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原sup挖礦
1. 原理<sup>[1~4]</sup>
頻譜激電法是用常規電阻率法的電極裝置,在超低頻段(f=10-2~n×102 Hz)上,觀測視電阻率。在存在激電(IP)效應和電磁(EM)效應的情況下,觀測到的電位差ΔU相對於供電電流I有相位移,並且隨頻率f而變。所以,測出的視電阻率是頻率的復變函數,稱著視復電阻率,記為:
電法勘探成果文集
式中:角頻率ω=2πf;i為虛數單位;K是電極裝置系數;電位差和供電電流符號上方的「~」表示是頻率域中的量;AS 和φS 分別為視復電阻率的振幅和相位,它們也是頻率的函數。因為是觀測不同頻率的視復電阻率(頻譜),主要目標是研究激電效應,故稱該法為頻譜激電法(英文縮寫SIP),也稱為復電阻率法(英文縮寫CR)。
圖1 古近-新近系陸相油氣藏地質-電性異常模式圖
野外實測的視復電阻率頻譜形態,通常同時受激電(IP)和電磁(EM)兩種效應的影響。可以用兩個或者更多個「柯爾-柯爾(Cole-Cole)模型」來描述:
電法勘探成果文集
式中:ρS0是頻率為零時(包含IP效應)的視電阻率;m1、τ1和c1分別為IP效應的充電率,時間常數和頻率相關系數;m2、τ2和c2分別為EM效應的充電率,時間常數和頻率相關系數。
理論和實測數據表明,上述頻譜參數的數值有以下變化規律:
1)c1=0.1~0.6,c2=0.9~1.0;τ1>>τ2。據此,可區分和分離IP和EM。
2)若τ1>100 s,極化體為高含量石墨或石墨化岩石。若τ1>10 s,極化體為脈狀或網脈狀高含量硫化物或石墨化岩石。若τ1>1 s,極化體為密集浸染狀金屬礦化或石墨化地質體。若τ1>0.1 s,極化體為稀疏浸染狀金屬礦化或石墨化地質體。若τ1<0.1 s,極化體為離子極化地質體。當c1>0.4時,極化體內極化顆粒較均勻。當c1<0.4時,極化體內極化顆粒較不均勻。據此,可按結構區分極化體。
基於上述理論和實測數據獲得的規律,SIP法在野外實測到視復電阻率頻譜後,按式(2)對實測視復電阻率頻譜進行反演,可分別劃分出激電和電磁兩種效應(這一過程也稱為「去藕」),並獲得激電視譜參數。電阻率ρS和零頻視電阻率ρS0;激電視充電率mS,即激電視極化率ηS;視時間常數τS;視頻率相關系數cS。其中,前兩種參數[ρS(ρS0),mS(ηS)]與常規電阻率法和激電法的參數一致;而後兩種參數(τS,cS)可為識別異常提供補充信息。特別是視時間常數τS隨極化體埋深增大的衰減較小,有利於探測深部極化體,還可起到真時間常數τ的作用,用以按結構區分極化體。視頻率相關系數cS非常接近極化體的真頻率相關系數c,因而也可直接用來按結構區分極化體。
研究經「去藕」分離出的電磁效應,還可獲得兩個新的電磁效應參數:剩餘電磁效應(REM)參數及電磁視電阻率。它們比常規電阻率法的視電阻率ρS ,能更靈敏地反應地下導電性異常。
SIP通常採用多極距的偶極-偶極排列,以偶極距為點距,沿測線作剖面觀測。野外生產是用加拿大PHOENIX公司的V5、V6、IPT-6和T200等多道多功能人工源電法儀器系統完成的。觀測結果用上述6個參數的擬斷面圖表示,反映地電構造沿剖面和隨深度的變化。SIP法在空間域和頻率域的高密度測量,使之具有較常規方法豐富得多的信息量,因而能更好地解決地質勘查問題。不過,目前SIP法的野外工作效率較低,生產成本較高,所以只用於地質勘查的詳查階段。
2. 魔獸爭霸如何加快采礦及建設速度
人族有速礦流,用民兵和步兵配合,可以快速開分礦.暗精可以利用基地的攻擊力迅速MF,開礦.如果你說的是秘籍:
在戰役模式下(多人游戲不可),敲回車,會出來對話框,然後把下面字元輸入即可
無敵並一擊必殺: whosyourdaddy
無限能量: thereisnospoon
任務模式里即使失敗也繼續游戲: strengthandhonor
