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发行对央行的影响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还未达到大规模广泛应用所需要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因此在未来几年之内,即使各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很大程度上采用由上而下的措施,即先向银行和支付机构进行推广,以评估其产生的作用,然后进行适时改进,最后等到条件成熟之后再大规模推出,而作为公链形式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可以在这段时间内仍然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另外比特币还有央行数字货币没有的稀缺性和公共属性,因此比特币在这种情况下至少是难以被替代的。
比特币由于是一种自由的数字货币,因此其使用方面并没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比特币进行价值储藏,这也方便了更多有货币兑换需求的人,但是由于比特币的这种自由度太高,因此其和法币之间的汇率是有一定的波动性的,因此也产生了炒币的行为发生,不同时期法币和数字货币都有不同的兑换汇率,因此比特币只能在短期内做一个支付型数字货币,在长时间的情况下, 只能作为一种投资品,而投资和支付这两种属性是有一定的对立性的,这也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
Ⅱ 多国央行行长发声数字货币趋势,比特币最终会不会取代法币,为何
多国央行行长发声数字货币趋势,比特币最终不会取代其他法定货币。1.比特币没有办法监管导致货币政策受到阻碍,2.比特币全球流通可以让很多犯罪组织洗钱。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比特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大佬也开始为比特币站台,这让很多人对比特币有很高的期望,比特币也出现了明显的大涨。多国央行行长发声数字货币趋势,比特币最终不会取代其他法定货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比特币去中心化导致没有政府能够管理和控制比特币,这让比特币可以轻松的变成很多犯罪分子的洗钱工具,从而影响国家的发展,这也是比特币不能够取得法定货币最直接的原因。
数字货币是国家或者政府可以控制的货币,这种货币跟比特币有非常大的不同,国家认可数字货币但是还没有国家认可比特币,这是比特币最终不会取代法定货币的真正原因。
Ⅲ 中国中央银行对比特币的政策法规
为保护社会公众的财产权益,保障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防范洗钱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联合印发了《中国人民银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银发〔2013〕289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了比特币的性质,认为比特币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从性质上看,比特币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是,比特币交易作为一种互联网上的商品买卖行为,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
《通知》要求,现阶段,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以比特币为产品或服务定价,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买卖比特币,不得承保与比特币相关的保险业务或将比特币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比特币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服务;接受比特币或以比特币作为支付结算工具;开展比特币与人民币及外币的兑换服务;开展比特币的储存、托管、抵押等业务;发行与比特币相关的金融产品;将比特币作为信托、基金等投资的投资标的等。
《通知》规定,作为比特币主要交易平台的比特币互联网站,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在电信管理机构备案。同时,针对比特币具有较高的洗钱风险和被犯罪分子利用的风险,《通知》要求相关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的要求,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报告等法定反洗钱义务,切实防范与比特币相关的洗钱风险。
为了避免因比特币等虚拟商品借“虚拟货币”之名过度炒作,损害公众利益和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通知》要求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应当正确使用货币概念,注重加强对社会公众货币知识的教育,将正确认识货币、正确看待虚拟商品和虚拟货币、理性投资、合理控制投资风险、维护自身财产安全等观念纳入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内容,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
今后,人民银行将基于自身职责,继续密切关注比特币的动向和相关风险。(完)
比特币之家网有解读。
Ⅳ 比特币的产生对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制度提出了哪些挑战
主要有三点:一是比特币的发行权问题,二是发行量问题,三是货币发行的创新以及世界通行货币的尝试。
下面我们来看看比特币的属性问题吧:比特币是一个共识网络,促成了一个全新的支付系统和一种完全数字化的货币。它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对等支付网络,由其用户自己掌控而无须中央管理机构或中间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比特币很像互联网的现金。比特币也可以看作是目前最杰出的三式簿记系统。它不是有央行发行的,是由比特币矿工创造的。
比特币的总数控制在2100万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克服了通货膨胀的问题,比特币是一种通缩的货币。
比特币具有价值是因为它作为货币形式的一种是有用的。比特币具有货币的数学特性(持久性,可携带性,可互换性,稀缺性,可分割性和易识别性)而非依赖于物理特性(比如黄金和白银)或中央权力机构的信任(比如法定货币)。简而言之,比特币是由数学支持的。有了这些特性,一种货币形式要具有价值所需要的就是信任和使用。对比特币而言,这可以从它日益增长的用户,商家和初创企业基数上得到体现。同所有货币一样,比特币的价值直接来自于愿意接受它作为支付方式的人们,这也是唯一的来源。
