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特币问答 » 比特币没有法律效应

比特币没有法律效应

发布时间: 2025-03-09 12:25:53

Ⅰ 中国政府是否承认比特币

中国央行于2013年12月5日下午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央行在这一通知中称比特币不是货币,只是一种虚拟商品,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通知一出,比特币在中国的交易平台上旋即暴跌,三周时间已跌去60%。这才是比特币被中国央行限制的开始。2014年,中国央行于3月中旬向又央行各分支机构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比特币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该文件要求各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4月15日前关闭15家境内比特币平台的交易账户。这表明,在中国金融机构为比特币网站平台的交易账户开户不合法,除非现金交易,比特币的投资者无法在中国境内为交易进行银行转帐、第三方支付。

Ⅱ 比特币暴涨近7万人爆仓,投资比特币有何风险

比特币虽然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并且交易便捷。但是他依旧有以下的风险。

一、民众普及力度不高。

比特币是属于虚拟货币的一种,他的实际发展时间是比较短的,而且因为他交易所需要的费率是比外汇便宜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家实际上是没有明确表示认可比特币这类虚拟货币的存在的。正是因为没有人去推广比特币,再加上发展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他的认知门槛是比较高的,同时由于大众对比特币的不理解,这也造成了缺乏信任。在传统的金融业观点中看来,比特币作为虚拟货币,因为“没有一定的发行者”,基于这一点,比特币最后会导致价值归零。在这一点上,比特币是有一定的归零风险的。

Ⅲ 如果比特币成真,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成为巨富,这合理吗

肯定不合理也不可能成真。

你想一下,比特币只发行2100万枚,如果真成世界法定货币,你每拥有一枚,就是未来不吃不喝,永远不用干活,也相当于拥有这个世界2100万分之一的财富。

你觉得合理吗?

比特币本身是一个通缩货币,不符合正常的 社会 经济秩序,拥有比特币的人不会再去投资,消费。因为他们手上的货币只会越来越值钱。进而流通率降低, 社会 萧条,经济和物价一起崩溃。

我记得这个问题在某乎上面回答过,那我就再说一遍。

货币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张纸而已。他的价值来源于政府站台,来源于多少人认同他的标价。

比特币也是如此,他的价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币信徒的狂热。去年比特币涨疯,除了圈内本身人外,基本就是做多机构割投机者韭菜。

比特币虽然说是去中心化,但实则还是要靠中心化的交易机构交易。

各国政府不可能也不会抛弃自己的法定货币,去为比特币的信用背书。这行为不光蠢,也不符合人类发展。

说白了,比特币现在真正的应用市场还是黑市,暗网,X钱。而像真正的货币实力应用场景,在全世界都少之又少。

我觉得如果你如果想了解币圈,小额投机试试水就算了,如果真把他当成世界金融秩序的信仰,那就赶紧放弃这个想法。

我不知道区块链未来会不会真的颠覆世界货币,但肯定不是比特币。

就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来说,在10年前能看到数字货币将来的,那是先知,在5年前看到数字货币前途的,那也可能翻车。

我们先来看看数字货币们现在的样子。情况是这样的,BTC在5400美元附近,它的兄弟BCH在273美元的价格上,昨天竟然涨了13%,ETH价格是163美元,XRP的价格是0.3美元,但是它数量多。

在经历了2017年年底的2万美元高价位之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就走上了熊市,最低掉到了3000多美元,也就是跌去了85%的价值。这也使得像日本软银孙正义这样的投资老手翻车,据他自己说,在比特币里亏了1.2亿美元。都够我吃几辈子了。

在今天,你敢不敢投呢。在今天也同样不知道明天数字货币会不会成。在一件事情还没有成的时候就加入进去的,那就是风险,高风险就有高回报。同样高风险也会有大损失。有比特币信徒信誓旦旦的说比特币会到25万美元一个,另一个听了觉得不过瘾,100万一个,到不了这价位直播吃翔。说这个话的是McAfee,慢咖啡,就是搞杀毒软件起家的那位美国疯子。现在还因杀人案面临美国的引渡。他们说归说,反正没人会来为自己的言辞买保险,听了这些话,投进去钱,结果亏了,也不会有保险赔付。

