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挖礦案件
1. 價值40億元加密貨幣被盜,犯罪嫌疑人到底是誰其作案的動機是什麼
在我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首先的感覺就是這好像是一次炒作,為什麼會這么說呢?主要就是因為加密貨幣被盜,是不是在打某些平台的臉,但是細想一下的話,最後這筆錢還是被還了,回來那麼寫就相當於平台的威懾力,還是存在的,今天就跟大家來探討一下犯罪嫌疑人以及他的作案動機。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事情?
這一次的事情在我看來就好像是雙方已經約好了,然後互相炒作一下,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虛擬貨幣的安全性就算被偷了,也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給拿回來,而這個黑客則可以通過攻擊這個平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當然這個知名度也只局限在黑客圈裡邊兒。
2. 「騙局揭秘」800萬人被騙,pi幣不是比特幣
#比特幣[超話]#
大家好我是半藏
據我近期的觀察
似乎有很多人對於
區塊鏈、比特幣
黑客有些誤解
所以就有了
《 黑客與比特幣》
系列,這是第一期
我本身是金融民工
對於互聯網、金融
的套路不要太熟悉
代碼、風控也懂一點點
首先得說明下我國
是不支持虛擬幣的
所以99.9%的幣圈
項目都是割韭菜的
不要再問我有沒有靠譜的
問就是沒有
當我看到很多小視頻「黑客」
就是那種戴個面具
配個營銷號專用bgm
然後命令行花花綠綠
或者是腳本小子
秀網路攻防的時候
我都是一笑了之
幣圈就更離譜了
什麼牛鬼蛇神都有
什麼pi幣、嫩模幣
號稱一幣一嫩模
一pi一嫩模
還有馬勒戈幣
這也行?就這?
我覺得有必要掃盲下
防止大家對於區塊鏈
誤解越來越深
希望大家能透過
現象看本質、溯本清源
這期先來論證下最近
800萬人在玩的pi幣
到底是不是比特幣?
而說到幣圈
就不得不提李笑來
3月份的時候
李笑來做了場直播
在直播中它嘲諷了
一波pi幣,叫他屁幣
結果被幣圈人士雲站台
比特幣首富李笑來
給pi幣站台了
氣的李笑來在微博上
多次怒懟pi幣
拉黑了很多人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李笑來
不妨聽聽他的泄漏錄音
可以私信「 錄音 」獲取
完整的50分鍾錄音
內容非常的勁爆刺激
無情揭露幣圈那點破事
起初我只覺得奇怪
真的有人信這個么?
然而官方宣稱有800萬人
如果是真的那規模也不小了
我就納悶了
前有趣步、後有秘樂
這么多翻車案例了
怎麼還執迷不悟
pi幣都不能算虛擬幣
和區塊鏈也沒有任何關系
它的app在國內下載不了
只能在google play
和國外的appstore下載
用腳想想都知道有沒有問題
注冊的時候需要
填寫邀請碼(裂變)
然後就可以去到
所謂的會員群聊
其實就是Facebook
注冊的一個非公開小組
目前小組成員1.8萬人
我去各大社區觀望了下
大家是怎麼看pi幣的?
大部分玩這個的覺得
不用收錢,放心搞
不用收錢這沒啥的
趣步、秘樂不都這樣
不收錢就不是騙局么?
掙到錢的就不是騙局么?
