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挖礦速度為何越來越快
㈠ 比特幣的價值很高,用一台家用電腦24小時挖礦,挖到1個需要多久
一般情況下,一台普通家用電腦最多能承受1000H/s的算力,而按照比特幣每秒300萬次的哈希碰撞數據,如果只是一台普通的家用電腦,即便24小時不間斷的挖礦,一天最多能挖到0.0018個比特幣,想要挖出一個完整的比特幣,至少需要556天,如果中途運氣不好,可能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
這就像,莊家自己創造了一個世界,規則由他們來定製,比特幣可定價為一分,也可定價為百萬千萬,數量也可隨時為自己增加等數量足夠,利益足夠時,一次性賣出,那就崩了。
㈡ 比特幣暴漲加速缺芯,為何比特幣會影響晶元
比特幣暴漲加速缺芯,比特幣依附網路而存在,不管是交易還是“挖礦”都需要計算機,隨著比特幣暴漲,“挖礦”的人越來越多,對於計算機的需求越來越多,計算機核心的組成部分就是晶元,計算機需求不斷增加肯定會影響晶元的緊缺。
比特幣不斷上漲吸引很多人的關注,比特幣作為新興產業也受到了更多人歡迎,比特幣十多年時間上漲幾萬倍,讓所有人都感到驚訝。隨著比特幣的暴漲,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財富的機會,很多新人開始投入到比特幣“挖礦”行業,如果一旦成功獲得比特幣這會是暴利,這就加劇了計算機的需求,晶元作為計算機的核心,肯定就會受到影響,比特幣暴漲“挖礦”獲得的暴利越大,計算機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晶元也需求越來越多。
比特幣依託網路而存在,比特幣需要消耗大量的網路設備,網路設備是一個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比特幣加速上漲導致晶元緊缺這是正常現實,畢竟這是一個投入度產出高的暴利行業。
㈢ 顯卡挖礦決定速度的主要是什麼
比特幣早期通過CPU來獲取,而隨著GPU通用計算的優勢不斷顯現以及GPU速度的不斷發展,礦工們逐漸開始使用GPU取代CPU進行挖礦。比特幣挖礦採用的是SHA-256哈希值運算,這種演算法會進行大量的32位整數循環右移運算。有趣的是,這種演算法操作在AMD GPU里可以通過單一硬體指令實現,而在NVIDIAGPU里則需要三次硬體指令來模擬,僅這一條就為AMD GPU帶來額外的1.7倍的運算效率優勢。憑借這種優勢,AMD GPU因此深受廣大礦工青睞。
勸告樓主如果預算不多還是不要挖了!!!這錢不是想賺就能賺的
比特幣的難度不斷增加,用顯卡挖礦是在與時間賽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比特幣挖礦的難度在逐漸增加(比特幣的演算法設計的原因)。如果某套平台按目前難度每天能夠獲取1個比特幣的話,那麼一個月後,同樣算力的平台可能只會獲得0.8個,連最頂級的顯卡也挖18.2天才得到個(其中還不能中斷關機),最低的HD7750二手都要400多(要214天才能挖到一個),看看這圖就知道了(這是今年5月數據,現在不止18天了)
人家正規的挖礦買幾萬一台的礦機才能賺(幾十個頂級顯卡堆在一起運算的礦機)
希望能幫你
㈣ 挖礦靠的是顯卡的運算速度嗎
無關,依靠的是顯卡GPU和中央處理器CPU的計算能力,而不是運算速度。雖然說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因為顯卡的計算原理和CPU不同,而挖礦需要的是分布式計算,在這種計算上顯卡GPU比CPU更為擅長。
㈤ 電腦挖礦對電腦有什麼要求嗎怎麼挖的快
下載輕松礦工
注冊以太錢包
復制錢包地址到挖礦軟體 開始挖礦
挖到的幣 拿到交易市場可以賣掉
就這么簡單
㈥ 比特幣挖礦為什麼耗電量那麼大
