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特币有小数点
Ⅰ 比特币什么东西P2p是什么里念密码忘记了向谁去喊冤为什么会有0.1个币的概念为什么全年无休
比特币(英语:Bitcoin,缩写:BTC 或 XBT)是一种基于去中心化,采用点对点网络与共识主动性,开放源代码,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由中本聪(网名)(Satoshi Nakamoto)于2008年10月31日发表论文,2009年1月3日,创世区块诞生。在某些国家、央行、政府机关则将比特币视为虚拟商品,而不认为是货币。
任何人皆可参与比特币活动,可以通过称为挖矿的电脑运算来发行。比特币协议数量上限为2100万个,以避免通货膨胀问题。使用比特币是透过私钥作为数字签名,允许个人直接支付给他人,与现金相同,不需经过如银行、清算中心、证券商、电子支付平台等第三方机构,从而避免了高手续费、繁琐流程以及受监管性的问题,任何用户只要拥有可连线互联网的数字设备皆可使用。
但是由于比特币区块链在一定时间内能接受的交易量有限,约每10分钟能接受最多2,500笔交易,交易手续费也会随着比特币交易量而波动,在2017年6月,小于1毫比特的交易,交易手续费已远远大于交易金额;在2017年12月,Steam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币,理由是“交易费用高昂,且波动性大”,在2018年2月,平均交易手续费从2017年第四季度的34美元,下降至约1美元,而此问题,正在试图以闪电网络之类的技术来解决,扩展比特币一定时间内的交易量。
P2P可以指:
对等网络(peer-to-peer),一种网络技术和网络拓扑结构。
文件分享,常利用点对点技术。
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拨号上网计算,通常缩写PPP。
网络借贷(Peer-to-Peer Lending),又称P2P借贷,在中国大陆也被称为网络借贷、P2P理财。
收费服务模式(pay to play)。
一种用甲胺制甲基苯丙胺的制法。
Ⅱ 比特币的单位
比特币的最小单位是聪(Satoshi,简称 SAT),1 个比特币等于 1 亿聪。
除了聪(Satoshi,简称 SAT),比特币还有其他单位:比特分(Bitcent,cBTC)、毫比特(Milli-Bitcoins,mBTC)、微比特(Micro-Bitcoins,μBTC)。其中,1 BTC = 100 cBTC = 1000 mBTC = 100万 μBTC = 1亿聪(Satoshi)。
Ⅲ 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吗为什么
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2100万枚,但聪明的人类却发明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分割,将一枚分割成一小份一小份。我们知道,一块钱人民币是由十个一角组成的,一百个一分组成的,一千个一毫组成的……而这其中任何不管是一毫一分一角一圆都可再次无限分割,而总量有限的比特币也可这样无限分割下去,无穷无尽,就像你用菜刀切香肠,直切到死那一天,也没切到最小单位。所以说,总量有限的比特币,其实是无穷无尽的巨大黑洞,把整个宇宙扔进去它都能容纳。所以我的观点是,比特币等于黑洞。
大白话,捞干货!
