即滚动到那个地方。
⑷ linux中如何重启指定网卡
linux
可通过以下方式重启网络,禁用网卡:
1、首先用crt工具连接到linux命令行界面。
或者进入操作系统界面,选择终端输入;
2、如果对所有的网卡进行重启操作,可以尝试输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进行操作;
3、样就完成了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重启网卡的操作,连接到命令行界面,输入ifconfig查看网卡的基本信息;
4、查看到eth3的网卡信息。
输入ifconfig
eth3
down
,卸载eth3网卡,输入ifconfig
eth3
up,重新加载eth3网卡;
5、连接到命令行界面。输入ifdown
eth3,对网卡eth3进行卸载,输入ifup
eth3,对网卡eth3进行重新加载,
这样就完成了对网卡的重启操作。
⑸ linux系统怎么重启网卡
方法/步骤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linux系统进行重启网卡的操作,下面逐一介绍。
一、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首先用crt工具连接到linux命令行界面。
或者进入操作系统界面,选择终端输入。
2、如果我们对所有的网卡进行重启操作。
可以尝试输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进行操作。
3、样就完成了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重启网卡的操作。
二、ifconfig
eth0
down
/
ifconfig
eth0
up
1、连接到命令行界面,输入ifconfig查看网卡的基本信息。
2、查看到eth3的网卡信息。
输入ifconfig
eth3
down
,卸载eth3网卡。
3、输入ifconfig
eth3
up,重新加载eth3网卡。
三、ifdown
eth0
/
ifup
eth0
1、连接到命令行界面。输入ifdown
eth3,对网卡eth3进行卸载。
2、输入ifup
eth3,对网卡eth3进行重新加载。
3、这样就完成了对网卡的重启操作。
⑹ turbolinux 板载网口有两个 可是用ifconfig只能看到一个eth0和一个lo 另外一个网口为什么看不到
查看网络适配器了 如果是个双网卡那就禁用掉那个不能用的把网线插入新的网口中,如果另一个是ILO端口那就不是网线接口了,呵呵 要看清上面的标志,因为网口和ILO口是一模一样的,后者我只在服务器上见过 ,
⑺ ifdown eth1:0是什么意思
把eth1:0网络接口关掉
⑻ 在Linux环境下,使用哪个命令可以禁用eth1网络接口
在Linux环境下,使用如下哪个命令可以禁用eth1网络接口? (5 分)
A. service netork stop eth1
B. ifstop eth1
C. ifdown eth1
答案是A. service netork stop eth1
是不是这道题,嘎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