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和facebooklibra
㈠ Facebook新货币Libra将与支付宝微信竞争,它有可能赢吗
libra是facebook发行的一种加密货币。
这种新货币libra要与支付宝还有微信竞争,这是根本不可能赢的。
而且这个libea的发行从发行以来就一直受到外界的质疑,认为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洗钱的工具。美国还屡屡开听证会,要求他们停止发行这个货币,但是脸书公司拒绝停止发行。
不过在中国,我们是不使用脸书这个软件的,所以他是否有新的一些手段,和我们也没有太多的关系。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还未达到大规模广泛应用所需要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因此在未来几年之内,即使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很大程度上采用由上而下的措施,即先向银行和支付机构进行推广,以评估其产生的作用,然后进行适时改进,最后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大规模推出,而作为公链形式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另外比特币还有央行数字货币没有的稀缺性和公共属性,因此比特币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是难以被替代的。
比特币由于是一种自由的数字货币,因此其使用方面并没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比特币进行价值储藏,这也方便了更多有货币兑换需求的人,但是由于比特币的这种自由度太高,因此其和法币之间的汇率是有一定的波动性的,因此也产生了炒币的行为发生,不同时期法币和数字货币都有不同的兑换汇率,因此比特币只能在短期内做一个支付型数字货币,在长时间的情况下, 只能作为一种投资品,而投资和支付这两种属性是有一定的对立性的,这也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㈢ 央行高层对比特币明确定义,比特币未来将会何去何从
未来比特币可能更多作为一种投资资产,而不是交易货币。比特币可以说是这段时间以来,最为活跃的加密货币了。而在近期的博鳌论坛上,央行的官员对比特币类的加密货币给出了新的解释,央行表示,比特币虽然定义为货币,但实际上来说,是一种稀有的投资资产,未来将其作为投资资产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但在实际交易范围内,比特币依然很有限,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比特币的交易场景都不多。
㈣ libra是什么
Libra是一种由Facebook发起的加密数字货币。大众可以将Libra看成像代币、筹码一样的支付工具,只不过这些代币、筹码的接受范围是全世界。同比特币进行对比,Libra有以下这些特点:
(一)同样使用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就是将本来集中在一起的交易账簿,分散到交易网络上的所有节点里,通过节点之间互相核对账簿的方式,防止有人篡改账簿。Libra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保存交易记录,安全性还是很高的。
(二)货币价值不同。比特币的货币价值由使用者的认可决定,因此存在价值波动不稳定的问题。而Libra的价值则是和现实货币进行绑定,为了避免单一货币的波动风险,Libra锚定了美元、英镑、欧元和瑞士法郎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平均价格。
(三)货币发行不同。比特币的发行由一个公开的算法进行,只要运行这个算法,解出答案,任何人都可以发行比特币。而Libra的发行则是由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管理的,想要获得Libra,就需要使用现实货币向Facebook及其合作伙伴进行兑换。从这一点看,Libra更像是一种类似于代币、筹码的支付工具。
㈤ 英语Libra由来是什么
加密货币Libra本周横空出世,尽管目前Facebook只公布了白皮书,项目尚未有任何公开进展,不过这已经足够引爆全球范围的讨论。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更是紧急宣布,要在7月16日召开对这一项目的听证会。
究竟Libra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讨论热度?它是17亿无银行账户人士的救世主,还是满载邪恶的潘多拉魔盒?雷锋网AI金融评论特此将各方解读和监管态度汇总如下,以飨读者。
Q1:Libra就是一种区块链货币吗?Calibra、Libra Association又是什么?
Libra:一是指区块链网络Libra, 二是指在此区块链基础上推出的加密货币。
Calibra:Facebook新成立的子公司,围绕Libra网络开发金融服务和产品。
Libra Association: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成员制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Q2:Libra归Facebook管吗?
真正的管理者是Libra Association,旨在协调和提供网络与资产储备的管理框架,并牵头进行能够产生社会影响力的资助,为普惠金融提供支持。协会拥有最终决策权。协会成员系统由运行Libra区块链的验证者节点网络构成。
不过,Facebook 将保有领导角色至2019年结束。
更多介绍请戳:《扎克伯格这次要干一票大的!传统金融货币体系面对强烈挑战》
Q3:除了Facebook,还有哪些机构加入其中?
所有首批参与Libra协会章程拟定的企业均被称作“创始人”,要求有1000万美元的准入资金。目前有27家公司已经签约确认成为创始节点,分别是:
支付服务商:Mastercard, PayPal, PayU(纳斯达克旗下子公司), Stripe, Visa
技术和交易平台:Booking Holdings(酒店旅游预订平台), eBay, Facebook/Calibra(FB旗下子公司), Farfetch(电商平台), Lyft, MercadoPago(南美电商平台), SpotifyAB, Uber Technologies, Inc.
电信业: Iliad, Vodafone Group
区块链: Anchorage, Bison Trails, Coinbase, Inc., Xapo Holdings Limited
风险投资: Andreessen Horowitz, Breakthrough Initiatives, Ribbit Capital, Thrive Capital, Union Square Ventures
非营利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 Creative Destruction Lab, Kiva, Mercy Corps, Women's WorldBanking
白皮书表示,希望到2020年上半年时,Libra协会的创始人数量能够达到100左右。
“相关的不同类型的公司的参与会非常有助于稳定币的推广,协会的设计显然就是要保证决策公平性。”前华泰联合证券信息技术副总监谷燕西认为,在初始会员中,一些行业的直接竞争对手都参与了这个协会,如 Visa 和 Mastercard、Uber 和 Lyft,一开始就确定了协会在接纳会员方面的包容性。
Q4:Libra想做什么?
