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挖礦
A. 被拐賣的人都有哪些悲慘遭遇
經常在電視中看到一些關於拐賣兒童婦女的報道,在一些電影中也會出現這一類題材。拐賣人口真的是非常的沒有人性,我們對於這一問題深惡痛絕。
媒體報道中的被拐孩子大多境遇悲慘,無數真實的案例告訴我們,被拐賣的人很可能遭遇以下幾種情況!
1.被賣到偏遠地區
很多人販子會將拐走的孩子作為交易的對象賣到一些偏遠的地方去,孩子被一些沒有生育能力的家庭收養,或被一些娶不起媳婦的家庭買來當做童養媳。這也是我們在影視劇中最常見的情況。男孩子養大後給自己養老;女孩子成為童養媳,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這種被人收養,已經算是被拐賣兒童中結局不錯的。
6、六親不認
當然還有一些孩子被拐賣後,會被找回來,但是找回來的孩子有的已經失去對家人的記憶,有的已經有嚴重的心理陰影傷害,無論哪種,都是可悲的!
對於這樣的卑劣行徑,我們一定提高警惕,不要讓這些違法份子有可乘之機,不要輕信別人的話。看到一些報道裡面被拐賣的人一般都是社會閱歷少,不和家人經常溝通,輕信外人,最後導致被壞人拐賣。這些血淋淋的實例更應該讓我們時刻謹記,身邊有那麼一群黑暗的眼睛在尋找目標。同時也希望國家的法律能夠更加完善,對這樣的犯罪給與嚴厲的打擊。
B. 中國由古至今地震發生的詳細情況
中國的我倒是有資料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埿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志》)。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志》),「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里。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歷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志》)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據《康熙郯城縣志》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里。據《康熙海州志》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歷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河北三河、平谷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余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沓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里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里,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庄,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志》)。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面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里,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范圍半徑達380公里。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志》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范圍半徑達260公里。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台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寧夏海原地震 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地震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Ⅻ度,有感范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鍾也因此停擺。日本東京的放大倍數僅為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環繞地球的面波。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感地震波及面最大的一次。地震時震中區出現了長達200多公里的斷層帶,走向為北西-北西西,主要是左旋平推錯動,也有垂直向錯動。這次地震是中國第一次用現代科學觀點進行調查的一次,它促使中國地學工作者開始研究中國地震。
新疆富蘊地震 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了170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此震斷裂帶的特點是,斷裂帶的走向不沿阿爾泰山主體構造走向,而沿著同其斜交的一個分支構造的走向。
台灣苗栗地震 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台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面上造成了長約37公里的斷層。特點是其中有一段15公里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公里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西藏墨脫地震 發生於1950年 8月15日。地震震級為 8.6級,波及范圍很大。建築物倒塌嚴重。山崖崩垮,山峰崩頹十之九。道路毀壞,交通斷絕,地形改觀,河道改易。震前半年左右有 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廣東河源地震 發生於1962年 3月19日。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河北邢台地震 發生於1966年 3月。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3月8日在隆堯縣的馬蘭村一帶發生了 6.8級地震;3月22日在寧晉縣的東汪鎮一帶又發生7.2級地震;3月26日在寧晉縣的百尺口一帶再次發生6.2級地震。這3次較大地震的震中位置相距不遠,並依次向東北方向遷移。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邢台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地震科學研究進入了以地震預報研究為主的階段。
遼寧海城地震 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這次地震的前震活動比較典型,是這次地震預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期預報的依據有「震中遷移」、「地震空區」和水準測量。短期預報的依據有各種宏觀前兆。
河北唐山地震 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
汶川就不用說了吧
C. 中國發生過的著名的地震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埿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志》)。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志》),「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里。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歷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志》)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據《康熙郯城縣志》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里。據《康熙海州志》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歷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河北三河、平谷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余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沓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里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里,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庄,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志》)。