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币种行情 » eth前体

eth前体

发布时间: 2024-11-19 18:03:44

㈠ 什么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 自身代谢产生的一 类有机物质,并自 产生部位移动到作 用部位,在极低浓 度下就有明显的生 理效应的微量物质 ,也被称为植物天 然激素或植物内源 激素。

中文名:植物激素 外文名:plant hormone,phytohormon e 来源: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 作用: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分化

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phytohormone )

是指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 的、低浓度时可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

活性物质。它们在细胞分裂与伸长、组织 与器官分化、开花与结实、成熟与衰老、 休眠与萌发以及离体组织培养等方面,分 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与 分化。这种调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可通 过使用外源激素或人工合成植物生长调节 剂的浓度与配比变化,进而改变内源激素 水平与平衡来实现。

分类

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 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scisic aci d,ABA)、乙烯(ethyne,ETH)和油菜 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它们都 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 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例如从影响 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 、生根、开花、结实、性别的决定、休眠 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植物激素的化学结构已为人所知,人工合 成的相似物质称为生长调节剂,如吲哚乙 酸;有的还不能人工合成,如赤霉素。目 前市场上售出的赤霉素试剂是从赤霉菌的 培养过滤物中制取的。这些外加于植物的 吲哚乙酸和赤霉素,与植物体自身产生的 吲哚乙酸和赤霉素在来源上有所不同,所 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有称为外源植 物激素。

最近新确认的植物激素有,多胺,水杨酸 类,茉莉酸(酯)等等。

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有赤霉素、激动 素、脱落酸等。现已能人工合成某些类似 植物激素作用的物质如2,4-D(2,4-二氯 苯酚代乙酚)等。

植物自身产生的、运往其他部位后能调节 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有机物质称为植物激 素。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 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知的植物激素主 要有以下5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 裂素、脱落酸和乙烯。而油菜素甾醇也逐 渐被公认为第六大类植物激素。

生长素

D.Darwin在1880年研究植物向性运动时 ,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发现植物幼 嫩的尖端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影响 ,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1928年荷 兰F.W.温特从燕麦胚芽鞘尖端分离出一种 具生理活性的物质,称为生长素,它正是 引起胚芽鞘伸长的物质。1934年荷兰F.克 格尔等从人尿得到生长素的结晶,经鉴定 为吲哚乙酸。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 。在植物中,则吲哚乙酸通过酶促反应从 色氨酸合成。十字花科植物中合成吲哚乙 酸的前体为吲哚乙腈,西葫芦中有相当多 的吲哚乙醇,也可转变为吲哚乙酸。已合 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 光所分解,因而处于不断的合成与分解之 中。

生长素在低等和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生 长素主要集中在幼嫩、正生长的部位,如 禾谷类的胚芽鞘,它的产生具有“自促作用 ”,双子叶植物的茎顶端、幼叶、花粉和子 房以及正在生长的果实、种子等;衰老器 官中含量极少。

用胚芽鞘切段证明植物体内的生长素通常 只能从植物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相 反。这种运输方式称为极性运输,能以远 快于扩散的速度进行。但从外部施用的生 长素类药剂的运输方向则随施用部位和浓 度而定,如根部吸收的生长素可随蒸腾流 上升到地上幼嫩部位。