白皮书指出,Libra旨在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
“无论用户的居住地、收入、职业状况如何,全球范围内的资金转移都该像发短信传照片一样轻松、划算,甚至更安全。金融生态系统的产品创新和新参与者都将有助于降低每个人获取资本的难度,同时为更多人提供流畅无缝的支付体验。”
Q5:Libra和比特币有什么不同?对其他数字货币有影响吗?
Libra以各国中央政府所发行的货币作为背书,这是与比特币最大的不同。
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就把Libra理解为一个升级版的比特币,“在支付方面更好用、更安全、更可靠的电子现金”。
他表示,比特币的本意是要成为一个电子现金系统,但是经过十年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成为支付工具,而是一个价值存储工具,也就是“数字黄金”。由于币价波动较大、转账速度较慢、使用难度较高等因素,比特币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现金,无法在支付场景落地,而Libra的设计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对BTC中短期利好,但ETH 和 EOS 肯定会受到竞争。”CSDN副总裁孟岩说。
孟岩解释称,长期来说,Libra 会带动一类新的数字资产,以及一套以债权和利息为主要形式的激励体系,慢慢会把暴涨暴跌的传统激励模式边缘化。但在传统的这些数字货币中,BTC 受到的冲击最小,因为它足够简单和基础,就是个数字黄金。
他认为,“ ETH 和 EOS主要是流量比不过 Facebook。如果开发商发现在你这里只能挣1000块,在 Libra 里能够挣 5000 块,肯定有很大的动力转去 Libra 了。”
Q6:Libra是公链还是私链?
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解读称,Libra暂时采用了联盟链的方式。
“如果采用公链的架构,速度方面是跟不上的。Libra招募了一批验证节点,将基于技术的信任和对大公司的信任相结合,但是仍然非常努力让这个项目并不由某一个公司主体所控制。这种小规模的‘去中心化’是一个暂时的妥协,是为了寻求技术能力、组织形态、应用需求、金融逻辑的最优化平衡,未来随着技术的突破将转向公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去中心化’。
从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演进逻辑来看,它的时间表是比较现实的。Libra项目提供了一个比较现实而且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数字货币无法落地于真正支付场景的问题。”
他强调,主要是要价值与现实经济锚定并保持相对稳定,并解决支付速度、用户和吞吐量、跨国使用、资产独立性等问题。
Q7:为什么说Libra是稳定币?
首先,稳定币指的是一种具有稳定价值的加密货币,来连接数字货币世界与法币世界,例如之前锚定美元的USDT。
白皮书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让 Libra 与现有货币并存。由于 Libra 将是一种全球货币,因此协会决定不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而是沿用篮子所代表的中央银行的政策。”
据悉,Libra会锚定多国法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相关机制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类似。不过目前尚未公布Libra锚定的法币和具体数量。
Q8:对稳定币来说,Libra意味着什么?
“Libra大概率会成为稳定币最终得以确立的标志性转折点。”人大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长曹彤这样判断。
他解释称,之前稳定币已经较为活跃,但还是缺乏一种大的应用场景,稳定币需要使用时,还是要转换成法币再用于支付,转换成本比较高,而且操作体验也没那么好。但是Libra的横空出世,对各个应用场景的整合能力大大提高,全球的影响力和认知力也大幅提升,Libra的使用将由于其便利性和体验性,而不再是种资产保有的过度机制,持有资产与使用资产将会合二为一,因此,用户保有Libra的意愿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
“这很有点像当年Apple手机对各个应用场景的整合,产生APP的全新物种,这种物种一旦出世,将是一种代际的跳跃。”曹彤说。
CSDN副总裁孟岩则认为,Libra是“事实上的铸币权”。他表示,短期来看,Libra 会是以法币债务抵押方式发行;长期来说,Libra 会采用一种混合模式来实现对铸币权的事实掌握。Facebook也正是希望通过 Libra 项目升级为数字经济世界里同时掌握铸币权和信贷权的超级银行。
“这种锚定方式意味着,Libra会按货币篮子确定的比例储备一定量现金,作为抵押发行数字货币,这是最简单的方式,也是最谨慎、最能为监管所接受、而且凭借 Facebook 的能力足以办到的方式。
多年以后,人们信任Libra的价值,不再是因为它可以方便地兑换为法币,不再是因为有任何第三方资产的支撑,仅仅因为在整个 Facebook 社交网络和无数的二级市场中有二十几亿人愿意主动用自己的资产、现金、产品与服务为 Libra 承兑。
到了这一步,就意味着流通的 Libra 当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绝大多数,只在 Facebook 数字经济生态内循环,根本不会被兑现。Facebook 仍然会提供一个兑现承诺,但实际上并不需要承担兑现义务,这就给了它一定的权利,可以通过购买或者交易各种资产来增发 Libra。”
Q9:对国际货币来说,Libra意味着什么?
曹彤从国家主权货币国际化的角度切入,“我们现在热衷于讨论的人民币的国际化,这是在二战后国家主权货币演绎维度上的视角,当全球社会对国际货币的认知和关注转换到数字货币或Facebook的Libra维度后,国家主权货币的国际化慢慢不再会是主要矛盾。”
他预计,国际间个人之间的结算货币、公司之间商品贸易的结算货币、全球金融资产交易的计价货币、储备资产选择的货币,都会不同程度的“数字货币化“或者”Libra化“,即使美元的地位都会受到冲击,其他崛起中的主权货币也同样会面临跨维度的挑战。
孟岩认为,Facebook 之后,还会出现一些新的跨国、超主权的数字货币。未来每一个用户在日常支付中,都需要从若干个货币当中选择一个来进行,货币竞争直接在原子交易层面展开,这对于现有的一国内货币垄断的局面将形成极大的冲击。
Q10:对Facebook自己来说,Libra意味着什么?
