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挖礦產幣
㈠ 長城幣還可以挖礦產幣
對的,長城幣可以挖礦產幣,採用雲礦機挖礦,不需要投資一分錢也可以挖礦得幣,而且不像比特幣(BTC)要用顯卡來挖礦,浪費大量的電能和不可再生資源,長城幣只需要聯網就可以挖礦產幣,拒絕能源被無意義的消耗。 還有不清楚的可以自己網路。
㈡ 虛擬貨幣挖礦是什麼意思
虛擬貨幣挖礦一般是指獲取比特幣的勘探方式的昵稱。因為其工作原理與開采礦物十分相似,因而得名,比特幣勘探者也被稱為礦工。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虛擬貨幣作為電子商務的產物,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且,越來越和現實世界交匯。然而,在虛擬貨幣日益長大的同時,相關法規卻相對滯後,埋下了不少隱患。網上虛擬貨幣的私下交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虛擬貨幣與人民幣之間的雙向流通。這些交易者的活動表現為低價收購各種虛擬貨幣、虛擬產品,然後再高價賣出,依靠這種價格差贏取利潤。隨著這種交易的增多,甚至出現了虛擬造幣廠。虛擬貨幣除了主營公司提供之外,還有一些專門從事「虛擬造幣」的人,以專業玩游戲等方式獲取虛擬貨幣,再轉賣給其他玩家。以溫州地區為例,大概有七八家這樣的「虛擬造幣工廠」,從業者達到四五百人。這樣不僅給虛擬貨幣本身的價格形成一種泡沫,給發行公司的正常銷售造成困擾,同時也為各種網路犯罪提供了銷贓和洗錢的平台,從而引發其他一些不良行為。
【拓展資料】
一、自2009年發布以來,比特幣已成為最知名的虛擬貨幣。這一虛擬貨幣由化名為「中本聰」的個人或組織開發(其真實身份一直未知),主要被在線商戶使用。不過近年來,一些小型實體商戶也開始接受比特幣支付。通過復雜的演算法和大量計算資源,用戶可通過「挖礦」的方式來獲得比特幣,當然也可通過交易所或類似BitInstagnt和Coinbase的服務來購買比特幣。可開採的比特幣總量約為2100萬個,而目前的開采量已超過1100萬個。比特幣已引起了Western Union、MoneyGram和PayPal等公司的關注。有消息稱這些服務正在評估是否允許用戶在各自平台上使用比特幣。
二、Litecoin基於比特幣協議,但支持更快的交易確認。這一系統內可開採的Litecoin總數為8400萬個,到目前為止的開采量約為20%。根據該虛擬貨幣發明人查爾斯·李(Charles Lee)的說法,目前流通的Litecoin總價值約為5000萬美元。他表示,並不清楚有任何實體商戶接受Litecoin支付,但一些主機服務提供商已接受該虛擬貨幣。
三、與Litecoin類似,Freicoin同樣基於比特幣協議,但目前仍處於發展早期。根據該虛擬貨幣發明人之一馬克·弗利鄧巴赫(Mark Friedenbach)的說法,系統內可開採的Freicoin總數約為1億個,目前開采量約為20%。Freicoin網路中當前的並發用戶數約為100。目前只有很少的小型在線商戶接受Freicoin,而該虛擬貨幣的發明人正在嘗試更大范圍的推廣。
㈢ 礦機挖幣是騙局嗎
礦機挖幣不是騙局,能成為騙局的是礦機和礦池,通過誇大礦機的算力騙取投資者購買,也就是說只要選擇正規的礦機和礦池,那麼,礦機挖幣就不是騙局,首先挖礦機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比如說比特幣挖礦機,裡面部署了挖比特幣的演算法,是用來挖比特幣的,挖礦機的算力越高,挖到比特幣的數量越多。
現在挖幣的小平台有很多,花幾百元就可以注冊一個網站弄一套制度就可以開始了,等加入的人多了,投入的錢多了,到一定時候平台就會卷錢跑人。 挖礦機一般都是騙人的特別是要充值VIP會員才能提現的,或者說一天賺一兩百的,這些都是假的。 比特幣用家用的普通電腦配置是達不到比特幣礦機的要求的。挖一天的電費成本都難賺回來。
拓展資料:
1、 算力暴漲: 算力暴漲是挖礦投資最大的風險,算力增加導致挖礦難度增加,導致收益減少,但由於自由市場中,無法避免競爭,算力增加的風險是可以被接受的。
