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挖矿难度增长率
㈠ 一枚比特币卖$64015,家用电脑24小时挖矿,多久才能挖到一枚
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一台可以运转的计算机安装相应软件后即可成为“挖矿机”,这意味着任何拥有电脑的人也都是潜在的矿工。
很多人可能觉得比特币挖矿很容易,只需要下载一个软件,然后在电脑上运行就行了,就像运行炒股软件一样,在这只能说大家是异想天开。
事实上按照目前比特币的挖矿难度来看,普通的家庭电脑根本就吃不消,比特币挖矿其实就是在运算,这种特定的算法是基于加密哈希算法的数学难题,想要解开这一数学难题,则需要这台用于挖矿的计算机具备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在几年前比特币挖矿难度比较低的时候,家庭电脑或许还可以用到,在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不少人用家庭电脑挖到比特币了。
但是随着比特币挖矿难度越来越大,它所消耗的运力越来越多,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大量的人群加入到挖矿当中,挖矿的速度比较快,这进一步加大了挖矿的难度。
比特币平均下来大约每十分钟产生一个新区块,每一个新区块都伴随着一定数量从无到有的全新比特币,每开采210,000个块,大约耗时4年,货币发行速率降低50%。
而未了达到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新区块的平衡,挖矿难度在每2016个区块之后或大约每14天增加或减少一次,具体难度是增加还是减少主要取决于发现之前2016个区块的速度。如果之前的2016年区块发现时间少于14天,则难度增加,而如果发现时间超过14天则难度降低,目标是将平均区块发现时间恢复到10分钟。
而按照最近一段时间参与挖矿的人数来看,事实上发现2016个区块的速度可能要小于14天,这意味着越往后面挖矿难度越大。
如果中本聪把比特币换成法币,需要他的银行账号去接收法币,这家银行将有一批人知道中本聪的真实身份,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全员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一定会有人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泄露出来。这就意味着中本聪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中本聪长期以来保持匿名的努力毁于一旦。
这么多年来,有无数人声称自己是中本聪,最终没人能证明自己就是中本聪。而他们想证明自己也很简单,用中本聪的地址交易1美元即可。
当然,如果中本聪想把比特币换成其他加密货币,是不会暴露身份的,但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他是比特币世界的上帝,不是以太坊世界的上帝, 一个上帝不能背叛自己的世界 。
更进一步思考,中本聪为什么要把比特币换成美元?在白皮书里,中本聪对比特币的定义是一种“电子现金系统”,毫无疑问他的理想是比特币终有一天变成全世界都认可的“钱”。 如果比特币真成了钱,比美元更普适的钱,还需要换成美元吗?
我们不如去思考一些更有趣的问题,比如:我们让比特币涨到多少,能帮助中本聪成为真正的世界首富?
中本聪的身份,是比特币世界最大的谜团,是构成一个好故事不可缺少的一环。我经常会猜想,如果我是中本聪,我会怎么做,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要解决什么问题,等等。思考越多,就发现这个故事越有趣, 有趣程度甚至不输给比特币本身 。
#比特币[超话]# #数字货币# #欧易OKEx#
㈡ 比特币挖矿难度和算力有什么关系
2009年1月3日,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中本聪挖出了 比特币 的第一个区块,并获得了50个比特币的奖励。这标志着加密数字货币时代的来临。
创世区块是区块链技术中的第一个区块,是区块链中非常独特的一环,因为它是第一个区块——整个数字基础设施中唯一没有与前一个区块连接的区块。
比特币最早的挖矿难度只有1个哈希值,可以用最弱的消费者级别的CPU来开采比特币,而且有很大的机会获得比特币。
在随后的几年里,随着交易所建立,比特币持有者之间的交易活动变得更有组织性。挖矿的难度显著增加,它需要越来越强大的处理器,到后来升级到图形处理器。2013年,专门的ASIC挖矿硬件开始出现,性能甚至远远超过最强大的图形处理器。
到2013年底,比特币挖矿难度首次达到了1个Giga hash哈希值。这是创世纪块挖矿难度的1000*1000*1000倍。之后,比特币的挖矿难度又增加了数千倍。
挖矿难度是为了保证让比特币新区块的产生速度在平均每10分钟产生一个而设置的动态参数。
每挖2016个块便会做出一次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前面2016个块的出块时间,如果前一个周期平均出块时间小于10分钟,便会加大难度,大于10分钟,则减小难度,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的每过10分钟产出一个块,所以难度调整的时间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钟)。
比特币挖矿形同猜数字谜,矿工要找出一个随机数(Nonce)参与哈希运算 1Hash(Block+Nonce),使得区块哈希值符合难度要求。算力指计算机每秒可执行哈希运算的次数,也称为哈希率(hashrate)。一个矿机每秒钟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就是其“算力”的代表,单位写成 hash/s或者H/s。
算力单位:
1 KH/s = 1000 H/s
1 MH/s = 1000 KH/s
1 GH/s = 1000 MH/s
1 TH/s = 1000 GH/s
1 PH/s = 1000 TH/s
1 EH/s = 1000 PH/s
全网算力是btc网络中参与竞争挖矿的所有矿机的算力总和。当前难度周期全网算力会影响下一个周期的难度调整, 如果全网算力增加,挖矿难度增大,单台矿机固定时间的产出就会减少。
那么,已知当前全网算力,下一个周期难度将如何调整呢?