比特币是一种天才的想法,分布式记账系统。
解一个数学题,做一次记账,等比数列的和。
比特币价值的来源,安全,共识,资产,技术
关键词:记账,方程,收敛,共识,技术
第一,比特币白皮书,天才的想法 。
11年前,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比特币白皮书,里面详细介绍了一种天才的想法,我经常说,引领这个世界的是人的思想。
过去人们认为虚无缥缈的东西,过去认为很扯淡的东西,在后来往往被证明是非常有远见的。比特币就是这样。
过去我们的记账往往是中心式的,总要有一个人管着你。公司里有一个财务部,有一个会计,你转的每一笔账会计总要记一记。
银行里总有一个记账的中心,有一套系统,每天转了多少账,最后都要对一对账,想想办法。
我举个例子吧,最早的信托诞生于十字军东征时期,当时很多人要出去打仗了,带着命出去,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于是就把自己的财产交给一帮人打理。这帮人给你经营你的财产,有了收益,他就从中抽一点儿份子。
就好比说你家有100头羊,你要走啦,儿子还在,你放不了羊了,你就把这些羊交给一些职业放羊人,羊下了小羊,它也可以从中分到。
但是这中间有一个问题,谁来监督这个事情呢?怎么知道他是安安心心给你放羊了呢?或者说他如果把你的羊给你咪了,你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一套会计记账规则,也就是我们现在整个的审计系统,用一套借贷的方式。复式记账法来保证他不要迷你迷的太多,当然财务也可以作假,这就相当于100头羊,他能眯一点,眯个5只,你别眯95只,那就没多大意思了。
但是这种中心式的记账总归是有问题的,他知道你不知道,信息不对称。有人掌握了全部的信息,不是所有人都掌握信息,这就非常麻烦了。
而中本聪就设想了一种分布式的记账。所有人都可以记账,大家在一个网络中记账,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记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记一次账,我就把他对全网公布。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确认了我的信息呢,就有新的人来记账,然后把这个账再对全文公布。一串儿一串儿的链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区块链。
这种想法很好地解决了有人咪掉你的羊这种事情,因为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也防止了有人作假,你一旦作假,那下一次记账的人就跟这一次对不上了。而且你这个事情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家都觉得你记错了,或者你故意作假,你就失去了信用,下次你就在没记账资格。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想法。
当然这其中牵扯的有密码学,有共识机制,有泊松分布等等,很多人诟病说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什么呢?比特币又没有政府背书,我还是那句话,你信高等数学,你信牛顿,你信爱因斯坦也不是因为他们有政府背书。而是因为他们的技术高超。比特币的价值真正来源其实就是技术。
第二,什么是比特币?就是记一次账,做一个数学题。等比数列的和
那到底什么是比特币呢?为什么它的总数能够被框算在2100万枚,而且还能被推算出来?
我简单介绍一下,比特币是一种奖励机制。大概就是说,当你有了记账的资格,你就把账记下来,记下来之后打包你的账,记得无误,于是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励。
比特币的规定是这样的,当一个人都有权利记录在这十分钟内发生的所有的交易账目,比如说张三给李40个比特币,李子给王50个比特币,那你就把它们都记录下来。然后打成包。你就能够获得比特币的奖励,比如说40个20个。
那什么人有资格记录呢?这就需要一种筛选的方式,那就是算力。什么意思?你要想获得记账的资格,首先你要去算一个数学方程,解一道数学题。这个方程就叫做哈希方程,简单理解这种方程式可以正算,不能反算,你知道x可以求出y,但是你知道y不能求出x。
这怎么办?那你就只有一个一个数带进去试,试对了,你就解出来了,这种事的方式是不断的重复运作,就像是拿锹一锹一锹地的挖矿,这就是挖矿的意思,它是一种比喻,是说你拿一个一个数去试,而并不是说你真的在那儿匡几匡几挖矿。
同时呢,比特币的规则规定所有人记账每四年获得的比特币奖励是减半的。也就是说,本来你第一次这样可以获得十个,四年以后你就只能获得五个,再过四年你就只能获得2.5个。
长此以往,如果你算这个总数的话,比特币总数就会变成一个收敛的等比数列的和。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一个数学公式算出它的总数。如果按照既定的规则,那总数就是2100万枚,当然它可以继续细分到小数点后面,好像是八位。这就把他的总数给限定下来了。
第三,比特币的价值来源。
最后,我们谈一谈比特币的价值来源。在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比特币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技术,来源于数学,来源于密码学,来源于天才的想法,来源于他的安全。