就像题目讲的,如果的东西都是万一,这事情万一要是成了呢。万一的事情,也就是有9999个不成。如此的风险,有几个能顶得住。我们买理财的话,资管新规不再兜底保本了,就这个很多人都受不鸟,要是投比特币,9999的可能都是亏,那么赚9999倍,或者赚几倍几十倍,看来也就公平了不是。

就在刚刚,美国有一项调查出来了:11% of the American population owns the major cryptocurrency bitcoin (BTC), according to a new survey published by Spencer Bogart of venture capital firm Blockchain Capital on April 30.11%的美国人口有买了BTC了。

总的人口中2017年有77%的人听说过比特币,到2019年4月这个数字增加到了89%。年龄段上细分18-34岁的人中90%知道比特币。当然,拥有比特币的人群中,也是这个年龄段的最多,有20%,而人口平均持有比特币的才11%。

这是比特币市场比较真实的一个写照。

作者无意怂恿别人投资数字货币,因为这里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任何新的东西都一样,谨慎为好。如果成了看似不错,万一不成呢,钱就呵呵了。

说实话,我从来就没搞懂比特币,也不太想去搞懂,因为比特币违背了我所受教育的基本的货币常识!虽然比特币从我第一次听说的几块钱倒到最高的2万美金一个。但是,说比特币成真,或者比特币成为未来流通货币,或者成为各国货币当局认可,而具备合法流通权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懂货币学的基本常识的人才会这么想和说的出口的人。

所谓的比特币,尽管我不是很懂,大约知道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算法,基于算法的基础上,按照算法生成比特币,并且一度风行全球,却始终不被诸如巴菲特等人所认同其存在价值的说法。我简单地总结,比特币之所以有今天的价格,本质是炒作,尤其中国资本的炒作,且因为炒作的逻辑,持有者不怎么参与交易和流通导致了流通数量和炒作需求的巨大缺口而持续上涨和炒作。而这个逻辑一旦失效,则雪崩可期!

为什么说比特币注定不可能成为全球流通的支付货币?这要从货币的基本常识说起,实际上,货币是一种信用和政府公权力强制发行,即没有对应的兑换黄金义务和责任,纯粹以政府强制力和央行信用作为隐性担保而发行的强制性流通纸钞,其对比的是如果在金本位时代,货币的信用是绑定黄金,即多少货币兑换多少黄金是法定的央行义务和责任。即见票即付的责任,后来因为美国的黄金兑付机制没有足够的黄金作为保证之后,美国强制全球协议以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取代金本位之后,从此美元不再具有强制兑换黄金的责任和义务而脱钩黄金。这也就是为什么各国黄金储备主要在美国保管的根本和 历史 原因,因为需要拿黄金兑换获得美元!

也就是说,连黄金,都是各国和全球央行货币当局的天然敌人,意思就是是各国货币的天敌,假设黄金真的按照实际价值具备流通权力,那么各国的货币就会一文不值,因为货币属于信用,其等价和购买力属于信用担保和国家权力强制流通而不是刚性以实际储备的等量于流通货币的黄金担保。如果黄金存在支付权力则没人会信任货币,一张纸而已。

这也就是我看到很多大咖说保值抗通胀买黄金我就想笑,如果央行给予黄金真实的价格,那么,买黄金肯定是最保值的,但是,黄金天然是央行的天敌,他使得央行信用下发行的货币容易存在无法兑换承诺含金量的黄金。

那么,黄金,尚且难以全球性流通(唯一例外的一种条件就是各国央行破产,或者世界大战,全球不再信任任何货币,包括美元)何况比特币?从黄金这个角度非常好理解,比特币必然受到各国央行的抵制,抵制,并非是抵制其存在,而是允许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存在,比如有限的规模,有限的炒作,但是要取代各国货币的存在,或者换一个角度说取得流通权,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打一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如果黄金不是央行的天敌,那么随便按照哪国货币,就拿美元来说,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同等时期的黄金购买力和美元购买力来说,黄金现在至少价格应该是每盎司1-2万美元(可能不太准确,甚至应该达到20万美元,对比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同时期黄金购买力而言),而事实是价格为1100-1300美元,道理就在这里!