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面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里,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范圍半徑達380公里。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志》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范圍半徑達260公里。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台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寧夏海原地震 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地震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Ⅻ度,有感范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鍾也因此停擺。日本東京的放大倍數僅為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環繞地球的面波。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感地震波及面最大的一次。地震時震中區出現了長達200多公里的斷層帶,走向為北西-北西西,主要是左旋平推錯動,也有垂直向錯動。這次地震是中國第一次用現代科學觀點進行調查的一次,它促使中國地學工作者開始研究中國地震。
新疆富蘊地震 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了170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此震斷裂帶的特點是,斷裂帶的走向不沿阿爾泰山主體構造走向,而沿著同其斜交的一個分支構造的走向。(見彩圖)
台灣苗栗地震 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台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面上造成了長約37公里的斷層。特點是其中有一段15公里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公里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西藏墨脫地震 發生於1950年 8月15日。地震震級為 8.6級,波及范圍很大。建築物倒塌嚴重。山崖崩垮,山峰崩頹十之九。道路毀壞,交通斷絕,地形改觀,河道改易。震前半年左右有 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廣東河源地震 發生於1962年 3月19日。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河北邢台地震 發生於1966年 3月。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3月8日在隆堯縣的馬蘭村一帶發生了 6.8級地震;3月22日在寧晉縣的東汪鎮一帶又發生7.2級地震;3月26日在寧晉縣的百尺口一帶再次發生6.2級地震。這3次較大地震的震中位置相距不遠,並依次向東北方向遷移。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邢台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地震科學研究進入了以地震預報研究為主的階段。
遼寧海城地震 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這次地震的前震活動比較典型,是這次地震預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期預報的依據有「震中遷移」、「地震空區」和水準測量。短期預報的依據有各種宏觀前兆。
河北唐山地震 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
D. 廣東一共有幾次大地震
廣東歷史上的大地震
近百年來,廣東歷史上最大地震為1918年2月13日南澳7.3級地震,這次地震的震中烈度為X度,震中深度為23千米,極震區為南澳、汕頭、詔安,南澳極震區絕大部分房屋倒塌為平地。
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對廣東影響較大的地震,還有1962年廣東河源新豐江6.1級地震、1969年廣東陽江6.4級地震、1994年台灣海峽7.3級地震、1994年和1995年北部灣6.1和6.2級地震、1999年台灣中部7.7級地震,群眾皆有較為強烈的震感。
歷史記載: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 "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這是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了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康熙瓊山縣志》)。
中國歷史上的大地震:http://weizhouping.blshe.com/post/203/201473
世界歷史上傷亡最大的十次地震
日期
地點
死亡人數
震級
1976.7.28
中國
242000
7.8
1927.5.22
中國
200000
8.3
1920.12.16
中國
180000
8.6
1908.12.28
義大利
75000
7.5
1932.12.26
中國
70000
7.6
1970.5.31
秘魯
66794
7.8
1923.9.1
日本
43000
8.3
1939.1.24
智利
30000
8.3
1935.5.31
印度
30000
7.5
1915.1.13
義大利
29970
7.0
相關:
大約在1201年7月在近東和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所有城市都遭地震破壞,死人最多,現有估算約達110萬。
1556年1月23日發生在中國陝西華縣的8級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比前者確鑿一些,為83萬。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的中國唐山大地震,1979年11月22日,新華通訊社報道的死亡數為242000人。
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發生在南美智利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 8.9級。在短短一天半的時間里,7級以上大地震至少發生了5次,其中3次達到或超過8級。如果把整個地震過程統一起來看,智利大地震規模之大,釋放能量之多,堪稱罕見的特大地震。
還有人認為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一哥倫比亞邊界附近海中發生的那次地震最大,震級達到8.9級。也有人認為1933年 3月 3日日本三陸東邊海中發生的地震最大,震級是8.9級。1933年日本三陸地震,日本人自己推算只有 8.5級。1906年厄瓜多——哥倫比亞邊界附近海中那次地震,一般也只定為8.6級……
中國北京時間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在四川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7.8級地震。北京、寧夏、雲南、上海等十幾個省區市均有震感。
截止12日22時20分增至8533人
[北川縣]死亡人數已達到7000多人
[成都市]截至13日0時,已有323人死亡,1059人受傷
[都江堰市聚源中學]死亡人數已經增加至50餘人
[資陽市]10人死亡86人受傷
[德陽市]412人死亡
[綿陽市]死亡53人
[甘孜州]死亡5人
[眉山市]8人死亡逾3000人受傷
[廣元]死亡52人
[內江]死亡4人
[遂寧]死亡7人
[阿壩州]死亡39人
[阿壩州理縣]死亡人數7人,受傷50人,重傷11人,失蹤5人
[阿壩州茂縣]死亡人數12人,受傷50人,重傷11人
[阿壩州小金縣]5人死亡、2人受傷
[阿壩州松潘縣]重傷3人
【重慶市】死亡7人失蹤2人
[梁平小學]死亡5人,2人失蹤,20多人被掩埋,100多人受傷
[禮讓鎮中心小學]22人受傷,其中12人重傷
【雲南昭通】1人死亡9人受傷
【陝西】陝西61死176傷
【甘肅】死亡104人
[甘南]死亡2人
此次地震官方目前公布的震級為7.8級......
