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玉挖礦
1. 來自4000多米的雪山,和田玉的開采都會經歷什麼樣的步驟
眾所周知,和田玉是非常的珍貴的,因為它需要從很高的山上開採下來,並且還要經歷一道道工序,還能夠做成一個藝術品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那麼,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和田玉的開采會經歷怎樣的過程?那它究竟要經歷些什麼呢?
因為像礦石這些東西都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很長時間,但是人類在不斷的開采,所以說就導致數量驟減,如此一來,價格也就變得很高。而且在到我們手裡之前,還需要一點點的打磨,進行專業的切割才能夠形成好看的藝術品。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和田玉的藝術品或是首飾價錢就特別的高。
2. 和田挖玉賺錢不累不怎麼個挖法
現在河床都不成樣子了 政府也禁止開采 除非自己人工去挖 去找 可能幾天都找不到一塊 你看一下當地每天晚上在哪兒留守的采玉人就知道 了
3. 新疆和田玉如何開採的
在「新疆且末和田玉節」即將召開的時候,新疆泰和龍公司與新疆寶玉石協會所有會員前往和田市且末縣,參加且末縣玉石節的開幕,活動結束的第二天,我們啟程先是到了於田,途徑洛浦縣,來到了和田南部地區的玉龍喀什河的渠首。首先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一種震撼,一邊是相對原始的人工挖掘,另一邊則是轟鳴的大型機械掘進,不論是哪一種采玉方式都對自然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采玉已經達到一種瘋狂的境界,但是我想,和田美玉的價值正是以這樣一種方式得到了認證。我們此時此刻在這片土地上,能深刻的感受到:生態環境需要保護,我們的地球才會有脈搏。我們祈禱:自然,安靜,和諧!
第二天,我們返回於田縣,途徑阿羌村,來到著名的阿拉瑪斯玉礦,深處大山包圍中的玉礦此刻顯得格外荒涼,土灰,石粉,礦岩主宰了這里的一切。晚上我們留宿在當地的維吾爾族百姓家裡,這個好客的能歌善舞的民族以熱情周到的服務接待了我們,淳樸的民族文化和古樸的民風使我們的心靈在這里又得到了洗禮,人類的又一次返璞歸真在這里得到回應。
次日凌晨,天還沒有亮,維吾爾族大姐就起來為我們准備早餐——清燉羊肉,等到我們一起來就看到了熱氣騰騰的飯,在山裡能吃到這樣的早餐,的確感到很溫暖。大約在10:30分的時候我們就上路了。在崎嶇的山坡上我們的車艱難的前行,走到大約10分鍾的時候通向柳什大隊的路在這里斷了,我們的行程受阻,無奈只能調頭重新找一條路。接下來的行程還好比較順利,車到了沒有路通過的地方,只有馬車,毛驢車,摩托車能通過,我們背起行囊開始步行,一路上偶爾可以碰到趕毛驢車的「老鄉」,馬車或者是毛驢車經過的地方揚起的塵土層層落在了我們的身上。繼續一路前行,看到了這里的自然條件真是非常的惡劣,據我們了解當地下雨的時節是很少,一路上我們看到的渠道里都沒有水,在眼前的或者是周圍的山坡上只能見到快乾枯的小草仍舊堅強的活著,和它們作伴的或許還有五腳蛇。聽當地采玉的人講,在這樣的羊腸小道上要走兩天才能到達阿拉瑪斯礦的礦點。我們來到這里,主要是想親身體驗采玉的難度。我們在路上的時間很少,來回就4小時,但是我們的體力已經有點不支了。我想,如果身體的條件不好或者是在路途中出現任何的狀況都是很危險的,我們僅僅是體驗了4小時,和那些常年在這條路上的運玉工來說是絕對不值得一提的。
日落之時我們返回了,因為太疲憊,在車上大家都睡了........
這段經歷對我們來說可能是終身難忘的一次難得的經歷,盡管是路途比較短暫的,盡管我們也沒有真正的到達礦點,但是我們確實深切的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賦予我們無窮的財富,同時也是在考驗我們人類是否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如要查看圖片:www.thlby.com
4. 漢人能去和田挖玉嗎
不能,本地人都沒得玉挖。
幾個人到了和田,一片荒涼,只看到一些本地人和一些被公司承包的挖掘隊伍,在那裡挖玉。現在的和田玉真的是少之又少,我們幾個見狀也沒辦法找不到好料子,在如此滿目瘡痍的環境下自己去淘玉簡直猶如大海撈針!