从我国比特币的发展来看,无论是挖矿,还是炒作,我国央行始终非常警惕比特币,不仅仅是上述我论述的央行天敌,也更多的是跨境和洗钱的违法工具。

因此说,题主所说,比特币成真,不管是如何成真,都不可能。

尽管目前按照价格,或者账面来看,的确,拥有一个比特币的价值不菲,以前用比特币支付一杯咖啡的事,按照目前比特币的交易价格来看不可思议,但是从货币常识角度来看,其未来法律的风险巨大,越是发展风险越大,越不发达越脱离央行的警戒视力范围。

最后,奉劝所有投资和炒作比特币的人远离比特币,假设某天,央行下令封杀比特币,立刻分文不值,因为黄金和比特币,是纸币货币条件下央行的天敌!

投资比特币不能看到有人笑就看不到有人哭

2011年前后作为投资比特币的最佳时间周期很多人是无法抓住这个风口的,当前已经流通于世的1700多万枚比特币陷入沉默账户永世不出的接近于500万枚。从这个数据中就可以看到当初是有很多人拥有比特币的,2010年前后淘宝上还有5元1枚出售的比特币,99%的投资者是无法想象的未来若干年后,比特币可以如此值钱甚至一度达到2万美元的高度。

所以说在任何的投资市场,先知先觉者吃肉后知后觉者喝汤盲目跟风者接盘。 不管是最新的挖矿还是投资比特币,在这个行业里边处于一夜暴富奇迹下的人群永远是最少的。绝大部分的人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投资,那么有赢有亏也就十分的正常,无需眼红平常心去看待下一个风口就行。

非常合理。从财富分配,风险收益和贡献大小看。

财富分配是否合理?

问题中有个概念要澄清,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是指:

1)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

2)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

先讨论命题一,这一群体其实是不存在且无法成为巨富的,看下面这个图。

本文数据均来自btc区块链浏览器(19.1.11), 比特币的所有地址加起来也不过才2000万多一点,也就是说使用者只少不多。作为一个全球投资品而言,人数真的太少了,而且我们可以看到,只有2%左右的人拥有超过1BTC,我就不说比特币有一天涨到月亮上去的事儿了,就算是涨到一两百万美金,这些持币量不足1BTC的人能成为巨富?怕是连套北京的两居室都买不起吧。所以,不存在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成为巨富这一事实。

而且,能拿出几万闲钱投资虚拟货币的一般都是城市新中产,小额投资也许可以改善他们生活,但无法实现阶层跃迁,这是合理的。

再看命题二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呢?那这些人如果成为巨富,合理吗?合理。因为我们得看风险和收益的比例。

风险收益比例合理吗?

成为巨富不合理的逻辑是风险低,收益高,这些人赚了过于容易赚到的钱。但事实上比特币大户或者你所知的庄家都承担了对应的风险,可以看下面的图。

持币量第一名的地址是18年1月才逐步参与交易进来,这是币价大跌,市场都在喊比特币归零的阶段,在17年初陆续建仓13万个比特币,在大牛市里也没怎么出手,这是做好巨额亏损的准备才进场的比特币庄家,这个风险远远超过大多数有钱人能够承受的风险资本体量。

我们选择了排名第一到第十做个参考,前十名的地址里,只有一个是11年入场的,而近期交易频繁的第十名,是在18年底才进场的,就是大家哭爹喊娘,各大群里静悄悄的时候。

看到韭菜和庄家的差距了吗,这些人本来就是大富,如果比特币成真,他们的成为巨富也是理所应当的吧。不幸的是这些故事都并不属于你,只好假想出一群早期矿工,一群运气好的普通人,去完成自己的白日梦。

因为早期的矿工可以很轻易的挖出大量的比特币,只要拿到现在,就可以轻松的获得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不相匹配的财富,于是有些人就得出结论,这不合理不公平。

早期矿工做了什么?