2、 幣價下跌: 當幣價下跌到一定程度時,挖礦的產出收益小於產生的電費時,就會出現虧損。不過根據測算,電費 5 毛,幣價 6000 以下才可能虧本,現在的幣價接近 40000.除非有特殊原因短期內幣價下跌到 6000 的可能微乎其微。比如監管。
3、 系統風險: 系統風險在比特幣這個裡面非常常見,最常見的當屬於分叉。分叉會導致幣價下跌,挖礦收益銳減。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分叉反而讓礦工收益,分叉出來的競爭幣也需要礦工的算力來完成鑄幣和交易的過程,為了爭取更多的礦工,競爭幣會提供更多的區塊獎勵及手續費來吸引礦工。風險反而成就了礦工。
4、政策風險: 早期13年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到如今的《七部委聯合公告》都昭示了數字貨幣的政策風險,目前國內的政策並不明朗,但比特幣是世界的,所以大部分的礦場都認為風險影響不大
㈣ 網上挖礦是什麼
挖礦是將一段時間內比特幣系統中發生的交易進行確認,並記錄在區塊鏈上形成新區塊的過程,挖礦的人叫做礦工,簡單說來,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礦工是記賬員,區塊鏈就是賬本,怎樣激勵礦工來挖礦呢?比特幣系統的記賬權力是去中心化的,即每個礦工都有記賬的權利,成功搶到記賬權的礦工會獲得系統新生的比特幣獎勵因此挖礦就是生產比特幣的過程。中本聰最初設計比特幣時規定每產生210000個區塊,比特幣獎勵減半一次,直至比特幣不能再被細分,因為比特幣和黃金一樣總量有限,所以比特幣被稱為數字黃金,比特幣生產也俗稱挖礦。
.比特幣系統靠調節難度系數保證比特幣不被太快挖完,每10分鍾全網曠工共同計算一道難題競爭記賬權及比特幣獎勵,如果全網算力不斷增長比特幣將很快被挖完,為了保證比特幣穩定在大約10分鍾挖出一個區塊,中本聰設計礦工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每過2016個區塊(約2周時間)動態調整一次,令調整後的難度使得每生成一個區塊的預期時間為10分鍾現在的難度系數約為480PH/S(注:2017年9月)大約是創世區塊的680億倍,也就是說,以現在的算力,全網礦工需要經過約3000萬億億哈希運算才能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答案,生成新的區塊。
.相對於點對點交易,挖礦等在交易平台購買是目前獲得區塊鏈資產最主流的方式,即場內交易,區塊鏈資產的場內交易和股票類似,由平台幫你撮合,也不需要知道跟你成交的對手是誰,你的成交對手,有可能是一個人,也有可能是很多人,無論是買入還是賣出,交易平台會記錄所有人的掛單價格,買賣雙方通過實時買賣盤,可以獲取最新成交價格,同時交易平台會將歷史成交價格及成交量匯總成K線圖,方便投資者用於分析行情走勢,比如烏托市場就是全球比較主流的交易平台。
㈤ 肽鏈礦機挖礦產T幣是傳銷嗎
T幣全名鈦克幣已經被西安警方證實為傳銷行為,警方以對鈦克幣公司進行查封。中國警方已經抓捕了大量聲稱礦機挖礦的傳銷行為,央行也以發出公告央行從未推出任何虛擬貨幣。
以下為權威媒體報道:
2018年11月23日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互聯網催生了許多新經濟形態,但是「新」未必是創新,需要冷靜分析。我們要鼓勵創新、倡導創新、包容創新,也要特別注意維護創新。而這個維護就是剔除虛假虛火,撕開面紗,揭露真相,批判那些像「炒作明星」一樣炒作「創新」的現象和觀點。
「其實,網路這東西,現在想想也是很後悔的。我連人都沒有看到,就參加了礦機的眾籌,連賬號、密碼我都不知道,現在想報案都沒法報。」安徽的李先生,這段時間非常郁悶,今年6月份被人拉到QQ和微信群,繼而又被忽悠著花了八九萬參與六台鈦克幣礦機的眾籌。
錢還沒有掙到,鈦克幣公司涉嫌傳銷,8月底被西安警方查封了。現在群主告訴他和其他十幾位參與礦機眾籌的投資者,錢要不回來了。
李先生說:「會員特別多,像我們這樣的人,QQ群群主都在洗腦,說傳銷的錢沒收了都上交國庫的,即使報案了,也拿不回來了。」
其實,李先生說的挖礦機就是看起來高大上的偽創新,背後是一個巨大的傳銷迷局,讓他像著了魔一樣把錢投入到山寨幣挖礦機的眾籌之中。李先生被說動掏錢投資鈦克幣挖礦機,就是因為群主聲稱,鈦克幣與比特幣一樣,產生於網路世界復雜的演算法,具有不可復制性,靠礦機才能挖鈦克幣。