很多事情沒那麼簡單
用戶的注意力和時間
都是可以換成廣告費的
pi幣app里有廣告
雖然可以關掉
但是幾百萬的注冊量
廣告費還是蠻客觀的
再看看其它哥們的看法
浪費時間挖pi
還不如玩0擼盤子
pi幣佈道者天天
瞎幾兒忽悠
不能交易有個屁用
能流通的才有價值
這位哥們算是看透了
整體來說派幣在他們
眼裡還不如0擼盤子
創始人對外宣稱
派幣是下一個比特幣
上一個這樣說的還在國外
對的,下周回國
說到比特幣
也是起起落落落落
比特幣的誕生背景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據說是為了應對美元霸權
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國通過
印錢轉移債務危機到其它國家
創始人中本聰在
比特幣誕生之初
就設定了發行總量2100萬個
所以挖出來的比特幣越來越少
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這個中本聰非常神秘
就連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多年的搜查也沒有
找出中本聰的真實身份
比特幣本質是一串代碼
類似於鈔票的冠字型大小
獲取方式可以是購買
也可以通過算力解開結果
這個過程就是常說的挖礦
這個挖礦的規則如下:
1、特幣產出的時間
周期也是被設定好的
平均十分鍾挖出一個區塊
獲得區塊獎勵
最開始是50個比特幣
目前是6.25比特幣
一個比特幣價值
7萬多人民幣
2、比特幣平均14天
挖出2016個區塊左右
會對挖礦難度進行調整
3、平均4年會對挖出區塊的
比特幣獎勵數量進行減半
也就是挖出區塊210000個
就進行減半
4、比特幣一共有2100萬個區塊
剛開始挖獲得區塊的區塊獎勵
是50個50-25-12.5-6.25個
到現在已經經歷了四次減半
5、其實比特幣數量是可以改的
但同時你付出極大的代價
或者你能集合全球一半的算力
同意你改比特幣數量
又或者你買近百億美元的礦機
超過市場總算力的51%
去攻擊比特幣網路
能達到修改比特幣數量
但如果大家都不承認新的比特幣
那這一切就白搭了
這個難度基本等於不可能
Pi幣在推廣的時候
最唬人一句話就是
創始團隊來自斯坦福大學
其實是名校的背書
但是又怎麼樣呢?
每個空氣幣項目方
都有這種名校出身的團隊
畢竟智商稅這個東西
都是這些人在收割
強如孫宇晨不也是
賓夕法尼亞畢業的
巴菲特、特朗普的校友
波場幣還不是照樣割韭菜
雖然說李笑來也是割韭菜
但是最熟悉騙子的還是騙子
不但沒有上主網
登陸任何交易所
還不能提現
部分交易所貌似有
但是應該算IOU
只有炒作的功能
IOU 全稱 I owe you ,意為「我欠你的」
兩年前區塊鏈項目火牛視頻
當時項目方團隊核心ceo景風
有名校清華大學的背景
還請了國內某幾個著名
視頻網站負責人前來站台
當時火牛視頻崩盤時
清華的貼吧一度淪陷
真的不要以為
國外的項目有多牛
本質都是收割韭菜
鐮刀下來的時候
都是一樣痛的
Pi幣推廣人員經常這樣宣傳
只要一部手機
每天只花一分鍾
不費何流量
不花一分錢就可以挖礦
1、Pioneer(先鋒) 基礎挖礦
2、Contributor(貢獻者)
可以通過3-5個所信任的
Pi的成員來組建成
自己的安全圈 (Security circle)
從而賺取更多的Pi幣
3、Ambassador(大使) 推廣獎勵
也是決定挖礦多少最重要的變數
不難看出只有不斷的
邀請新人保證活躍度
本質就是通過拉rt
為項目培養更多的韭菜
pi幣其實和區塊鏈
完全扯不上任何關系
就是一個普通的
中心化互聯網項目
沒有任何去中心化
既沒有上交易所
也沒有體現功能
就這也有800萬人在用
還持續了1年多
突然想起來李笑來的結論
傻逼的共識也是共識
雖然明眼人看得出是割韭菜的
但是這么多人相信
賣廣告也可以割一波
3. 黑客團伙盯上虛擬貨幣,男子巨額虛擬貨幣被盜刷,虛擬貨幣如何製造出來的
其實虛擬貨幣的產生,也是需要專業的開發團隊來開發,不能自己發展和產生的。虛擬貨幣的開發技術已經成熟,技術上沒有困難,但虛擬貨幣的定位是最大的問題,而且虛擬幣的產生需要大量硬體設備進行挖掘才可以獲取。
它不是一般等價物,而是價值相關性的表現,或者說是表現符號,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個性化貨幣。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被稱作信息貨幣。其共同之處在於都是表示不確定價值、相對價值的符號。在這種情況下,貨幣的傳統意義已經被打破。最初意義上的貨幣,只是一種新的更廣義的貨幣的特殊情況。金錢既可作為一般等價物,又可作為一組相對價值的符號。
4. 被打電話通知手機被挖礦了是真的嗎
被打電話通知手機被挖礦了是騙局。