早期的矿工大多是极客或是懂金融,哲学,密码学,经济学, 社会 学这些各个学科的聪明人,这些人在早期参与的过程里,已经拥有了获得它的资格,而如果能拿到今天,那也是他应得的。但事实的真相是,早期的矿工可能早就退出了。试想一下,你从电脑里挖出来的莫名其妙的东西有一天,突然值1美元了,你卖不卖?不卖,好,值100美元了,你卖不卖?你看了看,发现你电脑里有1万个,这个时候不卖的就会觉得自己是傻子了。

大家都在嘲笑1万比特币换比萨的故事,事实上,那个程序员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后悔,因为当时1万比特币不值钱啊,你的知识和能力既然无法驾驭这些未来的变化,为什么要后悔?能拿到今天的信仰者们都是真英雄,在比特币宣传,流通量的减少,和稳定币价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那个比特币系统不够安全稳定的早期阶段功不可没,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判断力和承受力都远超常人,这份财富当之无愧。而事实证明,这样的人真的少之又少。所以也没什么不合理的。

总有些人光看到巨富的机会看不到巨富背后的风险,你以为10万比特币算多吗,不算多,跟你做交易对手的人比比皆是,庄家进场也是要相互博弈的,而且不能随进随出,尤其是熊市。这些大户的体量至少要经历1-2轮大牛才能达到自由进出的水平,现在都是扛着巨量的风险在冰上行走。

圈里很多人都等着正规军入场,正规军为什么不入场?风险大啊,入场也就是买10来万个,跟你博弈的人一大堆,本来自己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何必去一个到处都是对手,还不知道是谁的市场呢,风险和收益不匹配。

赵长鹏卖房抄底,套两年却有了世界第一的数字货币交易所。

贴吧48万哥卖房梭哈,套一年却痛失财富自由。

故事的开头何其相似,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而在我看来,48万哥成为巨富才是不合理。

空有暴富的心,却没有为自己热爱和相信的东西做一点事情的觉悟,一败涂地也没什么可说的。

所以终归只能闲钱投资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不敢的。

你如果敢,扛得住这种心理压力,我觉得没什么不合理,也许这个 社会 实验明天就失败了呢,是不是?怕不怕?

突然看到有人举了拆迁做例子,说实话,这么一比,拆迁反而是更不合理的那个。

不是吗?

存在即为合理,认为不合理的只是一种酸葡萄的心里!

早十年买房的人,可以坐收房租,是否合理?

坐拥黄金地段,拆迁后瞬间实现财富暴涨,是否合理?

生与条件优渥家庭,出生既高起点,是否合理?

早十年第一批互联网人,现也已经万贯家产,是否合理?

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早已经功成名就,是否合理?

看似不合理的表象下,是有你看不到的胆识,魄力,以及智慧的积累和运气。这是无形财富和有形财富之间的转换。

楼主说的比特币成真,应该是指有越来越多人使用比特币,比特币得到各国的认可,比特币成为数字黄金。


从比特币诞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从最开始的加密圈慢慢走向普通大众,使用比特币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解比特币的人数一直在扩大。到目前为止,根据statista统计的数据,比特币钱包用户数一直在增长。截止2018年4季度,比特币钱包用户数达到3191万。离60亿人口,还有很大距离,但是用户数量一直保持增长,一直走在成真的道路上。


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定义比特币是非法的,区块链是非法的。


大量持有比特币的人成为巨富,是合理的。为什么说合理呢?这里有机会成本,比别人看的远还能坚定的执行,到收获成果时,凭什么就说不合理呢?有些人看不到这个机会,有人是看到了机会确做不到,看到又能做到,难到不该享受巨富吗。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大的风险,就是归零的可能性。看一张比特币的走势图:

比特币价格波动巨大,有多少人能拿住不放呢?能拿住,拿到比特币成真的时候,这过程中,已经经历了多少财富的暴涨暴跌,有多少人能承受资产缩水90%还不抛呢?