「它的宣傳力度非常大,廣告做的特別好,區塊鏈啊什麼的,我們以為鈦克幣的模式是跟比特幣一樣的技術。」李先生說。實際上,據警方透露,這家公司的鈦克幣產生技術就掌握在公司高層的手裡,只要點一點滑鼠,數萬枚鈦克幣唾手可得。
在偽創新的包裝下,鈦克幣成為誘餌,這家公司構建了兩個交易平台,一個平台負責鈦克幣交易,另一個則負責虛擬的礦機交易。在金融界人士看來,這兩套網路交易系統實際上已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金融生態圈,更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圈套。
在實際操作中,像李先生這樣的「投資者」首先要注冊成為會員;接下來需要支付人民幣來購買虛擬貨幣。
李先生告訴記者:「三千個鈦克幣才能買到一個礦機,我們想要買礦機,就要在它的交易所買鈦克幣。鈦克幣不就一直往上漲了嘛!7月到8月份之間,鈦克幣價格一直在上漲,從20多元,上漲到60多元,都是我們的錢。」
用人民幣買鈦克幣,再用鈦克幣買礦機,這個規則是鈦克幣公司精心布的一個局。因為投資者想買礦機才買鈦克幣,花錢買鈦克幣,又炒高了鈦克幣價格,更加刺激人們買礦機的慾望。因此,在短短的一個半月內,李先生瘋狂投入八九萬元,參與了6台挖礦機的眾籌。
「QQ和微信群,群主拉了十幾個像我這樣的人,眾籌礦機。VIP3000型的礦機大概22萬。礦機生產幣,把幣挖出來有盈利,剛開始的一個多月,能分到盈利兩三千元,所以十幾個人眾籌了6台20多萬的礦機。」
像李先生這樣的投資人,購買了虛擬貨幣後,還不能直接進入礦機交易平台,必須要有擁有一個或多個「礦機」的「老客戶」介紹。至此,傳銷卸下了偽創新的面具。這些「客戶」最終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層級,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客戶」會得到巨額非法所得。
在深度剖析後可以看出,挖礦機傳銷依然採用的是拉人頭,發展下線的傳統模式。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受損投資人現在終於看清了礦機偽創新,真傳銷的本來面目。
「由於有區塊鏈、P2P、虛擬貨幣等新概念做包裝,還在高端商業區設置富麗堂皇的公司作支撐,再加上不惜血本,聘請專業的宣傳公關團隊,虛擬幣傳銷有非常強的迷惑性,加上微信組織我們,不見面傳播又有隱蔽性特徵,所以才導致我們這些受騙的投資人,被騙了卻還不自知。」
像這樣的偽創新,數不勝數,全國多地都在上演虛擬貨幣涉嫌傳銷的慘劇,動輒幾十萬涉案金額,數萬投資者損失慘重。
(5)平台挖礦產幣擴展閱讀:
2018年4月17日晚,一起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特大網路傳銷案主犯鄭某被西安警方從上海押解回西安,該傳銷組織頭目將「區塊鏈」打造成傳銷噱頭,建立「消費時代」(DBTC)網路平台,通過網路發展下線。
據介紹,該平台今年3月28日上線,截至4月15日,已發展注冊會員1.3萬餘人,涉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涉案金額8600萬元。「消費時代」(DBTC)網路平台的破滅,打著「區塊鏈」名義的全國首例傳銷案也成功告破。
早前,比特幣的躥紅,讓作為比特幣技術基礎的區塊鏈聚焦在鎂光燈下。2018年伊始,區塊鏈再次走紅,一時間成為行業大熱的概念。
「現如今,虛擬貨幣市場的野蠻生長,讓「暴富」一詞著實刺激了人們的神經。在「一夜暴富夢」的背後,滋生出了一批打著「區塊鏈」的名號,實則搞著傳銷勾當的非法組織,實打實的「掛羊頭賣狗肉」。」
民間反傳人士韓兆磊告訴記者:「時代不一樣了,騙子們都要緊跟潮流了。於是虛擬貨幣、區塊鏈,這些沒幾個人能搞懂的概念成了他們的「新寵」。」
不久前,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聯合國家工商總局(廣東深圳)反傳銷監測治理基地,正式發布了《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各類境外資金盤、虛擬幣和ICO項目也成為新型網路傳銷的主要模式之一,許多組織打著創新的幌子,許以高額回報,但其中蘊含非法發行、項目不實、跨境洗錢、詐騙、傳銷等諸多風險。
