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h和btc算力比较
⑴ 简述BTC、BCH和BSV的关系
这两天市场上最火爆的两个币莫过于BCV和BCH了,毕竟涨幅惊人。但是很多人对于BTC、BCH、BSV三者的关系不是很清楚,下面带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做一个博学的韭菜
BTC 在几年前区块容量逐渐接近上限之时,已经就扩容问题讨论许久,但作为区块链始祖,BTC 并不像现在 EOS 等项目拥有较为完善的链上治理功能。矿工、开发人员、用户之间的博弈相对混乱,在谈不拢的情况下,分叉成为唯一的结局。
于是,在 2017 年 8 月 1 日从 BTC 中分叉出 BCH,将区块大小从 1M 提升至 8M,号称自己才是中本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真正体现。之后,CSW 宣布自己是中本聪,Nchain 集团加盟 BCH,共同为“大区块 BTC 才是真的 BTC ”这一理念奋斗。
2018 年 11 月 15 日,BCH 内部再次因为 BCH 的未来发展方向出现分歧,导致 BCH 分裂为比特大陆系 BCHABC(前者后来拿回 BCH 称号)与 Nchain 系 BCHSV(后来命名为 BSV)。
至此,比特币终于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⑵ BTC和BCH,哪个更有投资价值
华尔街机构fundstrat综合多项指标列出的十大数字货币,BCH名列第一,因此,BCH更具有投资价值,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据报道,微软现已经接受比特币现金存款以及零确认即时支付,并且不同于比特币充值的1.2%转账手续费,比特币现金充值并没有转账手续费。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微软在其网站上将BTC和BCH支付选项都放到了“比特币(Bitcoin)”这一选项上。而Tor浏览器和Overstock.com、电子前沿基金会(EFF)等企业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外界对于谁才是真正的比特币持中立的态度,让用户自己选择,用户会给出正确的答案。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词语用在比特币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比特币已经先入为主,在社会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短期内是一个难以超越的一座大山,但用户会根据使用体验给出最好的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BCH低手续费、支付便捷的优势会逐渐的被认可。当年,诺基亚曾是是一个移动端市场的霸主,在2010年顶峰的时候市场占有率高达35%,盛极必衰,诺基亚由于故步自封,与智能手机市场失之交臂,仅仅三年之后就被微软收购。比特币会不会重蹈诺基亚的后路还需要时间见证,但比特币现金能否成为后起之秀已经是不言而喻的。
⑶ 闪电比特币与BCH的不同之处是什么闪电比特币LBTC与其他分叉币的不同是什么
其他比特币的分叉币类似BCH,普遍采用PoW共识机制,普通用户仍然需要Asic矿机挖矿。然而,这些币种,以BSV、BTG为代表,本身极易遭到51%的双花攻击,网络状态不稳定。同时,转账速度比较慢,区块容量很小,难以支持大规模的商业落地应用。
LBTC的目标是实现中本聪“点对点电子现金”的愿景,成为价值互联网传输协议。LBTC未来会增加用户交易的隐私性、高效性,更加便于用户使用,成为真正大规模落地的加密货币。同时,LBTC将致力于改进现有的中心化交易所的运行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多交易可能。
⑷ 比特币的算力在增加,BCH在减少,怎么回事
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BCH)的挖矿机制是相同的。矿工会根据挖矿收益的高低来选择是挖比特币还是挖比特币现金,比特币算力增加,比特币现金算力减少是一种正常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在利益驱动下的一种算力重新分配。
⑸ 我想做数字货币交易,BTC和BCH哪个好点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70%BTC 30%BCH,目前很多平台都有理财你可以购买后放入理财平台进行增长币子,Goldboxio、Kcash等钱包都可以进行。
在币圈只有BTC和其他山寨币
⑹ bch和btc区别
1、比特币(BTC)在2017年8月1日发生分差,在一个“硬叉”的事件中,诞生了一种被称为比特币现金(BCH)的新数字货币。
2、由于版本切换,比特币区块链被分叉至两条独立的区块链。
3、在分叉前拥有比特币的所有人都有权获得相同数量的“比特币现金”代币,类似于股票中的股息派发。
4、两者的区别有:记录交易信息的区块容量不同、两者的算法难度不同。
更多关于bch和btc区别,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5060b71616101588.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⑺ 币易上的BTC、USDT、ETH、BCH、LTC是什么意思
BTC、USDT、ETH、BCH、LTC的意思分别是:
1、BTC
比特币(BitCoin),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2、USDT