㈡ 植物激素都属于哪类(蛋白质,脂类还是其他)分别是怎么产生的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几类微量有机物质.也被成为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
植物激素有五类,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和乙烯(ethyne,ETH).
一、
生长素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英文简称IAA,国际通用,是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1872年波兰园艺学家谢连斯基对根尖控制根伸长区生长作了研究;后来达尔文父子对?草胚芽鞘向光性进行了研究.1928年温特首次分离出这种引起胚芽鞘弯曲的化学信使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34年,凯格等确定它为吲哚乙酸,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生长素在扩展的幼嫩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合成,通过韧皮部的长距离运输,自上而下地向基部积累.根部也能生产生长素,自下而上运输.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而形成的.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吲哚乙醛.吲哚乙醛可以由色氨酸先氧化脱氨成为吲哚丙酮酸后脱羧而成,也可以由色氨酸先脱羧成为色胺后氧化脱氨而形成.然后吲哚乙醛再氧化成吲哚乙酸.另一条可能的合成途径是色氨酸通过吲哚乙腈转变为吲哚乙酸.
二、
赤霉素都含有(-)-赤霉素烷骨架,它的化学结构比较复杂,是双萜化合物.在高等植物中赤霉素的最近前体一般认为是贝壳杉烯.各种不同的赤霉素之间的差别在于双键、羟基的数目和位置.自由态赤霉素是具19C或20C的一、二或三羧酸.结合态赤霉素多为萄糖苷或葡糖基酯,易溶于水.
在高等植物中,赤霉素是在未成熟种子、顶芽和根等器官中合成的
三、
细胞分裂素是腺嘌呤的衍生物,当6位氨基、2位碳原子和9位氮原子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时,则形成各种细胞分裂素.
尽管不清楚它们是如何产生的,但它们具有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的作用.细胞分裂素促进侧芽的生长形成分枝
四、
脱落酸是一种具有倍半萜结构的植物激素.1963年美国艾迪科特等从棉铃中提纯了一种物质能显著促进棉苗外植体叶柄脱落,称为脱落素II.英国韦尔林等也从短日照条件下的槭树叶片提纯一种物质,能控制落叶树木的休眠,称为休眠素.1965年证实,脱落素II和休眠素为同一种物质,统一命名为脱落酸.
脱落酸在衰老的叶片组织、成熟的果实、种子及茎、根部等许多部位形成.水分亏缺可以促进脱落酸形成.脱落酸在植物体内才再分配速度很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液流中存在.合成脱落酸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它生成法尼基焦磷酸后有两条去路.一是真菌中常见的C15直接途径.一是高等植物中的C40间接途径.后者先形成类胡萝卜素(紫黄质),经光或生物氧化而裂解为C15的黄氧化素,再转化为脱落酸.
五、
乙烯是简单的不饱和碳氢化合物,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是一种催熟激素.乙烯是一种气态激素.19世纪中叶,人们已发现泄露的照明气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1901年俄国学者尼留波夫证实照明气中乙烯的作用,发现植物对乙烯的“三重反应”.
几乎所有高等植物的组织都能产生微量乙烯.干旱、水涝、极端温度、化学伤害、和机械损伤都能刺激植物体内乙烯增加,称为“逆境乙烯”,会加速器官衰老、脱落.萌发的种子、果实等器官成熟、衰老和脱落时组织中乙烯含量很高.高浓度生长素促进乙烯生成.乙烯抑制生长素的合成与运输.

㈢ 植物生长激素极其详细作用 有无浓度、细胞成熟情况、器官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别 谢谢~

1.植物激素: 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微量浓度就能对植物的生长
发育产生显著生理作用的活性有机物。
2.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典型效应是: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横向加粗;茎失去负向重
力性,上胚轴向水平方向生长。这就是乙烯所特有的“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3.偏上生长,是指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乙烯对茎与叶柄都有偏上生
长的作用,从而造成了茎横生和叶下垂。
4.除乙烯外,其他四种植物在植物组织内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型(作用形式)和束
缚型(储运形式、解毒、调节游离型含量)。植物激素的降解途径有:酶促降解和光氧化降
解。运输途径:生长素(韧皮部运输、极性运输);赤霉素(无极性,根尖→导管↑,嫩叶→
筛管↓);细胞分裂素(主:根尖→木质部↑→地上部,少数:叶片→韧皮部);脱落酸(无极
性,木质部、韧皮部)。注:乙烯的运输是被动的扩散过程,但一般在合成部位起作用,不
被转运,而其前体ACC 在植物体内可被运输。
5.五大类植物激素的作用:
生长素:促进生长(双重作用:对物质运输的影响。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对离体器官和整株植物效应有别);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对养分的调运作用;诱导维管束分化;维持顶端优势;诱导雌花分化(但效果不如乙烯)单性结实;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叶片的扩大和气孔的开放;抑制花朵脱落。
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生长;诱导开花;打破休眠;促进雄花分化;GA 还可加强IAA对养分的动员效应,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延缓叶片衰老
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分化{[CTK]/[IAA]的比值高时,愈伤组织形成芽;[CTK]/[IAA]的比值低时,愈伤组织形成根)后来居上,芽高根低};促进细胞分裂;调节地上部和根细胞分裂;抑制根生长(偏上性生长);促进细胞扩大;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打破种子休眠;延缓叶片衰老;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延缓叶片衰老。
脱落酸:脱落酸与种子发育;促进休眠;胎萌现象;促进气孔关闭;干旱条件下提高根导水率,促进根生长,抑制地上部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促进叶片衰老。
乙烯:改变生长习性(“三重反应”,偏上生长);促进果实成熟;促进根毛生长,打破某些植物种子和芽休眠;促进凤梨科开花;促进水生植物地下部伸长生长;加速叶片衰老;促进脱落。
植物激素相互作用:
IAA 与GA:有增效作用。促进伸长生长,GA/IAA 比值高时,促进韧皮部分化,GA/IAA比值低时,促进木质部分化。
IAA 与CTK:增效作用: CTK 加强IAA 的极性运输,加强IAA 效应。
对抗作用: CTK促进侧芽生长,破坏顶端优势;IAA 抑制侧芽生长,保持顶端优势。
IAA 与ETH:IAA 促进ETH 的生物合成,ETH 降低IAA 的含量水平(抑制IAA 的生物合成;提高IAA 氧化酶的活性,加速IAA 的破坏;阻碍IAA 的极性运输)。
GA 与ABA :都是由异戊二烯单位构成的,相同的前体物质(甲瓦龙酸),对抗:GA打破休眠,促进萌发;ABA 促进休眠,抑制萌发。ABA 使GA 自由型→束缚型。