然後再用挖掘機械和運輸車把所有的雜石運到「分揀機械」中。機械會將所有的雜石清洗干凈並自動分揀成特大,大、中、小四類。
近年來,和田籽料行情居高不下,玉石行業得到了鼎盛發展,在這種狂熱的商業背景下,無數和田當地的挖玉人,或者迫於生計,或者懷揣一夜暴富的夢想,紛紛加入到了挖玉行列。
很多挖玉人都是當地的農民。其中不乏,或者說是很多都是沒有工作或者固定經濟來源的老人、婦女和兒童。他們所採取的都是最原始的人工挖掘的方式。
5. 新疆和田玉籽料的價格是如何暴漲的
自從玉石的國標區分了軟玉硬玉,「南翡翠,北和玉」就劃分了南北分立的格局,唯一類似的就是翡翠與和田玉的好料價格都不便宜,可是大部分的內地玉友都不知道,和田玉的價格究竟是怎麼樣發展到今天的,和玉大叔就來和大家講講和田地區與和田玉的發展故事。
在之前大叔文章的普及中,很多玉友已經慢慢了解,和田玉的歷史可比中國文明有歷史記載的文化都要久遠,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比不上和田玉七千多年的歷史,可這些歷史從未走進尋常百姓家,一直到明清時代,和田玉都是王公貴族的玩具,那可是宮廷的物件,普通人是不可能隨便把玩的,當然更多人不知道的是,哪怕是建國以後,和田玉也並沒有大規模進入市場,在那個紅色初生年代雖然有玉雕行業,不過更多的是一種國有單位的概念,只是一份工作,沒有什麼買賣。
和田玉第一次開始有市場性的概念要追溯到七八十年代,說起那個年代,和田的老鄉一般是拿和田玉來幹嘛呢?答案是砌家裡的圍牆,因為籽料厚重緊實,拿來和泥巴打土坯壘家裡的圍牆非常的合適,一直到前幾年,還有部分偏遠村的當地老鄉家圍牆有籽料基石(當然現在有沒有就不知道了...)
我們說回到那個市場初開的年代,和田玉的出產更多是為了新疆玉雕廠搞的一些大件,有山水,也有人物和新疆特色造型之類的,主要是面向港澳台,以及英法這些國家出口,那個特殊年代時髦的名詞叫「創匯」,像新疆工藝進出口公司也會送到廣交會去參參展之類的。
至於和田玉什麼時候突然開始漲價了呢?這個就要說起1999年的國石評選了,這個評選是當時的國家地礦部(現已撤銷)和中國寶玉石協會聯合一起做的,沒想到因為各地踴躍參與,光確認入選名單就用了四年,要知道那個年代全國的各個地區都非常看中這種國家級的「名號」,一旦爭取到手可以獲得不少經濟利益,拉動當地的發展,所以這個評選竟然拉鋸評選了六年,最終新疆和田玉勝出,成為了「中國國石」。
要知道99年的時候,和田玉可是論堆賣的,很好的一堆料子,賣幾千塊,還要來回討價還價才會成交,當「中國國石」的名號下來之後,特別好的料就已經開始論個賣了,哪怕是在活動評選初期和田玉呼聲最高,眾望所歸,所以一下就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成為全國皆知的「中國寶貝」。
從那時起,和田玉就開始慢慢走上了火箭一樣的飆升之路,在2004年,和田地區開始研究和田玉作為一個產業,先是搞了個和田玉石旅遊文化節,後來又組織了兩屆和田玉文化學術研討會,效果非常顯著,當年和田地區的GDP就上升了10%,財政收入更是大漲了六成,這些推介活動的成功,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和田玉是個寶貝疙瘩,最終徹底市場化,這個全民高潮到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都不曾停息,當年的奧運會獎牌選取了和田玉鑲嵌其中,經濟和文化的結合終於有了出口,從此和田玉的身價開始坐上火箭扶搖直上。
現在我們走進和田,街上幾乎到處都能看到玉石店,當地最熱鬧的巴扎就是夜市和玉石市場(現在是有了頂棚有了安保的封閉式,不再是以前的那種散攤了),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個做玉石的親戚,就連你隨便坐上了計程車,搞不好司機都會從哪個犄角旮旯掏出幾塊寶貝故作神秘請你品鑒,玉石文化深刻的影響了和田,也改變了這座邊陲城市。
時光如梭,靠和田玉發財的人越來越多,玉龍喀什河上慢慢有了大量挖掘機的身影,伴隨著城市裡的霸道、寶馬車越來越多,GDP隨著沙塵暴和洪水一起在增加,環境的破壞開始困擾著曾經安靜的「南疆明珠」,幾年前只要你交一些費用,就可以包一塊地掘地三尺,以挖礦之名採掘籽料,這種破壞式的挖掘給河道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現在的管理日趨嚴格,機械慢慢少了,但只要有籽玉出產的一天,這條河流的人與自然競爭就不會消失。