新華網快訊:據民政部統計,截至13日7時,四川汶川縣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肅、陝西、重慶、雲南、山西、貴州、湖北8省市共9219人死亡,倒塌房屋50餘萬間。
相關資料:http://www.hoodong.com/s/doc/TAG:%E5%9C%B0%E9%9C%87
E. 中國有幾次大地震
中國近代史上大地震匯總——按時間序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埿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 「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志》)。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志》),「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 (《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里。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人)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歷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志》)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圖1)。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破壞區面積50萬平方公里以上,史稱「曠古奇災」)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圖2)。據《康熙郯城縣志》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里。據《康熙海州志》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歷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河北三河、平谷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 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余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沓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里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里,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庄,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志》)。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面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里,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范圍半徑達380公里。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志》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范圍半徑達260公里。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台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寧夏海原地震
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地震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Ⅻ度,有感范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鍾也因此停擺。日本東京的放大倍數僅為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環繞地球的面波。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感地震波及面最大的一次。地震時震中區出現了長達200多公里的斷層帶,走向為北西-北西西,主要是左旋平推錯動,也有垂直向錯動。這次地震是中國第一次用現代科學觀點進行調查的一次,它促使中國地學工作者開始研究中國地震。
甘肅古浪地震
1927年5月23日6時32分47秒,中國甘肅古浪發生震級為8級的強烈地震。死亡4萬餘人。地震發生時,土地開裂,冒出發綠的黑水,硫磺毒氣橫溢,熏死飢民無數。
新疆富蘊地震
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了170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此震斷裂帶的特點是,斷裂帶的走向不沿阿爾泰山主體構造走向,而沿著同其斜交的一個分支構造的走向。
肅昌馬堡地震
1932年12月25日10時4分27秒,中國甘肅昌馬堡發生震級為7.6級的大地震。死亡7萬人。地震發生時,有黃風白光在黃土牆頭「撲來撲去」;山岩亂蹦冒出灰塵,中國著名古跡嘉峪關城樓被震坍一角;疏勒河南岸雪峰崩塌;千佛洞落石滾滾……餘震頻頻,持續竟達半年。
四川茂縣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時50分30秒,中國四川茂縣疊溪鎮發生震級為7.5級的大地震。地震發生時,地吐黃霧,城郭無存,有一個牧童竟然飛越了兩重山嶺。巨大山崩使岷江斷流,壅壩成湖。這次的地震對汶川地震應該有啟示。
台灣苗栗地震
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台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面上造成了長約37公里的斷層。特點是其中有一段15公里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公里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西藏墨脫地震
發生於1950年 8月15日。地震震級為 8.6級,波及范圍很大。建築物倒塌嚴重。山崖崩垮,山峰崩頹十之九。道路毀壞,交通斷絕,地形改觀,河道改易。震前半年左右有 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廣東河源地震
發生於1962年 3月19日。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河北邢台地震
發生於1966年 3月。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3月8日在隆堯縣的馬蘭村一帶發生了 6.8級地震;3月22日在寧晉縣的東汪鎮一帶又發生7.2級地震;3月26日在寧晉縣的百尺口一帶再次發生6.2級地震。這3次較大地震的震中位置相距不遠,並依次向東北方向遷移。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邢台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地震科學研究進入了以地震預報研究為主的階段。
雲南通海地震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中國雲南省通海縣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死亡15621人,傷殘32431人。為中國1949年以來繼1954年長江大水後第二個死亡萬人以上的重災。
遼寧海城地震
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這次地震的前震活動比較典型,是這次地震預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期預報的依據有「震中遷移」、「地震空區」和水準測量。短期預報的依據有各種宏觀前兆。
河北唐山地震
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圖3)。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 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圖3)。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
雲南瀾滄、耿馬地震
1988年11月6日21時3分、21時16分,中國雲南省瀾滄、耿馬發生震級為7.6級(瀾滄)、7.2級(耿馬)的兩次大地震。相距120公里的兩次地震,時間僅相隔13分鍾,兩座縣城被夷為平地,傷4105人,死亡743人,經濟損失25.11億元。
四川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縣(31.0°N,103.4°E),發生震級為8.0級地震,直接嚴重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截至7月4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遇難:69225人遇難,374640人受傷,失蹤18624人。緊急轉移安置1500.6341萬人,目前累計受災人數4624萬人。經濟損失已經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
青海玉樹地震
青海省玉樹縣2010年4月14日晨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地震震中位於縣城附近。截止4月25日下午17時 玉樹地震造成2220人遇難,失蹤70人。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國務院決定,2010年4月21日舉行全國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