比特币一直没有成为法币,也不可能成为法币,但比特币是区块链的产品,也是一种数字资产是受法律保护的。

比特币一直没成为法币,但是却可以在交易所流通,换成法币,比如国内比较大的火币和OKCOIN。所以只要你有比特币就可以换成法币,也可以用法币购买比特币。

在美国两大期货交易所已经把比特币作为标的,以后也会在证券交易所申请ETF。

通过挖矿和炒币资产大幅升值的人大有人在,但作为一个金融产品,风险依然很大,还是要学会控制风险。

比特币的定义是数字货币,或者说是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资产,既然是资产,无论是28定律也好,还是马太效应也好,都是少部分人占有大部分资源。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资产,房产等概念相同,然而不同的是,比特币属于虚拟货币。即使数量有限,现阶段也难以达到其他货币的效果。

再者,货币本身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本身就是一张纸而已。它的价值来源于政府站台,来源于多少人认同他的标价。比特币也是如此,它的价值就是那一小圈比特币信徒的狂热。去年比特币疯涨,除了圈内人外,基本就是机构割投机者韭菜。尽管比特币具有稀缺、易于分割、数量恒定、流通方便、不可造假、透明安全、去中心等等优势,但在我国是不被承认的。所以,通俗讲,仅仅比特币是虚拟货币这一点,就难以让广大群众所认同。你信,它就值,你不信,它就不值。不过如果真有一天世界变成完全数字化,比特币成为主流也不是不可能。

比特币不可能成真,尽管拥有比特币的人做梦都希望它是真的。这是由比特币的特点和现代法定货币的属性所决定的。

比特币用的是区块链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就去中心化,不受某一个中心控制,这种技术很先进,但用在货币上就成了它的致命弱点。再来看现代主权国家的法定货币,不管是美元、人民币、日元还是英镑、法朗、卢布,其发行的数量、方式与时间,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方式,不能多也不能少。发行多了,会导致通货膨胀,少了就会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都必须受主权国家完全掌控。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和政党,都不可能放弃对货币的掌控,因为货币在现代 社会 的作用不仅仅是购买这么简单,它可以达到用其它方式无法完成的政治目的。美元现在在全世界是硬通货,这是美国凭借其在二战的战果以及强大的 科技 、经济、军事实力确定的,多少国家的货币想取代美元,但都由于实力不够而望洋兴叹, 历史 上这种情况的改变往往只有通过战争,比特币凭借一个区块链技术就想取代全世界主权国家货币,大家觉得可能吗?

在不影响主权国家的金融体制、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给它一点小小的生存空间,让一群人自娱自乐,已经是很恩典了,还要幻想全世界人们都用它?

中国政府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直接全部轰走,因为比特币除了洗黑钱、转移资产、为恐怖分子提供便利之外,还涉嫌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一句话,现代法定货币是和国家主权分不开的。没有国家主权背书,任何货币都是自娱自乐的 游戏 。

如果比特币成真,那一天肯定是到了共产主义 社会 ,没有国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按需分配,不过到那时,货币也没有了,留着比特币也没用。

不少人因为比特币赚钱了,但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赚钱是以无数人血本无归为代价的,你说这合理吗?

Ⅳ 比特币支付被叫停,虚拟货币参与经营会带来哪些弊端

根据官方发布的公告,将于9月27日中午12点关闭数字资产和人民币充值功能,并决定于9月30日中午12点关闭所有交易功能。至此,比特币交易被正式判死刑。


国家这次出手管控比特币交易,也有一部分人叫好,认为这种洗钱工具早就该关闭。美国发明比特币是扰乱中国市场的,应该学习俄罗斯禁止比特币。比特币虽然制造赚钱效应,但是脱离实体经济,对国家的发展没有好处,许多青年人沉迷其中,最后落的人财两空。
不过,国家目前只是限制它,没有被彻底封禁,大交易所,无法提供比特币的兑换,很多就转入地下,管控难度更大。
对于青年人来说,国家都已经禁止交易,再进入比特币市场风险太大,还是谨慎介入,万一触犯法律追悔莫及。

Ⅳ 比特币会不会威胁到美元地位

比特币不是主权货币,没有国家承担的信用担保,不会威胁美元地位。

司才能为大型投资者提供服务,意味着为股票证书等提供类似保管服务的大型银行可以加入竞争。

美国司法部也在去年10月发布了《加密货币:执法框架》白皮书,提出了对数字货币的执法应对计划,以及美国司法部如何与美国国内及全球监管和执法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这些举措都给予加密货币某种程度的“正当性”。但是,虽然币圈认为政府无法消灭加密货币,政府的负面举措仍然可以打压其实用性。

发展至今,美国政府不可能全面封禁比特币,主要原因是木已成舟,太多利益团体都已经加入比特币的行列。但鉴于加密货币有可能成为掀起“货币战争”的武器,美国会不会推动国际监管加密货币的公约机制?基于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潜在战略价值,各国政府之间的考量必定也包括,驱逐比特币是否给予其他国在区块链金融领域的优势?