先说安全,我之前已经介绍了比特币的运行机制,你在记账的时候要对全网公布,那么一旦全网的人都收到了你的信息,那相当于你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裸奔,你身上有什么大家看的一清二楚,你想干坏事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呢,比特币曾经受过多次的攻击,但是依然没有打垮他,依然非常的安全,他的数据不能被篡改。如果一次又一次证明他是安全的,他就会越来越有信用。
那为什么比特币越来越值钱?以前就不值钱了呢?它的价格能够涨一千多万倍2000万倍呢?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信他,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他,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如果所有人都认可比特币,所有人都认为比特币是重要的,比特币是合理的,比特币是安全的,那么这种共识就会变成一种信仰。当一个东西变成信仰的时候,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最后,比特币具有资产的特点,严格来说它应该算作一种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特点是它基本不会折旧。你想想他本来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一种虚拟的东西,他放一年跟放十年是一模一样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脑子中。
我之前已经多次介绍过资产的特点,资产可以长久的放着,他是一个耐用品,那么人们购买它其实就是为了博一个更高的收益, 明天买它比今天更贵,后天买它比明天更贵,越来越高,资产就是这样,越贵越想买,只要他在持续的上涨,人们形成共同的预期,它就是有价值的。
结论。那从比特币白皮书开始,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就有了一种天才的想法,把中心式的记账改为分布式的记账。这种记账方式不容易被篡改,不容易作假。是一种天才的想法。
比特币的规则规定所有人达成共识,在一段时间内计算一个哈希方程,获得打包记账的权利。同时把十分钟内的账务向全网公布,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的奖励不断减半。比特币的总数也就成为了一个等比数列的和,不断的收敛,总数就是一定的。
比特币的价值来源其实就是技术,其实就是安全,其实就是共识机制,其实就是资产的特点。 历史 上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其实都是虚无缥缈的,真正左右人类前进的,其实是人类的思想。
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个,没错,这个是在写源代码一开始的时候就限定死的了,可以参考比特币的白皮书,里面写的很清楚,这个1个比特币是通过挖矿获取的,但是强调一点,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个,但是这个1个比特币是可以细分的。
也就是1个比特币还可以细分到很小很小。有多小?
现在比特币的最小单位为1聪,而1个比特币就等于 1亿聪。
至于这个聪是怎么来的?是因为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取名而来的。
所以如果你按照个数来说,比特币的能够通过挖矿获取的数量就是2100万个。 没错!
但是如果你通过交易来获取比特币来细分。。。那可以细分到1个比特币可以分为1亿聪!!
比特币的整个运行机制都是模仿的实体黄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把比特币称之为数字黄金的原因。而我们知道黄金它作为地球上元素的一种它本身是具有稀缺性的,这也导致黄金为首的贵金属在人类很长的 历史 中都扮演着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角色。所以比特币最初规定的数量同样也是有限的,总数是2,100万枚。
2008年10月31日,一个署名为中本聪的人在网络上提出了长达9页的去中心化点对点的交易方式构想,这个构想后来被称之为比特币的白皮书。在比特币的白皮书里有着明确的规定,比特币的上限数量是限定死的2,100万枚,并且永远无法篡改,这是支撑当前比特币价格的一个基石。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比特币的数量并不是无限的,总数量它有一个恒定量是2,100万枚,目前流通中的比特币数量已经超过了1,800万枚,但是最后一枚比特币面世时间将会在2100年以后,也是由它的算法机制所决定的。你所理解的比特币数量是无限的,应该是它的最小值,但是目前的流通中的总数量1,800万枚比特币,还包括接近400万枚沉默在 历史 时间长河中的已经被丢失的比特币。
所以有空多看看中本聪2008年10月份发表的白皮书在这份长达9页的论文里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比特币还有最终的区块链技术,这才是比特币带给世界的一份大礼。
至于比特币的总量,实际上,准确地说,比特币的总量是2099999.769万,略低于2100万。
比特币生成计划:
比特币挖掘的计算方法
比特币在10分钟内生成一个区块,将每小时6个区块的速度乘以24小时(每天)、365天(一年),最后是4年(一个周期)。结果,在一个周期内总共生成210000个块。所有区块的奖励从50逐渐减少到25,然后逐渐减少到12.5,因此有50+25+12.5+6.25+3.125。。。=100个奖励,两个数字相乘可获得2100万比特币。
也就是说,到2140年,比特币将被完全挖掘出来。
为什么比特币的总金额只有2100万?不能再多点吗?