地圖全開: iseedeadpeople
立即勝利: allyourbasearebelongtous
立即失敗: somebodysetusupthebomb
禁止任務默認的勝利條件: itvexesme
加黃金: keysersoze [黃金數量](如果未指定數量默認增加500)
加木材: leafittome [木材數量](如果未指定數量默認增加500)
加黃金和木材: greedisgood [數量](如果未指定數量默認增加500)
快速建造: warpten
無人口上限: pointbreak
快速研究技能: whoisjohngalt
快速升級: sharpandshiny
解除科技樹限制: synergy
將時間直接設定到白晝: riseandshine
將時間直接設定到夜晚: lightsout
設定具體時間: daylightsavings [小時數]
讓時間永遠停留在白晝: daylightsavings
等級選擇: motherland [種族] [等級]
Fast death(?): iocainepowder
Cool down時間為0。即放完一個魔法立刻可以放第二次。。 thedeabides
3. 大廠<sup>#</sup>礦體的地球化學特徵及成因
一、主要成礦元素地球化學
1.樣品特徵與測試結果
目前(到2007年7月),215地質隊提供了96#礦體ZK26-1、ZK1507、ZK1509和ZK15124個鑽孔的66個化學分析樣品的副樣,其中ZK26-1鑽孔3個,ZK1507鑽孔14個,ZK1509鑽孔13個,ZK1512鑽孔36個,基本上代表了96#礦體(部分樣品屬於94#礦體和95#礦體)的礦化特徵。
我們對這批樣品利用開放體系四酸溶樣技術ICP-MS測試方法進行了50個元素(Al、Fe、Ca、Mg、K、Na、Mn、P、Zn、Pb、Ti、Li、Be、Sc、Cr、Cu、Co、Ni、Ga、Rb、Sr、Y、Nb、Mo、Ag、Cd、In、Sb、Cs、Ba、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Ta、W、Tl、Bi、Th、U)的定量分析,獲得3300個數據的測試結果。另外,215隊也提供了同一批樣品的化學分析結果,示於表5-4和表5-5中。
表5-4 廣西215隊提供的Sn、Zn、Pb、Sb、Cu、Ag測試結果及與本次分析的對比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注:Ag的單位為g/t,其餘為%。樣品號中帶「-」及四位精度者為本次測試結果,其餘由215地質隊提供的化學分析結果。如「ZK1512/49」為215地質隊分析的結果,「ZK1512-49」為本次分析的結果。本次分析在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由屈文俊研究員等完成。另外,限於方法本身的局限性,本次未單獨測試Sn的含量。表5-5 大廠94#、95#、96#礦體岩、礦石中金屬元素的測試結果(×10-6)
表5-5 大廠94#、95#、96#礦體岩、礦石中金屬元素的測試結果(×10-6)
續表
由於本次未測試Sn的含量,故只就Zn、Pb、Sb、Cu、Ag5個元素的測試結果略作比較,以便於在分析測試結果可靠的前提下進一步討論成礦元素的富集程度和富集機制問題。
逐個對比66個樣品的原樣由215隊化驗室分析測試的結果和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獲得的測試結果,表明二者的Sn、Zn分析結果接近,互相之間的差別不大,表明不同分析方法的重現性較好。但Sb、Pb的差別較明顯,如ZK1509鑽孔中42號樣品(ZK1509-42)(深度719.50~720.50m),215隊分析含Sb達2.40%,本次分析僅24.8×10-6,其原因待查。