㈣ 关于植物激素的很傻的问题

普遍有效
生长素(AuXIns)是发现最早、研究最多、在植物体内存在最普遍的一种植物激素。早在1880年达尔文(CHArles DArWIn)父子进行向光性实验时,首次发现植物幼苗尖端的胚芽鞘在单方向的光照下向光弯曲生长,但如果把尖端切除或用黑罩遮住光线,即使单向照光,幼苗也不会向光弯曲(图6-1)。他们当时因此而推测:当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在顶端可能产生一种物质传递到下部,引起苗的向光性弯曲。后来,在达尔文试验的启示下,很多学者都相继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证实了这种物质的存在。其中最成功的是荷兰人温特(F�W�WenT),他在1928年首次成功地将生长素收集在琼脂小块中,证明这种物质同植物的向光性弯曲生长相关(图6-2)。他建立的生长素生物鉴定法——燕麦试验法,至今仍被应用。直到1946年,才从高等植物中首次分离,提取出与生长有关的活性物质,经过鉴定它是一种结构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简称IAA),其分子式为C10H9O2N,分子量为175.19。

二、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与运输
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虽然微少,但分布甚广,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及胚芽鞘中均有。但主要集中在胚芽鞘、幼嫩的茎尖、根尖、叶片和未成熟的种子及禾谷类的居间分生组织等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缓慢或趋于衰老的组织中图6-3黄化的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分布较少。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和根尖中含量最多,一般距顶端越远,含量越少,而根尖中的含量普遍低于胚芽鞘尖端(图6-3)。
生长素主要是在植物茎尖的营养芽和幼嫩的叶片中合成,然后运输到作用部位。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传导具有典型的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特性,即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以茎尖和胚芽鞘的极性运输最为明显,这可通过实验证明。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另一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胚芽鞘的形态学下端,经过一段时间,下端的琼脂块中就含有生长素。但若把这一段芽鞘倒过来,其形态学的上端朝下,而下端朝上,作同样的试验,生长素则不能向上运输(图6-4)。