“Libra 稳定运行若干年之后,Facebook 网络内将建立繁荣的电商、游戏、服务、金融等数字经济生态,大量产品和服务直接以 Libra 计价和支付。全球 Facebook 用户将逐渐建立对 Libra 本币的直接信任。”CSDN副总裁孟岩说。
直布罗陀证券交易所(GSX)团队成员Daniel Evans就撰文提出了以下几种可能:
宣传噱头。也许Facebook希望将注意力转移到对隐私侵权,政治操纵和审查等肮脏行为的指责上,以及转向崇高和社会上令人愉悦的企业?也许Facebook想要恢复它十年前的形象:很酷,新颖,充满活力。
搜索新收入。也许Facebook正试图弥补其不断下降的老龄化用户群?
把行业竞争扼杀在摇篮里。Facebook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型社交媒体和消息平台的威胁,这些平台可以像Minds,Kik或Telegram一样准备加密,它们可能会继续削弱Facebook和WhatApp的用户群,并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
“长期来看,对互联网巨头腾讯、苹果、阿里等影响较大,Libra以支付入手打造全球无摩擦的金融服务平台,是对传统互联网的降维攻击。”区块链公司Nervos联合创始人王博表示。
他说,Libra本质上是一个公有用户许可链,要资源有资源,要用户有用户,要商户有商户,“说它是迄今为止最靠谱的POS也不为过。对现今所有基于POS系统影响最大。”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也提到了Libra和微信、支付宝们的区别:微信或支付宝使用的仍是原有货币单位,整个过程仅为“支付环节”。而Libra的性质是收取用户的现金和有价证券作抵押,再进行“数字货币发行”。
他强调,数字货币一旦能够单独产生,便会拥有生命力,成为独立的货币单位。因此Libra的金融属性比“支付功能”远远广泛得多,目前在法律和观念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Google、Amazon等国外互联网巨头来说,孟岩认为,它们的压力没有那么大,短期内不会发币。
“但如果 FB 把雷趟了,不仅没死,还活得更好了,那问题来了,如果 Google、Amazon 这时候再来发币,还来不来得及,能不能跟 FB 体系对抗?我判断他们肯定得上,不上的话,他们都成了 Facebook 的下级部门了。”
Q12:产业各方怎么看Libra?
“技术都很成熟,并不难。就看监管是否允许而已。”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朋友圈里这样评论。
美团创始人王兴认为,Facebook 推 Libra 的策略很清晰,“柿子捡软的捏,先把全球 200 个国家中的弱国的货币系统逐步替代掉,碰到极少数强国当然是该低头就低头,该合谋就合谋。”
协会成员之一Visa,其亚太区副总裁则表示,加入Libra更重要的一点是信任、安全和创新,必须保证他们是可靠、负责任的,能够融入整个体系当中。
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Michael Corbat被问起是否会加入Libra时表示,花旗内部会研究一下。“不过,他们在推出该计划前并未联系我们。”
彭博社也报道称,美国几家大银行或有机会参与Facebook的加密货币项目。Libra团队正在和几家银行展开对话,但未告知具体是哪些银行。
Q13:各国监管部门对Libra是什么态度?怎么管?
目前,加密货币在美国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实行监管但监管范围仅涵盖被视为证券的资产。如果Libra被美国政府视为一种新型货币,就可能免受SEC监管。
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主席Maxine Waters称,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框架来为投资者,消费者和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因此她建议项目暂停,并要求举行听证会。
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上月已就该项目运作和处理用户数据的细节致信Facebook,不过对方尚未回应。该委员会表示,Facebook过去曾利用过用户数据,“我们不允许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从瑞士银行账户(或指Libra Association)中运行风险新的加密货币。”
Facebook将在7月16日接受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听证会,听证会不仅会讨论Libra数字货币项目,可能也会提到数据隐私问题。负责Facebook区块链项目的David Marcus预计将出席听证。
相比之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态度相对缓和:“(金融科技行业的)创新太多了。在Libra能够在全世界通行之前,Facebook必须还要解决其他问题。这里有潜在的好处还有风险,特别是可能具有大量应用的货币。如果他们决定向前推进,我们将从安全、稳健和监管的角度出发,抱有很高的期望。”他表示,Facebook曾就此事与美联储有所接触。
法国财长Bruno Le Maire就担心Libra取代传统货币,他强硬地表示“Libra被允许成为主权货币”这件事不可能,也绝不能发生;并呼吁G7集团为今年7月的会议准备一份关于该项目的报告。
德国议员Markus Ferber也反对该项目,称这可能让拥有超过20亿用户的Facebook成为“影子银行”。
英国央行行长Mark Carney对此却持开放态度:“全球支付系统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确实是不平等的。但这可能会受到全球监管的“最高标准”的制约。英国央行将“非常密切地”审查这一计划。”
IMF市场部主管Tobias Adrian则更倾向于将这种“稳定币”视为“电子货币”领域的一部分,这一领域规模已相当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一项名为“2019年禁止加密货币和官方数字货币”的监管法草案在4月份得到了经济事务部、中央直税委员会、中央间税和海关委员会以及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基金管理局的支持。
Coindesk报道称,印度IT法案第79条规定,Facebook已经有义务“尽一切努力”确保其网络或平台不被用于加密货币交易等非法活动。该法具有域外管辖权,这意味着即使跨国公司也可以被送上法庭。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㈥ 扎克伯格的数字货币计划被强势叫停。美国担心什么
扎克伯格发行数字货币,我只能说他的胆子太大,真的不要命了。
Facebook有27亿用户,一旦成功发行数字货币,别的不说,扎克伯格马上就有数不尽的钱,他绝对是全球首富中的首富。
简单的那时候他就是开印钞机的,他想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
美国叫停他很正常,因为扎克伯格这样做,直接挑战美元全球霸权,以及弱化美联储的职能。
凭借着这么大的用户量,一旦他的数字货币顺利发行,慢慢的就会成为27亿人口的结算货币,这直接威胁到美元的结算地位。
而且数字货币和美元兑换率肯定也是波动,到时会和美元价值形成互动,美元升值数字货币有可能贬值,也有可能升值,反而说美元升值这种数字货币同样可能出现升值或者贬值的两种表现。