由於215隊主要分析的是Sn、Zn、Pb、Sb、Cu、Ag5個元素,其他元素未有對比資料。因此,僅就這5種元素而言,Zn是最主要的成礦元素。個別樣品Zn的最高含量可達25%以上,所有樣品(含重復測試者)平均Zn含量也可以達到2.79%。另外,Sn的含量平均0.05%,最高0.7%,大於0.4%者只有3個樣品,一般在0.01%~0.03%。Pb的含量一般也在1%以下,最高可超過2.5%。Sb的含量總體上也不高,最高不超過2.5%,一般在0.01%~0.05%。Cu的含量變化比較大,從0.001%~1%,但總體上超過0.3%者很少。Ag的含量變化也比較大。
2.主要礦種各元素的礦化特徵
(1)Sn的分布特徵
錫是大廠礦區最主要的成礦元素,但96#礦體卻出乎意料的以鋅為主。根據215隊和本次分析結果,最高含量出現在ZK1507鑽孔553.65~554.65m深度(0.7%,屬於94#礦體),其次出現在ZK1507鑽孔758.30~759.30m深度(0.67%,屬於96#礦體),再次出現在ZK1507鑽孔669.20~670.20m深度(0.43%,屬於95#礦體)。因此可見,由鑽孔ZK1507揭露的94#、95#和96#號礦體均有個別樣品Sn含量超過邊界品位,但絕大多數樣品Sn含量低於0.1%。由鑽孔ZK1512揭露的則只有96#礦體有3個樣品Sn含量高於0.2%,而鑽孔ZK1509中的樣品則沒有一個含Sn>0.1%。因此,Sn自西南向北東含量有逐漸降低的趨勢,也即隨著遠離長坡-銅坑礦區,Sn的成礦作用趨於減弱(圖5-18)。
圖5-18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中Sn、Zn含量的變化
(2)Zn的分布特徵
鋅在空間上的分布,與Sn有所不同但也有類似之處。即,Zn的最高含量也出現在ZK1507鑽孔揭露的96#礦體中(Zn達26.76%。788.30~789.30m深度),94#和95#礦體含Zn總體上低於96#礦體。就96#礦體Sn最高含量看,自ZK1507→ZK1512→ZK1509,由西南向北東,Zn含量由26.76%→18.03%(806.20~807.20m深度)→9.97%(720.50~721.65m),逐漸降低,並且是成倍降低,降低的幅度大致為3∶2∶1。可見,Zn和Sn一樣自西向東呈降低趨勢。
(3)Pb的分布特徵
鉛主要出現在96#和95#礦體中,但在ZK1512孔的249.20~250.40m、250.40~251.60m、268.34~270.00m深度分別出現1.12%、0.82%和2.61%的相對較高的含鉛量。這一深度大致相當於D33同車江組灰岩頁岩與D2(c+d)3五指山組扁豆灰岩之間的岩性界面,表明沿此界面有Pb的礦化富集。
(4)Sb的分布特徵
與Pb相似,Sb也在ZK1512鑽孔的250~270m深度出現相對較高的含量(圖5-19),最高在268.34~270.00m,達0.76%。表明,Sb與Pb可能是相同的成礦過程中富集的。ZK1509鑽孔719.50~720.50m深度的42#樣品215隊分析含Sb達2.40%,本次分析僅24.8×10-6,其原因待查。
圖5-19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中Pb、Sb含量的變化
(5)Cu的分布特徵
Cu在ZK1512鑽孔的250~270m深度也出現相對較高的含量(圖5-20),最高在268.34~270.00m,達0.22%。表明Cu、Pb、Sb在這一部位可能是在同一成礦作用下富集的。與Pb、Zn不同的是,Cu明顯在ZK1509的深部趨於富集,最高含量達0.73%(720.50~721.65m深度),ZK1507中的最高含量是0.43%(屬於95#礦體。669.20~670.20m),此時Sn的含量也達到0.43%。在ZK1512中,Cu的最高含量(0.69%)也不屬於96#礦體,而是出現在476.14~477.20m深度的28#-2礦體,此處Ag的含量也高達231.54g/t。