三、生长素的生物合成、分解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
(一)生长素的生物合成
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其结构与IAA相似,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通过色氨酸合成生长素有两条途径:(1)色氨酸首先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丙酮,再脱羧形成吲哚乙醛;(2)色氨酸先脱羧形成色胺,然后再由色胺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乙酸。吲哚乙醛在相应酶的催化下最终氧化为吲哚乙酸。可见,吲哚乙醛是两种途径的共同中间产物(图6-5)。至于生长素的生物合成究竟走哪条途径,因植物的种类及器官不同而异,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第一条途径是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此外在十字花科植物中存在较多的吲哚乙腈,在酶的作用下也可转变成为吲哚乙酸。这些合成生长素的途径的存在,可以保证不同的植物类型以及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期、不同的环境下维持体内生长素的正常水平。
(二)生长素的分解
生长素和其他物质一样,在植物体内不断合成也不断分解,植株体内天然生长素的含量,实际上是合成反应与降解反应两者动态平衡的结果。生长素的分解有两条途径,即酶氧化与光氧化。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和某些过氧化物酶能够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酶氧化是IAA的主要降解过程。
IAA氧化酶是含铁的血红蛋白,它需要两个辅助因子,即Mn2+和酚。IAA氧化酶的活性为一些一元酚(如2,4-二氯苯酚、阿魏酸等)加速,受一些二元酚(如:绿原酸、儿茶酚等)的抑制。酚类物质很可能是IAA降解的调节剂。IAA氧化酶的活性与植物器官的生长速率有负相关关系。衰老器官中IAA氧化酶活性比幼嫩器官中高得多,距根尖或茎尖越远,IAA氧化酶活性越高。矮生植物体内IAA氧化酶活性比正常植物高,因此,矮生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减少,从而限制了茎和根的伸长生长,表现出矮生特性。在实践中,常常可通过对胚芽鞘或某些器官中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测定,早期预测植物的高度。
(三)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态
植物组织中的生长素有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种是自由型(游离态)生长素,易于提取,具有生理活性;另一种是束缚型(结合态)生长素,即一部分的吲哚乙酸与其他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而暂时失去生理活性(又称之为钝化)。如吲哚乙酸与葡萄糖结合为吲哚乙酸葡萄糖甙(葡萄糖甙),与蛋白质结合为吲哚乙酸——蛋白质复合物等,这类生长素常可占植物体中吲哚乙酸总量的50%~90%,它们可能是植物解除过量吲哚乙酸毒性或避免吲哚乙酸(IAA)氧化酶破坏的一种运输及贮藏形式。结合态生长素在种子等贮藏器官中较多,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又能被分解、转化为具有活性的游离生长素而调节生长。如种子胚乳中存在的结合生长素是幼苗生长所需IAA的主要来源,当干种子吸水萌动时,其结合态生长素转化为活性很强的游离态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

四、生长素的生理效应
(一)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生长素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从而对植物或营养器官的伸长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其基本的生理效应。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随浓度、物种和器官种类及细胞年龄而异,并具有显著的正、负双重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它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一般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浓度再高甚至会杀死植物。
不同器官对外加生长素不同浓度的反应有很大差异。以根、茎、芽三种不同器官为例,三者的最适浓度为茎>芽>根。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极低浓度即可促进生长(10-10Mol/L左右),在较高浓度下生长受抑制;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较差,其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约为10-5Mol/L,达10-3Mol/L以上茎生长才受抑制;芽的反应则介于茎与根之间。因此,促进茎生长的浓度足以抑制根的生长(图6-6)。
(二)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
生长素除对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外,对细胞分裂与分化及形态建成也有一定的作用。如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一些植物枝条切段基部,则可刺激该部位的细胞分裂,诱导根原基的发生,促进生根,这是其他激素所不能代替的。因此,常常又将生长素称之为“成根激素”。此外,生长素还能引起顶端优势,促进某些植物开花,控制性别分化,促进单性结实产生无籽果实,诱导植物的向性生长等,这些将在本书有关章节中详述。