如果美国大部分人都使用这种数字货币进行交易,那么意味着美国内部具有双重货币,到时候美联储的任何货币政策都可能完全失效。
仅仅这两项就足以让美国把它叫停了。
另外如果这些数字货币是任何由扎克伯格发行的话,这简直就是直接代替美联储,美国让他发行才怪。
更要命的是,扎克伯格这么做直接损害了美国那些大财团的集体,一旦大部分美国人都使用他的数字货币进行交易,那么意味着美国的大部分银行都要关门。
而且美国的那些财团们最后还不得不把他们的美元换成数字货币交给扎克伯格控制,美国那些财团同意他这么做才怪。
现在美国国会只是强势叫停,开听证会,没有找他麻烦都算不错了。其实开不开都一样,美国上层 社会 是不会允许他的数字货币进行全领域流通的,这个我可以肯定。
扎克伯格想把这种数字货币当做市场交易货币,简直就是在做梦。美国那边最多只允许这种货币成为Facebook内部使用的交易货币,或者只允许在某些固定的领域内的使用。
也许用不了多久,他就会遇到新的麻烦。
果然不出所料,正当大家为Facebook发行加密数字货币感到震惊的时候,Libra被美国国会叫停了,与之相对应的是,国际清算组织却支持各国央行加速发展数字货币。
Facebook被叫停可以说是必然的,因为他这样做动了美国的奶酪。我在6月25日的一篇回答中就非常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货币是什么?是经济命脉,一个企业想发行就能发行,那么怎么可能被允许呢?Facebook发行加密货币,靠的是他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不是有什么独到的技术优势,就像马化腾听说后的表态,数字货币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正要政策允许,发行数字货币是很简单的事,看来小马哥比扎克伯格要成熟得多。
Facebook要是发行加密数字货币,首先要颠覆的是美元霸权,美联储肯定不乐意,一些美国的大财团也不愿意,美国政府更是不会答应。以为一旦Libra成为流通货币,美国想通过美元控制全球贸易结算就变得非常难。
因为这样一来,美国无法自由发行美元了,必须和Libra进行挂钩,假如Libra价值是恒定的,美元就会变得波动,相当于Libra取代了美元的地位,美国怎能眼睁睁看着几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呢?这应该是美国最担心的问题吧!
脸书的Libra有帝王之像,遭到封杀是必然的。一段时间内将不会有机会,但经济周期会提供必要的条件,等待吧!比特币的使命已经完成,它拉开了货币进化的帷幕,但全民参与模式的低效率是致命的。高盛、摩根大通的加密币没有未来,他们必须与谷歌、脸书、推特、信用卡大佬们联手才有未来。不过要实现这种革命,美国可能要经历另一场南北战争,不过这次不是为了解放黑奴,而是要颠覆现有的货币体系。革命后的联储将主要由各大技术公司和支付公司的代表组成。不过失败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为美国正处于危险的分裂前夜,很难形成 社会 共识。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必要的需求,手机支付系统的红利期依然在,还有就是现有的金融体系与美国依然有巨大的差距,需要等待美国体系弱点的集中、强烈暴露才会刺激出跨越式的进化需求。希望国家在这些基础技术上有不断的投入与储备。
从本质上讲"各国纸币”也是"数字货币",不过是有着"国家信用"担保的货币"数量"凭证。所以国家非纸质"数字货币"取代国家纸质"数字货币"必然会如同"纸币"取代"金银币"流通一样,有一个复杂搏弈的"生长过程",这个"生长过程"就是其"信用担保"体糸成长的过程。因其相对于"纸币"有巨大的生产成本优势,流通便利优势,因此将来定会大行其道!
——在这之前,必有具体的各种形式的"反对"!①安全问题②利益问题。美国叫停"数字货币"等于终止了扎克伯格"私人”发行货币的行为。
事件经过
6月18日Facebook发布了一款全球数字货币Libra的白皮书,牵起热潮,比特币价格因这事直接破万元美金,投资者情绪开始高涨起来,不过对于美国官方对此一直都质疑的态度,最近7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议员联名向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发出信函,要求立即暂停数字货币Libra和数字钱包Calibra的研发,以及参加7月17日举办的听证会,确认Libra是如何运作和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用户隐私等内容。
官方担忧
1.数字货币的实质
其实对于数字货币,官方和公众对于Libra的担忧跟比特币一样,都是关于资金安全、用户隐私的问题,毕竟现在数字货币都是建基于软件之上,可能存在漏洞被黑客攻击造成用户的损失。
还有对商业银行和货币体系的冲击,毕竟Libra可以用于支付,用户可以用来Libra来消费和转账等金融业务,暂时Facebook公布Libra的详细也不是很多, 只是公布了白皮书,对于币圈老韭菜来说已经见多不怪了,不少项目都是白皮书一套,实际上另外一套,暂时没人确保Facebook不会这样做。
2.用户数量多
Facebook可以说是全球用户数量最多的社交媒体,高达20亿用户,一旦落实使用数字货币将会是广泛使用的,各地目前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和态度都不同,这个可能会涉及到不同国家主权的问题,毕竟Libra的目标就是让客户的转账跟发图片一样简单。
3.Facebook有前科
其实官方已经不是第一次对Facebook这么苛刻了,早前不久扎克伯格已经参加过听证会,关于用户隐私问题以及美国大选期间推送相关广告影响选票的问题,官方指责Facebook欺骗用户,这次发布Libra对于用户的隐私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4.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冲击
目前数字货币的规模还是很少,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毕竟用户量少,全球币圈用户才几千万人,大多数都是投机炒币的人,真正使用数字货币用于日常转账等金融服务的只是少数,可能只有那班洗黑钱的人。
当Libra可以落实广泛使用起来,用户量一下会多了20亿,公众会逐渐对数字货币熟悉起来,使用Libra变多,就会对货币需求减少,而且相关的金融服务会越来越多,例如信用卡、异地转账等,抢走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因此会对传统的金融体系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最后总结
美国对其担忧是无可厚非的,不过Libra想要落实起来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正式落地应该还需要5-10年的时间,毕竟传统法币的地位不会一下被取代,而且法币相关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移动支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也是为何现在主流的数字货币不能广泛使用的原因,移动支付的技术已经很成熟,而数字货币转账的技术还停留在白皮书的层面上。
Libra的基础就是区块链,区块链技术能否改变世界暂时还是未知之数,我们将对不熟悉的事物是需要保持警惕的,毕竟现在数字货币存在安全隐患,没有规范管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美国官方对此担忧是正常的。
Libra可以值得期待,不过全面落实距离现在还是很远的事情。
朋友们好!