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首先,比特币总量由中本设计。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说清楚原因。所以外界有很多猜测。现在我将向您列出以下8种猜测。
一
猜测一:因为21是最终答案42的一半。
说明:答案是一个笑话。这条线索来自电影《银河系指南》中最终答案的桥梁:宇宙的最终答案是42。
二
猜测二:因为我们生活在21世纪。
解说:这有点牵强。
三
猜想三:中本设定的原则是每10分钟生产一个街区,奖励50枚硬币,4年内减半。结果很自然。
说明:中本没有人为干预,而是接受了自然结果。
四
猜想四:世界上所有的黄金都熔化在一起,这是一个边长约21米的立方体。
注:中本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比特币是一种虚拟黄金。
为什么比特币的总金额只有2100万?不能再多点吗?
五
猜想五:外人认为中本喜欢玩21点。
解释:我对这个答案没有任何解释。
六
猜测6:有32位整数可以存储2^31-1,即2147483647。如果你取前8位,它是21474836.47比特币。那是2100万。
注:我猜本聪在最初的开发中使用了32位精度整数。后来,他发现对于一种全球货币来说,精度是不够的,于是他将小数点后两位扩展到8位,并将32位存储改为64位存储。
七
猜测7:比特币是用来比较全球经济总量的,根据目前全球经济水平,全球经济总量估计为2100万上限。
说明:我认为这个猜测更科学。
八
猜想八:根据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的分析,这个值可能与计算机编程语言支持的整数数据范围有关,与特殊货币相比,也便于后续开发者的维护。
注:比特币使用C++编程语言。
总结与分析
以上八个答案都是外界猜测的。因为中本一直没有解释,所以我们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就我个人而言,我同意V上帝。那么你心里的答案是什么?
【1】准确的说最终产生的比特币数量是20999999.97690000个,比2100万少一点。
【2】为了防止比特币升值以后的分割交易和使用,每个比特币可以被划分成约1亿份,每份叫做1“聪”,换句话说就是1个比特币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这样一来,全部比特币单位(每一份)的总数字是2,100,000,000,000,000,也就是2100万亿,或者说2的50.899次方。
【3】为什么是2的50.899次方这个数字呢?因为这是目前64位计算机里面可以以标准整数形式存放的最大整数是2的64次方-1,一旦超过这个值,数值就会归零。
【4】之所以不选2的63次方,是因为一个总“聪”数要设法低于的更小的阈值:可以用浮点的格式表示的可能的最大整数。因为高阶计算编程语言普遍不能处理整数,处理整数就会丢失精度,比如在很多语言里3除以2等于1,而处理浮点数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因此,为了处理小数,计算机使用一种做浮点表示法的格式。浮点表示法本质上就是一个科学记数法的二进制版本。
在这个高精度形式中,系数(也就是不是指数的那部分)有52位(52bits)。这意味着双精度浮点数最多可以存贮高达2的53次方的数字,而且不能再高了,如果超过了,就得开始砍掉末尾的数字。比特币的2的50.899次方这一以指数形式表现的总“聪”数,刚好低于这个最大值。
综上所述, 就是比特币总数大约是2100万个的真正原因。 中本聪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编程方便。至于现有些人所说的每10分钟系统出现一个区块,生成50个比特币,每四年减半,大概到2140全部产出正好是2100万个,其实是错误的。
总量是约等于2100万个,每四年减半,大概到2140年会彻底挖完,此后挖矿不再产出BTC,矿工收入来源为转账手续费。
这些逻辑是在代码里写死的。
这个问得好,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到了关于数字货币的起源。
主权政府具有发币权,各国央行会不断发行货币,比如我国发行人民币,美国发行美元。因为主权政府发行货币没有限制,海量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居民手里的钱不断在贬值。
比如小时候馒头一元四个,现在一元一个,有的地方2元一个。物价上涨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辛辛苦苦攒下的财富,永远在不断的缩水,人必须永远忙碌。假如你30岁积累的财富,够你躺着殷实的度过余生。但是,如果不能保持财富增值,你60岁的时候会发现就快没有余粮了,同样数量的货币已经买不到什么东西了。
为了对抗这种货币贬值,聪明的创造者就创造出了数量必须有限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就是开创者,有且只有2100万枚,并不归任何政府管理。