F. 廣東省歷史上有沒有大地震!
廣東歷史地震
自1067年廣東地區記錄到有M≥4.75級地震以來,廣東省及其海域共發生M≥4.75級地震
54次,其中M≥4.75-4.9級地震18次,M≥5.0-5.9級地震26次,M≥6.0—6.9級地震8次(不含本
圖區外海域地震6次),M≥7級地震2次(不含本圖區外海域地震1次)。兩次7級地震均發生在南
澳(1600年,1918年)。1918年南澳的7.3級地震是廣東最大的地震。6級地震分別發生在南
澳、揭陽、海豐、河源、陽江等地區。1962年3月19日河源新豐江水庫6.1級地震是世界上4
個6級以上水庫誘發地震之一。
南澳地震
1918年2月13日14時07分13秒在廣東東部南澳島東北約10千米的海中,即溜牛礁與星礁
之間(北緯23.5°,東經117.2°)發生一次7.5級地震。這次地震的震中烈度為X度,震中
深度為23千米,極震區為南澳、汕頭、詔安。南澳極震區絕大部分房屋倒塌為平地。深澳石
牌坊遭破壞,牌坊頂部分塌下,龍門塔頂部被震塌,塔身向西傾斜。人員死傷十之八。汕頭
極震區房屋倒塌百餘間,死傷約千人。詔安極震區民房倒塌3000餘間,死傷居民很多。極震
區內地裂、冒水噴沙普遍。單個地裂縫一般寬5-20厘米,長2-5米;大者寬60-100厘米,
長數十米。
此次地震使閩、粵兩省南澳、東山、雲霄、饒平、汕頭、澄海、潮陽、揭陽等縣市均受
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遠離震中的江蘇省蘇州市、江西省贛州市和廣州也有破壞的記載。有感
范圍包括上海、浙江、台灣、江蘇、安徽、湖南、江西、湖北、廣西等省(區)市。
極震區主要長軸走向北東東,但中部明顯向北北西方向突出,故亦有一走向北北西的長軸與
之相交。
河源地震
1962年3月19日4時18分53秒在河源新豐江水庫大壩下游僅約1千米(北緯23°43ˊ,東
經114°40ˊ)處發生6.1級地震。這次地震的震中烈度為Ⅷ度,震源深度約5千米,在極震
區造成了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距河源城鎮五千米的雙下村、三台山、亞婆山之間的新豐江
沿岸一帶,房屋毀壞90餘間,嚴重迸裂的1500餘間,占總數60-70℅,其餘房屋均遭受損
失,無一完好者。鋼盤混凝土建築物及新式房屋也多裂縫。
河源城鎮各新式樓房及平房均遭破壞,間有牆迸裂,局部倒塌,計倒塌房1200餘間,嚴
重破壞2400間,損壞7000餘間,此三項占總數70℅。並出現地裂縫、噴水冒沙,小型山崩,
孤石滾動等自然破壞現象。離震中約200千米的廣州和100千米的龍川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
壞。最遠有感距離達570千米,包括福建的東山、雲霄、武平、上坑,江西的大余、信豐、
安遠等地。等震線長軸呈北東東走向。
陽江地震
1969年7月26日6時49分43秒,在陽江縣西南洋邊海中,發生了6.4級地震,宏觀震中為
北緯21°45ˊ,東經111°45ˊ,震源深度為5千米,震中烈度為Ⅷ度強。
這次地震破壞地區主要集中在陽江境內,受災以該縣的溪頭、織篢、程村及平岡四個鄉約十
幾個村隊,東西長約19千米,南北寬約10千米的地區最重,全縣共倒蹋房屋10762間,嚴重
破壞35965間,一般破壞90840間,堤圍嚴重破壞58處,裂縫26處,崩塌2處,沿陽邊海四周
及北津港北之河流地帶出現大量的地裂,噴沙冒水。龍宮山、崩坑山等地區有山石崩落,最
大一處崩石225米。地裂主要是北東東向和北西向兩組。由於震源淺,故破壞范圍較小,除
陽江縣外,鄰區只有輕微的破損或有感,這些地區包括廣東的信宜、封開、懷集、新興、德
慶、肇慶、鬱南、廣州等市縣。
G. 什麼是最浪漫的事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每個人有自己不同的浪漫方式:
1元的浪漫,我可以在冷清的公共電話亭旁,撥通電話關心你;