这里的悖论是:除非美元真正受到威胁,美国政府大抵不会因此就对比特币采取行动。但反过来说,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等到比特币真正发展到威胁到美元的层面时,“巨怪”已经逃离了魔瓶。

其他加密货币的挑战

在拥有8655个成员的加密货币家族中(根据3月2日的数据),比特币作为始祖,加上其广泛的“网络效应”,自然比起其他加密货币更具有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先进优势。

花旗银行的报告指出,许多潜在问题可能会阻碍机构参与比特币、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的进程,需要持续增强对网络的信心,解决对资本效率、托管安排、资产保险、市场安全、虚假抵押品索赔的可能性以及ESG(环境、 社会 和治理绩效)影响的担忧。

随着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变得更为主流化,监管合规的要求大多依赖于传统工具,例如“了解你的客户”、反洗钱以及对金融体系的监控,这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与加密货币的基因不相为谋。原来“网络庞克”希望借着一个分散的、由用户控制的网络,提供法外使用的链条,但目前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用来管理数字资产的“数据转移规则”已经在币圈引起广泛担忧。

虽然加密领域的一些早期拓荒者,可能把日益增加的监管视为生态系统成熟的自然发展,但其中有些人可能会抵制。许多最具创新力和才华的开发人员,可能会选择退出已部署的平台,转战新的领域。这可能最终会分割系统中的流动性。

机构参与者和许多个人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拥抱数字生态系统的受监管部分,从而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虽然这可能会推动近期的增长浪潮,但从中长期来看,受监管的加密业务的估值,以及受监管的比特币、加密货币和数字资产的价格,可能会失去创新的吸引力,更接近传统的投资产品。正如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最初是一种独特的投资产品,后来开始演变为另一种投资包装一样,随着旧有系统和新兴系统的融合发展,比特币和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新颖性可能逐渐消失。

花旗银行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开发人员可能会转而追逐另一波颠覆性创新浪潮,他们可能会努力创建新的、更具抗监管能力的新型加密产品。投机资本和那些希望加入反建制运动的投资者可能会随之转向新的领域。

尽管比特币仍然是流动性最强、资金最充足的代币,2020年间比特币的市值增长了2.7倍,但同期其他加密货币的市值却增长了3.75倍,结果是比特币的市场支配地位正在下降,其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94%、2019年的69%下降到2020年的62%,目前大约维持在60%到62%的区间。

较新的平台提供了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和开放协议,使创新的开发人员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实验和创建新产品以吸引用户。 游戏 、赌博、去中心化金融产品都在区块链上创建,要参与的用户必须支付平台自己发行的硬币,火爆的平台有可能使其代币的价值超过比特币。以太坊平台已经比比特币平台结算了更多的以美元计价的交易。这些是否最终可能使比特币黯然失色?币圈人士认为比特币将是“数字黄金”,用为价值储存,而以太币之类的加密货币将是“用途性代币”,各有所司。

但是,花旗银行指出,如果经济反弹超出预期,而且中央银行和政府能够缩减财务计划,并开始比预期更快地提高利率,这可能会导致机构投资者将资本重新分配给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机构热情的减弱将消除对比特币乃至更广泛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主要支持来源,从而将其推回到更具投机性的根源。

美国银行分析的报告指出,在投资组合中持有比特币的主要论据其实不是多元化、稳定的回报或防止通货膨胀,而只是价格会持续上涨的期望。比特币类似于其他商品,其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由于比特币的供应是固定的,需求的波动是推动其价格走势的唯一因素。比特币也已经与风险资产相关联,它与通货膨胀并没有联系,且异常波动,因此作为存储财富或支付机制的手段是不切实际的。