数字货币就是因为这个被创造出来。至于比特币怎样确保总量仅有2100万枚,这是另一个问题,感兴趣可以再讨论。
数字货币发展方兴未艾,体现了居民对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的珍视。主权政府可以“掠夺”财富于无形,推动了数字货币新事物的发展。
拿比特币无限可分说事的人,是根本没理解比特币。我不推荐你买比特币,但是这个道理必须讲清楚,“无限可分”和“总量无限”是两回事。
先说总量问题,再说为啥无限可分不代表总量无限,比特币总量确实是2100万,你可以把比特币的数量理解成,一个超级难的方程式的解,而这个解一共有2100万个,这个是可证明的数学定理,所以总量是确定的,你拥有一个比特币就相当于你拥有一个解,这个解的归属权,就在每次计算出结果后,记录在比特币的链条上,而且是无法篡改的。而且比特币,是无法更多发行的。
然后很多人说,比特币不是2100万个,因为比特币是无限可分的,你可以拥有0.1个比特币,0.01个比特币,0.001个比特币,所以比特币是无限的。
说比特币无限可分这个是对的,但因此说比特币是总量无限的,就是胡扯了。
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无论你怎么继续分,原来有多少,你还是有多少,你原来有10个比特币,那么无论剩下的2000多万怎么继续划分,你永远都拥有10/21000000的比特币分量,不会因为有人把自己的1个比特币分成了100份,他就拥有比你更多的比特币了。同样的,也不会因为你把这10个比特币继续分成1000分,你就拥有超过10/21000000的比特币分量了。
但是传统货币不同,假设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是1000万,你拥有10万,那么你就拥有1/100的货币量。
假设你这10万不动,接着,国家又发行了1000万的货币,那么你所拥有的货币量就变成了1/200了。
那么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你的货币就贬值了。
比特币被吹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一个这样的中央银行,可以随便发行货币,导致手里的货币贬值。
当然了,国家也不是随便就发,但是比起拥有总量恒定的比特币,央行在这方面的弹性那就太大了。
另外无限可分充其量也就是个数学 游戏 ,理论上说,任何货币都是无限可分的,只要国家愿意发行,0.001元,0.0001, 0.00000000001元......,那么任何货币都是无限可分的,只不过比特币通过程序代码实现,实现起来更容易。
骗局你明白吗就和当初美元又叫美金一样,等到价值上来了就可以割全世界韭菜,还是咱们国家厉害。上来就禁止比特币中国交易了。
Ⅳ 什么币种有三位小数
比特币,还有类似的加密货币。
比特币(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1]。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
Ⅳ 中本聪会不会偷偷地增发比特币系铃人会不会解铃
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会知道。
一开始每十分钟就会凭空发行50个比特币。
经过几次减半后,现在每十分钟凭空发行6.25个比特币。
也就是说,一直都在增发的过程中。
只是总量不会超过2100万个。
那么总量会不会超过2100万个呢?
白皮书里面写了,如果对现有规则不满意,那么大家可以投票。
比如减半到每十分钟发行量 1个的时候,矿工可以投票,如果都同意以后不继续减半了。
那么总量必然会超过2100万个。
当然,投票的时候要考虑好,会不会导致比特币的崩盘。
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即使规矩有改动的话,也不是某一个人说的算的,中本聪也不行。而是要全体矿工投票。
中本聪、 传说中的人吧,你知道他长啥样吗,你知道他住在哪吗?多大年纪,是男是女,哪国人!其实这些你都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这个比特币是他创造的,比特币的源码在网上公布。那么你知道这个公布的源码和现在用的源码有多大的出入?那么那么多的谜一样的信息,甚至有人怀疑这是美国人制造出的一种数字概念武器,专门用来忽悠中国人的。就跟当年的 星球大战计划 一样,那个是忽悠苏联人的,结果把老大哥直接忽悠瘸了,我么要小心了。
你想想现在还有地平学说的支持者固执的存在,坚持地认为,我没看见的东西,你就是在忽悠我,那么这个叫 中本聪 的人,用电脑打出的一组数字凭啥就是钱,难道就因为他宣称这个比特币发行有限,不能伪造吗?前者我不信,后者我更不信。你要信你就信吧!至于好多人在炒,这也没啥大不了的,那些 游戏 里的打出的金币也有人在用现金交易,可能流通性差些,也没那么大规模和影响力。但是人家至少有运营公司背书吧!