五、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一)植物激素的受体
当任何一种植物激素作用于植物时,必须首先和细胞内的某些物质结合成复合物,才能产生有效的调节作用。细胞内这种能与植物激素进行特异结合的物质称为激素受体。激素受体分子同相应的植物激素结合并直接相互作用,识别激素的信号,由此触发了植物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形态上的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因此,植物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是参与生理生化代谢反应的第一步。
激素+受体→激素—受体→生理生化反应→形态变化
(二)生长素的作用方式
细胞的纵向伸长即意味着细胞体积的扩大,而细胞体积的扩大依赖于原生质和其他细胞内含物的增加。但由于植物细胞的最外部被一层半硬性的细胞壁所包围,细胞体积若要增大,细胞壁也必须相应扩大。细胞壁的扩大是通过增加其可塑性(PlAsTIsITy)来实现的。所谓可塑性,是指细胞壁的不可逆的伸展能力,它与弹性不同,弹性是指可逆的伸展能力。试验证明,用生长素处理可以使细胞壁的结构松弛、软化,因而增加了它的可塑性。而且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下,其可塑性变化和生长的增加幅度接近,这说明生长素所诱导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壁可塑性的增加而实现的(图6-7)。生长素促进细胞壁可塑性增加,并非单纯的物理变化,而是代谢活动的结果,因为,生长素对死细胞的可塑性变化无效;缺氧或呼吸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抑制生长素诱导细胞壁可塑性的变化。
对于生长素影响细胞壁的可塑性并导致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方式,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假说:
1.酸—生长学说(ACIdgroWTH THeory) 由于细胞膜上存在质子泵(可能是ATP酶),在生长素的作用下,生长素与质子泵结合而使之活化,质子泵便将质子(H+)从细胞质中不断地泵到细胞壁,使细胞壁环境酸化。一方面减弱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纤维素分子间氢键的结合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一些适宜于酸性环境的水解酶活性增强(如纤维素酶等),导致细胞壁纤维素结构间交织点破裂,连接松弛,细胞壁可塑性增大,压力势降低,细胞水势下降,原生质的粘度降低,透性增高,促进了更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内,从而使细胞体积扩大,达到伸长生长的目的(图6-8)。由于生长素和其他酸性溶液都可同样促进细胞的伸长(图6-9),而且生长素促进H+分泌的速度和细胞伸长速率是一致的,所以,把生长素能诱导细胞壁酸化并使其可塑性增大而导致细胞伸长的理论称为酸—生长学说。
2.基因活化学说(gene ACTIVATIon THeory) 生长素诱导细胞的持续生长不仅要依赖于细胞壁可塑性的增大,而且在细胞扩大时还要增加新的细胞壁成分如纤维素等(因为细胞伸长时胞壁并不变薄)。同时,细胞壁组成成分之间还需要重新相互连接,蛋白质等细胞内含物也需要不断地合成,这都需要形成有关的酶(蛋白质)。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许多试验表明,生长素促进生长是与其增强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的。因为当蛋白质合成的专一抑制剂环己亚胺(CyCloHeXIMIde)和核酸合成的专一抑制剂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存在时,也能抑制生长素对生长的诱导作用,而且核酸和蛋白质合成被抑制量,恰好相当于这两种抑制剂降低生长素对生长诱导的量,这两者间呈平行关系(图6-10),说明生长素促进生长也依赖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这些发现,把对生长素作用机理的认识提高到了分子水平。