上百萬安卓手機被黑客劫持用來挖礦,這正是黑客通過惡意廣告重定向騙局對數百萬安卓手機所做的事,目前黑客使用的確切方法還並不完全清楚,但似乎是用戶下載了遭感染的應用後,被迅速重定向到某一網站。該網站明確表明,它正在使用受感染的設備來挖掘加密貨幣,並且只會在用戶輸入有效的CAPTCHA代碼時停止。
5. 男子巨額虛擬貨幣被盜刷,這是被黑客團伙盯上了嗎
他很有可能是被黑客團伙給盯上了,因為根據警方偵查中發現這是利用了黑客的技術去獲取被害人計算機中信息的一個犯罪,而犯罪嫌疑人使用了黑客的方法和技術盜取了被害人虛擬貨幣的交易賬號,並且還用假的證件補辦了他的手機,最後破解了他的交易密碼,所以說該男子是被黑客團伙給盯上了。
平時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賬號問題和手機上的安全,因為有些不法分子總是利用一些手段來破解別人的賬號信息,因為一旦被別人破解,那麼就會造成經濟上的重大損失,所以這點我們一定要特別注意,而像這種被黑客團伙盯上的很有可能是該男子到處去炫耀自己的巨額資產,因為如果他沒有去炫耀的話,那麼黑客團伙也不知道他有這么多錢也不會把它盯上,所以作業還是要低調點不要到處炫富否則被盯上了也不知道。
6. 公職人員參與虛擬貨幣挖礦將移送監察機關,挖礦的危害有什麼
虛擬貨幣挖礦的危害有什麼?最近,校長研究員Alex De Vries發表了一個題為「可持續能源無法解決可持續性問題」的分析報告。他認為,MTD的電力消耗成本不僅抵消可再生能源,而且也沒有實現采礦所帶來的其他環境成本。比特幣礦山的傷害有多大?
根據該報告,比特幣采礦生產的年度電子廢物高達10,948噸,相當於盧森堡年份的國家產生的電子廢物總量。
「現在,有更清晰的觀點,對比特幣礦工及其采礦能耗得更完全認識。當采礦機是電子垃圾時會導致環境發生了什麼影響?•可再生能源洗滌,不可能更強大,高污染事實。「Alex De Vries認為,通過更換POW共識機制,可以避免此類問題。例如,POS共識機制可以顯著降低比特幣的能耗,並消除對專用,不可再循環的硬體的需求。上帝說:「即使你不相信污染和二氧化碳是一個問題,它確實有一個巨大的能量浪費。」 v上帝認為,車削POS將降低以太交交流所消耗的能量將減少超過一百次。 「塊鏈交易本身所需的集成力量不是很大。Pow是它成本巨大的力量主要是驗證消耗的數字簽名
7. 莫里斯蠕蟲的黑客獲罪 造成的後果
當警方已偵破這一案件並認定莫里斯是闖下彌天大禍的「作者」時,紐約州法庭卻遲遲難以對他定罪。在當時,對製造電腦病毒事件這類行為定罪,還是世界性的難題。前蘇聯在1987年曾發生過汽車廠的電腦人員用病毒破壞生產線的事件,法庭只能用「流氓罪」草草了事。
1990年5月5日,紐約地方法庭根據羅伯特·莫里斯設計病毒程序,造成包括國家航空和航天局、軍事基地和主要大學的計算機停止運行的重大事故,判處莫里斯三年緩刑,罰款一萬美金,義務為新區服務400小時。莫里斯事件震驚了美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而比事件影響更大、更深遠的是:黑客從此真正變黑,黑客倫理失去約束,黑客傳統開始中斷。大眾對黑客的印象永遠不可能回復。而且,計算機病毒從此步入主流。
通常的說法是莫里斯蠕蟲感染了大約6,000台Unix計算機。Paul Graham 宣稱:[3]
「這個統計數據炮製出來時我在場,他們是這么算的:有人估計約有60,000台計算機連上了互聯網,而蠕蟲大概感染了其中的1/10。」
美國的政府審計辦公室估算出蠕蟲造成的損失為1000萬至1億美元。
為了合作應對蠕蟲感染的危機,Gene Spafford 創建了名為「噬菌體」的郵件列表。
莫里斯受到審判,並被定罪違犯了1986年的《計算機欺詐及濫用法案》。經過上訴,他被判3年緩刑、400小時社區服務及10,000美元罰金。[4]
莫里斯蠕蟲有時候也被稱為「大蟲」(Great Worm),原因是它對當時的互聯網所造成的毀滅性影響,包括系統長時間宕機,也包括擔憂互聯網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心理沖擊。大蟲這個稱呼來源於托爾金小說中兩條龍的名字:史卡沙和格勞龍。[5]
8. 轟動的網路的黑客案有哪些