10元的浪漫,我可以在炎熱的夏日,買支冰棒讓你消暑解熱;
100元的浪漫,我可以在寒冷的夜晚,買份關東煮溫暖你手心;
1,000元的浪漫,我可以陪你逛西門町,買你喜歡的衣服;
1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買手機給你,讓我倆幸福的聲音零距離;
10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帶你飛往你所嚮往的國度;
1,00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買部跑車,載你四處兜風,遊玩無障礙;
10,000,000元的浪漫,我可以許諾給你一個生活無匱的未來。
10,000,000元的浪漫跟1,000,000元的浪漫比,我可以有十部不同的車,有十種不同的浪漫
1,000,000元的浪漫跟100,000元的浪漫比,我可以去十個不同的國度,體驗不同的風情
100,000元的浪漫跟10,000元的浪漫比,我可以在你去那個嚮往的國度時,陪你聊到天亮
10,000元的浪漫跟1,000元的浪漫比,我不但可以陪你去西門町,還可以到東區的SOGO,買你最喜歡的香水
1,000元的浪漫跟100元的浪漫比,我可以在十個寒冷的夜晚,陪你吃溫暖的關東煮
100元的浪漫跟10元的浪漫比,我可以在炎熱的夏日,買筒冰淇淋讓你透心涼
10元的浪漫跟1元的浪漫比,我可以在十種不同的時間地點,想你關心你
而,沒有錢的浪漫,我可以一直一直牽著你的手,漫步在滿布白沙的海灘
結論:
沒有錢,還是最浪漫。還有,幸好我還沒有錢....
最亮的「心」
1、世界以你的方向為准,你說要去雲門關,我絕對不去黑虎城;
2、練級時永遠沖在你的前面;
3、在人最多的市場,都能夠深情地用公聊頻道為你朗誦情詩;
4、你要睡覺的時候我還撐著千金重的眼皮幫你在水簾洞帶小號;
5、帶你回我出生的地方---新手村看看,就是從這里我走向了你;
6、讓你看著我取得周賽和月賽的冠軍;
7、建立自己的幫派,讓大家都管你叫幫主夫人;
8、挖礦時保護你遠離那些屠礦的垃圾;
9、你生氣的時候毫不猶豫地原地不動讓你狂砍;
10、你上線時我永遠都在線;我在線時永遠拚命給你留言;
11、冬天你想休息時,我躺在冰冷的地上,你躺在我身上;
12、帶你走遍征服里每一個漂亮的地方,並把流星擺成心的形狀,抱在你坐在心中間;
13、記住每個紀念日--第一次認識你、第一次送你豬豬、第一次你對我笑..並想各種方法慶祝;
14、在菜園里種你最愛吃的青菜;
15、每天都去市場里看看有沒有你最心愛的兩洞耳環;
16、晚飯後一起去白鷺島散步,陪你看風吹蘆花搖;
17、把你的好友全部加一遍,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好友;
18、真心真意對待你的召喚獸,把它當作我們的孩子一樣寵愛;
19、牽著你心愛的小馬駒去陪你去踏青(還在等待ING``)
20、在你過生日那天,傾我所有買下兩本夜叉書,和你做一對愛情鳥,比翼雙雙飛;
21、在你剛上線的時候就跳舞給你看,讓你一見到我就開心;
22、跟你截許多許多圖,每天往官網上發十張,讓所有玩征服的人都知道你是我心愛的老婆;
23、讓你幫我選擇衣服、設計發型,如果你喜歡我光頭,我就馬上光頭;
24、在雙龍城買各種你喜歡的傢俱,把咱們的新家打扮得世上第一美;
25、一起在練功場練功,但我當你的木頭樁子;
26、哪怕出差,哪怕家裡斷電斷網,也要創造條件,不上征服不超過2天;
27、開一個小號做整整一個月的雪狼湖任務,用九百九十九朵粉玫瑰向你求婚;
28、每月給你寫一篇情書,在官方論壇發表;如果嫌少,我就每周寫,每天寫都可以,OH,MY LOVE!
29、爭取在結婚時送給你全身十四洞的極品嫁衣,如果已經結過了,就爭取在金婚實現它;
30、答應我,轉世之後還嫁給我,開新服也嫁給我,總之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你都一定要嫁給我!