比特幣網路的計算機(礦機)需要不斷進行計算,平均每幾分鍾產生一個區塊,獲得新生成區塊的用戶,可以贏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礦機的算力越強,挖礦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幣的概率也就越高。投資者為了獲利,自然會購買更多的礦機,並讓其長時間運行,在此過程中消耗大量電力。
近日,劍橋研究人員公布的比特幣耗電指數顯示,如果把比特幣視作一個國家,它將位列全球耗電量最大的前30國之一,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21.36太瓦時(TWh,1太瓦時為10億度電)。
(6)計算機挖礦速度為何越來越快擴展閱讀
比特幣一周暴跌20%
2月15日-20日期間,比特幣飆升至創紀錄的58000美元以上,但自那以後一直在下跌。本周,比特幣又暴跌了21%,創下了自去年3月以來的最大周跌幅。追蹤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三種加密貨幣的彭博銀河加密指數(Bloomberg Galaxy Crypto Index)本周也下跌了23%。
雖然比特幣經常被吹捧為新的「數字黃金」,但真正的黃金明顯表現更好。現貨黃金運行於每盎司1764美元附近,本周下跌約1.1%。與此同時,彭博美元即期指數上漲了0.4%,有望創下一個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根據外媒匯編的綜合定價數據,比特幣價格在周五早些時候一度跌破45000美元的關鍵支撐位。
㈦ 挖礦耗電量高於瑞典全國用電量,挖礦為何如此費電
虛擬貨幣逐漸開始跌落神壇了。為了得到虛擬貨幣,也就是挖礦,無數個礦機都在沒日沒夜的運轉,每天的耗電量十分驚人,有專家研究發現,光是比特幣這一種虛擬貨幣所帶來的耗電量,都能夠和一個國家的耗電量相比較了。也就是說,挖礦就是在燒電,而且是以驚人的速度在燒。
在內蒙古,當地的有關部門就出台了一些政策,限制挖礦的行為,這是一個好現象。原本電就是一種不太清潔的能源,如果挖礦越來越瘋狂,我們的自然也會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因此,抵制挖礦應該從現在做起,只有這樣,全民挖礦這種奇怪的風潮,才會停止下來。
㈧ 現在電腦都挖礦,是怎麼回事
說的是當前最熱門的虛擬貨幣比特幣的事,比特幣需要很多電腦來計算所有交易的合法性,同時計算的電腦會可以計算出一串字元,這串字元就是比特幣了,可以兌換成金錢,以作為驗算的報酬。這就和挖金子是一個道理,不斷的工作以換取報酬,只是和金子一樣,忙很久才能取到一點點金子,但是金子也很值錢。
㈨ 一枚比特幣賣$64015,家用電腦24小時挖礦,多久才能挖到一枚
從理論上來講,任何一台可以運轉的計算機安裝相應軟體後即可成為「挖礦機」,這意味著任何擁有電腦的人也都是潛在的礦工。
很多人可能覺得比特幣挖礦很容易,只需要下載一個軟體,然後在電腦上運行就行了,就像運行炒股軟體一樣,在這只能說大家是異想天開。
事實上按照目前比特幣的挖礦難度來看,普通的家庭電腦根本就吃不消,比特幣挖礦其實就是在運算,這種特定的演算法是基於加密哈希演算法的數學難題,想要解開這一數學難題,則需要這台用於挖礦的計算機具備極強的數據處理能力。
在幾年前比特幣挖礦難度比較低的時候,家庭電腦或許還可以用到,在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有不少人用家庭電腦挖到比特幣了。
但是隨著比特幣挖礦難度越來越大,它所消耗的運力越來越多,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有大量的人群加入到挖礦當中,挖礦的速度比較快,這進一步加大了挖礦的難度。
比特幣平均下來大約每十分鍾產生一個新區塊,每一個新區塊都伴隨著一定數量從無到有的全新比特幣,每開采210,000個塊,大約耗時4年,貨幣發行速率降低50%。
而未了達到平均每10分鍾產生一個新區塊的平衡,挖礦難度在每2016個區塊之後或大約每14天增加或減少一次,具體難度是增加還是減少主要取決於發現之前2016個區塊的速度。如果之前的2016年區塊發現時間少於14天,則難度增加,而如果發現時間超過14天則難度降低,目標是將平均區塊發現時間恢復到10分鍾。