泰达币,是一种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美元挂钩的虚拟货币,是一种保存在外汇储备账户、获得法定货币支持的虚拟货币。
3、ETH
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EthereumVirtual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4、BCH
比特币现金,是由一小部分比特币开发者推出的不同配置的新版比特币。
2017年8月1日20:20分,比特币现金开始挖矿,每个比特币投资者的账户上将出现与比特币数量等量的比特币现金(BCH)。
5、LTC
莱特币(Litecoin),简写:LTC,货币符号:Ł;是一种基于“点对点”(peer-to-peer)技术的网络货币,也是MIT/X11许可下的一个开源软件项目。它可以帮助用户即时付款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比特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泰达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以太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比特币现金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莱特币
⑻ bch和btc区别
比特币 (BTC)是一种数字货币,2017年8月1日发生分差,在一个“硬叉”的事件中,诞生了一种被称为比特币现金(BCH)的新数字货币。两者的传输方式相同、记录交易信息的区块容量不同、算法难度不同。
(1)两者的传输方式相同
比特币现金和比特币两者是完全分散的,中央银行不发行,也不需要第三方来操作,而是通过互联网来传输的电子现金。
比特币现金的前世就是比特币。在分叉之前它存储的 区块链 中的数据以及运行的软件是和所有比特币节点兼容的,而到了分叉那一刻以后,它与比特币就没有多少关联了,成为一种全新的币种。
(2)记录交易信息的区块容量不同
比特币的区块容量是1MB,而比特币现金删除了隔离验证(SegWit),取消了区块大小1M的限制,最大可支持8M区块大小,坚持的是链上扩容路线。是BitcoinABC方案产生的区块链资产,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安全性。在特定的时间内也可以支持更多的交易。比特币现金被挖出的第一块BCH区块,大小就已经超过了1MB。
(3)两者的算法难度不同
比特币最多有2100万个,而比特币现金是采用动态难度调节模式,生产难度会随着整个比特币现金网络中的算力来调节。
⑼ 有没有人了解莱特币的能不能教下我有玩这方面的朋友发言。
莱特币,外文名为Litecoin,简称LTC。其实这是继比特币出现之后的又一类虚拟数字货币。莱特币采用的是一种“点对点”技术的网路货币,通过它可以帮助用户付款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莱特币在技术上与比特币有着几乎相同的实现原理,它在创造和转让的过程中是基于一种开源的加密协议,同比特币一样,莱特币同样也不受中央机构的管理。
我们知道,比特币是通过“矿机”挖矿产生的。而莱特币同样也是通过“挖矿”产生的。在莱特币整个挖矿的过程中,计算机的显卡将进行相关的哈希运算,当我们的“矿机”计算到“爆矿值”之后,你就可以获得50个莱特币。但是,随着莱特币算力的不断增长,如果想用几台“矿机”挖到莱特币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因此,只能加入到“矿池”,这样可以就集合大家所有的算力,可以更加容易的计算到“爆矿值”。
莱特币的网路预期总量为8400万个,这个数量是比特币网络发行货币量的四倍之多。我们可以利用莱特币交换法定的货币以及比特币,一般的情况下,就是通过线上的交易平台。由于莱特币的交易是不可逆的,因此可撤销的交易是不能进行的,因为会带来退款的风险。
⑽ 比特币和闪电比特币有什么区别
与BCH和BSV等分叉币相比,闪电比特币LBTC同样是源自于比特币,其诞生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LBTC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DPoS共识机制,而不是PoW共识机制,其所带来的最显著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大提高了性能,众所周知比特币的每秒转账数也就是TPS只有7左右,其他采用PoW共识机制的比特币分叉币也都相差无几,而LBTC的TPS理论值可达2800,目前实际水平可以达到1000以上,性能提升了好几个数量级。快如闪电这句口号绝非虚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LBTC或者cobo钱包官网下载一个钱包体验一下。
二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参与门槛,众所周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PoW挖矿所导致的高额能源消耗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同时由于挖矿早已成为重资产行业,矿机、矿场等领域也已被少数大玩家所垄断,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和新晋厂商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形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而PoS/DPoS类币种只需要普通的PC甚至手机就可以运行钱包并进行staking,从而获得收益。
