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产子
Ⅰ 比特币分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关于比特币,这两天消息满天飞。
具体是这样,先是国外有家叫BTN FOUNDATION的基金会宣布,已经组建比特币分叉开发团队,要推出一种新的比特币分叉币BTN,现在官网都已经上线了,就叫btn.kim。没两天,另外一个比特币开发团队Bitgo,也宣布要对比特币进行分叉,名字更好听,叫BTF,直译过来就是“比特币信仰”。
据知名比特币专栏作家姚远统计,12月比特币将“产子”10个,将至少将分叉出BCX、SBTC、LBTC等10个“孩子”。
这些事一出,比特币市场又开始波动了,部分投资人炸毛了,各种风言风语也都出来了:咋这么多分叉啊?比特币是不是不行了?
其实比特币分叉这个事,远比表现出来的要复杂,不把它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交待清楚,还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分叉的由来:底层协议差异
比特币的分叉由来已有,所谓分叉,指的是因底层协议不同而引发的记账差异。按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薛洪言主任的解释,比特币是由若干点对点的去中心化节点共同维护的,整个系统的有序运转依靠的是所有节点的共识,即对于哪些交易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节点具有记账权等关键事宜,有一套公认的标准。这套标准是部署在区块链底层协议中自动化执行的。
但节点毕竟是人来操作运行的,即所谓“矿工”,而但凡是由人来操作的事情,就一定会有区别。比如说有些节点的矿工天天上线,有些节点的矿工又偶尔才上线;有些节点在东半球,有些节点在西半球……总之由于种种原因,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比特币不同节点中,使用的底层协议并不一样。
如果节点中运行不同版本的底层协议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标准,此时就会产生分叉。如果节点之间能够处理好这些版本差异,最终形成统一标准,那分叉最终会消失,这种分叉被称之为软分叉。如果差异不能被消除,部分节点继续运行不同版本的协议时,分叉将会持续,这就是硬分叉。
软分叉好解决,就是账本错了,修改过来就行。硬分叉不好解决,谁也不认为自己是错的,都按自己的标准来解释,最终只能各行其是,各记各的帐。目前所说的比特币分叉,指的就是硬分叉。
第一次分叉:技术升级
比特币最早的一次硬分叉,是纯粹的技术原因。比特币本身的结算性能有限,按最初的技术协议,比特币每秒最多只能支持7次结算。这在早期不是问题,随着比特币的大火,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入,结算也变得空前频繁,此时原有的技术就显得不够用了。
因此在2017年年中,一部分矿工就提出了新的技术协议,但另外一部分矿工却不认同,最终变成双方各持一端,各自运行自己认同的底层协议,这就是比特币历史上的第一次分叉。
分叉越来越多,性质逐渐变味
但随着比特币交易手段的发展,投机者逐渐把分叉视作一种圈钱手段,导致目前的分叉性质大为改变。
其原理是这样的,每一次分叉,实质上都相当于发行了一种新的数字货币,而且这种数字货币是跟比特币挂钩的。面向的受众人群,比一般的ICO更为庞大,而且也更容易被普通用户所接受,比起直接发行一种新的数字货币来得容易多了。
而创造这种分叉的团队,因为占尽了先机,所以非常容易掌控新币种的交易,特别是在前期,只需要很小的成本就能操纵整个币种的价格走向。这就留下很大的投机炒作空间,分叉团队只需要让新币种得到用户的接受,就可以人为将价格炒到一个天价,等真正的用户涌进来之后,再把手头囤积的大量货币全部出手,凭空获得高额利润。
今年10月25日,国内一团队分叉出比特币黄金(BTG),而在分叉前两天,莱比特矿池CEO江卓尔就公开指责这次分叉是圈钱:“BTG创始人廖翔在分叉前已预挖了20万枚BTG币,并且想将其兑换成2万个比特币,圈钱8000万元。”
分叉的好处于此可见一斑,以至于炒币界开始流行一句话“分叉创造价值”,为此还衍生出一个新词“IFO”—— 首次代币发行。
知名财经博主何生曾对媒体表示,所谓的IFO大部分可能衍变为收割韭菜的圈钱操作,“很多之前做ICO的在做IFO,ICO还需要写白皮书和上交易所才可能获得市场认可,而IFO连白皮书都不用写。”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比特币分叉越来越多,有利可图呀。说白了,人人都想当中本聪。
能不能不分叉?