圖5-20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中Cu、Ag含量的變化
(6)Ag的分布特徵
Ag是主要的伴生元素,但在ZK1507、ZK1512和ZK1509中均出現100g/t以上的高含量,尤其是ZK1512表現更明顯。ZK1512中Ag的含量還具有自上而下降低的變化特點,反映了Ag可能作為低溫元素的礦化分帶性,即隨著深度加大,距離花崗岩岩體越來越近,成礦溫度越來越高,Ag的富集程度趨於降低。
二、96#礦體造岩元素地球化學
本次運用ICP-MS測試技術獲得的分析結果不包括Si,但給出了Al、Fe、Mg、Ca、Na、K、Mn、P等主要造岩元素的含量(表5-6,圖5-21)。從表5-6中可以看出,對於96#礦體所有的礦石樣品含Na均很低,普遍低於檢出限;Fe普遍高於5%,Al變化於2%~10%,Ca的變化幅度最大(0%~25%),Mn、K、Mg的含量一般<3%。
表5-6 大廠96#礦體岩、礦石中造岩元素的測試結果
續表
注:Mn、P單位為10-6,其餘為%。在空間上,自西而東,從ZK1507→ZK1512→ZK1509,Fe、Ca、K、Mn等具有類似的變化特徵,
即含量變化幅度大,但Al和Mg相對集中,變化要小一些(圖5-21)。Al在ZK1507和ZK1509中自上而下含量變化不大,但在中部的ZK1512中有自上而下降低的趨
勢;不同鑽孔之間,也有東高(ZK1509)西低的趨勢。Fe無論是在哪個鑽孔,均呈現隨深度加大含量增加的趨勢,表明向下礦化(主要是黃鐵礦、閃鋅礦等含鐵礦物增加)加強。這種變化趨勢尤其以東部的ZK1509和ZK1512更明顯,顯示成礦物質
自下而上運移的趨勢。Ca的含量在中部的ZK1512中具有向下含量降低的趨勢,表明Ca在成礦作用的過程中是減少的,
這與含鐵成礦流體交代鈣質圍岩(碳酸鹽岩)的成礦特點是一致的。Mg的含量在空間上有一定的變化規律,即東部的ZK1509最高,西部的ZK1507最低。K的含量也有類似變化趨勢,表明高溫交代流體的運移可能是自東向西進行的。
圖5-21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中造岩元素含量的變化
三、微量元素地球化學
大廠96#礦體主要是矽卡岩型鋅多金屬礦化,鋅的品位一般在4%以上,錫的含量普遍低於邊界品位。另外,該礦體與大廠91#、92#礦體明顯不同的是,礦體賦存在中泥盆統羅富組中而不是上泥盆統。羅富組主要是泥質岩夾灰岩,因此,將96#礦體鑽孔岩心樣品微量元素(表5-7)與桂北羅富組泥灰岩背景值(陳毓川等,1993)進行了對比,結果可見:
1)含量高於背景值的元素包括:Mn、Fe、Co、Ni、Cu、Zn等,尤其是Mn、Cu、Zn的富集程度可達上百倍;Co、Ni含量相對接近於背景值;Ti普遍低於背景值;
2)上述富集的元素,在各個鑽孔中的分布特徵與富集程度相似,含量的變化幅度也相似;
3)同一鑽孔中,隨著深度變化,過渡族微量元素的含量隨深度的變化規律總體上不明顯,與稀土元素在ZK1512中表現出來的特徵有所不同;
表5-7 大廠96#礦體岩、礦石中微量元素的測試結果(×10-6)
續表
4)與地殼豐度值(泰勒值)相比,各樣品中Fe、Mn、Cu、Zn明顯富集,而Ti、Co、Ni略有富集,但富集程度較小;
5)相對於大廠拉么礦區530坑道中所見的巨斑狀黑雲母花崗岩,96#礦體各鑽孔岩心除了少部分樣品Ti、Cr含量偏低外,絕大部分樣品的第一過渡族金屬元素均明顯富集(圖5-22)。
四、稀土元素地球化學