比特币目前还只是小范围的社会大实验,能否成功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但比特币世界通行确实有目共睹的,比特币全球流通,目前,只有少数国家禁止比特币,例如俄罗斯等国家。
更多可去比特币之家网查阅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Ⅳ 国家对比特币的态度
法律分析:我国目前对比特币的管制态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
2. 比特币是一种虚拟商品;
3. 国家禁止代币融资交易平台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等活动。
法律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
一、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要对照《通知》要求,加强对比特币相关业务的管理,全面清理本机构所开展的与比特币相关的产品或服务,不得继续开展该类业务,并稳妥做好该类业务的市场退出工作。
二、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按照《通知》要求,将在辖区内依法设立并提供比特币登记、交易等服务的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督促其加强反洗钱监测,切实防范比特币可能产生的洗钱风险。
三、电信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比特币互联网站的管理,根据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定和处罚意见,依法关闭违法比特币互联网站。
Ⅵ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数字货币有何意义
在数字货币之前,最常见的支付方式就是现金支付和用微信、支付宝等网络转账支付,央行数字货币具有前述几种方式的优势,又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相对现金支付:央行数字货币可以直接用终端设备支付,避免了携带现金的不便性;但数字货币具备了现金支付的匿名性。
相对微信、支付宝等网络转账:网络转账的方式是留痕的,因此容易引起个人信息的泄露,而数字货币采用了的区块链技术有效提高了获取个人信息的难度,让个人隐私更安全。此外在NFC技术的加持下,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可以不用网络,两个终端设备一碰就可以进行支付。
拓展资料:
一、发行数字货币的现实意义。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首要的意义就是可以解决原先发行纸币所遭遇的现实侧问题。
无论从技术层面抑或是从货币本身的性质来看,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而纯粹是基于M0即流通货币的电子化产物。
它的发行与流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纸币的功能,并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譬如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溯源,以及在没有网络通讯的情况下基于生态系统的线下结算实现正常交易等。
除此之外,还解决了节省纸币供给的制造成本、不用再担心装钱的DCEP钱包掉了等问题,发行数字货币就相当于将记账货币彻底电子化,使其能够在区块链信息态和移动网络的世界里充当交易媒介,完成交易后的结算功能。
二、发行数字货币的时代意义。
关于区块链技术的开发,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就已进行,而对其应用是在零九年中本聪创立比特币伊始,数字加密货币的发展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成熟,如今到了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节点。即使我们不先行一步,以美国为首的其他经济体迟早也会应用。
所以,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具有区块链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的时代背景的。
三、发行数字货币的真正意义。
以上所述之意义皆不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真正意义,或是主权货币国际化、狙击美元霸权等,也都不是其得以发行的真正意义。
央行这么做,是迫于金融系统就流动性的传导机制以及资产结构不均的现实侧。
众所周知,实际上我国实行金融混业,且银行普遍具有代表国家信用的属性,再加上金融传导机制的特性与公有制歧视由来已久,不利于为除了国企以外的社会各主体创造信用,提供信贷支持,故而此举旨在跳过从根本上整改金融传导机制的底层逻辑,利用数字货币的发行以创造一套央行直接提供流动性即信贷支持予社会各主体。
总结一下,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意义在于可以解决原先发行纸币所遭遇的现实侧问题;具有区块链技术得以大规模应用的时代背景;迫于金融系统就流动性的传导机制以及资产结构不均的现实侧。
Ⅶ 央行研究及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增强货币市场的控制力
央行对数字货币的关注并非来自 比特币 ,比特币对央行及法币不构成任何威胁。增强货币市场的控制力,或许是央行研究及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核心原因。很多人对数字货币产生误解,认为数字货币是货币数字化。其实大错特错,当今法币基本已经实现了货币数字化。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货币数字化,才将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控制大权被商业银行夺走。如今,央行所关注的是,数字货币能否让其重新夺回货币控制权。
因为货币数字化和数字货币在债权性质上存有根本区别:货币数字化是M2,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数字货币是MO,属于央行的负债。这种债权性质的改变,对货币市场结构和货币控制力的影响非常大。技术是推动这一切改变的根本动力,货币数字化的底层技术是计算机及互联网,而数字货币则是 区块链 。
计算机时代,商业银行携M2掌控货币创造力
货币数字化是1970年之后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改变。在此之前,银行没有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ATM机24小时银行没有出现,银行依靠人工做清结算,用户存储、支取、转账汇款都不方便,很多人、企业都存在有大量现金以备不时之需。当时的货币市场上,M0和M1的占比要比现在更大,M2则小得多。