由於不受國內機構監管,一旦崩盤、跑路或者失聯,投資者往往投訴無門,損失難以追回,還造成大量資金流向境外,嚴重危害國家金融安全。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28日,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共識別出3534個疑似傳銷平台,平台參與人數高達3176萬,且每天新增識別傳銷平台30個左右。
對此,《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指出,從傳銷組織出現時間的分布來看,近年來傳銷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2017年新出現的傳銷平台佔比高達58%,超過之前的總和,可謂是「互聯網傳銷元年」。
據此次破獲「區塊鏈」特大網路傳銷的民警介紹,「消費時代」(DBTC)網路平台自行操縱虛擬貨幣升值幅度,設置「持幣生息獎」吸納會員;根據會員發展下線情況,實施28級分代管理,設置「分享收益獎」進行獎勵;對10個層級148人組成的營銷團隊設置「團隊業績獎」,根據營銷團隊業績進行獎勵。
而關於以「區塊鏈」為名的非法傳銷,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在2017年4月就已經更新了《互聯網傳銷識別指南》(2017版),其中就新增了「數字貨幣」傳銷。
並指出傳銷分子利用投資人未能准確理解數字貨幣的特點進行行騙,傳銷式數字貨幣的「交易行情」基本由特定機構控制,早期為吸引投資人投資,可能會將貨幣價格炒得很高,一旦時機成熟,機構進行集中拋售,價格一落千丈,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或者機構直接跑路。
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負責人李旭陽說道,「最近利用所謂的區塊鏈概念搞的代幣、虛擬幣這一塊,我們發現非常活躍的這種代幣有2000多種,這種傳銷平台已經超過3000多家,這類犯罪因為涉案金額非常大,所以危害很大。」
「在他們的眼中,你心中牽掛著的賬戶里,不過是一串串沒有價值的「數字垃圾」。你想要的樣子,他都能給你操控出來。這不是重點,畢竟是搞傳銷的,根兒還是脫離不了「發展下線」四個字。」
中國反傳聯盟會長凌雲跟記者表示:「關於傳銷的案例,「暗黑幣」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這種平台以高額返利為誘餌,由全國各個地區的負責人及會員通過宣傳、上課、介紹等方式不斷發展下線,以投資虛擬貨幣「暗黑幣」為名;
要求參與者繳納不同級別的「暗黑幣」礦機租賃費用即門檻費的方式獲得加入資格,並按照每一名會員下線分為三條線(即三個區)的順序組成固定的層級,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返利依據並引誘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並通過出售虛擬貨幣「暗黑幣」的方式直接獲利。」
據了解,這種類似的利用區塊鏈概念進行投機的行為,國際上也不乏案例,比如區塊鏈上賣虛擬貓。區塊鏈上的一隻貓價格已經高達12萬美元,這種賣法在本質上就是一種賭博或者擊鼓傳花游戲。
據了解,隨著我國對非法傳銷活動不斷加大打擊力度,此類傳銷活動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隨著金融創新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迅速普及,非法傳銷明目更加繁多、組織更加嚴密。尤其是,在日益火熱的區塊鏈風口下,資本市場概念炒作盛行,投機氛圍濃厚。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吳震說:「隨著數字貨幣受到熱捧,很多互聯網金融平台打著區塊鏈、虛擬貨幣的旗號經營,去年就出現過有著400多種名目的傳銷幣。還有一些平台利用高收益進行虛假宣傳開展業務。」