根据公式:
难度 * 2^32 / 全网算力 = 出块时间
出块时间要稳定在10分钟, 也就是600s:
难度 = 600 * 24.42 * 10^18 / 2^32
= 3.46e+12
那么,在3.46e+12的难度下, 一台算力为14TH/s的矿机平均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出一个块呢?
根据公式:
难度 * 2^32 / 算力 = 出块时间
有:
3.46 * 10^12 * 2^32 / 14 * 10^12
= 1.06e+9 s
结果大概是12270天。
原本中本聪设计的是一个公平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一个数字货币系统,每个人都可以使用个人电脑进行挖矿。然而,有利可图时大量新算力不断加入,矿工竞争激烈,使得单个矿工的挖矿成功率几乎为零。
2011 年起矿池出现,大量矿工纷纷加入矿池,以稳定收入,摊薄成本。大量算力融入,使得比特币挖矿难度越来越大。数字货币挖矿业形同军事竞备,挖矿设备不断更新迭代,不再遵循摩尔定律。
㈢ 09年比特币挖矿效率
比特币网络的挖矿难度已经从 16.6 T 减少到 13.9 T,下降了 15.95%,并创下有史以来第二大跌幅。在此,我们将根据 Coin Metrics 数据探究一下比特币挖矿难度调整的历史。
事实上,在比特币诞生的第一年里,挖矿难度其实降低了很多倍(例如,比特币网络曾花了超过一个月时间才开采出 2016 个区块),但因为挖矿难度不能低于 1,所以这个数字就一直没有变化。
㈣ 比特币什么时候会挖完
预计2140年可以挖完,总计2100万枚。
根据比特币的相关文献,在2140年,会产出2100个比特币,并不再增长。根据比特币的原理,在经历33次减半期后,每区块的挖矿产出将达到0.58聪,小于最小单位一聪。而每次减半的间隔是210000区块,上述文献给出的全部产出时间(2140年)是由每区块产出时间10分钟推算出来的。(210000*10/60/24/365=3.9954年*33=132年,从比特币产生的2008年起,132年之后即是2140年)。
但是,上述推算方法所使用的“每区块产出时间为10分钟”是一个理想状态,这个假设仅在全网算力和难度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成立。查阅比特币区块链,不难发现,比特币的全网算力长期处于增长状态,挖矿难度也随之增涨。于是,不难得出,上述推算不成立,有巨大误差。上述方法的注意缺陷是,无法准确地预测比特币全网算力的变化,无法准确地预测比特币的开采速度。上述计算方法所使用的11.3天的数据,仅是从2013年5月2014年4月5日的平均值,代表性有待商榷。大家可以综合大数据分析结果和矿机生产情况等建立更准确的数学模型。
㈤ 比特币挖矿的难度和算力
难度是对挖矿困难程度的度量,即指:计算符合给定目标的一个HASH值的困难程度。
difficulty = difficulty_1_target / current_target
difficulty_1_target 的长度为256bit, 前32位为0, 后面全部为1 ,一般显示为HASH值:, difficulty_1_target 表示btc网络最初的目标HASH。 current_target 是当前块的目标HASH,先经过压缩然后存储在区块中,区块的HASH值必须小于给定的目标HASH, 区块才成立。
例如:如果区块中存储的压缩目标HASH为 0x1b0404cb , 那么未经压缩的十六进制HASH为
所以,目标HASH为0x1b0404cb时, 难度为:
比特币的挖矿的过程其实是通过随机的hash碰撞,找到一个解 nonce ,使得 块hash 小于 目标HASH 值。 而一个矿机每秒钟能做多少次hash碰撞, 就是其“算力”的代表, 单位写成 hash/s 或者 H/s
算力单位:
比特币系统的难度是动态调整的, 每挖 2016 个块便会做出一次调整, 调整的依据是前面2016个块的出块时间, 如果前一个周期平均出块时间小于10分钟,便会加大难度, 大于10分钟,则减小难度,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稳定的每过 10分钟 产出一个块,所以难度调整的时间大概是2周(2016 * 10 分钟)
全网算力是btc网络中参与竞争挖矿的所有矿机的算力总和。当前难度周期全网算力会影响下一个周期的难度调整, 如果全网算力增加,挖矿难度增大,单台矿机固定时间的产出就会减少。目前全网算力大概是24.42EH/s, 一台蚂蚁S9矿机的算力大概是14TH/s
那么, 已知当前全网算力,下一个周期难度将如何调整呢?