H. 從古至今記錄在案的亞洲地震及震級
中國的我倒是有資料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埿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志》)。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志》),「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里。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歷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志》)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據《康熙郯城縣志》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里。據《康熙海州志》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歷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河北三河、平谷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余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沓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里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里,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庄,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志》)。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面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里,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范圍半徑達380公里。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志》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范圍半徑達260公里。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台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寧夏海原地震 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地震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Ⅻ度,有感范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鍾也因此停擺。日本東京的放大倍數僅為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環繞地球的面波。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感地震波及面最大的一次。地震時震中區出現了長達200多公里的斷層帶,走向為北西-北西西,主要是左旋平推錯動,也有垂直向錯動。這次地震是中國第一次用現代科學觀點進行調查的一次,它促使中國地學工作者開始研究中國地震。
新疆富蘊地震 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了170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此震斷裂帶的特點是,斷裂帶的走向不沿阿爾泰山主體構造走向,而沿著同其斜交的一個分支構造的走向。
台灣苗栗地震 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台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面上造成了長約37公里的斷層。特點是其中有一段15公里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公里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西藏墨脫地震 發生於1950年 8月15日。地震震級為 8.6級,波及范圍很大。建築物倒塌嚴重。山崖崩垮,山峰崩頹十之九。道路毀壞,交通斷絕,地形改觀,河道改易。震前半年左右有 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廣東河源地震 發生於1962年 3月19日。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河北邢台地震 發生於1966年 3月。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3月8日在隆堯縣的馬蘭村一帶發生了 6.8級地震;3月22日在寧晉縣的東汪鎮一帶又發生7.2級地震;3月26日在寧晉縣的百尺口一帶再次發生6.2級地震。這3次較大地震的震中位置相距不遠,並依次向東北方向遷移。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邢台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地震科學研究進入了以地震預報研究為主的階段。
遼寧海城地震 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這次地震的前震活動比較典型,是這次地震預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期預報的依據有「震中遷移」、「地震空區」和水準測量。短期預報的依據有各種宏觀前兆。
河北唐山地震 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
I. 中國發生過的著名的地震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埿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志》)。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志》),「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里。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歷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志》)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 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據《康熙郯城縣志》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里。據《康熙海州志》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歷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 河北三河、平谷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余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沓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里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里,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庄,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志》)。