吳震認為,區塊鏈要想成功,有四個必要條件:必須多方參與;參與的多方都有積極性,數據真實性問題;實施難度。此外他認為,如果激勵機制形成不了,就會有很多問題解決不了,要麼區塊鏈建成後難以運行,要麼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今年1月中旬,公安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和相關企業在2018年守護者計劃大會上表示,各部門將採取聯合治理模式,攜手更多的政府部門和企業,打擊網路黑色產業鏈力度,共同構建「網路安全共同體」。
總而言之,資本市場對區塊鏈概念的爆炒,正在讓這一創新技術走向失控的邊緣,只有加大監管力度才能使其得到良性發展。同時,廣大投資者也應該認清此類項目的本質,增強風險防範意識,不要盲目跟風炒作。
㈥ 數字貨幣流動性挖礦是什麼意思哪個平台可以參與挖礦呢
DeFi 領域的「流動性挖礦」,是指通過具有挖礦機制的 DeFi 產品,按照要求存入或者借出指定的代幣,為產品提供流動性的過程。這可能是項目的原生代幣,或者是其代表的治理權利。比如CellETF(celletf.io)的流動性挖礦,智能合約將根據流動性資產中的eCell數量計算。
㈦ KUANGEX全球第一礦幣交易平台 雲算力挖礦輕松挖掘百倍礦幣
比特幣造富神話的廣泛普及,帶動了雲算力挖礦行業的快速上行,衍生出了各種虛擬貨幣的交易浪潮以及新式「礦工」,吸引了大批用戶入局。
現在流行一句話叫買幣不如買算力,我們看到比特幣發展這幾年已日漸成熟,雲挖礦這種形式近幾年也很火熱。挖礦無疑是最具有投資價值的,通常有三種獲得渠道,交易、挖礦、雲挖礦,其中對於普通用戶來說,雲挖礦是屯幣的一種較好方式。實體挖礦會有購買昂貴的礦機以及維護等問題,通過雲算力來挖礦,也對交易市場上頻繁操作的投資者,起到了限製作用。
KuangEX礦幣交易平台為所有礦工開啟專享通道,結合礦池、礦場、雲算力、挖礦、交易等生態,為礦工提供從挖礦到交易的一站式服務,降低挖礦門檻,實現人人可挖礦,打造行業首個礦工家園。
雲算力:雲算力是將礦機託管到礦場後運行的算力資源打包的產品,礦工不需要接觸到礦機、礦場、電費等礦機運維中的繁雜事項,只購買其中的算力資源就能夠獲得對應收益。
雲算力的最大優勢就是節省了用戶去管理礦機,雲算力逐漸的普及,將成為未來挖礦的主要模式,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的選擇,雲挖礦操作也非常的簡單,可以節省用戶很多的時間,只需要在遠程數據中心購買生產的算力,進行遠程挖礦,無須忍受吵鬧的噪音,無須擔心隱患。只要通過KuangEX.com全球第一礦幣交易平台,就能輕輕鬆鬆獲得豐厚的收益。
我們看到市場上又有大量新手用戶想要入場的需求,雲算力能夠為更多用戶掃除了進入挖礦世界的障礙,提供最為便捷的服務,也為產業注入新的流量與活力。我們將始終致力於讓挖礦更簡單,為各類數字資產提供技術服務,讓區塊鏈與商業有機結合,推動區塊鏈技術落地,推進商業發展與社會進步!
在POW挖礦方面,挖礦將會是越來越規模化的,大規模的算力也會很常見,那麼普通用戶挖礦的門檻就會越來越高,普通用戶參與挖礦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雲算力的產品讓挖礦的門檻降低,我們希望讓更多人分享挖礦產業在整個行業成長的成果,也希望讓更多的用戶能夠參與到這個行業里來。
㈧ 礦機挖幣是怎麼回事犯法嗎
是犯法的,可能涉及金融詐騙。
1、投資「礦機」挖幣,獲取高額回報。這樣的宣傳,曾經讓不少人動了心。不過這看似美好的事業,卻是不折不扣的騙局。比特幣是去中心化交易,也是匿名交易,如果說你買幣或者賣幣不通過正規的交易所,對方不給你錢的話,你是很難再找回的。通過交易所相當於有第三方平台介入,買幣賣幣對方未按要求進行付款放幣,交易所是會進行攔截交易的。
2.比特幣都是通過挖礦產生的,挖礦也是獲得比特幣成本最低的方式。但成本低只是相對於BTC的價格高而言,不代表著沒有成本。是需要實實在在的礦機7*24小時不停的運算才可以挖到區塊獎勵的比特幣。所以不要相信一些所謂的「0擼」比特幣,以及各種各樣沒有實體礦機的項目。
買算力挖礦被騙後怎麼辦?保留以下證據可維權追回:
1、平台還在正常運行,並未跑路;
