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挖礦知識 » 挖礦地面沉降

挖礦地面沉降

發布時間: 2022-09-26 09:48:22

Ⅰ 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一談人類活動引發哪些地質問題分別闡述之

據野外調查,人類工程—經濟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較大,主要有采礦、抽汲地下水、人工採石(砂、土)等,已對地質環境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其環境地質問題主要有采礦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崩塌等。

(一)采礦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主要在張茅、觀音堂、澠池、義馬、新安、平頂山、葉縣等地的煤礦開采,由於開采年限久遠,在很多地方形成了很大的采空區,引起地面塌陷、地面裂縫等地質災害,對地質環境已經造成較嚴重的影響;信陽上天梯的珍珠岩、沸石、磁石、膨潤土等礦石的露天開采,大量開挖山體形成了很多的高而陡的邊坡和采坑,引發了危岩體的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而殘留的采礦邊坡,又留下了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的隱患。
(二)抽汲地下水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在管道沿線的三門峽、洛陽、鄭州、許昌、駐馬店等大中城市、大量抽汲地下水供生活和工農業用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很多地方形成降落漏斗,從而引起地面沉降地質災害。如距離管線較近的集中開采地下水的供水水源地的鄭州和許昌等地,均已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特別是許昌市,已經引發了地面沉降地質災害。

(三)人工採石(砂、土)對地質環境的影響

管道沿線經過的低山丘陵區內採石場眾多,尤其是近10年來的大量開采,除極少數山頭被夷平外,大都形成高而陡的人工邊坡,陡壁上或多或少存在分離石塊,部分邊坡發生了危岩崩塌和岩體滑坡。殘留的石灰岩採石場邊坡,既破壞了自然景觀,又留下崩塌、滑坡的隱患;在平原地區的河道大量挖砂和取土形成水土流失破壞自然環境,還造成了河岸的塌岸和土質崩塌等地質災害。

雖然在區域上人類工程活動比較頻繁,局部表現強烈對地質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大部分管線段人類工程活動一般。

Ⅱ 什麼是采礦誘發的地面變形地質災害

它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作用下,地下一定范圍內的岩土體壓縮、位移等活動,引起的地面下沉、塌落、開裂,對工程設施、城鄉環境以及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現象。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縫除共同表現為地殼表面形態發生嚴重破壞外,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相似特徵:
在形成條件方面,雖然都受多種動力條件控制,但過量抽取地下水經常是它們形成的重要原因;在分布特徵方面,城鎮、工廠、礦區、鐵路沿線是這些災害的多發區。
採用地下開採的礦山,由於采空區上覆岩土體冒落或變形而在地表發生大面積並行破壞並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現象和過程稱為礦區地面變形地質災害。這類地質災害是地下采礦最容易引發的地質災害之一,並且地面變形范圍往往超出地下對應采空區的范圍,危害極大。
一是破壞土地資源,影響農業生產。塌陷的地質災害對礦區周邊的農田破壞十分嚴重,造成土地絕產或減收,甚至在部分礦區,形成無地可耕,無處可遷的局面;
二是損壞地表建構築物。礦山地表塌陷災害的范圍廣,具有突發性、累進性和不均勻性等特點,對於各種地面建構築物的危害極大。因此,在城鎮建構築物、道路設施以及水體下的三下礦體資源通常禁止開發,即便開發,也必須進行安全與環境設計和評價,避免產生地表沉陷,造成各種建構築物的破壞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損害,破壞正常的生產、生活和交通安全。
對此,礦山安全法第19條對礦山企業提出了相應要求,即礦山企業對使用機械、電氣設備,排土場、矸石山、尾礦庫和礦山閉坑後可能引起的危害,應當採取預防措施。因此,礦山企業不僅應當建立、健全對地面陷落區、排土場、矸石山、尾礦庫的檢查和維護制度,防範可能發生的危險,而且對關閉礦山後可能引起的危害也要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1) 減輕塌陷災害。在礦山的生產時期,採取充填開采技術和減震的采礦方法等技術型措施預防采空後的塌陷。充填開采主要是利用廢石、尾砂等實施空區的充填,減少空區的體積;減災開采主要是從回採技術上預防或減輕采空區塌陷的方法,包括順序優化開采、條帶開采和離層高壓注漿開采等,減少塌方量;
(2) 以廢治害。利用開採的尾礦、矸石等填埋塌陷區,治理塌陷災害。具體而言,在用尾礦、矸石等填埋前,先將塌陷區的表土剝離另放,然後充填矸石等至目標標高以下0.5m處,再覆蓋表土至原標高,使地形得以復原,保持原有土質和肥力,減少廢料污染,消除塌陷坑危害;
(3) 治理地裂縫,消除隱患。針對已經閉坑的礦區地裂縫,採用充填和灌漿相結合的治理措施,消除地裂縫的危害;
(4) 地面塌陷區的整治與利用。即採用「挖深墊淺」 的方法,將較深的塌陷區再深挖,使其適合於水產養殖場地,而挖出的泥土墊到淺的沉陷區,改造成為農業用地。