根據A-A』剖面鑽孔控制,96#礦體屬於層狀、扁透鏡狀礦體,以中部的ZK1512鑽孔控制厚度最大,向西(ZK26-1和ZK1507)、向東(ZK1509)厚度均減薄。在稀土元素特徵上,沿水平(層狀)方向上,稀土元素的含量(表5-8)、配分模式等方面呈現規律性變化。
1)礦體中部的稀土元素含量變化幅度較大,兩側變化范圍小。最西側鑽孔ZK26-1岩心礦體中礦石的REE含量為(111.45~189.04)×10-6,平均141.65×10-6。最東側鑽孔ZK1509岩心礦石的REE含量為(104.73~211.64)×10-6,平均154.40×10-6。中部兩個鑽孔(ZK1507和ZK1509)的REE含量變化大,其中,ZK1507岩心REE含量為(23.45~215.85)×10-6,平均95.87×10-6。ZK1512岩心REE含量為(31.02~206.60)×10-6,平均116.03×10-6。可見,各鑽孔REE含量最高值相差不大(均在200×10-6左右),兩側低中間高;REE最低含量則變化很大(從中間的23.45×10-6到邊部的111.45×10-6)兩側高中間低。這表明礦石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具有空間分帶性,這可能不是羅富組地層沉積過程中所「原生」的,而應該是經歷過熱液交代作用。
圖5-22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中微量元素的變化情況
2)各鑽孔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在垂直方向上也有規律性變化(圖5-23)。其中,ZK26-1下部樣品配分曲線更趨平緩,輕稀土富集程度不如上部;ZK1507也是790m深度以上的樣品稀土元素含量總體上低於下部礦石,但輕稀土富集程度變化不明顯;ZK1512也是淺部礦石稀土元素含量明顯低於下部礦石,800m深度以下的岩心樣品在配分曲線圖上均位於下部;ZK1509則上部和下部礦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變化不顯側向變化,下部樣品也有稀土元素含量低者。由此分析,ZK1512可能是一個熱液交代的中心,有後期熱液不斷補充,而「源源不斷」的熱液最可能的來源是深部的隱伏岩體。
表5-8 大廠96#礦體岩、礦石中稀土元素的測試結果(×10-6)
續表
南嶺有色-貴金屬成礦潛力及綜合探測技術研究
圖5-23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中樣品稀土元素的配分曲線
3)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在各鑽孔岩心樣品中大體上相似(輕稀土富集,配分曲線右傾,Eu虧損明顯),但各有特點。其中,中部兩個鑽孔的Eu虧損程度最大。
4)大廠96#礦層中部岩心礦石的稀土元素無論是在含量還是在配分模式方面,都與籠箱蓋黑雲母花崗岩非常相似(參見陳毓川等《大廠錫礦地質》第87頁),表明96#礦體在成因上與燕山期黑雲母花崗岩有關。
5)由於96#礦體主要是Zn礦化,Sn不是主要的,雖然有個別高含量但基本上圈不出獨立的錫礦體。從圖5-24可見,Zn與REE含量之間存在明顯的反相關性,無論是礦體中部還是邊部均如此,只是邊部的Zn含量較低而已(但此時REE含量並不偏低,其平均值反而高於中部)。
圖5-24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樣品中Zn、Sn與REE的相關性圖解