和田玉的市場和相關的法律法規,都會逐漸的完善,就像那些為了暴富而熱鬧的日日夜夜,雪山孕育了流水的籽料,不變的,是和田玉的傳奇故事仍在繼續。
6. 新疆什麼地方產和田玉
和田玉分布於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侖山,西起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之東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經和田地區南部的桑株塔格、鐵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東至且末縣南阿爾金山北翼的肅拉穆寧塔格。和田玉成礦帶連續長1100多公里。在高山之上分布著和田玉的原生礦床及礦點,海拔在4000米以上,不少河流中還產出名貴的和田子玉。
1.山料,山料又稱山玉,或叫寶蓋玉,指產於山上的原生礦,如白玉山料,青白玉山料等等。
2.山流水,山流水指原生礦石經風化崩落,並由河水搬運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點是距原生礦近,塊度較大,其玉料表面稜角稍有磨圓。
3.子玉,子玉又名籽料,指原生礦剝蝕被流水搬運到河床的玉石。它分布於河床及兩側階地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於地下。子玉的特點是塊度較小,常為卵形,表面光滑。因為經達幾千搬運、沖刷及篩選,所以子玉一般質量最好。
7. 和田玉可以隨便挖嗎
一般來說和田玉是不能隨便挖的,隨著人們的不斷開采,和田玉已經越來越稀少,而國家對和田玉的產區也作出了相應的禁采,目前自由採挖的地方幾乎是沒有的,同時和田玉是我國的四大名玉之一,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田玉不能隨便挖同時和田玉的顏色純正透亮,它的主要成分是透閃石、角閃石、陽起石等多礦物集合體,其硬度很高,質感細膩潤滑,而在我國是將透閃石成份佔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為和田玉。
8. 惡劣環境下新疆和田玉籽料今後還會讓挖嗎
惡劣環境下,新疆和田籽料,今後,還會局部開放開采。
但大范圍的禁止是必然的,這是對環境資源保護和市場需求的平衡。
9. 新疆採集和田玉的方法 詳解採集和田玉有哪些方法
1、揀玉與撈玉。這主要是古代人采玉用的辦法。故名思意就是在淺水河道和河灘中揀玉石、撈玉石。這種采玉方式受季節的制約,適用於秋季和春季。昆侖山中多條河流,夏天,冰雪融化,河水漲,不好撈撿。秋季氣溫下降,河水漸落,新疆和田玉玉石顯露,人們易於發現,而且這時候不會太冷,人們可以入水。冬天時天氣寒冷,河水凍冰,玉石不易發現,也難以拾撈,因此,冬季一般不採玉。到了春季,冰雪融化,玉石復露出,又成為揀玉和撈玉的好季節。
2、挖玉。離開河床在河谷階地、干灘、古河道和山前沖積洪積扇上的礫石層中挖尋,稱為挖玉。近代科技越發達,早已不用撿玉和挖玉。話說能在和田等河流中能看到的新疆和田玉早就被人撿撈光了。現在的人們,推測到哪裡有玉,當然這要有可靠的消息,就准備好挖掘機上前線了。通常這些地方的玉也是由流水帶來的,但早已離開河道,礫石層之上早已有或多或少的沙土覆蓋。故挖玉的勞動很艱巨,成本也高,因長時間局限下一塊地方,獲取率很低,這也是最近新疆和田玉越來越貴的原因之一。
3、攻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最熟悉的應該是這個「攻玉」,這里是代表雕刻加工的意思。但是在古代,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指開采玉,即開采原生玉礦。在《史記》中就有記載其山多玉石,在《漢書》中有莎車國有鐵山,出青玉。這說明漢代已知山上有玉,已開采山玉了,足以說明開采山玉歷史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