六、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及其应用
(一)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
科技工作者在对吲哚乙酸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又人工合成了一批与生长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理效应相类似的有机化合物,将它们统称为人工合成生长素。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药剂,按其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1.吲哚衍生物类 如吲哚丙酸(IPA)、吲哚丁酸(IBA)。
2.萘酸类 如α-萘乙酸(NAA)、萘乙酸钠、萘乙酸酰胺(DAN)等,其中萘乙酸生产容易,价格低廉,活性强,是使用最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3.苯氧酸类 主要有2,4-二氯苯氧乙酸(2,4-D)、2,4,5-三氯苯氧乙酸(2,4,5-T)、4-碘苯氧乙酸(4-CPA、增产灵)等,其中以2,4-D和2,4,5-T的活性较强。
(二)人工合成生长素的应用
1.促进插枝生根生长实践早已证明,如果在插枝上适当保留一些芽或幼叶,就能促进插枝生根,这是因为芽和叶中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并积累在插枝基部,使之得到足够的生长从而恢复细胞分裂机能并诱导生根。因此,在插条基部外施生长素,能使一些不易生根的植物插条迅速生根,提高成活率。例如,葡萄插枝在300Mg/L的NAA溶液中快速浸沾1Min;桃树绿枝基部在750~1500Mg/L的NAA溶液中浸沾5~10s;猕猴桃插枝用5000Mg/L的IBA溶液浸沾5~10s;小叶黄杨插枝用5000Mg/L的IBA粉剂处理;均能显著地促进插条生根。目前常用的促进生根药剂主要是IBA和NAA�IBA的效应强,维持时间长,诱发的不定根多而长,但价格较贵;NAA价廉,促进生根较少但粗壮�因此,二者混用效果最佳。
2.防止器官脱落生长素含量多的器官或组织能够吸引更多的营养物质向此转移,抑制离层的形成,防止因营养失调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器官脱落。生产上用10~50Mg/L NAA或1Mg/L的2,4-D喷洒植株或树冠,可以防止花、果和蕾铃的脱落,对番茄、棉花、苹果和柑桔等都有效。
3.引起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柱头,子房就能发育成无籽果实,这种不经授粉而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的现象称为单性结实。用10~15Mg/L的2,4-D溶液蘸花或喷花簇,既可促进产果,还可引起单性结实,形成无籽瓜果,提高果实品质。对茄子、草莓、番茄、西瓜、葡萄等处理都有同样效果。
4.疏花疏果应用5~20Mg/L的萘乙酸、25~50Mg/L的萘乙酰胺喷施苹果树冠;40Mg/L的萘乙酸钠喷雪花梨,能有效地疏除部分花、果,省工、经济,并能克服果树大小年现象。
参考资料:"植物生长物质"
例如低浓度的生长素有促进器官伸长的作用。从而可减少蒸腾失水。可是超过最适浓度时由于会导致乙烯产生,生长的促进作用下降,甚至反会转为抑制。即乙烯的存在对生长素的作用起结抗作用。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反应都不是单一激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很复杂的,有时表现为增效作用,有时表现为拮抗作用。你的试剂中赤霉素受体拮抗剂,可以使赤霉素/生长素比例降低,生长 素水平相对升高,则促进生根;可以使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比例升高,细胞分裂素相对升高.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需要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还要受到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调节和控制。这些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物质包括两大类:一是植物体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称为植物激素。二是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有机物,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有四个重要特性:内源性,它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细胞内部的产物,并广泛存在于植物界。调控性,可通过自身生命活动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移动性,可从植物的合成位点运输到作用位点。显效性,在植物体内含量甚微,多以微克计算,但可起到明显增效的作用。国际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1.生长素
生长素的特性:生长素即吲哚乙酸,简称IAA(图12-1)。因生长素在植物体内易被破坏,生产上一般不用吲哚乙酸来处理植物,而多采用与其类似的生长调节剂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处理植物。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促进插枝生根、诱导单性结实 控制雌雄性别。生长素最基本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生长,但是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的种类与器官、细胞的年龄等因素有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可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时则抑制生长。双子叶植物一般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敏感。
2.赤霉素
赤霉素的特性:赤霉素简称GA(图12-2)。配成溶液易失效,适于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以粉末形式保存。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促进茎和叶的生长、诱导抽苔开花、促进性别分化、打破休眠、防止脱落、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无籽果实的形成。
3.细胞分裂素
细胞分裂素的特性:细胞分裂素简称CTK(图12-3)。主要包括激动素、玉米素等。性质较稳定。
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促进细胞扩大生长、诱导芽的分化、防止衰老、促进腋芽生长。
4.脱落酸
脱落酸的特性:脱落酸简称ABA(图12-4)。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强有力的天然抑制剂,含量极微,活性很高,作用巨大。
脱落酸的生理作用:抑制植物生长、促进脱落、促进休眠、调节气孔关闭。
5.乙 烯
乙烯的特性:乙烯简称ETH(图12-5)。是一种促进组织器官成熟的气态激素。由于乙烯是气体,使用比较困难,所以一般都用它的类似物乙烯利代替。
乙烯的生理作用:加速果实成熟、促进脱落衰老、调节植物生长、促进开花。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反应都不是单一激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各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各种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很复杂的,有时表现为增效作用,有时表现为拮抗作用。了解各种激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和环境间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各个镐子挖矿速度 发布:2025-01-10 17:18:50 浏览:559
宠物小精灵挖矿 发布:2025-01-10 16:59:52 浏览:591
网站如何添加比特币交易 发布:2025-01-10 16:49:45 浏览:303
安居宝和比特币有什么关系 发布:2025-01-10 16:33:11 浏览:646
我的抖币圈不见了怎么找回来 发布:2025-01-10 16:13:50 浏览:35
显卡劫持挖矿 发布:2025-01-10 16:13:47 浏览:820
比特币学习书籍 发布:2025-01-10 15:57:54 浏览:247
2019联动优势可信区块链 发布:2025-01-10 15:55:43 浏览:46
eth每天提现 发布:2025-01-10 15:49:15 浏览:125
hd7850eth 发布:2025-01-10 15:44:07 浏览: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