三是引入了链上治理,在民主和效率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时通过投票和staking的机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在PoW的世界里,算力即权力,简单粗暴;在PoS的世界里,谁持有的币更多,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收益权。
而在DPoS的世界里,则并不是简单地看谁持有的币更多,同时还需要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才能代表社区行使权力。同时,广大中小用户也有机会发起议案,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参与决策。
由于比特币上面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利益,使得大家对于比特币的任何一点点改进都非常的谨小慎微,并且步伐非常的缓慢,这才导致了社区的分裂,产生了众多的分叉币。然而事实上,相对于比特币而言,不论是BCH还是BSV,所进行的改进都相当有限,因此各方面的提升其实也很有限。
因此,如果你仔细的审视一下LBTC,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特币分叉币,我认为它是基于比特币的一个非常大胆和有想象力的实验。如果说莱特币在很多时候都为比特币充当了新技术和新想法的试验田,那么LBTC则可以被看成是变化更大,改变更为彻底的比特币试验田。
刚刚前面提到,比特币在推广和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TPS过低,无法承载高频次的交易。与比特币及其比较知名的一些分叉币比如BCH、BSV等相比,LBTC的性能提升了几个数量级,实际的TPS可以达到1000以上。
增加TPS可以通过减少验证时间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会在安全性或分散性上有所牺牲。如果TPS盲目增加,区块链将完全牺牲“去中心化”。与此同时,对矿工的机器配置要求也会更严苛,如果它不能及时上传交易,那么将会产生更多未完成的交易,隐藏的危险也就越大。虽然EOS使用21个超级节点来实现高效率,但它也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引入了DDoS等潜在风险。
最近一两年不少公链项目盲目追求高TPS,动辄声称达到了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TPS。有的项目方为了刷高TPS,购买数百万的设备在一个实验室内进行测试只是起到PR的效果或者自娱自乐,这样的高TPS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这样的数字,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说,也属于性能过剩,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即使公有链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千位级的TPS也足够了。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即将推出的Libra的TPS也是在1000左右,要知道Facebook在全球可是有着高达27亿的用户,这个数字应该也是他们在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
这意味着目前LBTC的TPS已能满足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的需求,这个性能是相当务实的,在未来数年内完全能够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而且LBTC也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随着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LBTC的性能还将继续提升。可以说当前LBTC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这个“不可能三角”当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在很多比特币的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只有中本聪所选择的PoW这条道路才是唯一正途。PoW共识机制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市场考验,而DPoS从诞生至今也已经6年多了。那么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如何,看看把比特币和DPoS结合到一起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如果这个DPoS版的比特币同样也能经受住10年的持续考验,我们是否仍然还要坚持只有PoW才是比特币的唯一正途呢?当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时间会证明一切。
尽管我也自诩为比特币的信徒,但我觉得LBTC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并不是说要取代比特币,或者像其他一些分叉币的粉丝那样觉得只有自己所拥护的那个分支才是真正的比特币,而是在技术上探求更多更广的可能性,对比特币形成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