Ⅲ 寧夏中衛北山鐵礦遭瘋狂開采,會給當地帶來哪些影響

采礦土場、尾礦的礦區都數倍的破壞自然景觀與區域生態。大型煤礦對當地地質影響肯定是不容小覷的,雖然國家大力發展綠色礦山,規定也越來越嚴格,但是實際操作,涉及經濟效益,本身這幾年行業不是太好,再花巨資投入環境保護,顯得有些吃力。

最大的實際體驗就是礦區沉陷問題和煤塵污染,主要還是在礦區,市區就相對好一點,甚至沒什麼影響。礦區距離市區20公里左右,有專用的鐵路(道路),不會影響市民的生活。

小時候家裡牆體裂縫,成條街都發黑,冬天雪都是黑色的,這幾年隨著管理嚴格了,也好轉了很多,礦區很多房屋也不適合居住了,整體棚改,都搬遷了,離開了礦區。這幾年新開的礦,治理上都很重視,盡可能走綠色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Ⅳ 人們在挖礦產的時候對地球造成了哪些傷害如何解決

采礦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包括水土流失、礦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以及采礦過程中含化學物的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等。
國家對采礦業有嚴格的環境保護和恢復地表狀態的法律法規,保證采礦區域要恢復原有的狀態,甚至要求比采礦以前的環境更好。使用過去的方法采礦,對采礦業限制不嚴格的國家,采礦業會對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同時會影響人類的健康。

Ⅳ 都有哪些原因會造成路面塌陷

1、道路坍塌跟地質有很大關系,道路建在松軟的土地上就可能坍塌,另外地下滲水也會引起坍塌,泥石流,地震也會引起坍塌。

2、地下水過量開采地下水過量開采引發的地面沉降是一個緩慢、區域性的過程,通常都是由於過度抽排地下水,破壞地層原有結構,造成土層不穩定,埋下隱患,當遇到地下施工或雨水長期浸泡時,造成路面突然塌陷。

3、土體流失主要是由於夏季雨水頻發,加劇對路基土體的沖刷,使地面雨水明渠變形,且地下管道破裂,滲透水將周邊土壤稀釋,導致周圍土體流失,造成路面突然塌陷。

城市道路出現坍塌是什麼原因 地陷的原因_www.66152.COM

城市道路出現坍塌是什麼原因 地陷的原因_www.66152.COM

4、路基不均勻沉降

1一些公路施工項目的路基填料控制不嚴格,沒有按照公路路基施工規范規定進行操作,導致路基質量不穩。

2若公路穿過軟土地段而沒有妥善處理好濕軟地基,路基填築前沒探明地基承載力,便開始施工,可能導致軟土地基無法承受荷載。

3路基填築每層的填料未進行整平處理或整平效果不好,混合料路堤密實度達不到規范的要求,都會導致路基土石方填土不實。

4部分施工單位在施工未能按規范要求施工,路基壓實機具不足,使路基土壤的密實度偏低,土體透水性增強,使路基土軟化而產生不均勻沉降。

5、施工部署不當

1施工擾動工程施工頻繁,建築物基礎開挖、地鐵施工及地下管線施工等都會對臨近道路造成較大影響,不論採取何種施工方法都會從地層中取走土體,使周圍土體受到擾動,失去平衡,造成路面突然塌陷。

2管道密集因城市大力興建或改造管道,且各部門對地下管線管理的職責不明確,缺乏銜接,存在多頭管理,使排水排污管道、熱力管道、自來水管道等縱橫交錯,導致地下管道密集,造成路面突然塌陷。

城市道路出現坍塌是什麼原因 地陷的原因_www.66152.COM

3管道破裂以前鋪設的地下管道多為鋼制管材,本就容易腐蝕老化,且預制管道拼接位置處理不當,封堵不嚴密,導致管道破損滲漏。一旦管道破裂,將在短時間內迅速造成坍塌,掏空路基,造成路面突然塌陷。

4地下箱涵垮塌通常地下管道跨徑小於4m時,都會對修建箱涵以覆蓋,然後在箱涵上面填土鋪路,修建建築物。但是地下箱涵容易因承壓過大、施工不當導致嚴重受損、老化塌陷,再加上惡劣天氣加速險情出現,從而造成路面突然塌陷。

因此,為確保城市道路質量滿足要求,盡力避免塌陷事故發生,有關部門要未雨綢繆,及時檢查路基質量是否合格,盡早發現塌陷隱患並加固處理。

6、施工單位,除了按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外,還要注意以下要點。

1施工單位要按照設計和圖紙,嚴格按照技術規范施工。工程設計和施工中要注意消除或減輕人為因素的影響,加強管理,科學施工,確保質量。

2避免在同一地段頻繁施工,且施工時應注意地下管道,防止造成地下管道破裂,同時,應合理管理地下管線,各部門明確職責,避免地下管線縱橫交錯。

3避免過度開采地下水,合理地控制抽排水的強度,使地下水位下降不是很快,減少塌陷產生。

4及時對路面情況進行探查,查找問題漏洞和薄弱環節,並在發生塌陷事故前及時治理。如對供排水系統進行全面排查,完善排水系統;用物探法對路面進行探查,檢查存在的空洞體,並對有問題之處進行工程處理。