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面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里,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范圍半徑達380公里。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志》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范圍半徑達260公里。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台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寧夏海原地震 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地震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Ⅻ度,有感范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鍾也因此停擺。日本東京的放大倍數僅為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環繞地球的面波。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感地震波及面最大的一次。地震時震中區出現了長達200多公里的斷層帶,走向為北西-北西西,主要是左旋平推錯動,也有垂直向錯動。這次地震是中國第一次用現代科學觀點進行調查的一次,它促使中國地學工作者開始研究中國地震。 新疆富蘊地震 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了170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此震斷裂帶的特點是,斷裂帶的走向不沿阿爾泰山主體構造走向,而沿著同其斜交的一個分支構造的走向。(見彩圖) 台灣苗栗地震 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台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面上造成了長約37公里的斷層。特點是其中有一段15公里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公里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西藏墨脫地震 發生於1950年 8月15日。地震震級為 8.6級,波及范圍很大。建築物倒塌嚴重。山崖崩垮,山峰崩頹十之九。道路毀壞,交通斷絕,地形改觀,河道改易。震前半年左右有 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廣東河源地震 發生於1962年 3月19日。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河北邢台地震 發生於1966年 3月。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3月8日在隆堯縣的馬蘭村一帶發生了 6.8級地震;3月22日在寧晉縣的東汪鎮一帶又發生7.2級地震;3月26日在寧晉縣的百尺口一帶再次發生6.2級地震。這3次較大地震的震中位置相距不遠,並依次向東北方向遷移。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邢台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地震科學研究進入了以地震預報研究為主的階段。 遼寧海城地震 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這次地震的前震活動比較典型,是這次地震預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期預報的依據有「震中遷移」、「地震空區」和水準測量。短期預報的依據有各種宏觀前兆。 河北唐山地震 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
J.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次大地震
中國歷史上強度較大的地震,以及在人類認識地震,預測和抗禦地震方面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震。
陝西岐山地震 發生於周幽王二年 (公元前780年)。這是中國史書記載比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地震時,「西周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國語·周語》)。三川即今陝西省的涇河、渭河、洛河。估計震級可達7級以上。
北邊郡國地震 發生於西漢綏和二年九月丙辰(公元前7年11月11日)。據史書記載,這次地震波及「自京師至北邊郡國三十餘壞城郭,凡殺四百一十五人」(《漢書·五行志》)。京師即今陝西省西安市。漢時北邊郡國應包括今甘肅、陝西、山西、河北等省在內。史書對這次地震有「水出地動」的記載,這可能是中國關於震前地下水異常變化的最早記載。
甘肅金城、隴西地震 發生於東漢永和三年二月乙亥(公元138年2月28日)。據初步考證,這次地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測震儀器(張衡的候風地動儀)記到的破壞性地震。當時候風地動儀放在洛陽,距震中約700公里。東漢時的金城郡包括今蘭州市在內。震級估計為埿級。地震時,「二郡山岸崩,地陷」(《後漢書·順帝紀》), 「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壞,壓殺人」(《後漢書·五行志》)。
山西洪洞、趙城地震 發生於元大德七年八月六日(1303年 9月17日)。這是中國歷史上詳細記述大地震最早的一次。此震「壞官民廬舍十萬計」(《元史·五行志》),「村堡移徙,地裂成渠,人民壓死不可勝計」 (《元史成宗紀》)。破壞區沿汾河地塹延伸長達 400多公里。震級約8級或更大。
陝西華縣地震 發生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這是中國歷史地震中死人最多的一次地震。"官吏軍民壓死八十三萬有奇」(《明史·五行志》)。地震前,該地區長期沒有中小地震活動。但震前8小時左右,在震中區有「地旋運,因而頭暈」)《隆慶·華州志》)的記載。這次地震首次記載到地震時「地中出火」(地光)的現象。震後,災民曾考慮用木板作房牆,以便抗震。此震極震區長軸與渭河地塹方向一致。估計震級約有8級或更大(圖1)。廣東瓊山地震 發生於明萬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1605年7月13日)。《康熙瓊山縣志》記載:「亥時地大震,自東北起,聲響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盡,城中壓死者數千,……」。估計震級為7.5級或更強,為海南島地區歷史上最大地震。這次地震前礦井中還發生形變坍塌現象。「是日午時銀礦怪風大作,有聲如雷,動搖少頃,坑岸崩,壓挖礦人夫以百計。夫外處震於亥時,而礦內午時先發,所謂本根傷而枝葉動。」