只能说,扎克伯格的胆子太大了!扎克伯格的数字货币计划被强势叫停,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不能允许扎克伯格拥有货币发行权,而且数字货币对于现有金融体系是一个巨大冲击,还要就是数字货币对现有财富冲击很大。
历来发行货币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权利
历来只有主权国家能够发行货币,这是主权国家的一个核心权利。如果扎克伯格也能够发行数字货币,意味着扎克伯格也拥有了一个国家的核心权利,也就是意味着扎克伯格在美国之内搞出来一个独立王国。这样的事情,美国肯定是不允许的,美国是绝对不会允许在美国之内再搞出来一个独立王国的。特别是牵涉到货币发行权的问题,美国是绝对不会允许扎克伯格搞出来这样的数字货币的。
数字货币对于现有金融体系是一个巨大冲击
如果扎克伯格搞出来数字货币计划,这个对于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根本就不可能监管到这样的数字货币体系,何况数字货币体系本来就不是为了好监管而生的,而是为了逃避监管而设计的。因此,如果数字货币出来以后,那么可能会被犯罪分子所利用,成为逃避监管的理想货币。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对于现有的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将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数字货币如果发行,将对现有的财富造成冲击
数字货币如果发行,将对现有美国富豪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冲击。如果扎克伯格的数字货币成功发行,可能意味着现有的财富体系将重估,这样的事情对于现有的美国富豪阶层和有产阶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而且,脸谱公司总共拥有20亿用户,如果这20亿用户在交易时,都不再用美元,而直接用数字货币,那么美元就有被替代的风险,美元价值可能下滑,大家的财富也会慢慢重估。这对于美国来说,可以说风险不可估量。
综上所述,扎克伯格发行数字货币,真的是胆子太大了。美国强势叫停扎克伯格的数字货币计划,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绝不能允许扎克伯格拥有货币发行权,而且数字货币对于现有金融体系是一个巨大冲击,还要就是数字货币对现有财富冲击很大。
感谢阅读!
数字货币也是货币的一种。同样的,纸币也是货币的一种,从本质上讲,他俩都是一般等价物,是一样的作用。
当你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或者手机银行转账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数字货币。只不过记录你账户里有多少钱的主体不一样。传统的记录者是银行,也是唯一的合法的记录你有多少钱。我们都知道银行都是政权首要控制的国家命脉。
但是现在FB站出来说,我也可以记录你有多少钱啊!用不着银行,传统货币的优势1信誉度,2记录准确,3保证不会贬值。而我libra,是数字加密,分布式记账,信誉度,准确度透明清楚,谁都可以查啊,没有问题。
不贬值我也可以保证,因为我不会胡乱发行libra,保持定量。这样也就不会贬值。
如果Libra代替美元在世界上流通的作用,那么FB不就成了下一个美联储了吗?美联储的股东是美国几百家银行,银行同意FB的做法,就等同于慢性自杀。
只有美国银行自己推出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美国国会,总统才会认可。
当然,区块链技术有着天然的优点,就是透明化。这点很重要,这是趋势,不可抗拒。美联储也懂,现在摩根大通,也就是美国最重要的银行(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工行),已经在区块链技术了。
FB太天真,发行libra就像是某一个印刷厂称,我家印出来的钱,跟美元是一样的,比他防伪技术还多,而且我还不多印,总共就流通1万亿张。我印完这1万亿,厂房和设备我都烧了,你也别想着复制,嘿嘿,防伪技术会让你怀疑人生。
其实就算这个印刷厂把钱印出来,这也就是1万亿张的废纸。就是成本挺高……
直接和各个国家央行货币汇率挂钩那就是等同于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了,而且他用户20几亿,横跨多少个国家,一旦成功变成全球最大的货币机构了,这涉及得东西多了,洗钱,税务等等等等,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会允许自己国家有这种不是政府绝对控制的东西出现的
货币在民众手里是钱,在统治阶级手里是统治的工具(比如贬值或者升值其实看统治阶层的需要),没了货币管理权就等于是没了统治权。So…
胆太肥了
㈦ 央行即将发行数字货币与现有数字货币有何区别
近日,新京报发表一篇名为《央行数字人民币欲出,比特币天秤币要凉?》。文章表示,研究五年之久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并不是将现有货币体系下的货币数字化,而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推出全新的加密数字货币体系。文章中还说“非主权数字货币也会逐渐降温”,让不少人产生误解,纷纷讨论比特币是不是会凉凉?