Ⅵ 地下采礦對地質環境有哪些影響

采礦生產對環境的危害:水土流失、礦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以及采礦過程中含化學物的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等。
一、水污染

主要由於采礦、選礦活動,使地表水或地下水含酸性、含重金屬和有毒元素,這種污染的礦山水通稱為礦山污水。礦山污水危及礦區周圍河道、土壤,甚至破壞整個水系,影響生活用水、工農業用水。當有毒元素、重金屬侵入食物鏈時,會給人類帶來潛在的威脅。
二、大氣污染
露天采礦及地下開采工作面的鑽孔、爆破以及礦石、廢石的裝載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廢石場廢石(特別是煤矸石)的氧化和自然釋放出的大量有害氣體,廢石風化形成的細粒物質和粉塵,以及尾礦風化物等,在乾燥氣候與大風作用會產生塵暴等,這些都會造成區域環境的空氣污染。
三、固體廢棄物污染
在風景區附近的露天礦場,因采礦對地面景觀的破壞時旅遊觀光環境極不協調,許多礦山隨意傾倒固體排棄物導致溝壑、河道淤塞,泄洪不暢,水患不斷
四、土地破壞及復田、土壤的污染
礦山開采,特別是露天開采造成了大面積的土地遭到破壞或被佔用。據統計,美國約有1.5萬個露天礦,每年破壞土地3萬公頃以上的土地;而在聯邦德國,僅開采褐煤一項,每年就佔地約2.1萬公頃。我國礦山開破壞土地的總數尚未詳國的統計,根據已初步掌握的資料,各類主要的露天礦山有1000多個,多屬於小型露天礦,而對土地的破壞是十分可觀的。
五、地質災害
地面及邊坡開挖影響山體的穩定,導致岩(土)體變形誘發崩塌和滑坡等地質災害。礦山排放的廢石(渣)常堆積於山坡或溝谷在暴雨發生下極易引起泥石流。

Ⅶ 人類的采礦業對會對地球的地質結構帶來哪些影響和破壞

采礦生產對環境的影響包括水土流失、礦坑造成的地面沉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以及采礦過程中含化學物的廢水對地下水的污染等。
國家對采礦業有嚴格的環境保護和恢復地表狀態的法律法規,保證采礦區域要恢復原有的狀態,甚至要求比采礦以前的環境更好。使用過去的方法采礦,對采礦業限制不嚴格的國家,采礦業會對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同時會影響人類的健康。

Ⅷ 地面為什麼會下沉

有三種情況:一是原來地下有岩洞或者地下河,這種情況在石灰岩地區最普遍,但這種情況都是小范圍的;二是人為因素,主要是大量取用地下水,上海市就是這種情況,整個地面下降了二米,後來停止抽取地下水,反而向地下灌了多年的水,才穩定了下來.第三種是礦區過度開采,如山西省,因煤礦區佔全省的六分之一,很多地方地面下降了.

Ⅸ 寧夏中衛北山鐵礦遭瘋狂超采,過度開采會造成什麼危害

會破壞周圍的生態環境,破壞耕地,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另外也會影響周圍小動物的生存,讓它們沒有不適合生存的環境和條件。

Ⅹ 安化發生3.0級礦震,官方:礦區垮塌引起,對居民生活有無影響

安化發生3.0級礦震,官方:礦區垮塌引起,對居民生活有無影響?

一般來說,工作面掘進排出的瓦斯和掘進進度是有計劃、有比例的,這樣才能保證排出的瓦斯會被等比例稀釋。如果出現礦震,瓦斯可能會突然大量湧出。礦震發生時,只要距離震源3.0km以上,就不會對人和建築物造成任何危險。因為,目前國內大部分挖礦導致的礦震水平都在4.0以下。但如果地面上的人和建築物距離焦點小於1.2km,就要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不管是否會發生礦震,受影響的人和建築物都可以提前撤離范圍。

熱點內容
bfc幣對usdt 發布:2025-04-16 16:34:11 瀏覽:780
怡亞通區塊鏈平台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532
區塊鏈百倍幣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13:31 瀏覽:913
如何通過百度區塊鏈賺錢 發布:2025-04-16 16:11:54 瀏覽:156
區塊鏈的演化邏輯與經濟學意義 發布:2025-04-16 15:58:22 瀏覽:933
usdt轉化成人民幣的匯率 發布:2025-04-16 15:47:13 瀏覽:756
北交所跟USDT 發布:2025-04-16 15:44:02 瀏覽:241
犇比特幣是中國的嗎 發布:2025-04-16 15:07:50 瀏覽:607
xrp中心化分析 發布:2025-04-16 15:07:06 瀏覽:310
eth到現在多少年了 發布:2025-04-16 14:52:46 瀏覽: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