你要稍微懂点大饼的运作机制就不会问这种问题。
会光明正大地增发!不过,概率极小极小。
偷偷增发是不会,这都在链上被控制好了。
起源区块链,很好理解,区块链起来。
这个区块在“宇宙大爆炸”的时候,是每10分钟,产出1个区块,每产出21万个,难度就会增加,后面就越来越难挖,越来越接近0,总量被限制在了2100万个。
公开及试图增发基于区块链的比特币的白皮书和代码都是公开的,谁都能看到,但不是谁都能改。
如果想要增发比特币,势必要去动代码,就会形成 一套新的规则 ,那就可能引发地震。
要去动代码,就需要 链上有这个共识 ,要社区内都同意。
所以,不可能去偷偷改代码,因为改不了,大家都没投票,所以也不会给谁来搞大地震的机会。
如果现在发起增发需求当下,比特币社区的底线,就是比特币总量恒定。
在这个链上有许多既有受益群体,比如,
某人持有了1200万枚比特币,是总量的一半,这个时候你说增发,增发到2亿四千万枚,
他第一个不同意,还有很多大户都不会同意,那就没法通过。 就是分叉失败。大家不承认。
这要是现在能通过,那就没信任可言了,一直增发还值什么钱?
美元一直增发,也贬值。黄金,贬低都是,也贬值。一个道理。
综上结论,要自己偷偷增发是不会了,都在大家的视野和控制之下了。
但如果,有一天他像佛祖一样,从天而降,给信徒们讲一套什么新的东西,就不好说了。(仅做想象~~~)
您这个问题,如果被比特币的粉丝看到了,一定会骂你无知的。因为比特币的算法在那里放着呢,据说只有2100万个比特币。
关于比特币,我并不认可其粉丝或者吹捧者的观点。
首先,人们知道比特币是中本聪弄的,但没有人知道中本聪是谁?
我们看到有关中本聪的介绍,其实都是中本聪自己通过网络说出来的,他并没有现身。中本聪究竟是一个自然人,还是一个组织,我们不确定。
其次,比特币是否真的是去中心化?我们并不能确定。
因为中本聪是谁,我们都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他的行为是否受到某个国家或组织控制,我们也就不能确定比特币是否是去中心化的。
如果比特币是非去中心化的,那就有可能被某个组织控制。可以进行增发或减发。
第三,比特币本质上就是一些代码编写的程序。
只要是程序,就有可能存在漏洞或者是后门。比特币是否存在相应的漏洞或者是后门,没有人知道。
第四,比特币的危害,现在已经显现出来。现在比特币挖矿,每年消耗的能源相当于挪威等国家一年的用电量。
能源浪费巨大,即使中本聪不放水比特币,他给 社会 带来的危害,也不能忽视。
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你 1分钟 了解区块链
比特币是一种通缩型虚拟货币,总量是2100万个,具有恒量的货币属性。
1
比特币为什么还没挖完?
比特币系统靠调节难度系数保证比特币不被太快挖完。
每10分钟,全网矿工共同计算一道难题,竞争记账权及比特币奖励。如果全网算力不断增长,比特币将很快被挖完。
为了保证比特币稳定在约10分钟挖出一个区块,中本聪设计矿工挖矿获得比特币的难度每过2016个区块(约2周时间)动态调整一次,调整后的难度使得每生成一个区块的预期时间为10分钟。
现在的难度系数约为480PH/s,大约是创世区块的680亿倍,也就是说,以现在的算力,全网矿工需要经过约3000万亿亿次哈希运算才能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区块。
2
比特币的反 社会 属性?
当一个具备通货紧缩属性的货币出现会导致大量的人群开始囤钱,而市场上流通量就越来越少,而钱也就越值钱,这样就会导致产出的价格就相对下降,产出下降的结果就是工资和需求的下降,又导致产出价格的下降,最终造成了螺旋形通缩(deflation spiral)。
虽然比特币严格来说并不属于货币,但是比特币总量在2140年会达到2100万数量的极限,货币总数量不会再次增加,那么比特币的数量就会处于恒量状态,而具备恒量或者通缩特性的货币,会带有反 社会 的隐藏属性。
尽管比特币通缩的货币政策是否合理在货币学上争议很大。
3
中本聪会不会偷偷增发比特币?