山東莒縣、郯城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1668年7月25日)。這次地震是中國歷史上地震中最大的地震之一,震級估計為8.5級(圖2)。據《康熙郯城縣志》記載,「戌時地震,有聲自西北來,一時樓房樹木皆前俯後仰,從頂至地者連二、三次,遂一顫即傾,城樓堞口官舍民房並村落寺觀,一時俱倒塌如平地」。極震區延伸方向與郯廬大斷裂方向相一致。最遠的有感地區距震中達1000公里。據《康熙海州志》記載,地震時海水有顯著變動。震中附近地區在此震前後,歷史上並無其他破壞性地震的記載。河北三河、平谷地震 發生於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這是北京附近地區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裂度為Ⅺ度,破壞面積縱長500 公里,北京城內故宮破壞嚴重。三河知縣任塾震後作記:「七月二十八日巳時,余公事畢,退西齋假寐。若有人從夢中推醒者。視門方扃,室內闃無人。正惝恍間,忽地底如鳴大炮,繼以千百石炮,又四遠有聲,儼數十萬軍馬颯沓而至,……。次日人報縣境較低於舊時,往勘之。西行三十餘里及柳河屯,則地脈中斷,落二尺許。漸西北至東務里,則東南界落五尺許。又北至潘各庄,則正南界落一丈許」(《乾隆三河縣志》)。顯然,地震時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面形變。
山西臨汾地震 發生於清朝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1695年5月18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面積縱長500公里。在一個8級地震的震中區附近再次發生8級地震,這是中國歷史上惟一的一次。前一次8級地震是1303年的洪洞、趙城地震。
雲南東川地震 發生於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1733年8月2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7.5級,是中國地震史料中記述地面斷裂最詳細的一次地震。「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寬者四五尺,田苗陷於內,狹者尺許,測之以長竿,竟莫知淺深,相延幾二百里,至尋甸之柳樹河止,……」(《雍正東川府志》)。地震後人們注意到城牆垛「南北則十損其九,東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這是中國地震史料對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寧夏平羅、銀川地震 發生於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739年1月3日)。震中烈度Ⅹ度強,破壞范圍半徑達380公里。震級估計為8級。極震區長軸與銀川地塹方向一致。《乾隆寧夏府志》記載:「酉時地震,從西北至東南,平羅及郡城尤甚,東南村堡漸減。地如奮躍,土皆墳起。平羅北新渠、寶豐二縣,地多坼裂,寬數尺或盈丈,……三縣城垣堤壩屋舍盡倒,壓死官民男婦五萬餘人」。又據故宮檔案載:靠近黃河的一些城鎮,震後地裂「湧出大水,並河水泛漲進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凍死、淹死甚多。」這是中國內陸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濫成災的一次震例。
雲南嵩明地震 發生於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1833年9月6日)。這次地震震級估計為8級,震中烈度達Ⅺ度,破壞范圍半徑達260公里。它是迄今所知雲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前「先期黃沙四塞,昏曉不能辨,凡三晝夜,……震之時聲自北來,狀若數十巨炮轟,……最烈則嵩明之楊林驛,市廛旅館,盡反而覆諸土中,瞬成平地,……」(魏祝亭著《天涯聞見錄》)。
台灣基隆近海地震 發生於清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867年12月18日)。這是中國地震史中引起海嘯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估計為6級。「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
寧夏海原地震 發生於1920年12月16日。地震震級為8.5級,震中烈度Ⅻ度,有感范圍遠達上海、北京、汕頭、香港,甚至越南海防的擺鍾也因此停擺。日本東京的放大倍數僅為12倍的地震儀也記錄到環繞地球的面波。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感地震波及面最大的一次。地震時震中區出現了長達200多公里的斷層帶,走向為北西-北西西,主要是左旋平推錯動,也有垂直向錯動。這次地震是中國第一次用現代科學觀點進行調查的一次,它促使中國地學工作者開始研究中國地震。
新疆富蘊地震 發生於1931年 8月11日。地震震級為8級,震中烈度Ⅺ度。震中區形成了170公里長的斷裂帶,最大錯動幅度達20米。這是中國大地震中已知錯動幅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此震斷裂帶的特點是,斷裂帶的走向不沿阿爾泰山主體構造走向,而沿著同其斜交的一個分支構造的走向。(見彩圖)台灣苗栗地震 發生於1935年 4月21日。地震震級為7.1級,是台灣省有史以來破壞最重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地面上造成了長約37公里的斷層。特點是其中有一段15公里長以垂直錯動為主,另一段12公里長以水平錯動為主。
西藏墨脫地震 發生於1950年 8月15日。地震震級為 8.6級,波及范圍很大。建築物倒塌嚴重。山崖崩垮,山峰崩頹十之九。道路毀壞,交通斷絕,地形改觀,河道改易。震前半年左右有 6級前震。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廣東河源地震 發生於1962年 3月19日。地震震級為6.1級,是中國第一個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前幾年內小震甚多,但臨震前17天內小震突然變得很少,小震的震源深度在臨震前有加深的現象。
河北邢台地震 發生於1966年 3月。地震活動屬於震群型。3月8日在隆堯縣的馬蘭村一帶發生了 6.8級地震;3月22日在寧晉縣的東汪鎮一帶又發生7.2級地震;3月26日在寧晉縣的百尺口一帶再次發生6.2級地震。這3次較大地震的震中位置相距不遠,並依次向東北方向遷移。這次地震活動拉開了華北地區20世紀地震高潮活動的序幕。邢台地震發生後,中國的地震科學研究進入了以地震預報研究為主的階段。
遼寧海城地震 發生於1975年2月4日。地震震級為7.3級,震中烈度為Ⅸ度強。極震區長軸為北西西向。這是中國首次預報成功的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並在震前採取了預防措施,從而極大地減少了居民傷亡。這次地震的前震活動比較典型,是這次地震預報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中期預報的依據有「震中遷移」、「地震空區」和水準測量。短期預報的依據有各種宏觀前兆。河北唐山地震 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圖3)。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發生於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地震震級為 7.8級,震中烈度為Ⅺ度。同日18時43分,又在距唐山40餘公里的灤縣發生 7.1級地震,震中烈度Ⅸ度(圖3)。唐山地震發生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工業城市,造成的損失極為慘重。這次地震有24萬餘人死亡,16萬餘人受傷。與唐山地區毗鄰的大城市天津市也遭到Ⅷ至Ⅸ度的破壞。有感范圍很大,波及遼、晉、豫、魯、內蒙等14個省、市、自治區。破壞范圍半徑約 250公里。此震發生於觀測台網較多的地區,但短期和臨震預報未能成功。主要原因是:大震之前沒有前震活動;其他前兆現象出現較晚;震區是工業城市,對前兆觀測的干擾大。震源物理的研究表明,該震的震源錯動過程較復雜。調查表明,震前已有預滑現象發生。