对很多人而言,看到央行将推出数字货币,还是有不少疑惑的?央行为何要发行数字货币?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他和支付宝微信的支付有什么区别?对现有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市场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给大家一一分析一下。
央行为何要发行数字货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大幅减少纸币的使用,出门在外都是靠微信、支付宝付款。既然大众已经习惯了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与微信和支付宝有何不同?
数字货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而微信和支付宝是运用法定货币。在实际使用体验中,数字货币可能与电子支付方式的感受类似。但支付宝、微信只是使用了电子支付方式,交易时用的钱还是通过银行账户转款,也就是说支付宝里的钱实际上还是对应着一张张钞票。但数字货币本身属于交易货币,具有支付和流通属性,其本质与钱相同。
举个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去喝咖啡时,给店员钱的结算方式属于交易,用数字货币的结算方式属于支付,而用支付宝、微信等软件就是使用支付系统了,它背后需要记账、结账、对账。支付宝、微信本质是支付系统,而数字货币是支付系统对应的支付工具(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的几个特点
1. 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2. 央行将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3. 央行数字货币还能够在反洗钱、反恐融资方面提供帮助。
4. 将使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实时采集成为可能。
5. 可以实现可控匿名。
最后,央行的穆长春还说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一定采用区块链技术。”也就是说,在技术方面不会百分之百的依赖区块链技术,因为区块链架构无法满足支付要求的高并发性能,但可能会在溯源、数据存储等方面运用到区块链技术。
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
伴随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我国将在各行各业全面升级系统以充分实现对人行数字货币的对接和应用,新一轮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化和信息化革命将在我国拉开序幕。
同时,一旦央行的数字货币推开使用,真正的去中心化加密数字货币将没有理由再受到如今的种种限制,加密货币将更加多彩纷呈,更广大的用户将进入这个领域,加密货币的落地和应用将加速到来。
和比特币有什么关系?
很多人说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是模仿比特币,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其实央行早在2006年的时候已经开始了数字货币的研究,只是5年前才开始成立专项研发小组。2008年1月1日,时任央行副行长苏宁就出版了《虚拟货币的分析理论》,同时提出“最终虚拟货币的发行主题统一至中央银行”,所以甚至可以说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想法在中本聪之前。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并不是模仿比特币,只是在某些技术环节上使用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是通过挖矿的方式产生,央行数字货币是由央行发行的。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一种法定货币,而比特币只能称之为商品或资产,并不是货币。
结语
人民币还是人民币,央行只是将人民币数字化,增强了安全性,可控性,交易的匿名性,可以更方便快捷透明的管理。与facebook发行libra一样,都属于稳定币,而现在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货币,价格浮动较大,更多的是为了投资,两者并不相同。
央行一旦发行数字货币,一定会让更多人了解到比特币,了解什么事钱包、区块,会起到很好的普及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进入数字货币市场。
(作者:链界社区,内容来自链得得内容开放平台“得得号”;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链得得官方立场)
㈧ 中国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paypal等移动支付和facebook新推出的Libra有何区别与联系
支付宝,微信,paypal是中心化的,是支付方式,是货币的数字形态,数字货币使用了区块链技术。
而libra是facebook想要在区块链方向发展。
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2019年1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2019年12月2日,该词入选《咬文嚼字》2019年十大流行语。
区块链的起源: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两个月后理论步入实践,2009年1月3日第一个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诞生。几天后2009年1月9日出现序号为1的区块,并与序号为0的创世区块相连接形成了链,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㈨ 在央行数字货币的世界中 比特币和Libra或有一席之地
印度央行——印度储备银行(RBI)行长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最近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在未来全球各国中央银行都开始发行自己数字货币的世界中,比特币和Facebook支持的Libra可能会发挥作用。拉古拉姆·拉詹认为比特币属于“投机资产”,而Libra则是专门为交易而设计的,因此当中央银行开始发行数字货币的时候,比特币和Libra也许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最近接受CNBC旗下播客节目“Beyond the Valley”时,印度前央行行长拉古拉姆·拉詹认为在全球各国中央银行都开始发行自己数字货币的世界中比特币和Facebook支持的Libra可能会发挥作用。虽然比特币和Libra目前都遭到了大量批评,但拉古拉姆·拉詹相信随着中央银行介入数字货币市场竞争,这两种数字货币肯定都会占有一席之地,他解释说:
“我想这些加密货币也在与央行数字货币竞争。”
在拉古拉姆·拉詹看来,数字货币可能会对各国央行、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零售贷款服务提供商所扮演的角色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会改变整个金融体系全貌。当然,这一想法是否真的能够成为现实仍在讨论中,但中央银行可能会发行法定货币的数字版本,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就已经在进行试点,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正在考虑是否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这意味着它从本质上就与法定货币不同,比特币没有中央机构来管理其发行,而是建立在所谓的区块链技术基础之上,而支持比特币交易的基础就是一成不变的公共账本。不过,比特币经常被批评为投机性资产,传奇投资者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比特币“毫无价值”。