2、誘導挖礦聊天記錄;
3、與對方的轉賬記錄;
拓展資料:目前,上海、北京、廣東等多地金融監管部門相繼出台措施,對虛擬貨幣交易場所進行摸排整治。
不少詐騙活動以區塊鏈技術包裝迷惑投資者。
河南鄭州警方近期通報了一起涉案金額13.6億元、受害群眾7000多人的騙局。詐騙團伙嫌疑人高某成立多家公司,將購買的硬碟、主板、機箱貼標拼裝成所謂的「礦機」,對客戶謊稱:購買投資「礦機」就可通過挖幣、兌換、交易等方式獲得高額回報。但當客戶高額購買其「礦機」投資後,該公司又以交易平台被黑客攻擊為由,凍結客戶兌換的數字貨幣,通過後台操作阻止客戶提現,非法佔有客戶資金。
上海浦東網警發布了一起區塊鏈養寵物的資金盤詐騙案。該項目許諾客戶養虛擬豬15天後平台收購,就能有28%的收益。但實際上,所有交易都由平台人員操控,甚至赤裸裸地把參與者稱作「韭菜」,最後公司捲款跑路。
一些交易平台為吸引用戶流量和資金,提升交易規模,推出了「交易即挖礦」「平台幣」「交易平台融資IEO」等新玩法,部分平台甚至上線「共振幣」等涉嫌傳銷、資金盤的虛擬貨幣。
近期,上海監管部門特別提醒廣大投資者注意,不要將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混同,虛擬貨幣發行融資與交易存在多重風險,包括虛假資產風險、經營失敗風險、投資炒作風險等,投資者應增強防範意識,謹防上當受騙。
㈨ gtc挖礦平台是什麼
GTC(gametreasurecoin)是美國UBM科技旗下廣告聯盟的全球匯集人氣的一個平台。UBM的廣告商超過500家成熟的大型游戲和娛樂網站以及數百萬富裕游戲玩家,吸引的玩家目標是青少年中後期,二十幾歲和30歲出頭的。主要關注的地區是北美和西歐,目前正向亞太地區拓展。
結合UBM擁有全球區域玩家、年齡成熟玩家資源,確保了平台保持健壯的廣告投資價值和回報率。
UBM的游戲廣告聯盟平台訪問量逐年遞增,2013-2014年平均月訪問量達20億,來自全球不同玩家IP平均每月7000多萬個。
GTC平台通過採集礦石(G幣)的方式使玩家獲得收益,並且贏得來自全球的客戶群對廣告平台的訪問量,以此用來吸引各大游戲商的廣告進駐,為游戲商帶來大量的游戲玩家。廣告平台即可獲得可觀的廣告費,其中一部份的廣告收益用來回饋給全球的GTC玩家。
㈩ 挖礦平台一般多久崩盤
挖礦平台一般在一個月到三個月內會崩盤。挖礦就是比特幣的生產過程,而挖礦只是一個形象的名稱。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會產生比特幣,每隔一個時間點,比特幣系統就會在系統節點上生成一個隨機碼。 Internet 上的所有計算機都可以查找此代碼。 找到此代碼的人將生成一個塊,然後獲得一個比特幣。 這個過程通常稱為挖掘。
1、挖礦的作用是什麼,如下。在工作量證明(POW)共識系統中,挖礦的作用分為兩類:首先,驗證交易的正確性並生成區塊,這是保證網路正常運行的基礎;保障網路安全。由於爭取打包出塊權和盈利是所有礦工的目標,而算力水平是決定性因素,因此所有參與比賽的礦工都將通過升級設備不斷提高算力,並花費挖礦過程中的巨額電費。
2、如果核心開發者決定規則的共識,投資者決定價格的共識,那麼礦工決定賬本和歷史記錄的共識。挖礦之間的博弈,從最早的CPU挖礦到使用OpenCL語音的GPU挖礦,再到FPGA挖礦,礦工一直採用ASIC專用集成電路技術進行挖礦。礦工們不斷升級自己的礦機,礦機的算力得到了成倍的提升。但是有一個問題:礦工的收入增加了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因為所有的礦工都陷入了囚徒困境:當你提高自己的算力時,其他人也會提高自己的算力,從而增加全網的算力;但是,每個區塊的獎勵是有限的。准確的說,你的收入是你的算力/全網算力的百分比。決定你收入的不是你的算力,而是你的算力在全網的佔比。因此,從礦工收入的角度來看,算力比不是一個絕對值,而是一個相對值。
3、那麼誰獲利了呢?賣礦機的人被稱為「礦霸」。礦霸們不斷推出以更高算力和更節能為賣點的新礦機。礦工能否盈利的主要條件之一是能否先拿到最新型號的礦機,因為新礦機的一半利潤是在第一個月創造的。當大多數人使用新的礦機時,每個人都會無利可圖,這已經成為一場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