而按照最近一段時間參與挖礦的人數來看,事實上發現2016個區塊的速度可能要小於14天,這意味著越往後面挖礦難度越大。
如果中本聰把比特幣換成法幣,需要他的銀行賬號去接收法幣,這家銀行將有一批人知道中本聰的真實身份,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全員保守秘密是不可能的,一定會有人通過某種方式將信息泄露出來。這就意味著中本聰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中本聰長期以來保持匿名的努力毀於一旦。
這么多年來,有無數人聲稱自己是中本聰,最終沒人能證明自己就是中本聰。而他們想證明自己也很簡單,用中本聰的地址交易1美元即可。
當然,如果中本聰想把比特幣換成其他加密貨幣,是不會暴露身份的,但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他是比特幣世界的上帝,不是以太坊世界的上帝, 一個上帝不能背叛自己的世界 。
更進一步思考,中本聰為什麼要把比特幣換成美元?在白皮書里,中本聰對比特幣的定義是一種「電子現金系統」,毫無疑問他的理想是比特幣終有一天變成全世界都認可的「錢」。 如果比特幣真成了錢,比美元更普適的錢,還需要換成美元嗎?
我們不如去思考一些更有趣的問題,比如:我們讓比特幣漲到多少,能幫助中本聰成為真正的世界首富?
中本聰的身份,是比特幣世界最大的謎團,是構成一個好故事不可缺少的一環。我經常會猜想,如果我是中本聰,我會怎麼做,我的目標是什麼,我要解決什麼問題,等等。思考越多,就發現這個故事越有趣, 有趣程度甚至不輸給比特幣本身 。
#比特幣[超話]# #數字貨幣# #歐易OKEx#
㈩ 比特幣挖礦為什麼耗電量那麼大呢
挖礦機通過運行專門的運算程序,獲得比特幣的獎勵。全球有大量的比特幣挖掘不分晝夜的運行,那會帶來巨大的電力消耗。隨著比特幣熱度越來越大,用來挖礦的機器也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機器參與到挖礦當中。
根據 Digiconomist 的估算得出,用計算機挖比特幣消耗大量電力,用不了多久,一年挖礦消耗的電力就會超過美國的耗電量。數據認為,每年挖礦的耗電量已經超過大多國家的耗電量,大約與保加利亞的耗電量相當。預測認為,到了2019 年,比特幣挖礦消耗的電力就會追上美國,如果保持同樣的速度繼續增長,到了 2020 年就會與全球用電量持平。
2018年5月25日,全球比特幣挖礦耗電1.88億千瓦時,相當於年耗電688.1億千瓦時,是2017年5月耗電水平(115.7億千瓦時)的6倍。全球比特幣挖礦總耗電量相當於捷克一個國家的耗電量,佔全球電力消費的0.31%。平均每一枚比特幣交易耗電968千瓦時,相當於美國32個家庭一天的用電量。
然而,挖礦要耗電,比特幣交易同樣也很耗電,有區塊鏈專家警告稱「由於比特幣網路每天僅處理20萬筆交易,這意味著每筆交易的平均電力消耗至少等於300千瓦時,隨著比特幣熱度越來越大,到2018年底每筆交易可能超過900千瓦時」。
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想了一個方法:
做數學題。誰先最先計算出隨機哈希函數的正確答案並提交,誰就擁有一次記賬權。這些題目沒有取巧的解法,就是枚舉法,讓計算機不停地算;本身也沒什麼實際意義,就是一個工作量證明。而想要把假交易放進去而不被發現,理論上需要有比其他所有人加起來還強的算力。
比特幣網路的計算機(礦機)需要不斷進行計算,平均每幾分鍾產生一個區塊,獲得新生成區塊的用戶,可以贏得一定數量的比特幣,這一過程被稱為「挖礦」。礦機的算力越強,挖礦速度越快,挖到比特幣的概率也就越高。投資者為了獲利,自然會購買更多的礦機,並讓其長時間運行,在此過程中消耗大量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