Sn則明顯不同,ZK26-1中,REE與Sn一樣屬於反相關;礦體中部的ZK1512,REE與Sn正相關;ZK1507和ZK1509中岩心稀土元素與Sn之間不具相關性,Sn含量不隨REE變化而變化,但ZK1509中Sn含量明顯高於ZK1507(圖5-24)。這可能表明96#礦體中REE和Sn的來源是多渠道的,大廠東岩牆以西的ZK26-1鑽孔鑽遇的礦石中REE與Sn可能是同源的;ZK1512中的Sn和REE既有側向沿層交代帶入的,也有垂向上深部供給來源;ZK1507和ZK1509鑽遇的礦石則可能主要是沿層交代的產物,並且交代流體的流向是自東向西的。在稀土元素配分特徵上,東部礦石更接近於花崗岩,而西部接近於圍岩本身的特徵。
從圖5-25可見,96#礦體岩心樣品的稀土元素在配分模式圖上位於基性脈岩與拉么含斑黑雲母花崗岩、中細粒黑雲母花崗岩之間,尤以輕稀土更為特徵。這可能表明成礦熱液既有幔源流體的成分,也有殼源花崗質岩漿熱液的成分。這與長坡-銅坑及龍頭山100#礦體中部分方解石富含稀土元素所代表的地質意義是一致的(王登紅等,2005)。
另外,相對於羅富組地層中的泥灰岩原岩(REE=39.22×10-6)而言,除ZK1511-1號樣品(矽卡岩,含Zn僅僅為0.025%,含Sn16.3×10-6)稀土元素合理明顯偏低(REE=8.86×10-6)外,ZK1511-7號樣品(也是矽卡岩,Zn=0.29%,Sn=233×10-6)的稀土元素含量(REE=239.38×10-6)明顯高於泥灰岩,也高於礦化的矽卡岩。A-A』剖面上ZK26-1、ZK1507、ZK1512和ZK15094個鑽孔中矽卡岩型Zn礦石的稀土元素含量也顯著高於羅富組泥灰岩。因此,96#礦體矽卡岩型多金屬礦成礦過程中,稀土元素屬於帶入的元素,最高可比原岩增加約200×10-6。
五、成礦元素的富集特徵與成礦期次
96#礦體是近年來在長坡-銅坑與拉么之間開展深部查證工作比較多而探明的眾多層狀、似層狀礦體中最大的一個。該礦體因其位置比較特殊而引人注目,也因為原先設想有錫但實際上錫未達到預期目的而「出人意料」,即成礦作用以Zn和Ag的富集為特徵。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圖5-25 大廠96#礦體不同鑽孔岩心樣品平均值與礦區各類岩漿岩稀土元素特徵對比
圖5-26 大廠礦區不同礦體之間主要成礦元素的對比
既然成礦作用以Zn為主,即硫化物是最主要的礦石礦物,那麼親S元素Cu、Pb、Sb、Ag之間有沒有相互聯系呢?他們是共生(同時富集)的還是伴生(不同時但同一位置)的?從圖5-26可以看出,Zn與Ag之間在低品位礦石(Zn小於5%)中有一定的正相關性,在高品位礦石(尤其是96#礦體)中卻顯示無相關性甚至是反相關性。這表明Ag不見得是隨著Zn的富集而同時、同步富集的。
Cu也有類似情況,96#礦體高品位(Zn>10%)礦石中Zn與Cu反相關,而相對低品位(Zn<10%)礦石中Zn與Cu正相關。Sb和Pb也類似,即Sb、Pb的含量並不隨著Zn含量的升高而持續升高。究其原因,可能跟成礦溫度、成礦流體演化和物理化學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雖然成礦流體中富含Cu、Zn、Pb、Sb、Ag等成礦元素,但這些元素的主要硫化物具有各不相同的結晶條件,在閃鋅礦(基本上是鐵閃鋅礦)結晶時,Ag、Cu、Sb、Pb等沒有同時同等程度地結晶出來,而是已經結晶(如黃銅礦)或富集到殘余流體中,最終造成礦物分帶。
值得注意的是,Zn與Sn的反相關性。前文已討論,96#礦體中Zn和Sn不是同步富集的。從圖5-27同樣可以看出,在96#礦體之外的其他礦體中,Zn與Sn也不具有正相關性。這可能是由於Sn是早期氧化物階段富集成礦,而Zn是在中期硫化物階段富集成礦,分別屬於不同成礦階段的產物。
圖5-27 大廠礦區不同礦體中Zn與Sn的相關性
六、96#礦體成礦物質的來源與運移方向
96#礦體主要分布在D22羅富組矽卡岩化的范圍內。因此,矽卡岩型礦石中的成岩、成礦物質從何而來?從地層中繼承下來哪些物質,繼承的量是多大?成岩成礦物質是自下而上運移還是自西向東(或自東向西)順層交代?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