无论是苏宁金融的洪蜀宁,亦或是比特币钱包软件提供商BitGo CEO、Segwit2x项目的负责人之一麦克•贝尔西(Mike Belshe),对于比特币的这种分叉,业界其实是拒绝的。实际上,真正的区块链从业者,一直对投机炒作行为是深恶痛绝的。目前国内区块链行业的领先企业,都明确表示对比特币分叉泛滥的反对。如推出国内首个可落地的大众化区块链项目的迅雷,其公司CEO陈磊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迅雷反对一切利用区块链投机的行为,所以也肯定反对以炒作和割韭菜套利为目的的比特币分岔。”
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光有态度还不够,得有具体手段。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能不能让比特币不分叉?
这很难做到,比特币自身技术是比较原始的区块链技术,计算能力有限,在面对以前的交易规模时还勉强能行,就目前比特币大火的情况来看,是难以支撑的。所以比特币迟早要解决自身算力的问题。
但并不是一点希望都没有,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创新,总会有一些新的路子出现。比如迅雷提出的共享计算,就能在现有硬件设施不变的条件下,有效提升计算能力总量,并降低单位计算能力的成本。如果将比特币与共享计算结合到一起,可以有效解决比特币的算力极限问题,而且还不会产生新的分叉。
其次可通过监管手段来对这种以割韭菜为目的的分叉进行监管。比如对比特币钱包进行实名制,对交易也实行实名制,可以有效防范金融做局的风险。目前实名制在一些区块链项目中已得到实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迅雷的链克,就是国内首个引入实名制的区块链应用,基本杜绝了恶意炒作的隐患。
总之办法是有的,就看比特币玩家接不接受了,而且真正施行起来,也有个过程,需要时间。所以在当前这个阶段,对各种名目的比特币分叉,大家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Ⅱ 比特币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它的创始人是谁
提起比特币我相信大多数人并不陌生,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比特币在最开始发行的时候价值并不高,可是到现在其价值已经上涨了许多倍,2021年3月13日,比特币突破60000美元,其中已经有部分国家将比特币当成国家法定货币,但是大多数国家并不认可其存在。
由于比特币价值迅速上涨,让之前没有买比特币的人非常后悔,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比特币由于没有大国家来进行背书,这种货币具有极大的危险性,一旦各国政府联合一起来抵制,那么比特币的价值将会一落千丈,而投资比特币的人并不在少数,其中亏的家破人亡的也比比皆是,所以在投资比特币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对待,千万不要随意的去炒币,不仅不会赚钱,可能会血本无归。
Ⅲ 比特币是谁发明的
比特币的概念创始人是中本聪。
2010年12月12日当比特币渐成气候时,他却悄然离去,从互联网上销声匿迹。
作为武士的后裔,中本聪出生于1949年的日本别府,母亲诠子是个佛教徒,把他辛苦拉扯大,过得很贫穷。
1959年父母离异,中本聪的母亲改嫁并带着三个儿子移民到加州。中本聪和继父处的不好,但根据他弟弟Arthur的说法,中本聪很小就展现出了在数学和科学上的天分,但也展现出了“薄情且兴趣怪异”的一面。
中本聪毕业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学,专业是物理。一毕业,他进入了休斯飞机公司(Hughes Aircraft),从事防御和电子通讯方面的工作。后来,中本聪为美国军方工作,他的这段经历被列为国家机密,现在搜他的档案,他的这段人生是一片空白。
2008年中本聪在互联网上一个讨论信息加密的邮件组中发表了一篇文章, 勾画了比特币系统的基本框架。2009年他为该系统建立了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正式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2010年12月12日当比特币渐成气候时,他却悄然离去,从互联网上销声匿迹。
Ⅳ 比特币是怎么产出的,比特币如何获得
您好
比特币是通过挖矿产生的。
每10分钟,全网的“矿工”一起计算一道算术题,谁又快又准的算出答案,就相当于获得了记账权,等于挖到了这个区块,这个矿工便能获得系统新生的比特币奖励。