报告中也指出几个将会阻止比特币进一步普及的关卡,包括集中所有权:大约95%的比特币由2.4%的账户控制,分配严重偏向最大的“鲸鱼”账户。相比之下,根据美联储的最新数据,收入最高的1%的美国人“仅仅”控制着美国所有家庭财富的30.4%。

而且比特币的价格极度受到资金流动的影响:仅需流入9300万美元,即可将比特币的价格提高1%。至少要有2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才能使黄金价格上涨一个百分点,而要对20年以上的国债施加相同的价格影响,则需要超过22.5亿美元。

另外一个考量是关联度:比特币不再与其他主要风险资产无关,比特币与股票和商品的相关性更高,而与美元和美国国债券等避险资产的相关性则为中性或负相关性。

比特币的耗能问题也是政策上的考虑:根据美国银行的研究,比特币的耗能可与美国航空等大型公司相比拟,美航每年运送2亿多名乘客。报告估计,每流入10亿美元,比特币消耗的能源就相当于120万辆 汽车 ,“换句话说,以约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一枚比特币的碳足迹为270吨,相当于60辆内燃机 汽车 。”由此看来,特斯拉对比特币的15亿美元投资所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180万辆 汽车 的年排放量。

尽管比特币的捍卫者主张比特币挖矿的能源将来自再生能源,但剑桥比特币电力消耗指数地图今年初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占全球哈希率约65%。美国银行认为:“中国将近60%的电力来自燃煤发电厂,其中不到20%来自天然气或可再生能源。这意味着大多数比特币的开采都依赖不可持续的化石燃料。”

美国银行的报告还指出,比特币的碳足迹与价格直接相关。随着价格上涨,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密“矿工”参与进来,产生的排放也随之上升。反之,比特币网络必须变得更加复杂,才能应对需求并防止黑客入侵。这将需要更多的哈希功率,进而增加能耗。鉴于比特币价格与比特币能源使用之间的线性关系,比特币的能源消耗估计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200%以上。

比特币和加密货币耗能的问题,势必持续被辩论,如果这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碳中和公约打压的口实,比特币离挑战美元霸权就更远了。

首先我想亮明自己的态度,答案是肯定不会的。须知,国家发行货币是一种很重要的权利,所谓的铸币权,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国民进行了收税。而且中央银行可以无限制的供应货币,从而能够解决市场流动性问题。还有等等其他的好处,所以任何一个独立强大的主权国家都不会让,数字货币取代本国货币的。这相当于让自己丧失了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二点,一国货币的地位是长期的斗争和国家综合实力所决定的。二战之前国际货币体系是以黄金为本位的,二战之后,老牌帝国衰落,美国迅速崛起,最终大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元的地位给美国提供了无可撼动的国际贸易的好处 。其他国家都要忍受汇率波动的风险,而美国则不用。大宗商品,比如原油等等,都是用美元计价的。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债务,如果美元贬值了,那么实际上等于美国可以少还大家的钱。许多好处,在这不一一列举。中国现在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是试图来扭转这个局势,但是道路还很漫长。

因此,输入货币不但不可能取代美元的地位,甚至他的前景是怎样我都很持怀疑态度的。

一点浅见,欢迎留言评论,进行批评指正。

Ⅵ 你怎么看待现在比特币的问题

由于比特币是技术达人创造的一种基于计算算法的共识体系,没有任何政府背书,很多人觉得比特币背后没有任何价值支撑,因此很多人都觉得它是庞氏骗局,喷他的人就很多了。

比特币既缺乏金属货币背后的商品职能,又缺乏信用货币的强制力保证,它的价值取决于有多少人、多少商品和服务愿意接受比特币付款,即人们对比特币的信任、对一整套机制所营造的信心。如果比特币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建立投资者的信心,认可度越来越高,交易范围越来越广,它的货币属性就会越来越强,那么,一种新的货币体系也许就此开始,并最终成为全球通用货币。