1988年,美國芝加哥銀行的網路系統就曾受到一名「黑客」的襲擊,這名「黑客」通過電腦網路,塗改了銀行賬目,把7000萬美元的巨款轉往國外,從而給該銀行造成巨大損失。無獨有偶,1995年8月,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花旗銀行遭受了同樣的厄運,一名「黑客」使用同樣的手法從該銀行偷走了40萬美元。前不久,英國也發生了一起轟動整個大不列顛島的重大泄密事件。一位電信公司的電腦操作員,通過公司內部的資料庫,竊走了英國情報機構、核地下掩體、軍事指揮部及控制中心的電話號碼。據說,連梅傑首相的私人電話號碼也未能倖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位21歲的阿根廷男青年,利用家裡的電腦,通過國際互聯網路線路,進入到美軍及其部署在其他國家機構的電腦系統中漫遊了長達9個月的時間。這名青年說:「我可以進入美國軍方電腦網……,可以到任何一個地方去漫遊,也可以刪除任何屬性的信息。」直到1996年3月,這位「黑客」才被有關部門查獲。在眾多引起轟動的網路「黑客」案中,還有一起令美國人至今心有餘悸的事件。那是在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合並之前,前聯邦德國的幾名學生利用電腦網路,破解了美軍密碼,並將竊取的美國軍事機密賣給了前蘇聯的克格勃,此事曾令美國軍方震驚不已。上面這些事件說明,隨著全球互聯網路的迅猛發展,一個國家的指揮系統、金融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貿易系統和醫療系統等都將會變得更易受敵對國和可能的「黑客」——比如說,精於計算機操作的十幾歲的年輕人的襲擊,特別是有關國家安全的國防系統更是如此。據統計,僅1995年一年,美國空軍的計算機網路就曾受到至少500次以上的襲擊,平均每天達14次以上;而作為擁有12萬個計算機系統的美國軍事中心五角大樓,則在目前以至未來所面臨的威脅將會更大。
1998年2月26日,有人突入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網路,瀏覽了裡面的一些非絕密信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出使巴格達斡旋成功使美國的「沙漠驚雷」沒能炸響,而一場對付「黑客」的戰爭已經在美國打響。
同年,2月25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哈姆雷向新聞界公布,在過去的兩星期里,五角大樓的軍事情報網路連續遭到計算機「黑客」系統入侵。這次「黑客」入侵正值敏感時期,這條消息立即成為第二天美國各大媒體的頭條新聞。
哈姆雷說,「黑客」光顧了11個非保密軍事網路,其中包括4個海軍計算機網路和7個空軍計算機網路,網上有後勤、行政和財務方面的信息。「黑客」們瀏覽了這些信息後,在網路里安插了一個名為「陷井蓋兒」的程序。安插了這個程序,他們以後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自由進出這些網路。五角大樓的計算機系統遭到「黑客」的襲擊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但這次不同於往常。「黑客」們似乎在打擂台,通過入侵這些系統比試高低。哈姆雷說,這是五角大樓迄今發現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網路入侵事件,它「向我們敲響了警鍾」。美國國防部和聯邦調查局發誓,不挖出「黑客」誓不罷休。
美國加州有一叫聖羅莎的小鎮,鎮上有一個名叫Netdex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公司。它規模不大,只有3000用戶。「黑客」們就是在這兒露出了狐狸尾巴。
1998年1月中旬,Netdex公司所有人兼總經理比爾·贊恩發現服務操作系統被「黑客」更改了,立即報告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匹茨堡卡內基一梅隆大學計算機緊急反應小組(CERT)。
聯邦調查局特工和CERT網路人員經過幾星期跟蹤調查,找到了「黑客」的下落。他們本來可以堵上操作系統中的漏洞,但為了放長線釣大魚,他們沒有這么做,而是決定冒一次險,把門繼續敞開「一會兒」。這一敞就是6個星期。
在這6個星期里,來自美國東海岸和舊金山本地的20多名聯邦調查局特工一天24小時密切監視著入侵者在網上留下的「腳印」。這些腳印清晰地指向美國政府、軍隊、國家圖書館、實驗室和大學的網址。起初聯邦調查局認為,這些入侵者可能是潛在的恐怖分子。
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聯邦調查局摸清了「黑客」的行蹤。2月25日,聯邦調查局計算機犯罪偵查小組帶著兩張搜查證,分乘6輛小汽車,向舊金山以北120公里、僅有5500人的小鎮——克洛弗代爾進發。
晚上8時30分左右,一幹人馬抵達這個青山環抱的小鎮。在當地警察的支援下,他們立即包圍了一座平房住宅。他們沖進屋內,發現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正忙著入侵五角大樓的非保密計算機網路!