央行研究及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增强货币市场的控制力
但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出现之后,银行的清结算系统给货币结构带来根本性改变。银行可以实现快速存储、借贷、支取和转账汇款,用户将大量现金存入银行,这样市场上现金大量减少,而存款大量增加。这一变化导致三个结果:一是债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用户持有的现金,是央行的债务,属于MO范畴,如果存入商业银行则是银行的债务,属于M2范畴。二是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M2占比和货币乘数增大,银行的债务和资产都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商业银行吸收了更多的存款(债务),从盈利角度考虑同样放出更多的 贷款 (资产);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的出现,银行可以更加精准的控制风险,扩张资产负债表,不断吸收更多存款,释放更多贷款。三是商业银行的控制力增大,央行控制力减弱,市场杠杆率大幅度增加,债务大规模扩张。
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在投资银行领域。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世界主要国家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在浮动汇率之下,汇率、 利率 波动较大,出现了投机套利空间。套利空间诱发了各种金融创新,包括期权、期货、信托、各种基金及衍生品,投资银行借此兴起。由于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出现,大大增强了投资银行的风控能力,同时也鼓励他们快速扩张。高回报促使更多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迫于盈利压力借助“影子银行”将钱转投到投资银行领域。可见,在计算机出现和执行浮动汇率之后,央行对货币的控制力被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削弱。虽然当时美国对银行实行分业管理,监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扩张,但是商业银行通过扩张表外业务来规避美联储监管。这段历史似曾相识,今天中国正在上演这一幕。
区块链时代,央行能否借数字货币M0重新夺回控制权
最近中国央行去杠杆去得有点疲惫,与财政部“互掐”起来。这里面反映的问题很多,央行在去杠杆方面确实比较被动,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面前出现资产错配、表外业务激增、杠杆率提升。这样大大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控制能力和货币工具调控效果。
数字货币的出现,或许与数字货币化类似,改变货币市场结构,增强央行的货币控制力。数字货币时代虽然基本上消灭了现金,但是MO却回来了,数字货币与现金一样都是MO,属于央行的负债。在中国人民银行姚前博士公开的信息,央行数字货币拟采用“双层架构”,即银行账户加数字货币钱包账户。数字货币钱包账户实际上是映射到商业银行系统的个人“钱包”,属于M0范畴。银行账户系统里的资金属于M2范畴。
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央行按照双层价格设计发行数字货币会给货币市场带来什么影响?首先,“私人钱包”里的数字货币像现金一样重新回到MO的范畴。用户掌握了自己的密钥,将现金存放在私人钱包里面,不用担心商业银行会拿走这笔钱。其次,数字货币如果采用区块链技术,将促进商业银行“脱媒”,商业银行的资金可能会再次外流,更多地流向投资银行和其它新派生的金融机构。这样,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被压缩,M2占比可能会降低。第三,中央银行对货币的控制能力得到增强。
央行研究及发行数字货币的目的:增强货币市场的控制力
当前,央行发行的货币在社会中自由流通。最后怎么回笼呢?一个是商业银行派生货币的回笼,一个是央行基础货币的回笼。前者央行可以通过存款准备金、利率及其他政策去控制,后者是由税收体系和公开市场操作来完成的。
但是,发行数字货币之后,央行控制的基础货币占比提升,M2可能下降,提高了央行的调控筹码。不过,日本教授黑田明伸在《货币制度的世界史》里研究发现,大量现金流入市场后,官方几乎无力回收,这些现金就像“沉没”了一样。数字货币和现金一样属于MO,央行容易控制和回收吗?
腾讯云区块链首席架构师敖萌认为,可编程货币可以大大加强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控制权。敖萌博士认为:“通过编程,央行可以控制货币的整个生命周期——创造、流通、回笼。”怎么理解?对于计算机,它的内部是有一定的自我控制的功能。以早期面向对象语言为例,要求至少有两个函数,一个是构造函数,一个是析构函数。你既要解决它的创造问题,也要解决它的消亡问题。如果我们未来上升到可编程的数字货币,央行的控制权就大了很多。甚至在流通环节也可以增加控制。这也是为什么各国央行都对区块链技术抱有非常大的兴趣。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提高央行对货币的控制力,那么因计算机兴起和数字货币化带来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和表外业务过度扩展、杠杆率、债务率过高等问题,或许可以得到缓解。央行拥有更强的货币控制力,如果对货币市场管控科学得当,应该能更好地预防、缓解金融危机。
技术推动变革,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导致大量现金进入商业银行系统,货币债权发生转移,货币市场结构发生改变。央行的负债M0缩减,对货币市场的控制力减弱,商业银行通过货币乘数创造大量M2,资产负债表大规模扩展,同时引发诱发通货膨胀、高负债等问题。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同样引发货币债权、货币市场结构和货币控制权的改变。央行可发行数字货币,或促使货币从现金和银行系统进入数字货币钱包账户,央行可重新夺回了MO和货币控制权,商业银行在M2的创造能力被削弱。
增强货币控制力,应该是央行研究及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主要动力。真正的难题是,如何化解央行对货币控制权的诉求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矛盾,如何结合先行的反洗钱、税收等法律,平衡好各方利益,制定央行数字货币的管理机制。
Ⅷ 分析下数字货币的利弊
数字货币就不担心有假币了,如果是说纸币的话就担心还有假币。那也不担心,出门没带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