Ⅶ 数百亿的产业面临关停,央行为什么要关闭比特币矿场

近期,关于“中国悄然下令关闭比特币矿场”的消息不胫而走。一些媒体通过知情者获悉,央行召开了闭门会议,对一些存在用电情况不规范的矿场进行整顿。

其实关于对矿场的整顿和处理,去年就开始了,尤其是在去年国内关闭交易所之后,相关监管机构也讨论过关于矿场的存留问题,但结论是关闭矿场的理由并不充分,而且矿场并没有引起更多的社会性问题,风险点并不明确,因此没有做具体的安排。但各地方都是接到了“窗口指导”,就是当地的企业不能参与到数字货币挖矿当中。

2016年中国的发电量世界第一,而且发电总量占到全球的25%,这情况下,如果按照常识,在中国挖矿电力确实是最充裕的,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本身被浪费掉的电力资源在增多。

电站的电是储存不了的,但如果把电转换成数字货币,就可以储存,实际上如果把中国多余的发电量,都能转换成比特币来保存,那应该是一种效率最高的生产经营方式。相当于用电在生产美元,是附加值最高的一种加工出口方式。

另外,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未来的电力,大部分可能要消耗在计算机上,这是我做出的一个判断,我们这一代人是可以作见证的。人类日常的生活,对电的消耗占比,会越来越低。人类未来要用数字化、区块链化的方式解决各类问题,“矿场”只会增多,不会减少。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宇宙探索等领域的发展,对算力的要求,将会呈现指数级增长。

电力仅仅是一种能量,就像一个人,真正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不是四肢,而是大脑,人脑就是一台24小时工作的机器,一个爱思考的人,其大脑每天要消耗掉肝脏储存血糖的75%,而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思考得越多,其神经元需要的葡萄糖就越多。

两百年前电灯发明的时候,人们以为电的最好的用途就是把灯泡点亮。未来电用在什么地方最有效,应该是市场说了算。

电这个东西,谁也看不见,到现在,很多人也很难理解其存在的奥秘,但电改变了世界。很多虚拟的东西,其影响力往往比实体的东西要大,“数字资产”对中国及世界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很多人,包括政府层面,也很难在此时搞清楚。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除了四大发明,电、电灯、电话、电脑、数字货币等等,正在推动人类大步向前的东西,有几个是中国发明的?

当一个现象出现的时候,一定要研究背后的大背景和大逻辑,未来的竞争,可以说是军事的竞争、经济发展的竞争、金融的竞争,但也可以说,是思想和算力的竞争。关闭矿场容易,阻止趋势比较难。

Ⅷ 比特币总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比特币未来的走势如何

比特币总市值竟然突破1万亿美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牛?先来了解一下比特币,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与所有的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

从现阶段比特币的表现来看,比特币流动性水平较低、流动性风险较高,因此无法有效履行货币的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以及价值储藏三项基本职能,无法成为真正的货币。因为他不是流通货币,因此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所以不建议投资比特币,因为风险性太高了。到目前为止,各个国家也不认可比特币的本身价值,所以导致比特币危险性是比较高的。但也有很多人经不住金钱的诱惑,所以才会选择入手比特币,但是到最后自己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也因此有人付出了生命代价。

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掌握比特币,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多多去了解,有很多人推测比特币将会持续上涨,如果你有闲钱也可以先投资一些,但是一定要保持理性的态度。

热点内容
bfc币对usdt 发布:2025-04-16 16:34:11 浏览:780
怡亚通区块链平台 发布:2025-04-16 16:18:36 浏览:532
区块链百倍币有哪些 发布:2025-04-16 16:13:31 浏览:913
如何通过百度区块链赚钱 发布:2025-04-16 16:11:54 浏览:156
区块链的演化逻辑与经济学意义 发布:2025-04-16 15:58:22 浏览:933
usdt转化成人民币的汇率 发布:2025-04-16 15:47:13 浏览:756
北交所跟USDT 发布:2025-04-16 15:44:02 浏览:241
犇比特币是中国的吗 发布:2025-04-16 15:07:50 浏览:607
xrp中心化分析 发布:2025-04-16 15:07:06 浏览:310
eth到现在多少年了 发布:2025-04-16 14:52:46 浏览: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