在搜查過程中,鎮上的警察封鎖了鎮中心南邊的一條街道。對這座平房的搜查持續了2個小時。隨後,他們又搜查了另一座房子,這家一個十幾歲的男孩也被懷疑參與了入侵五角大樓的網路系統。由於這兩個男孩的年齡太小,聯邦調查局沒有逮捕他們,但收繳了他們的計算機、軟體和列印機。
去年,這兩個男孩一道參加了計算機學習班。他們的計算機水平連計算機專家也感到吃驚。贊恩說,「我們實際上是同他們進行在線戰爭。我們監視他們,他們也知道我們在監視他們。他們使勁恢復他們的軟體文檔,快到我們來不及消除這些文檔。」
但聯邦調查局追捕「黑客」的行動並沒有就此結束。一切跡象表明,這些少年「黑客」的後面還有一隻「黑手」。
贊恩說,他通過分析注意到幾種不同的「黑客」行動方式。這一案件最有趣的方面之一是入侵技術驚人的高超,而又有大量業余者才會犯的錯誤。這就是說,有更高級的專家向這些孩子提供入侵計算機網路的工具。他說,「黑客」並不是在鍵盤上猜你口令的人。他們編寫並使用別人計算機的程序。另外,贊思曾收到大量電子郵件垃圾。他說,「這些人行事有條不紊,很有次序。如果說這事(入侵五角大樓的網路)僅僅是幾個毛孩子乾的,我會感到非常吃驚。肯定還有人,這些孩子只是被人利用而已。」
聯邦調查局特工正在積極展開調查,希望找到進一步的線索,揪出那隻「黑手」。
在不到一個月之後,以色列警方於3月18日逮捕了一名入侵美國國防部及以色列議會電腦系統的超級電腦「黑客」。
這名以色列超級電腦「黑客」現年18歲,其網上用戶名為「分析家」。以色列警方發言人琳達·梅紐因說,警方同時還逮捕了另兩名18歲的同謀。
「黑客」被捕後,美國司法部發表聲明透露,「分析家」真名為埃胡德·特納勃。美國司法部長雷諾說,「分析家」的被捕是對所有試圖入侵美國電腦系統的「黑客」發出的警告。美國對此類電腦襲擊事件十分重視。在過去的幾個星期里,美國中央情報局對這個超級電腦「黑客」展開了調查,並向以方提供情報,最終協助以方逮捕了「分析家」。
人們估計「分析家」很可能是美國中央情報局日前逮捕的兩名加利福尼亞少年的網上導師。美國五角大樓說,這批電腦「黑客」侵襲的對象是美國國防部、美國海軍軍事中心、美國航空航天局及一些大學電腦系統的非機密人員名單及工資表。加州索諾馬鎮被捕的兩名少年中一個稱,他已進入了200個美國學院電腦系統。
由於同一系統資源共享,侵襲非機密系統也可能調出機密資料,因此以「分析家」為首的這批「黑客」的存在令美國國防部大為不安。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約翰·漢姆萊說,這是至今五角大樓發現的「最有組織和有系統的」電腦入侵案。
美國電腦專家丹·賈斯帕與加州聖羅薩的一個網路服務商首先發現了這個網上「黑客」——「分析家」的存在。正是賈斯帕協助美國中央情報局查獲了據稱是「分析家」指導下的兩個加州「黑客」。
被捕後,「分析家」及其同夥被拘押在特拉維夫南郊的貝特亞姆警察局。警方沒收了他們的護照。
「黑客」——「分析家」在被捕前接受一家網上雜志的采訪時稱,他入侵電腦系統並不犯法,甚至對侵襲對象「有益無害」。「分析家」說,他經常幫助他侵襲的伺服器修補漏洞,他暗示「一個有惡意的『黑客』所做的則遠勝於此。」
至此,海灣戰爭期間對美國五角大樓的「黑客」入侵追捕告一段落。
「黑客」的出現,使人們對網路系統安全的信心產生了動搖。專門開發對付病毒方法的S&S國際公司的艾倫·所羅門認為:「不論你上多少道鎖,總會有人找到辦法進去。」美國眾院議長紐特·金里奇也曾在一次會議上指出:「網路空間是一個人人都可進入的自由流動區——我們最好做好准備,以便應付我們做夢也想不到的對手在各個領域的發明創造力。」這說明,在未來信息領域的斗爭中,網路「黑客」將是最可怕、最難對付的敵手之一。
有矛就有盾,難對付也要想辦法對付。目前世界各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加裝密碼軟體。這種軟體是一種由40位信息量組成的程序,可分別為文本、圖像、視頻、音頻等加密,使用簡便,安全性強。但「道」高,「魔」更高。自1995年8月以來,這種密碼軟體接二連三地數次被破譯,甚至是新推出的更加安全的新一代軟體,也仍被兩名對密碼學感興趣的加州伯克利大學的研究生發現了其中的漏洞。目前,計算機網路的使用者們已經把對網路安全問題的關心提到了首位,迫切希望計算機硬體和軟體公司能夠開發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密鑰」,以使人們對網路的安全性達到信賴的程度。