從表5-9可見,96#含礦層中自西而東Al含量平均由5.34%→6.29%→8.99%,明顯升高。其他自西向東升高的元素還有Mg、K、Mn、P、Ti、Li、Sc、Cr、Cu、Co、Ni、Ga、Rb、Y、Nb、Ta、REE、Cs、Tl、Th、U等,降低的元素除了Ca之外還有Zn、Pb、Cd、In、Sb、Bi等主要成礦元素。這表明,成岩物質主要來自於東側,而成礦物質中高溫元素向東升高,低溫元素向西升高,也表明成礦物質可能主要來自於東側(東側即是籠箱蓋花崗岩體出露的地區),但成礦元素在最終富集到礦物的過程中又受到礦物結晶能力、礦液中元素濃度、溫度、壓力、氧逸度、硫逸度等具體條件的制約而出現水平方向的側向分帶,即高溫元素更靠近岩體而低溫元素遠離岩體。可見,96#礦體主要是由與花崗岩同源的成礦物質順層交代而成的。
那麼,哪些物質有可能是地層提供、哪些物質可能與花崗岩有關呢?從表5-9可以看出,相對於羅富組和納標組的泥質岩而言,96#礦體中顯著富集的元素主要是Fe、Mn、Zn、Pb、Cu、Sb和W,Li和Be的富集程度也很高,象Zn的富集程度可達100倍。因此,如此富集的元素在正常情況下不可能是地層本身所能提供的,除非地層中就有沉積的硫化物礦石,但硫化物礦石中一般又不具有Li、Be富集的特徵。相對於拉么礦區揭露的花崗岩來說,96#礦體中顯著富集的元素主要有:Fe、Mn、Zn、Pb、Cu和W。表面上看,Fe、Mn、Zn、Pb、Cu等元素對地層和花崗岩都是高度富集的,而Fe、Mn、Zn、Cu含量最高的岩石卻是輝綠玢岩。輝綠玢岩本身體積不大,不太可能提供如此巨大的成礦物質來源。但是,如果把輝綠玢岩看做是礦區溝通地殼深部乃至於地幔的通道,幔源成礦物質通過這一通道源源不斷地提供成礦物質,則不難理解目前所見到的96#礦體的礦化特徵了。奇怪的倒是輝綠玢岩(以及輝綠玢岩等)本身,因為作為基性-超基性岩的一種,富集Li、Be、Nb、Rb、Cs的特徵是一般輝綠岩所不具備的。因此,目前所見的輝綠玢岩可能是幔源岩漿交代地殼的結果,或者說殼源稀鹼元素混入到幔源岩漿中的結果。
從主要成礦元素的空間分布還可以明顯看出,在同一鑽孔中,隨著深度的加大,元素的含量呈現波狀起伏的變化而不是截然變化(圖5-28)。以Zn為例,如果96#層狀礦體是噴氣沉積的,則礦層與其頂板之間在Zn含量上應該是截然變化的,即從大於1%的富礦體突然降低為背景值的幾十×10-6,而礦層與底板之間可呈現漸變(因為底板熱液通道的存在)。實際上,無論是ZK1507還是ZK1509,Zn的含量均有對稱分布的特徵,而ZK1512鑽孔中Zn自下而上有增加降低的變化趨勢。這可能表明Zn有自下而上運移,到了目前礦層的部位轉為側向沿層交代。中間部位交代最強,Zn含量最高,上下兩側則逐漸降低。
表5-9 大廠96#礦體不同部位各元素變化對比
注:D2l為羅富組泥質岩,D2n為納標組泥質岩。96#礦體以外的資料據陳毓川等(1993)。
圖5-28 大廠96#礦體中元素水平方向的變化及與岩石的對比
Cu也有類似特徵,尤其是在Cu含量最高的ZK1509表現得最明顯,以718~722m處為中心,向上、向下Cu含量均降低。
從96#礦體4個鑽孔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看,空間上越靠近東側(即拉么方向)的鑽孔,其樣品的δEu值越小,如ZK1509樣品的δEu值平均為0.42,接近於籠箱蓋巨斑狀花崗岩和中粒花崗岩的δEu值(平均0.17);越靠近西側(即長坡-銅坑方向)的鑽孔,其樣品的δEu值越大,如ZK26-1樣品的δEu值平均為0.73,接近於銅坑杏仁狀輝綠岩的δEu值(為0.71。陳毓川等,1993)。