相比之下,Libra采取了更为中心化的方法。这个项目是由Facebook公司领导、并于2019年提出的。但是很快Libra便引起了监管机构的严厉批评,特别是因为Facebook存在数据隐私方面的“前科”问题。
Libra最初的想法是成为所谓的“稳定币”,并将得到一篮子全球货币的支持。与比特币的波动性相比,这种发币模式将使Libra价值保持稳定。不过这个想法得到了监管机构的反对,之后Facebook不得不“缩小”Libra的野心。不过在今年四月,Libra协会董事会董事大卫·马库斯(David Marcus)表示Libra并不一定要按照最初设定的那样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也可以与美元等单一国家法定货币进行挂钩。
但现在,Facebook数字货币Libra已经做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改变。除了增强了合规性程序,解决了人们担心该网络可能会被用于洗钱或是为非法活动募集资金的问题外,Libra还从原计划的“全球货币”转型成为与单个主权货币1:1锚定的稳定币,并且针对不同的主权货币,Libra都会提供足够的储备金。最后值得一提的是,Libra已经放弃了打造类似比特币或以太坊这种无许可区块链环境的想法,目前已经转向于构建许可区块链。
拉古拉姆·拉詹认为比特币是一种“投机性资产”,而不是那种可用于大规模交易的资产,让人为当债券等传统资产吸引力不大时,投资者往往会蜂拥冲向比特币这种资产。他解释说:
“从这个意义上讲,比特币的确有点像黄金,实际上,黄金具有一定的价值,因为我们将其用于珠宝业,但比特币甚至无法做到这一点。然而,只要有人认为它有价值,它就具有价值。另一方面,Libra试图创造一种用于交易的货币。而且,整个想法不是将其视为具有增值价值的投机资产……而是将其用于交易。因此,最终的基础价值将来自中央银行,央行将保留价值,而不是Libra保留价值,Libra的价值体现在它可以兑换的价值。”
这位前印度中央银行行长说,拥有一种“垄断”的私人数字货币将会有问题,因此市场可能最终会出现具有不同角色的竞争性私有数字货币,拉古拉姆·拉詹补充说道:
“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同的私人货币将发挥不同的作用,并且比特币具有的价值可能只是价值存储或投机性资产,而Libra则可能变成一种更多用于交易的货币,”
数据关注
数字货币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数字货币随附的数据。
对此,拉古拉姆·拉詹提出了一个观点,即现金可能才是真正的匿名货币,他解释说:
“您对中央银行在每笔交易中的细节都非常信任吗?政府应该知道你所做的每笔交易吗?我们手中现金之所以看上去很好是因为现金本质上是匿名的。即使您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情,估计也不想让政府看到您所做的一切。”
事实上,私有数字货币也存在同样的匿名性和隐私问题,但是拉古拉姆·拉詹表示可能有必要在这些竞争的数字货币之间“整合数据”,因为没有人希望整个事情都被巴尔干化。
但是关于如何保护该数据,仍然有几个问题需要回答,拉古拉姆·拉詹最后表示,这些问题包括:
1、我们需要某种更广泛的全球 游戏 规则,对于一个国家/地区来说,该如何处理从国外收集的有关谁使用本国/地区货币的数据?
2、在使用数字货币的时候,常规的保护措施在哪里?
3、如果有人使用外国的数字货币购买可能损害本国的某些服务,那么它们是否可能会受到间谍活动的监视?
4、使用数字货币是否也会遭到勒索等非法活动影响,并让数字货币持有人遭到损失?
不要不在乎这些问题,时至今日,这些问题其实距离我们很近。
#比特币[超话]#
㈩ 比特币会埋葬法币吗
本文最早发表于香港大公报经济观察家清和专栏,原标题《比特币会埋葬法币吗?》,作者:清和 智本社社长。
2008年12月,一个代号为“中本聪”的人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但是在当时鲜有人意识到它的存在。
然而,此后十余年,比特币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一场场“腥风血雨”。如今,当美元愈加泛滥时,通胀愈加凶猛时,比特币的价值愈加突出。一些投资者逐渐将比特币视为类似于黄金的对冲资产。一些机构投资者将比特币作为抗通胀性资产来配置。
在学术界,一些经济学家将目光投向比特币,试图以此窥豹,探寻高通胀、高债务、高泡沫背后的货币解决方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金融学教授bhagwan chowdhry和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lex fridman都曾建议,比特币的创建者“中本聪”应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比特币,是不是解开当今世界经济危局的钥匙?
法定货币,违背了经济规律
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比特币白皮书将中央银行系统视为危机的罪魁祸首。该白皮书直指要害:“传统货币的根本问题就是,它们必须得到全部的信任才能发挥作用。必须信任中央银行不会使货币贬值,然而 历史 上却不乏违背这一承诺的情况……”
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正是法币与银行制度。在现行的法币与银行制度中存在两个悖论:
一是美联储悖论。
与全球大多数央行一样,美联储既是市场主体又是公共机构,二个主体不可兼容的。作为市场主体,美联储向全球市场供应美元,它是全球市场最重要的交易员,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在与美联储做交易。但是,美联储又是美国的公共机构,它不能追求利润目标,必须追求公共目标。
根据联邦储备法,美联储有三个目标,分别是充分就业、控制通胀和金融稳定。美联储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一旦危机爆发,美联储必须“依法”救市,以稳定金融市场,拯救就业市场。但是,美元容易因此沦为公共用品,金融投资者、房地产商、联邦政府都要求美联储发放更多美元。如此,一个公地悲剧便产生了,金融危机反复爆发,世界不可避免地陷入高通胀、高泡沫与高债务的泥潭之中。
另外一个悖论是法币国家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
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去国家化的过程,是国家主权不断向外让渡的过程。如今,世界已经进入了深度全球化,但是,货币依然是高度国家化的法币,具有法偿性、强制性和垄断性。如此重要的货币资源,仅仅由央行的少数精英来支配。这与经济全球化的自由化、竞争性、公平性背道而驰。
美元是这一悖论的经典案例。美元是美国的法币,也是最大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货币。美联储垄断了美元的发行,其货币政策主要对美国公民、企业与政府负责,不需要对全球市场负责。这导致了权责利不匹配问题。美联储根据美国经济需求实施紧缩或宽松货币,但对国际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引发新兴国家的债务危机。这种外溢性危机属于全球化的市场风险,但货币巨浪的掀起者又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主体。
法币国家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矛盾,是特里芬难题的内核,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根本原因,也是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解决之道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推动货币去国家化,让强制性法币退出 历史 舞台。
区域性货币似乎是经济全球化的解决方案。二战后欧洲逐渐走向统一,欧盟主要国家让渡出了货币主权,欧元由此产生。但是,欧元其实是加强版的德国马克,是一种超级法币。除了更加接近美元外,欧元没有改变法币的任何本质属性。它依然具有法偿性、强制性和垄断性,由中央银行来支配。某种程度上说,欧元在货币国家化的路上走得更彻底,距离经济全球化更远。
比特币是一种解决方案吗?