根据公式:
因为出块时间要稳定在10分钟, 也就是600s:
那么,在3.46e+12的难度下, 一台算力为14TH/s的矿机平均要花多长时间才能出一个块呢?
根据公式:
有:
结果大概是12270天
㈥ 什么是比特币挖矿难度如何调整原理是什么
比特币挖矿难度(Difficulty),是对挖矿困难程度的度量,挖矿难度越大,挖出区块就越困难。目标值(Target)与挖矿难度成反比。难度越高,目标值越小。而难度目标是目标值通过转化得到,是一个只有 4 个字节的字段(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难度目标等同目标值处理)。比特币系统正是通过调整区块头中难度目标来控制挖出区块所需平均时间的。
目标值是个长度为 256 比特的字符串,换句话说目标值约有 2^256 种可能的取值。调整难度目标就是调整目标值在整个输出空间的占比。
举例说明:挖矿就如射击,所有射出去的子弹都会落在一个很大的靶子上。难度目标就是这个大靶子上圈出一个范围,这个范围越小,被射中的难度就越高。调节难度目标,就是调节这个圈在整个靶子上的占比。
挖矿算力增大,单位时间射击的次数就越多,目标范围被射中所需的时间就越短。反之,挖矿算力减小,目标范围被击中所需的时间就越长。而比特币系统追求的平均出块时间为 10 分钟,这时候就需要调整难度目标来实现。
02 如何调整难度目标?
比特币系统是怎样调整难度目标的呢?在《白话区块链入门 080 | 数说比特币,了解 比特币 必须知道这 10 个数字》一文中,我们介绍了比特币系统每过 2016 区块(大约为 14 天时间),会自动调整一次难度目标。所有区块高度为 2016 整数倍的区块,系统就会自动调整难度目标。如果上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也就是之前 2016 个区块),平均出块时间大于 10 分钟,说明挖矿难度偏高,需要降低挖矿难度,增大难度目标(准确地说是目标值);反之,前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平均出块时间小于 10 分钟,说明挖矿难度偏低,需要缩小难度目标。
03 难度目标的可调范围
比特币系统设定,难度目标上调和下调的范围都有 4 倍的限制。举例说明:假设上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内的 2016 个区块,由于算力暴涨,只用 7 天就全部挖出来了,通过难度目标调整,将难度目标缩小一倍,可以将平均出块时间维持在 10 分钟左右,但如果算力暴涨,前 2016 个区块全部挖出只用了 1 天,那么难度目标最小只能调整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04 总结
比特币的算力是持续波动的,比特币系统通过难度目标的调整,使得平均出块时间维持在 10 分钟左右。难度目标和挖矿难度成反比,挖矿难度越大,难度目标越小。当区块高度为 2016 的整数倍时,比特币系统就会在该区块上,自动调整难度目标。如果上一个难度目标调整周期内,平均出块时间超过 10 分钟,那么降低挖矿难度,增大难度目标;反之则提高挖矿难度,减小难度目标。难度目标上调和下调的范围都有 4 倍的限制。
比特币每 2016 个区块(大约 14 天)调整一次挖矿难度,相比于 BCH 每个区块都调整(大约 10 分钟调整一次),有明显的滞后性。你认为是哪种调整方式更合理呢?为什么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
㈦ 比特币多久提升难度
比特币每产生2026个数据块之后更新计算难度(每个数据块包括25个左右的比特币),今天或明天应该更新一次。
越往后,每计算一个数据块所用的时间越久,计算难度更新频率越低。
㈧ 为什么全网的计算能力上升,挖矿难度会增加呢
这和比特币的设计机制有关。因为比特币的挖矿其实就是进行哈希运算,那么如果全网的运算能力上升,但是哈希运算的难度不变,解开每道题的速度就会增加。而每解出一正解,系统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区块,那么比特币系统就不能保证每10分钟出一个区块了。说不定每5分钟甚至每2分钟就会产生一个新的区块,这是有悖于比特币设计理念的。为此,比特币网络会及时地根据全网的计算能力动态调整哈希运算的难度,来确保整个比特币网络每10分钟才会产生一个全新的区块。
㈨ 比特币1枚35万,一台家用电脑24小时挖矿,挖到1个要多久
09年那会你用普通电脑还有可能挖得出来比特币,现在别试了,现在即使专业挖矿机也都是挖矿池,矿池的原理就是集合接入矿池里的所有算力去挖比特币,挖出来多少后按比例分配给参与挖矿的人员,具体能分给你多少一看挖出来多少,二看矿池平台分配比例。个人电脑挖一千年都不一定能挖出来。