在稀土元素總含量上,96#礦體各鑽孔樣品基本上分布在拉么巨斑狀花崗岩、長坡花崗斑岩和銅坑杏仁狀輝綠玢岩(與長坡煌綠玢岩也接近)之間的區域,這可能意味著,構成96#礦體的成礦流體有可能是幔源流體與殼源流體之間的一種混合流體,或者是幔源流體與殼源流體分別作用於同一空間的綜合結果。無論幔源流體和殼源流體同時作用還是先後分別交代圍岩,都說明成礦流體不是簡單的單一來源。上述特徵在Sr-δEu圖解上同樣得到清楚的反映,花崗岩落在殼源區,輝綠玢岩落在幔源區,而96#礦體明顯接近於幔源,ZK1509的樣品更接近於殼源(圖5-29,圖5-30,圖5-31)。
圖5-29 大廠礦區不同鑽孔樣品中Zn、Cu、Ag的含量變化
圖5-30 大廠礦區不同鑽孔樣品REE 與δEu 的相關性圖解
圖5-31 大廠礦區不同鑽孔樣品Sr與δEu的相關性圖解
4. 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怎麼賺錢 除了挖礦
把所有正規賺錢(不含秘籍,主要是總用秘籍多沒意思)方法給你吧
1.采礦(誰都知道)
2.打野怪(不多 但有總比沒有強)
3.賣裝備(比如防禦力加2 閃避這種看臉的一般都會賣掉 或者獸族劍聖是靠裝備吃飯的每場都要把回城賣掉 然後換頭環,攻擊力加6什麼的)
4.掠奪(獸族基地裡面在攜帶的左面有兩個錘子的那個東東 讓苦工 大G和狼騎打別人建築的時候 得到這個建築50%的金幣和木材 PS 掠奪來的資源不會讓他人損失金幣和木材 只是增加你的資源 建議基地不產苦工 而且不需要升本的時候升級掠奪)
5.侍僧賣建築(有很多人都沒有注意過 侍僧是可以賣建築的 你可以得到這個建築50%的金幣和木材 只有侍僧有這個功能 就好比小精靈能自爆 農民能很多人一起建建築一樣)
就這些了 但除了采礦其他都不是真正的來財之道 所以要隨時隨地留著造基地或者亡靈造礦根的錢
望能採納 謝謝
5. 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怎麼賺錢 除了挖礦
打怪也有錢的,打寶賣錢,獸族掠奪拆建築賺錢,煉金大招點金。
6. 一個外國人在網上對你說「sup」是什麼意思
一個外國人在網上對你說「sup」是什麼意思?該句的意思為:發生了什麼,什麼事。 引申為問候語「好呀」之類的意思。
整句是:「What's up?」 是美式口語,是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見面問候語。
該句讀快了,聽上去像 "SUP"的發音。
聊天室中為了打字方便,所以就用 "SUP" 代替了 What's up?
(6)比原sup挖礦擴展閱讀:
SUP的其他含義有:
1、英文supplement的縮寫,n.補充物,增刊;vt.補充,增補。如:x³ 表示x^3(x的立方)。
2、英文Stand-up Paddle的縮寫,站立式槳板,水上運動物品。
3、是一些字幕文件擴展名。這些文件往往是有特殊用途的數據文件,除了產生它的程序文件外,是不允許其他工具打開的。
4、也是游戲術語,游戲《英雄聯盟》中的輔助英雄,sup--support 支持(輔助英雄)。
5、英文supremum的縮寫。數學上用Sup{}這個記號表示「上確界」,即最小上界。
7. 求大神把這個我的世界挖礦追蹤的追蹤目標改成箱子或刷怪籠>o<
我以前,也想要,只不過找到了,勸你不只要刷怪籠追蹤,還用透視材質,不然你要吃虧! 可能有點區別,只不過已經算好的了 ! 刷怪籠追蹤:http://..com/question/1045856129985218979.html?quesup2
8. 管道流量計算
按正常的2.5m/s的流速計算,管道每小時的流量Q=3.14*R^2*2.5*3600,DN15的流量為1.56立方米/小時,DN25為4.42立方米/小時,DN50為17.66立方米/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