比特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比特币到底是什么?
根据白皮书,中本聪最初是希望通过分布式节点记账的方式,构建一个公开的、平等的、不可逆的比特币网络,以打破中央银行体系的垄断。但是,没有好处,节点并不愿意干这事。为了激励节点,中本聪设计了限量版的比特币。节点公平竞争解哈希函数,从中获取记账权,记账权则对应着一定数额的比特币。挖矿实际上是争夺记账权,比特币实际上是为了驱动比特币区块链网络而设计的奖励机制。
所以,比特币背后至少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比特币是非法定、无国界的私人货币,即货币的非国家化;
二是比特币网络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一个无国界的银行转账及支付系统;
三是比特币的出现,意味着一种非国家化的超主权货币以及无国界金融体系的尝试。
所以,与根正苗红的法币相比,比特币显得非主流与野心勃勃,总是裹挟着一种叛逆“信仰”:分布式、民主化、自由化,反垄断,反货币霸权。
从货币的角度来看,比特币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货币。比特币是一个封闭的、与市场隔绝的发行机制,无法维护货币价格的稳定。“中本聪”在白皮书上表达了对传统银行系统的不信任以及货币超发的不满,试图通过定额发行(2100万枚)的方式维持比特币不贬值。实际上,这种办法是机械的、无效的。货币不是为了发行而发行,货币的功能是服务于市场交易。货币不应该定额发行,而是按市场需要发行。发行机制上存有缺陷的比特币,价格波动极大,很难成为真正的货币,更接近一种投机性数字资产。
当然,这无法磨灭比特币的价值,因为它打开了自由货币的潘多拉魔盒。自由货币,可以是国家化的货币(非垄断性的国家货币),也可以是私人货币(如比特币和Facebook的Libra),但它必须是完全自由发行、自由流通、自由竞争的货币。
自由货币才是经济全球化的货币方案,也是解决当今世界经济高债务、高泡沫、高通胀的货币方案。
自由货币,是全球化的货币方案
从 历史 来看,自由货币的 历史 要比法币的 历史 久远得多。在古代,黄金、白银、铜钱、铁钉、食盐、羊皮等商品货币便是自由货币。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将这种“没有国家的保障”、由习俗或契约支撑的货币,称之为“卡尔塔货币”。近代 社会 ,欧美国家广泛流通的银行券也是私人银行发行的自由货币。在美国自由银行时代,市场上流通的银行券多达上万种。
英格兰银行最早是由苏格兰人创办的私人银行,可自由发行银行券。1844年,英国皮尔首相推行了新银行法《皮尔条例》,将英格兰银行改组,分设发行部和银行部。该条例削弱了当时市场200多家私人银行发币权,确认了英格兰银行的央行地位以及英格兰银行券的法偿货币地位。这是货币史上的标志性事件——近代第一家央行及第一个法币的诞生。
不过,在《皮尔条例》通过后,当时的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对此提出质疑。他指出:
“既然我们信赖杂货店老板卖给我们的茶叶的分量,我们也相信面包店主卖给我们的面包的分量,那我们也可以信赖希顿父子公司(Heaton and Sons)或伯明翰的其他企业也会根据其风险、利润来供应我们沙弗林与先令。”斯宾塞的意思是,我们信任自由市场,为什么不将货币发行继续交给自由市场?
可惜的是,20世纪之前,经济学家并不重视货币理论,古典政治经济学主张货币面纱论,将货币视为外生变量。直到1898年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发表《利息与价格》后,经济学家才打破货币面纱论,并将货币纳入经济学研究范畴。但是,这时欧美世界正在快速形成中央银行及法币体系,经济学家所提出的货币理论基本是法币理论,几无自由货币的智慧。就连新自由主义大师弗里德曼提出的货币主义也是法币理论。
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晚年写了一本书叫《货币的非国家化》。在这本书中,哈耶克将其一生坚持的自由主义贯彻到底,大胆地提出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国家货币垄断,引入竞争性货币和私人货币,攻破自由市场的最后一个堡垒。但是,这不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
当然,货币理论“跛脚”,但货币实践已经走在了前面。其实,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全球货币快速迈入自由化浪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浮动汇率和自由汇率,私人银行发行的信贷规模远大于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来配置的。利率市场、汇率市场和私人银行,将法币推向自由化、市场化。这也是8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一日千里的重要原因。
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货币自由化遭遇重创,美联储及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强势介入货币市场,直接给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越过商业银行给市场主体提供贷款。这种“逆流”最终导致世界陷入今日之危局。
比特币的出现似乎在告诉世人,重启自由货币才是大势与正道。自由货币遵循的是自由市场的逻辑:私人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控制风险,而珍惜货币信用,克制货币超发的冲动。私人银行提供高信用的货币,就像是面包师提供可口的面包。私人银行基于市场原则配置货币资源,远远胜于央行人为盲目的配置货币。自由货币的自由化、公平性,远胜于法币的垄断性与强制性。
自由货币在理论上统一了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与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是货币自由化浪潮的推动者。弗里德曼是最克制的法币主义者,他主张除了基础货币外的一切货币市场均由自由化来解决。自由货币市场容许各种私人货币、国家货币、区域性货币以及各类货币公平竞争、自由流通。这才是全球化时代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