数字货币是可以增发的,这个要根据白皮书,每年增发多少的代码一开始可以设定好后,以后执行就行了,当然也可以中途改代码,但是要大部分算力同意才行。
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的时候,规定每个比特币可以细分到小数点后8位,每个区块发行 50个比特币,每21万个区块后,每个区块的比特币产量减半。
比特币目前已经被挖出18万枚,现在要更改这个规则来增发比特币,已经不可能了。
所有的加密货币创始人在发布的时候都自己先印够了屯着。转起来修改规则什么的他有很大权威,和神差不多。但是创造新物质是没戏的。
我也来回答一下,中本聪是人不,他想要钱不,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就肯定增发。就像美元,开始的时候也像比特币一样不能随意增发,但是现在疫情影响,去年 印九千亿美元,今年加印1.9万亿美元!最终目的是收割。
凡是略微了解比特币的就知道。中本聪没有公布最开始他自己的原始比特币数量。要知道最开始的时候挖币几乎无成本。
我先说说我的观点:可以但是不能!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是我的论据。
比特币为什么在不断的上涨,因为在大家心里,普遍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比特币以后会越来越难挖,因为比特币总量是一定的,基于这个基础,所以比特币的价值才会有越来越高可能性。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源代码就已经设定了总量会固定在2100万左右。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比特币可以增发吗?当然可以 !比特币的源代码本身就是开源的,就是大家都是可以看到源代码的,如果中本聪或者是维护比特币的工作人员可以的话,可以轻松的更改。 但是他不能!为什么?
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开源的代码就已经设定好了,总量就是2100万,也就是说源代码已经固定好了,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 如果想要增发,就必须更改代码 ,换句话说就是说原来2100万的规则是需要改变的。这样的话,就必须将原来的代码重新制定规则,意思就是之前挖出来的比特币和更改规则之后的比特币是不一样,根本就不是一个锅里的饭!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原来规则下的比特币总量还是不变的,只不是产生了一种类似于比特币的新型数字货币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 目前已经拥有了比特币的人是不是支持这种新型的货币呢 ?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没有人会人为的将自己手中的货币弄的贬值的,所以增发的可能性很小几乎为零。因为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比特币都已经被挖出来了,所以,如果增发的话,会直接影响这些比特币的价值,所以,如果这些矿工们不同意或者说不能达成共识,那么增发比特币的可能性几乎为0.
增发比特币的结果是什么?增发比特币不是没有人想过,之前的时候有人增发了比特币钻石等等,最后怎么样了?到现在依旧是没有多少人认可,没有人认可的虚拟货币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和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说,增发比特币的关键是: 大众达成共识和认可!而这种共识达成的可能性几乎为0.
Ⅵ 比特币是怎么会事怎样产生的有什么作用
下面的内容是来自:http://bitcoin.org/zh_CN/about
历史背景
比特币是第一批实现“加密货币”概念的货币之一。1998年,Wei Dai在cypherpunks邮件列表中首次阐述了“加密货币”这个概念。构建于货币的基本概念之上——在给定的国家或经济体内通行的,用于支付商品、服务和偿还债务的物品或任何形式的记录,比特币更是一种新的货币形态,其设计初衷融入了不依赖于中央权威机构,采用加密学原理控制货币发行和交易等思想。
2009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 化名)在cryptography邮件列表中发表了第一个比特币规范及其概念证明。2010年年底,中本聪声称他已经转到其他事务上去了,离开了这个项目。这位比特币的缔造者从未透露过他的真实身份,只是将他的发明留给了这个世界。时至今日,比特币发明的源起和动机仍然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故事。
2010年以来,众多开发者致力于这个项目,比特币社区很快成长起来。2011年6月至7月之间,比特币突然得到了媒体的关注,从而导致大规模的买入。由此产生的泡沫导致整个2011年下半年比特币的价格持续下跌。之后,比特币的价格又逐渐缓缓地回升到2011年的高度。