進入90年代,隨著網路「黑客」襲擊案例的增多,美軍在加強電腦網路防護能力、防止外來「黑客」入侵的同時,又在積極籌建「主動式黑客」部隊,即組建一支類似「黑客」的「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網路戰士」,這些「網路戰士」將以計算機為武器,用鍵盤來癱瘓敵人,操縱敵人的媒體,破壞敵人的財源,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目的。
除美國外,目前其他發達國家也在積極加強網路的安全性建設。1995年夏天,北約從聯合國維和部隊手中接管了波黑的維和行動權,它進駐波黑後的首項任務就是安裝了一個巨大的通信網路。這個網路在對波黑塞族實施空中打擊行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許多作戰計劃就是通過這個網路來傳送的。但是,隨著聯網的軍用網路節點的日益增多,網路安全性問題也就變得日益突出。為此,參戰的北約各國又加緊給這套網路系統加裝了「防火牆」和其他數據安全措施。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戰爭中,如何利用計算機網路——這柄鋒利的雙刃劍,將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
9. 被盜1450萬!江西「比特幣」盜竊案告破,嫌疑人將面臨什麼處罰
被盜1450萬,江西比特幣盜竊案告破,這件事情在網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我們都知道現在的時代是一個互聯網時代,同時也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有非常多的人想著通過不法手段來賺取錢財,其實是非常的不值得提倡的,我們也希望每個人能夠吸取這次教訓,嫌疑人也將會面臨非常嚴厲的處罰。
我們也希望通過這次的教訓能夠給每個人引發一個警醒,如果每個人都像他們這樣的話,那麼一定會面臨牢獄之災的同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黑客技術再厲害依然還會留下非常多的熱點的,終究是肉體凡胎,離不開法律的制裁,也希望他們能夠吸取這次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好好做人,一定不做違法亂紀的事,希望每個人都能夠注意到這一點。
10. 新電腦病毒來襲:中招電腦會偷偷的挖礦給黑客賺錢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一種名為Adylkuzz的病毒正在蔓延,和近日在全球爆發的WannaCry勒索病毒不同的是,該病毒不會鎖定用戶的屏幕,也不會對用戶的電腦進行加密,但它能夠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悄然占據電腦處理器資源,偷偷生產一種類似於比特幣的數字貨幣。
據美國知名網路安全公司Proofpoint披露,該病毒早就在兩星期以前就開始傳播了,截至本周三已在全球感染了超過15萬台的計算機,在一次攻擊案例中,該病毒已經為黑客賺取了2.2萬美元的非法獲利。
實在做不到以上幾點的話,用戶可以先斷網再開機,就是先拔掉網線然後開機,這樣一來基本能夠避免被勒索病毒感染,同時注意備份重要數據,不要打開不明鏈接、文件和郵件,盡量想辦法給自己的電腦打上安全補丁。
原創聲明:本文(不含圖片)由文棟說自媒體網站原創,享有獨立版權,如需轉載敬請帶上本段版權,本站對一切轉載不保留版權的行為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