在比特币刚诞生的时候,通过计算机的CPU便可以挖矿。
随着挖矿的矿工越来越多,目前用CPU已经不能挖出比特币了,大家开始用矿机挖矿。
如果你想挖矿,首先需要准备好矿机、比特币地址、挖矿软件等。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私信我
Ⅳ 怎么生产比特币
每隔一个时间点,比特币系统会在系统节点上生成一个随机代码,互联网中的所有计算机都可以去寻找此代码,谁找到此代码,就会产生一个区块,得到一个比特币,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挖矿。
目前一个1个比特币基于目前的数据结构被分割到8个小数位,也就是0.00000001BTC,矿工们挖到比特币最小的单位就是0.00000001BTC。
通俗点说,比特币好比是一座由总量为2100万个金币组成的金山,想要得到它,就需要玩家们利用电脑的运算能力,根据现有的算法计算出一组符合特定规律的数字。
Ⅵ 持续上涨的比特币,一年一共生产几枚呢
Ⅶ 比特币的总量是多少
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个。
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区块奖励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而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就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区块奖励减半为25个。
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区块奖励再减半为12.5个。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约2100万个。
(7)比特币产子扩展阅读
货币特征
1、去中心化:比特币是第一种分布式的虚拟货币,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没有中央银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币安全与自由的保证 。
2、全世界流通:比特币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管理。不管身处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
3、专属所有权:操控比特币需要私钥,它可以被隔离保存在任何存储介质。除了用户自己之外无人可以获取。
4、低交易费用:可以免费汇出比特币,但最终对每笔交易将收取约1比特分的交易费以确保交易更快执行。
5、无隐藏成本:作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币没有繁琐的额度与手续限制。知道对方比特币地址就可以进行支付。
6、跨平台挖掘:用户可以在众多平台上发掘不同硬件的计算能力。
Ⅷ 比特币是什么请通俗的解释一下讲一下它的历史
说说我的理解:有个人发明了一个方程(算法?),这个方程有2100万个解,于是根据这个方程发展出一个游戏,就是谁找到了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就给这个人一个叫“比特币”的奖励品。于是很多人开始玩这个游戏(无聊?)。最开始,使用一般的CPU进行运算很快就能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些解,比如说玩家A说我找到了解a1,于是A向所有参与游戏的人询问“你们找到a1这个解了吗?”于是所有人都带着a1这个解去验证,并查询自己是否已经计算过了a1,如果都没有人对“a1是这个方程的一个解”提出异议,并且没有人在A之前找到了a1,那么很幸运,A将获得一个比特币。当这个游戏参与的玩家越来越多,被找到的解也就越来越多,想要快速发现新的解就需要更强大的运算力,而解方程的过程涉及大量的浮点运算,传统CPU已经无法满足这种高精度的浮点运算,于是主要的运算任务交给了更擅长浮点运算的GPU进行(发展到后来就是专业挖矿机)。本来这是一堆极客玩的游戏,但是某些银行家发现了比特币的货币特性,于是开始用真实流通的货币去购买比特币,使比特币与金融货币挂钩,于是比特币逐渐得开始拥有货币的属性并拥有一定的价值(因为有人愿意用美元买比特币)。总结一个比特币是一个方程的2100万个解的其中一个,有人愿意用美元或是其他货币去兑换比特币,那么比特币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人愿意拿货币兑换比特币了,比特币就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