为了规范、保护和促进比特币的发展,比特币基金会于2012年9月27日创建。如今,伴随着日渐增多的比特币用户,比特币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技术特征
任何像比特币一样的网络都具有以下几点基本特征:
比特币可以在网络的任意节点之间转移。
交易具有不可逆转性。
块链的使用,避免了双重消费的发生。
交易在几秒钟内就会传播出去, 并在10到60分钟内通过验证。
交易的处理和货币的发行都是通过挖矿来统一执行的。
无论是否在线都能随时接收比特币。
经济规则
整个比特币网络共同执行以下规则:
比特币发行总量约为2100万。
一个比特币可以拆分到小数点后8位,总共约为 21×1014 个货币单位。
交易成本非常低,大多数都是免费的。
统计数据
比特币网络已经连续无间断运行超过48个月。在过去的一年里,比特币的安全特性引人注目,发展显著。截止到2013年4月:
最长的块链拥有超过 232,000 个块。
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计算网络之一,拥有超过65万亿次散列每秒的运算能力。
每天有50,000笔交易成交,交易总额高达几百万美元。
流通中的比特币总值超过13亿美元。
在协议中仅有一次重大的安全事件,已于2010年8月解决。
其它资料可参考:
网络:http://ke..com/view/5784548.htm
比特币官网:http://bitcoin.org/zh_CN/
Ⅶ 229.86920mBTC是多少个比特币
m代表兆,一兆等于1万亿,是229.86920万亿
Ⅷ 你觉得比特币真的是能修复银行通胀的补丁吗为什么
比特币真的能够抵抗通货膨胀和紧缩吗?
委内瑞拉用比特币解决通货膨胀
“我们都是百万富翁,但我们都很穷。工资只买得起一公斤肉。”
委内瑞拉的真实写照,通货膨胀使他们原本辛苦赚到的钱化为泡影,连起码的温饱都难以解决。为此委内瑞拉政府试图用虚拟货币来解决本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从而发行了石油币,但是至今为止似乎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如此而言比特币是无法直观的抵抗通货膨胀和紧缩,那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原中国银行副行长、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王永利认为,法币的数字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央行推行的法币数字化是法定货币的数字货和智能化,简单来说其目标是替代M0;比特币这类的网络数字货币,最后的定位就是一个网络的社区币或者是商圈币。它的价值取决于这个网络社区的覆盖面、渗透率、活跃度,取决于商圈的价值。币的价值,决定于商圈的价值,而不是商圈的价值决定币的价值。王永利建议现在的从业者“要想一切办法把你的区块链应用到现实世界里面,真正能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使它有了广泛的应用,有活跃度的话,币才真正有价值。”
Ⅸ 比特币是如何制造的
每隔一个时间点,比特币系统会在系统节点上生成一个随机代码,互联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可以去寻找此代码,谁找到此代码,就会产生一个区块,得到一个比特币,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挖矿。
目前一个1个比特币基于目前的数据结构被分割到8个小数位,也就是0.00000001BTC,矿工们挖到比特币最小的单位就是0.00000001BTC。
通俗点说,比特币好比是一座由总量为2100万个金币组成的金山,想要得到它,就需要玩家们利用电脑的运算能力,根据现有的算法计算出一组符合特定规律的数字。
(9)为什么比特币有小数点扩展阅读:
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
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Ⅹ 比特币如何实现总量恒定
比特币是一种通缩型虚拟货币,总量是2100万个,那么它是如何保证总量恒定为2100万个,2100万这个数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的时候,规定每个比特币可以细分到小数点后8位,每个区块发行 50个比特币,每21万个区块后,每个区块的比特币产量减半。
因为比特币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21万个区块大约是四年的时间,截止2017年,比特币产量已经减半2次,当前每个区块发行12.5个比特币。大约在2045年,99.95%的比特币将会发行完毕,到2140年,比特币无法继续细分,至此比特币完全发行完毕,发行总量约为2100万枚比特币(注:实际是20999999.97690000个)。
尽管比特币通缩的货币政策是否合理在货币学上争议很大,但这一发行机制激励着矿工尽早投入到比特币挖矿中,使得比特币系统获得了大量算力并保证了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