你按电费计算,什么时候能持平,应该就是要多久[捂脸]
目前家用电脑挖不出来。
比特币网络平均每隔 10 分钟,就尝试去收集网络上产生的区块里面的新比特币。创建新比特币的难度系数是随着参与尝试产生新比特币的人数而变化的。整个网络一致认可基于产生最前面的2016个区块所花的时间实现这些行为。
难度系数与产生这些较早的区块期间,投入到产生这些新的比特币的平均计算资源有关。某个人“发现”一个区块的可能性,是他所用的计算资源和所有同时在网络上生成区块的计算资源的比值。这就保证了大家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下挖矿。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系统,导致比特币挖矿难度越来越高,想要正常出块,矿机就必须要不断升级。目前的家用电脑的运算能力,计算哈希函数的速度远远低于专用矿机,基本上是挖不出比特币的。
估计10年左右,因为你用一台 别人用的1000台… 算力是一定的 不是随机挖
办公电脑怎么可能比得过,挖矿比特币这个事情动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比特币的什么产生规则,简单说是一种算法的高密度交叉产生的一个节点就对应产生一个比特币,说白了就是全球网络用户活跃度每达到一个高度就产生一个,而且是有数量限制的,越到后面越难产生,这是一个相当烧显卡和CPU的事情,还有,相当耗费电力,这个东西得一天二十四小时运行,而且想挖到得相当多数量的高端计算机,记得三年前也就是2018年,那时候挖矿相当火爆,深圳华强北的高端显卡价格一时成倍增长,甚至有人承包一些水电站(电力充沛还便宜)就为了挖矿,不过随着那时比特币走弱很多人都血本无归,所以你说用家用一两台机器挖矿,怎么挖?
建议把趁早把电脑卖了,因为到时候挖不到矿还把电脑搞坏了,损失惨重 。
不是普通人玩的事情别做发财梦了。
挖比特币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挖它,电脑配置只要最高,一天可以挖0.0000000几枚,就算是一天你挖到的可以卖钱,那肯定赔钱!
因为挖坑虽然简单,但是第一吃配置,第二吃电,最大的缺点就是耗电量超大,如果你的电是免费的,你可以考虑多买很多高配置显卡,但是不建议挖虚拟币,因为你挖的币还没你投入的钱多,赔本买卖不做也罢。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到您
2011年刚出来的时候,家用电脑每天可以挖出50枚左右。现在己经几乎不可能。主要是家庭电脑运算力太小。
500年
2021年的4月2日,比特币的全网算力难度又迎来了5%的上涨达到了24T。这意味着如果保持你之前的算力水平没有增长的话,你现在的每日挖掘比特币的收益会呈现出5%的下降。当前比特币的价格重新上涨到了6万美元附近,折合人民币的价格接近于40万元。
这个收益水平如果仅仅能够使用家用电脑就能够挖掘比特币的话,那么只要愿意人人都是百万富翁,很多朋友对于比特币的算力挖矿行业没有过多的了解,当前的比特币,全网算力参与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天文数字。
并且比特币挖矿难度提升的趋势还在一直持续下去,因为按照中本村对于比特币最初白皮书中的规则设定来看,最后一枚比特币的出土时间应该是2140年以后,距今也有120年的时间,而目前还没有面试的比特币数量已经不到150万枚。在之前的11年时间里总数量2,100万枚的比特币已经挖掘了1900多万枚。
而剩下的150万枚比特币还要支撑120年的时间,可想而知后边的比特币全网算力难度将会达到一个怎样的恐怖数值。所以现在真的已经不是家用电脑,就能够参与到比特币挖矿行业的时代了。
我们之前计算过保持当前的比特币全网算力难度不变的情况下,你用家用电脑显卡按照3070来计算的话也需要1500年的时间。而目前大部分的家用电脑组成的挖矿针对的都是以太坊或者除了比特币之外的其他数字货币。
目前能够参与进来的比特币专业矿场都是背后有大的资本来支撑的,因为在比特币价格进入到熊市阶段时很多时候挖矿都是亏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囤币,等到比特币的价格重新涨上去以后再重新出售,这个过程中垫资是非常大的,对于资金链要求非常高。他们的专业矿卡计算能力是远远高于家用电脑的。
并且影响比特币价格波动的,除了专业的矿机机器折旧费用以外,还包括最主要的电力成本,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比特币,专业矿场的分布都是以水电火电丰富的地区为主,因为这些地方的电力价格相对而言是比较便宜的,比特币的耗电量当前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